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如此.......】
從緊急感控會議回到急診,急救區滿床、待住負壓隔離病房區滿床、因為樓上專責病房早已滿床..........,外面要來擴篩的病患更是人山人海......。
此外,還有很多不是因為感染而到急診的病人!是的!全世界不是只有新冠肺炎一個病!
還在想要怎麼去疏通這眼前如夢般不真實的情況的時候.....。
「這個發燒病人要放哪裡?」
「 這個很喘的病人要放哪裡?」
護理師不斷詢問著我.........
正當我很想一一解決的時候,突然有護理師大喊:「XX床急救!」。
到底發生甚麼狀況?那不是一個會放可能要急救的床位。一位年紀非常大的老先生已經蒼白、定格了!大家衝上去壓胸、準備插管,我趕緊請外勞緊找家屬,最後家屬決定不要急救。
一個過中年的高大鐵漢,眼角流下大顆的淚珠就卡在口罩上緣,我輕輕拍著他的背,他像個失去全世界最珍貴東西的大孩子:「讓我跟他好好說話,就這麼最後一次.......。」他踏著沉重的步伐走到死者身邊.......。
我們肅靜地把圍簾拉上,給他空間。
調整情緒,回到前面護理師丟出的問題,想辦法解決。
突然檢傷護理師往急診室內大喊:「有一個air hunger又high fever的bedridden的老人!」。
air hunger頻死前呼吸,那需要急救室。
high fever高燒,發燒病人不能進來急診,但如果嚴重的,直入感控區採檢和處置。
bedridden長期臥床,那家屬要做多少?有簽過DNR(拒絕急救同意書)嗎?
我反射性大喊:「推進急救室!」。
更多護理師如合音般地回應:「沒有床!」
「感控區!」。
「也滿了!」他們堵的好自然!因為這幾天急診一直都處於這種狀態。
「病人在哪裡?」我趕緊衝出去。
眼前一位臥床無意識的、四肢攣縮的老人、垂死地呼吸著。
轉過頭看著外籍看護:「你們要急救嗎?」。
護理師忍不住插話:「如果要on endo(插管急救),妳要在哪裡?」。
我看著眼前一堆剛掛好號等著採檢的人群,如果在這邊?空氣都會瀰漫著他的飛沫,萬一他是陽性,大家全部染污.......。
我轉過頭看出門外,也有一堆人不想跟其他群眾群聚,在等待戶外篩檢.....。
「外面!只有外面可以插管急救!」我喃喃地說。
所以,前兩天其他急診爆到需要在戶外急救病人是真的!
「打電話給妳老闆!」我請外籍看護打!偏偏她手機沒有網路!
請同仁直播,接上她女兒,馬上跟她解釋,我也告訴她:「請妳要原諒我,如果我需要幫他急救只能夠在外面太陽下。」。
「不要救了吧!他臥床好久,急救對他來說太痛苦........可是,我可以至少趕過去見他最後一面嗎?我還有很多話要跟他說!」她哽咽著。
看著護理師把所有可能可以就地戶外使用的急救器材推到我眼前........「我試試看用氧氣幫他撐著!但我不保證!妳快來!」。
淚水不爭氣地滑落,還好,愛面子地瞬間流到我的N95後面,加上面罩,沒有人看見!
請同仁想辦法找一塊區域給他,又不會影響其他病人。
我趕緊向醫院高層和同仁請求支援!
這一切太不真實!如噩夢般!
我們在急診住院醫師訓練的時候,當遇到緊急災難,現場有一個人大喊:「我是指揮官!現在開始,大家聽我指令!」,這個緊急應變系統,就正式啟動!
現在,這個緊急事件,越演越烈,北北區好多醫院、好多急診.......水深火熱!
真的非常需要指揮官進一步的指示與作為!也需要大家一同團結!
這時候,更懇切地需要大家一起反過來守護我們第一線醫護!
「手機急診室師大」的推薦目錄:
- 關於手機急診室師大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手機急診室師大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手機急診室師大 在 麻醉醫師靈魂所在的地方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手機急診室師大 在 Re: [問題] 手機不能開機+螢幕破裂維修- 看板MobileComm 的評價
- 關於手機急診室師大 在 手機急診室-師大分店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手機急診室師大 在 手機急診室萬華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手機急診室師大 在 手機急診室萬華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手機急診室師大 在 2022手機急診室價格-品牌家電,精選在PTT/MOBILE01討論議題 的評價
- 關於手機急診室師大 在 2022手機急診室價格-品牌家電,精選在PTT/MOBILE01討論議題 的評價
- 關於手機急診室師大 在 [心得] 千萬不要去台北師大路「手機急診室」維修sslang PTT批 ... 的評價
- 關於手機急診室師大 在 [心得] Htc U11換電池師大手機急診室好推- 看板MobileComm 的評價
- 關於手機急診室師大 在 【射手座手機維修ptt】資訊整理& 手機急診室ptt相關消息 的評價
- 關於手機急診室師大 在 [心得] Htc U11換電池師大手機急診室好推- 看板MobileComm 的評價
手機急診室師大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平復了一下心情,想起之前承諾大家的4000字全文書評,趁這幾天書店有活動,買起來看!
誰的焦慮?當代國家與父母的育兒經濟學
在閱讀這本《育兒經濟學》第四章<不平等、教養方式與教養陷阱>之時,陪伴著我閱讀的背景音樂,是由義大利著名指揮家Riccardo Muti在芝加哥交響樂團指揮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著名的<快樂頌>便是出自此曲。在我打字書寫這篇書評時,陪伴我的是輕快的,由Piazzolla 探戈輕歌劇《Maria de Buenos Aires》。
我1988年出生在台北縣新莊市(現在已經是新莊區)的一處住商混合區,我是家中的長女,弟弟妹妹陸續在2年、5年以及6年後出生。我的爸爸是做土水的泥水匠,媽媽曾經做過短暫的美髮工作,在弟弟出生後,轉為全職的家庭主婦,平時靠手工、爸爸給錢以及借貸過生活,日子非常辛苦。從我有意識開始,媽媽一直對我的教育非常在意,可以說是亦步亦趨的跟著。
在我幼稚園的時候,媽媽忙著做美髮,把妹妹送到鄉下給嬸婆照顧,我則從幼幼班開始上,每週媽媽會帶我坐著客運回北港,去看我很陌生的妹妹。直到二、三歲媽媽覺得妹妹的語言發展遲緩,才發現跟著語言機能障礙者(也就是當時俗稱的啞巴)嬸婆是學不會講話的。剛好媽媽的親妹妹搬到我們家隔壁巷子,媽媽也就把妹妹一起接上來了。一開始,媽媽讓妹妹跟阿姨的女兒一起去上高級幼稚園,有接送車的那種。我則跟著一群幼稚園小朋友一起讀離家裡走路10分鐘的幼稚園,媽媽說訓練我獨立。後來妹妹再大一點,媽媽沒錢可以讓妹妹繼續讀高級幼稚園,便讓妹妹跟著我一起上學,只是她都是媽媽接送,而我乖乖地走路上學。
幼稚園快畢業時,媽媽生了弟弟,一時之間成了家中的寵兒,地位隨之抬高。媽媽也為了我們的教育,找尋學區房。爸爸做泥水匠在1988年是相當賺的,只是我後來從書中才知道這件事情,在家中爸爸是幾乎不拿錢回家的。套一句爸爸那邊親戚常講的話,「給媳婦太多錢會拿回娘家,不行。」
在我國小一年級讀一半時,媽媽終於找到學區房了。挺著「生男的下一胎一定是男的」所以懷著的六個月妹妹的肚子,我們全家搬到了離學校走路只要5分鐘的地方,媽媽繼續做手工,對我的功課也是非常的看重,對妹妹倒是輕輕放下。媽媽常常說:「我以前沒錢讀書,很懊悔,我去借錢也要讓妳們讀到不想讀。妳是姊姊,是大家的榜樣,妳讀不好,其他妹妹們就不能讀書了,知道嗎?」秉持著這句話,我以前幾乎是少一分打一下,開口要買玩具沒有,但要買書一定成功。
媽媽偷偷買了一套百科全書在她的衣櫃,長大後聽媽媽說,這是她分期付款買的,為了不要被爸爸撕掉,我們只能偷偷看。國小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鋪著報紙在陽台,邊跟我媽一起看《急診室的春天》,邊寫作業。雙語頻道永遠我們是開英語,這樣才能讓英文變好,以後才能坐辦公室吹冷氣。
「坐辦公室吹冷氣」成了我的人生最大的目標,好吧,其實是媽媽的人生。
我人生小小的三次挫折都在國小。
第一次遭遇挫折是國小二年級,我數學考80分,媽媽感到天崩地裂,立刻把我送去學心算。短短半年我從五級考到一級,最後沒錢了就中止。
第二次挫折是國小三年級,那時候要寫書法,我不會寫,因為我雙子座缺乏耐心,而且弟弟妹妹很吵,我很想去樓下跟鄰居朋友玩。被媽媽痛打一頓後,拿著一疊宣紙,媽媽握著我的手,一筆一畫教我寫書法。去學校交作業,老師說我書法寫得很好,派我去參加國語文競賽,當然我沒有得名。
第三次遇到挫折,是國小五年級。我們導師是一個22歲剛畢業的年輕女老師,一來就教我們很難很新的輾轉相除法,我學不會,回家大哭。媽媽某一天告訴我,她來教我。後來我成為班上永遠的前三名,六年級時老師結婚了,臨走前她告訴我:「慧慈,我剛來的時候,妳媽媽曾經中午午休來跟我問:『老師,妳可以教我什麼轉轉相除法嗎?我要回去教我女兒,她不會在家哭。』妳要好好珍惜妳媽媽,妳未來一定無可限量。」
回北港過年時,親戚常常在我們面前跟爸爸說:「你真的是歹竹出好筍」,但媽媽都在廚房獨自忙碌時跟幫忙準備的女兒們說:「我以前有考上嘉義女中,是外公外婆沒錢讓我讀。」言下之意,我們不是歹竹出好筍,只是正常發揮。
後來弟弟生病、最小的妹妹出生後,一夕之間我們變成全家族的罪人,媽媽也因此開始在夜班的工廠工作,我也撐起整個家庭的家務事。媽媽帶我跟妹妹去補習班,跟補習班主任拜託分期付款繳補習費,弟弟妹妹則去比較便宜且可以待很久的安親班。
唯一不變的,是對我的課業的要求,以及撥空在我做錯事的時候邊拿藤條問我哪裡做錯了,邊跟我講道理,然後在我睡覺時拿藥偷偷幫我擦傷口,邊擦邊哭邊說:「要好好讀書,不要做壞事,長大後才能不要像媽媽一樣只能嫁人在工廠工作。」
大學考上清大,但我家族只認識台大、師大跟因為地緣關係才知道的輔大。秉持著讀私立就沒書讀,我所有的學校只填公立。在媽媽的勸說下,把台北的學校填了一輪才填成大,清大是我偷偷填的。
當時我爸並不打算讓我升學,女孩子讀那麼多書沒有用。是一個留學美國的遠房叔公打來跟我爸說清大很好,比台大輸一點而已,再加上有助學貸款,我才順利去讀書。
大學當然是翻轉我一生的關鍵,也是我後來捍衛高等教育的主因。
跟同學比較熟以後,大家聊到家中的教育方式,那時候,我第一次聽到「教養」這個詞。家裡開工廠的有錢同學說,她父母不涉入她的選課以及選校,就連她只是因為想聽故事才去補歷史,父母也同意,有很多同學是這樣的家庭。也有父母其中一方是職業婦女或是全職家庭主婦,每天都會檢查功課,安排他們每天要做什麼,還會一週有固定的一天家庭日。總之,感覺感情很好,而且爸媽都是大學畢業,最差也有高中。只有一個同學跟我一樣,爸媽只有國中小畢業,媽媽很重視功課,還買了書在家裡。
後來上研究所跟藍佩嘉老師討論時,才知道工人階級的流動中,「媽媽」注重教育的角色至關重要。
媽媽從小都跟別人說她很忙沒在管我們功課,但對我的要求近乎苛求。沒有前三名就問我原因,粗心大意就打,沒好好複習也打,打完後是一個小時以上的「講道理」時間,在這個部分會把弟弟妹妹叫來一起聽,媽媽總是聲淚俱下的說自己小時候的故事,到長大後因為沒讀書何其不幸,最後一定會問:「要不要好好讀書?」
我們唯一的回答是:「要」。但這些苛求其實沒有放到弟妹身上,學心算、做科展、問老師怎麼教我數學、買一堆關於作文、未來科技等書在家裡,這些其實媽媽只在意我跟大妹有沒有做,認真來說,是我,媽媽把自己投射在我身上。
她很焦慮,我能感受到。之所以要跟別人說她很忙,是因為她擔心把我們教不好,把我們教壞變得跟她一樣,也因此,我在幼稚園就學了性教育,因為媽媽說未婚懷孕就「烏有去了」。媽媽在弟弟身體上操碎了心,在我課業上用盡了心。現在,她總是開心的跟大家說,她把兒子醫好了,把女兒教好了,我們成了她最驕傲的亮點。
《咬一口馬克思的水煎包》簽書會時,有讀者舉手問我說:「我該如何教小孩?」,旁邊有很多人也接著問差不多的問題,我打斷他們說:「我分享的是我的經驗,怎麼會問我呢?」一對皺著眉頭的年輕夫妻大聲的說:「我們都是工人階級出身現在收入不錯,但我們很怕教養方式不好,把小孩教壞,所以一直不敢生小孩。」
後來幾場簽書會、分享會中,陸陸續續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我才發現,「拚教養」、「育兒」真的是當代社會最大的問題,也是讓夫妻不敢成為父母最大的關鍵。我曾經問我幾個夫妻月收入超過10~15萬的朋友,為什麼還不生小孩?他們總是回答「還沒準備好」。
台灣的出生率是世界第一的低,政府用盡了很多補助方法,就是希望更多人投入增產報國的行列。我的大學同學已經有許多是獨生子女,更多的是未婚人士。國家重視的是生育率,父母重視的是孩子的未來品質,重質與重量擺在一起,品質變成了關鍵。有些朋友生也只生一個,我說只有一個很寂寞長大沒人可以互相扶持,要不要多生一個?朋友總是回我:「一個我都養不起,兩個會恨我們的」。
養不起,不是吃不飽,是無法提供他未來足夠的選擇以及品質。我曾經跟一個年收入200萬以上的朋友聊到教養,不敢生怕以後小孩要出國我不夠錢,她冷冷地回我:「如果他以後結婚,你能幫他付多少首付?這比出國多太多了。」
教育是階級流動成本最低的方式,但當代教育成本越來越高,導致貧富不均的情形越來越嚴重。當貧富不均落差越來越大,教養落差以及所能投入的資本就會越差越多,使貧富不均更加惡化,導致階級陷入緩慢流動的惡性循環。本書提出的一個關鍵論點,就是「貧富不均」是影響教養的最重要因素,在當代台灣、美國、德國,甚至是歐洲國家,都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排除掉極端父母,普遍來說全世界各地的父母最大的目的就是用最有用的方式,把孩子推向最容易成功的道路。也因此,兩位作者提出了四種教養方式,並告訴我們,父母將會花越來越多的時間投入孩子的教育,「密集教養」將成為世界各國的顯學。也因此我們看到很多爸媽平日買書、假日參加講座,手機裡面各種老師的Line,還要怕被說情緒勒索。為了提高教育的投資報酬率,「少生一點」是在所難免的趨勢。
事實上,這會持續使得國家的生育率惡化,導致教養落差,進而拉大貧富不均。國家要解決這個問題,不是祭出高額生育獎金、多種生育津貼,而是應該要在財政跟社會政策上,設立更多的公立托兒所、提供托育補助,減低女性因生育壓力影響職涯的風險。同時,對於弱勢族群的教育,必須要更早介入,提供足夠的資訊與資源給弱勢家庭,讓弱勢家庭子女可以獲得必要的支援,減少因為貧富差距產生的教養落差。我曾經跟朋友開玩笑說,政府一年如果提供弱勢家庭50萬的補助,可能花個幾億,就能夠少買好幾支監視器,少蓋一些監獄,少聘一些警察。更重要的事,我們必須要消除社會對於弱勢家庭的「刻板印象」,讓他們能夠自由運用這些補助,想買iPhone、想出國,都是一種經費的運用。只有當人不只為了生存而努力時,才有創造跟想像可以實踐的能力。
我很喜歡作者最後的樂觀,當代認為有用的教養方式,是投入大量心力、密集性的教育,這反映了有錢有閒階級可以更加鞏固自身的階級地位,而沒錢沒閒者注定停滯。但國家政策的介入,可以有效弭平經濟落差。只要選民選出適當的政策訂定者,拚經濟跟拚教養,可能不一定會畫上等號。
像我這樣的人,也能夠出頭天。
回到一開始提到的,我在《貝多芬九號交響曲》中閱讀,在Piazzolla的《Maria de Buenos Aires》的輕歌劇中書寫。貝多芬是學校教育會帶到,但Piazzolla 卻是一種品味的鑑賞。《育兒經濟學》一書告訴我們,教養的選擇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也是改善社會不平等最重要的因素。生育是經濟理性的選擇,教養是愛與經濟的成果展。金錢或許會影響愛與教養方式,但當我們認知到這一點時,做父母可以稍稍放過自己,你們對教養的重視,就是孩子最重要的助力。
📍《金錢如何影響愛與教養:貧富不均下的育兒經濟學》
📍購書連結:https://cplink.co/DBzxU0Tr
大家不要害怕養育孩子,也可以療癒自己。至少沒有孩子的我,看這本書也在告訴自己這樣的想法。
手機急診室師大 在 麻醉醫師靈魂所在的地方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美麗新世界
我常常在開刀房裡面講幹話,有時候我自己講出那些話來,連我自己都感到驚訝
學弟常常說我麻醉前訪視都亂看,什麼都沒有講,因為現在醫療糾紛越來越多,為了保護自己,麻醉的風險都會傾向越講越嚴重,我每次看到麻醉同意書上密密麻麻寫著,有可能會中風,心肌梗塞或是死亡....等等,看完都覺得心驚膽戰,尤其是病人看完訪視之後可能幾個星期後才要開刀,我常常想,病人拿到麻醉同意書之後,上面寫滿了可能的併發症,接下來的晚上他們怎麼睡得著
佛陀說布施有三種: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予人錢財,法施予人慧命,無畏與人心安,雖然我訪視的時候從來不跟病人講麻醉風險,我把病人的不安、恐懼即將來萬一出事必須面對醫糾的法律風險自己扛下,但是我一定會跟病人講一句話:你放心!我會照顧你
有一次有一個阿嬤跟她的女兒來看訪視,因為阿嬤實在太緊張了,訪視結束的時候,我脫口說出:你放心!你睡著的時候我都在!
我講完這句話之後,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然後我的護理師白眼已經都翻到後面去了,因為我是一個粗獷到處罵髒話的人,她們覺得我只會對二十五歲的少女講出這麼溫柔的話來,我後來也覺得這句話真是溫柔而且充滿力量,假如每一次訪視結束都能這樣跟病人講:”你睡著的時候,我都會在旁邊守護你“這真是一件美麗的事·
有一次值班,神經外科醫叫我去急診室做訪視,說有一個腦部出血的病人要開急診刀,我下去的時候病人已經插管,外科醫師叫我快一點,因為出血的面積很大,然後家屬還在外地,必須將同意書傳真到外地,等家屬簽好之後再傳回來,這中間不知道要浪費多少時間,我說假如真的很急的話,就你跟急診醫師,兩個醫師自己簽一簽就好啦!外科醫師說:不行啦!有找到家屬的不行,只有找不到家屬的,才可以兩個獨立的醫師幫忙簽同意書
我就說:那就傳真出去之後,也不用等回函,你直接把病人推到開刀房吧!在人命的面前,這些狗屁規矩就不用管了
我講完這句話之後,覺得沒有麻醉同意書我也敢麻,我真的也是很敢....
幾年前我從鄉下醫院被調回來的時候,當時科內一個月接受手術後疼痛控制的病人只有二十來個,院方高層對這個醫療品質非常不滿意,然後科內只有一台過時的超音波,血管神經肌肉常常看不清楚,我當時就這樣帶著住院醫師,開始教他們用神經阻斷術來做術後止痛,當時大家抱怨半天,因為超音波太舊,針根本看不清楚,一台超音波也不夠用,大家常常搶超音波搶到吵架,科內所有的人都認為我用那麼舊的超音波,不可能做得起來,但是我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一個月止痛的人次從二十幾個人變成二百多人,後來醫院因此買了四台超音波,讓病人享有更好更安全的醫療品質
我後來跟學弟說,神經阻斷術其實不難,我會的其他醫師也會,我教你的跟別人教你的其實也都一樣,但是為什麼術後止痛這個問題大家都做不起來,只有我做得起來?你經歷過這些你到底從我身上學到什麼?
因為我從不放棄,老闆交代的事我從不抱怨也不說不可能,我用最少的資源做最大的夢,因為這件事,我的學弟曾經對我:我改變了整個花東地區,手術後急性疼痛的止痛方式
有一次我跟總醫師一起值班,那天晚上雖然不會很忙,但是急診刀也是一台接著一台,幾個斷手斷腳的病人在急診室等著要開刀,然後總醫師發現我去急診室做麻醉前訪視,嘗試幫病人做止痛,他很驚訝的說:學長,你去急診室看病人?你去急診室看病人?你去急診室看病人?總醫師大概太驚訝了,這句話他一連說了三次...我可以了解他為什麼那麼驚訝,因為值班的時間,人力不夠,值班醫師大多不願意去急診室看病人幫病人做止痛,就算真的要去,也是叫住院醫師去,大概從來沒有聽過,值班時間主治醫師會親自下去急診室看病人的
有一次我的一個同事因為意外手部骨折,在急診室已經打了10mg 的嗎啡,還是痛到無法打石膏,我看到他的時候,她斜躺在病床上,臉部表情猙獰,我幫他做了神經阻斷之後,她才好一點可以上石膏,就是因為這個契機,我們決定開始投入急診止痛,我希望所有的病人一旦受傷,一到急診室的第一個時間,再打石膏前或是在等待開刀的時間中,我都能幫病人做阻斷術做止痛,這樣我就能建立一個無痛急診室
於是我去急診科演講,請他們派人來學神經阻斷術,假如他們不願意學,那請他們發現病人受傷的時候,會診骨科的同時也同時會診我們,但是急診可能真的太忙了,他們忙著拯救病人的生命,所以沒辦法配合,後來我只好去拜託骨科醫師,說你們收到會診的時候,同時打一通電話給我,我就下去幫病人做止痛,其實我花了很大的心力,跟無數的人吵過架,才讓大家開始有這個習慣
我曾經告訴住院醫師說,值班的時候,你們手裡拿著控台的手機,有幾台急診刀,幾個病人躺在急診室需要止痛,你們一定知道,你們有空應該要去急診室幫病人止痛,有一天萬一你們自己或是你們的家屬受傷的時候,你們一定也會希望我這麼做...我們希望怎麼樣受到對待,也要這樣同時對待病人,而我要求你們的,我自己一定做得到
我還記得我當時很臭屁地跟總醫師說:你知道你學長之所以帥,不是因為長得好看,而是因爲我心裡一直有一個更美麗的世界,而我很努力的去達成那個世界
手機急診室師大 在 手機急診室萬華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送優惠碼內含優惠碼CER 30分鐘快修! Apple iPhone Asus HTC Samsung Sony Oppo iPad Apple Watch 手機急診室站前店師大店東湖店萬華店[鑫部落真.教學] . ... <看更多>
手機急診室師大 在 Re: [問題] 手機不能開機+螢幕破裂維修- 看板MobileComm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pseudodoc (..........)》之銘言:
: 今天手機一個手滑
: 就這樣看著手機飛出、飛落
: 我的心臟也差點跟著手機飛出去
: 所幸衝過去檢查,發現螢幕雖有裂痕但不嚴重
: 真的鬆了三口氣,老天保佑 老天保佑!
: 但…另一個問題是
: 現在沒辦法開機了怎麼辦?
: 爬文能做的方法都做了,好像真的壞掉了…
: 再買一台事小,當初買手機本身也不是很貴的中階機
: 但裡面有我很重要的資料,一張張我生命中的記憶還沒備份QQ
: 想送原廠,但有查到送原廠可能回來資料會不見
: 一般的手機店維修會不會比較有機會能讓保留資料嗎?
: 記得之前電腦壞掉我都是去電腦店請老闆撈資料
: 就看他把硬碟拔出來放到另一台新電腦就好
: 如果不修理,去通訊行買新手機
: 想問一下台北有沒有推薦的通訊行有這個移轉資料的服務的呢?
感謝版友熱心回覆
最後手機沒換新直接修好了
感謝大家熱心幫助
這邊也來分享我的維修心得,回饋一下版上
版上建議的搬晶片、買一樣的手機移主版對我來說太難了
跟朋友討論後,直接去手機維修店修了
想說螢幕沒裂很嚴重的通常都小傷
後來跟朋友去離他家最近的手機急診室來維修
維修的花費也比再買一樣的手機來換主版便宜
之前爬文有看到一般維修都要等上一星期左右
找了一台之前用過,還能開機的備用機來用
結果前後不用半小時就修好了
就跟老闆、朋友三人聊天,聊著聊著突然就好了,打破我對維修等很久的印象
老闆滿能聊的,一直聽他說著一些手機知識,感覺給他講上3小時都講不完
不過也因此知道一些手機小知識跟大家分享
1.一般機台、備料齊全的手機維修店,大概30分鐘能修好手機,而且這類手機維修店通常是上游廠商,維修費也比較便宜。
2.如果真的情況特殊要修比較久,手機維修店都會免費提供備用手機(但我猜性能不是很好,不過我想正常上網,用LINE應該沒問題吧)
3.手機壞掉不能動不一定是主機板的問題,可能像我一樣只是螢幕或者其他問題
4.手機維修店越來越多,現在維修價格也通開透明了,一般網路就能查的到
5.去手機維修店維修的人其實不少,像我等待期間前後就好幾個來拿手機的,我想除非有備用機,不然現在人別說一天了,能不能忍受半天沒手機都是個謎吧?
不過維修時候還有發生一些小插曲
因為坐在櫃檯前就可以直接看到工程師在維修的樣子,我就有想要看他怎麼拆解、換零件,但最後完全看不懂,只能看出工程師小心翼翼的用著工具拆解、更換零件,但我們有拍工程師在維修時的樣子
不過拍了幾張老闆以為我是在錄影存證XD
老闆還跟我們說不用這麼麻煩,他們都有攝影機隨時可以調閱、還解釋理解大家會擔心店家對手機換來之類的,真的還滿可愛的
附上拯救我手機的工程師(感謝朋友手機支援)
不確定工程師戴口罩是因為防疫,還是本來維修時就會配戴
最後
回家有順利把相片都撈出來了,但要感謝我的A70,雖然當初買的是中階機,但用的都很滿意,要不是摔到它,相信也是一隻耐用的好手機,希望這次修好了能陪我多奮戰幾年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時常備份阿,不要像我一樣事後補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8.66.17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bileComm/M.1587835161.A.57F.html
※ 編輯: pseudodoc (39.8.66.173 臺灣), 04/26/2020 18:10:3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