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氣質孩子的教養策略】
不同氣質的孩子就應該要用不同的教養方式引導孩子的學習或成長,這是蒙特梭中很重要的概念,以下就是針對他們的教養策略👇
👶不同天生氣質的教養方法
🔹活動量
定義:孩子一整天身體活動的程度,也就是他們活潑好動程度。
在蒙特梭利的理念中,活動量大的孩子,我們會
讓他們先消耗體能,再轉回靜態的工作,這樣孩子會比較快進入狀況。另外,也可以將孩子漫無目的遊走,轉為有意義的消耗體能,舉例來說:孩子在家中的處理亂晃,你可以請他們幫忙掃拖地,做一些消耗他們體能的工作。
對於活動量小的孩子,可能比較不愛動,這時父母可以固定每天帶孩子到公園散步或玩耍,讓他們能夠活動。
🔹規律性
定義:孩子的生理機能是否有固定的作息。
規律性高的孩子,會有自己固定的tempo,一旦他們的規律被打破時,孩子們會不舒服,因此父母們若是要打破她們的作息時,應該要提前跟孩子說,讓他們做準備。
沒規律的孩子,就是要養成孩子固定的作息,父母們可以照表抄課,建立好常規,不能太放縱,像如果是9點上床睡覺就是九點,不要常給他們特例喔。
🔹趨避性
定義:孩子對於面對新的人事物、環境的反應。
避性高的孩子,對外界刺激比較容易感到害怕,因此父母可以給他們多一點時間觀察環境,並給予適當的鼓勵。
趨性高的孩子,因為比較不怕生,所以會容易被壞人帶走,父母應教導孩子如何保護自己跟提高警覺。
🔹適應性
定義:孩子面對新人事物時,調適時間的快慢。
適應性強的孩子,因為很容易接受外借的所有事物,所有容易被影響,父母要協助把關不好的事物,並告訴孩子會什麼
適應性低的孩子,父母可以提前跟孩子說要到新環境及透過繪本童書等介紹,或多讓孩子們結交新朋友,可以加強他們的社交能力。
🔹情緒本質
定義:孩子們平時情緒表現,是屬於正向樂觀的,常笑瞇瞇,還是負向悲觀的,常悶悶不樂。
不論孩子屬於那種本質,父母都應台要常跟孩子交流心情,並將他們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情緒本質比較負面的孩子,常比較焦慮,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多笑,或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跟讓他人親近自己。
🔹反應強度
定義:孩子在接受外界刺激後,他們情緒反應上的劇烈程度。
父母的教養要一致,不要讓孩子亂發情緒養成習慣,有些反應強度高的孩子會丟東西摔東西,這時父母需要制止孩子的行為,更重要是正確的教導孩如何表達抒發自己的感受。反應強度弱的孩子,父母們需要多花點心思觀察孩子的狀況,並引到孩子說出來。
🔹注意力分散程度
定義:孩子做事情時的專心程度,是否容易受到外界事物而干擾。
注意力高的孩子,會因為太專注而忽略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父母會需要多注意孩子目前的狀況,跟提醒他們要留意周遭的情況。另外,他們能相對比較固執,發起脾氣來,父母會需要花時間安撫。
專注力低的孩子,太容易分心,當他們在專注時,盡量不要打斷他們養成專注的習慣。父母要減少外在的刺激,孩子會比較需要長時間一對一的教學,並多給他們一些稱讚。
🔹反應閾
定義:引起孩子反應的刺激量大小,也可說是孩子的敏感程度。
敏感多高的孩子,對於周遭環境容易感到緊張,
父母要盡量減少孩子受到外界的刺激。尤其像是孩子睡前就不要跟他們玩太嗨的遊戲,以免影響睡眠💤
少根筋的孩子,也就是敏感比較低的他們,父母需協助提高他們的敏感度,訓練孩子的平時反應,因為他們隨機應變的能力會相對比較差。
🔹堅持度
定義:當孩子碰到比較困難,有挑戰性的事物時,可否堅持下去或解決困難。
堅持度不高的孩子,其實很好帶,但相反的他們碰到挫折時會選擇逃避。這時父母應該協助在孩子碰到難題時,一起帶著孩子分段式的解決問題,並在過程中多給一些鼓勵喔!
堅持度高的孩子,不容易放棄,耳根子也會比較硬,因此父母在教養上事前要先跟孩子說,要把事情做好,但不需要十全十美,更是要引導孩子想想無謂的過度堅持的意義是什麼喔!
麻麻拔拔們你的孩子是什麼氣質呢?
來跟老師分享分享喔!
#孩子氣質 #孩子的教養策略#蒙特梭利教養進行式 #孩子氣質
應變能力舉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面對疫情,
你覺得祂要告訴我們的是什麼?
這些日子的停電、停水、疫情,讓我想到了前些年在樸門設計課(permaculture)與在歐洲學習的生態社群設計教育(eco-village design Education)學到的事,現在真的很切身的感受到了。
當時談到了很多「自給自足」的觀念,包含食物、電力、水資源循環、廚餘堆肥、甚是經濟結構的在地化,有些生態村發明自己的貨幣。
在這麼提倡「國際化」的世代,為什麼這些人反而談在地?不談經濟發展,而談循環經濟?
上課引導師曾舉例,在歐州義大利的葡萄賣去西班牙,西班牙的再賣去希臘。然後就創造了經濟成長。但對於地球、對於人,真的有幫助嗎?
我們不斷累積財富為得是「更好的生活」和「自由」而什麼是更好的生活?什麼是自由?
真正的幸福跟自由,是身體健康,吃最新鮮的食物,有安穩舒適的居住環境,你能做自己熱情的事,人與人的關係緊密而感到支持,有理解你的人,而且,你了解你的心。
我們過去可能不知道透過雙手「做」的能力有多重要。漸漸我們會明白,會種植的人、會蓋房子的人、會抓魚、會養雞、會起火、能辨識大自然中的植物、能了解海地特性,這些有多重要,有多珍貴,這些被遺忘的,埋藏在我們祖先的記憶裡的。
-
我和幾個朋友在運作一個看似很浪漫工作室「撿拾碎光」,看起來就是去爬山、去島嶼游泳。
裡頭實際在做的是一場溫柔的革命,不去對抗世界,而是在其中找到生存之道,並且實踐它,把自己活出來。
探源,去看見一切背後的源頭。去問為什麼?
-
撿拾碎光的發起人小八(陳匡洵)一直在談「做自己刀子的主人」,我一直以為他說的是「帶一把刀就能上山的人」結果不只是這樣。
他談的是,這是社會的運作,有一把隱形的刀子,我們看不到的。我們不會覺得你買一包洋芋片在傷害任何人,但它背後可能在砍伐大片大片的雨林;我們不覺得買了一瓶礦泉水怎麼了,沒辦法看到當你買下的時刻,你也在支持,水不是地球給我們的,是給廠商的,我們要買才有。但地球從來都沒有要求回報的再跟一切;而一個寶特瓶怎麼了?我們也看不到它是一整片段海洋垃圾,是候鳥窒息的原因;我們看不到買顆高山高麗菜的菜怎麼了,背後是一整片原始山林的砍伐,整片乾旱有毒的土地,溪谷不斷外切,把山的腳一塊一塊的削弱。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我們不是故意的,只是我們真的不知道。
改變太難了,一杯咖啡,一個便當盒、一個塑膠袋,一根吸管,真的沒什麼。我曾渾然不知,也曾變成環保魔人,然而這都造成了分裂,人與人的分裂。我們需要的是什麼?我們需要的是什麼?
阿傑(汪仁傑),他不是要帶人去看美美到山、美美到海。他喜歡帶人去城市的垃圾,去看骯髒的溪,去看所有不被看見的。然後用一點點的力量,去影響一個人,兩個人,三個人。
小刀(張簡忠逸),他一個人住在澎湖的島上,老房子的一切需要維修的都是他自己動手做出來的,他知道怎麼跳入海帶著魚回來,他要了解天氣、海流、魚不同的個性,他要了解他的身體、他要面對自己的心。然後他現在也開始種菜養雞了,他是自由的嗎?什麼是自由?
而我(陳紫綸),我最關係的是人的心,我覺得這是一切的原點,你認識你自己嗎?如果不了解你的心,我們又怎可能知道自己要什麼、自己是誰,更別說了解別人,或是對地球溫柔了,我們在磨的是感同深受到能力,唯有我認識我自己,我才可能認識你。
-
這個週末我所舉辦的森林僻靜取消了,經過了多重考量,努力到最後一刻,但仍然決定帶著平常心,擁抱這個發生。
而嶼人,在最後一刻來臨之前,我們都會一直照顧它,試著讓它發生,並做好萬全的應變準備,因為我們明白,它所帶來到不是一場遊戲、娛樂。它許會種下很重要的種子,給當前面臨的一切,一個不同的可能性。而如果它需要結束,我們也不會有任何遺憾的欣然接受。
嶼人.報名 ——————————
活動時間:延期至九月敬請關注
活動頁面:https://collectoroflight.mystrikingly.com/blog/44b45fe35b1
撿拾碎光工作室
應變能力舉例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電力 該回歸科學了
李敏/清華大學原子科學院院長(新竹市)
昨天興達電廠跳機,全島分區限電。電力系統規畫一定有備用裝置容量,提供電力系統定期維修與機組故障後備之用;備用裝置容量中,可即時啟動因應緊急狀況的機組,為備轉容量。舉例來說,未運轉的天然氣發電機組,可是備用容量;但是沒有天然氣可用的天然氣機組,就不能視為備轉容量。若台灣電力系統備轉容量足夠,可即時啟動發電,五一三分區限電就可以避免,或可縮小範圍與時間。
為維持電網穩定,台電公司會依備轉容量率高低,訂定不同的因應措施,也會以燈號呈現於網頁,讓民眾了解電網供電的狀況。如果備轉容量率超過十%,系統限電可能性非常低,以綠燈顯示;去年以來,台電備轉容量率一路常綠,天下太平!前陣子,台中市長因台中火力電廠二、三號兩部機組啟動,與中央及台電對嗆,台電公司若非萬不得已,不會自找麻煩啟動這兩部機組,還持續運轉。
那時筆者直覺,台灣供電已有問題。備轉容量率牽涉許多細節資訊,只能任台電公司說了算。近日觀察台電網頁上的備轉容量率燈號,都是綠燈下限十%,可是仔細看台電各機組運轉狀況,發電成本非常高機組,如核電廠全黑啟動的氣渦輪機組都長時間運轉,這不合常理。核二廠一號機六月將停止運轉,屆時備轉容量會再降約二%,今夏缺電限電風險會很高,沒想到才五月就發生分區停電事故。
由甫公布「全國電力資源報告」看,政府真是把民眾當傻子。報告蓄意隱藏重要數據,論述避重就輕,企圖誤導民眾。整本報告中,最偉大的就是「民國一○八年至一一六年逐年備用容量率目標規劃」表計算,該表兩組數據—尖峰負載與淨尖峰能力,相除減一,就是備用容量率,法定要大於十五%。估算備用容量率時,一一○年至一一二年尖峰負載,是以白天為基準,假設天然氣供應無虞狀況下,三年數值為十五點五%、十七點一、十五點三,可過關。
但估計一一三至一一六年備載容量率時,改以夜間尖峰負載為基準,以日間尖峰負載值九五折計算,再扣除夜間「需量管理」措施減少的用電,四年數字介於十六點九%與十九點九%間,漂亮,過關!想到此計算方法的人可以頒授勳章。慢點,「淨尖峰能力」是有考慮太陽能光電的,但以裝置容量廿五%計算,晚上沒有太陽能光電耶!撰寫報告的人有扣除嗎?
備用容量率表中還有另一個「創新」,能源局發明新詞「燃料限制影響之備用容量率」。定義:燃料限制影響之備用容量率,已納入各項短期應變措施,包括需量反應措施抑低效增為一百萬瓩。白話文就是,花錢請企業不要用電,降低負載,成效驚人,不管白天晚上尖峰負載,都先減一百萬瓩。以這方法計算的備載容量率,只給了一一二年與一一三年數字,分別為十二點七%與十四點五%,低於十五%;但在數字旁加了「透過調度措施,可維持備轉十%」文字。更耐人尋味的是,表格中居然還寫「未來電源開發上線變數仍多,此預估數值可能寬估」,白話文就是大家看看就好,不要當真;莫非承辦人怕承擔責任?
台灣電力系統一步步邁向災難,如果不回歸專業,脫離泥沼的時間會遙遙無期,八二八公投是轉變的契機,請根據符合科學的認知,做出您的選擇。
應變能力舉例 在 跨領域的緊急應變- SRV 斷弦事件 - Complete Think 的推薦與評價
我還滿喜歡用音樂領域遇到的各種問題,對照到開發團隊,因為很多本質性都一樣,像是SRE 中常談的『緊急事件處理』,書中舉很多例子,大多都是醫療、飛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