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阿茲海默失智藥物 成大團隊找到新希望
#阿茲海默 #失智症 #Z小分子蛋白 #腦內類澱粉斑塊堆積 #神經纖維糾結組織
根據統計,105年底台灣每100人中即有1人是失智症患者,而且比例將持續增加。國立成功大學研究團隊投入治療阿茲海默失智藥物研究與開發,在動物實驗有令人驚喜的成果,團隊發現,為模擬晚期失智的阿茲海默基因轉殖小鼠靜脈注射人工合成「Z小分子蛋白」一段時間後,其腦內的病理特徵消失近半,學習記憶能力幾乎完全恢復。
成大團隊表示,失智症患者中,大多數屬於阿茲海默失智,主要病理特徵為腦內類澱粉斑塊堆積及神經纖維糾結組織,成大分子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張南山10年前發現人體內的「Zfra小分子蛋白」,具有防癌及抗癌功效,進一步與腦神經專家、細胞生物解剖學研究所所長司君一、教授郭余民合作,近來又發現Zfra小分子蛋白可減輕腦內類澱粉斑塊堆積、降低神經纖維糾結組織。
團隊實驗每週1次將「Z小分子蛋白」微量靜脈注射在阿茲海默基因轉殖小鼠身上,1個月後發現,實驗鼠腦中的類澱粉斑塊清除超過50%、神經纖維糾結組織也減少5成。小鼠經動物行為實驗測試,阿茲海默基因轉殖小鼠學習記憶與正常小鼠組相比,幾乎一樣好,顯示其學習記憶能力顯著恢復。而將「Z小分子蛋白」用於出生3個月的小鼠,也能在成長過程中有效預防阿茲默失智症發展。
相關研究成果論文已於3月刊登於電子版美國阿茲海默症會的旗艦期刊上,團隊希望獲國際大藥廠支持,加快臨床前期及臨床測試時程,讓失智症不再是無解之症。
資料來源: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099134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