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富可炫、無老可啃,如何在挫折中積蓄力量?
疲累不是沒有過,但心累真的不同。到了承受的極限,再多一分,很可能會被壓垮。
A小姐的爸媽在她小時候就前後因病過世。因為這樣的人生經歷,她特別珍惜人和人之間的感情。自從她和先生結婚,因此有了新的家人,這讓她備感珍貴,平常對家人無私付出。像是為了幫助先生在工作上無後顧之憂,A小姐最終選擇做家庭主婦,全心全意陪伴先生。她那時認為,只要兩個人一起努力,不管是在職場上獲得一席地位,還是在家裡兢兢業業扶持家人,只要可以把這個家經營得風生水起,溫馨溫暖,就是好的選擇。
結果,辭職當家庭主婦並沒有A小姐想得那麼簡單。照顧先生、忙裡忙外,久而久之,身邊的人覺得她是一個不用承擔責任的家庭主婦。而且因為少了朋友的互動,也沒有了工作中努力打拼的成就感,A小姐感覺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孤獨。她發現很少人能理解她的付出和努力。就算是這樣,只要對這個家好,A小姐也是甘之如飴。直到有一天,她和先生發生爭吵,先生一句:「妳就是一個米蟲!」擊潰了她所有的堅持。付出不被看到,還被認為是米蟲,這就是她在自己先生心中的地位。這讓她崩潰⋯⋯
B先生高中、大學成績一般,都是靠他的運動成績晉升。雖然成績一般,但畢業之後,他期望自己可以透過職場打拼實現自己的成就感。因為他並沒有畢業於名校,也沒有頂尖專業一技之長,為了給年邁父母爭取更好的生活,他克己勤勉,希望付出最大的努力,儘快在這個商業社會上立足。而且B先生擁有運動員的意志力,經過他刻苦努力,總算在職場上有了一點自己的小口碑。
誰知老天給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一次意外橫禍,讓他差點走不出加護病房。後來很幸運,他的命救回來了,但失去了寶貴的雙腿,原本的工作因此不能再繼續。再加上高額的醫療看護費用,這讓B先生和家人都選入精神和生活的雙重困頓之中⋯⋯
當遇到巨大的壓力和挫折的時候,大家或多或少都曾暗暗地埋怨自己「一無所有、什麼都不行、什麼都做不好」這樣的心情。
上面的故事,A小姐埋怨過自己遇人不淑、識人不清、耐不住寂寞,B先生埋怨過自己小時候不夠努力、個性大條粗心、背後沒有人可以真正給自己支持和幫助。
只能說, 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有的人努力但不夠明理,有的人熱情但不夠理性,有的人富裕但不夠快樂。當我們遇到挫折而落入「埋怨自己」的無限低谷時, 永遠可以找到各種藉口妄自菲薄。
#萎靡的心態是無法拉我們起來扭轉乾坤的。
我們大部分人都是在社會的浪濤中載浮載沉,沒有超人、沒有奇蹟、沒有富庶的祖輩、沒有全能的導師⋯⋯面對人生這麼多的風浪,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和考驗.
#要怎麼做才能在挫折中衝破迷茫困頓而建立自己的人生呢? 這提供幾點給大家參考。
一,對自己溫柔。
遇到挫折,還能對自己溫柔的人,可以在 #不好的情緒中保持理性的自控能力。當我們可以保持理性來面對挫折,雖然挫敗感仍然在,但容忍度和承受力會變高。還能隨時覺察自己的狀態,隨時調整自己,以幫助自己隨時可以把握時機,衝破迷茫。
二,接受別人的好意。
遇到挫折的時候,大部分人一時間很難接受別人的好意。 #因為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不容易相信別人,更怕別人異樣的眼光。而且對負面的訊息會更加敏感,容易斥責和貶低自己和身邊的人。如果能在挫折失意的時候,還能適當地接受別人的好意,可以幫助我們重拾對人、對世界、對自己的信心。
三,有意識地自我對話。
挫折的時候,如果順著挫折感一路低靡下去,很容易情緒性的鑽牛角尖,放不開悲觀的心態。如果可以在修整身心之後,有意識地開啟自我對話,發自內心地和自己聊聊天,可以發現 #每天無意識發生的自我對話比我們想像的多很多。中間的自我對話,有負面的,也有積極的,只要我們願意挑選積極的內心想法,就能扭轉我們的負面視角,更多地注意到眼前事物地積極角度。
四,真誠地接納自己的情緒。
面對挫折困苦,心情不可能好。不要試圖偽裝自己,假裝自己不在乎、不介意。 #覺得難過的時候不要強迫自己樂觀。 覺得脆弱的時候,不要強迫自己堅強。痛苦難耐的時候,我們可以哭、可以傾訴、可以抱怨、可以運動⋯⋯適當的發洩對情緒管理來說是好事。長期的情緒壓抑會導致個性和價值觀的扭曲,萬一因此造成萬劫不復的後果是追悔莫及的。在生活中接納自己的情緒,為的就是提高我們自我的觀察能力,及時的認可自己,及時的釋放情緒,可以提高我們的自我信任,個性中的韌性和抗壓力因此也可以獲得提高。
五,建立自己明辨是非的價值觀。
生活裡很多挫折都是來自於外界,也許我們自己難辭其咎,但是有些錯如果是出自別人,我們無需過多的為別人承擔責任。很多人說,從古至今,這個世界笑貧不笑娼。好像只有富貴人家才是天堂之民,我們一般人都需要如螻蟻一般的過活。但其實,持有這種論述的人忘記了,我們雖不能選擇自己的出生和機緣,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和金錢觀。什麼事不能做、什麼錢不能賺、什麼人不能靠近、什麼狀況不能屈服⋯⋯ #我們為自己建立的價值立場可以幫助我們分辨選擇命運的走向。
回到上面的故事。
後來,A小姐選擇跟先生打離婚官司。在訴諸夫妻財產分配的過程中,她的先生逐漸意識到自己事業上的成功是來自太太毫無怨言的支持和鼓勵。後來A小姐的先生主動求和,兩個人重新回歸家庭,互相尊重、相濡以沫。
後來,B先生透過自己對話打開心結。「雖然失去雙腳非常傷心難過,但這樣的自己內心會是殘缺的嗎?」不是。「雖然沒有了健全的身體,我的人生就會因此也變得殘缺嗎?」不是。「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一生?」靠自己努力創造而獲得自我成就感的一生。「以我的能力,我還可以做什麼?」我有堅強的意志力。B先生透過自我對話,想到參加殘疾人運動會,在游泳比賽項目上獲得非常好的成績。他透過自己溫柔而堅定的內心,重新創建出美好的人生。
最後,還有一個關鍵要提醒大家: #生活中出現挫折是一個讓我們提高警惕的訊號。它提醒我們,有什麼事不太對,需要我們做出及時的調整。
🔔
如果沒有自我覺察的習慣,沒有主動積極地去自我調整,那麼重大挫折就會接著出現,讓我們以被動的方式改變自己。面對重大挫折,被動地改變自己,是我們不願意見到的。
對自己溫柔、接受別人的好意、有意識地自我對話、真誠地接納自己的情緒、建立自己明辨是非的價值觀。這些要在平常就常常運用練習、形成習慣。這些習慣會慢慢變成我們內在的智慧和力量,幫助我們遇到任何事情,處變不驚、逆增上緣,創建美好幸福的生活。
Home Shop
#把時尚穿出妳的樣子
#我與我的hs穿搭
#內在力量
#白瑜
我是 老 爸 我不要當爸 炫 富 在 精算媽咪的家計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聽話照做就會成功」我真的超~級-排-斥這句話;跟我這麼說的人會直接失去我的信任度,因為這樣的人沒有想試著了解對方需求跟想法只想說自己想說的,今天又聽到別人這麼說。
.
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你怎麼知道你的方法適合他的心靈狀態/財務狀態/家庭狀態?
.
每個人要的成功不同,你怎麼知道你建造出來的那個成功是對方想要生活。
.
每個人都有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你怎麼會覺得自己各方面都比別人優秀?
.
機器可以被標準化,有想法的人很難,即便我們制定了SOP標準作業流程但是人還是會因為身體、情緒跟環境影響而有不同的感受。
.
不尊重別人,單方面自我感覺良好?還是因為看過的世界不夠大,知道的東西不夠廣所以覺得自己唯一知道的方法就是最棒的?
.
這輩子不知道聽過多少人說我不聽話了,因為我很好學所以我到處去學習,每個門派的老師做法都不一樣,格局、眼光,信念不同,甚至兩個老師的方法互相抵觸的。
.
就連我現在親密的合作對象 Laura rennt 羅拉快跑 我們在想法上還是會不同,我們連退休金的計算方式都不一樣?應用的方式不同,算出來的金額不同,那代表有人對另一方就錯嗎?當然不是啊!
.
不一樣不是錯誤,重要的是「思考過程」,自己是怎麼想到這一步的,所以在我的課程中我的標準答案很少,引導思考很多。
.
身為一個有思考能力的人,我們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別人的成功模式也不一定適合我們,別人想要的生活方式我們搞不好很不喜歡,有人愛冒險,有人宅炸天。
.
有人的財富來自講課,有的人財富來自於組織行銷,有人來自創業,而且類型還有千千萬萬種,明明沒什麼實質幫助但是非常敢收費的老師真的超多的,我若是給不出超越收費的價值我是不敢收費的說!
.
曾經我遇到一位講師,他用衡量學員的成功標準是月收入,所以常常把自己的收入跟學員的收入拿出來講,常常炫富自己多有錢,這真的是我最反感的銷售方式。
.
因為人生沒有這麼膚淺,不是用那一排銀行帳戶的數字去定義的,我們很需要賺錢沒錯但是不是用錢衡量存在價值的,我們有很多讓我生命有意義的事情想做。
.
上課的學員有時候也會急著想要一個標準答案,自己沒有太多想法,但是世界上沒有標準答案的事情很多;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什麼,那麼沒有人能夠幫助到你的喔!
.
思考訓練也是一種技能,台灣早期的填鴨式教育讓我們的腦袋裡只有「正確答案」,成績要考得好就是背起來而不是深度學習,不要問老師為什麼只需要填入⭕️和❌。
.
如果這樣的學習方式限制了我們的翅膀,那我們就需要好好思考是不是要用同樣的方式對待我們的孩子?或許讓他們思考會很囉嗦、很難管教、出錯機率變高但是只要爸媽願意接受這個挑戰,孩子的發展就會無限♾️。
我是 老 爸 我不要當爸 炫 富 在 呂翊榮的財經讀書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蘿莉的忠告
有一位學生,年紀未滿三十,陽光活潑,
外型就是非常蘿莉,漂亮可愛,有多國旅遊見聞,
保險二代,媽媽本身是超業,耳濡目染下,
在保險業很短的時間就達成年薪三百萬。
現在時下年輕人最常使用的社群 IG,
她有一段見聞與我分享!
「美好的童話只存在於詐騙中」
文長慎入 (全文照登無修改):
===================
老師好~
請原諒學生不禮貌的不等你回應直接說我想說的
知道你忙 等你回覆的時候可能好晚
——————————————————
詐騙集團
老師跟您分享一件我最近遇到的趣?事
這幾個月來發現在IG上面出現了很多大陸人
他們都會用私訊的方式來私訊我
我就有一搭沒一搭地回
後來大陸人的人數實在變得太多
我就覺得很奇怪所以我就開始問他們
但是他們都說是待在國外所以玩IG也很正常
我就想說可能吧就也沒想太多不關我的事
前陣子有一個就是聊的比較愉快
他就說比較少上IG,加個Line吧
我當下才在想說就算國外也沒有在用Line
他怎麼知道台灣都用Line
心思也是沒在那就想說好啊加Line
從這之後他開始噓寒問暖
訴說家世背景、爸媽不在身邊隔代教養
總而言之就是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成功人士形象
我不知道是不是太無聊
我竟然默默的聽他講的那麼多
他在這中間時不時地跟我提虛擬貨幣
堅守老師教的原則不懂的東西不要碰
何況我跟他素未謀面
我就請他說不要再跟我講這個了
講到財經我就頭痛
他就開始生氣 是真的生氣喔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他說
難道你希望我們兩個之間都是講一些沒營養的話
吃飽了嗎 睡醒了嗎 今天過得怎麼樣
這時候我就覺得他莫名其妙
準備把他拉黑 我跟他又沒感情
他為什麼讓我覺得感情勒索
後來他又自圓其說 說他太激動了有的沒的
我就想說算了 但我已經不舒服了
再後面他就講土情話 再時不時地提到區塊鏈
想說跟他聊天也蠻愉快的
有一種被人關心的感覺
但我的理智不允許我不查明真相
我就開始查區塊鏈的詐騙案
還有他有叫我去下載一個金色財經APP
這實在是太詭異了 我就看了一下但沒有下載
Google金色財經的創辦人跟火幣是同一人
這下子已經確定他是詐騙集團
正常誰會這麼積極的要叫人家去了解財經呢
而且那麼多APP偏要我下載金色財經
但我沒有說... 我就繼續聊著
他就持續的感情勒索我
時不時的感情勒索
雖然知道他是詐騙集團但是生氣的點也太沒辦法令人信服了
我就懶得理他就不傳了
後來他就開始道歉啊什麼的
我就直接把他的照片傳給他
發現他是詐騙集團的時候我就反偵查到他用的是別人的照片
我就傳了他沒有傳給我過的照片
結果這個人竟然還在繼續騙
後來我就跟他說
麻煩請他不要再感情勒索別人
不知道他是太有自信還是白痴
他居然還要我相信他
還說我是不是太喜歡他保存他那麼多相片
實在是太沒營養了 不要臉到極點
我就回說無趣 洗洗睡吧
在這之後他時間到了都沒有再傳給我了
我個人覺得他解脫了
後來我把這件事分享給周遭的朋友
結果他們都跟說他們周遭最近有超級多的朋友都被感情詐騙(5個以上)
金額雖然不大但是因為他們賺得錢也不多
就是3、5萬 有些甚至被要求對方去用信用貸款
都成功地詐騙到他們的錢
有些人是一毛不拔的但也被詐騙到了
我覺得蠻神奇的
可能現在疫情大家都待在家比較孤單寂寞
我的結論感想就是
美好的童話故事只存在於詐騙案
現實生活就是現實生活
做人不能貪婪也不要妄想去得到不屬於自己的
現實生活不會欺騙我們 只有自己會騙自己
平常該進修的時候得進修 充實自己的腦袋心靈
謹記老師說的不懂的東西不要碰
高報酬伴隨高風險 真的那麼好賺也不會輪到我
再來就是老師教的心理層面的課程
聽老師講都很簡單很順
但當自己要講出口時根本講不出個所以然來
但有一個基礎在 我相信不會輕易的被詐騙
(聊天過程中我從來沒有透漏過財務、IG上面更沒有炫富的東西)
那些操控資金盤的人
真心覺得他們應該下地獄
但這種弱肉強食世代
如果自己不讓自己變強 就真的是待宰的羔羊
謝謝老師平常的教導
我覺得這種事情應該要講出來
與其被詐騙集團詐騙不如拿錢投資自己的腦袋更來得實在
好多人都覺得自己不可能被詐騙
嗯 可能運氣好沒遇到
但是遇到的時候是否能分辨的出來是現實還是虛幻
好似保險一樣 我不知道我會不會用到保險
但我有一個保障就是心安
風險管理的概念😂
老師的名言之一: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
謝謝老師謝謝老師謝謝老師
======================
很多人就是被騙了感情又被騙了錢
想說提醒大家要多注意最近有很多這種詐騙
我朋友叫我不要講
我倒覺得以自身經驗來提醒大家
可以讓別人更重視這件事情
就打了這一篇給老師
從老師口中的遣詞用字可以更為精簡扼要也更有影響力
也想藉由老師的文筆 把我所遇到的事情給分享出去讓大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