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台灣名導 #李安,榮獲第 11 屆總統文化獎——「文化耕耘獎」。
總統文化獎從 2001 年開始由中華文化總會籌辦,兩年一屆,共選出 5 大類獎項,除了「文化耕耘獎」之外,還包含「在地希望獎」、「人道奉獻獎」、「青年創意獎」與「社會改革獎」。至於今年的總統文化獎由賴清德副總統擔任總召集人;文總副會長陳建仁、鄭麗君、江春男擔任副總召集人;並召集朱宗慶、唐鳳等人擔任個別獎項召集人。
而文總對於「文化耕耘獎」的定義為:藝文是社會文化的啟迪。長期在文學、音樂、美術、視聽、建築、展演等藝術領域中辛勤創作,並以其專業積極推動、參與社會關懷、人文啟蒙等活動,表現卓然有成,堪稱楷模、典範者。
對於本屆李安的獲獎,文總表示,李安曾說:「我以作為台灣的電影人為榮,我以代表台灣為榮。」而李安以台灣人內斂、謙遜、堅實的生命氣質,挑戰世界的前端思考,在表現人文哲思與數位科技的完美結合,也是當今台灣所追求價值目標的表徵。
本屆其餘得獎者請點此👉https://bit.ly/3BXYtky
然而,除了台灣的總統文化獎之外,李安也曾在今年 4 月初榮獲英國影藝學院獎(British Academ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BAFTA)的終身成就獎(Bafta Fellowship),成為首位獲得此獎的台灣影人。
李安執導的作品有 3 部在英國影藝學院獎(俗稱英國奧斯卡)獲獎的紀錄。第一部以英語發音為主的作品《理性與感性》就拿下最佳影片;以華語為主的《臥虎藏龍》拿下最佳導演、非英語電影;而同志電影《斷背山》則拿下最佳導演。
對於李安獲獎,英國影藝學院獎主席 Marc Samuelson 說:「李安是一位多才多藝、大膽而傑出的電影人。他毫不費力地遊走在各種類型,無論是在技術還是他處理的主題上,都深具開創性。《臥虎藏龍》、《斷背山》和《少年PI的奇幻漂流》等眾多作品中,不僅展示了他的技術和對電影製作的深刻理解,而且這些故事——無論是史詩還是小品,所有人都能透過角色與他的出色作品產生情感連結。我們很高興能頒給李安 BAFTA 的最高榮譽。」
李安當時則回應:「在我的職業生涯中,英格蘭非常特別,尤其是《理性與感性》,對我而言就像是第二所電影學校。獲得 BAFTA 的終身成就獎並被認為是傑出電影人,是我巨大的榮耀。」
影史上獲得英國影藝學院獎終身成就獎的影人也都赫赫有名,包含首位得主希區考克、大衛連、卓别林、史蒂芬史匹柏、費里尼、柏格曼、史丹利庫柏力克、比利懷德、肯洛區、馬丁史柯西斯等人。李安除了是首個獲得此獎的台灣影人,也是首位華語導演收下英國影藝學院終身成就獎。
再度恭喜李安導演,今年在英國、台灣皆獲得相關的榮譽肯定。
圖片來源:The Talks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容祖兒 Joey Yu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睽違六年,容祖兒(Joey)將推出第8張國語專輯《答案之書》, 為了體現『答案之書』這張專輯返璞歸真的內在情感連結,用減法回歸音樂的初心。 首次與台灣跨界藝術與時尚,擅長捕捉影像靈魂的攝影大師-邵亭魁合作,兩人撞擊出的火花與令人驚豔的成果都讓容祖兒印象深刻:『好有感覺!好像真的看到一個沒見過的我,用...
情感連結 定義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剛看到一篇報導標題是:馬英九嘆兩岸仇視沒前途 呼籲蔡總統回到「九二共識」。
#我是法理建國派的皮筋兒♡
我想跟大家討論幾個重點:
1. 九二共識的本質
2. 九二共識的歷史脈絡
3. 兩岸的岸不是台灣海峽
#九二共識 #中華民國政權
1️⃣ 九二共識的本質
之前直播有花一集聊「九二共識」,文章連結在這🔗 九二共識 https://wp.me/pd1HGm-5w
九二共識的本質就是一個中國國家底下兩個政權對當前狀況形成的共識,是一中兩政權的共同認知的部分。
並不是兩個政黨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之間的事情,也不是中華民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國家的事情,就只是兩個政權對於現在當前這個「中國主權國家」的共同認知。
如果只連結到中國國民黨的話,若換執政黨就不承認九二共識存在,其實就會違背目前籠罩在台澎領土上的一中兩政權框架的現實。 這不是某個政黨可以主張的。
➖➖➖➖➖➖➖➖➖➖➖➖➖➖
2️⃣九二共識的歷史脈絡
九二共識這個說法其實是從1992年香港會談出來的。
香港會談就是由ROC海基會與PRC海協會,這兩個民間機構來會談,之所以需要透過這民間團體的原因是因為這兩個政權從1945第二次中國內戰爆發後,一直到1991.5.1 ROC片面宣布動員戡亂時期終止,都處於敵對的狀態。
(ROC片面宣布動員戡亂時期終止,PRC不承認的話就表示中國內戰還未結束;如果已經結束了那就不需要提什麼和平協議了。戰爭無法片面結束,而且中華民國政權軍隊到現在還是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認定為敵人呀٩◔̯◔۶)
當時蔣經國時期「三不政策」主因為1979年美國轉承認PRC政權為中國主權國家代表政府,因此中華民國政權用這個方式阻止兩岸人民往來,但實際上雙方政權私底下還是有「密使」往來。
但人民若有互動就會違反動員戡亂條款,被冠上匪諜罪名,即便完全沒互動,也可能被羅織罪名。隨著蔣經國逐步推動「#中華民國台灣化」轉型,並提名台灣人李登輝為副總統,1984.3.21李登輝被選為第七任副總統;1987.7.15蔣經國頒布總統令解除「臺灣省戒嚴令」;1987.11.2蔣經國開放兩岸探親,到1988.1.13蔣經國逝世;李登輝以副總統身分繼任總統,之後1990年由國民大會選出擔任總統。
(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第 27 條國民大會之職權選舉總統、副總統;第 47 條總統、副總統之任期為六年,連選得連任一次。)
當時面臨到中華民國來台灣很久,不能只停留在「反攻大陸」的目標,所以才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但是也不能違背中華民國憲法跟本質,在1990.10.7成立隸屬於中華民國總統府的「國家統一委員會」,成立主旨是:主導臺灣海峽兩岸關係的發展,依據「民主、自由、均富」,力促中國統一。該單位後來在1991年通過《國家統一綱領》,針對「中國」的統一制定了基本原則。
國統會、國統綱領是李登輝任內出現的,將中華民國政權定位在中國國家分裂需要統一,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中華民國政權第一次修憲1991.5.1增修條文為「依國家統一之需要」而制定憲法增修條文,裡面就把中華民國領土區分為自由地區跟大陸地區。
⚠️ 詳細時間序為:
#陸委會
出現 1991.1.18,中華民國立法院通過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組織條例,並於1月28日由總統李登輝公布施行。同年1月30日,陸委會正式成立,專門負責中華民國領土不屬於自由地區的部分。 (而香港澳門於1997年領土主權移轉給中國PRC,在這之前基本上中華民國領土裡面是沒有香港的,澳門是租出去,所以是中國領土但沒辦法管。)
#ROC海基會
出現 1991.2.8「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在台北成立。
#國統綱領
仔細看一下1991.2.23國家統一綱領提到幾個目標「建立自由均富的中國」跟四大原則:
1.大陸與臺灣均是中國的領土,促成國家的統一,應是中國人共同的責任。
2.中國的統一,應以全民的福祉為依歸,而不是黨派之爭。
3.中國的統一,應以發揚中華文化,維護人性尊嚴,保障基本人權,實踐民主法治為宗旨。
4.中國的統一,其時機與方式,首應尊重臺灣地區人民的權益並維護其安全與福祉,在理性、和平、對等、互惠的原則下,分階段逐步達成。
當李登輝擔任中華民國政權的總統時所成立的單位、所做的事情與立場就是「臺灣就是中國的一部分」。
#PRC海協會
出現 1991.12.16,中國PRC的「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在北京成立。
#一個中國原則
出現 1992.8.1 中華民國國家統一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關於「一個中國」的涵義:
一、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但雙方所賦予之涵義有所不同。 中共當局認為「一個中國」即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將來統一以後,臺灣將成為其轄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台灣方面則認為「一個中國」應指1912年成立迄今之中華民國,其主權及於整個中國,但目前之治權,則僅及於臺澎金馬。臺灣固為中國之一部分,但大陸亦為中國之一部分。
二、1949年起,中國處於暫時分裂之狀態,由兩個政治實體,分治海峽兩岸,乃為客觀之事實,任何謀求統一之主張,不能忽視此一事實之存在。
三、中華民國政府為求民族之發展、國家之富強與人民之福祉,已訂定「國家統一綱領」,積極謀取共識;深盼雙方均以務實的態度捐棄成見,共同合作,為建立自由民主均富的一個中國而貢獻智慧與力量。
#1992香港會談
因為兩政權雙方有越來越多事務要處理,所以後來就有了1992.10.26香港會談。
PRC海協會 認為「一個中國的定義」要說清楚,而ROC海基會 說: 「對一個中國的認知各有不同,不用說得太明確」。雙方都認為一個中國且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有共識的部分;雙方沒有達成共識的部分是:中國是指誰?
仔細回想中華民國國統會的一個中國原則,是最早就出現的喔!所以先把臺灣當作中國的一部分的是中華民國政權,在往前推更早於1945年騙臺灣人光復,騙說中華民國已取得臺灣主權😒
在香港會談時PRC海協會提出五項表述方案,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方案是:「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對兩岸公證文書使用(或其他商談事務)加以妥善解決」。
而ROC海基會亦提出五項文字表述方案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方案是:「鑑於海峽兩岸長期處於分裂狀態,在兩岸共同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咸認為必須就文書查證(或其他商談事項)加以妥善解決。」
但是PRC海協會不接受,為此ROC海基會隨後又提出三項口頭表述方案,最有代表性的為:「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惟鑑於兩岸民間交流日益頻繁,為保障兩岸人民權益,對於文書查證,應加以妥善解決。」
總而言之,PRC海協會要的是「說清楚一個中國主權國家由誰做代表政府」,ROC海基會要的是「一中各表」,這就與PRC海協會要的是「一中」不同!所以雙方差別在於「各表」的部分。
#九二共識
大家要了解清楚,ROC政權現在說九二共識不存在,是因為ROC政權要「各表」。 PRC政權則是說九二共識存在,因為認同「一中」,這個一中是指PRC政權作為「代表政府」。(意即中國主權國家由PRC政權當合法代表政府)
有趣的地方在於,九二共識中,真正「沒有共識」的地方是「對『共識』的定義」。
所以雙方的認知有共通點的地方是「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唯一沒有共識的地方是「一中」是哪個代表?
PRC政權堅持是PRC是中國代表,ROC政權認知是沒有否認一中,只是對於這個「一中」則認為雙方各說各話.彼此看法不同。
BUT!!! ‼️BUT!!!‼️ BUT!!! ‼️
臺灣人聽到九二共識會生氣的地方不是「一中」,而是「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一句。 臺灣人根本不在意幾個中國,我們只在意臺灣不屬於中國這個事實,所以否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可是這一句卻是ROC政權+PRC政權 他們的共識阿😩 而ROC政權+PRC政權 他們沒有共識的部分只有「一中」是誰。
所以啊!臺灣人跟中華民國政權不承認「九二共識」的理由不一樣。臺灣人不認為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中華民國政權是認為對方PRC說的九二共識沒有一中各表。
//臺灣人根本不清楚中華民國政權要說什麼,真的是至今最荒謬的事情。//
#中華民國在台灣
1995年李登輝時任中華民國政權總統時訪問美國康乃爾大學母校時,對中華民國現況的政治論述就是「中華民國在台灣」(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將一中各表與中華民國作為政治主體與自身現實的認識做出表述,算是一大突破。
(題外話,美國國內法《台灣關係法》也是用 “on Taiwan" 這樣的描述方式: TAIWAN RELATIONS ACT Section. 2. The President- having terminated government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governing authorities on Taiwan recognized by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Republic of China prior to January 1, 1979.)
#1996年直選總統
1994年第三次修憲後改為總統直選、任期四年。 1995 年中華民國還「在台灣」,1996年在台灣辦個總統直選(而且裡面一堆中國難民及其後代、海外『華』僑的票)就變成台灣了嗎?
👉🏻Q&A56:台灣透過1996年直選總統建國了嗎?https://reurl.cc/xgpqOV
#寧靜革命 (1987年解嚴至2000年民選總統)
從建國的角度來看,李登輝所謂的「寧靜革命」的確是幫了不少忙,給予肯定是應該的。 只是臺灣人不要把過程當終點,誤把中華民國這個流亡政權當自己國家了。
李登輝於2005年在「群策會李登輝學校」授課時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太平洋戰區盟軍統帥麥克阿瑟指示蔣中正派軍暫時佔領台灣,後來的《舊金山和約》和《中日和約》都沒有明白規定日本放棄台灣主權給誰,形成台灣法定地位未定,因此他主政時才說「中華民國在台灣」。
➖➖➖➖➖➖➖➖➖➖➖➖➖➖
3️⃣ 兩岸的岸不是台灣海峽
中華民國政權在打迷糊仗!並沒有說清楚內容,只說反對九二共識、反對一國兩制。 跟著臺灣同仇敵愾這樣,不知道在裝什麼?講的好像承認九二共識等於承認一國兩制、等於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可是你各位啊!
看清楚剛剛說的歷史脈絡啊! 臺灣人與中華民國政權反對的理由不一樣,怎麼可以因為一起「反對」就產生了情感連結呢?
殊不知 中華民國政權跟PRC政權有共識的地方是「把臺灣出賣給中國」的這個部分喔!
這讓我想到中華民國政權總是說不同意「一國兩制」,可是仍舊把臺灣算在中國的一國之內。你們想想國統會跟國統綱領的內容(攤手)
更精準一點來說,中華民國政權很早就開始實施「一國、兩岸、三區(嚴格說起來有三區:自由地區、大陸地區、港澳地區)、三制」。
現在中華民國政權避而不談中華民國政權的本質就是中國流亡政權,都會說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臺灣是中華民國主權國家的領土,這真的很荒謬,因為領土主權只能由國家來主張,中華民國政權從未建國只有建立政權,而且台澎領土主權歸屬未定,不屬於任何主權國家(包含PRC/ROC想代表的中國)。
中華民國總是說1912年開始就是主權國家,搞清楚喔!這時候台澎領土主權還是屬於日本喔!所以也不要說中華民國就是臺灣。
1945年中華民國至少還是控制大部份中國領土,來台代管騙臺灣人光復時,把臺灣編入中國的一省,中華民國是遠遠大過於臺灣,所以中華民國也不等於臺灣啊!
所以到底中華民國怎麼變成臺灣?這種說法絕對與「1912年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搭~不起來。
口嫌體正直,中華民國始終說「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然後不否認自己是「一中」,反而反對的是PRC政權的版本沒有「各表」。為什麼反對?
因為中華民國認為中國分裂中,兩岸分治為兩個政治實體。中華民國政權自始至終都在實踐自己版本的「九二共識」,所以稱呼PRC政權為北京當局,這就是「各表」,要求對方承認中華民國的存在。然後跟臺灣人說:「你們看中國有多可惡,老是想統一我們!臺灣不等於中國!」 ……欸中華民國難道沒有嗎?先把臺灣當作中國的一省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中國政權啊!
大家記住兩岸不是台灣海峽,是廈門灣~因為始終是中國的領土是金馬,從未被割讓出去,中國內戰戰場延伸最遠就只能到那邊啦!
而且陸委會出來說開羅宣言、臺灣光復的時候,就會讓人覺得匪夷所思啊!難道開羅宣言說的是臺灣光復給臺灣(若ROC等於台灣的話)嗎?所以中華民國就是中國無誤。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就寫得很清楚,一個中國兩政權。目前的15個邦交國建交時間點,有的是流亡之前,有的是流亡後還在聯合國代表中國時,這些都不是台灣邦交國。
所以不要以為建交是跟臺灣建交!
❤️延伸閱讀:
👉🏻一中兩政權的困境:九二共識+ ROC政權不等於KMT+ROC不等於台澎+兩岸衝突的岸+PRC/ROC政權的防空識別區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331482435100311/?d=n
👉🏻台灣有邦交國嗎?https://wp.me/pd1HGm-7H
👉🏻台澎在國際組織的參與(WHO、UN等)、台澎人在海外的身分問題(國籍、出身等):https://wp.me/pd1HGm-cJ
👉🏻台澎建國是否必定「終將一戰」?台海中線的意義、防空識別區與「『共』機擾『台』」 https://wp.me/pd1HGm-k2
💢台灣光復的騙局 https://wp.me/pd1HGm-10
👉🏻談台灣共識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354561149459106/?d=n
🙌🏻[英語繁中字]為什麼台灣在國際上無法加入WHO?原因與解決方法:https://youtu.be/lss2OdMhi90
#終止代管自決建國
情感連結 定義 在 你的 • 我的小王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Just play👦點點路線找找找Part1
(適合年齡:4歲以上)
材料:
1、紙張
2、點點貼紙
3、水洗彩色筆
4、透明片數張
遊戲方式及步驟說明:
1、讓孩子自由在紙上貼點點貼紙
2、完成後,放上塑膠片,請孩子從某個點出發,規則是要經過所有的點點休息站,但不能重複
3、完成一條路線後,換上另一張透明片和另一個顏色的色筆,要走出不一樣的路線圖
4、爸媽可以參與新路線的找尋喔!和孩子輪流玩,或孩子獨自挑戰都可以
———————————————
今日玩樂目標:
✅耐心的培養
✅觀察力的練習
(需注意每個點是否都有經過)
✅練習具策略性的行動
(孩子需要邊連邊想下一步、下下一步)
✅家庭成員共同創作的情感連結❤️
————————————————
遊戲細節分享:
🔑前置作業0️⃣👍👍👍
拿出一個大紙張、透明片、色筆和點點貼紙,大家坐定就可以開始玩囉!(媽媽不能太累,是本專頁的遊戲原則,因爲媽媽要做的事已經夠多了!!!)
🔑最後把每一張路線圖拿起來看看,哇!到底能有多少條路線呀!
🔑也讓孩子思考:即使是相同起點,每個路線圖都能夠有不同的走向,所以每件事也都能夠擁有不同的思考方式。
————————————————
❤️ 每一個人的腦袋裡都有這樣不同的思考路線,所以我們彼此的感受不同、想法不同,很多的都不一樣,上帝創造的我們就是如此獨一無二!了解大家有不同的思考路線,進而學習尊重他人不同的想法💡
❤️媽媽一打三實在需要精實的時間安排,所以太繁雜的前置作業,在我家完全無可行性,簡單的遊戲其實不簡單😉
❤️活動、遊戲不在於成品美不美,美的定義應該由主體:就是孩子本身來認定!「孩子玩得開心而且助於發展」,比「媽媽覺得這成品很美」來的重要太多,對吧?!
————————————————
🔑更多點點貼紙遊戲在這裡
➡️
點點小偵探 https://reurl.cc/9rQmVV
給我一點點 https://reurl.cc/MAj6Qk
遊戲墊系列Part4彩色點點跳跳跳
https://reurl.cc/N6zvEn
泡泡紙系列 Part1 https://reurl.cc/pyQllZ
泡泡紙系列 Part4 https://reurl.cc/D6Wz0E
泡泡紙系列 Part7+Part8 https://reurl.cc/4m2Kvj
我的城市 https://reurl.cc/e8jRZm
情緒圈圈盤 https://reurl.cc/XkvdAg
瓶蓋導航 https://reurl.cc/ld3q56
點點毛毛蟲 https://reurl.cc/zzmv5y
————————————————
#Laurencemylittleprince4y1m
#Lucusmylittleprince2y1m
#Alanamylittleprincess1y0m
#你的我的小王子
#親子共玩
#觀察力
#專注力
#策略性思考
#點點貼紙
#媽媽創意教室
#簡單才是不簡單
#持續邀請喜愛分享育兒生活的大家加入我們的耍line群組唷
#所有遊戲皆為原創請勿瓢竊抄襲拜託有點基本水準和禮貌
情感連結 定義 在 容祖兒 Joey Yu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睽違六年,容祖兒(Joey)將推出第8張國語專輯《答案之書》,
為了體現『答案之書』這張專輯返璞歸真的內在情感連結,用減法回歸音樂的初心。
首次與台灣跨界藝術與時尚,擅長捕捉影像靈魂的攝影大師-邵亭魁合作,兩人撞擊出的火花與令人驚豔的成果都讓容祖兒印象深刻:『好有感覺!好像真的看到一個沒見過的我,用黑白模式呈現,就像是把每一個當下的容祖兒抽掉了時間的存在,瞬間也成了永恆。
在全然純淨的背景前素顏入鏡,不只造型跟以往截然不同,祖兒讓自己歸零,
展現真實自然的自己。
《答案之書》集結華語樂壇金曲黃金陣容打造,由多年音樂戰友馮翰銘操刀,邀請陳建騏、荒井十一、魏如萱、李榮浩、蘇打綠馨儀、陶山(Skot Suyama)、黃偉文、周耀輝、常石磊、葛大為攜手完成,這本「答案之書」透過聽覺,將十首作品巧妙串連,有如一幕幕成長之路的自我對話,彿跟著容祖兒的聲音進到一幕幕音樂舞台劇中,經歷人生與夢想的追尋,以及感受成長過程的矛盾與掙扎。並透過專輯每一首歌曲呈現一場舞台即視感的起承轉合,從專輯核心概念賦予每一首歌對於不同“時間”的定義與呈現,讓整張作品的生命張力和共鳴感提升,也讓這張長達兩年籌備製作的實驗性概念專輯,用時間釀出豐富情感。
全新且強大的視覺打造陣容與概念嘗試,都是為了帶給大家不一樣的容祖兒,屬於最容祖兒的一張國語專輯『答案之書』。
容祖兒 2018 回歸初心概念作品《答案之書》
10/19開啟追尋
#容祖兒
#Joey
#答案之書
#1019

情感連結 定義 在 Jackz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性別取向】
通常,我們熟悉的性別取向有三類:異性戀?(#heterosexual)、同性戀?❤️?(#homosexual)、雙性戀(#bisexual)。
?
然而,慢慢地,有些我們聞所未聞的的性取向 (#sexualorientation) 詞彙,進入了我們的視野。
?
片中有 9 種逐漸開始受到關注,但仍被排除在流行文化外的 #性取向 和 #浪漫取向,你又認識多少?
?
愛,何時變得那麼複雜了??
原文:http://www.huffingtonpost.com/entry/skoliosexual-zucchini-and-10-other-sexual-identity-terms-you-probably-dont-know_us_561bf841e4b0082030a35f80
美國流行女歌手麥莉希拉(Miley Cyrus)於今年暑假向大家宣告自己是「泛性戀」,這個消息成為頭條新聞,也讓全世界的人知道這個名詞;或許有些人曾經聽過這個詞,但還是不瞭解到底什麼是「泛性戀」。
然而, 泛性戀只是眾多性取向和戀愛取向當中,和異性戀、單性戀、雙性戀一樣較廣為人知的一種取向而已 。事實上,有些人可能不知道;一個人的戀愛取向可以不單單只是「性」取向,而是 心靈上的浪漫取向 。根據 Asexuality.org 的說法,浪漫的吸引力是一種「當你渴望和對方譜出一段情感上的浪漫關係時,你所會擁有的情緒反應。」Asexuality.org 網站上指出:許多無性戀者(Asexual)體會過浪漫的吸引力;他們喜歡對方,即便他們沒有因對方產生性慾。而通常在一段感情當中,心靈和肉體的吸引力是同步的;在無性戀群體中,結合浪漫取向和性取向發展出的感情關係也是很常見的。
Asexual Visibility & Education Network (AVEN)團隊中的 Michael 說:「許多人在找到自己的標籤和歸屬群體之前,會覺得自己是殘缺的。」Asexual Visibility & Education Network 是讓大眾認識可能屬於無性戀範疇的一些性取向和個性。「許多無性戀者覺得自己辜負了家人、朋友和社會的期望;所以當他們發現自己不是唯一的時候,都鬆了一大口氣。」Michael 補充說:「我們認為,沒有人可以看出別人的性取向;說一個無性戀者不是無性戀,就像是說一個異性戀者是同性戀一樣意思。自己的性向只有自己最清楚。」
為了讓大家多認識這個主題,接下來將介紹 12 種逐漸開始受到關注,但仍被排除在流行文化外的性別和浪漫取向。
1. 無性戀(Asexual)
無性戀者是「不從任何人身上感受到性吸引 的人 。」Asexuality.org 指出:「無性戀者會被人的美貌、外表所吸引;但 不會對人產生性慾 。有些無性戀者就曾經歷過這種,對對方沒有性慾;但仍深情地渴望和對方在一起。如果你不對男性、女性或任一性別有性慾望的話,你有可能是無性戀者。」
2. 無浪漫情節(Aromantic)
無性戀者當中有一部分是會愛上一個人的,因為無性戀是缺乏「性」趣,而不是缺乏愛——這部分的人被稱作有浪漫情節無性戀者(Romantic asexual);另一部分既不會愛上男人也不會愛上女人的人,就稱為無浪漫情節無性戀者(Aromantic asexual)。
根據 Asexuality.org 的說法:「無浪漫情節是指一個人很少或從不會被他人的浪漫所吸引。無浪漫情節的人並不缺乏情感連結,只是天性上根本沒有要發展浪漫關係的需求。無浪漫情節者所需的被瞭解、感同身受等的心靈上的支持,跟有浪漫情節者是一樣多的;只是需要用更柏拉圖式的方法來談感情。」
無浪漫情節者通常被認為是先天的,而不是自己所能選擇的;就跟無性戀一樣都被認為是與身俱來的性向。
3. 灰色地帶(Graysexual)
被認定為是灰色地帶性戀者的 Jared ,將灰色地帶定義為:「介於無性戀和有性戀之間的神奇地帶。」The Frisky 將其定義為:「介於有性與無性之間,一種可男可女的取向。」那些確定為灰色地帶性戀者的人,也可能同時被認定為同性戀者、異性戀者或其他身分。
4. 半無性戀(Demisexual)
半無性戀者通常不會感受到性的吸引,除非他們已和對方建立的強烈的情感關係。Asexualityarchive.com 還提到:「他們之間的關係可以是,也可以不是浪漫性質的。」
5. 半浪漫情節(Demiromantic)
跟半無性戀很像,半浪漫情節者一般時候不會受到浪漫吸引;除非他們已和對方產生了深厚的情感。
6. 不求回應的浪漫傾向(Lithromantic)
根據 asexuality.org ,這一種浪漫傾向的人會對人產生浪漫之愛,但不需要對方回應。該網站還提到:「他們甚至會排斥對方回應浪漫情感。」
7. 泛性戀(Pansexual)
泛性戀是指能夠對任何性別產生性吸引、愛慕情緒或精神上愛戀的人。
8. 多性戀(Polysexual)
與泛性戀相似,多性戀者對任何性別皆可能產生身體吸引或愛慕情緒,但可能不渴望和其他人在一起。
9. 泛性浪漫(Panromantic)
這類型浪漫傾向的人,會排除性別和性慾而被其他人吸引。
10. 只被跨性別、性別認同模糊的人所吸引(Skoliosexual)
根據 Genderqueerid.com ,這一類型的人會被跨性別、性別認同模糊或那些非「順性別」的人所吸引。該網站提到:「這不是描述一定會被特定生殖器所吸引,而是一個具包容性的詞。」
11. 酷兒柏拉圖式關係(Queerplatonic Relationships)
一種超友誼的親密關係,兩人有非常緊密的感情連結,不全然是浪漫因素。
12. 超友誼關係中的稱號(Zucchini)
在酷兒柏拉圖式關係中稱呼另一半:「他是我的 zucchini 。」

情感連結 定義 在 避免感情破裂?要怎麼知道他愛不愛我?婚姻經營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點擊 連結 一起看看下面的影片https://youtu.be/cM-JYKPS0pQ ... 【感情經營#1】如何應用愛的 定義 ,讓愛情增溫,避免感情破裂?愛是什麼? ... <看更多>
情感連結 定義 在 意圖是不良的,你會越聽越討厭; 聲音好聽但假裝成別人在說話 的推薦與評價
以這個定義來說,好聲音或是美妙的聲音,指的是能引起人們愉悅情感的聲音。 ... 個人特質、正向情感的聲音」,這樣的聲音,才能達到情感連結的效果。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