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零下六十八度:二戰後臺灣人的西伯利亞戰俘經驗」介紹
訪問作者:陳力航
內容簡介:
|南洋以外,臺灣人的極地苦寒戰俘記憶|
非虛構寫作紀錄二戰後臺灣人的身不由己
以日本國民身分遠赴滿洲國,面對異域與隨之而來的戰事
從小人物個人生命經驗看大歷史底下的流轉與哀傷
西伯利亞拘留,指的是二戰末期,蘇聯向日本開戰,戰敗後大量的日軍戰俘強制移送西伯利亞與中亞、蒙古等地,在惡劣高壓的環境中進行苦役工作,在那不毛之地導致許多人魂斷異鄉。
除了日本人,當時的臺灣人成為戰俘後,也被送往西伯利亞。臺灣人來自溫暖海島,更加不能適應北地氣候,然而,這段歷史卻被抹去、消失於臺灣人的記憶中。
本書從宜蘭男兒陳以文的生命歷程出發,透過他的經驗,回到那混亂的一九四五年,跟著他從日本本土出發,前往滿洲、西伯利亞,重新認識並補足屬於臺灣人的歷史。
作者簡介:陳力航
出身宜蘭醫藥世家,成大歷史系學士、政大臺史所碩士,現為獨立研究者,專長為日治時期臺灣史,除學術著作之外,亦有多篇歷史普及、非虛構文章刊載於網站《故事》、《黑色酒吧》、期刊《薰風》。專書部分,著有《圳流百年》(方寸,與謝金魚等合著)、《黑色怪譚:讓你害怕的,真的是鬼嗎?》(聯合文學,與艾德嘉等合著)、《不能只有我看到!臺灣史上的小人物大有事》(圓神,與吳亮衡等合著)。
出版社粉絲頁: 前衛出版社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零下六十八度:二戰後臺灣人的西伯利亞戰俘經驗」介紹 訪問作者:陳力航 內容簡介: |南洋以外,臺灣人的極地苦寒戰俘記憶| 非虛構寫作紀錄二戰後臺灣人的身不由己 以日本國民身分遠赴滿洲國,面對異域與隨之而來的戰事 從小人物個人生命經驗看大歷史底下的流轉與哀傷 西伯...
「成大歷史」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成大歷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成大歷史 在 謝金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成大歷史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成大歷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成大歷史 在 [心得] 110年成大歷史所推甄心得- 看板gradu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成大歷史 在 成大歷史系新生- 成功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成大歷史 在 成功大學歷史系學會| Tainan 的評價
- 關於成大歷史 在 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系學會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成大歷史 在 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簡介_簡版 - YouTube 的評價
成大歷史 在 謝金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每天為你讀一點書 S01E46 《日光與黑潮》選詩 feat.詩人林梵/演員莫子儀 #獻給已乘海翁遠去的林瑞明教授
林老師有兩種身分,一個是學者林瑞明,台灣文學史的大師,在戒嚴時期就關心著台灣文學脈絡的學者,楊逵的知己與賴和研究的專家,也是成大歷史系的傳奇人物。另一個是詩人林梵,早年的苦吟與憂愁,在《日光與黑潮》中,轉成了花枝春滿、天心月圓那樣的平靜與希望,即便晚年的他身受病痛所苦,但在詩中,身體的痛苦不佔痕跡。
他也是一位積極熱情、毫無私心的組織者, 國立臺灣文學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 與成大台文所的創立,都與他的大力奔走、不辭勞苦有關,可是任期一到,他老人家毫不戀棧,依舊做學問去。
老師是標準的台南人,他說過自己小時候騎過普濟殿的石獅子,每天早上要去永記魚丸,他不喜歡台北的繁華熱鬧,有一陣子系館整修,他就每天坐在吳園旁的 奉茶.十八卯 茶屋工作,因為天天去,初次去的客人還以為他是老闆。
我並不是林老師的學生,確切來說其實算網友(?),我沒有資格評價老師的工作,但我希望大家都能認識這位了不起的學者、了不起的詩人,大家也可以去 @林瑞明教授紀念專頁 看看老師的故事。
非常感謝金馬影帝 莫子儀 MO Tzu-yi Morning 獻聲相助,替我們朗讀了林瑞明老師詩集中的兩首詩:〈生活〉與〈時間哲學〉,我們不知道每一天會往哪裡去,但每一天,都可是充滿期待的一天。
*選自林梵,《日光與黑潮》,新北:印刻文學,
2015。
📙每天為你讀一點書 📙 👉️點開連結直接聽
https://sndn.link/readforyou/ZEhN6H
-------
由謝金魚主持、慈濟基金會獨家贊助
不論你在哪裡,我們都在這裡,每天九點,為你朗讀。
Sound On:
https://sndn.link/readforyou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0SwHu6Voc8eNV4trI8N0ZX
KKBOX:
https://podcast.kkbox.com/channel/KlHdUqx6AIr-Fdpprn
apple:
https://reurl.cc/a9vXVl
Google:
https://reurl.cc/zeWKpe
成大歷史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臺南私房故事】#鍵盤時空之旅 #臺南北門 #烏腳病
❝ 我們知道截肢是為了減輕目前的痛苦,但這也是不容易的決定。❞
今天來介紹一個流行於 80 年前的「怪病」,一旦發病,你的四肢會刺痛、發麻,末期甚至發黑潰爛......,痛苦更讓你失眠、憂鬱、食慾不振 ── 這是俗稱的「烏腳病」。
1920 年代,臺南嘉義沿海一帶的人們開始出現上述症狀。當時醫學找不出病因,也無法治療,得烏腳病常被視為中了妖魔鬼怪的邪,甚至被認為「報應上身」,遭到街坊鄰居的排擠。
身心飽受折磨,傷口持續潰爛的病患,為了活下去唯一的方法是 ── 截肢。
#身體或心靈都需要被重視的患者
「烏腳病患根本的救濟問題不是單純醫療問題。」有「臺灣烏腳病之父」之稱的王金河醫師深深知道,截肢的宣判將會徹底影響病患此生的命運。
照顧烏腳病患者並不容易,因截肢失去自由,不論是身體或心靈都需要好好被對待。治癒後技能訓練,使烏腳病患者自立更生,增進生活樂趣才是最為重要。
#草蓆與烏腳病患者 #疾病之下人與人的同理和支持
1963 年,在王金河醫師診所的後方,妻子毛碧梅女士為病患搭起一座避風港。他們設置手工藝工場,讓病患學習藺草編織技能、並提供工作賺錢的機會;基督教芥菜種會更資助工作者的食宿費用,讓病患能安心住在診所,透過編織展現他們重拾生活的動力。
隨著自來水管線與公共設施普及,人們漸漸脫離烏腳病的威脅。過去這一年來臺灣水情告急,讓我們感受到水資源寶貴與現代化水道設施的重要性。
而這兩個月,升溫疫情讓人面臨流行疾病當前的不安與恐慌,回顧烏腳病醫療史漫長的奮鬥歷程,更提醒著我們,面對疾病時,人與人之間同理、互助支持的重要。
今年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園區與成大歷史系合作,在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支持下,啟動一系列展覽更新計畫,前期特別透過行動工作坊「藺一種織事」,在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園區,邀請北門國小師生透過導覽與擬真體驗,同理病患的不便之處,認識病患視角下的烏腳病歷史。
*本篇與臺南市文化局南博ONE合作
【存起來!以後去臺南這樣玩!】螢幕之旅第二站
── 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園區
成大歷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零下六十八度:二戰後臺灣人的西伯利亞戰俘經驗」介紹
訪問作者:陳力航
內容簡介:
|南洋以外,臺灣人的極地苦寒戰俘記憶|
非虛構寫作紀錄二戰後臺灣人的身不由己
以日本國民身分遠赴滿洲國,面對異域與隨之而來的戰事
從小人物個人生命經驗看大歷史底下的流轉與哀傷
西伯利亞拘留,指的是二戰末期,蘇聯向日本開戰,戰敗後大量的日軍戰俘強制移送西伯利亞與中亞、蒙古等地,在惡劣高壓的環境中進行苦役工作,在那不毛之地導致許多人魂斷異鄉。
除了日本人,當時的臺灣人成為戰俘後,也被送往西伯利亞。臺灣人來自溫暖海島,更加不能適應北地氣候,然而,這段歷史卻被抹去、消失於臺灣人的記憶中。
本書從宜蘭男兒陳以文的生命歷程出發,透過他的經驗,回到那混亂的一九四五年,跟著他從日本本土出發,前往滿洲、西伯利亞,重新認識並補足屬於臺灣人的歷史。
作者簡介:陳力航
出身宜蘭醫藥世家,成大歷史系學士、政大臺史所碩士,現為獨立研究者,專長為日治時期臺灣史,除學術著作之外,亦有多篇歷史普及、非虛構文章刊載於網站《故事》、《黑色酒吧》、期刊《薰風》。專書部分,著有《圳流百年》(方寸,與謝金魚等合著)、《黑色怪譚:讓你害怕的,真的是鬼嗎?》(聯合文學,與艾德嘉等合著)、《不能只有我看到!臺灣史上的小人物大有事》(圓神,與吳亮衡等合著)。
出版社粉絲頁: 前衛出版社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SHxMQxKDa4/hqdefault.jpg)
成大歷史 在 成大歷史系新生- 成功大學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我是今年的新生,請問一下讀歷史系好嗎...因為我看學長姊的高中都是學店,還有看到系上fb社團的大家的自介和留言都好尷尬也沒幾個人回應, ... ... <看更多>
成大歷史 在 成功大學歷史系學會| Tainan 的推薦與評價
成功大學歷史 系學會, Tainan, Taiwan. 1K likes · 19 were here.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學會NCKU Department of History Student Association (NCKU HISSA) ... <看更多>
成大歷史 在 [心得] 110年成大歷史所推甄心得- 看板gradu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第一部分:前言
雖然是去年的事情,但是版上比較少文科推甄分享
過去在PTT受益良多,有許多前輩願意分享經驗
所以也想要分享一下歷史研究所的推甄過程
(不過時間過去一年,有些印象變模糊)
先說自己不是特別優秀的學生,或是很適合走這條路
因為感覺我和一些同學相比,問題意識的形成並非那麼遠大
大學期間所研究的領域比較不會受到青睞或是發展性沒那麼高
第二部分:背景
學校:教堂大學(大肚山大學)
系排名:1/81
百分比:1.23%
學業平均:89.20
等第積分平均GPA:4.10
大學期間獲得過幾次書卷獎與榮譽生,還有擔任過幾次TA
畢業後有領到斐陶斐榮譽會員的獎項
起初剛進大學就想要讀研究所
不過當時想法比較膚淺簡單,只是為了想要洗學歷
(所以如果很早就有類似的念頭,就要稍微顧一下排名)
直到大二下學期遇到新的系主任教的史學方法
彷彿讓我初次體驗到如何找資料、整理資料還有撰寫歷史專題
在這個過程中找到探究歷史的熱情與成就感
內心逐漸萌生初一些想法,說不定自己也能夠走這條路
加上大二開始修教育學程,未來也篤定要考高中教師甄試
覺得碩士學歷對於這件事情有很大的關聯或是說必要條件
大三開始詢問一些學長姐推甄或是考試經驗
還有打聽一下哪些學校的老師研究領域有符合
最後大四的時候就只推甄成大歷史所
(上面指的是單就歷史所,不然有報台師其他所)
第三部分:準備過程
坦白說推甄這件事情一開始對我而言很陌生
因為前一屆的學長姐似乎沒有人推甄其他學校
所以都是爬PTT貼文或是問更前面幾屆的學長
我的研究主題是台灣慰安婦
起因是大二時修台灣政治史,閱讀朱德蘭教授的《臺灣慰安婦》
對於這個議題還有歷史背景感到興趣,就決定用這個來當作主題
大三這一年也有閱讀相關論文與專書,所以升上大四暑假很快就完成研究計畫
其實..並沒有經過太多修改就交出去,主要是拜託教授幫我寫推薦信
不過他們都有提到這個主題未來發展性可能不高,看我要不要換主題
可是當時的我對於慰安婦有極高的熱忱與一種使命感,所以就有點固執不換
果不其然去面試時,教授們都有問到類似問題
比如說要怎麼跟其他領域結合慰安婦主題、如何找到新穎史料等等
現在回頭想真的是教授放我一馬,沒有過度嚴厲砲轟卻能讓我知道思考的盲點
再來就是蒐集大學前面三年的作品
我不知道其他學校的課程會不會做很多專題
不過以自身經驗來看,推甄時我有累積6、7篇的專題研究
字數大致上落在1萬至1萬5左右,也有嘗試做過地方史結合GIS製作地圖
這點在面試時有被問到,也有被幾位教授誇獎做得還不錯!
所以我想說的是,大學要把握機會多產出一些作品
即使沒有投稿一些學術期刊,但是至少要被看見基本的研究能力與雛形
第四部份:面試當天
一大早從雲林開車到炎熱的台南
其實沒有特別想自我介紹要說什麼
是在開車的過程中稍微想一下要怎麼講
畢竟教授不會想知道你家怎樣的
所以一開始先朝報考研究所動機講起,再和研究主題與生命經驗做出連結
接下來差不多就會請你開始講研究計畫,基本上只要你對於主題夠熟悉就沒問題
成大很特別的地方在於,他們會在9月初公布書單,然後說是面試時要問
可是那天我並沒有被問到書單的問題喔!全部都從研究計畫的內容延伸問起
所以在此要特別強調一定要對於你寫的領域很熟悉
有一點我沒有做好,就是找出新穎的史料是我當初沒有想到被問到的
有一位教授問比較偏向政治、時事方面與慰安婦的問題,這個我回答得不是很好
可是不要慌,即使你不確定也要有辦法自圓其說
真的不知道的事情不要裝懂,可以大方承認你有限的想法!
其他方面都算是有在預設範圍內回答,整體而言教授們還算友善、熱情
讓我能夠放鬆、不緊張的去對談與分享想法
第五部分:結語
最後順利正取算是鬆一口氣
坦白說面試完並沒有感到緊張或是焦慮
內心反而還覺得「原來研究所推甄就是這麼一回事」
趕快在榕園那邊拍大榕樹作為紀念就快速開車回去
回到雲林之後再改騎機車回去台中趕著上台灣教育史
得知自己錄取後,反而才是焦慮的開始
內心逐漸害怕自己有沒有辦法畢業,何況研究主題會改變
於是在這邊詢問關於研究所生活到底是如何
幸好有一位正在讀成大歷史所的學長熱情回應
將研究生的生活到底是怎樣鉅細靡遺說明,讓我內心踏實不少!
推甄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你的成績與研究計畫
感謝一路上陪伴我面對壓力的朋友們
讓我感覺到從來不是一個人走在這條道路
也謝謝給予建議和幫助我的教授
真心覺得自己是很幸運的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0.85.2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639959718.A.426.html
※ 編輯: waes9872 (125.228.180.129 臺灣), 01/15/2022 11:54:2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