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篇聊到我去 #除痣,當媽後秒忘細節,大家發問後,我便開始找尋失去的記憶,赫然發現我在當下有畫日記草稿,也多虧有錄影紀錄感想,截圖了照片,旅太還幫我挖出就診紀錄,終於釐清整個時間軸,可以來分享這篇【電燒除痣】總整理和Q&A了!
除痣時間:2018/11
當時多虧跟旅太吵架,原本唸了很多年想去除痣一直不敢去,結果一吵秒掛號😜
我是去一般醫院的『整型外科』或『皮膚科』都可以,除痣算顆的,大顆的立體痣醫生說可以健保給付,平面的虎神屎痣則是要自費的,我共七顆是自費1000(不含掛號費)
跟醫生約好隔天手術時間,手術時臉上面會蓋一層布,所以是看不到醫師,立體痣使用的工具很像剪雪茄的ㄍㄟ西,壓緊,剪掉,來回套了3、4次,瞬間飆血,順著下巴脖子流下去,不知道是否血流太多,我聞到臭灰搭的味道,可能是醫生有電燒止血,但後來還是有縫,打局部麻醉很妙,可以感受到線穿過皮膚在縫卻沒有痛感,
而另外六顆虎神屎痣,手術時很像是有人用原子筆戳你,遇到比較深一點的痣,就會像是用美工刀刻臉,像在畫井字一樣,橫線直線交錯,過程很快,不到一小時解決,只有手術房跟打麻醉讓人緊張而已,醫生一路跟護理師談笑風生,弄完還自己說了句~完美,哈哈哈!
手術完醫生交代前幾天不要碰水,傷口擦乾,紗布掉了也沒關係,有開藥膏,不用貼人工皮保持傷口乾燥即可,大概2週就恢復,立體痣則是一週後門診拆線。術後沒有開止痛藥,我也覺得不算痛,大概是長痘痘那樣的痛感,可以忍受範圍。
🍌常見問與答:
Q1【需要先評估嗎?除完有疤痕嗎?】
當然要先去給醫生看,我是今天掛號門診隔天立馬割,一週後門診拆線,除完疤痕很不明顯,比一般膚色白,不太明顯。
Q2【請問蕉媽的醫院與醫師嗎? 】
就近找皮膚科或整形外科醫生就可以了,除痣算是熱門常見小手術,每個醫師都很熟練的!(我的是電燒法,有些診所是雷射除痣,這部分我就比較不清楚細節)
Q3【除痣會痛嗎? 一次就完全消失不見嗎?】
除痣不痛,因為會上局部麻醉,打那根麻醉針才是痛,戳進臉裡嚇屎我~哈哈哈哈!通常一次就會不見,但也會有失敗的,像我立體痣就清的很乾淨,但虎神屎痣有一顆結痂後發現還存在(嘴角旁那顆),沒有點掉,我覺得除痣一定要去醫院或診所找醫生用,不要找做臉那種,要相信專業!
Q4【是一顆打一針局部麻醉嗎?】
應該是看痣的範圍,我是剛好痣都在右臉,打之前醫師會叫你微笑,共挨了5針!
Q5【除痣可申請保險理賠嗎?】
我自己當初是完全沒詢問,但好多人問我這題,我就去請教我的保險,他們給出很專業的回答:除非醫生有疑慮化驗出有癌症才可能理賠,一般平面痣屬於美容是非必要性醫療行為,所以不在理賠範圍,所以雷射除痣通常都無法理賠,而開刀切除的立體痣才有理賠機會,但也是要看自己買的險種喔:)
#香蕉太太白爛圖文日記
拆線保險理賠 在 傅志遠 Peter Fu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老梗重發!診斷書的故事永遠說不完,類似的梗之前已經講過了~今天又遇到一樣的事。
門診來了個幾週前來拆線的病人,要求修改診斷書內容。大部份都是覺得診斷不夠完整(例如原本寫右手掌、右手肘與右膝挫傷,但病人說他左腳也有受傷)、或是要求在治療內容上多著墨(強調「傷口縫合手術」或是「縫幾針」),又或是要求要寫「建議休養xx天」~~
所以我早就習以為常。
「我上次門診有自費買一條除疤藥膏,請你幫我加註在診斷書裡,要寫『需使用除疤藥膏』,不然保險公司不肯給付。」病人拿著上回開的診斷書過來。
「嗯...『需使用』可能有點困難,頂多寫『建議使用』。」對於非必需的處置,要我寫在診斷書裡實在很為難。
「這樣啊....我問一下我的保險員。」病人走出診間打電話。
沒多久他又走回來:「保險員說可以!」
我把改好的診斷書拿給他,然後跟他說:「我幫你寫『建議搭商務艙』,看看保險公司會不會給付,還是你可以拿有『醫生建議』的診斷書,問航空公司能不能打折?」
我相信我的讀者當中,有不少是醫療人員或保險從業人員。在戲謔與抱怨之後,有沒有人可以認真告訴我:到底正式的規定是什麼?許多光怪陸離的診斷書要求,究竟是保戶、保險業務員、保險理賠專員、還是保險公司的要求?
要寫建議,那可是我的專長:「建議」環遊世界,以達身心舒緩;「建議」吃A5和牛,以利咀嚼消化;「建議」讀Peter Fu的著作,有病治病沒病強身.....
拆線保險理賠 在 傅志遠 Peter Fu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一個肋骨斷了四根的病人出院回診,雖然沒有明顯的氣血胸,但還是抱怨胸口疼痛。
「一般會痛個幾週,我會開點止痛藥給你吃,應該會越來越好。」我一邊開藥單一邊告訴病人這個症狀的進程。
「我聽說有一種『遠紅外線xxxxx』(後面沒聽清楚),照了會不會比較好?」病人講了一串名詞,應該是某種健康器材。
「我不反對,不過我是認為沒用。」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摔車的年輕人,身上一堆擦挫傷,門診時光換藥就要十幾分鐘。
「我朋友說,有一種奈米負離子敷料,是不是會讓傷口好得比較快?」
「我不反對,不過我認為沒有用。」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胃穿孔術後回診的病人,各方面恢復良好,但病人很擔心術後腸沾黏的問題。
「醫生?要怎麼保養才不會有腸沾黏?」
「好像沒什麼特別的方法,頂多糯米製品少吃,然後提高警覺。」
「我朋友說喝紅棗汁可以順腸,比較不會腸沾黏。」
「你可以試試看,不過我認為沒有用。」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膽結石已經痛了兩三年的病人,一直不想面對手術這件事。前一次都已經從門診辦住院準備手術了,居然住進來後臨時改變心意,當天就又出院。
隔一週他來門診開診斷書(即使住院一天,還是可以請領保險理賠):「醫生,不好意思,我還沒做好心理準備。」
「沒關係,我不再幫你約門診,哪天你想好了再自己來掛號。」
「我看網路上說喝蘋果汁可以化膽結石,我想先試試看。」
「好啊,不過我認為沒有用。」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同一天門診來一堆類似的病人,我的回答都是這樣。看診中間突然有幾分鐘沒有病人,門診護理師跟我小聊一會兒:「你雖然講得很實在,可是後面那句話,會不會太潑他們冷水?」
聊著聊著,又有病人報到,是個先前撕裂傷今天來拆線的病人。
「我朋友在做直銷,他推薦我一種靜電纖維敷料,可以讓疤變淡變細。」
我正想照原本的習慣回答,突然想到先前護理師的告誡。
「喔,好,可以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