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女醫師
#我是如何看待「#家暴」呢
🌟李醫師是這家醫院十年來唯一的女醫師,
而在這個接近郊區的地方,
貧富差距甚大,
家暴、低收入的比例相對也高。
➡️常常被家暴的婦女,
鼻青臉腫的跑來我診間,
除了開診斷書或治療以外,
更多的在訴說生活的無奈,
➡️李醫師自身經歷故富有相關的法律知識,
除了醫療協助以外,
也不少人,
來門診是來我門診求問:
保護令、孩子的法律判決、以及社會扶助。
➡️ 每每遇到被丈夫打,
但因為孩子而不敢離婚,
有的打到韌帶斷掉,
打到眼窩凹陷,
甚至打到內臟出血,
而這些家暴病人常已麻木身體的痛,
但更多心痛與無助,
因為孩子而忍下來。
➡️過去原本愛笑開朗,
因為這個婚姻,
太多女孩媽媽失去了笑容快樂。
➡️雖然我願意永遠當她們的傾聽者,
然而醫療治好了,
心裡的傷痛、還有現在的苦楚,
要需要多久時間才能恢復呢?
➡️我在診間大部分看到的都是心痛的故事⋯⋯
但偶爾也有溫暖振奮的時刻⋯⋯
🌟🌟🌟🌟
#我分享一個家暴受傷後丈夫回頭故事 :
是關於「#愛與堅持的故事」
🏠她是一位37歲精緻雕花縫紉老師,
丈夫自從調職後就喝酒,
而喝醉會對她和8歲的兒子大吼,
酒醒又拉著她們痛哭懺悔,
這樣日子已經邁入第三年。
🏠每當他們聽到急促的腳步聲(咚咚咚),
厚重大聲的關門聲,ㄆㄧㄤˋ,
她就趕快收起所有放在廚房的刀子,
緊緊抱著她兒子,
靜靜的說:孩子不要怕,
爸爸還沒睡醒,等等他說什麼都當做沒聽到喔,當是在放鞭炮就好。
🏠而一次她因先生把她存給岳母生病救急錢,
拿去給先生酒友,
兩人吵起了架,
劍拔駑張之下,
先生拿起了剪刀刺傷了她的上鎖骨,
當下血流一地,
先生看到自己闖了大禍以後,
慌張的 趕快打電話給救護車,
O E O E的聲音傳來,
病人被 緊急送醫 ,
手術之後病人的手抬不起來,
因為腋下的動脈破裂,
血腫壓迫了神經,
導致控制手的 神經受傷,
🏥在住院期間,
整形外科醫師會診了我,
那是手術後的第十天,
傷口長得很好,
我到病房看他的時候,
正好看到 她的先生跪在病床面前向老婆兒子懺悔 。
🏥 兒子留著眼淚說:
爸爸,
你這樣讓媽媽以後怎麼活的下去,
要不是因為我,
媽媽說他要離開你,
我不想沒有爸爸媽媽,
但我也不想看到你們這樣吵架打架。
🏥我後續幫她治療,
安排復健,
她問我:李醫師你覺得我們 還走得下去嗎?
🏥 我看著她清澈的瞳孔深邃的眼眸、長長的睫毛,
回答她:你覺得你先生會改變嗎?
我需要會診心理師或社工協助你嗎?
而你的娘家媽媽爸爸知道這一切嗎?
她說:李醫師,
有時候哭著回去找媽媽的時候,他父母都沒有給他她好臉色,
房間也被弟弟佔走了,
回娘家都沒有住的地方,
而去年爸爸走了,
今年媽媽也病了,
他的爸爸媽媽沒有辦法給他支援,
他復健只能靠自己。
🏥她也拒絕了社工的輔導,
出院後每天自己固定來醫院報到,
接受電刺激神經治療,
他向工廠請假,
🏥我們神經的檢查 :顯示的神經七條裡面,
有三條最重要的手握跟彎曲手肘的神經毫無反應,
我不敢向她宣判可能一輩子無法縫紉精細的雕花,
我只告訴他這個復健時間非常非常的長,
要忍耐要加油。
現在不只是無力的問題而已,
而之後當神經在長的時候,
神經會亂放電也會有嚴重疼痛的問題,
不只是手握筆有問題而已,
那她的右手連日常生活都會受到影響 ,
所以也要訓練左手不是慣用手變成慣用手。
💧他好幾次在復健進步很緩慢的時候,
在門診問我:李醫師,
我以後還能工作嗎?
李醫師,
我不能不工作不賺錢,
我還要養我的兒子跟我媽媽。
我先生不會做家事,
如果我這樣,
我家裡永遠都一團亂⋯⋯
蟑螂到處爬。
💧我很不捨得看著他,
只能回答:會恢復的,
至於能否恢復百分之百,
我們努力看看。
💧病人慢慢也聽出我的意思,一次門診在診間崩潰眼淚像瀑布一樣嘩啦嘩啦,
我看著心頭一陣揪起。
💗而在來醫院的期間,偶爾看到她先生的陪伴,
溫柔有耐心在病人身旁 ,
異改以前易怒的習慣 ,
總是幫她開門拿包包刷健保卡和付錢,
開始挑起家務。
💗他兒子在門診說 :
李醫師,謝謝你們救了我爸爸媽媽的婚姻。
💧三個月的復健治療以後,
病人的手部沒力氣已經改善了一半 ,
但常常半夜會有像被人搔癢和螞蟻爬的感覺,
有時候使她無法入睡 ,
而她可以開始用那隻受傷的手練習拿筆
💧再三個月過後,
她拿起針線,
看似笨拙的動作,
仍能刺繡出一條金魚。
從一開始的不可能到可能,
堅持她苦練及忍耐復健下去的信仰是對家庭的愛,
💧而這次的事件也讓他丈夫從醉酒中醒來 ,
溫柔的對待他的太太和孩子,
💧也希望他的先生是永遠醒來。
🌟這是我看到一個被家暴,
神經受傷砍斷之後奇蹟似的病例,
他們無論是在身體上心靈上,
都因為堅持下去而被醫治了,
很多關係的破裂得到修復和力量。
🌟婚姻是一輩子關係最重要的地方,
家暴不能容忍,
曾經海誓山盟的結髮夫妻,
為了丈夫生了小孩,
而現在卻對她拳打腳踢、惡言相向,
被家暴者 要在心裡恐懼和面對傷痛底下花多少時間走出來,
🌟在現實當中大多是不完美的。
但我們的生命因為學習愛人和被愛,
我們可以在這不完美中看到上帝要給我們的功課,
走過這坑坑疤疤努力前進。
🌟我也願意為了這些被家暴被不重視對待的辛苦女性,多出一份陪伴傾聽和鼓勵。
🌟現代人對現今醫療的期許不僅是救活生命,
而是要活得更有品質與尊嚴,
在我們復健科宗旨有一句話說:「醫學為生命增添歲月, 復健為歲月增添生命」,
如何讓病人不僅是延長壽命,
身為復健科醫師更期望能提升病人的心靈與生活品質,
在每個生命故事旁做一個陪伴者,
讓看似苦難的人生找到意義及價值。
#我們都要學會更愛並擁抱身邊的人
手肘韌帶受傷多久會好 在 尋路森寧 Seek Fore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淺談・運動防護・下》
#個人經歷分享
#防護修復懶人包
.
套句朋友跟我說的話:「『訓練』,本來就是稟持著『增強運動表現,降低運動傷害之發生』的理念。」
--------
《淺談・運動防護・上》
https://www.facebook.com/cakeyinning/posts/767673440094415
--------
#傷害預防
【事前暖身、事後放鬆(按摩拉筋),缺一不可。】
.
國外的運動防護修護知識其實相當的普遍,但在台灣民間這部分的觀念仍不普及,不知其重要性,連帶的也沒有很認真地去實踐它。
.
我也是之後才知道,專業的運動員都擁有自己專屬的物理治療師或肌肉按摩師,有些一個月就進行一次深度按摩。
.
【基本的放鬆:自我拉筋、滾輪、按摩 v.s. 深度的放鬆:給別人按摩】
.
起初好傻好天真的我,還以為按摩都只是給那些貴族朋友,或是需要把沾黏推開的大傷人士,後來才知道,完全不止是如此——那些高強度運動過後的人們,一不小心用錯力肌肉受傷,一樣會發生沾黏的狀況,而且僵硬的肌肉需要深度的按摩,才能「真正」的放鬆,不然自體拉筋或滾輪,都只是淺層的放鬆而已。
.
現在我會建議人們,有時間有餘韻的話,半年一次或多久一次都好,定期去給人深度按摩,自己不是不能按,但相信我,通常自己來的人,會手軟會心軟,絕對沒有去給別人按來的,夠・力・夠・狠・。
.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
古老的智慧沒有騙人,在我們沒發覺的時候,身體會默默累積壓力,只有定期去照顧它,你才會發現它有多痛,有多不通。
.
按摩時都會遇到最痛的痛點,那是累積了最多壓力的地方,透過深層的按摩才能把它按開。
.
朋友曾跟我提及她瑜伽老師的說法,也深深地植入了我的腦海裡:「放鬆拉筋就跟運動一樣重要,甚至比運動更重要,用最基本的時間來算,你運動了2小時,但你有放鬆2小時嗎?每次都只放鬆5~10分鐘,你真的覺得這樣就夠了嗎?」
.
種種的傷告訴我⋯⋯恐怕真的不夠。
.
(舉個最明顯的例子——足底筋膜炎,發痛的部位就是往上「沿路整條的筋」都沒拉開造成的,通常沿著「整路的筋」按上去,絕對都能找到最痛的痛點,有時還不只一個。
ex:腳跟痛 = 從阿基里斯腱,一路往上整條到大腿後側;
ex:足底外側痛 = 一路往上到ITBS,整條外側的筋,皆同理)
.
--------
#傷害修復
【POLICE 原則】
RICE為舊觀念,新的觀念的縮寫可以變成 POLICE ,Protect 保護、Optimal Loading 適當負荷(剛剛講的復原時動一動)、Ice 冰敷 (剛受傷時敷一些就好)、 Compression 壓迫、 Elevation 抬高。
.
-- 激烈運動後,簡單的SOP是:進入休息狀態後,先冰敷三天,還不舒服,三天後改為熱敷,直至症狀消退。
.
冰敷:通常急性發炎都在前三天
熱敷:三天之後,就變成慢性的問題了
.
【冰敷 v.s. 熱敷】
冰敷:遇到發炎症狀或止血需冰敷,泛指會發熱、腫脹的,幾乎都是發炎症狀,冰敷減緩疼痛。
(高強度運動後其實也會有發炎症狀;冰敷的所需天數,簡單的判斷依據,可以依是否持續發炎發熱的狀態來決定,不發熱了才改熱敷)
.
熱敷: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肌肉,讓傷勢好的更快,之後爽、舒服。
(之前手肘脫臼去復健時,會給傷患先熱敷,讓該部位的肌肉放鬆,之後物理治療師可以更好使力,協助運動復健,BTW僵硬的受傷部位熱敷時真的很舒服很爽)
.
-- 運動時遇到不尋常的傷痛,簡單的SOP是:
1. 觀察三天內,是否持續痛感,若漸漸好轉,持續觀察到一週內
2. 三天內若無明顯好轉,建議直接看醫生
3. 一週後持續發生,建議直接看醫生
(不然就會和我們一起「久病成良醫」⋯⋯)
.
【骨科 v.s. 復健科】
骨科:骨頭、軟骨,X光專業
復健科:肌肉、韌帶,超音波專業
.
會特別提出來是因為,我有遇過骨科醫師,幫我腳踝照過超音波,但醫生只跟我說韌帶有受過傷,是舊傷,可以肌力訓練⋯⋯結束!!沒了!
.
是後來再去看有超音波的復健科醫師,才能明確的跟我說,究竟是哪一條韌帶受傷,受傷到什麼程度,是慢性反覆扭到而造成的傷勢,需要重視之後即刻復健。
.
.
——真的,術業有專攻。
.
還是交給專業的來吧。
.
.
【延伸閱讀】
拉傷趕緊「RICE」已經過時了,新觀念為何降低「冰敷」的重要性?
(拉傷!最常見的運動傷害就是肌肉拉傷、肌腱拉傷!)
https://blog.easepain.tw/by-easepain/strain-intro/
怎麼分辨運動後痠痛與肌肉拉傷? (by 姚斯元物理治療師 – ATX 徒手治療研究專欄)
https://blog.easepain.tw/atx-ya…/muscle-soreness-and-strain/
攀岩與運動傷害(上)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5%90%B3%E5%BD%A5%E5%84%80/%E6%94%80%E5%B2%A9%E8%88%87%E9%81%8B%E5%8B%95%E5%82%B7%E5%AE%B3%E4%B8%8A/866349280171779
--------
致同樣走在樹枝上的人們,有風險也有全新的視野,縱使 痛 但也快樂著,帶著傷之後 會繼續走下去。
------
感謝你/妳花時間讀這篇文章,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寫得不錯、有幫助到你,希望你能給我一點「鼓勵」,
我是引寧,一名設計出身的戶外狂,我的下個目標是【前往法國AAA登山學院】,投票支持我,我會多加點油寫出更多故事的!
【前往法國AAA登山學院】投票請點連結↓↓
https://www.feversocial.com/works-121373…
手肘韌帶受傷多久會好 在 在家好到府坐月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產後為什麼要坐月子?
Q1:產後為什麼要坐月子?
A1:台灣地處亞熱帶,環境氣候變化很大,風寒濕熱夾雜,包括冷氣及溫室效應,對身體健康危害甚大。產後的婦女,常發生腰背酸痛,肢體麻木,偏頭痛等症狀,特別是現代女性,多接受高等教育,因此結婚年齡多延及三十歲以後,甚者超過三十五歲才結婚,因此產後常發生月經失調及不孕症等問題,故如何在產後做好月子,以迎接第二個寶寶的來臨,產後調理便顯得格外重要。坐月子期間若因用錯方法,導致飲食及生活方式失衡,將會嚴重破壞全身細胞和內臟回覆原狀的可能,進而造成產婦內分泌,荷爾蒙失調及內臟下垂的困擾,而嚴格說起來,內臟下垂往往就是所有婦科疾病的根源。內臟一但下垂,機能運作就會變得不能活潑,甚至開始脹氣,除了會壓迫到神經系統產生腰痠背痛的症狀外,日積月累的威脅還會從最弱的器官開始。例如:生理不順、內分泌失調、潰瘍、腫瘤、體力及記憶力減退、黑斑、掉髮、皺紋…等,「未老先衰」的症狀,就會開始逐漸浮現。所以,忍耐30天能換來下輩子的健康、美麗,和樂而不為呢!若是沒有坐好月子,「生一胎老10歲」肯定來找妳!
Q2:產後為什麼要坐月子?
A2:1.要足夠的休息以恢復體力,讓內臟回復原有功能及位置。
2.要均衡的營養以補充生產時體力的消耗與餵食母奶時之所需。
3.要預防營養過度以防過胖。
Q3:坐月子的中西學理?
A3:產後第一天至第五天的坐月子方法,要促進子宮收縮和惡露排淨,更重要的是防止血栓或羊水栓塞的發生。依中醫典籍的記載經驗,多以生化湯為主,但生化湯有多種不同的處方,因此要慎選合乎臺灣氣候環境,多數人皆可服用的生化湯,如清朝亟齋居士所著的達生篇生化湯。近代藥理學研究,生化湯能促進子宮收縮和惡露排淨。依中醫典籍醫宗金鑑的記載,產後婦人中風或急喘,多為血栓或羊水栓塞引起,故古人用生化湯早就有預防醫學的觀念存在。
產後第六天的坐月子方法,由於媽媽剛生產不久,雖氣血大虛,尚不宜大補,要以溫補為主,搭配的膳食以雞為主,以填補產後或剖腹產後虛弱的元氣。依據中醫藥膳學,諸禽類中補人體元氣,以雞的補力最強。
產後第七天至第八天的坐月子方法,要以加強腎臟的排泄功能為主,使懷孕期間積留體內過多的水分加速排解。這個方法相當重要,因產後高蛋白質的膳食,經分解吸收代謝,易增加腎臟排泄的負擔,故必需先做好加強腎臟排泄功能的準備。
產後第九天的坐月子方法,要以促進體內循環及新陳代謝為主,俾做好產後大補氣血的準備。
產後第十天起至滿月為坐月子調補身體最重要的時機,此期間必須注重五臟氣血功能及內分泌機能的調節,並強壯筋骨以防產後腰痛或肢體酸麻。
產後五臟氣血功能的調補,首重肝脾腎,其次在心肺。依中醫理論,月經生理機制的調節,與肝脾腎及奇經八脈衝任二脈密切相關。腎主生殖內分泌功能的調節,肝主藏血主疏泄的功能,脾主統血主免疫功能,為產生抗體的主要場所。
產後第十天至第十二天的坐月子方法,要以調補肝腎為主,並通達治理產後奇經衝脈與任脈氣血之不足。依中醫經絡理論,衝脈為十二經脈之血海,任脈於懷孕期間主撫育胎兒的生長發育,故產後衝任虛損,氣血不足,必需仰賴肝主藏血與腎主藏精化氣化血的作用,始能恢復其生理功能。衝任氣血不足,又必需養賴血肉有情之品,如鰻魚來搭配調理生殖內分泌機能。
產後第十三天至第十四天的坐月子方法,要進一步溫補肝脾腎及促進十二經脈氣血充盛為主,讓媽媽哺乳有充份營養的奶水,供給寶寶的正常生長發育及獲得良好的抵抗力。此期間要搭配的血肉有情之品,以首選羊肉或鹿肉來大補氣血。依中醫理論,肝主筋脈,腎主骨髓,而脾主四肢肌肉,肝脾腎及十二經脈氣血充盛,不僅可使產後子宮的復舊,會陰縫合的修復及陰道鬆弛的復原加速,並可維護產後正常的親子哺乳,擴張的恥骨聯合恢復原來的骨盆形態,及使膨脹延伸的子宮韌帶回復原來的彈性張力。
產後第十五天至第二十五天的坐月子方法,重在調補心肺功能。依中醫理論,心主血脈,主藏神,與腦中樞相聯繫;肺主氣,為免疫屏障,司防禦功能。產後媽媽坐月子期間,常半夜需哺乳,照顧寶寶的作息,因此會影響睡眠,故必需補心血,養肺氣,使心神獲得安定,精神飽滿,以防患感冒的發生。依據中醫藥膳學,醫食同源的觀念,補心即補腦,故膳食中常搭配豬心佐膳。
產後第二十六天至滿月的坐月子方法,重在強壯筋骨,並一方面再調攝五臟氣血及內分泌機能,以固先天腎氣為免疫之本,並培後天脾為促進免疫,如此產後的媽媽經如斯的照顧調護,身心充滿活力的泉源,必能給寶寶及家庭帶來幸福美滿,這才是真正坐月子的方法。
Q4:什麼是「月內風」?
A4:所謂「月內風」是指坐月子期間不遵守行為上的規範或禁忌,因而得到一些病痛。包括頭痛、手腳痠痛、腰酸背痛、虛弱無力、手腳冰冷、易感冒…等
Q5:坐月子期間,生活起居該注意哪些?
A5:1.起居謹慎,適當活動,少勞動,勿提重物,以防子宮脫垂、惡露不絕。
2.應保持心情舒暢、安和,最忌大喜大怒。
3.產後百日內,應禁交合。必須講究衛生,尤應注意乳房、會陰、肛門清潔,以免感染。
Q6:坐月子期間不能洗頭、洗澡?
A6:有中醫師認為,坐月子時仍是可以洗澡、洗頭。以往不建議的原因是,以前人多居住在茅草屋、木屋、土角厝,門窗不密閉,氣候寒冷時也沒有吹風機、電暖氣等設備禦寒,因此,洗頭、洗澡易著涼感冒,而產婦產後身體虛弱,才限制坐月子期間不能洗頭、洗澡。現在電器設備齊全方便,加上台灣氣候較炎熱,不必如此限制。再者,油性髮質的產婦,如果1個月不洗頭,不但不衛生,還可能引發頭皮毛囊發炎。事實上,只要產後1星期,體力許可,洗完頭髮馬上吹乾,不要著涼即可。另外也可使用生薑煮水洗澡,以防感冒。真的不想洗頭的媽媽們,可用棉花沾消毒用的酒精,來擦拭頭皮止癢。
Q7:洗頭、洗澡的水應先煮沸?
A7:以前的人用井水、河水,水質易受污染,所以,產婦坐月子期間使用的水一律都要煮沸,以免傷口發炎或感染其他疾病。現在自來水都經過消毒,不必如此費力。
Q8:坐月子期間都不能外出的嗎?
A8:其實應該是可以但是也儘量不要,因為通常身體都比較虛,所以應該會有人跟你建議不要常外出或者衣服多穿點。
習俗與禁忌
懷孕生產是女人一生中的大事,老一輩人家常說,女人經由懷孕生產讓體質整個改變,因此,想避免年紀漸長帶來的病痛折磨,產後月子一定要做好,才能保健又強身。中醫師認為,產後利用坐月子適當休息並配合食補,對女性的健康的確有助益,不過,坐月子要避開禁忌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曾劍奎表示,產婦由於分娩時的出血、生產時用力、出汗,造成陰血虧虛元氣耗損、百脈空虛等現象,此時身體正處於最虛弱的狀態,易受外在感染,所以常可見產後貧血、產後身痛、產後腹痛、產後便秘及產後缺乳等症狀,坐月子就是要預防或消除以上的種種不適,奠定日後終身健康的基礎。
至於坐月子要多久才最理想?一般來說,以二個月為佳,這段期間,應避免受涼和飲食生冷食物,過度疲勞、站立過久,且應儘量多休息、喝補藥湯、適度運動。
曾劍奎說,坐月子也是產婦進補的最好時機,但何時進補,最好是依母體的狀況而定,例如,自然產會陰傷口是否紅腫熱痛?傷口是否發炎癒合不良?若是剖腹產、傷口癒合好不好?有無發炎腫痛?產後惡露如何?量多量少及有無異味等。
理想的坐月子及進補最好是分階段進行,一般可分為:
產後第二天或第三天至第七天或第十天,服用生化湯數帖,此期間是產婦利尿期階段,可佐以補脾健胃的中藥膳調理。例如:黨參、山藥、紅棗或四神湯之類的中藥來燉煮鮮魚等高蛋白食物為藥膳,也可併服麻油雞、花生燉豬蹄膀。
產後一週左右,則以補產婦氣血為主的階段,中藥方劑加重黃耆、當歸的用量,此期間可以八珍湯為基本藥膳。
產後第十五到四十五天,此時著重於「固沖補腎」,即內分泌系統、肌肉骨骼系統的調節維護。中藥方劑藥膳則以人參養榮湯、龜鹿二仙膠、大補元煎為代表方劑。
曾劍奎表示,老一輩人家對坐月子的習俗與禁忌有其堅持,如產後要蓋厚被褥、高枕靠、不可平睡、不可伸足、不可側睡、不可高聲急叫等,但隨著時代進步及觀念改變,現代人坐月子其實只要守住以下原則即可。
保暖:以適度為宜,不宜過熱出汗太多,反而容易感冒,可平躺、側臥,增加心輸出量,減少頭暈(低血壓),側臥可減低子宮後傾的機率,經常變換姿勢可增加惡露的排出量。產婦房間要保持適當的溫度,空氣要流通,夏天可用冷氣來保持適當的溫度,但要注意的是風口不可直接對產婦吹,開電扇亦然,以免日後筋骨酸痛。
飲食:產婦在坐月子期間應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喜食冰冷容易引起胃痛腹泄及消化不良,對著風口吹風,則易導致風濕關節炎感冒、頭痛等。
衛生清潔:老一輩主張滿月後才可洗頭、洗澡、洗腳,否則會引起頭痛、全身酸痛的毛病。然而,現今浴室密閉性好,有吹風機可立即吃乾頭髮,因此不需要如此嚴格規定,但仍以淋浴為原則,且不可使用冷水梳洗。
性生活:老一輩主張百日內夫婦不能同房,否則一輩子都會有隱疾,事實上,產後四至六週,惡露乾淨,傷口已復元,子宮也恢復正常大小位置,即可有性生活。
除此之外,老祖宗為了慎重起見,曾有坐月子滴水不沾,以酒代水否則不利健康之說。曾劍奎指出,中醫學養生治病講究的是〝辨證論治〞,並非一個模式套用全部的人。西醫的觀點,從生理看產婦和一般人並沒有太大差異,要完全不喝水的作法太偏激,和目前的健康觀念背道而馳,因此主張產婦應多休息,營養要均衡、多喝水,才能使排泄順暢、不便秘,體內代謝廢物得以清除。
Q9:坐月子期間為何會一直拉肚子呢?
A9:坐月子期間會拉肚子首先要排除感冒的可能,如果不是感冒引起,就得從改變飲食著手。每個產婦體質不同,所以坐月子期間所吃的「補品」也不盡相同,如果「補不對症」可能會有拉肚子等副作用喔。有人坐月子期間只要吃到麻油,身體就會奇癢無比、猛拉肚子,後來改吃苦茶油症狀就改善了~~~~中醫師是說:「現代人平常飲食不是生冷、就是肥膩,腸胃早已不勝負荷,耐得住補的人,或許只感到口乾舌燥;不耐補的人,則腸胃吸收不良,常會出現腸胃不適、拉肚子的情形。」
建議您以容易消化、清淡、有利產後復原的食物為主~~~~產婦的消化功能往往比較差(特別是在產後半個月內),如果飲食過於油膩,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容易使脾功能受損,引起消化不良,應吃些清淡又能健胃的食物,例如:豆腐、紅棗薏仁粥、瘦肉湯、蒸蛋、桂圓、蓮子、紅豆......等。
如果吃麻油雞會拉肚子~~~~可改吃鱸魚湯、鯽魚湯、鯉魚湯,或是香菇雞湯、四神燉排骨、杜仲腰子湯......等。
還有拉肚子時要避免吃生冷的蔬果,例如:哈密瓜、梨子、橘子、蕃茄、苦瓜、冬瓜、白蘿蔔、大白菜、竹筍……等。
另外,拉肚子時也不宜喝生化湯。補得多不如補得巧~~~~坐月子的飲食應以清淡爽口、富含蛋白質、易消化的為主(忌油炸與油膩,因為會傷腸胃),不管是吃苦茶油還是吃麻油,須注意油的總量/日,不妨少放點酒或油也有助於改善。
Q10:為何坐月子的時候哭的話,會傷眼力?
A10:根據如下:
一、「衛生家寶產科備要」云:「產後五臟百脈率皆傷動」。
二、「女科經論」云:「產寶新書曰,產後氣血暴虛」。
中醫認為產後婦女全身各器官功能受損,眼睛當然也不例外,所以在產後期如果繼續使用眼力,包括看書與哭,皆會造成日後視力功能的受損。現代醫學看法也是最好別哭,否則容易得到乾眼症,一到冬天就乾乾的。
Q11:產後掉髮該怎辦?
A11:大部分學者認為產婦在懷孕期間,血液中高濃度的動情激素,會延長生長期毛束的壽命,因此當生產後循環中動情激素驟減下,大量的生長期毛束會進入休止期而大量掉髮。另外生產所造成的壓力、出血及內分泌變化等因素,皆可能使較多生長期毛束進入休息狀態,而產生休止期禿髮。如果在懷孕過程有蛋白質缺乏、必須脂肪酸的缺乏或缺鐵性貧血街會造成掉髮現象。總之,產婦掉法無論是懷孕早期或生產後,皆屬於暫時性的休止期禿髮,只要經過醫師確認不需任何治療便可痊癒,就不用擔心頭髮會掉光,否則自己給自己壓力只會加重掉髮程度。
Q12:如何退乳?
A12:減少攝取蛋白質類食物,可多食用韭菜或以炒麥芽、神曲、山楂煮水喝,並配合冰敷乳房。
Q13:自然的會陰傷口,如何照護?
A13:疼痛的時間大約三天左右,但不至於影響到日常生活,而傷口的逢線,大約40到60天內就會自然被人體吸收,線頭也會自動脫落,如有嚴重腫脹,於生產後1~2天內可用「冰敷」,之後改為「溫水坐浴」的方式來護理,並要記得塗抹醫師開立的藥膏,以免傷口感染導致發炎。不過因為會陰的的血液供應良好,血液中的抗體也可以有效抵抗細菌,降低感染。
Q14:如何預防「子宮脫垂」?
A14:分娩時,胎兒從產道分娩出會損傷骨盆腔肌肉、陰道等,若是產道疏於保養,如做家事時長期站立、提拿重物、爬上爬下,都易使子宮不能完全復原,產後便秘,骨盆用力太過,坐月子期間感冒咳嗽,易造成中氣下限的現象,因此有以下幾點建議,可助子宮恢復良好︰1.產後多臥床休息 2.保持大便通暢 3.注意房室溫度,腹部的保暖 4.加強按摩腹部及產後提肛運動。
Q15:懷孕期間養胖,產後如何瘦身減肥?
A15:產後如果妳要要餵母乳,減肥會影響小寶寶的營養喔!所以對於產後瘦身,妳真的不用太擔心,餵母乳消耗的熱量就會幫助妳瘦身了^^
Q16:生產完如何恢復窈窕?產後如何豐乳?
A16:關於上述問題,應及早在產前一個月,由先生或婆婆、媽媽陪同產婦,找醫師商談,並作好一份病歷紀錄、體質分析表、營養師諮詢建議表等,讓醫師充分瞭解狀況,才能提供正確資訊。坐月子期間若有不舒服的症狀,一定要立刻請教醫師、解決問題。
懷孕時,體重增加應控制在11∼14公斤,產後哺餵母乳,加上適當的運動及正確的藥膳調理,就不易變胖,例如:煮完藥膳後先放入冰箱,待上層的油脂結塊,將油撈去再食用。或一餐可吃半碗飯、一盤青菜,和一點肉,切忌油膩食物,如此營養足夠,也不會使身材走樣。
關於豐乳、回乳,是最多女性關心的焦點,想要乳腺充盈豐滿,應多食用豐盈物語並搭配發乳食品,如花生湯、雞湯、魚湯和豬腳等。如果乳汁分泌較少,建議在煮湯時加「王不留行」(兩錢)。如欲有豐沛的母乳,切勿施打退奶針,也避免食用麥芽水和韭菜。
Q17:產後筋骨酸痛如何防治?
A17:產後如果休息不夠,太早做家事、照顧孩子,或坐姿不正確,或衣著不夠保暖受風寒等,都容易有腰背痛、膝痛、足踝痛、手腕痛等肌腱發炎的情形。而以餵母乳來說,若媽媽維持同樣姿勢太久,1個月下來,腰背部、手肘及手腕都會疼痛不堪,導致肌腱發炎。許多嬰兒有日夜顛倒的狀況,晚上哭鬧不休,嚴重的要父母親一整夜抱著走來走去,母親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不佳,不但疲累不堪,筋骨疼痛也久久不能恢復。
想好好調養體質,前提是要有充分、適度的休息,坐姿正確,使用護腰、護膝、護腕來保護易受傷的肌腱;腰部要用靠墊;手肘要有支撐,餵奶累了,就把乳汁擠出,讓家人用奶瓶來幫忙餵;嬰兒的濕疹、腹脹、失眠症狀要儘快治療好,如此多管齊下才能收效。除了家人多提醒產婦注意坐姿與衣著、行動上多加協助外,醫護人員應給予正確的衛教知識,才能預防產後筋骨酸痛的發生。
而預防手部肌腱發炎的方法是「少用手支撐」,另外,可藉由周邊輔助產品來支撐寶寶的頭部,以防肌腱發炎。
至於「母嬰同室」,則有助於母親學習照顧嬰兒的技巧,但時間太長,母親會減少許多休息、睡眠的時間,因此,在作法上應彈性調整,讓產婦既能學到如何餵奶、換尿布、洗澡,又能在疲勞想睡時,獲得充分休息。
在中醫食療方面,筋骨酸痛可用活血通絡、祛瘀止痛、補益筋骨的藥物,如獨活寄生湯、當歸拈痛湯等方劑,加杜仲、骨碎補、續斷治療。安神定志、除煩解鬱,可用加味逍遙散、甘麥大棗湯、酸棗仁湯改善,此外,針灸、拔罐、熱敷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Q18:我從懷孕約30週左右,就開始臉上冒痘痘,老一輩的人常說懷男生比較容易長痘痘,請問這種說法是否有根據?另外,我生產已一個多月,坐月子期間常吃麻油雞、鱸魚、香菇雞、豬肝、炒腰子、桂圓稀飯、蓮子木耳湯,目前臉上還是有許多痘痘,甚至長到鼻子內,不知是否與吃太多補品有關?該如何改善?
A18:懷孕期間由於荷爾蒙的改變,可能到了懷孕中後期(約5個月之後),會因體內的雄性激素變高,導致油脂分泌增加,開始在臉、耳、鼻、頭皮、胸、背等部位長出痘痘。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一直到產後半年至一年,然後才慢慢改善。由此可知,長痘痘是因為體內荷爾蒙改變,和肚子裡的寶寶性別沒有太大關聯的。
基本上,懷孕期間若要改善痘痘的症狀,不會使用口服藥,多以外用的消炎、抗生素塗抹。至於口服的A酸是絕對禁止服用,A酸成份的藥膏及保養品也不宜使用。
至於產後若有哺餵母乳,為了安全起見,產婦還是避免服用口服藥,可選擇外用的消炎、抗生素塗抹。
事實上,產後的膳食調理也可能和長痘痘有關,因為許多產婦在坐月子時,會常吃麻油雞等補品,過於油膩,加上用酒料理,會刺激皮膚、讓身體太燥熱。因此,建議產後要根據自己的體質,不要猛吃補品,尤其是麻油雞、桂圓要控制,也切忌吃燒烤、油炸、辛辣的食物。至於香菇雞、蓮子等食物則OK。同時,在料理時,不要添加太多的麻油,容易造成自由基,在炒菜起鍋時,可先用橄欖油替代麻油。
若產婦想改善痘痘,可以吃一些木瓜、番石榴、蘋果、奇異果等維他命C豐富的水果,或是番茄炒蛋。此外,早晚各吃5顆櫻桃,則具有補血效果。
手肘韌帶受傷多久會好 在 恐怖! 投球時手肘韌帶斷裂! Tommy John韌帶重建手術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支持蒼藍鴿持續製作優質內容:直播時使用超級留言▷ 留言處$$的符號下架蒼藍鴿暢銷新書▷ https://goo.gl/mXXp5K 綠界小額贊助▷ ... ... <看更多>
手肘韌帶受傷多久會好 在 [重訓]手肘韌帶受傷需要多久復原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這邊意思是,就算好了,也沒辦法像之前那麼威猛了做重量時請小心.... 不過就我瞭解,健身不免都會拉傷...我就想成從錯誤中學習成長吧..人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