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讀的這一本,應該是我過去二十年來的top 10。記得好幾年在大陸出差時,幾乎每個新創公司辦公室都會看到(有沒有讀我就不知道了😆)
https://dushuyizhi.net/out-of-control-失控/
(抱歉當時還沒認真寫心得)
身為科技雜誌Wired 的第一任總編輯, Kevin Kelly 有著超乎一般人的遠見,1992年他就說,機器會越來越像是個生命體,而生物學會越來越像是電腦工程。書中還有很多的事情是現在都看見的。他的書蠻硬的,但非常發人深省。他在2008年寫的一篇 “1000位鐵粉法則” ("1000 true fans") 在自媒體平台強大的時代中似乎被遺忘,但最近因這 NFT的盛行,又被找出來大量討論,並且佩服他的遠見
去年68歲生日之前他發表了68條人生的建議,今年生日快到了他又發表99條人生建議。我覺得蠻有趣的所以試著來翻譯給大家看看,如果有翻的不好的,可以提供你的版本喔!
***Kevin Kelly offers 99 pieces of good advice: "Being wise means having more questions than answers."***
https://kk.org/thetechnium/99-additional-bits-of-unsolicited-advice/
大家最喜歡哪一條呢?
1. 那個讓你小時候顯得很怪異的特質或許是你長大之後傑出的原因, 如果你仍保有它的話
2. 如果你懷疑自己是否能一次把所有的物品搬運要要去的地方,索性就饒了自己,分兩次搬吧!
3. 比起完成目標本身的重要性,你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成為什麼樣的人更加重要。人們在你的追思禮拜不會記得你的豐功偉業,他們只會記得你給他們什麼樣的感覺
4. 成功的法則: 不要過度承諾,然後總是做出超過所承諾的
5. 如果道歉帶著藉口,就不是真的道歉。如果稱讚帶著請求,就不是真的稱讚
6. 耶穌,超人,和德蕾莎修女從未創作藝術,只有不完美的人才能創造藝術,因為藝術是從破碎中產生的
7. 如果有人試著說服你某件事情不是老鼠會,那它就一定是老鼠會
8. 學會如何打稱人結。試著在黑暗中用一隻手練習。在你這輩子當中你會打這種結的次數,會遠超過你所能想像
9. 如果有件事在你認為會失敗的地方失敗,那就不能稱之為失敗
10. 不要被急迫感的壓力所控制,而是要讓真正重要的事情浮上檯面來
11. 經過一道閘門的時候,請恢復成原狀
12. 最棒的成就感,來自於投入在一件大家都還說不出名稱的事物上。如果你可以的話,做一件無法用言語形容的事情
13. 一個陽台必須至少兩公尺深,否則會晾在那邊不用
14. 不要創作只為了賺錢,要賺錢以至於你可以創作。 好作品的獎賞,是必須做更多
15. 在所有的事物上,除了愛以外,先想好退場機制,想好終局。所有的事情,開始都比結束要容易
16. 培訓員工以至於他們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工作,但善待他們以至於他們都不會想離開
17. 不要想辦法讓別人喜歡你,要想辦法讓別人尊敬你
18. 成熟的基本態度: 只因為一件事情不是你的錯,不表示它就不是你的責任
19. 一堆爛主意的產生,是成就一個好的主意必然的過程
20. 所謂有智慧,就是擁有比而“答案” 更多的 “問題“
21. 在別人的背後稱讚他們,你會發現這會回到你身上
22. 所有一夕之間的成功,特別是任何巨大的成功,都最少要花5年的時間。用這樣的概念規劃你人生的時間吧!
23. 你有多年輕,取決於你上次想法被改變是什麼時候
24. 任何跟你要銀行帳號的人,你都要假設是來騙你的,除非他可以證明自己無辜。要他就明無辜的方式,是讓他透過你給予的連結來登入而不是他們去找的網站。不要在電話簡訊或是郵件中給予認證資料,你必須要掌控中間的管道
25. 持續的憤怒會讓你顯得愚蠢
26.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反之會讓大家都活在地獄中
27. 面對他人的責難,最好的回應是 “你可能是對的” -- 因為他們可能真的是對的
28. 人類歷史中最邪惡的行為,都是由真心相信自己在對抗邪惡的人所犯下的。所以當你在對抗邪惡時,請三思
29. 如果你不需要取得他人的認同,你就所向無敵了
30. 當一個小孩不停問你 “為什麼”的時候,最聰明的回答是 “我不知道,你覺得呢?
31. 要成為富足的人,就要積累那些錢財無法買到的事物
32. 成為你想看見的那個改變
33. 在任何的腦力激盪,即興演出,或是互相對答中,如果你對每一個加入的元素都是用一個遊戲的心正面回應,而不是否定然後論述自己的想法,你會走得更遠更深
34. 工作是為了成為,不是為了獲取
35. 不要借錢給朋友,除非你準備好要當成禮物送給他
36. 邁向一個從大目標的路程上,試著為每個小的里程碑慶賀,好像它就是目標一樣,這樣不管你最後走到哪裡,你都是勝利的
37. 平靜安穩是有感染力的
38. 其實一個愚蠢的人也有可能在大部分的事上都是對的,很多世俗的常理是真的
39. 切割東西的時候,要朝身體的反方向切
40. 給我看你的行事曆,我就可以說出你的優先順序。告訴我你的朋友們是誰,我就會說出你將往哪裡去
41. 當你要搭便車的時候要看起來像你自己會願意讓他上車的那種人
42. 思想別人的弱點是容易的,思想自己的弱點是困難的,但後者會讓你更有收穫
43. 做好充足準備,但行動時要俐落 (英文諺語measure twice, cut once)
44. 你的熱情應該符合你,但你的使命應該要超越你。要為比你更大的事物而努力
45. 如果你無法說出你急切需要什麼,那很有可能你最需要的就是睡眠
46. 在玩大富翁的時候,用你所能的去交易取得橘色的屋子,不要考慮公共建設
47. 如果你跟人借東西請在歸還時讓他的狀況更好清乾淨,削得銳利,或是把它加滿
48. 即使在去熱帶地區晚上也是會冷的,記得帶保暖衣物
49. 要讓一群人或是喝醉酒的人安靜下來,試著輕聲細語
50. 每天寫下一件你感恩的事,是最便宜的一種心理療程
51. 當人們指出你的問題時,他們通常是對的。當人們告訴你如何修正時,他們通常是錯
52. 如果你覺得看見一隻老鼠,多半的是真的,而且應該表示不只一隻
53. 錢的重要是被過度看重的。真正新的東西都不太需要很多錢,如果是的話那麼發明家應該都是最有錢的人。但事實卻不是這樣的。通常大部分的創新突破都是資源不足的人所引發的,因為他們被迫要仰賴他們的熱情,堅持,和原創性來找尋解決方式。“缺乏”可能是創意的一個優勢
54. 請忽略別人對你可能的想法,因為他們應該真的沒有在想你
55. 不要按下鬧鐘的延遲鈕,那我會訓練你睡過頭
56. 永遠都說得比需要的還更少一些
57. 你被賜予生命,是要讓你發覺你在生命中有什麼獨特的禮物。當你知道自己的命定時,就會完成人生務。這不是一種矛盾的理論,而是人生的道理
58. 不要照人們有多糟糕來對待他們,要照著你有多良善來對待他們
59. 要改變你思考的方式最簡單的是改變你的行為,用改變思考去改變行為是困難的。為你想看見的改變而付諸行動
60. 你可以吃任何的甜點,如果你能限制自己只吃三口的話
61. 每次你與人接觸,請為他們帶來祝福。以致於下次你帶著問題找他們的時候,他們會很高興見到你
62. 壞事可以忽然發生,但好事都是逐漸發生的
63. 不要擔心你從哪裡開始,只要不停前進,你的成功會離你的起始點很遠
64. 如果你要解開螺絲,記得順時針是鎖緊,逆時針的鬆開 (英文有押韻的口訣)
65. 如果你遇見一個混蛋,請忽略他。如果你到處都遇見混蛋,請深入的檢視自己
66. 跳舞要用屁股的力量
67. 我們不是一些短暫擁有靈魂的軀體,而是一些短暫擁有軀體的靈魂
68. 要減少別人的愚蠢對你造成的困擾,最好的方式就是增加你對他為何如此相信,有更多的了解
69. 一個目標沒有時程表,就只是一個夢想
70. 人生中最大的收穫,不管是財富,關係,和知識,都是來自於複利效應的魔力,穩定而持續的增加。所以要富足,你所需要的就是持續增加1 %
71. 最偉大的突破常常被忽略,因為它們看起來都很費力
72. 人們在一場演講中無法記住超過三個重點
73. 我沒有見過一個我佩服的人,閱讀的書比我少
74. 最棒的老師,就是 “行動”
75. 有限賽局是為了輸贏而玩,無限賽局是為了繼續下去而玩。要追求無限賽局,因為它給你的回饋多半也是無限的
76. 所有的事情在變成簡單的之前都是困難的。所有的事情在成為一種突破前,都是愚蠢的主意
77. 錢可以解決的問題都不是真的問題
78. 當你想法卡住時,好好睡一覺吧,讓你的潛意識來協助你
79. 你的工作是永無止境的但你的時間卻是有限的。你無法限制工作,所以你只能管理時間,時間,是你唯一能管理的事情。
80. 要成功,讓別人投資在你身上。要富足,請投資在他人身上
81. 孩子們都可以接受並且渴望家庭有規範。"我們家規定 xxx " 是父母訂立家規,唯一需要的正當理由。這也適用於個人訂立自己的規範
82. 所有的槍枝都是上膛的
83. 很多倒退的腳步其實是來自於躊躇不前
84. 現在是創造任何事物最好的時候,很多最棒最酷的創造,在接下來20年中都還沒有被發明,你還來得及
85. 沒有陰雨就沒有彩虹
86. 每一個你遇見的人,都會對於某個你一無所知的事情,有令人驚訝的深入認識。你需要做的就是挖掘出那件事情是什麼,因為常常不能從外表看出來
87. 你不是跟一個人結婚,是跟一個家庭結婚
88. 永遠讓別人得功勞,自己扛過失
89. 最所有的事情上都要節約,但在你的熱情上要奢侈
90. 要創作一樣東西的時候請保持餘裕,多餘的材料,多餘的零件,多餘的時間,多餘的收尾。這些多餘會為你的錯誤保留空間減少焦慮並且為未來的創作儲蓄,這是最便宜的一種保險
91. 很多事情不用完美也可以很美好,特別是婚禮
92. 不要讓你的email信箱成為你的待辦事項清單
93. 要打開纏繞的結,試著讓原本的圈圈拉得更大,把整團混亂變得更大更鬆弛,很多結就自己會打開。這適用在所有的電線,繩索,毛線等等
94. 當一個好的祖先吧!做一些讓後代會紀念的的事情,最簡單的就是種一棵樹
95. 擊敗對手最好的方法是成為他們的朋友
96. 選擇一樣簡單事物 ,任何事都可以,但非常的認真看待他,好像那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事情一般,或是全世界就在它的當中,這樣的認真會讓世界光明一些
97. 歷史告訴我們,一百年後,很多你認為的正確事情會是錯的。所以一個可以問問自己的好問題是 “我有什麼想法可能是錯誤的?”
98. 善待你的孩子,他們會選擇你的養老院
99. 這類型的建議不是法條,比較像是帽子,如果不適合,就試戴另一頂吧!
#KevinKelly
#要富足請投資在他人身上
#啊我改變想法了最喜歡第23條
#請寬容我不專業的翻譯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世界的盡頭,最終的隱喻〉全文連結: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918-culture-tenet-yee-geyan-review/ 全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
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藉口心得 在 考航空好簡單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失敗是成功的邀請函」
你又失敗了!?你一定非常的困惑、沮喪和失望。 從頭到尾,你覺得自己表現得很好了,這次的機會應該很大了?為何又是遺珠之憾!?自己問自己?「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在輔導的過程,我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協助學員找出可能的失敗原因,來做調整,索性大部份的學員,在後面的應試表現越來越進步,最後也都順利錄取航空公司。也因此有了豐富的心得來分享給大家來參考!
仔細想想是否以下項目會是你的「失敗原因?」如果是的?好好去做修正及練習,相信很快的成功就會接近你!
✅準時到達現場?
✅將同組考生視為「競爭對手」,積極打敗他們?
✅我的服裝穿著合適嗎?符合規定嗎(部份航空會有服裝規定)?
✅我的外在形象完美嗎?脫妝?吃口紅?領子?絲襪破?襯衫皺?皮鞋沒擦?指甲?雜毛?笑容?身上的味道?頭皮屑等等
✅肢體動作?站姿、坐姿、走姿?眼神接觸?笑無遮嘴?
✅說話的聲音?用字遣詞?禮貌?
我一直展現‘緊張“嗎?
✅自我介紹?沒特色?太簡短?人生故事?太長超時?
✅我的履歷資料詳實填寫嗎?
✅我的應徵人員資料表?有任何特色嗎?
✅我的履歷資料沒有錯誤嗎(時間?拼字?等)?字寫的好看嗎?塗改很多嗎?
✅我有確實展現積極的求職態度嗎?
✅我是否真正想過自己可能會有的問題?
✅我的面試回答是網路蒐集?或補習班的標準答案?
✅我真的準備好了?面試答案是心裡話還是浮誇?
✅面試回答時提出的經驗例子正確嗎?有提到重點嗎?
✅我完全聽懂題目嗎?
✅我有真正做功課去了解「航空公司」嗎?
✅我有讓面試官知道我是「最佳候選人嗎」?
常常聽到很多人失敗了?都說自己不清楚考官的標準在哪裡?同組其他人太強了?考官只喜歡他們?其實對面試官而言大家都差不多,畢竟進來都要接受一樣的訓練。甚至有些以為考官會喜歡的?其實考官更擔心他們呢!
別為失敗找藉口,只為成功找方法!你的失敗是因為「自己」跟別人真的沒有關心,因為航空公司都是擇優錄取的呀!
🎉🎉曾經有一位學生?在老師的眼中有著不錯的外型及豐富的資歷,卻在前兩年參加所有航空面試,一直落榜到懷疑人生!當AirFrankie老屎開始輔導,很快找出失敗的原因之後,最後她總共考上四間航空公司空服員!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只有相信自己,找出自身優勢,成功最後會是屬於你的!
✈️AirFrankie 一對一航空輔導課程
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藉口心得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今年的新年新希望達成了多少?別感到孤單,根據統計,有92%的人沒辦法完成。這個世界充滿了被遺忘的新年願望、寫到一半的書、幾乎快要完成的減重、即將開始的創業。我們為什麼離目標這麼遙遠?該如何做才能「完成」?
🤥《#完成》教你揭穿完美主義的謊言,讓完成目標不再遙遠
✍️讀後感與實踐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finish-book/
.
【我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
《完成》這本書其實我在一年前就已經買了,但是卻遲遲沒有拿起來讀。一方面是我認為自己總是能夠在時限內完成任務,另一方面是我還沒有遇到足夠大的挑戰。直到一個火苗在我心中開始點燃:「我想創立一個Podcast節目」。
這個想法一直存在於我腦海中,我也設定了目標和期限。但是,事與願違的是,一週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兩個月過去了,我的計畫始終停留在計畫,沒有進展。我內心知道自己一定在擔憂著什麼、害怕著什麼、抗拒著什麼。在這個混沌不明的狀態下,我需要方向。
我拿起書櫃上的這本書,隨意翻了一下,直到某個段落抓住了我的注意力。作者談到《美國好聲音》這類型的歌唱節目,又談到蘇珊大嬸和保羅.帕茲這種外貌平凡,一開口唱歌卻一鳴驚人的素人。他們離開沙發、走出家門,而且站上了舞台。
「我不知道絆住你的是什麼障礙物、完美主義在你身上施加了哪些陷阱,我不知道為什麼你拒絕完成目標。」作者接著說:「多數人花了大半輩子想像與做夢。『開始做』很有趣,但未來是屬於『完成者』的。」嗯,《完成》是吧?挑戰接受。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完成》這本書的作者是《紐約時報》暢銷作家喬恩.阿考夫(Jon Acuff),他曾經寫過一本書教人們如何踏出執行目標的第一步,書名就叫做《開始》。之後他才發現自己錯得離譜,原來大多數人的問題不在「如何開始」,而是不知道「如何完成」。
因此,他轉換跑道研究完成目標的訣竅,創辦了一個「三十天目標速成」的線上挑戰課程,邀請廣大的網友參加這項挑戰。他把這些實際案例中的發現,歸納成了這本書,告訴我們完成目標會遇到的各種困難,以及我們該如何轉換心態,採取有效的行動。
他也認為:「我們常常把目標訂得太樂觀,樂觀到愚蠢的地步。實踐目標是馬拉松,不是短跑。」更關鍵的是,他指出了「完美主義」這個小惡魔,就是阻礙我們向前奔跑的最大兇手。令人慶幸的是,這本書中充滿了對付這些惡魔的武器。
「完美主義」的四大謊言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讓我最有共鳴的就是作者提出的主張:「這一切都是完美主義在搞鬼」。只有當我們拆穿完美主義的謊言,才能夠讓自己不再逃避,朝著目標穩定前進。以下就是這四種謊言的樣貌,以及如何戰勝它們。
.
【謊言一:如果事情不完美,就放棄吧】
.
作者從許多參加「三十天目標速成」的人身上,發現一個共通的現象:「當你立下目標的時候,就等於對自己許下承諾。你設定目標的那一刻,其實就是在暗自發誓。一旦你沒有完成,無異違背了誓言。於是,你感覺到你對自己撒了謊。」如果你違背的誓言太多,你就會開始懷疑自己。
於是許多人設定新年新希望之後,反而開始懷疑自己的能耐,因為去年沒達成、前年也沒達成,今年恐怕也是。我們很容易掉入完美主義的陷阱,認為事情沒有做到100%就代表自己違背了誓言,但是事情往往不是這樣。
你必須體認到,任何的進展都會離目標更近一步,不完美地前進比完全不跨出去來得好。作者說:「第一天不是達成目標最重要的日子,接受不再完美的那一天才是。」要完成目標,更努力並不是答案。丟掉綁手綁腳的完美主義,成效才會大。
專注於進展,而不是完美。(Focus on progress, not perfection.)
- 美國健身教練暨企業家比爾.菲利浦斯 (Bill Phillips)
.
【謊言二:你的目標應該要大一點】
.
你有沒有聽過一種說法:「志向要遠大,以登陸月球為目標,即使無法如願,也已經擠身繁星之中。」這就是完美主義對我們撒的第二個謊,一種全有全無的心態,接近目標還不算數,繁星還不夠好。然而,人生並非如此運作。
作者指出這種對目標太過樂觀的行為叫做「規劃謬誤」,我們時常高估自己的能力、制定太高的目標、卻給自己太少的時間。如果你一開始把餅畫得太大,就等於詛咒自己無法完成目標。幸好,有三個方法可以破解這個謊言:
1. 把目標砍半:根據作者統計,「三十天目標速成」的挑戰者中,把目標砍半的人,完成率平均提高了63%。關鍵在於,完成目標的「成就感」,會讓人願意「持續」下去。最後的成果,反而會比那些訂了遠大目標,卻從來沒有完成的人好。
2. 把時間加倍:如果你的不想把目標砍半,那你可以試著把目標的達成時間延長一倍。例如你想要用3個月時間,準備第一場21公里半程馬拉松,這時候冷靜下來,把時間延長成6個月來執行。除了攸關工作飯碗和健康的目標之外,把時間延長的策略,可以幫助你量力而為。
3. 把進度記錄下來:作者認為一點點的數據就能造就不同,能幫你看穿完美主義說你完全沒進展的計謀,也能幫助你慶祝自己的里程碑。用紙筆或數位工具,把進度寫在顯眼的地方。
重點不在於目標太大而放棄,而是把目標砍半並完成。同時,加上把進度記錄下來的效果,讓自己享受進步的成就感,小階段的完成才會帶來大階段的成功。
盯著終點前進,常會忘了自己已經走了多遠。回頭看看起跑線吧,看見自己的力量。
.
【謊言三:你全部都做得來】
.
你有沒有這種經驗,看著自己「待辦清單」上面密密麻麻的任務,結果有許多事情沒有完成,然後就怪罪自己,為什麼不能全部都搞定?這對新年新希望的人們也是如此,原本規畫要在今年完成十個目標,結果到了9月只進行了其中兩個,乾脆索性全部放棄,明年再來!
作者對這種情形評論道:「當你無法應付全部,你覺得丟臉,於是全盤放棄。雖然時間有限,但我們從來不願承認,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須犧牲另一件事。」最重要的是,不要讓愧疚感擊敗自己,承認自己不可能完成「所有」的事情。
面對這種情況,你可以選擇兩種策略:
1. 試著做超過自己能力可以應付的事,然後失敗。
2. 選擇放棄某些事情,然後集中火力完成重要的目標。
完美主義和愧疚感要你選1,但是這本書教你如何選2:你必須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可能被砍半的目標、接受某些目標該被你捨棄,然後去完成那些少數的重要目標。
.
【謊言四:開心好玩的事情不算數】
.
作者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這個世界上很多人,都喜歡選一個自己不喜歡的目標,還認為目標設定越難越好、越悲慘越好。原來這是完美主義在作怪,第四個謊言在我們耳邊輕輕地說:「樂趣是浪費時間、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穫。」
他舉了最多人許的新年希望為例子:「健康」。很多人為了在新的一年讓自己身體更健康,決定開始跑「馬拉松」。他們卻忘了問自己:「我喜歡跑步嗎?跑步真的有趣嗎?」結果就是投入這個辛苦的運動之後,發現自己在裡面找不到樂趣,只剩下受苦和挫折,最後換來放棄。
作者同樣從「三十天目標速成」挑戰者身上發現,制定了自己認為有「樂趣」的目標的人,成就感提高了三成、完成率提高了五成。讓身體健康不是只有跑步這個選項,還有其他你可能感興趣的活動。重點不是你受了多少苦,而是達成目標的過程給了你多少樂趣,讓你願意堅持下去。
為不在乎的事情努力,叫做壓力。為了所愛的事情努力,叫做熱情。
.
【接受挑戰:發表我的 Podcast 音頻節目】
.
在開始制定這個計劃的時候,我在網路上尋找許多「如何開始Podcast」的文章和影片,大概有一百條的「待辦事項」跟「自我懷疑」在我腦中揮之不去。在我讀完這本書之後,這些完美主義在我身上的謊言,逐漸煙消雲散。
.
【破解一:我不完美】
.
這個世界上最奇怪的事情,就是第一次聽見自己聲音的時候。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很難形容那種感受,我甚至懷疑會有人聽得習慣自己的聲音嗎?我覺得最棒的聲音就是那種「深夜DJ」低沉的嗓音,可惜我不是。再加上我看到「聲音要帶點情緒」這個訣竅,又更絕望了一些,我平常的情緒很平穩呢!
原本這些對「完美」的想像,讓我一直沒辦法跨出第一步。直到我被作者的「接受不完美」理論說服:接受自己沒辦法達成心目中100分的樣子,不代表違背了自己對目標的承諾,開始做,只會讓你離目標更近一點。
.
【破解二:下修目標】
.
第二道關卡是錄音品質的目標。由於我沒學過樂器,也沒有錄影和錄音經驗,對錄音器材相關領域非常陌生。當我上網路做足了功課,卻發現琳琅滿目的選項讓我不知道如何下手。「要用就用最好的」「專家都用這些」「直接攻頂才會用心」,這些網路建議一直在我腦中交戰。
我甚至想過要弄一個Studio等級的錄音室,讓自己沒有藉口不開始錄,還可以避免任何關於錄音品質的批評。嗯……又一次的,完美主義在作祟。最後我改變了想法,用原訂四分之一的預算購買了品質中等的麥克風。品質不完美,但是。
.
【破解三:簡化行動】
.
第三道關卡是對於節目內容和性質的目標。我觀察許多受歡迎的Podcast,發現「訪談節目」的類型的最受歡迎,特別是兩、三個人的對談,容易擦出火花、引爆笑點。受歡迎的「個人節目」則需要有很強的個人風格,例如很酸、很搞笑、很溫韾。
我越是想要達成心目中完美的節目類型,就越感覺力不從心,我似乎在短時間內,不可能擁有那些資源,也不可能變成那種特質。後來才發現,我太執著於那些自己「沒有」的特質或東西,卻忘了回頭想想自己「有」的是什麼。
當我把待辦清單做了一輪刪去法,放棄了那些自己還沒有的東西,我發現自己有的其實很簡單:「對書本的熱愛、我會說話。」或許,這樣就夠了。
.
【破解四:開心就好】
.
最後一道關卡是錄音剪接。有許多分享Podcast製作經驗的網友提到,錄音後的剪接技巧,也非常關鍵。例如剪掉贅字、剪掉不理想的段落、加上配樂、加上音效、濾掉雜訊……等,其他更專業的技巧已經讓我開始頭昏眼花。
對於一個完美的節目而言,優秀的剪接當然不可少。但是我知道,自己對後製剪接沒有很深的興趣,真正讓我感到樂趣的,終究是「閱讀、寫心得、分享」的本身。於是,我允許自己用幼稚園程度的剪接技巧,搭配一些不需要這麼仰賴後製的內容和環境,開始了第一次的正式錄音。
.
當我處理了自己心情上的完美主義疙瘩之後,便開始採取行動,接受自己的第一次作品可能會「不完美」的事實。在兩個禮拜後,我終於正式發表了 Podcast 「下一本讀什麼?」這個關於「書」的音頻節目,一個符合我個性和興趣的不完美舞台。
我希望在原本的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之外,讓讀者擁有更多元的閱聽管道,用聽的能夠更輕鬆、快速吸收好書精華與心得摘要。如果你還沒聽過這個節目,我想邀請你前往這個連結收聽,你也可以在 Apple Podcasts、Google Podcasts、Spotify 直接找到這個節目。
👉Apple : https://apple.co/34gUy39
👉Spotify : https://spoti.fi/3i71G70
👉Google : https://bit.ly/2SfLGF9
如果你一眨眼發現自己正在做真正目標以外的事,你顯然就是為了逃避可能搞砸目標的恐懼。
.
【後記:是終點,也是起點】
.
推薦《完成》這本妙語如珠的書給你,作者的文字會給你一種接近喜劇演員的詼諧感,但是背後又埋藏了很深的智慧。在看他調侃完美主義的同時,我也終於體會到,完成目標本身並不難,難的是接受不完美的勇氣。
在這邊我也回想起之前在〈子彈筆記六個月實踐心得〉這篇文章裡寫過的:「我們太害怕去承諾、不曾花時間去定義自己真正想要的。我們拖延了自己的夢想。」你也可以想想看,完美主義是不是也在拖延著你自己的夢想?
最後總結,如果你想要完成目標,最重要就是擺脫自己的完美主義心態,目標砍半,把過程記錄下來,讓目標更有樂趣,選擇放棄一些東西。就像作者所說的:「完成目標的終點,是下一個目標的起點。」讀完了這本書,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多數人花了大半輩子想像與做夢。開始做很有趣,但未來是屬於完成者的。
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藉口心得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世界的盡頭,最終的隱喻〉全文連結: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918-culture-tenet-yee-geyan-review/
全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天能 #影評 #深度解析 #信条 #諾蘭
─────
本系列前四集裡,藉由《天能》中情節與對話的蛛絲馬跡,我們論證了幾個作者諾蘭暗示的觀點,包括**(線性)時間並不存在**、**因果律的崩毀**;並且比較了大魔王薩托的虛無以及《黑暗騎士》中小丑的兩種虛無。
接著我們又提到,天能組織(TENET)的信條(tenet),其實就是科幻大師海萊因(Robert Heinlein)曾提到的「鞋帶悖論」(Bootstrap Paradox)。
但伊格言說,此處有個劇情重點值得我們注意──相較於Neil的坦然(「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但雖然如此,「已知的結局並不構成袖手旁觀的藉口」),從頭到尾沒有名字的「主角」其實是和Neil有著某種程度的價值衝突的。
這體現在主角對女主角凱特的曖昧情愫中。同樣是在自塔林逆行返回奧斯陸自由港的貨櫃旅途中(為了主角與長腿凱特間似有若無的彼此傾慕──好吧,顯然沒時間讓演員發揮,情報員實在太忙太累了,哪裡有時間談戀愛呢),主角突然向Neil提出質疑:
但我們現在在這裡了。這豈不代表此事從未發生?
這對話於片中一閃而逝──在約略等同整部影集資訊量強制壓縮至一部二小時半電影長度的《天能》中,必然顯得沒頭沒腦又高深莫測(對,諾蘭顯然因為材料過多而來不及把事情交代清楚,這是他明顯的技術失敗──但我們也懶得再批評了啦)。
然而伊格言說,這對白所意圖表述的,其實正是更精細的描寫了宿命論與自由意志之間的結合方法。劇情中曾提及,如何使用逆轉機器?
訣竅之一是,當你試圖進入旋轉門,你必須看一下「對面的你」是否也正要進入旋轉門──如果沒有,那麼代表你並未「成功逆轉出來」;換言之,你死在了逆轉機裡。是以,「若沒能看到對面的自己,就不要進去」。
「若沒能看到對面的自己,就不要進去」──這是突然現身的天能組織成員(Neil在塔林找來的天降幫手們)對新手主角的指點。
此即為**宿命論**──「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此規則被未來人Neil奉為圭臬,也或許正是天能組織(TENET)的信條(tenet)。
是以截至目前為止,進出旋轉門的TENET成員無不如懸線戲偶般乖乖重複著某些他們做過的事──如若不知便罷(對,「無知即是優勢」);一旦知道了,可就得全部乖乖重複一次。這還真是考驗人的記憶力啊。
打鬥?同套路再打一次。開槍?同位置同彈孔再開一次(但這次是把子彈收回來)。飛車追逐?同路線同角度再追再撞再飛一次。
但同時,諷刺的是,你又必須以自由意志來執行這一切(如女科學家最初給主角的「教程」:你要想著把逆轉子彈放到桌上,才能將它吸回手中;你要對著彈孔開槍,才能把子彈收回來)。
伊格言說,我們或可如此論斷:此處的宿命論是一種**極致的宿命論**;沒有比這樣的宿命論更悲觀更消極更「宿命」的了;因為甚至連你的意志自由都僅僅是為宿命服務而已。
人們自始至終是在重複著必然發生之事。這就是Neil和天能組織將自由意志與宿命論結合的方式──有趣的是,在結合之後,卻非常、非常宿命。
而正是在這樣的狀態(信條)之下,我們的新手主角對Neil的質疑才顯得大逆不道──「但我們現在在這裡了。這豈不代表此事從未發生?」
對的;因為在這裡,為了拯救重傷的凱特,他們已義無反顧地偏離了命運的航道。這是最尖銳的「意料之外」──他們本該同套路再打一次再跑一次再追一次再撞一次,但這回例外;因為就他們所知,歷史上他們並未救過主角偷偷愛著的凱特,他們完全無法臨摹已知模版「再救一次」。
這是真正的、如假包換的未知。對,**愛就是真正的未知**──你想到了嗎?這非常《星際效應》不是嗎?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2021年5月即將於台灣(麥田)與中國(中信)同步出版最新長篇小說《零度分離》。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O6dhOYHUUA/hqdefault.jpg)
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藉口心得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世界的盡頭,最終的隱喻〉全文連結: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918-culture-tenet-yee-geyan-review/
全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超過8000字,本系列影片至少會有5集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天能 #影評 #深度解析 #信条 #諾蘭
─────
本系列前四集裡,藉由《天能》中情節與對話的蛛絲馬跡,我們論證了幾個作者諾蘭暗示的觀點,包括**(線性)時間並不存在**、**因果律的崩毀**;並且比較了大魔王薩托的虛無以及《黑暗騎士》中小丑的兩種虛無。接著我們又提到,天能組織(TENET)的信條(tenet),其實就是科幻大師海萊因(Robert Heinlein)曾提到的「鞋帶悖論」(Bootstrap Paradox)。但伊格言說,此處有個劇情重點值得我們注意──相較於Neil的坦然(「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但雖然如此,「已知的結局並不構成袖手旁觀的藉口」),從頭到尾沒有名字的「主角」其實是和Neil有著某種程度的價值衝突的。這體現在主角對女主角凱特的曖昧情愫中。同樣是在自塔林逆行返回奧斯陸自由港的貨櫃旅途中(為了主角與長腿凱特間似有若無的彼此傾慕──好吧,顯然沒時間讓演員發揮,情報員實在太忙太累了,哪裡有時間談戀愛呢),主角突然向Neil提出質疑:
但我們現在在這裡了。這豈不代表此事從未發生?
這對話於片中一閃而逝──在約略等同整部影集資訊量強制壓縮至一部二小時半電影長度的《天能》中,必然顯得沒頭沒腦又高深莫測(對,諾蘭顯然因為材料過多而來不及把事情交代清楚,這是他明顯的技術失敗──但我們也懶得再批評了啦)。然而伊格言說,這對白所意圖表述的,其實正是更精細的描寫了宿命論與自由意志之間的結合方法。劇情中曾提及,如何使用逆轉機器?訣竅之一是,當你試圖進入旋轉門,你必須看一下「對面的你」是否也正要進入旋轉門──如果沒有,那麼代表你並未「成功逆轉出來」;換言之,你死在了逆轉機裡。是以,「若沒能看到對面的自己,就不要進去」。
「若沒能看到對面的自己,就不要進去」──這是突然現身的天能組織成員(Neil在塔林找來的天降幫手們)對新手主角的指點。此即為**宿命論**──「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此規則被未來人Neil奉為圭臬,也或許正是天能組織(TENET)的信條(tenet)。是以截至目前為止,進出旋轉門的TENET成員無不如懸線戲偶般乖乖重複著某些他們做過的事──如若不知便罷(對,「無知即是優勢」);一旦知道了,可就得全部乖乖重複一次。這還真是考驗人的記憶力啊。打鬥?同套路再打一次。開槍?同位置同彈孔再開一次(但這次是把子彈收回來)。飛車追逐?同路線同角度再追再撞再飛一次。但同時,諷刺的是,你又必須以自由意志來執行這一切(如女科學家最初給主角的「教程」:你要想著把逆轉子彈放到桌上,才能將它吸回手中;你要對著彈孔開槍,才能把子彈收回來)。伊格言說,我們或可如此論斷:此處的宿命論是一種**極致的宿命論**;沒有比這樣的宿命論更悲觀更消極更「宿命」的了;因為甚至連你的意志自由都僅僅是為宿命服務而已。人們自始至終是在重複著必然發生之事。這就是Neil和天能組織將自由意志與宿命論結合的方式──有趣的是,在結合之後,卻非常、非常宿命。而正是在這樣的狀態(信條)之下,我們的新手主角對Neil的質疑才顯得大逆不道──「但我們現在在這裡了。這豈不代表此事從未發生?」
對的;因為在這裡,為了拯救重傷的凱特,他們已義無反顧地偏離了命運的航道。這是最尖銳的「意料之外」──他們本該同套路再打一次再跑一次再追一次再撞一次,但這回例外;因為就他們所知,歷史上他們並未救過主角偷偷愛著的凱特,他們完全無法臨摹已知模版「再救一次」。這是真正的、如假包換的未知。對,**愛就是真正的未知**──你想到了嗎?這非常《星際效應》不是嗎?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2021年5月即將於台灣(麥田)與中國(中信)同步出版最新長篇小說《零度分離》。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XZM0BsIGIo/hqdefault.jpg)
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藉口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提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更新,透過心理學在生活裡的應用,每天陪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想要每天都有所進步,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
你可能有認識一些人,他們好像無時不刻都處在生病的邊緣,而你是不是這樣的人呢?
如果你是的話,你可能會感受到這樣的自己,你很不喜歡、很不舒服,好像做什麼事情都沒有辦法,真正的發揮潛能、發揮實力。
然而如果我告訴你,其實這樣的想法、這樣的狀況,有可能是你為自己安排的一個保護機制,你相信嗎?
那麼聽到這邊,你可能會接著問「保護機制」到底要保護什麼?其實你要保護一件很重要的東西,叫做你的「自尊」,怎麼說呢?
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說法叫做「自我設限」,我們透過自我設限的想法,我們會在很多事情的發生之前,去創造那些讓自己失敗的條件,如果你真的失敗了,那也只是剛好而已,因為你生病了,不是嗎?
但是如果你還沒有失敗,甚至表現得還不錯,這意味著你是天才啊,在生病的狀況底下還能做得這麼好;所以呢,你可能會發現「自我設限」其實是我們心裡的一個遊戲,也是一種弔詭。
因為如果按照最合理的狀況,眼前的事情假設它很重要,那你是不是要用最好的狀態去發揮它,去完成它呢?
可是也因為你認為它很重要,你可能會擔心萬一這麼重要的事情,我做不好,那是不是意味著我是一個很差的人?所以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我在這之前幫自己設下一個,自我設限的前提跟條件。
所以你可能會在求學階段認識這樣的同學,他們得到所有的師長的肯定,肯定他們什麼呢,肯定他們真的很聰明,然而一旦說到他們真的很聰明,就一定會接著下一句話,叫做好可惜,他就是不用功!
所以你想想看,如果在「自我設限」的思維底下,這樣的一句話:「他好聰明只是不用功」。
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提供了一個他自我保護的機制啊,因為他只要繼續不用功,他就可以繼續享受「我很聰明」這樣的說法。
可是一旦他用功了,萬一成績也沒有提升起來,那是不是連「他很聰明」的這個信念,也被推翻了呢?
所以呢,心理學家把自我設限,也稱作叫「提早合理化」;這是對未來的一種投資,倘若到時候真的失敗了,我們就可以有別的理由可以怪罪,而不用承認是自己其實能力不夠啊!
在「自我設限」這個領域裡面的相關研究,最有名的就是心理學家~伯格拉斯跟瓊斯,在1978年他們所做的研究。
他們在研究裡面請學生,去考一個很難的考試,無論學生的表現好壞,都告訴他們得到了滿分,他們假設學生會因為這樣子自我感覺良好。
所以如果有機會可以選擇的話,他們都會想要繼續的保有自己的自尊;於是呢,在第2次的測試之前給了學生選項。
兩個選項,第一個選項是,他們可以服下減弱表現的藥品;而第二個選項,就是他們可以服下強化表現的藥品。結果你猜猜看,大部分的人都選擇了哪一種藥呢?
答案就是,大多數的人都選擇了「減弱表現」的藥,而這個藥是假的,但是這個行為的選擇卻是真的!
博克拉斯跟瓊斯後來就說,他們的研究指出,當你成功了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成功,你的內心就會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具備了贏家的條件;也因此呢,在未來的能力測試裡面,你的風險就會提高,而對失敗的恐懼也會一樣的發生。
所以與其在事後編造太像謊言的藉口,不如事先先創造條件,讓這個藉口看起來比較說得通。
所以對這些學生來說,當第二次的測試之前,他吃下了減弱表現的藥,那當他第二次的測試結果不如預期,那就可以說,是因為吃藥造成的。
如果第二次的表現真的很好,那不就是再次證明自己真的很天才,吃了減弱表現的藥,還能考得很好;所以呢,透過這個實驗呢,我們就可以判別出兩種人。
一種人就叫做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寧可不斷的保有自己,可能是很稀薄、很微弱,沒有任何證據力的自尊,他就是想要讓自我感覺良好。
然而有另外一種人叫做他願意面對現實、他願意去好好的做健康檢查、他願意好好的去做準備,去接受任何的挑戰,無論是考試,無論是工作,還是去創業。
如果這一切的努力,到最後造成的結果不是很好,沒有關係,至少我可以很真實的知道,我之於這件事,我的程度到底在哪裡,而不是活在一種自己騙自己的幻覺裡面。
所以呢,關於自我設限的研究,就讓我想到最近哦,我們幾乎所有人都很關心疫情,可是如果當我們放眼國際,其實歐洲跟美國,為什麼隨著時間的推衍,他們的疫情,似乎到了一個無法控制的狀態。
而反觀台灣,雖然我們最近的案例增加了不少,可是多數都是境外移入,我們真正的本土案例,其實相對是很少很少的,我想這裡面就區分了很大的不同。
因為在台灣我們並沒有活在一個假象,沒有活在一個自我安慰說一切會沒問題的幻想裡;我們從一剛開始就超前部署,我們從一剛開始就想很務實的去面對,並且做好準備。
然而在美國或者在歐洲呢,一直到今天,不管我們透過任何媒體的管道裡,我們看到的是這些歐美人士啊,他們連戴口罩都會覺得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然後還做出一些很光怪陸離的行為。
甚至於在歐洲有個市長,他還很無奈的開直播,去告訴他的市民說,怎麼你們以前都不慢跑,現在全部都要出來慢跑了?
等於這些人他們完全無視於這個疫情的真實狀態,他們寧可活在一個快樂的想象裡;然而這些快樂的想象,衍生出就是歐美現在這麼嚴重的疫情啊!
在我認為疫情總會過去,但是關鍵在於,我們透過這個過程學到了什麼?
回到你我身上,我們還要繼續的透過自我設限,讓自己活在自我感覺良好裡面嗎?還是我們要面對真實,活出一個自己真的想要的人生呢?
這個思考題就留給你了!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還有Podcast的頻道,歡迎你訂閱,並且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我們近期推出的線上課程叫做【自信表達力】。
我想哦,在這個疫情肆虐的今天,我們必須要學著透過遠端的工具,把自己的想法去告訴別人。
然而遠端的工具,跟直接面對面的互動,它最大的差別就在於,當我們面對面的互動,有一些我們沒有講清楚,或者是我們的表達比較模糊的地方,還可以透過很多問答互動,來得到澄清。
可是當透過遠距溝通,那這個時候就很考驗你表達的能力了,其實要做好表達並不困難,關鍵在於我們可能沒有學會怎麼樣去思考,並且去設計我們內容的方法?
那在【自信表達力】裡面,你將用最有系統的方式,學會怎麼樣思考並設計自己的內容。
這一門課從推出到現在,已經受到很多朋友的喜愛,並且有很多人也跟我回饋這門課,對他們的具體幫助,所以我很期待你的加入。
希望能夠跟你一起前進,相關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歡迎你把握機會,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jjH1qDqKI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