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因性休克的診斷與治療 (2021)
⭕️ 心因性休克 (CS, Cardiogenic Shock) 的診斷要件:
臨床表徵:血流灌注不足在臨床上出現的表徵,例如四肢冷汗、少尿、意識混亂、頭暈、脈壓變窄。
生化數據:血流灌注不足反映在組織缺氧和細胞代謝改變,例如Creatinine 升高、代謝性酸中毒和血清乳酸升高。
CS 是一種臨床診斷,因此血液動力學參數,例如降低的心臟指數 (CI) 和升高的肺微血管楔壓 (PCWP),並不是必要強制性的診斷要件。
以前CS的定義包括,低血壓定義為收縮壓(SBP)<90毫米汞柱30分鐘以上,或者使用Catecholamine維持SBP需要> 90 mmHg。但2020 ESC就不再將血壓列入診斷條件之ㄧ。休克發生時,組織灌注和氧合會顯著降低,但經由代償機制可以通過血管收縮來保持血壓。因此,血流灌注不足並不表示存在着低血壓。
如果出現低血壓,卻沒有血流灌注不足的現象,可能預示著較好的預後。
在 SHOCK Registry研究中,即使在血壓正常的患者中,血流灌注不足的臨床表徵與院內死亡有顯著風險關連。這說明了,不論低血壓如何,早期辨識血流灌注不足表徵可辨識高危險患者。
歐洲重症醫學學會將休克定義為:組織灌注不足,且無法提供足夠的氧氣以維持細胞的基礎代謝,導致危及生命的全身性急性循環衰竭。(其中低血壓的存在不是定義CS的先決條件。)
基於這些考慮,ESC將CS定義為:
由原發性心血管疾病引起的症候群,其中CO不足,導致組織血流灌注不足而危及生命,並與組織氧代謝受損和產生高乳酸血症。根據其嚴重程度,可能導致多器官功能異常和死亡。
⭕️ 心因性休克的分期
根據臨床嚴重程度和對治療的反應,CS型態可分為前CS前期、CS 和難治型CS。
CS前期
早期辨識CS可以快速啟動適當的措施與治療。即使在正常的SBP情況下,周邊血流灌注不足,出現的臨床症狀被稱為CS前期,並且出現在明顯的CS之前。休克前期可能發生在嚴重的急性心衰竭,可能與組織灌注不足的臨床症狀有關,但不會影響細胞基礎代謝和正常的乳酸。這種狀態應與血壓正常的CS區分開來,後者代表CS的實體,具有血流灌注不足和細胞改變(包括細胞缺氧和乳酸升高)的所有特徵,但沒有低血壓。血壓正常的CS患者全身血管阻力較大,但左心室(LV)射出分率、CO和PCWP與典型的CS患者相似,因此突顯血流灌注不足的風險。
難治型CS
被定義為:儘管給予足夠劑量的兩種血管升壓收縮劑,治療潛在病因,但仍存在組織灌注不足的CS。
⭕️ SCAI分類
SCAI分類描述了CS的五個進展階段,從A(有CS風險)到 E極度),這種分類可以在臨床環境中迅速方便應用。SCAI分類利用低灌注的臨床評估、乳酸值和侵入性血流動力學評估。最近,SCAI分類已在一大群未經選擇的重症心臟加護病房 (CCU)患者中得到驗證,無論CS病因如何,都提供了穩健的死亡風險分類。
A: At risk, 風險期。有CS風險;SBP=N, CI>2.5; 乳酸: 正常,沒有血流灌注不足。
B: Beginning, 開始期。相對低血壓,或心跳加速而沒有血流灌注不足,CI <2.2, PA sat ≧65%,乳酸< 2.2 mmol/L。
C: Classic, 典型期。血流灌注不足,除了輸液急救,還需要血管增壓劑,MCS或ECMO來恢復血流灌注。
D: Deteriorating 惡化期。緊急加護治療後,無法穩定。超過30分鐘後,病人的低血壓,血流灌注不足仍無改善。需要更多的輸液,或額外的MCS。乳酸 > 5 mmol/L。
E: Extremis, 極度期。難治之心跳停止,進行中的CPR,需要緊急使用介入治療,包括ECMO。
⭕️ 流行病學和預後
CS的患病率因CS的定義、臨床狀況和數據收集時代而異。CS佔急性心衰竭的2-5%,ICU的14-16%。院內死亡率在30%和 60%之間變化,近一半的院內死亡發生在就診的前24小時內。1年死亡率約為50%-60%;70-80 %CS發病後出現在第30〜60天死亡。
心因性休克的病生理、藥物治療、MCS……
⭕️ 完整全文閱讀:
⭕️ 心因性休克的診斷與治療
https://reurl.cc/6D2b6M
資料下載:
表 1. 非急性冠心症病因之心因性休克特徵與治療
https://reurl.cc/35Dbq9
表 2. 短期機械循環輔助的特徵
https://reurl.cc/gz7rW4
表3 強心及血管升壓劑之特性
https://reurl.cc/r1x0g1
Ref:
■Cardiogenic shock. ESC. 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 (2020) 22, P. 1315-1341
■SCAI分類: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 2019;94:29–37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680的網紅健康聲友會,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次 Kevin 要帶大家瞭解心肌梗塞的分類還有成因!順便聊一下主動脈剝離到底是什麼? 今天學到的事: 冠狀動脈就是心臟的油管 主動脈剝離通常是遺傳,高高瘦瘦的男生最危險 還好 Kevin 不高 健康聲友會各平台連結: Facebook:https://reurl.cc/Q36Ge9 ...
急性冠心症分類 在 司法劉聲機x法律老司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近期看到許多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死亡的新聞,不在打疫苗先鋒行列的小編,就來帶大家看看以往接種疫苗死亡的相關案例👇🏻
-
🔻故事開始🔻
有位學生在接種疫苗後眼睛跟臉都腫起來,因為找不到原因所以一直用類固醇和抗過敏藥治療,2年多後某天暈倒送醫,被診斷出ADED急性瀰散性腦脊髓炎,最後死亡💀
理所當然地,這位學生的爸媽是原告,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去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被認為不符合,死亡與接種疫苗無關,中間經歷一番必經的掙扎過程,最後還是走到行政訴訟。
原告說,從各項意見報告來看,你們就是ADEM無法排除與施打疫苗有關,甚至仿單上就有寫,而且也沒有說絕對不會在2週內發生!不要擷取片段斷章取義!
誰被告勒?
→現在正紅的 #衛生福利部
衛福部就說,學生一開始的病徵不符合ADEM,他有甲狀腺炎,眼睛浮腫也是症狀之一,但甲狀腺炎跟疫苗沒關係。根據疫學上因果關係理論,無法認定學生的ADEM和疫苗有合理關聯,你應該再多拿一點有蓋然性的證據!而且疫苗記載的副作用很快就會消失,你的症狀那麼久!
-
🔻法官這樣說🔻
🔹
設立「預防接種受害者救濟補償制度」是因為符合法令標準製造或輸入之疫苗仍然會有現今科學技術無法預測、發現的副作用或風險,民眾因相信行政機關實施防疫之公共衛生政策而接受施打疫苗,導致發生無法預期的損害,就叫「#特別犧牲」,不能叫特別犧牲的民眾獨自承擔這個損害,應該要讓疫苗製造或輸入商成立基金來分擔這種難以避免的風險,並藉由私益受害的補償來實現監測並改良預防接種副作用的「#公益目的」。
而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7條第1項第1款及第2項規定的「無法排除與預防接種之關聯性」是基於疫苗潛在風險性所致難以證明受害因果關係而設。
只要不能查明預防接種跟死亡間沒有因果關係,沒辦法「#完全排除」是因為預防接種導致死亡,就符合審議辦法第7條第1項第1款及第2項規定的「無法排除與預防接種之關聯性」。
🔹
行政法院雖然可以就不確定法律概念採較低的審查密度,但如果行政機關的判斷是出於錯誤的事實認定或不完全的資訊,法院當然還是可以審查的。
從審議小組有擷取片段說詞,還用紅斑性狼瘡家族病史來認定學生免疫力較低,但卻忽略他根本沒有紅斑性狼瘡等任何自體免疫性疾病等來看,合理判斷審議小組的判斷是基於錯誤的事實或不完全的資訊。
行政法院沒有逾越判斷餘地。
🔹
「難以一概認定皆由疫苗接種後引起」、「很少持續一年以上」不等於「排除由疫苗接種引起」、「不會持續一年以上」。而且ADEM通常在病毒感染或接種疫苗後發生,雖然30%以上的青少年沒有前驅症狀,但沒有前驅症狀不代表沒有發生ADEM的可能。
🔹
行政訴訟法第136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77條,民事訴訟法第277條但書規定舉證責任之倒置。
預防接種疫苗的選擇、獲得、保存、接種方式還有安全評估等都在行政機關或施打者都掌控範圍,接種疫苗的民眾居於證據地位不平等的處境,要民眾負預防接種疫苗與損害間有因果關係的舉證責任,顯失公平,應該要由行政機關來負擔才是。
🔹結論:衛福部不要煩了乖乖付錢!
━
看到這裡,大家知道重點是什麼了嗎?
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103年修法前的第7條第1項第1款及第2項所規定「無法排除與預防接種之關聯性」,只要無法完全排除是因為預防接種導致死亡,就可適用。
ʙᴜᴛ已經修好幾次法了
現行法改規定在第13條跟第17條
第13條的用語改成無法確定,並說明是綜合研判後仍無法確定關聯性。
第17條則是明訂,要發生的死亡、障礙、嚴重疾病或其他不良反應與預防接種「確定無關」,才能不救濟!
最後還是希望大家一生平安,不要遇到跟這個案子一樣的情況😢
━━━━━━━━━━━━━━━━━━━━━━━━
《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13條第1項第3款
審議小組鑑定預防接種與受害情形關聯性之分類如下:
三、無法確定:無前二款情形,經綜合研判後,仍無法確定其關聯性。
《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17條
預防接種受害救濟案件,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不予救濟:
一、發生死亡、障礙、嚴重疾病或其他不良反應與預防接種確定無關。
二、常見、輕微之可預期預防接種不良反應。
三、轉化症或其他因心理因素所致之障礙。
四、非因預防接種目的使用疫苗致生損害。
《行政訴訟法》第136條
除本法有規定者外,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七條之規定於本節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
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但法律別有規定,或依其情形顯失公平者,不在此限。
━━━━━━━━━━━━━━━━━━━━━━━━
#吳啟瑞律師 #劉雅雲律師 #翁毓琦律師 #hugowulaw
#law #法律 #無聊的法律 #時事 #行政判決 #行政訴訟
#疫苗 #死亡 #ADEM #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 #行政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
-
◤𝗙𝗢𝗟𝗟𝗢𝗪 𝗨𝗦 ◢
▸𝗙𝗕 ⇨ #司法劉聲機x法律老司機
▸𝗜𝗚 ⇨ @hugowulaw
▸𝗟𝗜𝗡𝗘 ⇨ @hugowulaw
急性冠心症分類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日疫情重點【新增174例本土、26例死亡,單日確診數為升級三級警戒以來新低;124萬劑AZ疫苗第二批下週配送,雙北高風險熱區加配10%;端節嚴格交管措施結束,今晚國道恢復為連假匝道儀控模式】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公布新增174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個案以及1例境外移入,新增死亡有26例;單日確診數是繼5月15日雙北發布三級警戒以來的新低。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樂見確診案例數逐漸減少,但病例數還很多,還沒到可以放鬆的時候。
日本捐贈的124萬劑AZ疫苗提早完成封緘,昨天已完成第一批配送66萬3,100劑,部分縣市已經開始施打。指揮中心今日再公布第二波的配送原則,將會依照目標族群施打效率、提早完成第一波的縣市優先配送,以及增加10%雙北地區高風險熱區的分配數量,另外評估基隆、桃園、苗栗、台中與彰化是中高風險地區,增加配送5%;此外考量連江縣交通不便、配送不易等因素,第二波也增加配送2,000劑。
端午連續假期交通部祭出嚴格匝道儀控管制,最短的綠燈通行時間僅有4秒鐘,大量車流塞在匝道引發民怨。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這次端午連假的交通管制措施不是以順暢為主,而是防疫減少跨區移動,首日國道交通量比去年端午同時段減少56.6%,150公里以上的長程減少65%,所以今天晚間16時起,恢復為連續假日匝道儀控。等於是宣布嚴格的匝道儀控僅實施一天半就結束。
■單日確診數睽違30天降至200例以下
今日本土確診個案為174例,是繼5月15日單日確診數衝上185例(含校正回歸)、雙北進入三級警戒後,再次低於200例以下,而7日平均值也持續下降至240例(見近兩週確診人數與七天平均值圖)。陳時中表示,疫情趨勢確實有逐漸減少,但提醒國人還不能放鬆,仍要努力控制疫情。台灣疫苗接種率目前約3.36%,如果124萬劑日本捐贈的AZ疫苗全面施打完畢,接種率預計提升至10%以上,如此是否會考慮放鬆三級警戒?陳時中回應,接種率達到10%當然是好事,但這只是初步的開始,還要更高的涵蓋率才會考慮下一步。
今日新增的174例本土病例中,79例男性、9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3日至6月12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81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62例,桃園市16例,基隆市7例,彰化縣4例,新竹縣2例,台中市及花蓮縣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31例中,20例為已知感染源、7例關聯不明、4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今日新增26例死亡個案,共計為男性15位、女性11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6日至6月10日,確診日介於5月15日至6月12日,死亡日介於6月4日至6月12日,另有4例則是死亡後才確診。
■雙北醫療高峰已過,加強重症患者治療
陳時中今公布全國與雙北空床數,雙北專責病床有2,948床,空床數1,416床,全國空床有7,065床;專責ICU部分,雙北空床181床,全國588床。陳時中表示,5月21日是疫情爆發又快又急時醫療最吃緊的時刻,如今隨著確診數慢慢下降,病床吃緊狀況也緩解,現在每日確診個案數都可以適當分配病床。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4月20日之後確診個案共11,414例,依WHO嚴重度分類,其中1,993人(約17.5%)為嚴重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而年齡大於60歲的4,035例個案中,又有高達34%為重症。藝人賈永婕在企業友人力挺下募得252台高流量氧氣鼻管系統(HFNC),陳時中表達感謝,他強調,因應治療需求指揮中心已採購500台高流量氧氣鼻管系統,其中200台今日交貨,將由台灣胸腔暨重症醫學會協助分配至有需要的醫院,提供重症病患使用。
■台大再傳院內確診個案,柯文哲:「疫情進入游擊戰」
台大醫院傳出有外籍看護確診,指揮中心證實這項訊息。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台大確診個案是在後送病房,於5月25日在每週院內採檢中驗出1名護理師與7名病患確診,後續展開匡列與隔離,總計有4名護理師、1名清潔人員確診,其餘確診者是病患與陪病者。
羅一鈞表示,台大醫院與台北市聯醫兩個系統都是萬華社區感染後,第一時間要承接個案的重要醫院,因此會在不同的部門發現確診個案並不意外,醫護人員必須注意防護還要照顧病人,難免會有受到感染的狀況,從5月17日起都有針對醫療院所內的醫護人員每週做PCR採檢,也有制定完整SOP進行感控與匡列接觸者,並進入通報系統中。陳時中也補充說明,醫院都有週期性的篩檢,這是為了確保醫院量能不受影響以及維護病人安全,有確診個案就會即時疫調與匡列接觸者。
台北市長柯文哲則是分析台北市的疫情,案例數減少中,顯示熱區已經受到控制,他形容,現在是「大會戰已經結束,進入要對付游擊隊(社區潛在感染源)的狀態,」目前普篩陽性率只有1%,但做完確診者疫調並將接觸者快篩,陽性率為20%,因此將會加強北市確診者的疫調,再以確診者為中心匡列接觸者,採取快篩或PCR檢驗,雖然會耗費大量人力,但這樣做才能慢慢將熱點消滅,預計兩週後能看到疫情趨緩,也是未來一個月的工作重點。
■第二波疫苗配發加強疫情熱區數量
日本捐贈的124萬劑疫苗,指揮中心第一波分配66萬多劑,主要依據第一類至第三類尚未接種人數6成、長照機構接種率6成、75歲以上長者接種率27%、洗腎人數(100%)再扣除已經配送的莫德納疫苗數量,就是各縣市第一波取得的AZ疫苗總數。
陳時中說明,75歲以上的長者是依據過去流感疫苗接種率約5成多計算,先分配一半就是27%,這幾天地方政府忙著發送接種通知單,對基層的辛勞表示感謝,預計下週二與週三會再將剩餘的AZ疫苗配發。
第二波的AZ疫苗配送,將會依據目標族群的施打效率調配數量,如果愈早打完的縣市就可以提早配送第二波的疫苗。此外新增高風險與中高風險區額外配送,其中雙北屬於高風險區,將會增加10%的疫苗配送量,基隆、桃園、苗栗、台中與彰化則是中高風險區,會額外增加5%的配送量。離島的連江縣考量交通不便、配送不易、人口較少以及醫療資源缺乏等因素,加上每1瓶可以施打10劑,因此第二批將會增加2,000劑的配送量,金門、澎湖等離島也會看疫苗注射狀況來調整。
對於有些縣市今天開始開放預約接種疫苗,卻只有設籍的75歲以上長者能預約,指揮中心宣布,為了避免移動,75歲以上長者不限居住地或戶籍地都可以接種疫苗,原住民則是65歲以上。
對此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表示,設籍北市的長者每一個人都會收到通知單,可以上網預約,無法上網的也會在固定時間安排施打疫苗;至於非設籍北市的長者,由於已經收到雙北會增加10%的疫苗配送量,提醒非設籍的長者,15日及16日兩天打電話或到區公所或里辦公室報名,彙整人數後最快17日就可以安排施打疫苗。
至於長照機構的部分,北市共有兩百多家,將會由專人主動聯繫機構並安排統一施打時間。獨老、病弱或身障在家的長者北市統計有5,420位,蔡炳坤表示,將會由施打機動隊到府服務。
至於外島傳出疫苗運送沒有冷藏,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解釋,由於考慮到離島班機與貨運可能沒有冷藏設備,所以配送裝箱時都已經裝進特殊冷藏箱,確保在運送過程中都有維持冷藏溫度,請外島民眾放心疫苗品質無虞。
■國道嚴格儀控挨轟,今晚恢復為連假儀控
昨日國道採取嚴格匝道儀控管制,導致交流道或轉接道大排長龍,對此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今年端午節的疏運原則不是「順暢」而是「防疫降載」,因此採取國道嚴格匝道儀控以及雙鐵客運乘載率降至2成以下。根據交通部統計,高鐵首日乘載數為9,574人,乘載率4.8%;台鐵乘載數10,068人,乘載率2.33%;國道客運乘載數4,009人,乘載率10.8%,有達到預期目標。
至於國道部分,端午連假首日全線交通量為52百萬車公里,比去年端午連假的119.8百萬車公里減少56.6%;若算台北到台中約150公里以上的長途移動,則比去年減少65%。王國材解釋,考量到下午開始會有部分用路人北返,所以今日16時開始取消嚴格匝道儀控管制,調整為連續假日的匝道儀控措施。
交通部甚至還公布將會視各別壅塞情形實施儀控管制,必要時分路段實施精進式匝道儀控,等於是昨天嚴格的匝道儀控管制僅實施一天半引發民怨後,今日傍晚就恢復為連假模式,避免發生昨天大排長龍景象。
(文/嚴文廷;設計與資料整理/黃禹禛、何柏均;攝影/徐肇昌、施宗暉)
#延伸閱讀
【台灣社區流行傳播大解盲:哪些是超級傳播事件?三級警戒政策夠即時嗎?全民防疫效果如何?】https://bit.ly/3wka2QH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快篩 #三級警戒 #疫苗 #AZ疫苗 #端午連假
急性冠心症分類 在 健康聲友會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這次 Kevin 要帶大家瞭解心肌梗塞的分類還有成因!順便聊一下主動脈剝離到底是什麼?
今天學到的事:
冠狀動脈就是心臟的油管
主動脈剝離通常是遺傳,高高瘦瘦的男生最危險
還好 Kevin 不高
健康聲友會各平台連結:
Facebook:https://reurl.cc/Q36Ge9
Instagram:https://reurl.cc/0OxlvY
Apple:https://reurl.cc/XkNAyM
KKBOX:https://reurl.cc/zz4qo7
SoundOn:https://reurl.cc/MdL3W3
Spotify:https://reurl.cc/q84G3R
Google:https://reurl.cc/KjL8Gn
Youtube : https://reurl.cc/D6Lqed
Firststory:https://reurl.cc/j5Y9E1
合作邀約: [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