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月巴睇2000(162)
【在不晴朗的一天也要出發】
因為看見盧覓雪在FB專頁分享Fans送贈的禮物盒,才驚覺,原來不知不覺,她已重返《晴朗》一周年,而我也連續聽了《晴朗》一年有多。
1.唔好問點解,因為我都唔知點解,從來沒有聽電台的習慣和癮——其實連網台也沒有聽,尤其怕聽那些(已經不在香港的)KOL對香港指點江山。當然,這只是我個人問題。
2.直到去年年中,一個偶然,竟然開始做電台節目,我即刻知驚——為了改善連自己也不察覺的懶音問題,為了學習怎樣用說話表達自己(平時的我可以成日不出半粒聲),為了學習更流暢更漂亮更不著痕跡地開展話題(我向來有「話題Terminator」的美譽),開始收聽叱咤903《在晴朗的一天出發》。
3.撇除某幾日實在太攰晏了起身,估不到大部分日子都很神心,每朝早搭正八點鐘就起身——嚴格來說是八點九、十分左右,因為節目不是搭正八點開波,之前會播一節新聞,還有交通消息等等。
4.過去一年有多的周一至周五,我的朝早就是如此度過。
5.當然知道節目最初定位是時事評論節目,但不像881那一個,903這一個,是以搞笑方式進行,嬉笑怒罵,與時並咀——其實嬉笑佔主導,怒,收藏在嬉笑中;只是今時今日香港,已進入一個Very嚴肅的時代,很多事都不容許貿貿然被拎來當玩笑去笑,基本上,社會已經好到冇乜好講。
6.但節目還在,還是要講。講甚麼?講日常生活,講疫情下的生活,講疫情下的香港生活,講生活思維和習慣改變後的新形態生活中的苦——嗱,不是沒有樂,像早前奧運,香港運動員勇奪一金二銀三銅歷史佳績,便是近一年最快樂時刻,那種快樂,不只個人,更感染到大部分香港人,在已經冇乜好講的日子,難得有了一個令普眾大眾都快樂的安全主題,那兩星期節目,便集中講奧運,而且聽得出,林海峰阮子健盧覓雪以及偶然報道戰況的張部長都快樂。
7.但奧運始終會閉幕,香港運動員始終都要回港(鬥快Book按摩師)。8月9日星期一,天陰,《晴朗》第一節,順理成章,由奧運閉幕開始講,講到閉幕一開始時播放的《Sukiyaki》,林海峰說,這首老歌是在上世紀60年代、日本一個艱難時刻創作,真正歌名其實是《昂首向前走》,喻意是鼓勵國民,奇怪在,歌詞最強調的其實是那句突顯孤單的「一人ぽっちの夜」,一首打氣歌,竟有著如此一句悲涼的話語,期間他更忍不住把這一句哼了好幾次;這首歌,後來被改編成廣東歌,杜麗莎的《眉頭不再猛皺》,歌詞由林振強所寫,我記得呢個地球,最初只似石頭……說到這裡,林海峰不忘感謝強伯。還未完,他還提到原唱者坂本九,說他好得意,每逢出鏡或表演都必定笑臉迎人,偏偏到最後,有一個令人笑不出的下場:他死於空難,而且並非發生於剎那,飛機在空中徘徊了好長時間,長到足以讓每一個乘客拎住紙筆,好好思考怎樣去寫自己封遺書。
8.我似乎聽到一種悲和心噏。而他說時的腔調,其實就像平日做節目或做是但噏。當然,不排除我聽錯,也不排我本身就心噏,心噏的人,自然聽乜都噏。
9.聽了一年《晴朗》有多,我的懶音還是沒有改善,還是不太懂得用說話表達自己,還是Keep住「話題Terminator」美譽。卻真的習慣了聽,冇聽,一整天就會周身不聚財,即使那一天外面明明好晴朗——天氣只是自然現象,懶理塵世光明黑暗快樂不快樂,很多陽光燦爛日光滿地的日子,偏偏發生最黑暗令人最不快的事。
10.但就算在最不晴朗的一天,都只能昂首向前走,咁囉。
(原文刊於am730)
#浪漫月巴睇2000
快雪時晴原文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冷凍三色豆」常被列為是台灣人最討厭吃的食物之一,其卻少水分與食物新鮮滋味的口感,總讓人提不起食慾。然而,這也讓我們好奇,冷凍食物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冷凍食物又如何改變了人類的飲食文化?
這篇來自【CUP】的短文,帶我們快速回顧冷凍食物的發展史,也讓我們進一步思考「冷凍」作為一門食物保存技術,如何改變了人們的飲食習慣與文化?以及我們今天為何有些人會討厭「冷凍」的食物?
—————————
青豆看似毫不起眼,卻總成碗中焦點。香港人無法理解,為何燒賣上會有這東西,只覺「篤眼篤鼻」。很多人更從香蒜意粉拗到揚州炒飯,爭論這些青豆的存在,是畫龍點晴抑或畫蛇添足。但其實以它為首的冷藏食品,又是如何走進冰格,再走上飯桌?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日就以專文介紹這段陌生而有趣的食物史。
以冷凍來無限延長食物的食用期,這個想法對古人充滿吸引力。1626 年,英國政治家 Francis Bacon 就曾嘗試買來一隻已經斬殺及挖去內臟的雞,再用雪塞滿雞腔,看看能否保存,但未幾他便病逝而無法繼續實驗。到了 20 世紀初期,加工食品技術仍欠理想,鱈魚及豌豆等食品,解凍後糊得令人不堪入口。直至 1912 年,博物學家 Clarence Birdseye 移居加拿大拉布拉多,從當地因紐特人在冬季冷凍食物的習慣中,認識到在最冷時期生產的食物,解凍後至為美味,由此為冷凍食品業帶來轉捩點。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引用網址:https://www.cup.com.hk/2021/07/06/frozen-food-brief-history/?fbclid=IwAR1LEtq9Zj1B3VuGh0ldfhU0Rv4h4YmuOSP2ePY-zCGemVVhNZTlEgTm1PM#.YORwQqPZBAI.facebook
快雪時晴原文 在 流浪者日誌-Bikepacking diar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流浪者日誌” - OMM定向越野單車賽後感
OMM是一場定向越野的比賽,原文叫做Original Mountain Marathon,來自英國。除了本戰最硬核的背上所有裝備在山中尋找check point和營地的高端比賽之外,還有簡單版本的OMM Lite和OMM Bike。
和我一起去北海道bikepacking的鋒哥是參加過幾屆OMM本戰和Lite的老手。在北海道的旅途中他找我和他一同參加今年的OMM Bike。在他的描述之中,這是一場中間可以去吃蕎麥麵的輕鬆比賽。我雖然不太喜歡交錢去參加活動,但是在聽到有許多輕量化登山用品店會去參展參賽之後,就抱著去體驗順便交朋友的心情參加了。結果比賽這兩天,我的中餐都是一個小小的溫泉饅頭。。。
除了中間吃飯有點被詐欺的感覺之外XD,整個活動都如同楓哥說的一樣相當有趣。比賽辦在戶外活動盛行的白馬,在去會場之前,就可以先去附近的PATAGONIA、NORTH FACE以及好日山莊逛逛,今年還多開了一個SNOW PEAK的超大展間,非常值得去看一看這些資本主義的陷阱。
進入會場,映入眼簾的就是一些日本的戶外用品店和品牌單位,日本Bikepacking指標店家Circles也有來擺攤,另外還有像是PAGGO和RAWLOW等等,現場甚至還有去年ULTRA ROMANCE帶過的同款帽子在販賣,這可是網路上會被秒殺的可是網路上會被秒殺的產品啊。
琳琅滿目的商店之外,參賽者的帳篷和裝備也是令人目不暇給。營區可以看到各式各樣不同的帳篷,有好多頂都讓我想要進去一探究竟,看看這些帳篷的設計,尤其是網美搭的那幾頂。
回到比賽本身,所謂定向越野就是去尋找地圖中的check point,在OMM Bike也是一樣,差別在於移動方式是使用單車。其中最令我開心的就是這些Check point的位置並不會因為是騎單車就只限制於城鎮和馬路,依舊有許多check point是在林道之中,步道之中,藏在一些許多人認為不該騎單車路線裡面。這樣可以光明正大的在步道和滑雪場中騎車與許多限制的禮文島形成了極大的反差。也讓我感到特別的自由和興奮,在許多林道中快意下滑的我不時的發出開心的歡呼。也許是我的心情影響到了大家,也許是我騎的是在越野路線中少見的小徑車,在某一條林道中看到我下滑的登山車隊伍也跟著和我一起喊聲,那個瞬間,在場的所有人一定的事全心全意地享受這個比賽。
比賽第一天是個陰雨天,不過雨勢不大,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一身爛泥反而讓我更加開心,出來玩,就是要弄的髒髒兮兮。比賽第二天則是大晴天,在陽光之中揮灑著汗水,充滿著青春的氣息。比賽中有個小插曲,我在某一個check point打完卡之後準備跨上單車前往下一個目標的時候,突然有個聲音詢問我是否是Bikepacking diary,沒想到在比賽中遇到了我的讀者,實在是太令我開心了。比賽最後的結果,在八十個隊伍之中我們排名第22,對我個人來說是一個還不錯,但希望能更好的成績。如果有下次,那就可以就這次的經驗來做一些修整,應該是能拿到更好成績,如果有下次的話。
有了這次初體驗之後,我對於本戰的興趣也是大幅提升,聽說本戰更硬,更野,很想要去挑戰看看,也許明年,會和楓哥再次搭檔,嘗試一下脫離登山道的定向越野OMM。
#流浪者日誌 #BikepackingDiary #bikepacking #bikeporn #cycling #cyclinglife #自転車 #自転車旅 #OMM
#outsideisfree #biketour #biketouring #bikewander #wohobike #wohobikepacking #bicycletravel #背包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