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獲取資訊是有代價的,尤其當資訊會帶來壓力時。一連串令人不快的資訊更新會讓我們神經敏感,並讓我們強迫性地不斷檢視,等著看最新發展。
接觸世界上的壞消息會對我們的情緒造成影響。現代社會讓我們更難「不去想」那些不在我們生活週遭的壞事,尤其有無所不在的行動裝置不斷幫我們更新來自全世界的資訊。
我們太容易先入為主地認為資訊要越多越好。對某些人來說這也許是事實,但並非對每個人都是如此。如果知道太多新聞會讓我們心理過度反應,我們的焦慮便會無可避免地加諸到孩子身上。
取自《我們的女兒怎麼了?》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晚安:
在直播的時候,曾講到這個觀念—儘管我對於防衛機轉的詮釋,跟作者不盡相同。
我個人認為,父母懂得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對孩子是有益處的,包括有意識地跟某些負能量來源保持距離。
當社會上出現讓孩子恐慌的重大事件的時候,我常建議父母關掉電視(尤其有些家庭會全天候開著新聞台),好好去關心孩子的情緒。
我曾經碰過父母非常焦慮地舉證新聞上的事件,擔心青少年子女在外面的行為。可是,這種焦慮反而不利關係,因為容易引發孩子煩躁,特別是青少年,常覺得父母容易大驚小怪。
父母過度擔心,進一步延伸開始管東管西,常常是青少年在親子關係中的重大壓力。
祝願您,能多專注在個人的身心安頓,再展開連結!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824971875021536/
... ... ... ... ... ... ... ... ... ... ... ... ... ... ...
如果壞消息影響情緒
【文/ 麗莎.達摩爾】
雖然使用心理防衛機制聽起來像一件壞事,其實並不盡然。當我們說一個人正在「自我防衛」,這絕對不是稱讚,但是,沒有任何人可以在缺少自動心理防護下,好好活過一天。我們依賴自己的防禦系統,抵抗令人感到壓力的情緒體驗,而這通常是無意識的。舉例來說,如果我們錯過了公車,然後告訴自己:「嗯,好吧,就多走一點路當作運動吧。」我們就是在運用「合理化」這個防衛機制,讓我們從壞事裡找到優點。當我們生老闆的氣,決定透過漫長的路跑來發洩,我們就是在透過「昇華」,將負面的感覺導往有價值的方向。
如果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使用同一種防衛機制,或是這些機制開始扭曲現實,這樣的防護就是有害的,例如人們拒絕承認真實發生的事件(否認),或是堅持把自己不想要的感覺—慾望、怨恨或嫉妒歸咎到別人頭上(投射)。但只要我們運用的防衛機制不會扭曲現實或破壞與他人的關係,這些心理上的盾牌就能給我們空間,對抗日常生活的各種心理威脅。
「間隔化」是一個比較沒沒無聞,卻相當有價值的心理防衛。用一句話來描述,它就是「我現在不要去想它就好了」的機制,而我們每天都在規律地使用它。舉例來說,開車的人都知道,如果路口有個人闖紅燈,可能就會引發嚴重的車禍。但如果我們一直認真去思考這個可能性,我們就不可能坐上駕駛座了。所以我們開車前往必須去的地方時,我們就決定不要去想這件事。
接觸世界上的壞消息會對我們的情緒造成影響。現代社會讓我們更難「不去想」那些不在我們生活週遭的壞事,尤其有無所不在的行動裝置不斷幫我們更新來自全世界的資訊。世界上總有地方正在發生不幸事件,當我們接觸的管道只有每天早上讀的報紙和晚間電視新聞時,將這些事間隔化就簡單多了。當然,能夠對全世界的局勢有更遼闊、更深入、更即時的了解絕對不是件壞事。能成為一個對世界有所了解的人,無庸置疑是有價值的。此外,對世上的事件有所理解,並對其他人受的苦難有同理心,可以督促我們做出有價值的行動,並提醒我們不要將自己的好運視為理所當然。
但我們必須知道,不斷獲取資訊是有代價的,尤其當資訊會帶來壓力時。一連串令人不快的資訊更新會讓我們神經敏感,並讓我們強迫性地不斷檢視,等著看最新發展。
我們也該記得,媒體本來就是宣傳正在發生的不幸事件,而不是沒有發生的壞事。這樣偏頗的描述會不必要地加強我們的恐懼。雖然這個世界已經比過去幾十年來少了許多戰爭,客觀證據也顯示,衝突造成的死亡人數比一九六○、一九七○和一九八○年代減少了許多,但美國心理協會所做的調查顯示,大部分的成年人都比過去十年更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並對此感到壓力極大。這些擔心所反映的現狀雖然完全因人而異,但整體而言,雖然美國的暴力犯罪和殺人事件的發生比例和十年前相比有急遽下滑的趨勢,人們的憂慮指數卻和這個走勢不符。
更準確地來說,媒體追求點閱率的行為代表當我們聽到關於青少年的事情時,內容多半都是危言聳聽的消息,卻會讓家長感到不必要的憂慮。其實,我們養育的這一代是有史以來行為最乖巧的孩子了。與過去幾代的青少年相比,現在的青少年抽過大麻、古柯鹼或迷幻藥的比例降低了,飲酒或飲酒過量的人也變少,抽煙人口也是。他們比較願意戴上腳踏車安全帽、繫上安全帶,也比較會拒絕搭乘酒駕的車輛,甚至是發生性行為的比例也比以前的青少年少。就算他們真的有發生性行為,現在的青少年性伴侶比例較少,也更願意使用保險套。我們的青少年的確面對一些新出現的危險,例如電子煙和鴉片(但這發生在成年人身上的比例比青少年更多),但他們的底線其實很清楚。現在的孩子整體而言比我們以往都更懂得照顧自己。
但這不代表我們再也不用擔心青少年了—這當然是父母的天職。我們也不應該無視或忽略天天在我們身邊上演的人類與環境災難。但我們應該知道,媒體與數位平台帶給我們的訊息都是為了吸引目光。現在這個世代,每個人都攜帶著訊息傳遞裝置,醒著的每一個小時都在使用,要吸引我們的目光是再簡單不過了。
選擇要接收多少來自世界的消息是一個非常個人的決定。但這是現代科技讓我們每個人都得思考並做出的決定,尤其是當獲取資訊的代價對我們造成的心理影響已經漸漸大於益處的時候。我們太容易先入為主地認為資訊要越多越好。對某些人來說這也許是事實,但並非對每個人都是如此。如果知道太多新聞會讓我們心理過度反應,我們的焦慮便會無可避免地加諸到孩子身上。如果媒體總是關注關於青少年的壞消息,讓我們把堅強穩定的女兒當作她們很脆弱魯莽來對待,我們應該為了女兒重新考慮我們與新聞的關係,或許也該開始有意識地間隔化了。
.
以上文字取自
我們的女兒怎麼了?:心理學博士給家長的解憂指南,陪伴現代青少女與壓力共處,化解焦慮,度過情緒平衡的快樂青春期
試閱>>>https://is.gd/0UEBLT
金石堂>>> https://is.gd/hr6AtL
博客來>>> https://is.gd/mgB2sB
誠品>>> https://is.gd/J0V6q0
高寶書版
https://www.facebook.com/gobooks3/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摩爾 投 顧 老闆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美國究竟何時該解封,根據華盛頓大學研究機構的評估,美國50州沒有一州應在5月1號前復工,其中有12州應該等到6月8號以後,包括要搶先在24號重啟經濟的喬治亞州。而喬治亞州最受爭議之處,是該州開放的都是一些非必要的營業場所,如美髮沙龍美甲店水療店等等。但部份州會有重啟經濟活動的決定,多半也是受制於該州越來越糟的失業數據。以喬治亞州而言,新冠疫情爆發後的失業率已暴增整整16倍。而美國在過去兩個月來的失業總人口數,也已經超越了金融海嘯後至今所創造的總量,而被預測可能往4000萬人失業的關卡邁進。如此嚴峻的經濟背景下,經濟學家預測美國聯準會即有可能把零利率政策維持至少三年的時間。】
{內文}
(美國總統/川普)
美國經濟正要重新開放;全國性禁令,不是美國經濟能永續發展的藥方
美國總統川普頒布全美三階段復工指南,50州州長陷入復工與否兩難。
(紐約州州長/古莫)
要我說,我會說聯邦政府毫未幫忙,毫無協助 毫無金援
(加州州長/紐森)
疫情已取得進展正在拉平曲線,但縱使曲線已開始拉平,死亡人數仍在攀升
美國疫情縱使趨緩,但越來越多專家警告,新冠病毒恐在冬季捲土重來,加上季節性流感將是雙重打擊,在經濟衰退了可復甦,人命逝去難挽回的拔河間,全美50州有7州冒著篩檢,普及率尚未提高的疫情風險,陸續自四月底起重啟經濟活動。
(喬治亞州州長/肯普)
我認為喬治亞州,處在向前行的絕佳時機
其中喬治亞州宣布,只要遵守衛生常規及維持疏離原則,刺青店水療中心就能重新營運,教堂也可恢復信徒禮拜,健身房私人俱樂部餐廳通通亦然
(理髮店老闆)
太好了,終於能開始剪髮賺錢了,打從早上六點就一直在重複同樣的動作,六點進到店裡就不停替客人剪頭髮,現在才能稍微喘息
對比其他州是開放公園海灘等開放空間,或前提是該州具備應付疫情重捲的醫療能力,喬治亞州共和黨州長的決定,就連美國公衛權威佛奇教授都費解。
(美國國家過敏暨傳染病研究所主任/佛奇)
我會告訴他必須再謹慎一點,我會建議他這不是一番兩瞪眼的事
喬治亞州州長的決定與該州失業天文數字有關,新冠病毒引發大規模臨時性裁員,該州三月份失業人數暴增16倍,而美國確實正面臨歷來最空前的就業危機,兩個月前還處在充分就業的欣欣向榮,兩個月後因新冠病毒引發經濟封鎖,竟一舉摔落大蕭條以來最悲壯的失業低谷。
(美國失業族)
我是在3月19號被解雇,3月18號是我最後一天的上班日,我不久前被裁員已經連續好幾周都待在家了
(美國民眾)
普通美國工薪家庭,再過幾周就全都無法繳清帳單了
美國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上周再添442萬人,5周來共計超過2600萬人,且預估很快會突破4000萬大關,以就業人口1.5億來計算,這代表全美失業率正上升至大蕭條時期最高水平24.9%,川普最信賴的經濟顧問之一摩爾,接受雅虎採訪堅定表示,美國經濟必須盡速重啟,否則將直接走入大蕭條。
(川普經濟顧問/史蒂芬摩爾)
我們當然需要注意科學,但更需要注意美國社會的發展,美國最小部份的一群人,金字塔底端的低收入族群,生活已徹底被摧毀,小企業也同被摧毀了,全美已至少有2300萬人失業,倘若各州繼續封鎖到六月中,就像那位不太睿智的維吉尼州州長說得那樣,全美會變成四千萬人失業啊,到底要封鎖到什麼程度,才要叫停不再損害美國經濟呢?不能讓美國變成不事生產的社會啊,我建議大家應該睿智以對,要設定目標究竟何時會恢復經濟常態,因為我們會面對可能是大蕭條啊,可能長達數年啊,我想大多美國人的想法,是四到六周後重啟經濟,大家就會出門消費生活恢復常態,事實是這不可能發生,因為屆時各行各業都已蕭條,且美國經濟要花更多時間才能重回正軌
但重啟經濟活動是否是就業潮可旋即恢復的仙丹妙藥,<國際災難恢復協會>警告,企業重啟大門遠比關門大吉困難,是全球復工後的一致困境,英國廣播公司說,「當經濟最終開放時」,「許多企業會在『新環境』中掙扎」,因為疫情疑慮未散,小企業相對脆弱,大企業才能生存,就連美國政府發放紓困金,也在這種不平等現象上推了一把。
(服飾店老闆)
生意根本有如一灘死水,我們被告知會獲得一萬美金的撥款,到頭來卻只有兩千美金,杯水車薪啊
美國自疫情蔓延開始,國會共通過四項紓困案,總額逼近三兆美金國史最高,最新通過的是由眾院23號拍板,4840億美元的追加救助法案。
(眾院議事主席)
贊成388票 反對5票,其中一票是委任投票
之所以推出加強版,是因為法案當中針對中小企業設計的薪資保障計畫,金額3490億美元兩周就用罄,且調查發現至少75家上市公司,獲得當中的3億美金低息貸款,不乏如美國漢堡商 Shake Shack等知名大型連鎖餐廳,Shake Shack便因濫請救濟金引發道德批評,主動退回一千萬美元貸款。
(Shake Shack執行長/加魯特)
必須回到一個大前提,假設所有餐廳都倒了,所有店面都倒光了,這恐怕讓人難以置信,Shake Shack關門了,你最愛的披薩店 咖啡店 義大利餐廳全倒光了,當我們得知這項貸款,可以幫助員工渡過難關,盡可能保住最大公約數的員工時,我們覺得應該把握這項機會,我認為過去幾周來的變化是,這麼做其實錯了
美國在疫情中,欲復甦經濟的另一重大藥方,聯準會的大灑幣計畫,彭博社訪問31位經濟學家後歸結,Fed恐會在3年或以上的時間,繼續把聯邦基準利率維持在趨近於零,資產負債表截至4月22號為止,已膨脹到6.57兆美金,這是因為三月至今購買1.6兆美元,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債券,以穩住上個月幾乎停滯的信貸市場,而31位經濟學家一直認為,太快解除社交禁令重啟經濟活動,是「後病毒經濟」的最大威脅,那就是即使取消種種限制,美國人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消費行為,因為這始終是人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qjjmUp7X_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