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吠陀五四三 - 器官篇]
在阿育吠陀與印度悉達系統中,定義我們身體的五大主要器官是:心、肝、脾、肺、腎。
今天來講講腎。
🌱功能:負責過濾、儲存與排除。
🌱附屬器官:膀胱
🌱執行器官:腳
🌱對應的元素:水元素
🌱對應的顏色:黑色
🌱對應的行動:骨盆區以下的移動
🌱聲音:以呻吟聲釋放疼痛(例如走在腳底按摩石頭步道上的時候,請大力叫出來😂)
🌱食物:黑色或是黏稠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棗、烏骨雞、山藥等。
🌱其他相對應的器官還有耳朵、背側的皮膚、骨頭、骨髓、牙齒與體液。
相信最近許多人改成work from home之後,上班的時間反而拉得更長,也許坐在電腦螢幕前的時間也更久了。
如果工作量沒那麼大,可能也會多出很多坐著看書、看電視、滑手機的時間。
下半身的移動變少了,也許開始會有一些腫脹的感受😆
腿部的移動跟腎相關,腎又主排水,所以久坐不動,可憐的腎其實像被你打入冷宮的感覺。
除了適時做點瑜珈以外,也可以試試喝黑豆水噢!
——————
以下受到甘夏的邀請做分享:
雖然我不是什麼咖,但收到邀請到時候,我還是會看一下這個品牌的理念跟訴求是不是有跟我的核心價值一致才會接受。(我真的是很懶得分享沒興趣、不喜歡的事物😂覺得超浪費我的時間🤣)
收到甘夏邀請時,我去查了他們的網站,覺得好喜歡他們的理念噢🥰
節錄一點他們的說明:
「甘夏Kamsia
是新創的公益品牌,期許為這世界保留一片淨土,藉由推廣有機農法與原生種種子,希望無論是我們自己或是孩子,未來能生活在無污染的土地上,以及還能夠吃到乾淨的食物。
於台灣從恆春開始,種植有機台灣原生種黑豆,復興本土雜糧,因為想讓更多人吃到健康的食物,我們有將它製成黑豆水與手工純釀醬油,都是堅持無添加的食品。」
他們相信- 身心平衡了,世界也就平和了。(是不是很瑜珈人的話😆❤️)
甘夏是用台語發音的感謝,
我也很喜歡他們的標語:「每天從感謝出發。」
/
這次試吃/喝了兩款手工釀造醬油,以及黑豆水、黑豆咖啡水。
覺得吃/喝起來都是非常輕盈無負擔的感覺。(現在比較常做潔淨法的me,吃到不好的髒東西拍咪呀都會不大舒服😆,這個完全安心❤️)
醬油的成份都是我看得懂的天然東東,黑豆水跟黑豆咖啡水的成份就是黑豆與咖啡豆,連黑豆他們也不使用農藥栽種,完全土地友善。使用台灣原生種的黑豆、無添加,這最符合阿育吠陀的概念了🥰 (多吃當地產的東西、少吃進口的噢)
另外自然發酵的東西,其實對健康是很有幫助的!因為發酵,所以有火與水元素在其中,非常適合風型人的寶貝們,平衡太多往上輕飄飄的能量。(土型人請盡量清淡,謝謝🤣)
重點是,他們還會將收益扣除成本的10%支持環保行動。我身為一個環保小尖兵,看了實在太開心。😆
/
本來想要分大家喝喝看黑豆水跟黑豆咖啡,結果疫情爆發現在沒辦法在教室見到大家,只能用文字讓大家想像一下,請自己買來喝嘿😂
防疫期間,應該有不少人煮飯的頻率變高了(就像我😝),大家也可以上網訂購甘夏的手工釀造醬油認真煮起來噢❤️
他們的粉專/跟雖然沒太認真經營的IG,看起來都很舒服,之前還有賣玉荷包!!(現在已經賣光了)大家也可以追蹤起來☺️
甘夏Kamsia
🌍土地公益產品🌍
甘夏手工釀造醬油
黑豆水;黑豆咖啡水
廠商人超好🥺
看了文章之後說直接給我們團購價😍
記得從這個網頁點進去喔!!
https://kamsia.1shop.tw/ssssg9
那腎臟的分享先這樣囉!
其他內臟的可能要再等一陣子,因為內臟我最近有點講膩了(到底是跟誰講!🤣 哈哈哈哈哈..因為之前的阿育吠陀課有一陣子都在聊內臟啦🤣)
還有好多東西想分享喔...
如果大家有特別想要了解的,也可以留言或訊息讓我知道喔!
Namaste🌱
追蹤紅豆的IG💁🏻♀️
instagram.com/yogabeanbean/
#ayurveda #ayurvedalifestyle #siddha #kidney #waterelement #blackbeans #soysause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vata #vatadosha #publicwelfare #appreciation #感恩 #土地 #環保 #自然 #公益 #平衡 #身心靈 #純淨 #有機 #自然農法 #土地公益 #台灣原生種黑豆 #地球 #甘夏 #每天從感謝出發
手機排水頻率 在 林易瑩 台南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波梅雨 沖出多少問題?】
雨終於停了。一階限水解除,台南轉為「水情稍緊」的綠燈,二期稻作也將提供三組供灌。大家引頸期盼的梅雨雖然稍微紓解了台南的旱象,卻也帶來路基流失、淹積水等老問題。
#路基流失多為漏水造成
從19日清晨的林森路大同地下道崩塌、20日晚間的建平路建平九街路口崩塌到長榮路、東寧路口下陷,台南市區連續發生數起路基流失的事故,大同地下道的坑洞尤其巨大,看得人觸目驚心。有人說,雨還在下,出門上班就像踩地雷;也有不少人覺得,道路平常就坑坑洞洞,難怪一下雨就變成這樣。
其實坑洞和路基流失是兩件事。路基流失可能是自來水公司的自來水管等管線或地方政府的雨排出問題,導致道路下方泥土被漏水沖走所造成的。
李孟諺市長昨日雖於臉書表示,將要求管線單位「自主」檢測,但自來水水管破裂問題通常由台水的檢漏人員負責,管線長 、人員少,巡檢頻率可能幾年才一次而已。另外,市府也表示將會針對地下道與重要路口,運用透地雷達探測全面體檢,檢視是否有存在坑洞,期望民眾能夠安心。當然,會出現坑洞的地點不僅限於路口,但全面檢測的費用非常高。台南近年路面下陷的狀況頻傳,誰也不確定道路下方究竟還有多少滲漏的管線。這部分應可精算後向中央爭取經費、逐年編列預算、配合路平及其他管線開挖工程一同進行。
#整合積淹水通報機制
下大雨時,大家會打開手機APP、上工務局網站尋找積淹水與封路資訊,還是會到PTT、臉書社團或line群組互相通報消息呢?
這幾天在掃水之餘,團隊也分享了彼此使用的APP,才發現每個人用的都不同。由於各款APP分屬不同單位製作,呈現的資訊也不一致。「台南水情即時通」介面設計粗糙,但提供了橋樑監視器影像,讓民眾可以即時看到河川水位高低;「行動水情Lite」資訊相對較少,但使用介面較佳、淹水範圍的提醒也到各里的層級,已經夠實用了。
不過,最有用的,其實是工務局網站豪雨專區,這裡可以查閱各地橋樑、道路封閉情形。至於最即時的積淹水資訊回報,則來自臉書社團群組,每逢大雨,民眾就會自主拍照上傳並提供淹水路段名稱,充分發揮台南人自立自強的精神!
許多人都會問,新聞上,官員總是說花了很多錢來治水,為什麼每次大雨還是會淹水呢?
其實台灣都市排水設施設計標準多為五~十年頻率的暴雨,換句話說,若排水設施發揮應有的功能,則市區內淹水的機率為平均五或十年一次。
另外,積水與淹水不同。當雨多到來不及排進下水道時,我們在地面上看到的水稱為「積水」;積水超過50公分、達到水災標準時,則稱為「淹水」。當然,在民眾實際的感受上,5公分、10公分或30公分的積水深度已有很大的不同。與其強調淹水面積縮小、淹水時間縮短等治水政績,民眾最切身的問題是,這段路到底能不能讓我騎車去上班、外面的水到底會不會淹進家門。
在極端氣候下,城市要完全不積水是不可能的。除了增加透水鋪面、往海綿城市的方向努力之外,易積淹水區域的軟硬體改善與標示則可以幫助民眾在大雨時避開特定路段、減輕危害程度。
這幾年,台南的積淹水資訊、道路橋樑封閉資訊整合其實沒有太大的進步。欣見市府這次終於想到可以把路口監視器影像資訊介接到水情中心,不再只是透過通報。不過,提供給民眾端的資訊管道也亟需改進。APP的操作介面改善、各系統的資訊即時整合與提供,都應站在市民的需求,重新思考與改進。
當政府自己提供的資訊在便利性、準確度、即時性、與完整性都能讓民眾有信心的時候,大家對於自行通報的倚賴程度自然會下降,如這次一般,將建平路、建平九街大坑的另一方向照片誤傳為其他路口或去年舊照等錯誤訊息發生率、擴散率也有望降低!
最後,還是要提醒大家,雨後積水,蚊子就會來產卵了喔!避免登革熱流行,除了要把容器中的積水倒掉,還要將容器刷洗乾淨喔!
💧 水情相關新聞 💧
台南、澎湖即起解除一階限水 高雄轉正常藍燈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465974
終於!台南水情好轉嘉南二期稻7/11先灌三組| 雲嘉南| 地方| 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326/3210801
⚠️ 近年路基流失新聞 ⚠️
2015.09.02 連日豪雨台南路面現「天坑」 雙B車主虛驚一場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432047
2016.05.31 台南馬路不吃人「改吃機車」 車尾翹「45度」緊卡坑洞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60531/708257.htm
2016.06.08 動不了!道路又下陷 台南長榮女中遊覽車歪斜「卡洞」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60608/713482.htm
2017.07.21 有片/台南鬧區路面突陷落 咬住預拌混凝土車嚇壞路人
https://udn.com/news/story/7320/2597329
2018.06.19 台南地下道坍陷 開挖後原來下方還有更大的洞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206696
2018.06.20 台南怎麼了? 又傳道路塌陷騎士受傷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local/realtime/20180620/1376841/
2018.06.20 台南市雨後路況多 深夜東區路面又下陷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209906
#來吧新世代
#時代力量台南永康唯一提名
#市議員參選人林易瑩
● 線上捐款網址:
https://goo.gl/2r8dR3
●徵求文宣擺放、海報、布條牆面:
https://goo.gl/BD1gLD
●加入志工團隊:
https://goo.gl/hBzCyb
手機排水頻率 在 陳泰源-專任約房仲的斜槓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71228美商ERA不動產《飛鷹計畫-Flying Eagle》◎文/陳泰源
【前言】
美商ERA不動產所舉辦的《飛鷹計畫》,是針對新進菜鳥與希望能持續精進學習的老鳥,一起分享彼此的成功與失敗案例,藉此教學相長的一個交流會,固定每周四下午4~5點舉行。
只要加入美商ERA不動產這個平台,即可享有參與資格,招募菁英說明會於1/10號周三晚上7:00~8:30舉行,歡迎前來了解我們公司的制度,報名專線:0986-289-679陳先生。......↓
【學員A】
《案例》
最近去開發一位屋主,房子位於南京東路上,各400坪,樓中樓,總共8XX坪,因為只有內梯,所以承租方必須一次租兩層,是一個高總價的商辦租賃案件。
A打電話過去跟屋主要委託,屋主覺得很煩並且拒絕,口氣也很差。
A說:「我很菜,但我有熱忱,而且大坪數高總價的產品,本來就有特定的客層,沒有授權,沒有物調,無法進行銷售、廣告。」
屋主嗆A:「你慢慢等吧!」
《建議》
此物件,一來是屋主自己有廣告,屋主想自己處理的心態很明顯,二來是A的話術其實跟其他仲介「沒什麼兩樣」,對屋主而言,他會覺得A不過就是在騙委託而已。
我建議A,首先,要委託除了要態度堅定外,還要多盧幾次,而且盡量不要在電話中講,最好直接殺到屋主家、公司去拜訪,這樣才顯得有誠意與積極度,畢竟在電話中,屋主一旦聽到感到不爽的關鍵字時,隨時可掛電話,就無法再討論下去了。
我也告訴A,既然A是真的有承租方,就應該把A的客源「具體描述」出來,例如:什麼行業類別?已經找過其他類似或附近的產品了嗎?預算是否足夠?......等等。一旦把客戶的背景具體描述出來,屋主才有可能相信A說的話是真的,也才有可能進一步要到委託。
【學員B】
《案例》
接到陌生來電,自稱是連鎖店要找店面承租,並告知坪數、地點、預算等相關需求後,B就開始整理物件陸續介紹。
可是不曉得為何,每一次打電話過去,都是另外一位自稱是秘書的在接,總是說「我老闆不方便講電話,我是他秘書,有何物件?請直接介紹。」
後來B越來越覺得奇怪,幾通電話後,他破題直問:「請問你們是哪家餐飲業?」
秘書說話支支吾吾,之後就再也沒聯絡了。
《建議》
商用不動產,店面因為在一樓,辦公室很多是法人持有,通常屋主比較好找,所以同行謊稱是客戶來挖案子是常有的事,因此,建議以後在介紹物件給客戶時,先問清楚客戶的背景,並將適合客戶的物件,一間、一間地介紹,不要一次將全部物件包裹給客戶,透過每一次的介紹、討論過程中,從客戶的反應、態度進行判斷,才不會拱手把案子的詳細資訊都送給同業。
【學員C】
《案例》
最近開發,常聽到屋主的說法1:「你就直接帶看,等到客戶真的有誠意要談,再補委託,不然我已經簽好幾家了,煩死了。」
C慣用的說法是:「因為沒有您的授權,口頭約就直接帶看其實是違法的,希望您理解,而且對您也比較有保障,帶看時,我們文件也都備齊了,帶看也比較有品質。」
屋主說法2:「我不要給服務費喔!」
C慣用的說法是:「如果價格您滿意的話,還會在意服務費嗎?」
通常屋主聽到這樣的講法後,都會回答,「嗯,再考慮吧。」
《建議》
現場我有直接拿出手機,將我與客戶之間的對話秀給學員們看,我跟屋主要委託,屋主除了自己也有刊登591之外,屋主還說:「之前早已委託直營1店,上禮拜才又剛簽給直營2店,若也簽給你,等於已經是簽給第3家店了!」
我說:「1店與2店都是在地直營品牌。我是大安區,又是美商公司,客源完全不重疊。沒有授權,我只能私下介紹給熟客,不然公開銷售被檢舉,我就完了。」
屋主回:「好吧!」於是約周末簽約。
建議學員們跟屋主要委託時,可以注意幾點:
1.強調自己公司品牌的獨特性,讓屋主知道我們的客源跟在地房仲品牌並不重疊。
2.口頭約銷售,要面臨及承擔的法律風險有哪些。
3.若真的有客戶,請進一步具體描述客戶的背景,不要只是單單強調有客戶而已。
以上3點,倘若都說了,通常屋主會聽得進去,願意給委託。
補充說明1:學員C後來有依照我教的說法去跟屋主說,屋主後來終於同意並表示「等你買家哪天要來看,提前一小時過來,我順便簽委託給你」。
補充說明2:學員C現在除了拜訪管理員之外,若碰壁,也開始試著學習寫開發信,而且C也考慮把開發信放進紅包袋裡面,還放1塊錢硬幣,祝福屋主新年快樂,希望屋主收到紅包袋開發信,會感到開心,並被C的真誠打動,願意給委託喔~
【學員D】
《心得》
前幾天陪D一同去跟屋主簽委託,這是D進來做仲介後,所簽的第二件委託,頻率是每周一件,D表示,覺得開發比較容易,因為標的物很明顯,房子就在那邊,只要肯花體力去走、肯花時間去拜訪,其實並不難。D覺得銷售比較難,因為買家何處尋?
《回應》
通常新手會覺得銷售比較難是正常的,沒有貨源賣,如何吸引買家出現?何況買家沒有專屬權,本來就較難掌握。
而D喜歡上開發,不覺得辛苦並漸漸有了自信,還跟我說,她要證明給她先生、鄰居們看,她也是可以做得到的,看見D有逐漸進入作業狀態,我感到頗欣慰。
【我】
《案例》
最近成交一間租案,房客入住前,屋主有找人打掃,並請水電師傅把水管通過一遍,沒想到房客入住後,依舊嫌髒,而且浴缸的排水孔還是堵住了,排泄不掉,於是打電話來抱怨,對我講話口氣不是很好。
《應對進退》
1.房客對仲介口氣差,我不卑不亢地回應:「房仲是媒合房東與房客,後續房子有任何問題,應該是房客自己去跟房東反應,我們是仲介,並不是做包租代管,沒有每個月還跟房東收10%的租金,因此我現在做的服務(協助跟房東溝通,找維修人員等等),都是免費義務的,說實話,大不了我可以不做的。」房客聽完後,口氣變得客氣婉轉。
2.正因為每個人對於清潔程度的認知不同,我過去早有經驗,因此我後來學乖了,每次房東花錢找人打掃時,我都會要求房客親自驗收,如同這次,房客雖然事後仍抱怨打掃不乾淨,但畢竟是房客親自驗收的,所以房客也頂多只能抱怨而已,並不會怪到房東或房仲身上。
3.水電師傅不論是維修燈泡、還是通水管,事先都有拍照+錄影存證,當房客入住後再次質疑水管不通時,房東看到我事先找水電師傅通水管的影片後,也不會怪罪到房仲身上。
以上種種自保經驗,請學員們務必學起來,少繳點社會學費,少走冤枉路。
以上
部落格網址→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7/12/171228era-flying-eag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