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讓快篩陽性、居家隔離的個案,被這個社會隔離遺忘了
昨天下午,指揮官針對記者提問企業快篩時明確表態:指揮中心並沒有不准企業進行快篩,只要是由醫護人員來進行且依規定通報,不需要向指揮中心報備就可以進行了。
因此,除了醫院和各地的快篩站,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機構會自行進行快篩。
這個時候,#快篩陽性的處置,就成為關鍵問題了。
依據指揮中心5/25發佈的快篩個案處置流程,針對快篩陽性個案在等待PCR檢驗結果出來前,#必須在家隔離不得外出,#如果有疾病也不得自行就醫。
依照流程,「居家隔離通知書」是由篩檢醫院或快篩站開立。但是,就我掌握的情況,許多被要求隔離的個案,不但沒有收到隔離通知書,在等待PCR檢驗結果出來前,根本是無人聞問。
不少人即便收到隔離通知書,依指示在家隔離了,情況也是如此。
依照目前的制度,居家檢疫是由地方政府民政局負責,哪些人是獨居老人、哪些人是高關懷族群需要多加留意協助,當地里長相對清楚,也較能及時掌握與援助。
但是,居家隔離是由地方衛生局負責,如果醫院或快篩站未能即時把個案資訊通知衛生局,又或者,#衛生局沒有足夠人力定時關心個案狀況,這些在家隔離的快篩陽性個案,將完全孤立無援,且外界也無從得知。
目前PCR檢測所需要的時間少則2-3天,多則5-6天,在這段等待期間,有多少人在家忍受病痛,#甚至發生發病過世而沒人知道的悲劇。
日前有長者因為慢性疾病需要定期就醫,卻因為快篩陽性被要求在家隔離,等待多日都得不到PCR結果也聯絡不上衛生局,著急地打電話來陳情。辦公室同仁在與衛福部聯繫的過程,往往得到的答覆卻是“人力不足很難落實”、“沒有人力,只能先隔離,日後再補發隔離單”。
未來由企業自行進行的快篩,居家隔離通知單的開立,以及後續的追蹤關懷又該由誰來負責?人力不足的地方衛生局,如何避免類似憾事再次發生?
這些問題,我們一再接到民眾反應,請指揮中心盡快檢討指引的落實情形與人力調度,別再讓快篩陽性、居家隔離的個案,真的被這個社會隔離遺忘了。
快篩個案處置流程 在 經濟部工業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促使企業持續營運,保障員工健康,開放企業快篩
#企業快篩原則
鑒於社區傳播仍未減緩,但國內經濟動能活絡,為維持企業營運,同時保障員工健康,指揮中心於5月30日宣布企業抗原快篩執行原則。
企業得依風險管控自行訂健康監控機制,並進行週期性或針對高風險人員篩檢。企業的抗原快篩檢測,採企業自主與篩檢自費方式進行,且需由醫事人員執行採檢。
#依規定通報隔離
由於抗原快篩仍存有偽陽或偽陰性的機率,企業執行抗原快篩時,如抗原快篩陽性,依規定須進行通報及PCR檢測,同時也須提供隔離安置場所,例如返回可隔離的宿舍或居家隔離(一人一室為原則),也可安置於防疫旅館,等待PCR檢驗結果,降低傳染風險;如抗原快篩陰性,仍需進行自我健康監測。
#檢測試劑合格廠商
依據衛福部的統計資料,已核准專案製造抗原檢測試劑廠商家數達 13 家 15 項,包含 12 項國產產品與 3 項進口產品(https://bit.ly/2RZvECT)。
依據調查,國內抗原快篩試劑月產能超過 1,000 萬劑,應可滿足國內企業實施抗原快篩的需求。另外,若企業申請抗原快篩找不到合適的醫療院所,亦可向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提出,請求媒合協助。
#落實防疫措施
經濟部再次呼籲,企業應持續宣導員工應落實手部衛生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期能降低企業員工染疫的風險,維持企業的正常營運。
#快篩個案處置流程
員工如有出現COVID-19 相關症狀者都應至社區篩檢站或醫院就醫採檢,社區篩檢站快篩個案處置流程(https://bit.ly/3wGdchl)。
📰經濟部工業局新聞稿:https://bit.ly/3uxHxNv
快篩個案處置流程 在 民視新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快篩最慢30分鐘就會知道結果。假如快篩就陽性,快篩站就要立刻通報,再來評估是否應該居家隔離或是需要住院。
🉐超方便手機APP立刻載📱 https://goo.gl/UXPy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