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看廣告,發現電影台似乎要播放一部韓國電影,叫做《死者的審判》,看預告好像是個不算俗套的設定。
我還沒看過,也沒留意播出時間,但上網查了一下劇情內容,大致如下 : "
世界各地頻頻傳出枉死的人突然復活,去找殺害自己的人復仇,被稱為RVP(犧牲者復活現象),無辜受害者對殺害自己卻被未懲戒的兇手復仇,復仇成功後便消失。
男主角是個冷血的工作狂檢察官。他一心想抓到七年前在街上殘忍殺害母親(金海淑 飾)的兇手。 只是不可思議的,他的母親也突然復活回家,還攻擊他。他因此突然被當成殺害自己母親的頭號嫌疑犯……"
OK,我其實不認識這對被稱為是第三度飾演母子的男女主角;但這個設定讓我想到一個華人社會關於死者的傳說。
-------------------
在傳統華人的殯葬習俗中,人過世後會"做七",而做七是一個源自於佛教的概念。
做七傳統要做滿七個七,也就是逢七就做一個旬(第一個旬就是頭七),做滿七個旬,便會投入下一個輪迴(至於是六道中的哪一個,端看福分跟業力)。
而如果查看古籍跟對照目前台灣社會中大家的認知,就能知道每個地區對七個七的定義是不同的;在台灣社會(至少是我遇過的),頭七之後都是由不同身分的人來主導做旬。(會有女兒旬、媳婦旬之類的差別)
而送上山下葬後,是全人連棺一同下葬的,但並非葬完了就沒事;之後在不同日子裡還要起葬撿骨,然後把骨頭整理後重新下葬。這個步驟一般是由地理師(台語稱為 土公仔師)來施行。
手續算是繁複,但大致上就是看好日子跟時辰,讓該來的人來、犯沖的迴避,然後開棺整理。開棺後,主事者會把亡者的骸骨依序撿入骨灰罈中;一般而言他們不大會破壞骸骨,就是把它撿入罈中,而成年人的大腿骨又是最長的,所以一般的骨灰罈都很大,大到足有半個人高的也有(香港電影裡面的義莊裡,就不乏這樣看起來很大的骨灰罈跟酒罈;也只有骨灰才會放進那種佛跳牆再更小一點的小罈裡,只是古代用柴火燒屍體要燒很久...........)。
照理說,躺在裡面一整年或好些年,應該要剩下屍骨,但如果棺材材料與密封情況很好,裡面的屍骨可能不會完全腐化,往往會剩下一些殘肉;那土公師就會把那些肉刮下來,要不一併收好入壇,要不就是火化後入壇。
只是,根據入葬地點、氣候、個人身體組成、棺材質料等環境因素的差異,情況也往往不那麼單純;那土公師自然就會看遍各種情況。
例如 : 棺材浸水,屍體半身泡水,產生屍蠟保護屍身,讓全身呈現一半是骨頭一半還是蠟像一般的樣貌;又例如棺材質料太好(防蟲防蛀還防腐)、密封得太好(造成真空現象),又或是葬地根本就是鹽鹼地等因素,所以屍體根本沒有腐化,但..............
#這就比較棘手了。
-------------------
人死會僵硬,這是正常的。屍僵與否取決於當事人死去當下的客觀情況(如果受驚或極為痛苦)與氣候環境(氣溫很低),一般軟化跟再度僵硬會反覆出現一兩次。
但人死後不腐化,則稱為"殭"(也就是殭屍的"殭");這裡的殭屍指得是不腐化,然後會出來為惡與害人。(當然,殭屍的傳說主要來自"湘西趕屍",如果大家想聽,以後有機會再講這個典故)
而對土師仔公來說,遇到不腐化的屍體是很棘手的事;這樣的屍體在不同門派裡可能會有不同的定義跟稱呼,但一般被統稱為"蔭屍"。
"蔭"這個字其實是陰涼處或遮蔽的意思,但"蔭屍"的"蔭"字則有"封藏"的意思。
大家一定知道有一種東西叫做"蔭瓜"............未完待續
.
.
.
.
====
#比起我很認真的批判什麼_我知道你們更愛看我說這些有的沒的
#全篇有2600字_切一半你們會覺得太短嗎?
#電影好不好看_誰看過了?
#而且男主角的名字為什麼聽起來這麼好客?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撿骨未腐化」的推薦目錄:
- 關於撿骨未腐化 在 宗佑-文字慾的囚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撿骨未腐化 在 宗佑-文字慾的囚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撿骨未腐化 在 喵喵狗的鄉民日報 PTT Dail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撿骨未腐化 在 關於蔭屍- 看板marve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撿骨未腐化 在 宗巖禮儀公司- 如有任何問題請撥0913255195 撿骨時需要注意 ... 的評價
- 關於撿骨未腐化 在 撿骨未腐化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內容 ... 的評價
- 關於撿骨未腐化 在 撿骨未腐化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內容 ... 的評價
- 關於撿骨未腐化 在 撿骨未腐化、撿骨家運、五指山蔣陵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撿骨未腐化 在 撿骨未腐化、撿骨家運、五指山蔣陵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撿骨未腐化 在 宗佑-文字慾的囚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前一陣子看廣告,發現電影台似乎要播放一部韓國電影,叫做《死者的審判》,看預告好像是個不算俗套的設定。
我還沒看過,也沒留意播出時間,但上網查了一下劇情內容,大致如下 : "
世界各地頻頻傳出枉死的人突然復活,去找殺害自己的人復仇,被稱為RVP(犧牲者復活現象),無辜受害者對殺害自己卻被未懲戒的兇手復仇,復仇成功後便消失。
男主角是個冷血的工作狂檢察官。他一心想抓到七年前在街上殘忍殺害母親(金海淑 飾)的兇手。 只是不可思議的,他的母親也突然復活回家,還攻擊他。他因此突然被當成殺害自己母親的頭號嫌疑犯……"
OK,我其實不認識這對被稱為是第三度飾演母子的男女主角;但這個設定讓我想到一個華人社會關於死者的傳說。
-\-\-\-\-\-\-\-\-\-\-\-\-\-\-\-\-\-\-
在傳統華人的殯葬習俗中,人過世後會"做七",而做七是一個源自於佛教的概念。
做七傳統要做滿七個七,也就是逢七就做一個旬(第一個旬就是頭七),做滿七個旬,便會投入下一個輪迴(至於是六道中的哪一個,端看福分跟業力)。
而如果查看古籍跟對照目前台灣社會中大家的認知,就能知道每個地區對七個七的定義是不同的;在台灣社會(至少是我遇過的),頭七之後都是由不同身分的人來主導做旬。(會有女兒旬、媳婦旬之類的差別)
而送上山下葬後,是全人連棺一同下葬的,但並非葬完了就沒事;之後在不同日子裡還要起葬撿骨,然後把骨頭整理後重新下葬。這個步驟一般是由地理師(台語稱為 土公仔師)來施行。
手續算是繁複,但大致上就是看好日子跟時辰,讓該來的人來、犯沖的迴避,然後開棺整理。開棺後,主事者會把亡者的骸骨依序撿入骨灰罈中;一般而言他們不大會破壞骸骨,就是把它撿入罈中,而成年人的大腿骨又是最長的,所以一般的骨灰罈都很大,大到足有半個人高的也有(香港電影裡面的義莊裡,就不乏這樣看起來很大的骨灰罈跟酒罈;也只有骨灰才會放進那種佛跳牆再更小一點的小罈裡,只是古代用柴火燒屍體要燒很久...........)。
照理說,躺在裡面一整年或好些年,應該要剩下屍骨,但如果棺材材料與密封情況很好,裡面的屍骨可能不會完全腐化,往往會剩下一些殘肉;那土公師就會把那些肉刮下來,要不一併收好入壇,要不就是火化後入壇。
只是,根據入葬地點、氣候、個人身體組成、棺材質料等環境因素的差異,情況也往往不那麼單純;那土公師自然就會看遍各種情況。
例如 : 棺材浸水,屍體半身泡水,產生屍蠟保護屍身,讓全身呈現一半是骨頭一半還是蠟像一般的樣貌;又例如棺材質料太好(防蟲防蛀還防腐)、密封得太好(造成真空現象),又或是葬地根本就是鹽鹼地等因素,所以屍體根本沒有腐化,但..............
#這就比較棘手了。
-\-\-\-\-\-\-\-\-\-\-\-\-\-\-\-\-\-\-
人死會僵硬,這是正常的。屍僵與否取決於當事人死去當下的客觀情況(如果受驚或極為痛苦)與氣候環境(氣溫很低),一般軟化跟再度僵硬會反覆出現一兩次。
但人死後不腐化,則稱為"殭"(也就是殭屍的"殭");這裡的殭屍指得是不腐化,然後會出來為惡與害人。(當然,殭屍的傳說主要來自"湘西趕屍",如果大家想聽,以後有機會再講這個典故)
而對土師仔公來說,遇到不腐化的屍體是很棘手的事;這樣的屍體在不同門派裡可能會有不同的定義跟稱呼,但一般被統稱為"蔭屍"。
"蔭"這個字其實是陰涼處或遮蔽的意思,但"蔭屍"的"蔭"字則有"封藏"的意思。
大家一定知道有一種東西叫做"蔭瓜"............未完待續
.
.
.
.
====
#比起我很認真的批判什麼_我知道你們更愛看我說這些有的沒的
#全篇有2600字_切一半你們會覺得太短嗎?
#電影好不好看_誰看過了?
#而且男主角的名字為什麼聽起來這麼好客?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撿骨未腐化 在 喵喵狗的鄉民日報 PTT Dail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內有骨頭照片,無血腥,慎入)
看到這則新聞,我想起了12年前的那件事,現在想起那個畫面還會脊背發涼…
13年前我父親腦幹出血,很幸運活了下來,但從此之後就是臥病在床。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家裡三位男丁,依序是我哥、我爺爺、我父親在不同的年份,都出了身體災厄,傷到的
部位都是腦部,也不知道是不是時機成熟,在我父親腦幹出血的一年多的某一天,我到廟
裡拜拜,下來濟世的神明突然告訴我,我們家祖先的墓裡面已經有蔭屍,要撿骨入塔,才
不會陽世子孫一直出問題,妙的是神明還清楚告知蔭屍是哪個部位沒腐化,並非我們觀念
中的整具先人蔭屍。
我聽了半信半疑,家族祖先有土葬的就是我曾祖父和曾祖母,我爺爺多年前去世就直接
火化入塔,並未土葬,那時我奶奶還健在,但家族裡的事情原本都由我父母作主,父親倒
下之後,我只能跟媽媽討論祖先撿骨的事。我媽是個膽子很小的人,她對於這種事情很害
怕,就由我跟廟裡的乩生自行決定。
本來撿骨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選好日子花錢請土公仔去撿骨,再送入塔就是了,但比較
值得一提的就是祖先的墓旁,有一個小小的無名塚,這個無名塚從我有印象以來,每年
清明掃墓都會備一份香燭順道祭拜,據說是我爺爺當時整修曾祖父母的祖塋,附近有一個
骨灰甕就擺在樹下,我爺爺個性豪爽,順便叫工人在祖墳的右上方弄個小塚,讓這骨灰
甕入土為安。(後面會提到細節)
所以現在問題來了,曾祖父母既然要撿骨入塔,那麼這個我們家從小拜到大的無名塚,
放著感覺也不大對。於是我就拿了兩個銅板擲筊問一問這位無名氏,看祂願不願意一同
入塔。
連三聖杯。
祂既然願意,那就多買一個塔位,也不過五六萬元的事,就當作有緣吧,省的未來祂無
人祭拜。
開墳撿骨的那一天我記得很清楚,是星期二的早上。我們家是從事餐飲業,通常我五點
就出門採購,先人撿骨之事就交由禮儀社去處理,我們家族的人當天沒有到場。就在6點
的時候我接到禮儀社人員的電話:
「頭家,你們祖先墳墓旁邊那個無名塚裡面是怎麼回事?」
「怎麼了嗎?」
「你爺爺當初說裡面埋了幾個金斗甕?」
「什麼是金斗甕?」我外行的問。
「就是骨頭沒有燒就放進去的長型甕,跟骨灰甕不一樣,金斗甕比較長,你們這個裡面
是金斗甕!」
「就一個啊!不然要幾個?」我覺得這問題很白癡
「我們現在已經挖出16個了,而且還沒全部挖完!」
電話這頭的我有如晴天霹靂!不是說好一個,怎麼突然變成那麼多個?那種感覺好像你約
了一位朋友吃飯,他突然把他家族全揪來了一樣突兀!
而且令我百思不得其解,那個無名塚明明非常的小,怎麼可能裡面埋著這麼大量的金斗
甕?
我立刻打電話回家跟阿嬤確認,我阿嬤是一位純樸的傳統女性,家裡以外的事情都是我
爺爺一人決策,所以阿嬤也不知道無名塚裡面埋什麼。
撿骨未腐化 在 宗巖禮儀公司- 如有任何問題請撥0913255195 撿骨時需要注意 ... 的推薦與評價
為其掘開墓穴,將其已腐化完成之靈骸一一撿起,再用[金斗甕]裝起來原地再葬或另尋風水地或晉塔。 若選擇晉火化用塔位(較便宜)擇需撿骨後在墓地用酒精膏將靈骸燒烤,使其較 ... ... <看更多>
撿骨未腐化 在 撿骨未腐化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內容 ... 的推薦與評價
撿骨未腐化 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內容懶人包,找撿骨禁忌,開棺撿骨,撿骨師在YouTube影片與社群(Facebook/IG)熱門討論內容就來房地產即時資訊討論站. ... <看更多>
撿骨未腐化 在 關於蔭屍- 看板marve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這是關於我阿公的故事,阿公在我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意外在醫院過世了。他當時住院只是
因為不停腹瀉,原以為打個抗生素住幾天就好,但沒想到在出院前一天的半夜,我們突然
接到病危通知,大家對阿公的離開毫無心理準備,當時爸爸和叔叔們一起跪在急診室大哭
,這是題外話。
最近看到蔭屍的文章覺得很特別,就跟我媽分享心得。結果我媽語出驚人說:「阿公過世
時你年紀還小,所以不知道他也是蔭屍吧?但你爸這邊都沒有出事,所以有蔭屍不一定就
不好。」
根據我媽轉述,她說阿公過世八年後,大家要去幫阿公撿骨時,結果棺材打開來是完整未
腐化的阿公,師父就說應該是棺材選太好,所以沒化掉。要我爸一行人去買兩簍高麗菜還
是大白菜(媽媽忘記是什麼菜,只知道要容易腐爛的蔬菜),倒進阿公的棺材裡封起來。
過了三年,我爸和叔叔一行人又去開棺材要撿骨時,阿公的遺體還是很完整,這時大家都
無語了。師父就要他們去買酒,倒進棺材裡面再封起來,說這次總該有效果。
過了兩年,我爸他們又再次去開棺,阿公的遺體總算溶解了,但我媽說雖然還有一小部分
是完整的,至少能夠順利撿骨。大家都鬆了一口氣,一部分是過了13年,阿公總算入土為
安;一部分是阿公撿骨共撿了三次,儘管前兩次失敗,但師父跟工人的錢都要照算,花很
多錢。
我覺得marvel點是,我們放蔬菜跟酒幫助阿公遺體腐爛囧。我媽說他們沒有火化或其他方
式的原因是,阿公一共有六個兒子和一個女兒,所以那時候大家投票討論出來的共識是不
要破壞,先聽師父的話放蔬菜試試看。
雖然我阿公是蔭屍,但我爸這邊的人從以前到現在都沒有健康狀況的問題,所以我媽覺得
可能不一定會影響到家人。她個人是認為,因為我們全家族的人在阿公出殯前25人都集體
吃素,加上她用阿公的名義捐錢做善事。但這個說法我就保持懷疑的態度了。
目前還沒有看到版友提到這個處理方式,就上來分享一下我們家族的作法。希望有符合飄
點。
ps.阿公的墳墓是在宜蘭冬山鄉那邊的公墓,不知道有沒有宜蘭人有這樣的做法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0.3.9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vel/M.1445013095.A.725.html
他們七人私下討論決定的,若不是我媽跟我說,我們所有的孩子都不知道這件事
因為阿公撿骨時,小孩全都集中在阿嬤家玩等爸媽回來
當我說出這句話時,我媽笑了
她應該也是這樣想
知道放白菜跟酒是要加速腐化,但總覺得放這兩樣下去棺材裡
很像在做醃菜(?!
雖然對這個方法感到很微妙,但至少不用火燒或用刀
阿公能入土為安就好
第一次手機po文還請海涵
我現在用電腦編輯了
謝謝提醒~
※ 編輯: envybleach (36.230.3.97), 10/17/2015 08:35:44
看到e大專業的回覆,我斗膽跑去問我爸了,他說打開來時阿公像木乃伊一樣乾乾的,
儘管八年了,身體跟西裝都很完整,他摸阿公的襯衫發現衣服的材質還沒變得稠稠黏黏。
撿骨師說我們挑的地方土質是砂質,雖然冬山常下雨但水分流失很快
所以第一次是放高麗菜跟水下去,第二次開棺才再倒酒
我爸說他跟叔叔沒料到阿公會這麼早離開,因為阿公一直有在種菜勞動,身體很健康,
所以覺得自己很不孝,來不及對阿公更好。大夥便決定用最隆重的土葬跟儀式當作補償,
希望阿公可以可以入土為安。
(但我覺得多餘,平日不回來看阿公,人都過世才買萬元起跳的西裝有何用處)
阿嬤在今年中秋節過世,我們這次就用火葬了,因為阿嬤病情反反覆覆,
大家早有心理準備,已經討論好如何處理後事。
說來奇妙,我們頭七跟後續只要擲杯問阿公或阿嬤在不在,真的第一次都是聖杯,
但是問別的事情時,就可能會有笑杯。
阿公頭七那天,我夢到他像過去一樣,坐在阿嬤家屋簷下看著前方的稻田抽菸,
我問他過得好不好,要他轉過來,但他只是靜靜抽菸都沒回頭。
所以我也相信靈魂是存在的
阿公是傳統農夫,只愛吃米飯不太吃麵
會不會跟我們一樣是土質的關係?
所以棺材真的不用買太好,不然可能會很麻煩
謝謝L大的詳細說明,我們開三次棺的確都是按照撿骨師給的日期和時間,
連在台中跟花蓮的姑姑叔叔都會回來宜蘭。
有時是早上,有時是中午,大人他們為了方便跟安全,
都會集中我們十幾個小孩在阿嬤家玩,由嬸嬸們照顧,
不是玩阿公,正是因為生前對阿公有所愧疚,所以叔叔們更不願讓阿公火燒或用刀處理,
覺得這樣太痛了。如果用高麗菜跟酒可以化掉,不須外力處理,那他們會選前者。
我爸說這樣違反傳統,沒有入土為安對往生者跟後世子孫可能都有影響,是很不孝的行為
這是真的,冬山上層公墓跟移動迷宮一樣,每次掃墓都像在冒險,
都是大人一大清早重裝上陣先去探路後,再通知其他老幼婦孺上山。
掃到現在好幾年,我還是不知道要怎麼走,才能找到祖墳,而且掃完大家也都筋疲力盡。
有時在雜草叢深的路上,還會踩別人的墳墓,都覺得很對不起他們,
甚至得站在長年未清理的墳上,所以我們都會敦親睦鄰,幫附近鄰居稍微清理一下。
※ 編輯: envybleach (1.163.205.120), 10/18/2015 00:21:3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