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讓北極熊消失阿!!!!
#挪威 #北極熊 #溫室效應 #冰層融化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alex la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踏入一月雪季,Jacada Travel Asia總經理Sarah-Jane Radcliff藉此向滑雪愛好者,分享以下4個適合攜同家人或情侶出遊的滑雪勝地,於滑雪同時更能盡情感受當地的風土文化。 斯洛維尼亞 白雪皚皚的山峰,配以蔚藍湖泊與極富威尼斯風格的海岸線,斯洛維尼亞的冬季尤如踏入仙境般迷人...
挪威北極熊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年7月28日,挪威斯匹茲卑爾根島以北的一個海灘,一頭北極熊被一名船員射殺。挪威有關部門稱,一名 MS Bremen 遊輪的船員帶領遊客下船遊歷時被該頭北極熊襲擊,另一位船員為保護同事而射殺北極熊。
July 28, 2018 - A dead polar bear lays at the beach at Sjuøyane north of Spitzbergen, Norway. Norwegian authorities said the polar bear attacked and injured a crew member of the "MS Bremen" cruise ship who was leading tourists off the vessel on an Arctic archipelago between mainland Norway and the North Pole. The polar bear was shot dead by another employee, the cruise company said.
攝:Gustav Busch Arntsen/NTB Scanpix/AFP/Getty Images
#挪威 #北極熊 #島嶼 #北極圈 #郵輪 #端傳媒 #端影像 #Norway #Spitsbergen #Sjuøyane #Arctic #Archipelago #PolarBear #Initium #InitiumPhoto
挪威北極熊 在 DCFev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模特兒與 318kg 大灰熊互動拍照
dcfever.com/news/readnews.php?id=22572
------------------------------
【攝影師拍攝期間遇大熊坐隔離萌爆】
dcfever.com/news/readnews.php?id=22147
【挪威北極熊都有做攝影師潛質?】
dcfever.com/news/readnews.php?id=22011
挪威北極熊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踏入一月雪季,Jacada Travel Asia總經理Sarah-Jane Radcliff藉此向滑雪愛好者,分享以下4個適合攜同家人或情侶出遊的滑雪勝地,於滑雪同時更能盡情感受當地的風土文化。
斯洛維尼亞
白雪皚皚的山峰,配以蔚藍湖泊與極富威尼斯風格的海岸線,斯洛維尼亞的冬季尤如踏入仙境般迷人。布萊德湖被滿佈潔白積雪覆蓋的朱利安阿爾卑斯山所環繞,風景如畫的景色仿如冰雪童話一樣夢幻。遊客可於這裡穿着雪鞋遠足,探索未曾接觸過的荒野雪地、參觀位於特里格拉夫國家公園中的冰屋村、走入盧布爾雅那充滿濃厚節日氣氛的聖誕市場盡情享樂,並在世界上最獨特的餐廳之一HišaFranko之中用餐。
挪威
一踏入冬季,挪威隨即變成由白雪森林,與發出閃爍銀光的冰川互相輝映的浪漫勝地。震撼人心的北極光照亮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夜空,感覺如置身於神秘冰雪國度。旅客可登上洋艦,探索斯瓦爾巴群島的世界冰川,沿著斯匹次卑爾根西海岸尋找北極熊蹤跡,或者於前往滑雪前,可先到卡瓦洛伊島參觀當地的馴鹿場,體驗當地人的馴鹿文化。
西伯利亞
擁有怡人景色的西伯利亞,雖入冬後大部分自然景觀都被冰雪覆蓋着,但置身於迷人如童話般的氛圍,仍不減旅客到俄羅斯遊覽的興致。作為著名的西伯利亞哈士奇犬起源地,於冬季除可盡情享受狗拉雪橇的樂趣,亦可選擇乘坐雪地摩托穿越貝加爾湖,感受令人振奮的景色,遊客更可前往參觀令人驚嘆的各式教堂與博物館建築設計,保證令你樂而忘返。
冰島
踏入一月是冰島最佳的遊覽時份,從雷克雅未克郊區到北部偏遠的雪地,冰島都被神秘的北極光包圍着,是追光愛好者必到的勝地。除北極光以外,冰島更是世界著名冰川的所在地,覆蓋率更佔全島約10%的土地。雖然冰川全年都可供旅客參觀,但洞穴中的流水只會於深冬時凍結,創造令人嘆為觀止的水晶洞穴自然景觀,推介旅客必到Vatnajökull與Langjokull兩個最著名的冰洞體驗冰川世界,感受大自然的偉大。
#極光 #冰島 #斯洛維尼亞 #Vatnajökull #Langjokull #西伯利亞
#貝加爾湖 #挪威 #納維亞半島 #HišaFranko #Iceland #Norway #Slovenia
#aurora
挪威北極熊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上星期威尼斯發生了53年以來最嚴重的水災,整座城市有超過七成以上的地方都泡在水裡。你可能想說,啊威尼斯不是本來就蓋在水上嗎?對他們來說淹水再怎麼嚴重,最多就跟台灣有個”嚴重的颱風”差不多吧?
是這麼說沒錯,不過這一次不是普通的強烈颱風,而是威尼斯的納莉颱風。
威尼斯水患越來越嚴重的原因,首先就是這座城市本身的地基鬆軟造成的地層下陷。科學家估計,目前威尼斯下沉的速度大約是每年一公釐。但是影響最大的卻不是這個原因,而是由於氣候變遷造成的海平面持續上升,光是這一個世紀,海平面就比起以往高了超過20公分。一邊地面越來越低,一邊水越來越高,日積月累起來這個地方的水災就越來越嚴重。
這只是普遍的情況。那這一次的水災有什麼不一樣呢?
這一次威尼斯剛好遇上了一個把潮汐、海流和季風三者的影響一次加在一起的”超級漲潮”,每一次威尼斯只要遇到這個”超級漲潮”就會淹大水。今年慘上加慘的是,老天在這個超級漲潮的日子又下起了暴雨。12號跟22號的水位分別就搶下了1923年有紀錄以來的第二高跟第三高。你就知道今年的水災有多厲害。
威尼斯這座城市一直都是世界上重要的觀光聖地,其中最著名的聖馬可廣場一帶,因為地勢低窪,在這一次的水災裡受到的衝擊最為慘烈。而廣場東面的聖馬可大教堂下方有一座12世紀時就蓋的地下墓室,在12號的大潮中慘遭海水「完全覆滅」。威尼斯主教還說這次水患已經造成不可修復的重創。因為根據教堂的紀錄,水淹到教堂裡面在這一千兩百年間也只發生過六次,其中就有四次是在這20年間發生。
那這20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科學家自認己經講得夠清楚了,地球暖化水平面上升,是威尼斯現在動不動泡在水裡的主因。
但科學家不管把這字寫得再大,喊得再大聲,就是有很多政治人物可以睜著眼說瞎話,啊,什麼地球暖化?沒有啦?我們威尼斯本來就淹水,來,發你個水瓢,你回去舀一舀就好了。
在這次威尼斯開始淹大水後,威尼斯市議會趕快召開了會議,大家快來研究研究威尼斯這淹水的事該怎麼辦。中間徧左的民主黨就說,我們也該撥點經費做點友善環境的措施,比如新能源、電動車、減塑之類的。這看起來像是一個很合理的建議,現在有誰講環保比威尼斯更有說服力呢?但現在在威尼斯市議會的最大黨,是極右的的聯盟黨(League),這個黨長久以來就是不相信地球暖化的,根據德國智庫統計的投票紀錄,在2014-2018年前,這個黨在歐洲議會,只要是環保相關的法案,全部投反對票。所以在這次的威尼斯市議會,對這個民主黨提出來的環保法案,聯盟黨又投了反對票,把環保法案丟出了門。
很諷刺的是,從來沒淹過水的威尼斯市議會,在這個法案被否決之後兩分鐘,大水就淹進了市議會。我看威尼斯市議會,以後開會,大家要學女神維納斯,都站在貝殻上。
威尼斯市目前對淹水的處理方案,很多人認為很有問題,一個被寄予厚望的”摩西計劃“,要在威尼斯建設近80道活動水閘,每逢大潮時便可將水閘機動升高,形成一道堤壩防線,阻絕海水湧入,還用「摩西分紅海」的聖經典故為這個計畫命名。但在十年前就該完工的計劃到現在還沒完成,還老是有貪汙的傳言。這次為了保住威尼斯的經濟命脈,威尼斯市府大撒錢,市民家裡淹水的,馬上補貼五千歐元,餐廳等商家最高還可以拿到兩萬歐元。這個補貼大概就是要讓家家戶戶,可以去買個水瓢治水。
除了錢的問題之外,這個摩西分海是不是真的能分海,也有很大的疑問。由於摩西計畫的原設計只考慮了未來一百年水位會上漲22公分,有很多學者就警告說,全球的海平面上漲是這個估算的兩倍多,幹麻要花45億歐元蓋這個沒用的東西?更不用說這些水閘對旁邊威尼斯潟湖的生態影響了。這個計畫的工期不斷拖延,就跟某個城市的大巨蛋一樣,期間也一直傳出建材生鏽、損壞等消息。在全球暖化衝擊下,摩西計畫到底要蓋還是要拆呢?能否真的拯救威尼斯呢?大家頭上都是一堆問號。
從這次威尼斯市議會對環保法案的態度,大家可以看到現在想要推廣對抗地球暖化的議案有多吃力。像義大利的聯盟黨,這樣不承認地球暖化的極右政黨,現在在很多國家都占領導地位,即使國家裡己經出現了跟氣候變遷有關的嚴重災害,還是不肯承認災害跟地球暖化有關。像美國加州野火燒得這麼厲害,燒得除了傳統的乾季濕季之後,現在還多了個火季,可是美國總統川普還在說地球暖化是騙人的。在南半球的澳洲,野火燒得無尾熊都快絕種了,澳洲執政的自由黨,對環保議題也還是在裝傻。
不過跟這些極右派的全盤否認相比,就算是在政策上對環境相對友善的國家,也很難避免錯亂的現象。比如挪威好了,挪威有三分之一的國土位處北極圈,對冰川的變化及北極熊的困境,特別敏感,很早就宣稱願意投入資源,來推動國際間對氣候友善的共識。但即使是挪威,也還在開採石油。所以常常看到的就是,珍珠奶茶還是要喝的,喝的時候也還是要用塑膠吸管,只不過一邊喝的時候,一邊心裡很內疚。
威尼斯的外號是水都,一個基本上蓋在水上的都市,自古以來,就要學習與大海相處,有時候人會贏,有時候海會贏。如果主事者不願承認,地球暖化是威尼斯淹水越來越嚴重的原因之一,不願意對症下藥,我們可以想像,將來大海要贏的機率,只怕是越來越高。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