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行到台灣的文藝復興時代-曾經台灣有個好萊塢:毋甘願的電影史
.
毋甘願的電影史,就像《海賊王》那空白的歷史一樣。
.
原來台灣電影史上,出現過台語片;原來台灣電影最輝煌的時代,是台語片撐起那片天;原來這段燦爛精彩的台語電影發展故事,都已經被我們遺忘。明明是1950到1970年代,爺爺奶奶生活時代裡轟轟烈烈發生的事情,我這個95後的年輕人,卻陌生的像是在讀上個朝代的歷史。
.
在現在的背景下真的無法想像,在1950至1960的台語片黃金年代,每個禮拜平均有三部台語片搶著上映,演員不只是母語是台語的台灣人,還有客家人、外省人、香港人以及日本人的身影。台灣那時候還名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的全球第三大劇情片生產國,僅次於日本和印度。
.
不知道是時代變化太快,還是我們的記憶太短暫。
.
說起台灣電影,認知裡第一個想起的總是楊德昌、侯孝賢這些台灣新電影的經典代表人物,1989年侯孝賢執導的《悲情城市》更是台灣人心目中歷久不衰的經典,讓台灣電影第一次站上國際影展,台灣文化也被世界看見。
.
但早在侯導《悲情城市》上映的二十五年前,1964年,早就有一部林福地導演拍攝的台語片《悲情城市》,說著當時還是敏感話題的二二八事件反思,當時上映叫好叫座,連續上映了27天。1964年版的主題曲〈悲情城市〉,由當紅歌星洪一峰所演唱,1989年版本的悲情城市主題曲,則是由洪一峰的兒子洪榮宏翻唱。
.
而這兩部同樣應該身為經典電影,今天的地位差異,一個在天上,而一個早已被遺忘。
.
#毋甘願的電影史:曾經,臺灣有個好萊塢 是一本時代劇的神作,透過作者大量史料和精彩的故事,補足了我們錯過精采時代的空白記憶。故事發生的"那個時代",現在看來熟悉又陌生,有在大稻埕靠辯士演繹的默劇片、滿街台語音樂的跳舞時代;有戲院擠滿人潮只為了可以用眼睛感受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真實的新聞電影時代;有二二八之後試圖找回台灣這片土地價值的有志青年時代;有充滿激情與熱烈的台灣文藝復興時代;也有豪情女間諜使用隱身槍和死光炮等科技武器時代。
.
這些時代是台語片的時代,透過台語片的傳播與興盛,轉化了現代、外來的陌生電影與思潮,為本地觀眾建構出在地的文化意象,創造在地認同。
.
台語片最風光的兩個時間點,1957年《徵信新聞》主辦「第一屆台語片影展」,以及1965年《台灣日報》主辦的「國產台語片展覽」,這兩個史上僅有的台語片影展,在當年受到注目的程度完全不亞於後來新聞局主辦的金馬影展。
.
但台語片的燦爛像煙火,華麗的綻放又突如其然的消失,為什麼台語片會突然迷失在這條文化傳承的軸線上?當時國民黨政府的政策限制,是如何影響了台語片生產方式與產業結構?台語片的從業人員,又是如何在現有資源下,與政府斡旋,盡力延長台語電影的生命?
.
這是第一次,對於一本書有這麼多的疑問,也對於一個時代有這麼多的不可置信。這是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的故事嗎?
.
🎏🎏更多內容請看個人頁面的方格子網站
https://vocus.cc/s-reader/603a3a8bfd89780001e53218
📢像煙火般綻放的台語電影起源
📢台語片興起的文化風暴
📢台語片為什麼從歷史上消失了?
📢曾經,台灣有個好萊塢
.
#翔武紀 #閱讀 #新書分享 #reading #文化 #讀書 #文創 #網美 #網美集散地 #網美景點 #攝影 #活動 #情侶 #輕旅行 #travel #likeforlike #likeforfollow #like4follow #like4likes #旅行 #writing #文字 #方格子 #台灣 #台語電影 #文創 #春田出版 #春田 #文藝復興
悲情城市 1964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哪些亞洲國家在歐洲三大影展創下大滿貫?南韓聽牌中!】
.
柏林影展將在台灣時間今日午夜過後揭曉金熊獎得主,一時好奇到底有哪些亞洲電影曾在歐洲三大柏林(金熊)、坎城(金棕櫚)、威尼斯(金獅)影展掄元,整理之後才發現自1951年黑澤明以《羅生門》揚威歐洲至今,已經有日本、印度、中國、伊朗四國創下大滿貫紀錄(各國獲得首獎之紀錄列表請見下方)。
.
今年的焦點將在南韓身上,繼2012年金基德的《聖殤》以及去年奉俊昊的《寄生上流》之後,如果洪常秀稍後能以《The Woman Who Ran》奪得金熊,將使得南韓成為第五個創下歐洲三大滿貫紀錄的亞洲國家。
.
雖然這看起來只是一個趣味紀錄,但背後蘊含意義其實也可以很深遠。過去南韓電影常被認為是以商業掛帥,欠缺在電影語言上做出創新的作者導演,但隨著朴贊郁、洪常秀、金基德、李滄東、奉俊昊、羅泓軫等導演的出現,這個說法已經不再實際。能否兼具作者風格又賣座,反而可能是許多韓國導演正在摸索的方向。
.
雖然因為婚外情事件在國內名聲敗壞,但洪常長年維持獨樹一幟的創作風格,在歐洲擁有一票死忠支持者,也早已叩關大獎多次。這一次如果他能夠摘下柏林金熊,將延續奉俊昊炫風,傳遞出韓國電影連歐洲三大與奧斯卡獎都能通吃的恐怖訊息,如此「韓流」實在不容忽視。
.
而目前同樣差一座完成大滿貫的國家還包括我國,台灣從1993聽牌至今達27年,只差一座金棕櫚。下文列表也將以色列與土耳其納入,兩國雖然在地域上位處亞洲,但其文化歸屬感其實是屬於歐洲,列入僅作為參考。
.
本屆柏林影展共有四部亞洲電影入圍,除了南韓的《The Woman Who Ran》和蔡明亮的《日子》之外,還有柬埔寨紀錄片《Irradiated》、伊朗電影《There Is No Evil》。柬埔寨也可望在今年首開紀錄。
●
列表如下(年份/片名/獲獎影展/備註)
●
●
日本🇯🇵
1951《羅生門》(威尼斯)
1954《地獄門》(坎城)
1958《無法松的一生》(威尼斯)
1963《武士道殘酷物語》(柏林)★完成大滿貫
1980《影武者》(坎城)
1983《楢山節考》(坎城)
1997《鰻魚》(坎城)▲並列獲獎
1997《花火》(威尼斯)
2002《神隱少女》(柏林)▲並列獲獎
2018《小偷家族》(坎城)
▲《地獄門》當時獲得獎項名稱為國際評審團大獎(即影展首獎)。
●
●
印度🇮🇳
1946《Lowly City》(坎城)
1957《大河之歌 The Unvanquished》(威尼斯)
1973《遠方的雷聲 Distant Thunder》(柏林)★完成大滿貫
2001《雨季的婚禮 Monsoon Wedding》(威尼斯)
▲1946年的《Lowly City》是以英屬印度為產地在坎城獲獎,當年共有11部作品獲得名為國際評審團大獎的首獎。
●
●
中國🇨🇳
1988《紅高粱》(柏林)
1992《秋菊打官司》(威尼斯)
1993《霸王別姬》(坎城)▲並列獲獎★完成大滿貫
1993《香魂女》(柏林)▲並列獲獎
1999《一個都不能少》(威尼斯)
2006《三峽好人》(威尼斯)
2007《圖雅的婚事》(柏林)
2014《白日焰火》(柏林)
▲ 《霸王別姬》當年是代表英屬香港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等國際奬項,但考量該片拍攝地點、製作團隊與故事背景,仍列為中國電影。
●
●
伊朗🇮🇷
1997《櫻桃的滋味 Taste of Cherry》(坎城)▲並列獲獎
2000《生命的圓圈 The Circle》(威尼斯)
2011《分居風暴 A Separation》(柏林)★完成大滿貫
2015《計程人生 Taxi》(柏林)
▲後記:午夜之後揭曉了2020年的金熊獎得主,獲獎作是來自伊朗的《There Is No Evil》,這是伊朗的第三座柏林金熊獎。
●
●
台灣🇹🇼
1989《悲情城市》(威尼斯)
1993《喜宴》(柏林)▲並列獲獎
1994《愛情萬歲》(威尼斯)▲並列獲獎
2007《色,戒》(威尼斯)
▲《色,戒》為三國合製,有鑒於該片代表台灣角逐金球獎等國際獎項,以及製作團隊有一定比例台灣籍電影工作者參與,故仍列為台灣電影。
●
●
南韓🇰🇷
2012《聖殤 Pieta》(威尼斯)
2019《寄生上流 Parasite》(坎城)
●
●
泰國🇹🇭
2010《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 Uncle Boonmee Who Can Recall His Past Lives》(坎城)
●
●
越南🇻🇳
1995《三輪車伕 Cyclo》(威尼斯)
●
●
菲律賓🇵🇭
2016《離開的女人 The Woman Who Left》(威尼斯)
●
●
以色列🇮🇱
2009《黎巴嫩 Lebanon》(威尼斯)
2019《出走巴黎 Synonyms》(柏林)
●
●
土耳其🇹🇷
1964《Dry Summer》(柏林)
1982《Yol》(坎城)
2004《愛無止盡 Head-On》(柏林)
2010《蜜 Honey》(柏林)
2014《冬日甦醒 Winter Sleep》(坎城)
.
.
(圖為洪常秀新作《The Woman Who Ran》劇照。)
悲情城市 1964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哪些亞洲國家在歐洲三大影展創下大滿貫?南韓聽牌中!】
.
柏林影展將在台灣時間今日午夜過後揭曉金熊獎得主,一時好奇到底有哪些亞洲電影曾在歐洲三大柏林(金熊)、坎城(金棕櫚)、威尼斯(金獅)影展掄元,整理之後才發現自1951年黑澤明以《羅生門》揚威歐洲至今,已經有日本、印度、中國、伊朗四國創下大滿貫紀錄(各國獲得首獎之紀錄列表請見下方)。
.
今年的焦點將在南韓身上,繼2012年金基德的《聖殤》以及去年奉俊昊的《寄生上流》之後,如果洪常秀稍後能以《The Woman Who Ran》奪得金熊,將使得南韓成為第五個創下歐洲三大滿貫紀錄的亞洲國家。
.
雖然這看起來只是一個趣味紀錄,但背後蘊含意義其實也可以很深遠。過去南韓電影常被認為是以商業掛帥,欠缺在電影語言上做出創新的作者導演,但隨著朴贊郁、洪常秀、金基德、李滄東、奉俊昊、羅泓軫等導演的出現,這個說法已經不再實際。能否兼具作者風格又賣座,反而可能是許多韓國導演正在摸索的方向。
.
雖然因為婚外情事件在國內名聲敗壞,但洪常長年維持獨樹一幟的創作風格,在歐洲擁有一票死忠支持者,也早已叩關大獎多次。這一次如果他能夠摘下柏林金熊,將延續奉俊昊炫風,傳遞出韓國電影連歐洲三大與奧斯卡獎都能通吃的恐怖訊息,如此「韓流」實在不容忽視。
.
而目前同樣差一座完成大滿貫的國家還包括我國,台灣從1993聽牌至今達27年,只差一座金棕櫚。下文列表也將以色列與土耳其納入,兩國雖然在地域上位處亞洲,但其文化歸屬感其實是屬於歐洲,列入僅作為參考。
.
本屆柏林影展共有四部亞洲電影入圍,除了南韓的《The Woman Who Ran》和蔡明亮的《日子》之外,還有柬埔寨紀錄片《Irradiated》、伊朗電影《There Is No Evil》。柬埔寨也可望在今年首開紀錄。
●
列表如下(年份/片名/獲獎影展/備註)
●
●
日本🇯🇵
1951《羅生門》(威尼斯)
1954《地獄門》(坎城)
1958《無法松的一生》(威尼斯)
1963《武士道殘酷物語》(柏林)★完成大滿貫
1980《影武者》(坎城)
1983《楢山節考》(坎城)
1997《鰻魚》(坎城)▲並列獲獎
1997《花火》(威尼斯)
2002《神隱少女》(柏林)▲並列獲獎
2018《小偷家族》(坎城)
▲《地獄門》當時獲得獎項名稱為國際評審團大獎(即影展首獎)。
●
●
印度🇮🇳
1946《Lowly City》(坎城)
1957《大河之歌 The Unvanquished》(威尼斯)
1973《遠方的雷聲 Distant Thunder》(柏林)★完成大滿貫
2001《雨季的婚禮 Monsoon Wedding》(威尼斯)
▲1946年的《Lowly City》是以英屬印度為產地在坎城獲獎,當年共有11部作品獲得名為國際評審團大獎的首獎。
●
●
中國🇨🇳
1988《紅高粱》(柏林)
1992《秋菊打官司》(威尼斯)
1993《霸王別姬》(坎城)▲並列獲獎★完成大滿貫
1993《香魂女》(柏林)▲並列獲獎
1999《一個都不能少》(威尼斯)
2006《三峽好人》(威尼斯)
2007《圖雅的婚事》(柏林)
2014《白日焰火》(柏林)
▲ 《霸王別姬》當年是代表英屬香港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等國際奬項,但考量該片拍攝地點、製作團隊與故事背景,仍列為中國電影。
●
●
伊朗🇮🇷
1997《櫻桃的滋味 Taste of Cherry》(坎城)▲並列獲獎
2000《生命的圓圈 The Circle》(威尼斯)
2011《分居風暴 A Separation》(柏林)★完成大滿貫
2015《計程人生 Taxi》(柏林)
▲後記:午夜之後揭曉了2020年的金熊獎得主,獲獎作是來自伊朗的《There Is No Evil》,這是伊朗的第三座柏林金熊獎。
●
●
台灣🇹🇼
1989《悲情城市》(威尼斯)
1993《喜宴》(柏林)▲並列獲獎
1994《愛情萬歲》(威尼斯)▲並列獲獎
2007《色,戒》(威尼斯)
▲《色,戒》為三國合製,有鑒於該片代表台灣角逐金球獎等國際獎項,以及製作團隊有一定比例台灣籍電影工作者參與,故仍列為台灣電影。
●
●
南韓🇰🇷
2012《聖殤 Pieta》(威尼斯)
2019《寄生上流 Parasite》(坎城)
●
●
泰國🇹🇭
2010《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 Uncle Boonmee Who Can Recall His Past Lives》(坎城)
●
●
越南🇻🇳
1995《三輪車伕 Cyclo》(威尼斯)
●
●
菲律賓🇵🇭
2016《離開的女人 The Woman Who Left》(威尼斯)
●
●
以色列🇮🇱
2009《黎巴嫩 Lebanon》(威尼斯)
2019《出走巴黎 Synonyms》(柏林)
●
●
土耳其🇹🇷
1964《Dry Summer》(柏林)
1982《Yol》(坎城)
2004《愛無止盡 Head-On》(柏林)
2010《蜜 Honey》(柏林)
2014《冬日甦醒 Winter Sleep》(坎城)
.
.
(圖為洪常秀新作《The Woman Who Ran》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