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時尚迷 】
若要追溯時尚起源,咸認起自法王路易十四之後的18世紀洛可可時期,為國王製作鞋履服飾和珠寶假髮的工匠們開始設立個人工作室 (據信路易十四熱愛鑽石和高跟鞋,並擁有超過一千頂假髮,絕對需要許多工匠為他效力),把商品販售給老百姓們,成就今日成衣業和精品業雛形。另則1672年創刊於里昂,類似現代時尚雜誌的《文雅信使》(le Mercure gallant)裡,介紹那些足以讓貴族女性們生火不已競相採購的時髦商品及資訊,也是時尚趨勢推波助瀾者。
然而世界上第一本時尚書籍《服裝之書》(Klaidungsbüchlein or Trachtenbuch or〝Book of Clothes〞)既不成於向來花俏愛炫耀的高盧公雞之手,亦非晚至18世紀才出現,而是來自16世紀時德國會計師史瓦茲( Matthäus ,1497-1574)。
史瓦茲如何從沾不上邊的會計師一職跳槽至時尚產業?
別想太多,壓根沒這回事。
《服裝之書》是史瓦茲特地找來畫家以水彩將他23至63歲這40年間(1520-1560)的講究穿搭,精細描繪在羊皮紙上,終而集結成冊。這其中歷經三位畫家主筆,後因巧匠搬離至他處,史瓦茲始終無法再覓得滿意的畫家才停止,要不然我猜史老會一直堅持到77歲去世前。他也鼓勵兒子承續這服裝編年史志業,可惜小史瓦茲興趣不大,只進行到19歲之前,完成41幅肖像畫之後便中止了。
此書共計137幅史瓦茲個人肖像,其中36幅是畫家追溯想像史瓦茲23歲之前的嬰幼兒和求學時期所繪,當然也都讓他們穿上精緻服裝打扮一番。除了精心搭配的衣飾,史瓦茲還為每幅肖像畫寫下其相關場合和時尚說明,不僅記錄當代時尚,也捕捉500年前德國商人階級的生活文化。
這傢伙究竟何許人也,足以成就此般〝豐功偉業〞?
至少在現存史料中,他就是史上第一時尚迷。
出生在德國南部巴伐利亞 Augsburg,為酒商之子,因拉丁文太遜無法追隨兄長腳步投身修道院成為修士(眉批:多半是因為心思都花在打扮,讀書太混的關係),只好轉為商人學徒。後來算他運氣好,成為德國巨賈富居家族(Fugger family)會計師,還算過得去的收入多數拿來治裝,也因為富居一家工作,讓他有管道取得精緻衣料並接觸能人藝匠。
但那是個視穿著技巧為必要常識的年代,官方下達的禁奢令嚴格規範各階級人士可穿著的服裝和珠寶類別,其他如餐具、馬車等生活器物也都各有規定,就是要讓一切外顯符號合乎個人社會地位,甚至還有〝時尚警察〞一職出沒在街頭檢查是否有人炫富炫過頭而犯法。
如此嚴肅氛圍中,史瓦茲一方面不能觸犯禁令,也不能穿得比刻意低調的大富翁老闆招搖,另一方面還要別出心裁展現個人風格,在微妙份際的拿捏上可真下了不少功夫。
比如奢華針織襪套不合法,他就把腦筋動到衣袖上。何況當時德國富有階級穿著謹慎,認為追求時尚本身就是蠢事,史瓦茲也因此獲頒〝服裝癡〞(Kleidernarr)名號,但他仍舊大無畏地持續改變風格,嘗試不同設計、剪裁、布料、色彩和細節,好成全自己的時尚夢想。
不同於時人多半藉由肖像畫呈現理想形象(類似現代修圖軟體美顏功能),史瓦茲讓畫家忠實記錄他不同階段面貌與及老化過程,從中可看出人生何事操之在己,又有些事無法掌握的無奈感。
例如他在29歲那年完成的正背面全裸畫裡,便加上了自己已經變得臃腫肥大(〝I had become fat and large〞)的評語。要知道當時世俗裸體畫甚為稀少,裸體多半出現在宗教畫或古典主題當中好讚頌造物主,否則馬奈在1863年展出擺明是高級交際花而非女神裸體的《奧林匹亞》(Olympia)時不會引起軒然大波。這應該也可算是北歐藝術最早的老百姓男子裸體畫。
不過根據專家推測,史瓦茲應該曾進行節食,另則除了有專人協助穿衣,出門在外也有一位僕役注意其儀容無時無刻保持完美狀態。
史瓦茲偏好明亮色系,然只將史瓦茲視為膚淺高調花美男(咦?)未免太沒禮貌,其實他的穿著,包含色彩與配件通常都有特殊涵意或企圖。
1530年,為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回到德國,史瓦茲特地穿上取自帝國旗幟色彩,紅黃相間的衣服,以展現他對天主教的忠誠。在馬丁路德已經揭起宗教改革大旗,德國許多區域皆轉向新教懷抱之際,此等狗腿效忠之舉對於畢生狂熱維護天主教會的皇帝本人相當受用,也因此讓史老獲頒爵位,晉升貴族 → 從此限制減少,更可以開心打扮了,喔耶~
史老藉由《服裝之書》記錄人生許多重要時刻,譬如光是父親葬禮一事就出現四款黑袍,此書當時並未出版,近來才開始投入較多研究。目前正本和一複製本存放於德國,另一複製本則在法國。
雖然也有人推測他彙集服裝只是出自於會計師善於整理所有事物證據的職業病之延伸,但多數學者都認為史老是推動階級風格界線的創新者,同時也挑戰原來認為『時尚』專屬於上層階級,或者18世紀之後才成形的觀念;以此看來,所謂『時尚』應該是從文藝復興時期便從皇室權貴階級往下發展,更顛覆一般老百姓只能穿得晦暗鬆垮的舊調。
這年頭大家依賴不同媒介例如部落客、網紅、藝人、帶貨王或是各式雜誌網站追逐時尚資訊,一個不小心便容易陷入盲從且千篇一律的危機,若是細瞧史瓦茲對於色彩、樣式、材質等搭配技巧與創意,除了讚嘆之餘,相信亦有助於強化文化涵養並形塑個人風格。畢竟時尚這回事正如香奈兒女士所言:『流行易逝,風格永存』(Fashion passes, style remains)。
圖片來源 : 網路
《Copyright © 2019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教會會計軟體 在 青創學院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2/15(三)即將登場的是我們會計帳的系列課程囉!
無論你是否已上過流水帳的課程,這系列的課都讓你可從簡易的基礎會計學起~
我們專業的徐憶芳會計師將由淺入深教會你作帳及稅務申報相關概念
並將介紹作帳軟體讓您可以簡單上手、輕鬆作帳
而為了提供各位更完整的課程
還有實作與實例練習哦!
趁現在趕緊來為明年一月的扣繳申報一起摩拳擦掌吧!
報名傳送門:https://goo.gl/G286ED
#會計帳
#稅務實例練習
#年度最後一堂錯過再等明年
教會會計軟體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童軍廣播人才培訓營第二梯(學員受訓心得與未來主持計劃)
1、陳思翰,台北市第212團協和童軍團,行義童軍
我很感謝基銘團長,讓我能有這個機會參加快樂玩童軍廣播的主持人培育計畫,我本身就蠻愛聽廣播的,有時可以聽到主持人採訪一些藝人或歌手,聽他們採訪時都會很好奇他們是怎樣錄音的,為什麼可以把談話內容傳給每個人,為什麼主持人跟受訪者的互動可以這麼的自然。經過國防部發言人的介紹,我才知道原來我們童軍也有自己的廣播頻道,而且剛剛好第一梯次的報名準備要開始了然而我卻來不及報名,直到第二梯次終於開始了,經過我補了很多次的陳述終於有機會可以參加本次訓練班。
在第一堂課教會我們如何把國文唸好,上過這堂課我才知道我唸國文一直都是不標準的,還有原來要把國文唸好是這麼困難的事,我在國中生時國文朗讀本身基礎就不是很好所以呂明珊主持人在教卷舌音,嘴型和繞口令對我來說是一件非常有挑戰性的事情,我也發現我在朗讀時有一個蠻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呂明珊主持人在朗讀時聲音是有起伏的然而我在我在朗讀時聲音沒有任何強弱或高低起伏的,但是經過多次的努力練習下我現在能勉強唸出有強弱音的朗讀了。所以今後我要比別人還努力練習唸故事書來加強我的朗讀能力,這樣才可以成為一位一流的主持人。
在上第二堂課時我才知道要當主持人不是只要有發音正確就好,還要有不錯的臺風和應對進退的能力才有可能成功,有時就連受訪者都是成敗的原因之一,因為有時受訪者的回答也可以造成這次廣播的絕對性的結果,而主持人和受訪者的關係也有很多種,大致可以分為四種分別有:獨木舟、威尼斯貢多拉、少年pi的救生艇、遊樂園的小船。
一、獨木舟:主持人跟受訪者是同坐一艘很容易翻船的船,兩個必須有絕佳的默契和共同意識才可以安全有快速的抵達終點,若兩位意見不和時容易一起跌下水而導致破局。
二、威尼斯貢多拉:威尼斯貢多拉是義大利特有的景色,客人可以很享受的坐在船上聽著船夫唱歌享受午後的陽光悠遊的享受河道景觀,而船夫必須要努力的搖著船唱著歌讓客人感受到非常的享受,但是主持人有可能是這位船夫也有可能受訪者才是這位船夫~
三、少年pi的救生艇:是敘說一位男孩和一隻老虎對立的關係,當主持人和受訪者變成這種關係那就要非常小心,因為下場往往不會好到那去。
四、遊樂園的小船:沒有方向性,主持人和受訪者都可以無憂無慮的快樂談下去,比較不會有對立的問題。
我個人最喜歡的關係是獨木舟式,因為可以一起努力達成目標又不會計較誰出的力比較多誰出的力比較少。
第三堂課我學到PowerPoint不只可以拿來做報告或做學習記錄原來還可以做成海報,海報又有好幾種行式,例如:教育宣傳,歷史簡介,會議流程,活動流程.......等等。
而這些海報都有一個共通性那就是顏色,每個顏色都有不同的意義,例如:紅色是代表強烈,警示,危險,橘色活躍,生動,朝氣......等等的。
這堂課讓我了解到顏色和格式是多麼的重要,因為只要格式或配色做的不好就會毀掉整體性,會大大降低活動的宣傳性。
而在最後一堂課是告訴我們為什麼要辦這次活動為什麼會有這次活動,我們還到播音室,有聲資料室和總播室......等地方,陳文義先生教我們如使用播放硬體和軟體還讓我們實際錄音,嘗嘗當主持人還有受訪者的感覺!!最後我們還自己剪接自己的錄音,那時我才發現原來剪接是多麼的廢功多麼的爆笑。
總結:我真的很感謝基銘團長給我機會,也謝謝大大團長支持我參加這次活動。在這次的活動我又學到其他人絕對學不到的事,也體會到一般人無法體會的事。像是如何採訪別人和被別人採訪的技巧,單軌的錄音和雙軌的錄音要怎麼分別怎麼剪接……等等的,就連說話的技巧和如何說出標準的話我在這裡都可以學到。而在剪接錄音時也發生雜音跟攏言贅字太多的情況,為了讓廣播聽起來順暢我花了很久的時間才修完2~3分鐘,所以廣播的事後工程是非常大的也非常的困難。
我為了成為一位優秀的主持人我現在每天晚上都會朗讀一小段的故事書來加強我的朗讀能力,我要在兩個月內把我朗讀沒有高低起伏的問題解決掉,努力成為優秀的主持人群之一。
2、鄭皓瑜,台北市第360團內湖社區童軍團,行義童軍
課程一開始的正音練習,讓我想起小時候練相聲的時光,字正腔圓的口音,略帶俏皮的捲舌,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累積(時光飛逝,結果現在快變成含滷蛋了,哈哈…)「麥克風的另一端」讓我知道主持人與來賓互動的技巧,海報講座也讓我重新對海報設計有了全新的想法,下午的採訪練習同樣令我印象深刻,雖然只是短短的十分鐘,卻讓我真心覺得當一個優秀的主持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訪問時會不斷的忘詞,有時甚至自己講了些什麼都不知道哈哈)接下來的剪輯更是有趣,聽著剛剛互相訪問時的聲音,只能用爆笑兩個字來形容……
一大堆「就是」、「恩」、「阿」、「然後」,只能一直剪一直剪,這讓我親身體會了負責剪輯的人是多麼辛勞(但也笑得很累哈哈) 從小聽廣播長大,而主持人總是能用聲音帶給聽眾不一樣的旅程,而這次的訓練營讓我了解到要有一段精彩的節目,背後所付出的汗水並不是想像中的容易,謝謝團長能給我這一次難得的機會,也謝謝各位團長的授課與分享^^
「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主持人影音頻道youtube,歡迎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UCF7nXF7s6vTK0pkZM6yUkmQ/playl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