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說到那個教學無招無式,說真的......這也就是家長分不出老師好不好的理由,因為這個用看的看不出來,家長個人求學經歷也體會不到。
因為這種老師,本就會教到讓你感覺不出他很特別,但你無形之中就累積到一些功夫。
很難,真的很難,在我還是學生兼跑課老師的時候,總覺得教不好都是方法不對,只要這樣那樣,就沒問題。
幾年後,等到我正式丟掉自編講義,隨手拿教材都可以教的時候,我看的不是成績,是基礎值上的比例。中等資質的進步幅度在哪,資質差的有沒累積微小的進步,這些才重要,那些成績都可以透過篩選獲得,但這就跟教師無關了。
順便教一下家長,怎樣辨別一家補習班到底多厲害。看歷屆榜單,然後去問歷屆的總人數,以及學生組成。
假設我在桃園市開一家補習班,一半都收了第一志願武陵高中的學生,我當然三年後的榜單一半都國立大學,這不是廢話。你在高雄市只收雄中雄女,然後跟我說「我們班榜單創造奇蹟,上醫學院的有多少…」他們還要你教?
敢直接公布這些raw data給你看的補習班,然後告訴你「哎呀你看這個學生入學校排500,畢業100,進了國立大學….」。這種才叫厲害,而且不要只有一個,比例越高越好。
基本上,補習只是上buff,類似遊戲打怪時,你嗑了一瓶經驗值+20%藥水,老師額外幫你上了一些+攻+防,就這樣。想通就會知道,讀書還是靠自己,你家孩子整天只躲在初心者村莊外打史萊姆,封頂得要300年欸,你確定國中高中3-6年可以嗎?
所以後來我也都不講,我發現厲害的安親班老師,只強調會好好管教,定時、定額、定量的練習,培養學生好習慣。也就是這幾年最被進步派痛恨、厭惡的保守派特質:「紀律」。
讀書沒有紀律,你絕對念成豬頭。
有很多人把紀律當成奴性,這根本沒搞清楚狀況。考試是你去考,書念了是你的,培養自己讀書習慣,會被稱作是教育的奴隸?
會這樣跟你宣稱的,要不就是自己天資太好,覺得其他人都智障該去死。不然就是根本沒碰過學生,一點都不了解狀況的那種。
教改教改,教改從未失敗,也從未成功。
因為教改不是一個大政策,其中除了考招制度,還有很多教材跟教師培訓的各種眉眉角角,教育界大致上都是跌跌撞撞去摸索。念過比較教育學的人到處都是,你怎麼會以為學校的主任校長都是白癡,不明白外國的某些制度這麼好?
那是因為不適用!
我問過很多大學長學姊,基本上我們這20年講過的各種新型教學,管他翻轉還素養等等,「20年以前他們都玩過」,名詞不同而已。那為何現在素養教學可以教,以前不行?
因為台灣的中產階級夠多了。
就這麼簡單,素養教育主要應對的是中產階級,以前台灣藍領比較多,所以環境不成功,就這樣。
所以好的老師,到最後都不會很在意成績,我見過最好的班導師,他的要求就是學生不要變壞,走上歪路就好。
這很難?超級無敵難。
成功補習班榜單 在 米莉的德國日常生活指南 - 職場生存。心情照顧。家人相處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前兩週休假的時間我除了重拾德文練習,我還花了部分時間加緊學習Life coaching的課程。
我一直都很喜歡自我探索的課題,不管在開心或難過的時候,我常常問自己,為什麼現在我有這樣的感覺?
課程的章節來到了【探索信念系統】,在後面的練習題中問到:你是否能夠識別和描述任何信念是在兒童時期形成的,這些信念如今不再適合你生活?
這題讓我非常有感!
我從小就是不夠聰明的孩子,會說不夠聰明,是因為我在升學的路上總是用擦邊球的成績達成旁人眼中尚可接受的目標,國中學測年代幸運的躲過最弱的數理,用較突出的國文與英文考上理想高中。上高中以後,每次考試都擔心自己在高二時無法通過能力分班考試,後來好險擠進文組資優班,雖然一度感到非常開心,卻開始了接下來兩年永遠吊車尾的夢魘。
我努力跟同學一樣讀到很晚,但是成績一直沒有起色,老師常常關心我,問我讀書讀到幾點,我說讀到十一點半,老師嘆了口氣,說:別的同學成績比妳好的都讀到一點鐘,老師希望妳努力看看,妳試著晚點睡,讀多一點書吧。
我是晨型人,早起對我來說不是問題,現在回頭來想,如果我早點睡、早點起來讀書,也許我高中會過得比較開心一點。
大學我考上了中字輩的中文系,我自己還算滿意,但是就班上榜單來看,我考上的大學排名算是後段班的後段班。讓家人感到欣慰的是大二我成功轉系的英文系,其實當時我沒有想轉系,我在中文系讀得很不錯,讀得也很有興趣,但是爸媽擔心中文系未來工作市場比較侷限。
也許抱著一個想證明自己能力的心態,我嘗試了轉系。到了英文系我的表現很普通,在升大四那年很多人都去報名研究所補習班,我也選了一個專業來讀,後來我考上翻譯所,但是我沒有太開心,當下我的想法是,因為報考的人不多,所以我才考上了。
後來我沒去讀研究所,因為我不太愛讀書,我也不太會讀書,還好畢業隔天我就有了工作,我就開開心心上班去了。
工作三年以後,我嘗試找新工作,但是在找工作的過程我發現自己專業能力很有限,我想我應該讀研究所來加強學歷背景。我雖然一直都對自己的頭腦很沒信心,但是我做事情卻很有行動力,好幾個月下來努力準備資料,我考上很有名氣的商學院的IMBA,這一次我確實感到很高興。
可惜這種高興的心情沒有發酵太久。開學以後我馬上發現自己格格不入,每個同學都是各領域的專業人才,大家侃侃而談自己的意見,每個人對於教授拋出的議題都能發表發人深省的回應,我當然又開始懷疑世界,為什麼我會是班上的其中一員?
最搞笑的是我在讀書期間的倒數第二個學期跟馬克先生相遇,他當時到我們學校交換學生,好幾堂課跟我一起修。我們常坐在前後排。有一次在課堂上教授出了一個計算題,我雙眼放空,我相信自己解不出來,連嘗試解答都省了。
可能我一臉不在意,教授發現我在到處張望,對著我說:Emily, you finished? 我緊張的回答說:沒有沒有,我還在想….結果教授居然說:if you don’t know how to do it, ask the German friends in front of you。前面有三個德國同學,當時的曖昧對象馬克就馬上轉頭過來說,要幫忙嗎?我當下真的超級尷尬,到現在每碰到什麼困難,他還會用這個笑話取笑我,Do you need some help from your German friend?
我的求學經驗就是不斷差強人意的經過,雖然我從來不是後段班,但我認為自己卻處在一個最痛苦的位置,在前段班裡面當永遠的後段班,生活中總是自我懷疑,即使偶爾有還不錯的表現,還是忍不住想問這是哪裡掉下來的禮物。
這樣隱隱約約的自卑從來沒有消失過。但是到了兩年前我開始學習架設部落格,我才驚訝的發現,我沒有想像中的遲鈍。在短短幾週內我就完成了部落格網站,我甚至在架站討論的團體中很活躍,許多新手發問我雖然本來也不懂,但是因為某些觸點卻讓我很快找到解答,順利幫忙回答問題。
再來是目前正在學習的life coaching課程,我感覺到自己有一股超載的熱情想要瞭解所有關生活教練的一切。週末的時刻我不需要出門找娛樂,如果可以獲得一整個下午的安靜,我會很高興、而且心甘情願的坐在電腦前好好的上課。
因為在學校種種挫折的經驗,造成我離開學校以後始終相信自己的大腦就只有那麼一丁點好使。一直到這個年紀我才發現,求學階段那個反應很慢、學習能力很差的我,其實只存在那些我不擅長的領域。我很感謝自己找到有熱情的事物,我才有機會從這個錯誤的信念跳脫出來,重新認識自己。
沒想到只是life coaching的一個小小練習題,卻讓我忍不住滔滔不絕跟大家分享我的心情。
我想要告訴你,如果你正處在困境,你正在否定自己的價值,或者你正在懷疑自己的能力,試著換個角度想,這些負面的想法是不是來自過於往不愉快的經驗?因為那個曾經很挫折的自己始終潛藏你的大腦裡,隨著時間過去,你以為自己已經忘記,但事實上當你再次碰到不如意的事情時,那個挫折的你就會突然出現,告訴你:喔天呀,這個情況又發生了,這就是我最討厭的事、這個我肯定處理不來!
這樣的信念就是我們自己最大的敵人,希望在新的一年我們一起透過不斷的練習,把這個看不見的敵人趕出我們的腦袋,希望我們都能夠活的更有自信、活得更肯定自己。
歡迎跟米莉私下聊聊,「你認為什麼樣舊有的信念導致你的生活無法前進?」
💪💪💪
🖊你喜歡我的文章嗎?歡迎米莉的訂閱電子報,新文章不漏接
https://reurl.cc/rxGZ01
🖊Ep 21. 【德國人妻談心室】拋下你的新年「新希望」清單,現在開始釐清你設立與執行目標時常犯的錯誤。
🎧Anchor收聽網頁:https://anchor.fm/tinybackpacker
🎧蘋果Podcast收聽:https://apple.co/2Dg8Ved
🎧Spotify收聽:https://spoti.fi/2YZgMVO
成功補習班榜單 在 讀享周易刑事法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要考轉三的朋友,可私訊老師,記得指名「賴川周易法律轉學考讀書會」喔,感謝!
#轉學考二三事:
哈囉 大家好 我是楊過!今天想跟各位分享準備轉學考的一些事情。
1 首先當然就是要選擇你是想報轉二還是轉三,轉二主要是考民總、刑總(如果你目標放在台大還會有憲法);轉三主要是考債總、刑分。
2 先說轉二,轉二會遇到的難題是競爭人數會比較多,動輒都是2、300人甚或是400人報考,所以可能會增加其困難度,但相對而言,可能很多人就只是剛進大學,想說不甘心於這間學校而想考轉學考但意志偏偏又不堅定(社團?愛情?),就很可能成為大家口中所謂的砲灰,但整體來講應考人數確實非常多。
而且很多間學校其實會考蠻冷門的考點,以刑法來說,例如刑罰論、一些比較艱澀的名詞解釋或者是所謂的一句到位等等,這對於剛升大學的新鮮法律人而言,可能會有點適應不良(畢竟學校老師沒教)。這點也是必須依你想考哪間學校而要特別去準備那間學校某位老師的見解(怎麼搞得好像變成考法研所惹 冏),這點可能大家要非常注意!
3 再來是轉三,轉三的部分當然競爭人數少很多(幾乎都是在100人以下),以我自己輔導轉三考試要邁入第6年的經驗來看,如果能考轉三就盡量考,因為其成功機率真的大很多(尤其是台北大學,政大就不一定),且在此也建議報考大三的同學,可以花點時間準備東吳大三(考試科目為民總和刑總),如果你有去看東吳大三的錄取率你大概就知道原因為何了(像109年是75人取9人,104年甚至還有89人取18的 這……)。所以建議報轉三的同學,除了準備債總和刑分外,可以在順便把刑總和民總複習起來(反正之後國考也是要考)。
4 一定要補習? 這答案當然因人而異。因為市面上的參考書已經都很成熟,如果你自己就看得懂那也是可以的,補習只是讓老師可以幫你把更愛考最愛考的爭點抓出來讓你知悉而已,天助自助者,努力還是得靠大家自己!
而如果你想要有人幫你批改考卷或是隨時可以問問題,那其實補習班或者讀書會就是很好的選擇。在選擇你自己想要補習班或者讀書會的形式時,dcard的評論或是ptt transfer上面的評論都是可以參考的,以下也列出我自己在讀書會、或是曾經有請我當私人家教幫忙改題目的學生、亦或是我曾經有幫忙其看過題目教導如何解題的學生參加轉三考試的成績:
107年:政治大學 錄取1名 中1名(非榜首即落榜)/台北大學 錄取4名 中3名(含括榜首)
108年:政治大學 錄取2名 中1名(榜首)/台北大學 錄取7名 中4名(有含括榜首)
109年:政治大學 錄取2名 中1名/台北大學 錄取7名 中3名(有含括法學組及司法組的榜首、財經法組的榜眼)
PS:榜單當然可能是各位在選擇師資時的一個考量,但請注意,不要將其當作是絕對的考量標準。畢竟一位學生考上,我們並不清楚到底是他資質本來就不錯本來就會上,還是其實是他本來資質平平,因為遇到對的老師才得以讓自己實力大幅進步。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這兩種情形都是有的,所以不必把榜單視為唯一的選擇標準,但可以將其當作重要的參考指標!
5 英文的重要性:除了法科要念,這裡提醒各位,英文絕對不能放嗄嗄嗄(甚至有些人根本是靠英文才上的,法科根本沒贏別人多少)!所以英文絕對是上榜的關鍵所在!一定要平時養成背單字的習慣,文法也得複習!
而我自己帶的轉三刑分同學,這個應該也沒啥好隱瞞的,可以自行查證(榜單名字搜一搜,上網自己去找考上的人詢問就可以知道):有考政大刑分的很多都有60分以上,考北大刑分的,70分以上的不少,80分以上的很多(舉107年為例,我教的那三位同學,刑分分數就是86、85、85!
6 更詳細的轉考資訊,有興趣知道更多的,也很歡迎透過加我臉書好友及用賴與我聯繫:
臉書:郭文傑(郭小傑)
賴:strafgesetzbuch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句我在政大轉聯會的一位摯友和我說過的一句話:
「我們選擇了和別人不同的路,所以我們注定變得不同」!!
共勉之!各位轉胞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