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階思考》部落格文末抽書 x2 本
你聽過 股癌 Gooaye 嗎?過去一年多來,這檔長踞各大 Podcast 排行榜的投資理財節目,儼然成了很多人的通勤良伴(包含我!)。我身邊很多朋友也因為聽了節目,開始對投資產生興趣。今天就來幫大家介紹這本塞滿了股癌風格的著作。
部落格圖文 https://readingoutpost.com/grey-thinking/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灰階思考》這本書的作者是 Podcast「股癌」的節目製作人謝孟恭,這個談投資的節目上架數週內就成為台灣 Podcast 各平台總排行榜第一名。節目的內容比較偏大眾向,尤其適合股市「菜雞」(投資新手)收聽。
在這本書中,作者彙整了之前在節目上分享過的精華,搭配許多財經界的故事和各路投資大師的觀念,寫出了這本同樣適合投資新手的投資書籍。書中分成三個段落鋪陳,首先是排除人們常見的思考偏誤,接著是廣納多元思考的心態,最後是實際付諸行動的叮嚀。
對於投資老手而言,這本書稍嫌簡單和淺薄,但我覺得這正是作者厲害的地方。起初我聽股癌的時候,也認為怎麼都在說一些簡單的入門知識。後來我漸漸改觀,為什麼這些晦澀的財經知識從他口中說出來就這麼「直白好懂」又「平易近人」,真的要換成我自己說的時候,卻如同有鯁在喉、難以開口?
原來,把艱深的觀念,用三歲小孩也能聽懂的方式說出來,其實就是一門「表達的藝術」。作者的投資觀念和策略對投資新手很有幫助之外,我更喜歡觀察的是他如何把這些事情用白話文說出來的方式。以下我整理這本書的九個重點,以及一些我的延伸想法。
.
【排除思考偏誤】
.
1.打破常見的迷思
物極不一定必反。「漲多必跌、跌多必漲」這句投資人琅琅上口的順口溜不一定總是成立,實際的情況是:(1) 漲多不一定必跌,有些公司的護城河就是夠深,能夠持續、穩定地長期成長、(2) 跌多不一定必漲,當一家公司的營運和競爭力都持續出狀況時,可能直接一跌不回頭。
別跟股票談戀愛。根據美國市值前3000大企業加權計算出來的「羅素3000指數」,自從1980年來漲幅已經超過七十倍,但是驚人漲幅的背後,僅來自於7%企業的貢獻。反而有40%的企業,市值下跌了七成以上。選對股票的報酬很驚人,但選錯股票的懲罰也很嚴重,別單壓、重壓單一企業。
.
2.別盲從大神
小心股海牛鬼蛇神。媒體和網路上有許多財經專家會把自己包裝成能夠預測股市走向的神人,但是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所謂的「老師」最後要賺的就是學費。很多人面對投資選股的壓力時,往往會希望抓到一隻浮木,甚至是起了貪念想要找一夕致富的方法,卻往往落得適得其反。
站在大盤的肩膀上。股癌節目裡總是不厭其煩地提醒,大盤是很難被打敗的存在。根據數據指出,美國市值前500家企業市值的「標普500指數」已經連續十年打敗85%以上的主動型基金經理人。因此初踏入股市的新手很適合從「定期定額投資大盤市值型ETF」的策略著手,站在大盤的肩膀上先勝過絕大多數的投資人,再逐漸提升自己的投資眼光和技巧。
別把思考外包出去。作者譬喻地很傳神,人們常常有病急亂投醫的情形,誤把路邊邪廟當神廟。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去瞭解自己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度」,所謂專家或老師給的建議必須要自己消化吸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如同《思考外包的陷阱》這本書提到自主思考的觀念:「讓專家和科技隨侍在側,而非讓他們主導大權」。
.
3.當心同溫層陷阱
避免深陷同溫層。人類長久演化下來的「群性」,讓我們對群體內的人緊緊團結,對群體外的人毫不手軟,甚至恨意濃烈。投資方法和策略千百種,如果太過於執著於某一種策略,然後又跟同溫層內的人一起取暖,往往會忽略了其他多元的觀點,錯過了潛在的警訊,這對投資不一定是好事。
加入新的同溫層。意思是跳出原本的舒適圈,針對不懂、不熟的事物,先去瞭解,而後評論。如同美國作家費茲傑羅曾經說過的:「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還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有時候要刻意讓自己擺脫意識形態上的枷鎖,試著去理解「反面」立場的觀點,讓自己能夠同時掌握不同面向的看法。
讓大師成為你的同溫層。這讓我回想起另一本《知識的假象》書中提到:「人類並非完全獨立思考和評論事情。更多的是我們借助著人類知識共同體,建構起自己的知識地圖,進而形塑而出自己的價值觀。」只有當我們看得夠廣,踩在更多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描繪出更完整的知識地圖。
.
【廣納多元思考】
.
4.謹慎面對加工資訊
如何善用加工知識。隨著數位時代蓬勃發展,資訊的爆炸已經不單是用洪水氾濫可以形容,我們每天接觸的「加工知識」也越來越多。作者提醒,「只」吸收加工知識可能會造成偏食和營養不良,必須懂得把加工知識當成一種「索引」,用它們來找到資訊的源頭。
懂得找到資訊源頭。許多優良的加工知識產出者,會把資料來源檢附在文章內、文章末、影片註解中,如果要避免「斷章取義」的速食現象,就必須真正投入時間,找到資料最源頭的「原型食物」來吸收。與其聽別人說巴菲特今年又說了什麼,倒不如直接找他親筆寫的股東信。
大師之所以是大師。作者舉例像是投資大師霍華.馬克斯(Howard Marks)、瑞.達利歐(Ray Dalio)都擅長利用備忘錄跟投資人溝通自己的想法,這些備忘錄的觀點之犀利、視野之遼闊,而且他們總是在修正自己的看法,學習新的東西。我很喜歡的俄國詩人普希金(Pushkin)曾經說過:「閱讀是最好的學習。追隨偉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門科學。」因此,要培養和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從大師的眼中看到不同的世界。
.
5.贏家的特質
樂觀,但不天真。這邊指的不是天真浪漫型的樂觀,而是要瞭解「風險」的本質,預期前方一定會有許多「驚濤駭浪」,但心底清楚在長期趨勢的發展下,人類社會將持續「進步」和「成長」的樂觀態度。我們必須瞭解什麼是短期的波動,什麼又是長期的成長。
耐心,穩中求勝。耐心這個特質放在現代的社會環境,只會越來越稀缺。巴菲特曾經說過:「我一生99%的財富,是在50歲以後獲得的。」他深知投資的報酬來自於「時間」加上「複利」,也就是他著名的「雪球理論」(找到濕的雪和一條長長的山坡,讓雪球越滾越大)。當投資人越是急著殺進殺出,這顆雪球就越是滾不大。
行動,承擔風險。最近我讀到德州撲克冠軍選手吳紹綱寫的《致富強心臟》這本令我印象深刻的書,作者提到成功就是要「承擔多一點風險」(Take more risk.),而且把風險控制在「安全邊際」之內。應用到投資也是一樣的,我們要認識到「風險」是比「報酬」更加重要的一環,承擔你可以承擔的風險(但別失控),才有機會獲得甜美的報酬。
.
6.總是保持質疑
質疑是一種求知的態度。作者認為保有質疑的態度,就如同幫自己繫上一條「安全帶」。2020知名交易平台Robinhood有一位二十歲美國青年,誤以為自己交易失策負債73萬美元,選擇結束自己生命。事實上,他並沒有賠這麼多錢,只是因為他搞不清楚遊戲規則,也沒向券商再詢問細節,結果才讓憾事發生。
求證是必要的行動。資訊發達的現代,人們習慣看網美打卡美食、推薦景點,甚至有時候連投資標的都要「跟風」一下。問題是,當我們沒有對細節仔細求證,連自己再跟什麼、買什麼都不清楚的時候,往往會淪為股票市場裡的「韭菜」(大戶眼中容易被收割的散戶)。懂得綁上一條質疑的安全帶、自己採取行動去求證事實的人,可以在投資這條路上走得更穩、更安全。
.
【實際付諸行動】
.
7.從認識自己開始
認清自己是誰。書中提到一個作者去面試特斯拉業務員的故事,面試官要求在場的面試者試著「賣給他一輛特斯拉」。結果每個面試者都使出渾身解數背出特斯拉的性能、規格、特色。竟然沒有一個人問面試官買車的用途是什麼?家裡有幾個人?如果我們在投資之前,沒有認識自己投資的「目標」,會很容易迷失方向、心猿意馬、心慌意亂。
投資沒有萬用答案。每種投資方式的風險和報酬可能都彼此不同,每種年齡層、每種職業屬性的投資方式,也不一定完全相同。投資沒有完美的「公式」,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以及最「符合」自己投資目標的策略。與其問哪種投資標的最好,倒不如問怎樣的投資策略最適合自己。
別輕視風險接受度。我們都知道股市大起大落,卻時常輕視了當自己辛苦賺的血汗錢在帳面上「大跌」時的心理感受。這讓我回想起探討頂尖投資家如何追求報酬、管理風險的《投資超級英雄進化論》書中有一句話書說得非常好:「投資人無法管理報酬,但卻有能力管理風險」。重要的是拿出自己賺來的真金白銀,真正投入到市場中實際感受那種起伏帶來的情緒,你才會知道自己對於風險的承受度如何,再進一步思考如何管理風險,採取適合自己的策略。
.
8.別把雜訊當訊號
財經界亂象多。在這個大多頭年代,冒出許多號稱可以「事前預測」和「事後驗證」的投資專家,或者把任何意見都說得「模能兩可」的投資大師。這些雜訊常常會引起人的貪念,想說賭個一把,說不定這次就被這個專家大師說中,能夠翻身翻倍呢!結果,雜訊始終是雜訊,跟隨雜訊行動的後果好一點是載浮載沉,差一點就直接溺水滅頂。
接受多元持續修正。即使我們選定了某一種投資策略,也不要讓自己故步自封,要記得讓自己保持接收最新的市場訊息(前提要懂得區分訊號和雜訊),對策略作出微調和修正。我很喜歡的《跨能致勝》這本書中提到:「最成功的策略是能把乍看不同的各種情況連結起來,看見深層結構的相似之處。」持續接收多元意見,異中求同,是打造成功策略的不二法則。
.
9.炒股前先炒人生
人生如骰子,很難一次就豹子。有在投資的朋友或許都聽過這句玩笑話「本多終勝」,一開始有龐大「初始資金」的人,都透過一樣的投資報酬率,往往會遠勝過初始資金較小的人。如同前文提到,你雖然無法管理「報酬」,但你能控制的是「提高累積本金的能力」,無論是加薪、轉職、創業,都能幫你帶來更多的銀彈,讓你在市場上擲出更多骰子。當你能骰出更多次、骰得比別人更長久,相對就提高了骰中豹子的機率。
投資自己,是最重要的投資。因此,與其心心念念在投資報酬率這種「不可控」的因素,倒不如努力投資自己,這才是唯一「可控」的因素。在《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這本書中有一個很棒的投資觀念:「真正擁有無限成長潛能、讓你可以更快達到財務自由的,其實是創造更多的收入」,也就在專業和事業上持續「開源」。投資自己,才是真正最重要的投資。
|黑白之間都是灰,找到無限價值的所在。
【有聲書讀後感想】
我當初第一次要讀《灰階思考》的時候,雖然自己已經有這本的電子書了,但那時候在「1號課堂 App」看到這本書竟然也出了「有聲書」?而且全暢聽會員還可以直接聽整本?當下超興奮!可是仔細一看,竟然不是主委本人的原音重現,而是找來 Podcast 百靈果的凱莉操刀演出。
雖然當下有一點期望撲空,可是真的給他聽下去之後,我就改觀了。因為這本書的文字很淺顯易懂(股癌風格,晦澀金融投資知識直白講),加上凱莉的說書口條真的很流暢,我一邊開車一邊聽這本書,就像是平常在聽股癌一樣暢快。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我是最早開始聽的讀者之一,整本有聲書都還沒錄製完成。接下來就變成每天推出一個小章節,然後我就很像在「追劇」一樣,每天上班通勤時聽一個新的段落。這也是我第一次把有聲書當成追連續劇來聽,是個很有趣的經驗!
總結來說,這是一次非常特別的聽書體驗,我雖然聽過許多 Audible 英文有聲書的經驗,卻都是同一性別的作者+說書人,沒有聽過這種作者和說書人是不同性別的組合。對於這本有聲書的組合,我很欣賞1號課堂的操作手法,除了噱頭十足之外,也確實帶給我很獨特的體驗。
有興趣聽這本書有聲版的朋友,可以參考我的1號課堂使用心得文章,你也可以聽 YouTube 上面的試聽版感受一下。新書發表的時候他在台北簽書會也有一段現場分享,你可以聽聽看他怎麼說。
.
【後記:保持思考的多元性】
.
如同這本書的核心觀念:「零到一之間,有無限個數字,黑與白之間,也有無限個色階。」與其說這是一本談投資的書,不如說這是一本談「思考方式」的書。真正深諳投資的大師,也都是善於思考、熟捻人性、多元吸收、持續改善自己的終身學習者。
這本書的心得分享是我花了「最久」時間寫出的一篇文章,前後總共寫了三個多禮拜才陸續成型。或許這也是對我自己最好的鍛鍊,時常腦袋裡想得太難、太深、太複雜,以至於要用白話文說出口的時候,卻難以開口。
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逐漸克服原本的知識枷鎖,也不斷去思考如何將艱深的觀念,轉換成絕大部分讀者都能聽懂的語言。我還想在文章裡偷偷告白,我一開始錄製自己的說書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遇到瓶頸的時候,總是會聽股癌的節目來獲取靈感,從他流利又不用呼吸的節奏裡找到單口秀的信心,從他直白又流暢的閒話家常裡找到豁出去的釋懷。
回顧起來,股癌節目在去年異軍突起之後,不但讓投資和財經知識更為普及,也扮演起一個社群平台,讓許多不同的財經資訊能在上面廣為流通。「投資」這個被許多老一輩人視為洪水猛獸的東西,也以更加親切好懂的形式出現在我們身邊。
如果你對投資這件事還抱有一絲疑慮,那麼這本書能帶給你一些穩定內心的力量和學習的方向。如果你已經有投資經驗卻還心浮氣躁,這本書能帶給你一些老生常談的經驗和智慧。或者,你也可以從類似我的視角切入,學習怎樣把晦澀知識講到讓人直白懂。
這個世界現在最需要的,不是大是大非的二元論觀點,也不是充滿仇恨和傻樂觀的偏激言論,而是懂得軟硬兼施、多元並蓄、異中求同的灰階思維模式。
.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ySfEm3
Kobo 電子書7折代碼:WAKIGREY
使用期限:7/28~8/3
.
感謝 天下文化 提供抽獎贈書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8萬的網紅Rainie Yang's Official Channel楊丞琳官方專屬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楊丞琳 第11張全新專輯《刪·拾 以後》 🎧數位收聽▶https://lnk.to/Rainie_DRG 💿刪版:https://lnk.to/Rainie_DPO 💿拾版:https://lnk.to/Rainie_RPO 金曲新人王ØZI創作製作一手包辦 技能升級加盟執導 🎧數位收聽▶ht...
「戀與製作人 值得培養的卡」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戀與製作人 值得培養的卡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戀與製作人 值得培養的卡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戀與製作人 值得培養的卡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戀與製作人 值得培養的卡 在 Rainie Yang's Official Channel楊丞琳官方專屬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戀與製作人 值得培養的卡 在 戀與製作人值得培養的卡 - 遊戲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戀與製作人 值得培養的卡 在 戀與製作人ssr排名2020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戀與製作人 值得培養的卡 在 戀與製作人ssr排名2020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戀與製作人 值得培養的卡 在 戀與製作人- 首頁 - Facebook 的評價
戀與製作人 值得培養的卡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特寫】爭奪女性手遊市場
陳雨的臉上浮現出夢幻的神色。當她的追求者白起中彈,還不忘打來電話,說:「今天中子彈的那一刻我想的是還沒回你的電話。」陳雨被打動了,她複述起當時的場景,一再回味白起磁性的聲音,隨後還把自己的網名改成了「白起太太」。這並不是電視劇情節,而是陳雨玩男朋友養成遊戲《戀與製作人》時的真實場景。為了能抽到更多白起的卡片,她從一開始三元的任務卡都嫌貴,變成瘋狂氪金(為遊戲付費)。每天她都要上線增添和白起的好感度,「和白起談場戀愛,比和現實中的人快活多了。」21歲的陳雨在倫敦藝術學院讀大一,談過戀愛,玩過無數遊戲,卻不知不覺地每天花越來越多的時間在遊戲上,「我第一次這樣沉迷遊戲。」
像陳雨一樣沉迷的女玩家不是少數。《戀與製作人》提供的遊戲背景很簡單,女主角拯救父親遺留下的影視公司,並在工作中邂逅4位性格迥異的男主角。四位男主角的性格可以簡單概括為陽光學長白起、霸道總裁李澤言、小鮮肉巨星周棋洛、天才科學家許墨,玩家可以選擇一位男主角也可以選擇4位。除了不能見到真人,你可以和他發短信、朋友圈,甚至還能打電話。
2017年12月27日,《戀與製作人》上線不夠15天即在Apple免費遊戲排行榜中躍居第二位,排名一度超過騰訊旗下爆款遊戲《王者榮耀》。這款遊戲的走紅幾乎完全仰仗女性玩家,數據服務商極光大數據今年1月的用戶監測結果顯示,《戀與製作人》的玩家以年輕女性為主,其中女性玩家佔比高達94.2%,並且她們大多是95後,24歲以下的用戶佔到73.7%。這群人愛好多元,其中看動漫、追星是她們最普遍的娛樂方式。
根據2017年11月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發佈的《2017中國遊戲產業報告》,移動遊戲發展瓶頸初現,2017年中國移動遊戲用戶規模達5.54 億人,按年增長僅為4.9%,遠低於2016年16.9%的增長率。但女性玩家成為移動遊戲市場的重要增量。根據2017年9月浙商證券發佈的女性遊戲行業報告《她遊戲,她天下》,13至16年期間,女性玩家人數從不足百萬增長到2.6 億人,在手遊市場中,女性玩家貢獻84%的用戶增量,是男性玩家的5 倍。
但在浙商證券遊戲分析師顏沁看來,女性玩家長期被遊戲市場忽視。移動端遊時代以男性為目標群體,產品內容多以打鬥、練級為主,根據《她遊戲,她天下》報告,以風靡大陸的網遊《魔獸世界》為例,女性玩家僅佔18%。但遊戲從PC端轉向移動端,移動設備的特性使更多操作簡便的遊戲出現,諸如《開心消消樂》等休閒類遊戲奠定了廣大的女性玩家基礎,尤其是近兩年風靡的《陰陽師》《王者榮耀》等手遊因為搭載了社交屬性,更多女性用戶被身邊朋友帶入遊戲,進一步培養了女性用戶的遊戲習慣。IDG風險投資董事總經理童晨2014年拍板投資了製作發行《戀與製作人》的疊紙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他看好女性用戶在手遊領域的機會。他說:「針對主流男性用戶開發的手遊已經成為紅海,女性玩家是一塊相對空白的市場。而且,疊紙是最早在手遊領域針對女性開發遊戲的。」
姚潤昊是疊紙遊戲的創辦人,這位1988年出生的年輕人2017年7月登上了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娛樂與體育精英榜。在結束了《戀與製作人》新一輪策劃會後,姚潤昊匆匆趕來,他穿著一件休閒毛衣,戴著副眼鏡,看起來更像個程式員。在日本早稻田大學讀金融系研究生的經歷讓他對市場格外敏感,2012年他發現移動遊戲在高速增長,「當時我發現遊戲網站竟然將女性遊戲當作一個品類,和角色扮演、策略經營等遊戲類型並列。一個佔據人口量一半的性別被用來概括遊戲類別,這很奇怪。我從沒聽過男性遊戲這種說法,這說明女性遊戲玩家沒有得到充份尊重。」他認為這塊市場更有機會,為此,他放棄學業回國創業。
在為女性設計遊戲時,姚潤昊首先會找到一個值得開發的遊戲類型,他進一步解釋,「類型決定了玩家的性別比例,比如槍戰類遊戲天然男性用戶偏多,而我們選擇的換裝類、戀愛類遊戲都是女性用戶居多的品類。問題是如何把這個類型做到極致。」在《戀與製作人》之前,疊紙開發了換裝類遊戲《暖暖》系列,包括2012年的《暖暖的換裝物語》、2014年的《暖暖環遊世界》、2015年的《奇跡暖暖》三個版本,《奇跡暖暖》在上架第二日就登頂AppStore免費應用排行榜。在姚潤昊看來,換裝遊戲滿足了女性的根本需求,「所有人都有通過戰勝他人來證明自我的需求,表現在男玩家身上是更直接的比拼武力,而女性則會比拼外在的穿著。」而之所以選擇開發戀愛類遊戲在於它更符合現代人的需要,「高樓大廈的阻隔,超負荷的工作壓力讓人與人之間缺少愛的溝通和交流,每個人都需要關心和陪伴。」
戀愛類遊戲並非新鮮事物。它1982年誕生於日本,最早針對的是男性受眾,1994年出現的《安琪莉可》(Angelique)是首款女性向戀愛模擬遊戲,在此之後,諸如《夢王國與沉睡的100王子》(100 Sleeping Princes & the Kingdom of Dreams)曾沖入日本手遊排行榜的前10位。姚潤昊認為這種遊戲類型已經成熟,關鍵是誰能做出最符合中國女性需求的男性角色,「我們的核心思路不是做一個純粹的戀愛對象,而是去思考一個現代女性喜歡的男性角色是什麼樣。」與傳統遊戲公司完全不同,在疊紙220人的遊戲研發團隊中,女性開發者佔比高達70%,其中30位員工參與了《戀與製作人》的開發,最終設計出了四位男性角色。廈門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楊玲指出,不難發現這四種類型都是熱門網絡文學中最受歡迎的人設,只不過被挪到了遊戲裡。在此基礎上,角色還被賦予了馭風、時間停止等超能力。
(本文為文章節選,如欲查閱全文,歡迎訂閱)
#手遊 #王者榮耀 #戀與製作人 #魔獸世界 #陰陽師
戀與製作人 值得培養的卡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參. 談談編曲實務經驗 }}_03
在許多音樂講座或教育課堂中,我很喜歡引用來自馬友友先生傳記的一句話:『音樂是人的表現』,來解釋凡是在你日常生活中所經驗過的喜怒哀樂,會如何型塑你的人格特質也進一步影響你的音樂思考與呈現的樣貌;當然,有一些音樂的運作,來自於老天給予你的天份,但也有很大一部份,你所思、所覺的後天感受,會讓你在做若干音樂判斷時,依靠的是你自己培養出來的價值觀。如同我會在課堂中指定學生一定要去閱讀德國諾貝爾文學獎作家赫曼赫塞(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5%AB%E5%B0%94%E6%9B%BC%C2%B7%E9%BB%91%E5%A1%9E )的任何一部作品一樣,你在你的理性與感性的天平中,所取得平衡的那個法碼點,應該就是你個人音樂人格的定位。
在我有趣的職業音樂生涯中,我最歡樂的時光,都是發生在與傑出的創作型歌手合作的時間。而其中一位『完全沒有藝人包袱』的特出人物,我敢打包票說:『他的人就是他的音樂』者,就是我的朋友謝銘祐。
謝銘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C%9D%E9%8A%98%E7%A5%90 ),被大家明確認知的起點,應該是在2013年以『台南』這張專輯同時拿下最佳台語男歌手、最佳台語專輯兩項大獎以後了,但大家可能真的不會知道這位最能代表臺灣新台語音樂復興與創作良心的菸嗓歌手,在2000年時如何斷捨離了當時『主打歌寫手』的身份,回到臺南扎扎實實地『生活』了多久,用自己獨立的資金完成了哪三張創作專輯,才在12年後,得到金曲獎的肯定;不過,這也已經不重要,因為,那些在市井底層的生活歷練,本來就是一個『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慨念。今天所想要說的,是一個發生在2002年、謝銘祐回到臺南兩年之後的音樂故事。
但如果要講這個故事,卻又得從更早的很久以前開始說起。
[一. 漫談我的經驗與想法_03]
謝銘祐~『圖騰』專輯三部曲
https://www.kawamusic.com.tw/blank-2
早在高中時代,Pink Floyd樂團的『The Wall』專輯中的音樂敘事手法,就深深吸引著我,這種『搖滾歌劇』(https://ysolife.com/pink-floyd-the-wall-cover-art/ )的畫面感,幾乎成為我對於音樂呈現方式的最高指導原則。幾年後的1997年春天,我被一通工作電話找去了豐華唱片的會議室,坐在對面的,就是名動一時的歌手張雨生先生小寶兄,我看著這個只會在電視螢幕裡出現的音樂人說著他正在籌備一場音樂劇需要尋找一個可以現場演出的吉他手云云,心理只是想著:『這是真人嗎?』、『哇~他的笑聲…也太驚人的巨大了吧?』。『而且~』,小寶突然把身體往前越過了會議桌那樣地縮短了我們中間的距離,『我想做的是搖滾音樂劇!』
後來的事都是真的!『吻我吧,娜娜』在臺灣各地演出(http://www.godot.org.tw/drama/223 ),每個晚上,我們都在一種亢奮的玩鬧中歡樂地渡過;再後來的事…我不確定是不是真的,小寶沒說什麼就走了。然後,我帶著對於他的記憶以及他所提到的,來到了紐約百老滙,親眼看了一場傑出的搖滾音樂劇『Rent』。
你如果看過『Rent』音樂劇(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0%89%E5%B1%8B%E5%87%BA%E7%A7%9F ,絕對不要是電影版的!),你就會知道我要講的是什麼;而如果你沒有看到『Rent』…我只能說:那真是太可惜了!且不說這齣音樂劇在首演當天的傳奇悲劇,也不談這齣音樂劇所探討的社會議題(如果你剛好看過關於Queen樂團主唱Freddie Mercury的傳記電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sgapPLhWbY ,你就會理解在九〇年代前後,愛滋是如何普遍性地影響著歐美社會),我們只著眼在整個劇中音樂構成的元素,是如何地建構起若干的音樂動機、主題,然後如何巧妙地在全劇中反覆出現、演變,甚至互為音樂結構的表裡、彼此穿插呈現,那種對於『用音樂敘事』的手法、能力,我覺得足以與『The Wall』這等曠世巨作相提並論!如果如果如果~你真的沒能有機會親眼看到過『Rent』現場演出,我覺得你至少應該去買一張劇場原聲帶(實體CD也已經不好找了…姑且先補一個數位形式的:https://www.mymusic.net.tw/ux/w/album/show/80238 ),也許可以稍稍減少這個遺憾。
然後,2000年,銘祐回臺南了。可能有個將近兩年以後,銘祐捎來電話,說著他要獨立發行一張原創作品,我聽著電話那頭他說的創作源起,心裡想著的是我與他相識的第一天。那是在雅弦錄音室還有著七、八間錄音室的年代,我還是錄音室吉他手接案的小毛頭,製作人是恩師黃大軍老師,執行的是一位律師身份的歌手蘇兒真先生的一首曲目的吉他錄製,錄音師是後來成為我的摯友、但第一次見面的這一天非常痛恨我的許財翁先生,而銘祐當時是大軍老師的助理兼整個案子的執行製作。那一天的事件,現在說來只是一個玩笑,但在當天,完全是一個悲劇:編曲王繼康先生編寫好的一段八個小節吉他Solo,我錄了八個小時才勉強下課。
八個小節八小時!發生在一個錄音室、錄音師還是以小時計費的華語音樂黃金年代,我只記得錄音師到後來完全癱在椅子上,幾乎無意識地反覆操作著盤帶錄音機,讓我一次又一次的不斷重錄…
銘祐就是看著那樣程度的我,在大軍老師的鍛鍊之下,與他一起成長到後來的模樣;當他說要自費獨立弄自己的專輯作品而且想找我參與編曲時,我當然義不容辭。隔不久,他北上來到另一位友人洪晟文老師的工作室召開編曲的製作會議,細細地訴說了回到臺南的日子中經歷的荒誕與驚醒,說著這樣的創作對於他的意義,然後毫無例外地又開了當年八小節八小時的玩笑後,鄭重地交給我五首作品。
我反覆聆聽著他的Demo,特別是他洗盡鉛華、回歸土壤重新創作的第一首作品『31歲01天』。我虛長銘祐兩歲,他的三十一歲也讓我走馬燈式地回憶起自己三十歲前後的種種,那些喜怒哀樂生活過又遺忘掉的許多事,讓我有一種強烈的慾望想要在這些音樂裡留下一些日後回想起來會覺得精彩的印記。
說到底,我覺得所有人們的心中,都一定住著一個小孩,我常常覺得:為了保護好這個小孩,你必須學會所有社會化的手段,才能在回歸到一個人的時候,還能聽到這個小孩天真的聲音,幸運的話,你還可以與你的童心說說話。我看到、聽見了銘祐心中那個小孩的模樣,我想著究竟該如何才能完整地傳達出我對這個小孩的珍惜與我想說的話。
『一閃一閃亮晶晶~』,還有什麼能比這首我們從童稚時期就琅琅上口的『小星星』更具體表現我對於『心中的孩子』那樣純真的描述?
兩三個月後,我完成了所有編曲工作。在銘祐的五首作品中,我選擇了『夜行. 性動物』、『天塌下來也不管』與『31歲01天』,做為一個相互關聯的編曲三部曲,同時,用各種不同的詮釋方式,將『小星星』的旋律,都融進了三首編曲中。也就是說,在這三首不同的原創音樂裡,你都可以發現、聽到『小星星』這個孩子貫穿其中,而在任何一首曲目中,你都可以聽到另外兩首曲目的重要音樂線索;這樣的編曲方式,這一生中我只有在謝銘祐回歸臺南的第一張獨立原創專輯『圖騰』中用過,然後我就封存了這個敘述方式,因為,這樣的心意只適合獻給一位朋友。
我很抱歉在這篇文字裡,無法提供任何與這三首曲子的相關音樂連結,因為從專輯意念一開始,銘祐就打定主意這會是一張限量發行的作品,售完就不會再版,並且從來沒有在任何數位平台上架,這是他對於從初始就願意支持他創作、並且付費購買了正版CD專輯的愛樂者的一種尊重;『有時候,錯過了就是錯過了』,我覺得他心中那個任性的小孩一定是這樣想的。一直到15年後的2017,他才因為自組的『三川娛樂』公司做了品牌形象創新行銷,重新將歷年來的五張六片創作專輯(包括了『情獸』、『也獸』的國台語雙專輯)整合成『南方漁村印象手繪套裝組』,再次將這張絕版CD重新包裝上市,但一樣是非常少量的限定版。(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20198958 )
這十多年來的銘祐,在臺南除了積極推動台語文的使用與正音、潛心研究當地的文化系統與風土典故之外,並且用非常有限的資源,開創了許多年度例行性的音樂節活動;同時,與臺南在地的音樂夥伴成立了『麵包車樂團』,在南部各鄉里的老人安養中心或醫療院所免費義唱給許多年長者或病患,真實地將音樂帶到人與人之間,成為一種無可取代的溝通橋梁與心靈寄託,他還原了音樂的本色,沒有任何一點多餘的做作,他那樣地生活著,他成為那樣的音樂人。
2016年底,銘祐發行了第六張作品『舊年』,他以一種孺慕之情唱出了他對台語文歌謠的眷戀,並再次獲得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獎、金音獎最佳民謠單曲與最佳民謠專輯,以及最重要的最佳專輯等等獎項的肯定,成為台語文原創音樂最重要的代表性人物;我非常榮幸能在相隔十來年之後,再次參與了這張專輯的三首編曲,雖然這次我不再以『結構性敘事』的方式來詮釋這些作品,但我仍然像十多年前的那個孩子,熱切地想把這後來十多年的喜怒哀樂都放進這些故事裡。
因為…音樂不是就該是這樣的嗎?
------------------------------------------------------------------
後記1. 關於銘祐的『舊年』創作,廣播名人馬世芳兄有一篇訪談專文非常值得一讀: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3789 ,並且有網友分享的訪談廣播錄音,可以聽聽銘祐的『菸嗓』有多菸嗓:https://mycuhk-my.sharepoint.com/personal/1098543571_link_cuhk_edu_hk/Documents/%E8%80%B3%E6%9C%B5%E5%80%9F%E6%88%91/%E9%9F%B3%E6%A8%82%E4%BA%94%E5%9B%9B%E4%B8%89%202017/%E9%9F%B3%E6%A8%82%E4%BA%94%E5%9B%9B%E4%B8%89%2020170228.mp3
後記2. 雖然不太能找得到關於『圖騰』三部曲的音樂連結,但~我還是把這三首曲目的音樂關聯筆記如下:
『夜行 . 性動物』~前奏是小星星第一次主題,小調,在C段副歌時主題重複出現。間奏AG是『31歲01天』的前奏AG變奏,小調。B段的Distortion EG線條是『天塌下來也不管』的B段旋律。整首歌的AG Pattern動機來自『31歲01天』主要AG的快一倍彈奏。
『天塌下來也不管』~B段AG是小星星第二次主題變奏,大調。副歌AG Pattern是前奏重現。間奏第一段是『夜行 . 性動物』A段旋律重現,間奏第二段是『31歲01天』的前奏AG疊上『夜行 . 性動物』前奏重現。最後一次副歌前的Music Break,是小星星第二次主題變奏的變奏。
『31歲01天』~前奏人聲是『夜行 . 性動物』前奏與『天塌下來也不管』A1段的混合再現。間奏是以小星星第三次主題為發展,後段加入的人聲是『天塌下來也不管』A2段再現。尾奏人聲是『夜行 . 性動物』前奏再現。
後記3. 且將『舊年』參與的三首編曲Youtube連結轉貼於下:
『彼卡皮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GiJIaQXQHs
『港邊惜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UEe5njEU_0
『無字的籤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QS_jkWmI6g
府城流浪漢 - 謝銘祐 謝銘祐
戀與製作人 值得培養的卡 在 Rainie Yang's Official Channel楊丞琳官方專屬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楊丞琳 第11張全新專輯《刪·拾 以後》
🎧數位收聽▶https://lnk.to/Rainie_DRG
💿刪版:https://lnk.to/Rainie_DPO
💿拾版:https://lnk.to/Rainie_RPO
金曲新人王ØZI創作製作一手包辦 技能升級加盟執導
🎧數位收聽▶https://lnk.to/Rainie_DRG
「你們看到的歌詞,都是我掏心掏肺地把自己十幾歲的戀愛故事告訴ØZI,然後他再轉化為文字,寫出我的心情。這首歌是專輯中代表30歲以前的我,所以交由20世代的他來寫,再適合不過了!Love is Love的音樂風格雖然有ØZI存在,但我覺得他替我找到了適合我的R&B和微嘻哈的方向。」
-
楊丞琳統籌 音樂製作/企劃執行/概念發想 全方位主導參與
陳珊妮x陳綺貞x陳建騏x魏如萱x徐佳瑩
許哲珮x ØZI x呂康惟x馮翰銘 全陣容創作
-
這首歌邀請到2019金曲獎最佳新人獎得主ØZI創作﹑製作與拍攝MV ; 但在ØZI大獲肯定之前,楊丞琳即在整合專輯曲風過程中,特別選定他來為專輯內節奏相對強烈的快歌進行創作,無非就是看中ØZI在現今華語音樂圈當中扮演了不可忽視的角色,他擁有美式背景卻能將創作融合跨越東西的文化共感,運用歌詞訴說跨越差異的男女觀念,搭配朗朗上口的曲調都是為當今樂壇注入了新的能量。楊丞琳也因看中ØZI此特質便力邀他為新專輯增添新色,本以為楊丞琳沒有嘗試過這樣的曲風會在錄唱卡關,但沒想到她在配唱過程中毫無障礙,並且得到了ØZI對於楊丞琳唱法的高度讚賞,她唱出了所有在愛情裡的女人都曾義無反顧地秀出所有的愛,但無私並不等於回報,男人的感情有愧終究是每段愛情裡面陳舊的劇情,原來Love is Love,即便都知道是會經歷傷痕的愛都會讓人奮不顧身。
ØZI的創意思維跟過去傳統MV拍攝很不一樣,更打造丞琳從來沒有過的樣子,時髦慵懶捲髮以及梳乾淨的高馬尾;身穿oversize外套,裡頭中空僅著運動Bra;充滿混血感的妝容,戴上”貓眼”效果的角膜變色片,從頭到腳濃濃的歐美風,是大家從未見過的楊丞琳,ØZI希望在畫面上突顯歌詞的氛圍,像是為了男生改變自己的妝容、改變自己喜歡的東西、逼自己去喝金牌…等等,丞琳笑言:「這首歌講述”不做自己”這件事,今天也真的都不是我啊!」有所領悟的她表示,「對方要喜歡原本的你,而不是投其所好;可以培養一起的興趣,但不代表要成為他。」
#楊丞琳 #ØZI #刪拾以後
-
〈Love is Love〉
是不是我太單純
他的壞讓我好崇拜
想得到他完整的愛 但
沒那麼簡單
頭髮留長放下來
抹上鮮豔紅色唇彩
鏡子裡的那位女孩
我認不出來
這種愛
什麼毒
好痛苦
怎麼辦我是否中他下懷
我不該
我明白
沒辦法我真的無法自拔...
放任自己給他我 全部的愛
我從沒想過要他 給我交代
我甘願 cuz Love-Is-Love
狠狠的 愛-上-了
放任自己給他我 全部的愛
只渴望他抱緊我 在他胸懷
Maybe cuz Love-Is-Love
Oh Love-is-love-is- love~
看小說 喝金牌
在凌晨 一點半 爬起來 看球賽
嗜好已改
讀遍了 星座書 想成為 你的愛
為你研究遊戲片
你最愛 的電影 我全都 看了好幾 遍
能不能 為我 轉過來
這種愛
什麼毒
好痛苦
怎麼辦我是否中他下懷
我不該
我明白
沒辦法我真的無法自拔...
放任自己給他我 全部的愛
我從沒想過要他 給我交代
我甘願 cuz Love-Is-Love
狠狠的 愛-上-了
放任自己給他我 全部的愛
只渴望他抱緊我 在他胸懷
Maybe cuz Love-Is-Love
Oh Love-is-love-is- love~
放任自己給他我 全部的愛
只渴望他抱緊我 在他胸懷
Maybe cuz Love-Is-Love
Oh Love-is-love-is- love~
-
詞 Lyrics by:ØZI
曲 Composed by:ØZI
製作人 Producer:ØZI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er:ØZI / 剃刀蔣 Razor Chiang(跳蛋工廠 EGGO Music Production)
和聲編寫 Backing Vocals Arranger:ØZI
VO:ØZI
和聲 Backing Vocals:楊丞琳 Rainie Yang
編曲 Arranger:ØZI / 海大富 Lil Fu(跳蛋工廠 EGGO Music Production)
錄音工程師 Recording Engineer:陳文駿 AJ Chen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Lights Up Studio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陳文駿 AJ Chen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強力錄音室 Mega Force Studio
執行製作 Executive Producer:陳璿翔 Shawn Chen(跳蛋工廠 EGGO Music Production)
製作公司 Production Company:轉轉影像事業有限公司 Shift Studio
監製 Executive Producer:邱亮 Liang Chiou
專案管理 Project Manager:邱亮 Liang Chiou
導演 Director:ØZI
副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薩禾豐 Leo Sa 執行導演 Executive Director:陳昱廷 Eddie Chen導演助理 Assistant to Director:張智軒 Edison Chang / 陳仲宇 Martin Tan
製片 Producer :孫偉強 Luputa Sun(太陽不逃有限公司 Luputa Production LTD)
執行製片 Line Producer :王琦凱 Ci Kai Wang(太陽不逃有限公司 Luputa Production LTD)/ 涂瀚勻 Haimi Tu(轉轉影像事業有限公司 Shift Studio)製片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賴相芸 Fish Lai (太陽不逃有限公司 Luputa Production LTD) / 陳韋傑 Aloha Jie(轉轉影像事業有限公司 Shift Studio)/ 李青桐 Kris Li(轉轉影像事業有限公司 Shift Studio)
製作會計 Production Accountant:陳妍蓁 Abbie Chen(太陽不逃有限公司 Luputa Production LTD)
攝影師 Director of Photography:塗士謀 To Small
攝影二機 B Camera:李金勳 Joseph Lee
攝影大助 1st Assistant Camera:鐘啟銘 Chung Chi Ming
攝影二助 2nd Assistant Camera:葉辰威 Yeh Chen Wei / 池品傑 Chih Pin Jie
燈光師 Gaffer:余志祈 Yu Chih Chi
燈光大助 1st Best Boy:陳重佑 Chen Chung Yu
燈光二助 2nd Best Boy:邱麒叡 Chih Chi Jui / 葉佐琦 Yeh Tso Chi
美術指導 Art Director:黃舒 Shu Huang
美術執行 Production Executive :簡宇瞧 Chien Yu Chiao
剪接 Editor:薩禾豐 Leo Sa / 張智軒 Edison Chang調色師 Colorist:薩禾豐 Leo Sa / Diego Contreras
後期 Post-Production:薩禾豐 Leo Sa / 張智軒 Edison Chang / 陳韋傑 Aloha Jie / 陳仲宇 Martin Tan
視覺效果 VFX:簡國欽 Gochiaai(三叔視務所 3su Visual Studio)
劇照師 Still Photographer:邱亮 Liang Chiou / 陳韋傑 Aloha Jie
標準字設計 Logotype Designer:紀昀 Asking Gee / 許家豪 Kevin Hsu
楊丞琳經紀公司 Rainie Agent:樹與天空娛樂有限公司 Tree & Skyline Entertainment Co., Ltd.
楊丞琳經紀 Rainie Artist Management:林麗娟 Dana Lin
楊丞琳執行經紀 Rainie Artist Management Executive:楊于慧 Charlotte Yang / 詹佳玲 Erin Chan
楊丞琳彩妝師 Rainie Makeup:陳佳惠 Carlin Chen(妝顏造型工作室 Make Up Color Studio)
楊丞琳彩妝助理 Rainie Makeup Assistant:梁安妘 An Yun Liang
楊丞琳髮型師 Rainie Hairstylist:Sydni Liu(ZOOM Hairstyling)
楊丞琳髮型助理 Rainie Hair Assistant:Hans Chen(ZOOM Hairstyling)
ØZI 經紀公司 ØZI Agent:新樂園 Forbidden Paradise
ØZI 經紀人 ØZI Artist Management:姜馨茹 Cathy Chiang
ØZI 經紀助理 ØZI Artist Management Assistant:李品賢 Bamboo Lee
ØZI 彩妝師 ØZI Makeup :蔓蔓 Man Yun Wu
ØZI 髮型師 ØZI Hairstylist:高玉銘 Dino
ØZI 髮型助理 ØZI Hair Assistant: 楊采嬑 Yang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
多向度攝影棚 Multi+ Studio / 用力拍電影 TogoFilm / 上京影業 Sun Ging Production House / 莊騰傑 TJ Chuang / 彭皓益 James Peng Peng / DO UP / 培培 Pei Shan Da / 森白舍 Simple Design/ 楓驛器材 JEDY / 米奇 MCKY Lin / 宋昭儀 Wolfy Chao / Mossy Huang / Ethan Wang
戀與製作人 值得培養的卡 在 戀與製作人ssr排名2020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推薦與評價
【心得】【數據黨】昇華系統的進階解析(6/F新增心靈試煉通關上限...【心得】如何健檢自己值得培養的卡片@戀與製作人哈啦板- 巴哈姆特【攻略】《預測向》台服出卡時程- 戀 ... ... <看更多>
戀與製作人 值得培養的卡 在 戀與製作人ssr排名2020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推薦與評價
【心得】【數據黨】昇華系統的進階解析(6/F新增心靈試煉通關上限...【心得】如何健檢自己值得培養的卡片@戀與製作人哈啦板- 巴哈姆特【攻略】《預測向》台服出卡時程- 戀 ... ... <看更多>
戀與製作人 值得培養的卡 在 戀與製作人值得培養的卡 - 遊戲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戀與製作人值得培養的卡. 遊戲. 2018年12月23日21:30. 我是從陸服剛開就開始玩,之前推坑了一段時間,最近重新下載回來。 首先,來一張我老公的經典名句.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