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失恐懼症】目前還不是精神疾病的一種,但是對於年輕人卻有很大的影響 !! 2020年已經結束,你是否曾算過這1年來花了多少時間在追蹤別人的社群媒體?每天拿起手機第1件事就是看親友的IG、FB?害怕自己錯失或遺漏參與他們的生活?
根據2020年8月發表於《社會與個人關係期刊》的研究指出,「擔心別人在開心的時候你不在場」的這種社交焦慮症,又稱為「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感、低自尊和低自我同情有高度相關。【註1】
■「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 FoMO)
FoMO 也被翻譯為「錯失焦慮症」、「資訊遺漏恐懼感」、「恐懼錯過」、「害怕錯過」或「擔心錯過」【註2】。雖然錯失恐懼症「FoMO」(Fear of Missing Out)這個縮寫出現的時間不長,但其背後的成因卻已存在許久。
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人類天生就有可能得到FoMO。早從巧人和直立人的時代【註3】,這些靠獵捕和採集為生的部落居民就很清楚自己擁有哪些東西,或者沒有擁有、但需要哪些東西才能安然度過每一天。
在那個時代,恐懼焦慮是有好處的。如果跟同伴一起遊蕩時,錯失了重要的食物來源、水源或安全的藏匿處,所有人的性命都會陷入危險。
此外,這些早期的人類知道生存還有另一項關鍵,那就是他們必須一直待在幫助他們行走在當時那種惡劣環境的群體之中。
若遭群體拋棄,或者沒有得到重要資訊,你就有危險了。你知道,在適者生存的環境中,你必須跟著群體一起行動。你必須有所歸屬。沒有FoMo,人類這個物種可能早就消失了!【註4】
■美國研究指出「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有關」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學者曾針對14至47歲來自美國各地的419位參與者進行研究,透過「錯失恐懼調查」量表的10個項目,包含是否同意「我擔心自己的朋友、密友、家人在沒有我的情況下玩得很開心」,以評估參與者在其社交圈中擔心錯失活動的程度。
結果發現,「錯失恐懼症」與高孤獨感、低自尊和低自我同情有關,較可能出現在那些對自己評價不高、感到社交孤立或兩者兼具的人身上,反之,「錯失恐懼症」可能會造成孤獨、低自尊、低自我同情以及低生活滿意度。研究指出,生活中有「較高社群媒體參與度者」,其「孤獨和低自尊」與「錯失恐懼症」之間的相關性較強。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表示,從上述研究可以發現,錯失恐懼症是1個結果,很多老師跟家長可能會因果倒置,認為青少年、成年人因為網路成癮而造成人際關係與溝通互動的問題。
但事實上卻是因為現實生活出現問題才轉向依賴網路,他們在真實生活本來就孤單疏離,借用網路媒體更加深了孤單感,呈現惡性循環,而漸漸產生錯失恐懼症或是網路成癮的現象。【註1】
■錯失恐懼症(FoMO)現象及衍生問題
目前錯失恐懼症(FoMO)相關學術研究可追溯自 Przybylski 等人(2013)以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的觀點來探討錯失恐懼症的行為及相關因素,包括:自主性(autonomy)、效能感(competence)及歸屬感(relatedness),並發現高度 FoMO 傾向者,由於缺少能力(效能)、自主性(有意義的選擇)及歸屬感(與他人的聯繫)的基本心理需求,會經常感到焦慮、自尊心低落以及自覺不夠好,對於社交關係也比一般人敏感,因而出現高度的社交媒體參與行為,期望藉以減少害怕失去無所不在聯繫的心理焦慮。
FoMO對於生活的各個層面皆會帶來相當程度的不利影響,尤在生理功能及心理狀態上最為研究所重視,初步彙整過去發現分述如下:
(一) 易使生活失序:
■睡眠及飲食作息異常、學習及工作表現不佳
越是頻繁、持續性關注網路社群,且密集地刷新動態(如:為了確保自己參與到朋友或同儕的各項活動及聚會),是 FoMO普遍出現的行為。
嚴重者不僅會間接出現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及手機成癮症,亦因耗費大量時間在社群媒體,導致睡眠時間大幅降低,睡眠品質隨之減損,因而產生失眠、睡眠不足等症狀,且飲食方面也會同步出現障礙、失調等現象,進而影響其學習表現或工作效率。
(二) 形成負向自我概念:
■自我價值感低落、情緒及行為兩極化
FoMO易使人產生沮喪、焦慮、不安等負向情感,且具有強烈的比較心態,在一次次的比較當中,常常衍生出自尊心不足與自卑感。
由於深怕自己不被他人所需要,使其注意力大多放在自己是否與他人保持聯絡及緊密關係,情緒亦受到社群軟體的動態所牽引,因此 FoMO者常會情緒化、神經質、過度敏感,致使行為也出現偏差(如:酗酒、嘗試許多高危險性行為),進而將自己暴露於危險之中。
綜言之,過去研究一致指出,FoMO 對個人的情緒及生活滿意都帶來負面效應。值得一提是,FoMO 對各年齡層所造成的影響程度皆不同,其中以對年輕世代的青少年影響最為顯著,亟須嚴加正視。【註2】
■三步驟遠離錯失恐懼症(FoMO)
研究發現,年輕族群的「錯失恐懼症」與生活滿意度有關,對於青少年來說,被遺忘的感覺對他們的主觀幸福感有更大的影響。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青少年可透過3個步驟來避免社群媒體使用所帶來的不愉快:
▸第一步「辨識警訊」
當發現使用社群媒體讓自己感到不舒服、一味的羨慕對方,感覺與社群中的密友越來越疏離,甚至覺得自己很糟,應開始思考是否減少社群使用時間。
▸第二步「自我增強」
看到對方使用名牌服飾、參加派對到處遊玩,自己卻只能在家寫功課、玩遊戲,當發現自己無形中在比較時,可告訴自己不用這樣,可以「想想我有什麼,像是我很關心家人、我有莫逆之交」,增強自己在做的事情、累積自我能力,而不是否定自己去羨慕別人。
▸第三步「回歸真實」
應清楚知道社群中看到的照片與文字往往都被誇大修飾,呈現的只是他們生活中的精彩片段,而非完全的現實生活,建議可暫時將程式關閉並拿起電話打給社群中的密友,與他們聊聊天或碰個面而非沉溺在負面、比較的情境裡。【註5】
FoMO 並非一種新的現象,而是現今社會比以往擁有更多媒介,進而助長了此種擔憂。隨著網路與行動裝置的普及率提升與進步,以及青少年對於社群媒體的高度依賴下,FoMO 已然是一項值得關注的議題。
已有許多研究證實,FoMO會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以如何有效協助及介入,乃是未來教育相關工作需要更加努力的方向,避免 FoMO 對青少年所造成的可能危機與日俱增。【註2】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Przybylski, A. K., Murayama, K., DeHaan, C. R., & Gladwell, V. (2013). Motivation,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rrelates of fear of missing ou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9, 1841-1848.
∎註1:
(元氣網)「不滑IG、FB就感到焦慮? 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有關」:https://bit.ly/2KOhD7B
∎註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20,9(5),頁 68-71
淺談青少年的錯失恐懼症及改善策略
http://www.ater.org.tw/journal/article/9-5/free/01.pdf
∎註3: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Prehistory -「智人」:人屬(Homo)的物種,包括巧人(Homo habilis)、直立人(Homo erectus)、匠人(Homo ergaster)、人屬魯道夫種(Homo rudolfensis)以及智人(Homo sapiens)。這些人種或已滅絕,或彼此間有親緣關係。其中,智人是人屬中唯一現存的物種。而巧人則是人屬中的第一個物種,出現在距今250萬到200萬年前的東非與非洲南部,可能自南方猿人(Austropithecine)演化而來。
https://bit.ly/38WKqyz
∎註4:
獨立評論在天下 - 「FOMO錯失恐懼症:為什麼我們會一窩蜂跌進焦慮陷阱?」:https://bit.ly/38SjfVK
∎註5:
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董氏快訊】2020/12/29
使用社群媒體莫名感到焦慮?不妨改變網路使用習慣吧!
http://www.etmh.org/News/NewsDetails.aspx?type=1&NewId=2679
➤➤照片
∎社交網絡帶來的恐慌—「錯失恐懼症」,緩解惶恐焦慮,你需要知道!:http://bit.ly/2Lmcbsb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錯失恐懼症 #FoMO #資訊遺漏恐懼感 #恐懼錯過 #害怕錯過 #擔心錯過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國立成功大學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同時也有22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2萬的網紅巴哈姆特電玩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9 月 24 日早上 6 點任天堂播出了最新一期的「Nintendo Direct」 帶來了滿滿 40 分鐘的情報內容,電玩瘋火速整理了 10 款你一定要知道的新遊戲情報 00:00 Nintendo Direct 0924 00:25 《魔物獵人 崛起》「破曉」 01:10 《巧可啵 GP 大賽車...
「恐懼錯過」的推薦目錄:
- 關於恐懼錯過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恐懼錯過 在 遠見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恐懼錯過 在 WealtHub睿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恐懼錯過 在 巴哈姆特電玩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恐懼錯過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恐懼錯過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恐懼錯過 在 為什麼我們總害怕錯過(錯失恐懼) | 心理學暢銷書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恐懼錯過 在 商周出版- 「錯失恐懼症」 認為錯過一場派對或活動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恐懼錯過 在 恐懼錯過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恐懼錯過 在 遠見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網路上曾瘋傳無數流行語或現象,都是來了又去。然而,FOMO持續了很久卻仍未退燒。
現在,這個詞已被廣為接受,尤其是在千禧世代之間。你知道FOMO人是指哪一種人嗎?它在流行文化中屹立不搖的原因又是什麼?
#恐懼 #錯過 #FOMO #千禧世代
📸遠見IG分享好照片:http://bit.ly/2HvEoJk
👉掌握新知!加入遠見LINE好友:https://bit.ly/2xL03L4
🔔訂閱遠見雜誌YouTube,記得開啟小鈴鐺!http://bit.ly/2FcCknT
📰追蹤遠見Google news,給你最新資訊:https://bit.ly/3cOC6l5
恐懼錯過 在 WealtHub睿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i'M Reading] 黃元山教投資FQ
股神巴菲特常說投資「簡單但不容易」(simple but not easy),但幾多投資者的心理可如他的名言:「別人貪婪我恐懼」,長期都保持清醒。在這個股市大時代,小股民因恐懼,錯過低位入市;亦因為貪婪,蒙蔽理性高追。
在行為金融學理論,投資成功關鍵在於個人FQ(理財商數),即投資理財智慧的高低。本刊專欄作家、中文大學碩士課程講師黃元山,年初推出《FQ思維:投資其實很簡單》一書,提出了幾個針對人性弱點的投資建議,老手新手均不妨參考。
市況反覆下,人人都在捕捉入市時機和揀股,但黃元山接受訪問時談及此書想說的,正是要提醒從未沾手股票的新手和年輕人,切忌炒股價波幅,應趁理財意識增強時,學習做好資產分配:「巴菲特拍檔芒格(Charlie Munger)講過,在巴郡幾十年股票佔自己資產絕大部份,股價曾經三次大跌超過一半。如果不能承受股價下跌,就不應該只買股票。」
黃元山又以自己的分散的資產組合作例子:「我的股票資產有不只港股、A股,有美股和新興市場,亦有不同類型的債券和商品如黃金。半年前大家看好美股,不留意內地和港股市場,就捉唔到兩地股市升浪。」
如果持有的股票帳面有大增值,可以先略為減持套本套利:「例如資產組合有10%是A股,可賣掉一些股票,但A股佔的價值,仍應維持在組合約10%水平。」
股市雖無必勝法,黃元山建議新手可先「有紀律」入市,如買入月供藍籌股票,每月定額投資,按股價高低調整買入股數,可有「平均成本法」好處,長遠減輕股價波動影響。他在書中亦有推介追蹤大市表現、管理費低的指數基金和交易所買賣基金。目前他認為可吸納信貸風險低的長年期人民幣國債,和他一直看好的黃金,豐富資產類型。
今次的大升市,投資者渴望已久,只調整資產組合,買月供股票、ETF,會否過於保守呢?他說大部份股民都是重視價位,而非股票價值,靠估買賣股票,最終都會變羊『估』:「個個都覺得好難得,想低買高沽,但人性就是見股市高,你就入市去追,跌市時你驚蝕就沽,同理想情況正正相反。」
《FQ思維:投資其實很簡單》
作者:黃元山
出版社:天窗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年1月
◆◆◆◆◆◆◆◆◆◆◆◆◆◆◆◆◆◆
《iMoney智富雜誌》
訂閱:http://imoney.hket.com/im/subscription
◆◆◆◆◆◆◆◆◆◆◆◆◆◆◆◆◆◆
#iMReading #iMoney #黃元山 #FQ #巴菲特 #股票 #大時代
恐懼錯過 在 巴哈姆特電玩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9 月 24 日早上 6 點任天堂播出了最新一期的「Nintendo Direct」
帶來了滿滿 40 分鐘的情報內容,電玩瘋火速整理了 10 款你一定要知道的新遊戲情報
00:00 Nintendo Direct 0924
00:25 《魔物獵人 崛起》「破曉」
01:10 《巧可啵 GP 大賽車》
01:48 《瑪利歐派對 超級巨星》
02:36 《薩爾達無雙 災厄啟示錄》
03:11 《星之卡比 探索發現》
03:52 《三角戰略 TRIANGLE STRATEGY》
05:03 《密特羅德 生存恐懼》
05:30 《斯普拉遁 3》
06:09 《刀劍亂舞無雙》
07:00 《魔兵驚天錄 3》
恐懼錯過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除了糖尿病外,因為童年經歷讓龍劭華也有著幽閉恐懼症、躁鬱和憂鬱的病況。
#龍劭華 #金鐘影帝 #演藝圈
耍陰爭產家族悲劇 老父心碎慶幸兒子猝死
👉https://youtu.be/SW966REJL6o
只想給小孩好的生活!黃宥嘉曝原因讓人鼻酸
👉https://youtu.be/wQ7F-pobs1g
一天只喝四罐蔬果汁 女大生減肥不成先暈倒
👉https://youtu.be/g_X4vo6maok
【龍劭華猝死有端倪?被錯過的求救訊號...】
完整版請點▶▶https://youtu.be/S184hsAx-OE
精華版 請點▶▶http://pse.ee/5PTNK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12點半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
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新聞挖挖哇#鄭弘儀#新聞挖挖哇2021
恐懼錯過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00:00:00) 開場引言
(00:00:32) 無雷講評
(00:08:10) 暴雷討論
(00:36:06) 推薦/退件
【梗你評電影】《疾厄》Malignant | 我們太需要溫子仁回來當導演了!
▶ 收聽PODCAST聲音: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to1psdvdsuk0d78s22gdf8k/platforms
歡迎收看/收聽【梗你評電影】單元,我們每個禮拜透過討論的方式來解析、評論電影的優缺點,讓你看電影更有梗!
好萊塢恐怖片名導 溫子仁全新導演,同時也是溫子仁回歸原創故事的恐怖作品;故事描述麥迪森在遭受家暴丈夫的暴力對待後,開始在生活中看到恐怖謀殺案實況的意象。她面臨到如此重大的生活巨變,一新想要找到這些意象背後的解決之道,於是開始投靠警方並一步步挖掘,這個名為蓋博瑞的魔鬼似乎與家族血緣有著密切關係。
從《奪魂鋸》《非法制裁》《厲陰宅》等片開始展露頭角的溫子仁,在多年嘗試過各種不同的電影創作後,開始思索能否脫離超級英雄或鬼氣陰森的領域,嘗試拍出新的原創故事。《疾厄》受到80、90年代的恐怖懸疑片啟發,保密到家的劇情,乍看之下與這個名為蓋伯瑞的神祕邪靈有關。溫子仁表示,他在片中嘗試混合各種他喜愛的類型,包括以新里懸疑恐懼的義大利邪典電影,甚至是科幻或動作元素;相信《疾厄》這部電影是溫子仁一方面回歸初心,一方面又創新的傑出之作!
不論你是否看完《疾厄》,又或者是看完這部電影後是喜歡還是不喜歡。
都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電影 #影評 #疾厄 #malignant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資訊或線上線下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ointmovieclub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本頻道為提供觀眾們更好的觀看環境,並無開啟廣告營利
想要贊助我們持續創作,可透過以下管道直接贊助:
📣 XXY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XXY @Firsto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恐懼錯過 在 商周出版- 「錯失恐懼症」 認為錯過一場派對或活動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錯失恐懼症」 認為錯過一場派對或活動就等於錯過一件很棒的事的恐懼症。 例句:約翰雖然很累,但是FOMO佔了上風,使他還是去了派對。 ... <看更多>
恐懼錯過 在 為什麼我們總害怕錯過(錯失恐懼) | 心理學暢銷書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2013年,牛津英語詞典收錄了新詞叫「FOMO」,意思是「害怕 錯過 」,這種「擔心 錯過 其他重要或者令人興奮的有趣的事件」的感覺,被稱為「錯失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