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醫一整天要忙什麼?
以我來說,很多人都以為我就是上班看診,下班打電動,殊不知我們其實還要時時進修,上課聽課參加研討會。所以我最近就參加了由希爾思寵物營養主辦的獸醫網路研討會,才發現這次研討會不同於以往,不只主題是貓,更將課程題目訂在貓的行為、營養迷思、及慢性腎病管理等三大方向來談。
在所有課程當中,最讓我期待的就是由日本知名的行為專科獸醫師—入交眞巳(Mami Irimajiri)博士,主講關於貓的減壓生活主題:Thinking like a cat: get stress out of my life,讓我獲得不少新的體悟,也覺得很有趣,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這堂課的課綱五大重點,是入交博士以貓的觀點來闡述的,分別為:
1.Nice bed with some privacy will be appreciated
2.I need to go up and hide for my safety
3.Toilet! That should be clean and large
4.Dining, how to enjoy my supper
5.I need your love and some work. I do not like boredom
如果你看到一堆英文眼睛會抽筋,那我來協助傳達貓皇的旨意:
1.給朕好睡又有隱私的寢宮啦,奴才你懂ㄇ?
2.給朕可以挑高望遠、避開世俗的別宮啦,奴才你懂ㄇ?
3.給朕又乾淨又大的馬桶啦,奴才你懂ㄇ?
4.給朕可以好好吃飯的用膳環境,奴才你懂ㄇ?
5.給朕找樂子朕不甘寂寞討厭無聊,奴才你懂ㄇ?
簡單說,貓皇最在意的就是吃、喝、拉、撒、睡跟玩,不跟你搞什麼情感糾葛的,懂了ㄇ?
以睡來說,入交博士提到,貓一整天睡眠時間佔了至少40%,所以家裡有沒有良好且不被打擾的休息空間,對貓皇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貓有偏好的休憩地點,那麼,絕對是你設置寢宮的優先考量。但說真的,祀奉過貓皇就知道事情沒那麼簡單,先別說你從網拍買的那個軟墊,貓皇可能完全看不上眼,有更多時候你花了大把錢,佈置了老半天,貓皇仍只愛去睡你的床(或紙箱)。
以爬跟躲來說,入交博士提到可以盡可能利用跳台、窗台、紙箱等來滿足貓的需求。還有我也要補充一下,提醒你們這些貓奴才,不要每次都喜歡趁貓之危,貓主子一閉上眼,你就跑去又吸又擼的,對貓來說很可怕你知道嗎?沒同理心的,想像一下你媽趁你睡著時,闖進房間替你拍照梳頭髮,那個像是吃錯藥的恐怖感,懂了ㄇ ?
至於貓的如廁環境,入交博士有提到戶外貓在自然環境排泄時,其實都有一套SOP存在。例如在排放以前,貓會探查、嗅聞、轉圈、挖坑、掩埋、(優雅)離開等。如果你家的貓皇,每次在貓砂盆裡面都展現奇怪的姿勢(如JOJO立,好啦雖然是我亂扯的,但好像還真的有),或是拉歪,或是在貓砂盆邊框空撥,或是上完後落跑(你以為的解便High),都有可能跟你貓廁所設置不當有關啦。簡單說,貓砂盆不需要太複雜的設計,大又乾淨才是王道,不要被業者的花言巧語跟鬼扯設計給騙了,好ㄇ?
然後用餐的部分,一山不容二虎有沒有聽過?注意一下,不要讓貓聚餐共餐,貓不喜歡餐桌交際,喜歡約吃飯聚餐聊天是你的事情。如果可以選,貓群之間寧願天天保持社交距離。不要再被網路專家蒙蔽你的雙眼,從古至今,貓都不是會共餐的動物。貓群共餐壓力大,搶食、護食、嘔吐、打架、吵架一堆毛,不如獨自靜靜用餐好。
至於玩樂的部分,可以人貓互動的逗貓棒,可以獨自遊玩的尋食益智玩具都是不錯選擇。入交博士有提到,貓皇很怕膩,所以時常更換玩具的擺設地點、種類、形式,都是應該被注意到的部分。另外,貓玩具的變化跟運用,最理想的還是透過日常生活可以取得的物品。例如雞蛋蛋盒、轉蛋殼、紙軸等,都是可以輕易改造成玩具的好東西,這些東西不只容易取得易改造,若貓皇看不上眼,至少也不會那麼傷荷包。
最後,說說我的課後心得感想:
首先,關於這次舉辦研討會的希爾思寵物營養,不只生產大家都熟知的肥胖、腎病等處方飼料,最近還新加入一款針對貓泌尿道的c/d Multicare Stress 舒緩緊迫配方,並持續進行貓的行為跟疾病等知識教育。相較於早年,多數獸醫師的研討會課程,內容都是著重於疾病診斷跟治療,對於如何協助貓飼主建立良好且高品質的人貓生活,其實並未有太多著墨。而入交博士的課程就顯得非常實用,課程當中有許多是我臨床常會遇到的問題,也是貓飼主會遭遇到的狀況。參加這堂課不只是溫故知新,還有一點像是參加由行為獸醫師們組成的治療團體感(誤)。
其次,課程主題的選定,也讓我體認到在貓病的預防跟治療過程中,貓飼主絕對是無可取代的角色。畢竟貓離開醫院回到家後,才是貓原有的樣子。無論是事前預防,或是事後照護,有很多時候我們獸醫師無法從中立即給予協助。獸醫師要如何協助飼主打造低壓的人貓生活、給予貓適當的營養並避開網路錯誤迷思,以及提升慢性腎貓的管理品質,都是提升貓病醫療水準的重要基礎。所以對我來說,無論是貓的食品,還是教育課程的內容,能從單純控制生理需求,到顧及貓的情緒問題,真的是我們人貓共生之間最大的進步。
慢性腎病英文 在 486先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古有神農嚐百草,今有翻譯筆識萬字
你也來試試下圖由台中某藥廠員工分享部份腎臟慢性病的資料,能讀懂幾成?
很多朋友會問翻譯筆除了學生,那包羅萬象的各種職業都適用嗎?
像藥廠會接觸的藥品、症狀學名通常落落長又複雜,以往土法煉鋼逐字查詢字義、發音簡直燒腦又費時! 問他掃描體驗結果如何?真心推薦直呼相見恨晚! 學習就是要使用有效率的工具,150萬辭彙庫任你差遣!
昨天也與這位朋友聊聊,很感慨台灣腎病的盛行率隨著年代推移同步遞增,大家飲食不僅要多注意,平時運動更是不可少,一起來保養身體吧,哥的叮嚀,要聽!
立即擁有隨身英文百科:https://pse.is/veff8
【翻譯筆現場客服活動辦法】
一:來店現場下單
二:和翻譯筆合照上傳粉絲團
三:買就送保護套(價值390元),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北中南展示中心地址:https://reurl.cc/AqZZ6Z
水貨翻譯筆雖然便宜一點,但是是簡體,且功能低階,要買就上486團購!
.
.
企業採購專案價
➣請洽:(02)2719-2010 分機13 簡小姐
➣或來信 eva@486shop.com
『想看更多大哥碎碎念,歡迎來486好物與開箱 報到』
『最新優惠第一手消息都在486先生!趕緊按讚設成搶先看 』
慢性腎病英文 在 謝銘元:失敗並不可恥但要有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劉真的困境-醫療抉擇的兩難>
大家喜歡的劉真安靜的離開她先生、女兒以及粉絲,再多的靈堂獻花與弔殤也無法彌補她的來不及說再見。
人生的幸福是健康與財富的相乘數,失去健康就一切歸零。但生病無法避免,人生最困難的決定之中,醫療抉擇絕對名列前矛。當自己或家人生病時,要開刀嗎?要插管嗎? 要化療嗎?要截肢嗎?要換肝嗎?to be or not to be?絕多數人陷入生死相煎左右為難的困境。要訴之理性?醫學太專業資訊又不足,要訴之直覺?直覺如求神問卜買彩券豈能盡信?碰到這種情況,人們要如何做出聰明無悔的決定來降低不測的風險呢?
(一)有科技才有選擇
首先,病家有選擇是因為醫學的進步,一個心臟衰竭的病人考慮是否做心臟移植是因為有換心的技術,主動脈狹窄在過去只能任它惡化,但現在有了瓣膜置換術的選擇。有積極的治療選擇就一定更好嗎?不知道,這是另一個議題,我們在下段討論,但絕大多時候有選擇才有機會,才有希望,病家當然可以選擇「維持現狀」 status quo,以劉真事件看這是更聰明的選擇,但這是事後之明,人生最大的無奈就是無法早知道,下注離手,機會與風險並存。
(二)希望與權衡取輕
病家因此選擇有風險的手術是基於「希望」,期望一牢永逸的擺脫病纏,但醫師選擇風險較高的手術可不是基於「希望」,而是依據「權衡取輕」trade-off,「權衡取輕」就是為病人找出傷害較小利益較大的治療方法。生病無全順,通常只剩壞與次壞的選項,醫師的職責就是協助病家做出較好的抉擇。
(三) 風險無所不在
即使走路也可能車禍,人生的風險無所不在,所以說「醫師不是神,沒有零風險的手術。」醫療的風險可以分成兩方面-一是病人端,病人是否太衰老,有嚴重共病(如糖尿病心臟病肝腎病),有免疫過敏血液問題等等,這決定病人是否支撐得過麻醉手術過程及術後恢復。另一則是醫療端,醫療端包括醫院醫療團隊的整個系統。因為人就可能犯錯,醫療是人的行為,無論多小心還是可能有誤,統稱為「醫療錯誤」(醫誤)medical error,這並不表示一定是醫療團隊的錯誤。手術的醫誤最多也最嚴重,尤其是心臟與大腦手術。
(四) 醫誤的來源
醫療的副作用造成新的疾病稱為「醫源性疾病iatrogenic disease」,舉例來說,病人術後感染肺炎就是。醫源性疾病通常不是醫師的錯,而是治療本身的副作用。即使是醫學最進步的美國,統計一年因為「醫誤」損失的性命達10萬人浪費171億美元。(Van Den Bos, 2011) 像「壓瘡」、「術後感染」就是醫誤前二名。舉我較熟的脊椎手術為例,平均每個手術犯2.2個醫誤。進一步分析原因有四分之一是由於醫師的技術,另四分之一是由於醫師的判斷與處理失誤,其他50%則是醫師外的原因如麻醉、護理、設備、延遲等等。(Rolston JD, 2014)可見手術風險高,即使你到最好的醫院,拜託到從不犯錯的神醫為你手術,還是有另外50%的參與者系統環節可能出差錯,更何況絕沒有零失球的神醫。事實是當病家起心動念簽了手術同意書,排定開刀時間後,就已經在「手術賽局」裏,風險無法全知,不能完全避免,病家必須有這種心理準備。
(五)手術分成三種
首先需瞭解手術可以分成三類,第一類是「緊急手術」,不手術馬上有生命危險如內出血癌症或槍擊,第二類是「選擇性手術」elective surgery,能夠改善疾病與生活品質的手術如椎間盤突出,白內障或痔瘡手術。第三類是「改善形象及功能手術」如整型隆乳近視手術。第一類手術不需考慮,風險再高也要做,至於第二類與第三類則值得好好考慮,因為病家的期望中絕不包括死亡或終身殘障。
(六) 保守療法
人有兩種。「風險趨向者」與「風險趨避者」,醫療的選擇常與個性有關。此二者醫師病人都有,自覺藝高膽大醫師為高齡多病十分嚴重病人手術,病人為整型接受削骨隆鼻等多次手術。但面對醫療風險,保守點可能更好。天下文化有一本書「一位外科醫師的修練」,作者是美國哈佛大學的阿圖葛文德醫師,此書英文直譯應該叫「併發症」complication。作者說:「醫學沒有那麼完美,也沒有那麼神奇。病人抱持過多的期待常要失望,因為即使是最簡單的手術,也不能保證病人術後一定會好。」
病家常不瞭解「併發症」,對手術抱持不切實際及一廂情願的想法,醫師不僅不該因利益推波助瀾陷病人於險境,反而該堅持立場,不必開刀的要說服病人不要手術。前台大朱樹勳教授稱讚神經外科黃勝堅醫師是好榜樣,他立場堅定很少讓步,總是勸退病人能不開刀儘量不開。他說:「愈早跟病人解釋手術風險,提供的資訊愈豐富,病人通常會打退堂鼓。」黃勝堅醫師經常拿自己的「腰椎滑脫」來規勸病人,雖然下背疼痛影響走路,但他從來不想開刀,而且照常打網球。「手術若不具有急迫性,可以與它共存,試著去忍受它。」
像黃醫師這種自己不開刀也勸病人不要開刀的醫師少之有少。大多數外科醫師是力勸病人開刀,但自己有問題時卻變鴕鳥。德國有一項研究,調查醫師自己生病時是否願意手術?結果發現多數外科醫師都不願接受手術,83%醫師認為治療椎間盤突出或慢性背痛,手術是多餘的。其他疼痛的髖關節壞死疾病,74%醫師也不開刀;64%醫師不修補受傷韌帶;57%拒絕網球肘手術。這些外科醫師似乎寧可相信「憑藉自已與自然的康復方式,才是上策。」(朱樹勳, 2008)外科醫師天天開刀當然比別人更深切體會手術的利弊得失,他們採取保守療法不願手術更值得深思。
(七) 醫師的道德風險
病家還需提防醫師的道德風險,醫師的道德風險是什麼?那就是為了業績壓力與個人利益的過度或不必要手術。天下雜誌曾做過一專集「過度醫療誰的錯?」指出台灣過度醫療的推手有三:第一是扭曲的健保總額制度,使得每家醫院都拼命衝營業量與自費醫療;第二是以業績計算醫師的薪資與獎金,許多醫院甚至沒有給醫師底薪,純粹以營業額的比例當醫師業績獎金,這使得內科醫師有明顯誘因多開藥與多做檢查,而外科醫師則是多開刀及多使用自費器材;第三是醫院、醫師與藥商、儀器商互相結合謀利的共生結構,如多開藥賺藥價差、多開有器材的手術賺器材佣金。(黃靖萱, 2011)我一位學弟在某醫院骨科,他的業績壓力是每個月500萬,這使得他必須抓住每個可以手術的機會。或許多數外科醫師不是如此,但聽憑片面之詞就去開刀絕非明智,在拙著「背痛怎麼辦要手術嗎?」我建議要找第二意見,但同一科醫師們很難直接去講得罪同儕的意見,所以第二意見應該要包括內科醫師,第二外科醫師意見則需要問話技巧及聽懂弦外之音。
慢性腎病英文 在 慢性腎臟病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慢性腎臟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又稱為慢性腎衰竭(Chronic ... re腎絲球腎炎英文flu糖尿病症状x) 經常性腎臟感染(Recurrent kidney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