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控制的大吃特吃:你是否正在夾縫裡求生存?
情緒性進食是透過飲食來幫助心情變好、調節情緒的一種行為,而在美國心理學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的調查顯示,有四成的人藉由吃東西讓自己舒壓,其中又佔有一半的人,每星期吃的都是垃圾食物讓自己心情變好的一種行為。
然而嚴重的情緒性進食,或幾近暴食的情形,但又不像暴食症狀中會讓自己催吐,則可以評估是不是「嗜食症」。
根據吳張瑀、曾美智、陳志道(2020)談到的嗜食症有以下幾點:
A.重複出現暴食發作,在一段時間內(例如兩個小時),吃下遠大於多數人在類似時間和狀況下能吃的食物量,並且在該時段內對吃東西有失控的感覺(例如覺得自己無法停止或控制吃的食 物和量)。
B.以下五項符合三項以上:吃的比平常快;一直吃到肚子脹的很不舒服;就算不餓也會吃下大 量食物;躲起來吃以免被看見;暴食後伴隨著自我厭惡感、憂鬱、羞愧的情緒。
C.暴食行為出現的時候會覺得壓力很大。
D.暴食頻率每週至少一次並持續三個月以上。
E.不會出現催吐、吃瀉藥、節食等補償性行為,不適用暴食症或厭食症。
在我的實務案例中,我發現這現象出現在女性身上的比例遠高於男性,而通常在談及家庭關係某特定狀態時,即時案主沒有主動跟我談「飲食」的困擾,我也會在詢問之下,容易出現飲食問題的描述。
而他們的生活環境,與心理狀態,特別容易出現「夾縫裡求生存」的感受,也就是生活中出現強烈窒息與壓制的感受,包括有可能是夾在父母兩顆意見不合的大石頭中間,覺得自己難以選邊站;有可能是生活中各種決定都被剝奪與侵佔。簡單來說,是一種空間被入侵的感受,包括物理與心理空間。
飲食問題往往跳脫不出對「控制感」的渴求,雖然在飲食問題中感覺失控,但卻在飲食過程獲得控制的爽感,以及撐爆肚皮的「擴張感」,相對於生活中很多無法控制與被壓制的情境,基本上大吃大喝就是最快紓解的方法了。
而常見的成年女性案例,他們在生活中都容易被當「孩子」般養育或照顧,經常感覺父母對自己「虎視眈眈」,是不是哪裡又沒做好,是不是又被過度關懷,讓他們感覺生活缺乏隱私,也缺乏自主感,但是對關係的恐懼又讓他們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感受,害怕表達真實的心情會引來更多責難與衝突,因此他們選擇壓抑和息事寧人,卻在狹宰的山縫裡匍匐前進,所以,他們也往往有一種覺得自己的人生進展比其他人都更為緩慢的感受。
如何幫忙自己走出飲食的問題,需要能建立起心理界限,也要能自信地表達自我,好好體認自己的存在與「我是誰」,理解對關係的恐懼,為自己破除種種害怕,才不會活在被決定的人生中。
Reference:
原文網址: 是真的餓or壓力大?一張圖教你分辨 4招減少「情緒性進食」 | ETtoday健康雲 | ETtoday新聞雲
吳張瑀、曾美智、陳志道(2020)。飲食障礙症簡介與其合併的身體症狀。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35(5),135-143。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情緒 調節 障礙症 在 健心運動心理團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家好~在上週法國網球公開賽中,大坂直美選手因為心理健康因素拒絕參與賽後訪問,在引發輿論後沒幾天更近一步宣布退賽。也讓運動員的心理健康議題引起討論,今天,我們就來討論頂尖運動員的心理相關議題吧!
*運動本身是引起憂鬱、焦慮等情緒問題的因素嗎?
其實,運動是罹患情緒障礙症的保護因子。我們知道透過運動,我們可以讓我們情緒變好,思考更有彈性,甚至有研究告訴我們,一週3天或5天消耗17.5 kcal/kg/week的熱量,可以最有效幫助我們緩解憂鬱情緒。
對於青少年運動員來說,隨著運動參與度的增加,患抑鬱症的概率會降低 25%。 這可能是因為參與體育運動可以釋放壓力,有助於提高自尊。
但是,對於頂尖運動員來說,罹患憂鬱的比例明顯高過一般人口的比例。德國研究顯示,約15%的選手出現憂鬱症症狀;澳洲研究發現約25%的選手出現顯著憂鬱症狀表現。
看到這邊相信大家一定很懷疑:既然運動對情緒調節有這麼大的幫助,為什麼精英運動員的比例會高於一般人的比例呢? 那是因為運動員生的活中也充滿了讓運動員出現憂鬱的風險因素。接下來,我們要來分享運動員生活中,運動-壓力-情緒這三者間互相有什麼影響?
*運動-壓力-情緒三者間的關係:
1. 生活壓力源
外部壓力包含喪親之痛,小時後父母婚姻破裂後經歷了家庭麻煩。或是內部壓力作鬥爭,例如與自我厭惡和社交焦慮作鬥爭。對於許多運動員來說,這些與自我的鬥爭貫穿整個敘事,傳達出一種嚴厲的自我批評語氣。
2. 透過運動逃避現實
大多數運動員將他們的運動視為一種逃避他們所經歷的壓力和憂鬱症狀的形式。對於一些人來說,他們職業生涯前的掙扎鼓勵了他們早期參與體育運動,以從家庭的煩惱中解脫出來。對於其他人來說,在職業生涯中出現壓力源後,運動仍然是一種積極的逃避方式。有運動員認為每一場比賽都描述為「逃離這一切的另一個機會」。
3. 依靠成功來增加自我價值
運動的成功對運動員的自我價值感產生了正面但短暫的影響,對運動員來說成功對於獲得教練、家人的認可很重要,也對自我價值很重要。曾有運動員強調了成功對他的重要性,將自己的復出戰稱為「救贖並讓人們再次為他感到驕傲」,並表示當患上憂鬱症時他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人們對自己失望。這也顯示成功有助於對抗與憂鬱相關的低自尊和自我厭惡。
4. 失敗後的情緒耗損
與運動的成功相反,失敗對運動員產生了負向且長期的影響。 網球名將阿格西將一次失敗描述為具有「一種揮之不去的影響」,並表示失敗的負面影響很難繼續動力,凸顯了成功帶來的自我價值增加和正向情緒的脆弱性。
運動員要求自己表現出色,並將任何不符合他們嚴格和高標準的表現視為失敗。曾有選手提到,只要沒有奪冠就是失敗。伴隨著這種完美主義和成功的需要,是對失敗的恐懼。當失敗發生時,運動員感到極度的羞恥和尷尬,這樣的壓力導致極端的負面影響。 但對於一些運動員來說,完美主義和對失敗的恐懼對他們的成功是十分重要的。
5. 憂鬱對表現的影響
對於許多運動員來說,他們的運動可以擺脫所經歷的情緒困擾。然而,隨著他們憂鬱症狀變明顯,他們的表現受到了憂鬱症狀的負面影響難以發揮最佳表現。有些運動員則表現出一種失敗主義的態度,好像他們已經放棄努力了。此外,服用抗憂鬱藥物也可能會影響選手表現。
運動員在與憂鬱症狀進行了長時間、激烈的抗爭之後,無法繼續透過運動來逃避現實。大多數運動員在繼續參加或退出這項運動是否有助於緩解他們的憂鬱經歷方面表現出衝突。一些人意識到成功不再給他們帶來他們渴望的自我價值,而另一些人則不顧一切地重新獲得這種感覺,但不知道他們是否仍然有能力成功。
6. 運動員對憂鬱症免疫的認知
一些運動員最初很難接受憂鬱症的發生,一些運動員表現出他們的感受和他們認為應該如何感受之間的內心衝突。顯然,受運動員和成功人士對憂鬱症和精神疾病免疫的看法的支持。許多運動員描述了隨著他們的心理健康素養提高而產生的類似觀點變化,這促使他們鼓勵其他人改變他們對運動員精神免疫力的看法。
從這6點中,我們可以發現頂尖運動員對於運動是充滿矛盾的。一方面覺得很累,不想再參與,害怕失敗;但另一方面,運動幫助他們逃避現實,從中獲得成功、自尊等。此外,頂尖運動員代表著代表著「突破逆境、堅忍不拔的標籤」,這樣的標籤往往使選手遇到問題時不願尋求協助。
但,撕下身上標籤後,我們都是人,我們都有壓力、情緒。因此當我們有情緒低落,有狀況時,都應該尋求協助。Keven Love在克服恐慌症後,他最大的領悟是:"Everyone is going through something that we can't see"。願大家都可以嘗試面對心裡的傷口,好好照顧它!
#運動 #心理 #運動心理 #健心運動心理 #壯猿運動訓練室 #匯傑國際行銷junction #大坂直美 #osakanaomi #法國網球公開賽 #franceopen #憂鬱 #心理健康
情緒 調節 障礙症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新研究:有高達五成住在寄養機構的兒少會出現終身的精神疾患】
「這是我們之間的秘密」、「說出去妳就完蛋了」,12歲的小妮(化名)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媽媽因為夜班工作需求,常把小妮託給男友照顧,沒想到卻遭到長期性虐待,並威脅小女生必須守著這個「秘密」,直到2年後某天清晨,上夜班的媽媽回家發現小妮下體流血,緊急送醫,才揭露這起不幸事件。
這只是「林口長庚兒保中心暨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梁歆宜」照護眾多有類似遭遇兒少的其中一人,而小妮儘管事後被緊急安置在寄養機構,開始新的學校、新的人際關係,但長期的性侵惡夢仍在小妮生命中持續了好幾年。
■研究發現,寄養機構中的兒少精神疾患終身盛行率為54.6%
「林口長庚醫院兒少保護中心」於(22)日發表最新研究:「兒虐的陰影恐怕久久難以擺脫,甚至造成終身疾患!」
失去父母或遭受重大變故的兒童及青少年,會被安置到寄養機構(育幼院)以得到暫時性的妥善照顧。根據統計,全台去年兒少收容人數約近3千人,林口長庚兒保中心提供桃園地區多家寄養機構的兒少長期完整評估及身心照護,今年並針對2011至2014年間的97位兒少身心調查結果進行研究,此項結果也刊登在《台灣精神醫學期刊》【註1】。
梁歆宜醫師說,研究團隊發現,寄養機構中的兒少精神疾患終身盛行率為54.6%,高出台灣兒少精神疾患盛行率(32.3%)達2成;最常見的各項疾病包含:
▶ 行為規範障礙症(22.7%)
▶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15.5%)
▶ 對立反抗行為疾患(13.4%)
▶ 憂鬱症(10.3%)
▶ 創傷後壓力症(4.1%)
研究還顯示,機構兒少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憂鬱症和創傷後壓力症的終身盛行率,是一般兒童精神疾患盛行率(10.1%、1.7%、0.1%)的1.5倍、6.7倍及41倍。此外,機構中兒少6個月的精神疾患盛行率為28.9%,也高於一般台灣兒童和青少年的25%。
梁歆宜醫師說,機構中兒少約有1成自述有明顯憂鬱,且在8到12歲的族群高達1成7,雖然排行不是最高,卻是殺傷力、後座力最大者,最怕的是,可能影響兒少萌生輕生意念;而創傷後壓力症也常令受虐兒少走不出過去的陰影,回覆回想過去受虐情景。
■心理的傷,身體知道!心血管、免疫系統都有影響
梁歆宜醫師指出,在兒童時期,尤其是幼年時期,遭受到虐待經驗,不僅對精神心理層面有影響,同時也會長期影響身體,包括生長發育與生理變化、引起長期發炎反應、及破壞壓力荷爾蒙系統的調節,也包括大腦的學習功能,腦部杏仁核的恐懼反應被過度喚起,負責理性分析的前額葉皮質功能被抑制,使得兒童青少年專注力下降,自我控制能力降低,變得衝動、易怒或是躁動不安。儘管復健之路漫長,但仍舊可以改變。(資料來源:【註2】)
梁歆宜醫師指出:「這心裡的傷身體知道,換了一個安全保護的環境以後,雖然正式修復的開始,但過去創傷的經驗還是會影響他們。」且這後續影響不只是精神方面,梁歆宜也發現,其實這麼小的孩子三高就出現了,BMI也變高,和人的免疫調節也有關係,發現這其實就是跟壓力不良事件有關。(資料來源:【註3】)
■揮別創傷!孩子都有韌性可慢慢恢復
「林口長庚兒保中心臨床心理師黃文怡」強調,若是受虐兒童已出現明顯的失眠、焦慮及憂鬱情緒、創傷後壓力症,進而影響生活適應、人際互動、課業學習,應先至兒童心智科就診,請臨床醫師進行臨床評估與診斷分析;接著可依照醫師評估及診斷結果,判斷是否需要進行藥物治療,優先處理急迫的情緒行為問題,並選擇適合的心理治療取向,進行長期腦部心智功能復健。(資料來源:【註2】)
據統計全台去年兒少收容人數約近3千人,經過良好的協助、治療及陪伴,是有機會揮別過去的恐懼或陰影,梁歆宜強調:「孩子人都有韌性,是有恢復力的,只是該怎麼好起來,比較擔心孩子狀況還沒有好時就出現併發症。但個案進入正向的安全環境下,是可以回到正常孩子一樣。」
其中,家長、家人、朋友都是支持的角色,可以選擇適合的心理治療取向,與進行長期腦部心智功能復健,重新開啟新的人生篇章。(資料來源:【註3】)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註1】
Liang, Sophie Hsin-Yi & Lo, Fu-Sung & Huang, Jing-Long & Shen, Shin-Heng. (2020).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Foster Care Residential Institutions in Northern Taiwan. Taiwanese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20. 15-24. 10.4103/TPSY.TPSY_1_20.
http://www.sop.org.tw/sop_journal/pastIssues/info.asp?/2268.html
∎【註2】
CNEWS 匯流新聞網 -【有影】兒虐「無聲」害一生!研究驚揭台灣寄養機構兒少 終身精神疾患高達5成:https://bit.ly/37IWzZc
∎【註3】
早安健康 -「高達5成寄養機構兒童終身患有精神疾病!創傷也會造成三高、肥胖」:https://bit.ly/37IRwbg
➤➤照片
∎ 自由時報(2020-10-23)-「寄養機構兒少,54%罹精神疾患」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兒虐 #精神疾病 #寄養機構
長庚兒少保護中心 / 衛生福利部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 台灣精神醫學會
情緒 調節 障礙症 在 大心職能治療所, profile picture 的推薦與評價
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109年自閉症類群家屬座談講座【自閉症兒童情緒調節障礙與因應策略】 ♀️活動內容: 自閉症情緒調節障礙常見原因及治療方式、自閉症兒童情緒障礙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