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9答客問
前天臉書上,談到去鳳新高中演講時學生的提問。幾位朋友留言想知道我是如何回應?我一向是乖學生、乖老師,有問必答。於是開始回想,並稍加整理如下。颱風天,有空就看看,我可是打字打到手疼哪。(寫起來簡淨些,當時回答應該更詳細但也冗雜些吧,大約如此,提供參考。)
01.老師談到年少時和母親無法溝通,後來有想到用甚麼樣的方法向母親靠近嗎?
A:所有的溝通都不能只想到自己,這是一種相互靠近的練習。通常溝通的時候,每個人都急於表述自己的理由,比較少去傾聽對方的聲音,也比較忽略去肯定對方,自然溝而不通。譬如我們那個年代的母親多半重男輕女,在財產的分配上尤其如此;如果我們只用民法的新規定的男女平權來譏嘲老一輩的落伍,老人家必然拿傳統男人傳承祖先姓氏及牌位的傳宗接代大旗來捍衛。
相互靠近可以用退一進二的方式。退一就是自己退一步,讓母親先進一步。先從自我釋出善意、卸下母親的心防,再進兩步婉轉提出自己的想法。譬如:先給母親貼上一張進步新潮的標籤,肯定她平日是非常跟得上潮流的人,再請她仔細從具體事證上,想一想家裡姊妹在家事或經濟上的貢獻與孝行,再輔以民法的規範,便容易達成觀念上的改變。畢竟誰都不願意自己變成頑固份子。這也是遊說的要訣,溫柔設想世代差異轉換之不易,願意先跟對方站到同一邊。時日一久,他們終會明白活著的親人之間的相互對待,其重要性終究遠超過對逝者的款待,歡快地活著比傳統的綑綁更具體實際。
02.老師曾經面對無法下筆的命題寫作嗎?如果有,怎麼辦?
A:現在文學副刊或雜誌,都傾向計畫編輯。作家也常被邀請就編輯所策畫的命題寫作。譬如:副刊邀約作家以居住地為題創作,或以60年代的所知所感書寫,這些也許都並不在妳原先的寫作計畫中,但命題寫作往往格外具有挑戰性,因為它常溢出你孰悉的思維。譬如,一回,副刊邀約作家去金門一遊,玩得好開心,但回來得繳稿一篇,就曾讓我大傷腦筋。但因為平日勤於動腦,腦力時常激盪,倒也不致被難倒。陌生的題材尤其需要更多的思考,旅遊時當然得格外上心,加上勤查資料,後來也寫出一篇自己覺得還算滿意的文章。
當然,類似的命題作文跟學生的作文相比,是有較多思考時間的優勢。學生的作文比較像是古人的即席賦詩,短時間內必須寫出足夠的篇幅,但這也正是學校作文課練習的目標,測試你是不是平日積累了見識,是不是常常眼看四面、耳聽八方,是不是訓練出說故事的能力,並有能力快速回應問題,歸納分析出一個說法。
03:老師提到寫作不是為老師寫的,是為自己。如果寫作的內容老師不喜歡,我們是要聽自己的聲音,還是要屈就分數?
A:寫作是一種表達,理應說出心聲,或抒情、或說理、或記事,每一樣都該出自肺腑,容或手法不同,但為自己發聲,寫心裡所想是理所當然。老師喜歡或不喜歡你的作文,會呈現在分數上,確實讓人感到困擾。但我一直認為,分數只是一時的高低,絕不至於致命。文清字順是基本,老師的標準大體一致,愛憎常見於思想或寫作手法,但對自己誠實,是人生的重要課題。何況這位老師之所喜,也許是另一位老師之所憎,你怎知大考時你會遇到怎樣的評閱老師?但寫出自己誠懇的聲音,至少對得起自己,求得了心安。將來你會知道,人生一輩子不過求其心安罷了。
04:老師說過自己年輕的時候想要當歌仔戲演員,老師覺得自己完成了年少的夢想了嗎?
A:我小三時寫了想當歌仔戲演員的志願,被老師寫了評語:「不登大雅之堂,重寫。」上一句不懂是何意思,下一句倒是清楚明白。後來重寫當醫生的志願,作文被張貼在教室後方的布告欄當示範,畫滿圈圈的高分文章,好長一段時間讓我誤以為作文原來是說謊競賽。
後來,我走上學術之路,在大學的殿堂教戲曲、影劇,跟我童年想當歌仔戲的志願相較,雖不中亦不遠矣。我站上講台說戲曲、電影,唱作一如伶人的表演,只是舞台換成了講台,上一堂課其實也像表演了一齣戲,內容要動人,表達要細膩風趣,不能讓繳了學費的學生打瞌睡,就像不能讓買票進場的觀眾失望一樣。
05.老師是否曾在過去聽過的講座或學習歷程裡,遇到啟發自己的人?
A:就像你們一般大的時候,我在台中女中念書。一次朝會,國文老師劉克寬先生在禮堂開講,一如今天我在這裡跟你們演說。他用《人間詞話》裡揭櫫的人生三境界比擬讀書,裡頭所舉的詩詞,讓我目眩神移。在那之前,我迷電影、看小說,幾乎把中央書局的國內外小說都看遍,母親喜歡在租書店租書看,我也跟著偷看,但詩詞對我而言,尚屬未開發園地,我去中央書局找出《人間詞話》,把後方輯出的詩詞全背了,從此愛上詩詞,也開啟了我念中文系的想望。
06.老師彷彿給予孩子最大的自由,可不可以談一談老師的教養觀?
A:我不是個嚴格的母親,只喜歡跟孩子分享所有生活中的悲歡。我很不擅長教訓,也不相信教訓的功能,但我篤信無言的身教。你希望教出怎樣的小孩,你得先是那樣的人。我只盼望自己在孩子受挫時,能提供一個肩膀讓她倚著哭泣;在他開心時,跟他一起歡喜分享。顛覆我母親對我的鞭打教養方式,我希望他們快樂過日子,不要懷抱不安。
07.我很喜歡戲劇,對戲劇很著迷。可否請教老師教的戲曲課是什麼樣的內容?
A:我教《戲曲》,也教《電影與人生》,有古典,也有現代。我的一位高足跟你一樣喜歡戲劇。她很明確知道自己的目標,一年,白先勇先生應我之邀,到世新擔任駐校作家。白老師正大力推廣崑曲,這位洪同學跟幾位同學趁勢成立了崑曲社,找老師教戲。她在大學就開始認真發表戲曲論文,常在夜裡跟我討論;她不只在學術上用力甚勤,甚至在舞台表演上花許多功夫。在念中央大學中文所時,還曾因為到水磨曲集去學表演借宿台北的我家。在師大念博班時,也邊寫論文邊學習京戲、歌仔戲。她朝著自己的目標一步一步穩穩地前進,如今已進到大學殿堂當老師。你喜歡戲曲,可以拿她當榜樣。她有醇厚的學養,加上能在實務上開嗓唱戲,課堂上就比她的老師--我更具魅力,我退休了,她上來,時代就是這樣進步的。
08.老師曾經在生活中遇到甚麼樣難解的困境嗎?妳當時是如何面對或解決?(這題是演講結束後,我正忙著跟學生簽書、照相時,一位女學生匆促提出。覺老師說她跟我吃飯時會幫她提問的。)
A:人生遭遇逆境是常事,當時覺得異常絕望也是真的;但幾年後回首,大多能怡然笑談。譬如:當年我進軍校教書,遭遇諸多不合理對待。我努力寫論文、認真教書,因為略有文名,不停幫學校做額外的服務,寫這、寫那的,但升等老等不到「佔缺」的門票,真是憤怒異常。後來,學校長官也許也感受到我的委屈,特准我不必佔缺,先拿論文去教育部升等。升等很快成功,但在學校依然拿講師薪水近2年,我常戲稱我是台灣最久的講師,講師一當13年,不是因為我的能力不足,是因為我的關係不夠;我氣憤之餘,轉念繼續考試進修,拿到博士學位,人生因此由黑白逐漸轉為彩色。這種長期的鬱悶,經過一轉念後,變成鞭策的力量,我由是知道「坐困愁城」不是辦法,設法找到天光雲影才是重要。我利用不公不義的委屈,轉換成帶職進修的前行優惠。
林芳玫 侯芷園 (Angela Hou)
「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意思」的推薦目錄:
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意思 在 王欣儀 俠女仁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Subject: Fw: 台灣民主--今後再無馬英九,兼談改革 ( 這篇真的值得好好看一下 )
各位朋友
剛剛收到的mail
文章真的有點長
但是,感受到出自肺腑之言
美好的台灣,就像受傷的地球
雖然千瘡百孔,但是令人響往
我們慢慢好好思考吧
朋友寄來這篇『長文』,擲地有聲,頗值一讀,可惜沒有把作者名字登出來。他和我一樣贊賞《唐湘龍》的文章,因為唐不僅寫得好,更重要的是敢言,而且言之有物。本文作者認為『藍溫吞,綠無恥!』真是一語中的。他痛心的勸台灣人不要再亂罵下去了,也鬧夠了,再這樣鬧下去,大家都活不成了。我也同意他的說法,誠如曾國藩說的:『退此一步,即無死所』的了。大陸當權者正在偷笑著呢,你們台灣人知道嗎?
今後再無馬英九,兼談改革
在我看來台灣正在自殘,正在走向分崩離析。遊行示威,抗議四處,揭竿而起。 總統府前的凱道場景使我想到中共的文化大革命,法國路易十六革命,和最近的茉莉花革命。危言聳聽? 誇張? 希望如此。我杞人憂天好吧!
看看一個下士的死居然造成二十萬人遊行抗議,兩任國防部長下台,軍檢起訴前五四二旅旅長沈威志等十八人。全國媒體爭相評論,瘋狂轉載,好像都在替天行道。有名嘴還大言不慚「有種你就來抓我試試看」。推波助瀾之下烽火燎原有一發不可收拾之勢。名嘴們表現得像起乩的乩童,添油加醋幾近胡言亂語。全國都在罵軍人,每個人似乎都有一股怨氣想大鳴大放。有冤的報冤,有仇的報仇。死者家屬整天上電視悲情泣訴。給人一種挑戰司法,指揮辦案,(洪姊提出18被告外名單要求追訴) 左右審判的非議。 我不知這個悲劇何時落幕,真相如何水落石出,塵埃如何落定,傷痛如何停止,傷口如何癒合。但我憂心台灣的未來,國將不國矣!
我同情洪仲丘的不幸遭遇,但我不同意過分消費洪仲秋。洪家家屬那種呼天喊地,無限上綱的行徑也令我擔憂。就像被吸血鬼吸過血的受害者,自己也變為吸血鬼成了加害者。看到被告家屬也在法庭上鏡頭前喊冤泣訴,悲傷流淚,一家哭眼看就要變成一路哭 。要真相 ? 要沉冤昭雪? 到底要怎樣的真相? 如何的昭雪? 真相不是已經努力在查了嗎? 法也修了(軍法審改成司法審)。軍檢起訴不夠,司法也重啟調查,監已移了,軍囚也換到民囚。這是驚天動地的大改革,是史無前例大動作。但真相是法律定義的,不是家屬定義的,不是媒體定義的。
國民黨執政的大埔民眾為了民宅拆遷包圍內政部,還要拆政府。同樣民進黨執政的台南為鐵路地下化拆遷卻平穩無事。這是怎麼回事 ? 哀!
軍政民政一團亂。大家都好似飽受委屈,義憤填膺像鼓滿了氣的氣球一碰就炸。怎麼會這樣 ? 需要這麼多人放下手頭的工作走上街頭來抗爭 ? 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每一個遊行抗議都可看到綠營政客搧風點火幸災樂禍的影子。為了弄垮國民黨不惜弄垮整個台灣。以全民福祉為賭注,豪賭一場。國民黨政府是束手無措是無能。但是今天這種局面天皇老子來都沒則了。
軍人被過度邪惡化。馬英九被過度妖魔化。政府被過度無能化。媒體被過度神人化。最後誰倒楣? 是你我他百姓。夠了! 再這樣下去台灣不需要敵人啦!自產就吃不完了。民進黨有沒有想到這樣下去即使今後拿下政權台灣也已是千瘡百孔,一片狼藉。百姓習以為常後,動則上街頭遊行示威。要求這要求那慾壑難填。到時冤冤相報換國民黨扯後腿。民進黨也沒甚麼好果子吃了。也等著焦頭爛額吧。
台灣的政治本就是一場場藍綠陣營互相角力的鬧劇。小蔣在時局面還控制得住。自他歿後就失控。說得沉痛一點那不只是鬧劇還是悲劇。這個悲劇的本質是「明知台灣正在沉淪卻眼睜睜看著她一步步走向沒落。舉國束手無策,而且變本加厲。」
雖說政治的本質就是鬥爭但是台灣政治鬥爭卻是太超過。尤其在民粹和媒體的鼓躁下理性盡失,個個瘋狂。每一個政黨都在掛羊頭賣狗肉,假借民主之名行鬥爭之實。爭權奪利無可厚非,但置百姓生死不顧才是可怕。藍綠都以無與倫比的代價在製造一場浩劫。橘也好不到哪裡,在旁搖旗吶喊火上加油。這種情形只有非洲那些落後 國家軍政府可比啦。執政的國民黨真的軟弱無能嗎?看起來像是。像一個被卸甲的戰士有心無力。在一群頑民,刁官,奸商,還有無恥的政客面前動輒得咎。不做也罵,要做也罵,往東走也罵,往南走也罵。怎麼做都可以罵。看看核四,看看國光石化,看看油電雙漲,美牛事件,塑化劑事件,年金改革。除了年改,油電雙漲這些都是當年陳水扁當政,蔡英文做副行政院長,蘇貞昌做行政院長推動的大案。現在都成為罪大惡極的虐政。核四也是陳水扁廢了又重起。核四公投也是原先民進黨主張現在又反悔。是非曲直可以如此顛倒的嗎? 當年陳水扁出任總統我們是多麼慶幸明君有望。可以終止國民黨的腐敗。怎麼也沒想到更糟。走了一個狼卻來了一隻虎,搞出了這麼一個貪汙腐敗的總統和令人無比失望的在野黨。
陳水扁當年訪問紐西蘭在Auckland一家中餐廳宴客,我是座上賓。雖然陳水扁言詞刺耳我還是滿懷希望的。看到他從輪椅抱起吳淑珍的表演我也動容了。(其實這完全是作秀,因為可以由看護代勞 ) 如今他在牢裡,卻不忘興風作浪。他那群還在牢外的黨徒,那群靠他用貪汙來的錢滋養壯大的追隨者,(陳幸妤不是說嗎 : 哪個人沒拿我爸錢) 還在繼續糟蹋台灣鄉民。他那不要臉的兒子陳致中,嫖妓聲聞天下,還在繼續他老爸那蹂躪台灣的未竟之功。坦白說我對老馬有失望。但是比起對陳水扁的失望,對民進黨失望,那豈止是天壤之別。那才是銘心刻骨的痛。看官! 陳水扁是司法迫害嗎 ? 你們真的還要他回民進黨繼續荼毒台灣嗎 ? 曾經瞎眼難為明,我曾識人不明,我贖罪。
可悲! 但是台灣不是沒有風光幸福過。那是我年輕的時代。當年我住台北,在桃園工廠上班。五點多天沒亮起床,六點多到定點上交通車睡覺一條蟲,下車幹活一條龍。連續七年不以為苦。勤奮的作業員經常來拜託「組長! 有班加沒 ? 偶要加班」。加半天班就可賺一條裙子。人人安分守法,快樂希望。哪知歷經李陳兩朝糟蹋江河日下, 將兩蔣拼鬥多年留下祖產逐漸敗光逮盡。現在怪馬英九。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草。難矣。我們需要綠,是希望他來監督藍,制衡藍,但不是要拿綠藍同歸於盡。甚至玉石俱焚台灣。
其實我對老馬也沒甚麼好感。他不是我的菜。我是那種「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流俗之言不足恤」的莽漢。他溫良恭儉讓。所以我跟他根本不對盤。我這麼說 : 他是個好人,一個潔身自愛良吏,卻非好領導。但是放眼天下要做總統的, 哪個又比他更好? 幾年前他還曾被譽為「先生不出,如天下蒼生何」。如今卻似過街老鼠被人爭相辱罵。雖是隻漂亮的米老鼠,畢竟還是老鼠。身價貶值之速駭人聽聞。許多人都悔不當初。尤其是藍營鐵盤。最常聽到的一句話「無能」,「走了一個混蛋(指陳水扁 )來了個笨蛋」。他的清廉完全失去票房。有人還說無能比貪汙更可帕。千夫所指無疾而死阿。
我有時想想也滿氣的。當年我夫婦倆自掏腰包老遠搭飛機回國投他一票。成本八萬。如今雖無悔卻有怨。怨他軟弱。對綠營軟弱,對司法軟弱,對刁民軟弱,恨鐵不成鋼。儘管如此看到她如此被遭踏我還是想說幾句公道話。因為以後不會再有馬英九這種總統啦。
再兩年多這個「笨蛋總統」也將走入歷史。人走政息,接他的人能好到哪裡 ?令人懷疑。他如果爛,那麼看看蘇貞昌,蔡英文,謝長廷這些將來還要選總統的人。更爛 ! 如果將來綠營還是檯面上這些人繼續當政,台灣人你會更鬱卒。如果我們期望「趕走老馬就會雨過天晴」,「明天會更好」那是癡人作夢。接他班的人會比他好到那裏? 難說。
蘇貞昌不用說了。他只是另一個陳水扁,甚至比老陳都不如。小鼻子,小眼睛, 小格局。每天以罵馬英九為職司,看不出到底能幹甚麼。看他迎陳水扁鳳還巢,重新加入民進黨的嘴臉。作嘔。蔡英文原先以為有點清新。十八趴一案看到他自己暗中偷偷領十八扒,居然有臉大罵別人領十八扒。這種偽君子比真小人更爛。謝長廷,看看他跪在被教徒指控詐欺、斂財的宋七力面前大談分身法術,活生生豬頭一個。再看看他報上刊登早年抓耙子賣友求榮的行徑能期望他們這些人還能幹甚麼。都是一群沒品沒格,譁眾取寵的低級政客。
在電視上看著馬英九疲憊的眼袋,經常為一群無能官員下罪己昭。東道歉西道歉 好像也沒甚麼人鳥他。他那付動輒得咎的窘境看了叫人心酸。總統也好,黨主席也好他都像是幹假的。六三三被稱為世紀大笑話。百姓怨聲載道,企業主落井下石,政客說三道四,連黨內同志都指桑罵槐斥喝連連。有的還是得了便宜又賣乖,吃裡兼扒外皆以消費馬英九為潮。但是老馬真的像南方朔講得是另一個崇禎皇帝嗎 ? 還是忍辱負重 ?
如果你分不清陳水扁( 假設他代表有才無德,實際上他是無能又無德 )和馬英九(假設他代表無才有德,實際上老馬未必真的那麼無能 ) 哪個比較爛 ,那麼看看下文。
洪仲丘案從軍方移交桃園地院審理,抽籤分案由兩名30歲左右辦案經驗只有2、3年的女法官丁俞尹,許菁樺搭配男審判長鄭吉雄組合議庭,年輕缺社會歷練,對軍中接觸不深的女法官被外界說是「奶嘴法官」,沒錯! 這些奶嘴法官是沒有經驗。但是比之貪贓枉法法官和恐龍法官我寧選奶嘴。歷史即使重演把馬英九和謝長廷之流再放在同一籃裡我還是選擇馬英九。畢竟他總算是個幹事的。唐湘龍反諷得好 :「一個在520就職大典,一個類似皇帝登基日的大好日子,不去張燈結綵粉飾太平,不搞大赦天下,澤被萬民,不搞吾皇萬歲萬萬歲,不搞 HAPPY HOUR,卻敢冒大不諱,千山我獨行對全民宣戰 ,搞觸自己霉頭的油電雙涨 。專挑好日子幹殺風景事真是蠢斃了。」
想想這個總統雖說不識時務,那種悲壯也值得我們含淚相迎。我也不喜歡王建煊,獨欣賞唐湘龍 。我喜歡老唐不只是他明理,不隨波逐流,不捧偏激民意的大腿,也喜歡他寫文章的筆法,語氣,遣詞用字。像古龍寫武俠有幾分俠氣。
王建煊最近的言論越來越令人側目。他投書媒體痛批馬英九「無能」,顛覆了他過去聖人優良品牌形象。他聲言「馬英九歷史定位就是無能二字」他說把監察院廢了(這我贊成)。馬總統萬里之外馬上打電話勸老王「請多擔待」。嘿嘿! 老馬可真忍辱負重。真想學蔣介石用我們家鄉話「娘西比」罵他兩句。
我嘆息。老王他罵得臉不紅氣不喘,義正詞嚴,自得其樂,不愧御史柏台風骨。我卻想王聖人老糊塗了。這麼不甘寂寞,搶潮流,搶搭罵馬列車。不幹希望小學啦,幹點別的吧。改行做親者痛仇者快行業是不行的。還是吃錯了藥 ? 前一陣子還護馬不遺餘力怎麼說翻臉就翻臉。罵馬英九的人還少他一個嗎 ? 同黨人起甚麼鬨。他自己那份監察院長閑差使幹得也不怎麼樣。不共體時艱還好意思說頂頭上司壞話。應該照照鏡子啦。
看看綠營。陳水扁貪汙聞名遐邇。貪得「轟動武林,驚動萬教」同黨的蘇真昌也沒落井下石。至今還說老陳是被政治迫害。有義氣。老百姓嗎! 無知者多,遠見者少,多半是跟屁蟲。自李登輝始台灣百姓被民粹弄得毛毛躁躁,越來越沈不住氣,越來越大尾。看什麼都不順眼,什麼都能罵。百姓罵當政者無能自是無可厚非。但是老王是政府官員怎可人云亦云 。何況那是同黨同志耶。想當年他這個工作還不是老馬賞的。恩將仇報。看起來老馬是用人不當。
老王罵完,不久社會觀察家唐湘龍 (老唐寫文章,上電台,上電視,做名嘴,無所不能應該算是雜家。) 又寫了一篇文章 : 「 馬英九的歷史定位很可能是一位失敗的改革者 」。唐老弟有膽識,比老王好多了。最起碼他尊稱老馬是改革者。
這篇文章的起因是外國雜誌經濟學人ECONOMIST寫了一篇評論 Ma the bumbler。指老馬是 bumbler。綠營見獵心喜,樂不可支之餘把 bumbler曲解翻成笨蛋 。蘇貞昌之流政客們得意忘形的表示「 你看這不是我說的吧! 連老外都一口咬定馬英九是蠢貨 」。馬這個老實人當然只能啞吧吃黃連 ,唾面自乾。在國內被罵無能已經很慘了。現在內銷轉出口。無能再加上笨蛋二字那真是慘不忍睹。馬英九笨嗎? 也許吧。但是 請看看陳長文的文章:
A : 江國慶案事發時當時是誰執政?
B :1996年,李登輝。
A :江國慶案拖過十年追訴期當時是誰執政?
B:2006年,陳水扁。
A:最後誰為了冤獄案而被罵?
B:馬英九。
A:誰決定炸山越域引水導致八八水災?
B:2005年,行政院長謝長廷決議動工。
B:2006年,行政院長蘇貞昌施壓地方。
A:最後誰為了無辜死傷民眾而被罵?
B:馬英九。
A:國光石化案是誰推動?
B:2006年,行政院院長蘇貞昌、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
A:最後誰為了污染空氣而被罵?
B:馬英九。
A:黑心塑化劑事發時當時是誰執政?
B:李登輝。
A:為何立法院不禁用塑化劑?
B:2009年,「民進黨不分區立委」黃淑英帶頭反對,她丈夫經營石化業。
A:最後誰為了傷害民眾健康而被罵?
B:馬英九。
A:誰決定「合法使用瘦肉精」?
B:2007年,民進黨扁政府向WTO遞交公文表示將允許使用瘦肉精,包含各種牲畜而不僅只於美牛,亦包含進口肉品與國內肉品。
A:誰決定將「不准含瘦肉精」改成「容許含量」?
B:民進黨扁政府。
A:最後誰為了傷害民眾健康而被罵?
B:馬英九。
從美牛案、油電價格合理化以及證所稅馬總統都被罵得體無完膚,但弔詭的是這幾個政策在本質上都是對的。大家罵的焦點集中在溝通不足、配套不夠、同理心不佳、做法粗糙…。其實都是因為改革擋了人財路啦。怪罪甚麼配套不配套都是鬼話連篇。李登輝,陳水扁,一老一小,雖然年齡有差,一個稱台灣之父,一個稱台灣之子,但有一個相同的地方他們都是非常不盡職。總統任職期間一個忙著弄黑金爭權從老國民黨手裏爭權。一個忙著奪利從奸商汙吏手上強奪豪取搬錢回家。兩人狼狽為奸都無暇為民福祉。兩人十六年沒幹甚麼好事,沒有甚麼改革成績。
網路上有一篇文章 : 這兩個民賊都玩一種遊戲 - 傳遞炸彈。明知炸彈要暴卻不思拆除引信,只圖趕快傳遞給別人。只要不在我手裡炸管他娘。「拆引信? 萬一把自己炸死呢? 我可不傻。」我想他們是這樣想的。
後面來了一個傻總統叫馬英九要拆引信。結果把自己炸得即使沒死也半條命。文中老唐見義勇為舉了許多綠營更爛的例子來評比。聽起來鏗鏘有聲,但仍然有點曲高和寡。因為看起來像是在比爛。彼此一樣爛。其實老馬還是比綠營那些傢伙好太多了。
有心人把 BUMBLER 翻成笨蛋的確是太超過。那不只是扭曲簡直是栽贓。不可諱言BUMBLER的確有貶抑之意,但是充其量也不過是說不自量力,知其不可而為之。像唐吉軻德衝向風車一樣。
老唐說「歷史上失敗的改革者族繁不及備載。我個人認為:改革失敗是從政者最深沈的悲哀」。這句話一箭中的 。因為改革是一種好心沒好報,捶心肝的事。蔣經國為了改革殫精竭慮,忙得吐血而亡。可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現代版諸葛武侯。當時我說過「世間再無蔣經國」。現在老馬追隨小蔣的腳步知其不可而為之,雖然有點傻氣,你說他螳臂當車,不自量力都不為過。但是改革沒錯,所以我說同樣話。中國歷史上有許許多多的改革者,或變法者下場都不好。秦朝商鞅。宋朝王安石。明朝張居正。清朝梁啟超和戊戍六君子都是好例子。王安石下場還好,張居正死後被萬歷皇帝抄家差點戮屍。商鞅我們都知道被五馬分屍。譚嗣同呢 ? 看看他的絕命詩「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侖」死得更悲壯。馬英九呢 ? 不問也知道。不過他倒是不會有性命之憂。民主政治嗎。
自古改革就是棄家忘驅甚至破家沉族的勾當。弄不好還人頭落地。因為中國人愛守成,尊祖制,厭變革。愛把自身利益或宗族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在同一世紀,日本明治維新把日本脫胎換骨搞成東亞一霸,而戊戌變法卻功敗垂成,還弄死了一個有為年輕皇帝光緒。
我的話說白一點: 最起碼馬英九知其不可而為之,知道改革。如果連馬英九這樣「願以身心奉塵剎,不於自身求利益」的理想派人物 ( 也可說傻人幹傻事 )都改革成這副樣子,那麼以後那些聰明的政治人物更不會去幹了。這是天怒人怨的傻事阿。「改革,去他的! 做他的春秋大夢」,爛就讓它爛吧 ! 台灣也不只是老馬一個人的台灣。這條船沉了一起死,誰怕誰。反正最壞也還有老共接管。也壞不到哪裡去啦。我看習近平比看蘇貞昌,陳水扁這類偽君字順眼多了。人家老共愛中國是真槍實彈的愛,也愛得有成果,愛得國富民強 。我們這些傢伙嘴上愛台灣心裡卻是愛權愛利。愛的台灣奄奄一息。(別抬槓,我沒說老共甚麼都好,也沒說他們沒貪汙)
看看蔣經國死後這二十多年。台灣這些整天嚷嚷愛台灣的政治人物把台灣愛成甚麼樣子啦。真的是愛「死」台灣咯。我看這些人才是真賣台。才是真正老共同路人。台灣有綠營加持,統一不遠啦。你說台獨? 屁啦!
我不是不喜歡綠營的人做總統,只是綠營有一個壞習慣要改。今天的綠營絲毫沒有是非觀。只會譁眾取寵,硬掰亂拗。掰的手酸腳麻還在掰。文武百官亂掰也就算了,總統不能。違法亂紀的事誰都在幹,藍綠皆同。問題是態度。
這點我要說得明白點。藍綠最大的差別是「藍溫吞,綠無恥」因為藍營有馬英九。藍營的人犯紀、違法,藍營自己一定揮淚斬馬謖。主動撻伐,恥與為伍。絕對不袒護也不說「司法不公」。表示這個政黨還有良知。但是綠營只要有人被起訴被判罪只會說「政治迫害」,「司法迫害」,「法院是國民黨開的」,卻不思自省。義氣是夠 了。是非卻沒了。
馬也像政治叢林裡小白兔。這種動物現在是極品也是絕品。當然他還有點白目。 他的清高招牌成就了他也害了他。清高必孤寡。他選了「政壇孤鳥」吳敦義做副總統,兩孤之下缺少自己黨內奧援。危矣! 看看國民黨內有多少人扯他後腿,多少友黨對他見縫插針。大家都在看他笑話。
套一句「萬曆首輔張居正」一書裡的話「官場上可以孤芳自賞,但要有所作為,卻不能孤立無援」因為既是官場就要講究團隊和合作。沒有團隊呼應和共振何來場效應?
老馬的另外一個問題是「操切」。這句話也是「萬曆首輔張居正」一書裡抄來的。意思就是操之過急,太趕時間了。當然也有莽撞之意。我們知道所有改革之路都是艱辛的。到處都是攔路虎。因為有改必有擋,必有反嗜。絕對沒有「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這種事。改革需要緩,需要圓,需要迂迴,需要權術。這些都非老馬所長。年頭不一樣啦! 雷厲風行,霹靂手段已經不管用啦。
何況中國古時候變法都是輕傜薄賦,意在減輕人民負擔。還經常都搞得灰頭土臉,甚至動搖政權。因為既得利益者會阻撓。現在改革要增加人民負擔,說得白一點那等於增賦加稅讓他們不痛快。怎麼會輕易成功呢?
再說老馬只有改革之志,沒有改革之術,或者說改革之能。當然不行。好好先生是不能幹這種活的。我當然歡迎老馬參加改革俱樂部成為其中一員。可惜古來改革者皆寂寞。改革不是老馬幹的啦。別再折騰自己啦! 安安穩穩把任期做完,政權交下去就阿彌陀佛啦。
近代史只有鄧小平,蔣經國變法算是成功。不過想想這兩位偉人是先成為強人才走上成功之路的。強人的特徵是個人威望。是老馬可比的嗎 ? 老馬沒威嚴沒人在怕。鄧老爺子政壇三起三落號稱綿裡針。在那個沒有老毛的年代只有他說了算。 同樣蔣經國也是強人,一個威嚴赫赫的領導。它們兩人都繼承了獨裁政體的餘蔭。所謂伴君如伴虎,小蔣周圍的人誰敢輕舉妄動 ? 遑論作奸犯科。老馬沒有這些基本功人又和善,近臣謀士當然都不把它放在眼裡。瞧他好好先生好欺負。所以才有林益世,賴素如這類近臣的腐敗。老馬自己要檢討。
我的結論是勸老馬別信那一套甚麼「苟利民生,不計毀譽」「雖千萬人吾往矣 」也別信「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語)天塌下來自然有長人頂。能改就改,否則就暫時擱著,別操切,這是共業大家都有責。別改革沒改好自己先被革掉,百姓也遭殃。
最後奉勸藍營的朋友罵罵恨鐵不成鋼可以。氣老馬的溫吞,氣他的娘味,氣他的畏首畏尾,說白了就是氣他的窩囊都可以。可別真的幹起親者痛仇者快勾當。綠營已經沒得救啦! 國家就靠藍營你們了。
台灣人啊! 渴望「換人做做看」的台灣人啊! 渴望改朝換代的台灣人啊! 你們罵也罵夠了,但請不要繼續鬧了。給台灣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吧。綠營的百姓也看在老共的份上別再受人鼓動,別再跟著起鬨,別再亂,別再幹撕裂台灣人民感情的事了。(你們討厭老共是吧。台灣亂了老共就趁機來了。)
就像老唐的文章寫的 : 「一個遭逢婚姻破裂的女人,別老希望下一個男人會更好。」是難。你們別魈想了。也別笨咯。下一任總統可能更糟。還是「守得雲開見月明」好好珍惜當下。因為馬英九走後「世間再無馬英九 。」
寫完。不知為何想起一首詩「千錘百鍊出深山,烈火焚燒莫等閒;粉身碎骨都無怨,留得清白在人間。」不過這首詩是描寫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