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火紅的BNT疫苗到底怎麼來的?
我建中學弟,許英昌博士很用心尋找資料,整理出輝瑞製藥廠和BNT合作的歷程,從去年(2020)三月至今,團隊光為了這個疫苗的研發投入超過三十億美元(將近一千億台幣)。
文章中也節錄輝瑞認為他們的研發能成功的五大要素,非常值得台灣的研發團隊學習及思考。台灣要能從疫苗的研發經驗學習,從科學上早期的投入,才能掌握最大價值。早期科學的投入要深且廣,資源要夠。雖然早期投入大多數無法確定能否成功,但那就是基礎科學能力的累積及提升,這樣的打底功夫,才能有真功夫。期待為政的各界,在科學研究領域要長期多多支持。台灣的科學實力是很強大的,但能否有戰力,人民長期的支持很重要!科學界也要展現自我能解決真正問題的能耐。
許英昌博士的文章:
從輝瑞及BNT,我們學到甚麼?
2021年2月, COVID-19已肆虐全球,輝瑞乃全球第一大藥廠,專長開發對抗癌症、發炎免疫、心血管、新陳代謝及傳染病等藥物及疫苗。員工79,000人分布於125個國家。2018年和德國BioNTech(簡稱BNT)合作,應用其mRNA的技術,開發流感疫苗。mRNA製藥最大突破,來自賓州大學卡麗可(Katalin Kariko)及瓦士曼(Drew Weissman)教授,2005年發現打入mRNA會被免疫系統排斥,而另外一種tRNA(運送RNA)卻不會,推理因後者在結構上以假尿苷取代尿苷,接著卡氏合成mRNA時以假尿苷取代尿苷後,發現mRNA不但不會被排斥且所表達蛋白質增加十倍,打開mRNA製藥新領域,卡氏目前服務BNT。
自1990年代起,大藥廠已不再設研發中心,藉由併購或與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及授權等,以快速取得更多製藥標的物。BNT 2008年由兩位土耳其裔薩辛(Vgur Sahin)及圖雷齊(Ozlem Tureci)醫生夫婦創立,擁有設計mRNA的關鍵技術,專注應用mRNA於個人化癌症治療,和輝瑞執行長希臘裔布爾拉(Bryan Bourla),更是摯交。傳統製造減毒疫苗需數年,1960年代製造麻疹疫苗最快也花了4年。兩家公司已有合作先例一拍即合,在短短十個月內即獲FDA核准,乃全球第一個以mRNA為主對抗covid-19的疫苗,成功的密訣為何?
2020年3月1日,薩氏撥電給輝瑞疫苗研發主管,詢問是否能一起合作,檢測BNT已開發出的20種候選疫苗,當時並沒有任何一以mRNA為抗原的疫苗或藥物被核准。3月11日,WHO宣布全球大流行。3月13日,輝瑞提出幾點重要指導原則,第一,分享見解及設備,期許所有科學人,和BNT分享藥物開發上的專業知識,並協助臨床試驗及監管程序。第二,提供製造能力給予經核准的治療藥物及疫苗。第三,建立快速反應的科學團隊和聯邦單位合作以對抗疫情。
3 月16日,輝瑞決定全力以赴和BNT共同開發疫苗及治療方式。即使費用高達30億美元也在所不惜。一般開發疫苗約需10年,費用約10-20億美元,一切以拯救人類生命為最高原則。3月17日,輝瑞和BNT簽訂意願書,BNT提供研發mRNA疫苗平台,篩選候選疫苗, 而輝瑞則發揮其執行臨床試驗的強項,並向各國監理單位申請許可,協助BNT大規模生產並提供上市銷售的管道。輝瑞提供1.85億美元給BNT作為預付疫苗研發費用,疫苗上市後雙方各承擔一半研發費用。爭取時間為首要考量,雙方決定「同時」測試20種候選疫苗,並婉謝聯邦政府的資源,避免受官僚制度影響開發進度。
如何製造 RNA疫苗?
將帶有病毒棘狀蛋白的DNA放入質體中,大腸桿菌含質體,在發酵槽中大量複製,產生數億個DNA質體;再用酵素切割質體,分離出棘狀蛋白DNA,將DNA缐性化並過濾純化,科學家接著加入鹼基及聚合酶,將DNA轉録成mRNA,反覆測試其純度及基因排序後,並包裝於脂奈米內,冷凍包裝並運送到目的地。
4月12日, 研究人員從20個候選疫苗縮減到4個。但由於緊急,輝瑞請求FDA核准其動物及臨床一期(20-100位志願者)一起做,未來臨床二期和三期也能一起做。4月23日,在德國展開第一期臨床驗,5月,已縮小到2個候選疫苗,並在美國進行臨床試驗並使用不同劑量。早期結果相當不錯,每一個候選疫苗需要打兩劑,相隔三周,但不知道哪一個較好。7月23日,研究人員發現兩個候選疫苗皆能產生免疫反應,一個似乎產生較少的副作用,例如發燒或發冷。
輝瑞從來沒有生產過mRNA疫苗,需要新的設備及製程,跳出傳統模式以增加輸出,更令人眨眼,莫過於任何候選疫苗,皆得保存在零下,以維持疫苗的穩定及效力,從製造品管運送到施打等所有步驟皆嚴格管。11月超過三萬多人施打mRNA疫苗後,保護率達95% 。12月11日,FDA核准緊急使用授權,2021年5月7日,輝瑞及BNT已向FDA申請完全許可。
輝瑞BNT成功的密訣為何呢?布氏指出,第一,團隊努力,相當感謝BNT及輝瑞團隊,不眠不休的努力。第二,目標清楚,心中只想完成任務,從不考慮投資報酬率。輝瑞有責任解決社會面對最大的問題,若不行,我們都沒有未來。第三,勇於追求夢想,面對一不可能的任務,必須鼓勵跳開傳統束縛的思考模式,過去可行的方式,未必能打造一嶄新的現實。第四,科學自由,科學家不受預算及官僚所牽制,輝瑞沒有接受美國及德國政府的協助,也不需向他們解釋我們的決定。第五,高道德標準,輝瑞和BNT彼此信任合作無間,共同尋求改變,是成功重要關鍵。
總而言之抗疫是長久之計,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別人的成功,也絶非偶然。此時此刻我們需要疫苗,如何從現有資源中,學習合作分享智慧,展現靈活思考模式,凝聚台灣科學人的智慧及向心力以力挽狂瀾,我們真的做不到嗎?
作者﹕許英昌博士
現任單位﹕英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國立中正大學生命科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應用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 陳良基的創新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生技博士看莫德納疫苗的成功
210527,從莫德納製藥,我們學到什麼?
2000年麻省理工學院生物工程阿費揚( Noubar Afetan) 博士,成立旗艦創投,提供資金給早期階段有希望的創業者,2010年成立莫德納公司,成立宗旨,開發創新醫療產業。一開始即定位為「數位生技」公司,專注於開發以mRNA為主的創意平台,此破壞性創新,已明顯顛覆傳統製藥模式。
2020年1月11號,當中國公布COVID-19病毒基因排序後, 1月13日莫德納已設計完成病毒疫苗。2月7號製造出臨床一期所需疫苗量;2月24通過品管測試,隨即送往NIH準備臨床一期試驗,打入志願者體內,一切皆在兩個月內完成,史無前例 ,並於去年12月獲FDA核准。目前已有七種預防性疫苗在生產缐上,包括對抗COVID-19,茲卡、H7N9及RSV等病毒的疫苗。
傳統疫苗製藥公司,採用減毒或去活性疫苗。一般而言病毒在體內可複製數千次,而減毒的病毒複製少於20次,不會產生疾病,低病毒量足以使人身體產生抗體,例如水痘、麻疹及小兒麻痺症疫苗。去活性疫苗,病毒無法在體內複製,但免疫系統仍能認為病毒入侵,而產生抗體,因此需要數劑以達到免疫效果,例如A型肝炎及狂犬病疫苗。大藥廠如嬌生、默克、輝瑞及羅氏等,仰賴傳統方式開發新藥及疫苗。
2010年MIT蘭格(Robert Langer)教授介紹阿氏,波士頓兒童醫院羅西(Derrick Rossi)醫師的成果,羅氏利用mRNA重新編程細胞,阿氏則推測mRNA可重新編程細胞,或許可藉由打入mRNA,使病人產生自己的生物蛋白。立即組成團隊,探討mRNA是否可以成為治療藥物?蘭氏和羅氏持續提供莫德納在科學上的指引。
莫德納成功的密訣
第一,建立一平台技術,利用同樣方法可以同時用來開發多種藥物。關鍵技術在於能掌握如何修飾mRNA,增加其在細胞內的穩定性及半衰期。莫德納以mRNA為藥物,和大藥廠完全不同。利用脂奈米顆粒包住mRNA,送入細胞內,mRNA如一擁有遺傳密碼的模板,指導細胞質內的核糖體,製造所指示的棘狀蛋白質,進而誘導免疫系統產生抗體,過程完全不影響細胞核內DNA的運作。
第二,完全數位化,強化基礎建設符合數位環境,並延攬數位及製藥專家。 2016年已成為一完全數位化的生技公司,全部自動化推動快速學習,相信數位化是應用人工智慧於製程的第一步。建立AI工廠,利用雲端作業,使資料存在雲中更安全便宜迅速且俱彈性。
第三,整合以增加效率及產能,所有產業過程及數據皆得整合,例如實驗室中的儀器,皆靠IOT連結以利資訊整合。 整廠自動化,採用自動化及機器人技術,除去人為可能造成的錯誤。製造數位化,製造是大藥廠重要一環,其角色乃將先前研發結果,轉變成產品供應。
總而言之,生物科技產業是人才技術資金管理及市場的整合。「科學追求知識,而產業尋找解決方案」。莫得納能利用他人智慧,跳開傳統思考模示及束縛,迅速打開製藥產業新的一扇窗,更值得學習。台灣過去30年來,生技產業見樹而未見林,疫苗短缺將只是冰山上的一角,沒有深厚產學背景,那來臨機應變。我們著實需要一俱遠見,能洞燭先機,熟悉產業競爭力及了解基礎科學能耐的領導者,勇於創新堅持承擔重任,方能點亮台灣生技產業的一盞光明燈,改變,現在正是契機。
作者﹕許英昌博士
現任單位﹕英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國立中正大學生命科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應用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 優分析UAnalyz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USB4崛起,需求逐漸攀升,高速傳輸IC廠祥碩(5269)營運爆發
.
業界預期USB 4市場需求將在2021年開始明顯攀升,進入下半年將進入爆發成長。祥碩(5269)有望受惠這波趨勢,搶下大筆商機。
.
另外,超微目前也正著手開發新一代5奈米製程的Zen 4處理器, USB 4介面預期也將在超微產品線當中。且蘋果也開始在M1架構的Mac產品線全面導入USB 4,使得USB 4商機開始進入爆發成長期。
.
USB 4需經過取得認證標章,因此能夠跨越門檻的廠商再度減少,目前具備自行開發實體層(PHY)矽智財(IP)的IC設計廠的鈺創、祥碩、創惟、威鋒有機會受惠。
.
未來展望:
進入2021年後,祥碩有機會受惠於USB 4商機,推動相關產品逐步量產並貢獻營收。法人指出,祥碩USB 4產品線有望在上半年全面到位,下半年隨著客戶需求,將開始量產出貨,成為推動祥碩業績成長的新動能。
.
💼關於祥碩(5269):
祥碩(5269)是高速傳輸介面控制IC設計廠,屬於全球領導廠商。
祥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祥碩,代碼:5269)成立於2004年3月24日,由華碩轉投資的高速傳輸介面IC公司,華碩與旗下華誠創投、華敏投資,分別持有祥碩40.7%、8.19%、4%股權。
.
主要產品線包含:SATA、PCIe 及 USB3.0/3.1、Type-C等高速傳輸介面的控制IC設計,以及儲存設備控制IC設計。主要客戶為MB主機板品牌、筆記型電腦及桌上型電腦全球組裝大廠、消費性電子品牌大廠、消費性電子組裝廠、全球資料儲存應用廠商及主要硬碟供應商。
.
🧑💼主要產品:
(1)PCIe橋接晶片:
讓電腦相關產業可以依其需求延伸擴充其所需
之SATA、USB3.2及PCIe規格。
(2)高速切換器:
讓主機板客戶可依其需求擴充顯示介面、PCIe或是增
進訊號強度藉以拓展不同的應用。
(3)USB3.2裝置端晶片:
透過USB3.2裝置端控制晶片與主控端晶片相
互配合,使用者可輕鬆升級電腦效能,減少等待時間增進工作效率
與生活品質。
(4) IO Hub:
相當於傳統PC中南橋的角色提供完整的規格延伸可能。.
.
競爭對手:
國內競爭廠商包括威鋒、矽統、威盛、禾瑞亞、智微、創惟、鈺創、凱鈺、旺玖等,國外廠商有Fresco Logic、NXP Semiconductors、Renesas Electronics、安國、群聯、Maxim、Silicon Motion、Texas Instruments等。
~~~~~~~~~~~~~~~~~~~~~~~~~~~~~~~~~~~~~~~~~~~~~~~~~
✨533健檢來啦~✨
⭕️股東權益報酬率ROE(>8%),2019年39.3%
ROE是衡量企業用股東投資的資金來賺錢的效率。
(ex.ROE 39.3%表示企業能用股東投資的100元賺到39.3元)
當企業每年持續賺到現金,便會累積在帳上,每年使公司淨值推升,公司價值也會水漲船高。
ROE高的公司,淨值提升速度快;ROE低的公司,淨值提升速度慢。
.
⭕️營業利益率(>0%),2019年31.2%
如果公司的獲利率不夠高,那麼營收成長對獲利的貢獻也是有限的。所以要看 『營業利益率』。
.
⭕️本業比例(>80%),2019年101%
如果公司的本業獲利比重不高,那本業的月營收成長,對獲利的貢獻就變得很不確定,所以本業比例的條件訂為(>80%)。
.
⭕️營運現金流(>0億元),2019年15億元
如果公司無法從每一筆營收中產生現金流入,那麼月營收創新高就沒有意義。
.
⭕️負債比(<60%),2019年25%
公司需要不斷投入資金才能讓營收持續成長,如果負債表率已經很高了。那麼公司能再投入的潛在能量有限,所以負債比條件訂為 (<60%)。
.
#股魚價值K線
#善用股魚533檢測,篩選體質強健資優生
https://bit.ly/2Ex7XLw
應用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 應用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TT :: 美體產業公開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最新薪水:機構工程師薪水、光學工程師薪水、機構工程師薪水.,標題[面試]台灣奈米科技應用股份有限公司.時間FriSep401:47:272015.兩星期前被人資通知面試地點在竹東區 ... ... <看更多>
應用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 ANTS應用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ANTS應用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我們共同的願景是成為立足於全球產業設計製造中心-台灣,放眼世界市場奈米科技應用的產品製造及技術服務公司。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