#GOGORO初代研發日記 🛵 番外篇 🛵
#如果孩子是大樹 #台灣是否有土壤讓大樹回來繼續發光發熱?
🏁「從學校畢業後,我一直在找,可以去影響社會的一個機會。」當年的太陽車隊成員,組成志同道合的超級團隊,成功研發出當時各大廠商,認為做不到的Gogoro動力系統!他們的夢想,已變成了一顆顆的種子,在每一個不同的地方發芽了🌱🌱
【#夢想續航】(下) 公視+線上看至5/17👉👉https://bit.ly/2W0Awrh
●與談來賓:台大機械系教授 鄭榮和、政大教育系教授 周祝瑛
「他們不一定要很厲害,只要對台灣有貢獻就好。」
───鄭榮和教授
十年前的夏天
台大機械系教授鄭榮和打破僵化教育,
鼓勵孩子實作精神,
率領一群熱愛動手做的學生打造太陽能車,
並成功贏得世界太陽能車大賽獎項。
2005《夢想無限》太陽能車聚集逐夢的孩子。
2015《夢想續航》他們滿載能量航向新世界。🚗🚗
🏁十年後,「夢想」有了續集——
👩🎓👨🎓當時的熱血青年,如今都已步入職場,成為業界菁英,遍佈當前各大產業龍頭公司的創新研發單位。《#夢想續航》近身記錄了教授和隊員們多年來的堅持、傳承與轉變。超熱血感動的師生逐夢記錄,Gogoro、Tesla、保時捷背後的台灣之光!
#超熱血感動的師生逐夢之旅
#人才很重要!
#Gogoro #Tesla #保時捷
#背後的台灣之光
#夢想能帶領一個人走多遠?
#教育是否真的能翻轉社會?
#熱血追夢的你一定要看😉
👉了解更多:http://goo.gl/Vn3zyi
👉 公視主題之夜|首播週五22:00;重播週六凌晨2:00 7:30
👉 公視三台|首播周日13:00;重播周一凌晨1:00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不過生了一個小孩:我是戈婭,別叫我勵志媽媽」介紹 訪問編輯:丁慧瑋 內容簡介: 一個有力量的女人,就會是有力量的母親。 一個女人,在社會眼光與自我質疑之間,傾聽自己,立體呈現身為母親的多面可能,幽默、爽快、感人。 ▌很多人不相信「如果我的孩子有自閉症...
「教育是否真的能翻轉社會」的推薦目錄:
- 關於教育是否真的能翻轉社會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教育是否真的能翻轉社會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教育是否真的能翻轉社會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教育是否真的能翻轉社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教育是否真的能翻轉社會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教育是否真的能翻轉社會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教育是否真的能翻轉社會 在 Re: [新聞] 教育能翻轉階級嗎? - 看板SENIORHIGH 的評價
- 關於教育是否真的能翻轉社會 在 天下雜誌- 【社會階級的無限迴圈?教育無法翻轉貧富差距】... 的評價
- 關於教育是否真的能翻轉社會 在 [新聞] 教育能翻轉階級嗎?- 看板SENIORHIGH 的評價
- 關於教育是否真的能翻轉社會 在 【 志祺七七】到底什麼是「階級複製」?階級複製 ... - YouTube 的評價
教育是否真的能翻轉社會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Gogoro_Tesla_保時捷背後的台灣之光🚗🚗
#除了代工台灣工業發展與教育的未來該怎麼走呢?
【夢想續航】(下)播出中👉👉https://youtu.be/_isseGKrquc
●與談來賓:台大機械系教授 鄭榮和、政大教育系教授 周祝瑛
●5/10周五22:00┃公視主題之夜┃公視13頻道
#如果孩子是大樹🌳
#台灣是否有土壤讓大樹回來繼續發光發熱
當年鄭榮和教授回到台灣時,卻發現台灣產業長期習慣代工模式,沒有核心技術,教育則缺少動手做的能力與經驗。他大膽發下參加太陽能車比賽的宏願,帶領學生一切從零開始。而現在他最關心的就是,在他退休後,是否能順利的傳承,培育人才,為台灣的工業發展扎根。
2005《#夢想無限》太陽能車聚集逐夢的孩子。
2015《#夢想續航》他們滿載能量航向新世界。🚗🚗
《夢想續航》近身記錄了教授和隊員們多年來的堅持、傳承與轉變。當時的熱血青年,如今都已步入職場,成為業界菁英進入Gogoro、Tesla、保時捷等企業,繼續壯大他們的夢想。
#太陽能車 #鄭榮和 #Gogoro #教育
#人才很重要!
#夢想能帶領一個人走多遠?
#教育是否真的能翻轉社會?
👉了解更多:http://goo.gl/Vn3zyi
👉 公視主題之夜|首播週五22:00;重播週六凌晨2:00 7:30
👉 公視三台|首播周日13:00;重播周一凌晨1:00
教育是否真的能翻轉社會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灣需要多一點夢想😉
#夢想續航_李家驊導演的話
「我覺得台灣這幾年太悶了,但其實一直存在著一群很棒的人默默在做事情,所以我想讓大家看到,要重新拍回第一集的熱血!他們在畢業後,並沒有選擇多金的職業,反而是從事綠能、交通、氣候暖化研究等工作,我發現每個人物都很有趣,所以便決定拍了。」─── 李家驊導演
節錄自 #高雄市電影館QA 全文詳見➡➡goo.gl/gHkWvR
【夢想續航(下)】 #太陽能車 #鄭榮和 #Gogoro #教育
●5/10周五22:00┃公視主題之夜┃公視13頻道
●與談來賓:台大機械系教授 鄭榮和、政大教育系教授 周祝瑛
●網路直播┃https://youtu.be/_isseGKrquc
十年前 太陽能車聚集逐夢的孩子🚗🚗
十年後 他們滿載能量奔向新世界
#如果孩子是大樹🌳
#台灣是否有土壤讓大樹回來繼續發光發熱
十年前的夏天,台大機械系教授鄭榮和打破僵化教育,鼓勵孩子實作精神,率領一群熱愛動手做的學生打造太陽能車,並成功贏得世界太陽能車大賽獎項。
#GogoroTesla保時捷背後的台灣之光
#超熱血感動的師生逐夢記錄
🏁十年後,「夢想」有了續集——
《夢想續航》近身記錄了👩🎓👨🎓教授和隊員們多年來的堅持、傳承與轉變。當時的熱血青年,如今都已步入職場,成為業界菁英進入Gogoro、Tesla、保時捷等企業,繼續壯大他們的夢想。
#比起發大財還是人才比較重要!
#夢想能帶領一個人走多遠?
#教育是否真的能翻轉社會?
#熱血感動追夢的你一定要看😉
👉了解更多:http://goo.gl/Vn3zyi
👉 公視主題之夜|首播週五22:00;重播週六凌晨2:00 7:30
👉 公視三台|首播周日13:00;重播周一凌晨1:00
教育是否真的能翻轉社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不過生了一個小孩:我是戈婭,別叫我勵志媽媽」介紹
訪問編輯:丁慧瑋
內容簡介:
一個有力量的女人,就會是有力量的母親。
一個女人,在社會眼光與自我質疑之間,傾聽自己,立體呈現身為母親的多面可能,幽默、爽快、感人。
▌很多人不相信「如果我的孩子有自閉症」,自己還可以做為一個「人」,而不只是做為一個「自閉症孩子的媽媽」活著。▌
◆◆◆
當一個學霸母親,有個到八歲卻連數數都不會的孩子,
當她成為單親媽媽,孩子的經濟、生活、教育一肩扛,
當兒時慘遭霸凌的她,面對人際能力等於零的自閉症兒子,
當她決定遠離闖盪十幾年的光鮮媒體圈,跟孩子搬到山腳小村,
當從小索愛無門的她,因為這孩子,有機會與疏離的父母從頭和解,
當原本焦慮過去、迷惘未來的她,跟孩子學到活在當下,接納自己……
一個人鐵了心要同情你時,你真的無處可逃……但你就不覺得這樣活著有多辛酸啊!
◆◆◆
戈婭,她是一名特殊孩子「火娃」的媽媽,兒子有自閉症,但她絕不只以這樣的身分而活,因為懂得善待自己的大人,才懂得教孩子善待及尊重自己。
這本書裡一篇篇笑中帶淚的故事,講的是一個女人勇敢闖過一關再一關,起了大翻轉的人生。對旁人硬貼上的同情標籤,她嗆辣回敬,關於內心的疑惑和思考,則毫不遮掩地幽默坦露,因為她明白得很,這些都是有了母親這個身分之後,時刻會面臨的迷茫與挑戰。
身為母親,一個女人在他人眼光和不斷自我懷疑之間,如何保有自己,找到自己?「不過生了一個小孩。任何不一樣的生活,只是一個不一樣的日常。」戈婭的剖白,是最好的答案。
◆【每段關係都不是單獨成就,而是互相成全】◆
◎每個抓狂的媽媽,背後都絕對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孩子只是一個放大鏡,將所有的工作壓力、夫妻不和、婆媳矛盾……全部放大而顯得尖銳起來,真正該首先被「干預」的一定是成人。
◎先滿足自己的需求,再來談什麼叫付出。
◎當你洗衣服時,心在手上;當你吃飯時,心在舌頭上;當你喝咖啡時,心在杯子裡;當你工作時,你一心一意地只在那件事情本身──這樣就可以了,這就是「活在當下」。
◎未來的困難是不可能現在根除的,但是只要有遇到困難就去面對的自信,天塌下來也可以當被子蓋。
◎有些困難,本來就是不解決也沒問題的啊。
◎這些對孩子充滿評判的成人,他們一天到晚把眼睛盯在孩子身上,挑三揀四,為什麼不回頭看看自己,到底懷著多麼大的惡意而不自知?他們的人生已經貧乏到這個地步,需要透過去評判一個弱小的孩子來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嗎?!
◎是否能夠在三十五歲以後還活得比較灑脫、愉悅,不是取決於你有多麼成功,而是取決於你還具不具備發現生活的美的能力,你還能不能對很多新鮮的事物保持好奇心,你對人間還有沒有「活著真是太好玩了」的感受。
◎不管別人覺得你夠不夠好,我都覺得每一個階段都能進步一點點的你很棒。
作者簡介:戈婭
她是作家,在女性時尚雜誌擔任主編十一年,並擁有心理師專業資格。
她是母親,獨力養育自閉症兒子火娃,帶著他從繁華之都四川重慶,移居全然陌生的雲南大理,從零開始,開網購茶店賺錢,同時研究特殊教育,為了親自教孩子關於學習與生活的一切,以及投入協助更多有特殊孩子的家庭。
旁人佩服她,認為她「為了小孩,犧牲自己」,但她說千萬別叫她勵志媽媽,因為,事實上是這個特殊孩子引領他,離開往日急匆匆的燈紅酒綠,回歸生命原點,不再恐懼腳步偶爾停頓,關照自己愛的初心。
她是孩子的媽媽、老師,也是彼此最重要的陪伴。
她始終是擁有最純粹笑容的女人,和她的孩子一樣。
教育是否真的能翻轉社會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黃瑽寧的育兒必修課全系列 原價3200元,優惠價2460元→ https://link.parenting.com.tw/n7J837mD
有鑑於網路上充斥的教養資訊過於片段、過於經驗談,黃瑽寧醫師將他過去八年所讀的育兒書籍,加上長期寫專欄時看過的醫學期刊報告,重新梳理,濃縮成超過三百分鐘的線上課程。他深刻的希望,透過有理論支撐的科學研究,讓爸媽掌握正確的育兒觀念與實作技巧。
第一堂:百歲、親密哪個好?認識寶寶的情感需求(上、下)
第二堂:越早學語言越好?促進寶寶語言發展的有效方式(上、下)
第三堂:寶寶夜奶難戒?建立寶寶睡眠模式的分齡建議(上、下)
第四堂:孔融讓梨好棒棒?解決小孩相處的常見衝突(上、下)
第五堂:男孩總是少根筋?從研究看男孩女孩大不同(上、下)
第六堂:碎碎唸無效?建立良好親子溝通的四個重點(上、下)
第七堂:孩子就是無法專注?陪伴分心孩子的三大原則(上、下)
第八堂:六歲前決定學習力?預防學習挫折的根本之道(上、下)
第九堂:孩子只黏媽媽?幫助爸爸參與育兒的好方法(上、下)
第十堂:孩子來了愛情走了?掌握幸福婚姻的科學處方(上、下)
特別獻禮第十一堂:聖經裡的兩個教養智慧
***********************
真心推薦
★媽媽心創辦人Jenny:如果你有時間看韓劇,那不如來看「黃瑽寧的10堂育兒必修課」,保證你一樣會有看韓劇的快樂,眼淚,痛快,及收穫!
★主播夏嘉璐:黃醫師花了很多心思和時間,把讓家長們頭痛的各種問題,有系統地整理出來,不管家裡逼死人的小鬼是北鼻或已經上學了,相信對大家都會帶來幫助!
★雙寶媽鍾欣凌:我眼中的黃瑽寧,總能把最精華的育兒內容口語化解釋給你聽,遇到說法不同的觀念也會馬上搜尋解惑,如此專業熱情細心又龜毛的他開課囉!一起來上課吧!
★柚子醫師陳木榮:很多孩子身上的問題,在網路上都可以找到答案,可是這個答案正確嗎?我跟黃醫師常常會邊聊邊搖頭,也因為這個原因,他把腦中的育兒書籍加上最新的醫學期刊報告,濃縮成三百分鐘以上的線上課程,負責任的將正確內容放在網路上,讓大家以合理的費用隨時永久反覆收看,希望能幫到每位工作繁忙、辛苦育兒的爸爸媽媽。
★鈺璽診所小布醫師:從2016年的《愛+好醫生》節目開始,小布親身感受到瑽寧熱切地想將正確的育兒觀念傳達給社會大眾的熱情,而這樣的想法也在瑽寧一點一點的累積後,催生了這令人感動的課程。
★隱藏角色:你的育兒知識是否有UPDATE到最新版本?全部追完只要五小時,相信對各位來說一點都不難。強烈推薦給準父母,這樣育兒路上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
***********************
學員評價
★Sidonie Yang:謝謝黃醫師分享!救了好多水深火熱中的父母啊!我最喜歡裡面的研究結果分享,那應該是我們非專業爸媽們要花很多時間跟精神才能找到的寶貴資料,真心感謝有這樣的課程資源!這真的是最值回票價的投資。
★Fion Fung:我有看過幾本育兒書,但有時會覺得愈看愈亂,謝謝黃醫師用心將育兒知識結合成線上課程,講述方式輕鬆易懂,連我在累到半死的時候,都可以快速吸收,而且解決了我家寶寶的夜奶問題。
...................................................................
親子天下官網 http://www.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Shopping http://Shopping.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http://best.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http://flipedu.parenting.com.tw
粉絲頁:
親子天下 http://on.fb.me/1Kkng6j
親子天下Baby http://on.fb.me/1KQQAkP
親子天下悅讀 http://on.fb.me/1Sryt7P
親子天下育兒好物 http://on.fb.me/2dpFvHK
嚴選部落客 http://on.fb.me/1R3XbYD
翻轉教育 http://on.fb.me/1QgVd3O
教育是否真的能翻轉社會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投對胎很重要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30 從BBC經典紀錄片《56UP》的實驗開始
01:57 紀錄片證實階級複製是真的存在
02:07 暴雷ㄉ志祺
02:27 階級複製是生物本能?
03:18 3個影響家庭教育成果的資本
04:28 階級複製也有好處?
05:10 階級複製的問題
06:09 我們的觀點
06:53 掰比
【 製作團隊 】
|企劃:土龍
|腳本: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BBC用49年拍攝紀錄片,告訴我們階級是否可能「翻轉」:https://bit.ly/1OwuwMp
→門當戶對的婚姻擴大着美國貧富差距:https://nyti.ms/2ya6VxL
→ 怎樣打破階級複製?:https://bit.ly/2y1NVCh
→社會階級與教育成就:比較家庭資本之運用與成效:https://bit.ly/2xTMNk4
【 延伸閱讀 】
→ 性別、財富、身分——談《東京女子圖鑑》中的階級複製:https://bit.ly/2DMfcOg
→【數字說話】教育能翻轉人生嗎——高教的反向重分配現象:https://bit.ly/2IAgDOB
→曾世杰/解決教育機會不均等的契機,並不在高等教育階段:https://bit.ly/2x4lL9g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教育是否真的能翻轉社會 在 天下雜誌- 【社會階級的無限迴圈?教育無法翻轉貧富差距】... 的推薦與評價
... 能替貧寒孩子提高初出社會的收入, ... 真正貧窮家庭子女之無法翻身,真正可怕的是家庭教育下思維模式。 8 yrs Report. ... <看更多>
教育是否真的能翻轉社會 在 [新聞] 教育能翻轉階級嗎?- 看板SENIORHIGH 的推薦與評價
天下雜誌2023-07-25 編譯-田孟心、天下Web only 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大學美國最頂尖的名校都是誰在讀?從這些菁英學校畢業,會給職涯加分多少? ... <看更多>
教育是否真的能翻轉社會 在 Re: [新聞] 教育能翻轉階級嗎? - 看板SENIORHIGH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una283 (無)》之銘言:
: 天下雜誌 2023-07-25 編譯-田孟心、天下Web only
: 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大學 美國最頂尖的名校都是誰在讀?從這些菁英學校畢業,會給職
: 涯加分多少?窮孩子真的沒有希望了嗎?
: 一直以來,人們相信教育或許有一項功能是促進階級流動,認真的孩子能透過力爭上游改變
: 出身處境。但這在美國高教的菁英名校現場,卻只是個神話。
: 本週,一份針對美國8所常春藤大學包括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大學,以及史丹佛
: 、杜克、MIT和芝加哥大學,一共12所頂尖學府的大型研究出爐,顯示這幾所大學裡,六分
: 之一的學生來自最富有的1%家庭。
: 由哈佛大學專門研究不平等問題的計畫Opportunity Insights的負責人,經濟學家洽提(Ra
: j Chetty)主導的這份新研究顯示,對於相同SAT或ACT成績的申請者來說,來自前1%家庭的
: 孩子被名校錄取的可能性,比普通申請者高出34%。
: 而來自0.1%超級頂尖家庭的孩子被錄取的可能性,是普通申請者的兩倍多。
: 深入數據
: 事實上,美國全體大學生裡,只有不到1%就讀這12所菁英大學,但這些學校在美國社會發揮
: 著巨大的存在感:畢業生佔了12%的財富500強CEO、25%的美國參議員,以及13%的超級富豪
: (收入前0.1%族群)。
: 因此,研究人員認為,關注這幾所大學是有必要的,它們提供了獲得權力和影響力的途徑。
: 如果就讀這些學校的學子背景趨向多元化,較有可能改變美國的決策者樣態。
: 有些人好奇,會不會是這些學生本來就優秀,而不一定是學校發揮關鍵作用?
: 研究人員因此進行了一項新穎的分析,他們將那些被錄取與沒有被錄取(因而進入另一所聲
: 望也不錯的公立大學)的學生進行比較,發現就讀常春藤大學,確實將學生日後成為有錢人
: (收入前1%)的預期機會,從12%提高至19%。
: 在收入以外的領域,影響甚至更大:畢業於常春藤名校,會使進入頂級研究所的預期機會增
: 加將近一倍;在國家新聞機構,和研究醫院等享負盛名的機構工作的機會,也會增加兩倍。
: 「擁有代表權很重要,」另一位也研究大學招生,但未參與這項新研究的哈佛教授戴納維斯
: 基(Susan Dynarski)指出,「這表明常春藤盟校的影響有多大:政治菁英、經濟菁英、知
: 識菁英都來自這些學校。」
: 有錢人,到底怎麼贏的?
: 富人子弟是如何被招生委員會相中?新研究顯示,他們最大的優勢是學校對校友子女的偏好
: 。
: 當高收入申請者申請父母曾就讀的大學時,他們的錄取率比其他具有類似資格的申請者高得
: 多;但在其他排名前十的大學,他們被錄取的可能性就不高了,因為爸媽沒有上過那些學校
: 這顯示了世襲的重要性。
: 另外,排名前1%的錄取學生中,有八分之一是運動員。
: 主因是富裕家庭的孩子更有可能參加體育運動,尤其是某些學校偏好的特殊運動,比如划船
: 和擊劍。該研究估計,運動員的錄取率,是具有相同資格的非運動員的4倍。
: 第三個推動對最富有子弟申請者的偏好,是「非學術」表現,例如課外活動、志工服務,和
: 抽象的「人格特質」等等。研究顯示,排名前0.1%的學生獲得高「非學術」評分的可能性,
: 是中產階級學生的1.5倍。
: 最大的成因,是招生委員會給來自「私立非宗教高中」的學生更高的分數。因為私立高中更
: 注重輔導孩子拉高上述課外活動項目。研究指出,私中的孩子被常春藤盟校錄取的可能性,
: 比同樣優秀的公立高中畢業生高出兩倍。
: 拿到稀罕機會的富人之子,表現不負眾望也就罷了,但報告發現,校友子女、運動員和私立
: 學校的學生在大學畢業後,在收入或進入頂尖研究所與企業方面,並沒有取得更好的成績。
: 事實上,他們通常表現得更差。
: 入學改革,有用嗎?
: 今年6月,美國最高法院判定在招生中採用種族偏好的「平權行動」違憲,引起了究竟何謂
: 公平的論辯。
: 除了關注種族以外,人們呼籲,也應該同等重視家庭社經背景帶給學生的影響。有些人甚至
: 認為,這才是平等最重要的變因。
: 一些大學已經在實行「需求平權」的招生,目的是從低收入群體中選拔更多的新生。美國大
: 學理事會還有一個名為「Landscape」的工具,可以幫助確定申請人是否成長於享有顯著特
: 權,又或者是逆境的社區。
: 常春藤盟校與其他大學最近也做出了重大的努力,像是在普林斯頓大學,五分之一的學生現
: 在來自低收入家庭,四分之一的學生獲得全額資助。在哈佛,今年秋季入學的新生中,也有
: 四分之一來自收入低於85,000美元的家庭,他們亦不用支付任何學費。
: MIT招生主任施米爾(Stuart Schmill)表示,該校在菁英私立學校中脫穎而出,因為它幾
: 乎不偏向富裕學生,且長期以來一直有不偏向校友子女的做法。在MIT,運動員不會受到任
: 何優先考慮,也不會經歷單獨的招生流程。
: 「我們確實有責任理清人才和特權之間的區別。」施米爾直言。
: 然而,一位匿名的某所大學招生主任表示,改變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主要是考慮到校友
: 們的反應,「與校友們保持牢固聯繫對學校來說非常重要,」眾人皆知,關鍵就是學校能拿
: 到的捐款資源,很大程度把持在校友手上。
: 因此,那些轉向考量學生背景來招生的大學,也不會太高調,「它們通常不會公開承認這一
: 點,因為擔心遭到反彈,」《紐約時報》寫道。
: 高收入、有權力的家庭,希望引導他們的下一代保持領先地位。但這份研究揭露的是,目前
: 菁英大學正在將相對資質不足的後輩,輸送到社會上影響力非同小可的崗位上,這不僅對其
: 他階級的子弟不公平,也拖慢了社會進步的可能。
: (資料來源:The Economist, NYT, Opportunity Insights)
: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6735
: ----------------------------------------------------
: 找相同SAT成績,錄取名校和錄取有名望公立學校的學生,預期成為1%有錢人的機會分別是1
: 9%和12%。
社會其實是公平的,
沒能力待在某個位置上久了也會被淘汰掉。
所以這篇文章講得這位施米爾例子也表示
社會賢達都懂得這個道理。
最簡單地判斷就是股價高低,
沒法重用有能力的人公司股價註定在50元以下浮浮沈沈,
有些還被下市。
這就是公司集體被淘汰,
或是說被市場派買掉大部分的股票而喪失經營權,
如大同公司的例子。
因為決策能力品質低落而無法替公司再度創造更高的價值。
公司名稱相同的百年公司,但具體經營階層換很多輪難道沒聽說過嗎?
道瓊成份股早已換掉許多公司了,
其實任天堂早年也只是賣紙牌的公司而已,
若沒有經營階層勇於跨入新領域,
也就沒有之後的紅白機興盛的機會,
更別提3m現在已有5萬5千種產品,
如果當年的經營高層沒有想繼續帶領公司向前走,
根本就如同社會上的一大堆的中小企業沒沒無聞,
充其量就是在經濟部註過冊而已。
所以要爬升到一定層級,都是些有本事的人,
至於他們的2、3代想要如法泡製,
也要其有真正的本領,
絕不是電視上演得高檔的貴族學校裡的情況,
這社會不可能讓沒能力的人停留在上層過久的。
至於我身邊有一大堆靠教育翻轉的例子,
前提是本身資質不錯,
高中定有北聯前三,大學就台清交成政,最差也四中。
你必須要考到前面的大學才越有機會翻轉,
但冷門科系也沒法翻轉,或是說機率低。
而不是像有些人在自我安慰考上大學就翻了。
所以我們看到有些人在那裡抱怨教育沒法翻轉,
其實是別人不想吐槽他們資質低落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7.169.18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ENIORHIGH/M.1694099930.A.414.html
的確是可以怪,畢竟這座島的環境並不好,
但一方面也是公立學校的學費便宜,
相對於美國的大學制度,台灣人也拿到不少便宜,
很多系的設立充其量就是熱門科系旁的擺設而已,
也是為了讓被生出的人有個教室可以棲身,
完全不顧冷門科系學生出社會後的死活。
我總是覺得一分錢一分貨,
當年沒付高額的學費,就不要太怪學校差,
只能夠說整體教育體制是有問題的。
但看看現今時下年輕人,不也每況愈下?
現在就連考進台大除了熱門系以外也沒法很大的加值。
你現在要改變也是可以,花個10年再拿個學位,走向新的領域。
端看你自已怎麼想,怎麼去應變。
※ 編輯: william2001 (118.167.169.185 臺灣), 09/07/2023 23:58:47
※ 編輯: william2001 (118.167.169.185 臺灣), 09/08/2023 00:10:05
講得很對啊!所以多讀書,多接觸優秀的人,
就是在修改價值觀。我這些年也修改了不少,逐漸走向發達的那一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