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慣的寵溺
Photo: @deepnightjustin
Translation: @benkongenglish
Underwear: @havefununderwear
.
「入芝蘭之室,久不聞其香;
入鮑魚之肆,久不聞其臭。」
孔子的話 提醒後人慎選環境與朋友
從生物學角度來說 是嗅覺疲勞
.
漸漸地習慣現狀
能讓大腦忽略不重要的刺激 輕鬆運作
也能讓駝背的腰椎忘記痠痛 維持生活
.
習以為常
讓我們忘記身處幸運和恩賜之中
讓我們習慣不公義的規範而委屈求全
.
我想活自己自由的樣子
自主地珍惜幸福 也不忘記與生俱來應有的權利
.
“If you stay in a place long enough, you can no longer be vigilant of its surroundings.”
This originated from Confucius, to remind people to choose friends and environment carefully.
Put it biologically, it’s sense exhaustion.
.
Getting used to the status quo
It makes the brain ignore minor stimulus and function as normal
It also makes the bent back forget the pain and march on with life.
.
Getting used to the status quo
We forget how blessed and fortunate we are
We bent our rules to survive in this injustice world.
.
Living freely,
Treasure what I have and not forgetting my innate rights.
This is what I long for.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萬的網紅新聞挖挖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長不大的父母20180409】 完整版請點▶▶https://youtu.be/iIDOzVNyG-Q 精華版請點▶▶http://pse.ee/5PTNK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00:30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
慎選環境 在 Victor 陳紹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國慈善家雜誌 2019年5月號
修身:復禮
上一篇講到克己,克己偏重於內在自我克制之鍛鍊,以備擔負未來遇到之艱巨任務,尤其在自我忍耐有所把持和堅持有所毅力,因此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克己是自我之克制鍛鍊。復禮,則偏重於外在行為表現,以及環境之影響於己者。禮一開始是不成文的法,所以規範人之行為,使之善與他人共生共存共進化。諸子中最重視禮者莫過於荀子,荀子建議以禮規範國家,匡弼社會,指導人生。常有人對「禮」有異議,認為禮過於拘束,但忽略了禮的根本為德,而德以仁為本,仁以孝為本,禮為有道德後之自然表現,而非外在強冠上之拘束。人有道德有仁義,自然有禮,因此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復禮之實行,有下列各項:
律己:待人處事養成行為上之規律,必須隨時注重保養自我身心,食衣住行衛生皆有規律及妥善安排,以保身心健康,對外人對自我對家人均是尊重。
節操:人之真正價值在重要利害關頭,甚至生死關頭時才會表現。立身處世中,行為有一定之自我原則與分際且擇善而固執,規範自我而不在關頭上變節。
守分:節操指人格之成全,而守分指責任與禮節之適度,過與不及均為未當。人之言行必須與其所處之地位相稱,取與亦須合乎禮儀。有所不為,乃能有所為。
安貧樂道:安貧樂道並非求貧,而是追求道之實踐,個人之貧富則非主要追求。因此人若不安貧,則追求於個人生活享受,自然無崇高遠大之理想;而對物質之慾望乃無窮盡,永難滿足,為求物質之滿足,目眩心迷,患得患失,則極可能行險僥倖,而無所不為。
慎出處、明去留:出處者,指出仕與否。去留者,指去職與否。何時乃出,何時乃處;如何乃去,如何當留,均應合乎禮義。無論出處去留,均以謀眾人社會之福利,且不虧職守,無損人格,擇人而事,待時而進,否則明知無行道之可能,則將同流合污,還不如隱居不仕。
慎交際、謹取與:朋友為五倫之社會關係,因此如何交友?何者可交?對友之態度和責任為何?均當謹言慎行。與正直、誠信、見識多之朋友交遊可以受益;與兩面奉承,善於獻媚,巧言不誠之人交友則自易受損。
環境之選擇與改造:外在環境可對人產生巨大影響,故須慎選環境。然如有能力改造環境,將原來惡劣之環境改造良好,創造一個為己為人均良好之環境。
時勢之創造與等待:事之成敗,時間與形勢為兩項重要因素。時勢有可以創造的,也有可以等待的,須依自身智慧判斷,不宜依賴他人。
技藝與嗜好之選擇:技藝決定職業之範圍,也影響心理狀態,學習久之,習慣成自然,讓自我道德觀念改變而不自覺,甚為危險。
慎言、謹行:慎言非不言,而是言之有物而無失,言之有徵而能行,恰到好處,乃能無愧於他人及自我。謹行者,行為謹慎,踏實認真,以事實取信於別人,遠勝於以言語取信。
慎選環境 在 職涯成長駭客-Crysta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人生洞察室 01 每個人的價值觀,藏著他的家庭、走過的路】
-環境成就一個人的思維、行為、結果。
會當人資的人,大多雞婆又愛聊天,遇過一個人資前輩,她甚至說人資就是天生帶著一種「使命感」,很樂意協助人變得更好。我也滿愛聊天的,所以也和一些員工保持不錯關係,可能剛好年紀很近,跟朋友很像。
我曾去找過幾個員工中午吃飯,順便問問他們工作狀況,也聊聊對於未來的一些想法。
而M君和我的對話中,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事...
▌自由工作者=遊民?同溫層外的理解是這樣
我們當時問過對方未來打算。M君算是我看好的幾個有潛力派遣人員,我知道她的能力狀況,擔任派遣人員,只是在這個狀況不明的疫情下,剛畢業的她權宜之計。
她還在探索,她討厭碰數字有關的工作,卻總是遇到;所有人都說她很適合待銀行業,但銀行業真的讓她覺得要發瘋了,呆板無趣...她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看起來適合?
我說我啊,打算在30歲正式成為自由工作者,因為不喜歡組織裡那些複雜的人際關係及流程。
然而,她的反應卻是-「蛤?去火車站擺個碗嗎?」
她不是在嘲笑我的夢想,而是真的認為是這樣。
我其實也不意外,這是我刻意拋出去的「詞語」,測試她是不是也跟我一樣的同伴呢?
從新創產業跑回傳產,剛開始我的確做了很多的測試,測試我的老闆、同事對於新創圈的了解程度,決定我平常用什麼樣的詞語。
▌工作觀:工作就是苦,你的父母給了什麼工作觀呢?
言談之間,她不斷用一種厭世的態度,說「工作就是苦」阿,我能感受她的苦來自派遣工作薪水低、事情雜,儘管她已經上手,學不到新東西,但還是會有類似的工作不斷增加到她頭上,她想過很多的未來,但不知道要從何開始比較好...
於是只好說-「工作就是苦」。
也許來自 #做工的人 的家庭,我雖然從未認為工作就是苦,但剛出社會的前期,我過得很苦。做工的人,用命來換錢,我無形中也被潛移默化,我瘋狂加班、沒有加班費、沒有生活、沒有夢想,只為了成就感和好好活著的台北夢剛開始,居然也照著父母給的價值觀活著....
我妹也是,建教生本來就很苦,尤其是美髮業學徒,壓力過大,嚴重皮膚問題跟腸胃消化問題,但她還是走過了...
即使不想,還是會不小心活成父母的樣子。
▌時時覺察自己的價值觀,別被不好的環境同化了
環境影響一個人很多,要慎選環境,然而有些時候,你卻沒有辦法選擇,例如你的出生、你的父母。
還有暫時讓你無法選擇的-學測失常、能力還不足,還沒有籌碼離開低薪環境時,更要時時對自己問為什麼?這句話是真的嗎?否則你真的會被同化的,不小心變成你討厭的樣子。
我剛北漂來台北時,我跟外公住一起,我外公放浪形骸的行為,我問了我朋友一圈,沒有人的外公這麼不像樣。
他常常會說因為自己長得帥,多少女人拜倒他的西裝褲下,他從這些女人身上榨乾了多少錢,有好幾段婚外情都是不得已,都是為了養家,他為了從那些女子身上騙錢拿回去養家....聽久了我真覺得自己三觀盡毀。
還好當時我聽完這些瘋話,我還會自己不斷告訴自己,他這樣根本就不合理,每天自我覺察...避免被同化。
所以,保持覺察力吧!才能百毒不侵。
慎選環境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長不大的父母20180409】
完整版請點▶▶https://youtu.be/iIDOzVNyG-Q
精華版請點▶▶http://pse.ee/5PTNK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00:30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AjLAbIrfL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