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我…我真的不知道孩子怎麼了…」
ㄧ位六神無主的媽媽低聲啜泣
跟我說著白天孩子的荒誕怪異
那上幼兒園中班的孩子
早上起床後
就發生的ㄧ連串匪夷所思詭異到極點的事
起床不久媽媽感覺她有點恍神
注意力不很集中
叫她也不太回話
邊走邊嘴裡喃喃自語
不知道在講些什麼
最愛吃的麥香魚漢堡吃到ㄧ半
她說看到牆上有好多怪怪的人在那爬來爬去
孩子很害怕不知道該怎麼辦
過ㄧ會又孩子說
地上有一條大裂縫
直通地心
叫媽媽走路要小心不要跌進去
沒多久她又發現
窗戶站了ㄧ個小女生ㄧ直對她微笑
可是醫生你知道嗎
我們家住公寓10樓啊
媽媽開始覺得毛骨悚然不知所措了
這大白天的
見鬼了
怎麼哥哥和媽媽都沒看到她講的任何東西
就只有他一個人看得到?
這幾天孩子就小感冒
其他沒什麼症狀
直覺孩子是中邪了
被不好的東西給纏上了
顧不得沒啃完的漢堡
媽媽趕快帶孩子去附近的宮廟找師姐收驚
回來以後孩子症狀不僅沒有好轉
反而變本加厲
變得聒噪不安ㄧ直講話
就帶過來我這裡找答案
我聽完媽媽描述
做了些簡單檢查
「孩子變成愛麗絲了 」我抬起頭
「她在她自己的夢境裡漫遊ing 」接著說
「這叫愛麗絲夢遊仙境症候群(Alice in Wonderland syndrome )」
我ㄧ個字ㄧ個字慢慢講
「蛤?! 」老媽淚眼婆娑不解的看著我
-----------------------------------------------
19世紀
英國有位作家叫劉易士卡羅爾
為他的女兒寫了一則
舉世聞名的童話故事
叫「愛麗絲夢遊仙境記」
故事是描寫
愛麗絲和她姊姊在夏日午後的樹底下乘涼
結果不知不覺的睡去
在夢境中經歷種種事情
當她在夢中吃下
可以讓她身體變大變小的汽水、蛋糕之後
有些東西或動物
兔子、老鼠、貓咪等
無論在大小形狀上都和她之前的認知完全不同
人類大腦皮質
各有其負責特殊功能區域
有管理動作的區域
有管理感覺的區域
也有記憶、聽覺、語言、情緒、判斷、視覺..等區域
當職司視覺影像分析區域
受到干擾產生脫軌
導致看到
影像扭曲
形體印象錯亂
時間空間反轉扭曲
造成認知錯誤及形體差異誤判
都可以稱之為
「愛麗絲夢遊仙境」症候群
比較常見的
就是EB病毒感染後
形成知覺差異的問題
小朋友常會說些
讓家長聽了
驚恐萬分的怪異口白
「爸爸,你怎麼有時候有長得好胖,有時候又好瘦呀?」
「媽,妳的頭頂怎麼有盆花?」
「哇!我的手怎麼一隻不見了呢?」
據研究報告
那是因為EB病毒感染之後
所造成的大腦頂葉髓鞘發炎而伴隨視幻覺
連同枕葉也遭到波及
通常這樣的症狀
突然出現在平常在也正常不過的孩子身上
事情可能發生在這1、2天之內
除了追溯病史以外
小孩還需接受血液檢查
有時還會作腦脊髓液檢查
排除是否中樞神經感染
如果是細菌感染
醫生會給予抗生素治療
然而絕大多數都屬於病毒感染
只要好好照顧小朋友的營養及安全
通常2星期左右
小朋友都會恢復正常
除了感染以外
其他少數會造成「愛麗絲夢遊仙境」症候群
的情況包括有:
癲癇
藥物濫用
精神疾病
或是腦內血管畸形或腫塊
美國匹茲堡大學
醫學院小兒科副教授沙拉(Sara C .McIntire)
甚至將此一症候群
列在「偏頭痛合拼神經學缺損」的項目之中
在兒科臨床診療中
我之前曾經遇過的的案例是
患有水痘的小朋友
常常會不自覺的搔抓水痘而破裂
常用的止癢藥膏
大多含有抗組織胺的成份
當藥膏塗抹過量時
這些藥物很容易
就從水痘破皮的地方
吸收以至這成藥物中毒
也同樣會進入愛麗絲的迷幻世界裡
當小朋友出現這樣症狀
先別急著帶去收驚、吃香灰、喝符水
帶給醫師診查
說不定只是
「愛麗絲夢遊仙境症候群」的良性病程罷了
不必任何治療
就可以輕易走出仙境
愛麗絲夢遊仙境症候群治療 在 守護兒童急診的小白醫師 - Dr.王聖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從接吻病到癌症的EB病毒
案例一:8歲的阿華已經喉嚨痛、反覆發燒6天,診所說是扁桃腺炎也吃了3天的抗生素,但是不但沒退燒反而身上出現紅疹。小白醫師驗血後發現肝指數升高、血小板偏低和非典型淋巴球增加,最後診斷是『感染性單核球增生症』。
案例二:12歲的阿輝原本興高采烈的跟著同學去畢業旅行,結果出發第一天就開始頭痛、發燒,硬撐了三天,直到老師發現他開始胡言亂語,說自己是蟻人,每個人都變得好巨大,趕緊送到急診。經過一連串的檢查,診斷是『愛麗絲夢遊仙境症候群』。
案例三:17歲的阿成已經反覆高燒一個月,看過兩家醫院都只說是病毒感染,因為越燒越高而掛急診。小白醫師發現病情不單純,以不明熱收住院檢查後發現是EB病毒引起罕見的自然殺手細胞血癌。
這三個看似不相關的診斷,卻都源自同一個EB病毒的感染,到底EB病毒是一個甚麼"咖"呢?
EB病毒跟水痘病毒和單純皰疹病毒都是同一家族的,它的本名是"第四型人類皰疹病毒"。在1964年,由Epstein和Barr兩位醫師在非洲淋巴瘤病童的身上發現,所以後來就叫Epstein-Barr病毒(簡稱EB病毒),是第一種被發現與癌症有關的病毒。
EB病毒依靠人與人之間的體液傳染,所以凡是親吻、共用餐具或盥洗用品、輸血及共用針頭等等都能夠傳染,其中歐美以青少年接吻最常見,這就是EB病毒引起的”感染性單核球增生症”又被稱作「接吻病」的原因。人體一旦受到感染以後,這種病毒就會終生潛伏在鼻咽的部位,可說是十分普遍的病毒。也已有許多研究證實,EB病毒與鼻咽癌、淋巴癌有關。
研究發現台灣和大陸感染的年齡層比歐美國家與日本早,80%在5歲以前就已經感染過了,這可能跟我們在家中少用公筷的習慣及父母經口餵養幼兒的方式有關。在青春期情竇初開時因為熱吻而感染EB病毒的約只有10%。
親親會生病的「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
EB病毒感染後可以潛伏4-6個禮拜,之後會出現發燒,通常持續5-7天,有時候會長達兩個禮拜,扁桃腺出現化膿,有時與細菌感染不易區分,頸部淋巴腺腫大,腹部則有肝脾腫大,其他的症狀還有眼皮浮腫倦怠、頭痛、肌肉痠痛、食慾不振等。有的小孩在使用某些抗生素治療後皮膚出現紅疹(Ampicillin Rash),抽血檢查顯示白血球中的單核球增多,故名「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
「愛麗絲夢遊仙境症候群」- 會產生錯覺,但不會有幻覺
EB病毒感染後,要注意有無產生腦炎、腦膜炎等併發症,其中有一種少見、但很有名的「愛麗絲夢遊仙境症候群」,即是病毒影響腦部,造成了「視錯覺」,看到的物體會扭曲變形,周遭的東西可能都變成巨人國或小人國,發病的小孩會胡言亂語,就像愛麗絲夢遊仙境裏的小女孩一樣,彷彿闖進了異想世界,家長甚至會懷疑小孩是否是「中邪」。
EB病毒與癌症
感染EB病毒過後,病毒會潛伏在鼻咽部的上皮,或是經由B淋巴球潛伏在淋巴組織中,加上許多的環境因子如飲食或本身基因的缺陷,引起癌症。最為人熟知的包括: 鼻咽癌、Burkitt淋巴瘤、胃癌、淋巴增生相關的腫瘤。當然大家不需要恐慌,因為即使發生率最高的鼻咽癌也只有10萬分之8,但是95%以上的成年人都感染過EB病毒。所以「感染EB病毒≠鼻咽癌」!
EB病毒與脾臟破裂
感染EB病毒後,我們通常會跟病人說接下來的一個月要避免會碰撞腹部的激烈運動,如仰臥起坐、打籃球、踢足球或抬重物與重訓,因為EB病毒感染後會造成脾臟腫大,碰撞後可能會造成破裂而內出血。
目前治療上並無特效藥,以症狀治療為主,如果有出現呼吸窘迫或其他併發症,則會考慮以類固醇治療。
很多家長在知道小朋友感染EB病毒之後,問小白醫師如何預防?小白醫師的回答是「防不勝防」,因為大部分的感染來源是父母的口水,要父母親要不親吻自己的小孩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做的是公筷母匙、避免用嘴餵食小孩。
近幾年B型肝炎疫苗與子宮頸癌疫苗改變了感染引起的癌症生態,目前EB病毒的疫苗仍在研發中,希望未來有安全的EB病毒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