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一切都還好,但後來不妙了。
受限於嚴格的山地管制和社團申請制,古早年代的登山健行活動屬於小眾,即便環保觀念欠佳的隊伍不在少數,遊憩使用產生的影響較不明顯──這是因為量少。
另一因素是裝備重量可觀,當時爬高山非要雇用原住民協作不可,口袋還必須要深才行,構成一道不可忽視的經濟門檻。
這要等到吃苦耐勞的大學登山社崛起後,配合觀念、材料、科技的進展,才吹起一陣自給自足的「窮爬」風。
裝備共享,省吃儉用、團隊合作、隊伍紀律 ... 現在的岳界前輩大多也是從這個時代中成長茁壯,美其名曰傳承式教育,其實是犯個錯就會被電翻的學長制 😂😂
這個時候還可以說是美景美哉,但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雖然不必像從前一樣花大錢,爬山大致上還是苦味居多,個中滋味只留給一群自虐分子細細品嘗。
.
千禧年左右風雲變色,政府放鬆管制,民眾登百岳再也不必從協會雇用高山嚮導。自此商業逐漸主導登山活動的發展,協作團體相應而生,悄悄地進駐各山屋營地,為消費者提供伙食和帳棚租賃服務等。
爬山的味道變甜了。申請有人幫、接駁有人駕、餐食有人煮,方向有人帶,重物有人揹,即便是多日縱走行程也可全輕裝完成,達成了旅遊化的條件。
一再正向循環累積、亂象叢生之後,我們才愕然發現:這項活動已經大眾化了,即使有總量管制,遊憩的負面影響累積起來還是十分恐怖。
飛舞的蒼蠅、不忍卒睹的糞坑、不斷擴大的地雷區、飛散各處的垃圾 ... 戶外教育失落了20年,面對人人皆可為登山客的時代,陳舊體制瀕臨崩潰,無法控制這隻被餵大的猛獸。
.
放眼國外的體制,這一題的「自然解」是付費制。訪客是亂源,但起碼在經濟層面來看,是有貢獻的亂源。(更別說不少人只要受到正確教育,其實不只不會惹事生非,還會反過來加入保護環境的行列)
但我們臺灣山友嘛,在管理單位和社會眼中是沒貢獻的亂源,難怪會成為過街老鼠。免費/低價模式在過去是給身為小眾的山友方便,但小眾變成大眾之後,就把方便當隨便,你說這一個模式該不該改?
本來一切都還好,現在不妙了。所以時代變了,人要進步,體制也要進步。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