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收到好人卡?
我要先說,收到好人卡跟長相以及有沒有錢沒有直接關係,大部分人都是輸在三點上:
1. 市場認知與定位
2.出牌策略
3. 對應市場之自我調整。
但這三點之所以會搞錯,起源都來於搞不清楚「遊戲規則」,以至於做出錯誤的後續行動。
也因此,這系列將要來好好的談談大部分男性在感情認知上幾個重大謬誤。
畢竟每個男人,除了特別有天分的人,對於感情或是對追女孩子手法的起點,大概都不脫是從書本、電視、電影、漫畫,或是同儕間口耳相傳的那一套。
像我自己過去也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得其門而入。 每次失敗都覺得很委屈,想說自己一片誠心、又都照書本與電視上的表現去做,為何得到的都是別人駭笑逃開的結果?
後來才發現,大部分我們男人以為對的事情;一些女性友人會信誓旦旦跟你說有效的方法,其實是完全無用的,甚至那些行為有時候比啥都不做還慘。
不過,這也得要一定經驗累積並回頭分析,才會發現那些人云亦云的追求法、問話法、接近方法,其實剛好開啟了女性的「防衛機制」。
只是有趣的是,這些防衛機制有時候連女性自己都沒有明確的意識。
這幾年也勉強依賴我的觀察整理出了一個「遊戲的邏輯架構」。
當我把這些輪廓整理後,才會發現世界運作的真相其實跟表面看得大不相同。
這或許也解釋了,為何世界上獲得極度成功都是少數人,而大部分人都用的方法其實成效平庸。
像我之前寫過幾篇的談到送花的效益或是搞浪漫的效益就是一個例子。 做這類事情的效果,其實完全不似傳統我們以為的一樣。 一般人直覺都以為,做這類事情會得女性歡心;但若從策略分析的角度來看,不做這些是其實才能加深你的戀愛勝率。
當然,一定有人會說他自己或他朋友因為浪漫或是送花的好結果。
可是提出這論點者,往往都忽略了「其於的因素」,比方說兩人可能已經彼此有好感了,或是男方其實有其他超越一般人的優點。
換言之,當有別的因素扭曲下,做這類傻事雖然沒加分,才也沒扣分。 但若是條件差一些的男性做同樣的事情,卻只會被討厭並讓女生逃開。
所以,我在《為何會拿好人卡?》的書中,會討論那些大家過去以為該做、或以為不該做的事情。
我會從經濟學、行銷學、賽局理論、談判心理學、最佳演化策略、以及期望值的角度告訴你,其實真實完全不是如此。
希望讓老收到好人卡的朋友,了解自己到底做錯了甚麼事情,又如何能在策略與出牌方式上做些改善。
不然也可以來參加戀愛大人學,教你看懂關係的自然走向,並讓你有能力把關係引往長期穩定的方向!
>>https://bit.ly/2QUihD6
或是來參加這堂講座,尋找完美伴侶的系統化做法,教你該如何透過簡單可行的方法擴大自己的機率、如何正確地看待追求與約會、以及該如何篩選與面對約會對象。
>>https://bit.ly/3sEWYU7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超級歪 Super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刻加入頻道會員,實際行動支持超級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M7yIYvZGYLJR6z6RqLlNw/join #超級歪電影院 https://www.facebook.com/Mr.SuperY 第四集【諾蘭導演系列】:全面啟動電影解析:第一層 ...
「心理防衛機制漫畫」的推薦目錄:
- 關於心理防衛機制漫畫 在 大人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心理防衛機制漫畫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心理防衛機制漫畫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心理防衛機制漫畫 在 超級歪 Super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心理防衛機制漫畫 在 Re: [心得] 異變者- 看板Comic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心理防衛機制漫畫 在 這樣好似又退回到先前的妄想分裂心理位置。 #躁狂性防衛 的評價
- 關於心理防衛機制漫畫 在 你心智多成熟?看你「心裡防禦機制」就知道!12種 ... - YouTube 的評價
心理防衛機制漫畫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起來寫】#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觀影筆記與其他 // 鄭雋立
.
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以解嚴初期台灣為背景,描述阿漢與Birdy兩位大男孩刻骨銘心的戀情,巧妙運用1980年代的文化符碼喚醒許多人的鄉愁,而劇情圍繞著兩人對愛與性別意識的探索、對人生迷惘、對社會屈從,以及年華老去的遺憾。上映後佳評如潮、並獲頒金馬獎「最佳攝影」殊榮,日前票房更衝破新台幣1億,以國片中屬小眾的同志題材、導演首次執導來說是極出色的成績。我們不妨藉此機會回顧本作的相關話題,也分享筆者自己的觀影感觸。
.
■ #台灣影視的精緻化轉型
.
本片由早期以偶像劇起家的「氧氣電影」製作,從初期漫畫改編作品《薔薇之戀》(2003)、《惡作劇之吻》(2005)…到原創劇《我可能不會愛你》(2011)、文學改編劇《#花甲男孩轉大人》(2017),整體風格與製作品質很明顯地日益茁壯,在高雅文化對美感的需索、大眾品味與商業價值間取得了適當的妥協,和日本1990年代迄今的影視類型劇轉變類似,相較於世紀初重視話題性的偶像劇,近年作品更重視演技與內涵,為「#富有質感的大眾文化」豎立了里程碑,表現可圈可點。
.
■ #比浪漫戀情主線更該細看的劇情脈絡
.
榮格(Carl Jung)在〈尤里西斯:一段獨白〉提起年輕時與叔父的對話:「魔鬼在地獄裡讓靈魂 #保持期待 以折磨他們」,這個文脈的「期待」,恰巧也適合套用在阿漢與Birdy的處境:男女合校沒有讓性別不平等消失,而是在男/女校區間架起柵欄、解除髮禁沒有讓成年人的宰制軟化,而是加劇監視、解嚴沒有讓世界開放得能自由戀愛,連告白都要用暗號代替、成年人也只會對青少年不斷開出廉價的 #道德保證支票(考上大學再給你買車)…甚至宗教的制約也阻止了他們像《孽子》那樣拋棄所有逃往「新公園」的情色烏托邦。建構人權觀念的路程,跟尤里西斯的歸途一樣漫長。反覆在對體制的挑釁中尋求希望、也反覆受挫與心碎,如此背景下,兩位男主角為尋求希望而更加相依,對抗著體制促成的 #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甚至為保護對方奮不顧身、身心都佈滿傷痕,這樣的關係因而顯得更加悲愴動人。
.
我們不妨借用傅柯(Michel Foucault)的理論看待這些境況,人之所以在解嚴後仍在社會體制內成為「順從的身體」,正是因為規訓在現代生活如同氣體般的瀰散性(pervasiveness),導致權力的散布(dispersion),由於社會的異樣眼光如監視般無所不在,因此人會被自己規訓。從阿漢的母親回答與父親關係「愛就愛了啊」、Bird後來與班班結婚,最後都證實在那個年代仍不得不屈就於 #異性戀霸權 的框架。
.
故筆者推測,比起宣傳照、預告片大量對青春愛戀的呈現,導演更想闡述的「潛文本」很可能是解嚴初青少年對家父長主義、威權遺毒、宗教信仰等處境(也是規訓的範疇)的控訴,沒能與真愛在「對的時機」走在一起的 #遺憾、對學妹犧牲成全卻有婚無愛的 #罪咎。
.
■ #既有上映版本的剪輯缺點
.
原上映版本的剪輯刪去許多抑鬱的描寫,聚焦於浪漫愛的呈現,雖能減低悲劇衝擊、提升票房,但也導致整體劇情取向「BL化」,削弱同志文本原有的作者性與思辯力度。BL(Boys’Love)來自日本近代文學、現代動漫畫中女性作者描寫男同性戀的文類,與同志文本對應「#他者凝視」(gaze)的關係完全不同,主要由女性視角凝視男同志而獲得審美愉悅(陳盈璇,2018),滿足異性戀的窺探,而非同志探討自身議題,內容也易與同志族群脫節(過度美化或情慾化)而引起爭議。故文學與性別研究通常視為兩種文類看待。
.
這套險計目前在票房上看來是成功的,但筆者也常耳聞好友認為本片明顯地「剪掉很多預告出現的部分」、「歐神父跟班班的戲份太少」。這些文脈刪減造成的缺憾應該能在台北電影節限定版、Netflix加長版補足,但只怕會讓人在既有的悲情下更加心痛。這些批評通常也伴隨著認為阿漢的嘶吼「演得太用力」,但筆者反而持相反意見,相信 #解嚴前 出生的世代會很有感觸,青少年的生活基本上是被規訓噤聲。當情緒的壓抑達到極限時,這種(沒有台詞但暗藏千言萬語的)嘶吼其實相當合理。
.
■ #為什麼平權後的同志文本還需要悲情敘事
.
無論華人或西洋,古代的悲劇戀情文本都有著「#以情反理」的敘事傳統,莎翁名著《羅密歐與茱麗葉》、民間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崑曲《牡丹亭》都是經典範例。悲劇能凝聚巨大的 #情感動員 力量,促使觀者淨化情緒,引亞里斯多德語,就是『滌罪』作用(Karthasis),悲痛欲絕後更會深思何以上天允許各種不公不義折磨人。悲情敘事的存在,正是暗暗地告訴世人,即便在同性婚姻專法通過的現在,仍有太多舊時代留下的遺憾無從解決、需要被言說。
.
■ #情慾表現也可以是痛徹心脾的
.
阿漢與Birdy在學校浴室的情慾戲可說是本片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這種讚許並不是因為帥哥演出肌膚之親,而是這場戲本身暗藏的情緒極為複雜且豐沛,外顯情感的 #防衛機制 藏不住生理反應,證明了「在乎、愛、慾求」這些複雜的情緒一直是並存在兩人身上。Birdy嘴上說著「對不起…對不起」,但 #潛台詞 是「是的我也愛你,但這種愛有罪,我不想拖你下地獄」。任誰也沒想到如此青春的劇情裡,也能在短短幾分鐘用表面是情欲呈現,骨子裡是羞恥與掙扎的一幕,讓戲劇張力飆升到高峰。
.
■ #驚艷的配角表現與視覺符號
.
本片在配角方面也被刪剪掉不少頗具可觀的部分:歐神父其實是深櫃同志、在信仰與保護學生的理念間掙扎、班班淪為主角戀情的犧牲者、瘦瘦學弟正視性向、出櫃卻飽受霸凌,可說是三個亮眼的映襯、對照關係,構成了文本內重要的 #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
.
這裡不得不提本片兩個視覺極美的橋段,阿漢跟神父一起倒在沙發上偷抽菸,望著滿牆的聖母與基督畫像、桌上放著帶有虛空靜物畫(Vanitas)意味的經書與水果,明顯可見的葡萄通常被美術史解讀為靈糧、 #基督寶血 的象徵(宮下規久朗,2015),學弟瘦瘦(童星出身,《星空》男主角)向阿漢坦言性向時背景是畫著白鴿的彩繪玻璃,白鴿在基督宗教圖像是 #聖靈 象徵、神祕主義中代表靈魂,但四周卻降下訓誡異味濃厚的聖火。
.
這兩組視覺上極美、充滿宗教色彩的表現使得本作對宗教的詮釋有著極端的兩面特質,信仰同時默許學生假借輔導之名向神父尋求安慰,但又相反的在性別意識上形成另一個壓迫,使得神父與學弟在實質上分別有著 #罪人與殉道者的身分隱喻。
.
最後,希望大家看完《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也能藉機關注台灣的性別運動史,以及仍在進行中的各種人權議題,那麼,『#晚安』。
.
■ #延伸閱讀
.
★以下為「偽學術」目前所有與本篇有關的議題,含氧氣電影前作《花甲男孩轉大人》、性別研究、家庭形式、階級與文化符碼、美術史等跨領域相關議題…幫你旁徵博引,知識量大增!
.
◆李長潔:
.
禰豆子的八重齒 | 為什麼牙齒亂才「萌」(規訓實例)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45727662281519
.
「家」的各種可能形式:日劇《房仲女王2》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078219682365656
.
改名換「性」:《裝扮遊戲》的性別操演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hotos/a.208554915998808/626632984190997
.
◆黃柏凱:
.
花甲男孩轉大人──由離別展開的蛻變之旅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hotos/a.389341314586833/742789805908647
.
《Me Before You》當言情小說文本中的階級和文化符碼遇到一路玩到掛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hotos/a.389341314586833/561309330723363
.
◆鄭雋立:
.
誰規定粉紅色等於女生?憲法還是地球聯邦法?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439174366270184
|
■ #參考文獻
.
榮格(Carl Jung)著,馮川、蘇克譯(2014)《心理學與文學》,南京市:譯林出版社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苗栗縣:桂冠圖書出版
亞里斯多德著,陳中梅編譯(2001)《詩學》,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宮下規久朗著,楊明綺譯(2015)《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台北市:時報文化
陳盈璇(2018)〈台灣網劇新型態 BL劇崛起〉《喀報》第298期,2018.10.21
心理防衛機制漫畫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心理師診療日記】觸碰了禁忌就會生氣
.
每個人都有生氣的點,尤其是觸碰禁忌。
什麼是禁忌呢?是當事人自己最不能接收的事,既然自己都不願意,又豈可讓別人提起。
禁忌被碰馬上弓起防衛機制,但又不能發火的明顯,然後就變成漫畫中這樣了...
心理師在諮商室裡也會這樣的。多數心理師常不能忍受當事人質疑他的專業,這是禁忌。然而這也是心理師常要自我覺知的,畢竟真正的諮商是同行者的關係。而如果你是案主方,也不必畏懼談這個,一個能與禁忌共處的心理師才會對你有幫助,不能的可以換一個。
.
#心理師診療日記
心理防衛機制漫畫 在 超級歪 Super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立刻加入頻道會員,實際行動支持超級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M7yIYvZGYLJR6z6RqLlNw/join
#超級歪電影院 https://www.facebook.com/Mr.SuperY
第四集【諾蘭導演系列】:全面啟動電影解析:第一層 / 夢境與佛洛伊德
EP4【Nolan Series】:A Freudian Analysis of Inception / Dream and Freud
超級歪:「諾蘭這回合使出了洪荒之力。看完影評別忘記抽書呀!」
#全面啟動的第一集影評就十分鐘面兩集怎麼辦呀
#最近BBC出了21世紀百大電影名單看來該找時間來好好聊聊了
📣分享本影片就有機會抽《弗洛依德:思潮與大師經典漫畫》。
參加抽獎活動時間為期一週:2016.8.26 - 2016.9.2
👏感謝立緒文化的熱情贈書
-
本集關鍵字:Nolan / 全面啟動 / 盗梦空间 / 快速動眼期 / 腦科學 / 精神分析 / 佛洛伊德 / 心理學 / 伊底帕斯情結 / 夢的解析 / 今敏 / 希區考克 / 戀物 / 過渡客體
-
參考資料:
高宣揚《佛洛伊德主義 》1993
Anthony Stevens 《夢:私我的神話 》2000
Andrea Rock《我們為什麼要浪費時間睡覺 》 2007
Richard Appignanesi《弗洛依德:思潮與大師經典漫畫》
Sigmund Freud《夢的解析》2010
《精神分析引論》 2010
Vicky Lebeu《佛洛伊德看電影:心理分析電影理論》 2004
Peter D. Kramer 《佛洛伊德 : 幽微的心靈世界》 2010
延伸閱讀:〈踢貓的故事──佛洛伊德與防衛機制〉
心理防衛機制漫畫 在 這樣好似又退回到先前的妄想分裂心理位置。 #躁狂性防衛 的推薦與評價
相對於妄想分裂心理位置的主要防衛機轉為分裂(spliting)、投射(projection),憂鬱心理位置的防衛機轉大致分為妄想性防衛(paranoid defense)以及躁狂性防衛 ... ... <看更多>
心理防衛機制漫畫 在 你心智多成熟?看你「心裡防禦機制」就知道!12種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什麼是 心理 防禦 機制 ?------------------------【歡迎加入會員】https://bit.ly/2CoCFFD【訂閱按這裡】https://bit.ly/38OqWfl【維C Line ... ... <看更多>
心理防衛機制漫畫 在 Re: [心得] 異變者- 看板Comic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有雷慎入有雷慎入有雷慎入有雷慎入有雷慎入有雷慎入有雷慎入-----
最近剛看完這部漫畫,原本只是受到他將人性扭曲以圖像化呈現的題材的吸引,以看一部
心理治療漫畫的心態來欣賞,看到中間後面漸漸茫然了,似懂非懂,甚至有些不適。
後來上網搜尋別人的心得,才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十分感佩作者描寫人性的功力。
以下轉錄自大陸的百度貼吧 <異變者吧> <掛了都要萌> 的心得 有雷慎入:
一口氣看完的,趁還有記憶,寫下來,方便其他看完這部漫畫後手賤點進來的人交流
感想。長是長點,信息量大沒辦法。
首先的首先,請大家注意,這是一部青年漫畫,青年漫畫並不是單純的色情血腥,更主要
是對人性與價值觀的討論,它跟現有社會價值觀一定是有衝突的,什麼看完了之後覺得人
性真善美之類的,請出門右轉少年JUMP部門。
先來情節梳理:情節梳理是基於漫畫描繪的客觀事實,這裡與個人主觀無關,應
該是準確無誤的,方便沒看懂情節的人理解。主要是15卷,可能有人會看不懂結局,先從
奈奈子與名越卷款逃走說起,兩人開車兜風,在路上爭執,車子拋錨,黑幫頭子追上來,
名越在生死關頭通過讀心勸走了黑幫頭子,後來奈奈子被名越說服進行了鑽孔手術,但是
因為術後兩人啪啪啪,奈奈子在失血後的低血壓狀態馬上變成高血壓,腦膜破裂,死亡。
名越跑路,一年後的某天,佐藤找到名越,並帶來了4名**,犯罪嫌疑人歸案,劇終。
請特別注意,此處的情節梳理只描述人物的行動與語言,完全不涉及心理活
動和感情色彩,是準確無誤的。閱讀整部漫畫時讀者也應該保持儘量客觀的心態,最好不
要有代入感,這部漫畫的主題就是心理學上的潛意識映射和代償機制,說白了就是描寫騙
子的心理活動。如果被人物的對白和感情描述所蒙蔽,將對整部漫畫的理解造成巨大阻礙
。
全篇都講得很清楚,沒有採用倒敘插敘等裝逼的敘述手法,情節梳理只限於結局
處,其他地方都是一看就懂。
以下就是我個人的觀後感了,全是主觀成分,所以不能把以下觀點與作者的意圖
對號入座。首先是對於名越能力的解析,名越認為自己能看見別人的內心,而佐藤認為這
只是名越的幻覺,因為名越只能看見記憶裡有的東西,這就是證據。其實名越的能力可以
理解為真實與幻覺的中間值,名越某種意義上確實可以看到別人內心,兩位黑道大哥的過
去,大廚的過去等等,這些都是100%的讀心術。但是名越也確實只能看到記憶裡有的東西
,街上的路人很大部分都是正常人形態,但是看到正常人形態並不意味著就是正常人,人
無完人,這個世界上不存在性格心理完全健全的人類,大街上的正常形態的人其實也是異
形的,但是名越的記憶中沒有相似的形象來描述,所以他看不到那些異形。也就是說,名
越的眼,只有“看到”與“看懂”的區別,對於看不懂的東西,就還是正常的東西。打個
比方,名越這輩子沒見過海鞘(海鞘寄生在珊瑚礁上後會吃掉自己的大腦,因為它這一生
都不需要再移動了)為何物,現在街上有個極度不求上進的人,這個人的特徵與海鞘很相
似,但是因為名越記憶裡沒有海鞘,所以他看這個人還是普通人。
然後是關於名越身上的機械手砂腿與蛋殼臉的問題,為什麼他每治好一個人就會
增加一個別人身上的異物,這就是一種映射,他每治好一個人自己身上同樣的缺陷就會顯
現出來,並且與被治好的人不同,名越的缺陷仍然存在(某種程度上也解釋了為什麼他能
治好別人,所謂感同身受)。大哥把自己的小指切了,解放了,但是名越跟那個斷腿的孩
子當面連個歉都沒道。女學生找到了真正的自己,而名越連自己長什麼樣都想不起來。大
廚愧對女兒自殺謝罪,而名越十幾年沒回過老家。可是當他治好佐藤對性別的壓抑時,因
為本身不存在性別方面的問題也就沒有在身上長魚尾巴。當他解決了那些自己的缺陷,也
許身上的異物就會消失。
以下是對這部漫畫理解,全篇的精華在於15卷,特別是後半部分,可以說是神來
之筆,一個人是怎樣在一個積極向上看似很正面的狀態下走向深淵的,縱觀所有我所知的
影視文學作品中,只有這部漫畫對其進行了闡述。
名越在後來尋求容身之處,找到奈奈子,坦白實情,找回記憶,勸走追款的黑道,打動奈
奈子,與奈奈子那感動的一吻(也可以說是兩醜八怪的一吻),想讓奈奈子找回看到人內
心的能力,後來去大街上看到無數個自己,是不是有種新世紀福音戰士的趕腳?大家都同
化了,每個人都是自己,找回了自我,瞭解自我,可以兩句話讓吵架的情侶和好,可以肆
無忌憚與陌生人打招呼,人與人之間好像沒有了隔閡,如果沒有那一年後,這完全就是個
完美的HAPPY END。
相信好多人都是從上文的角度看完結局的吧。作者真的是想傳到這種找尋真我的
思想麼?
看到漆黑一片車裡的般若的臉,看到後來再也沒出現過兩醜八怪,看到名越在車
裡對奈奈子動手動腳,看到名越給奈奈子鑽孔時的表情(讓我想起了製造科學怪人的科學
家),看到兩個名越在床上**,看到多次嘴角上揚,看到最後光頭上面4個洞。真的一點
違和感都沒有?
作者高明之處就在這裡,美好中透出的點點令人不快,就像細小的裂縫,整個完
美的畫面隨時都能支離破碎。這部漫畫的闡述的就是人性的醜惡,不管多麼堂而皇之的理
由都是掩飾,醜惡還是醜惡。物質,金錢,相貌,人類如果沒有了這三樣就毫無價值。內
心什麼的完全是扯淡,主角為了保持自己美麗的光環而編造的謊言。名越想起往事,想起
奈奈子與自己的原貌,想起那個死於腹中的生命,就是這一刻開始,其實他就已經開始走
向墮落的深淵了。表面上名越是覺得對不起奈奈子,想讓奈奈子理解自己,想把奈奈子拉
進讀心的世界。名越想證明,自己還是原來的那個自己,自己就是潔白的雲彩,雖然面目
可憎,但是心靈美麗。這些都是安慰自己的藉口,是為了掩飾他接下來的行動是多麼骯髒
。
真相如下:名越雖然想起了過去,承認了過去,愧對於過去的自己,但是人是要
著眼於現在的,人是自私的。名越之所以對以前的女人們不滿,是因為美女們總是看著自
己的錢和車子,女人們越是獻媚,名越越覺得自己在被否定,因為虛假的外表這個事實無
法改變,因為不是自己受到喜愛,所以自己無法感到滿足。名越之所以對以前的奈奈子不
滿,很簡單,太醜了,雖然得到了在情感上的滿足,但是優越感與價值觀無法接受。名越
大腦裡起碼90%都是女人,少年時的名越低頭就3樣東西:色情雜誌、參考書、自己的腳,
進入社會後就和無數女人濫交,沒有像一般男人一樣對社會認同感和事業上的成就感產生
任何興趣。說白了名越這輩子想要的東西就一個:女人。對女人的要求就兩個:美貌、對
自己的認同。而現在擺在面前的整容後的奈奈子可以說就是名越的終極目標,理所當然要
不則手段把奈奈子拉到自己的世界來。所以名越又開始說謊了,嘴角就是證據,包括奈奈
子看見的般若面具,特點也是嘴角上揚的邪笑。就算了到了床上,名越為了照顧自己僅存
的下限,把自己單純的欲望看做另一個自己。美女奈奈子顯得自己齷齪,醜女奈奈子自己
又沒法接受,那就折個中吧,看成是自己總沒問題了吧。沒想到奈奈子也是這麼想的。這
兩個人最後都活在了自己編造的世界中。
如果你覺得奈奈子是無辜的那你就錯了,奈奈子到與名越第一次相識為止二十來
歲,這個女人挑選過很多男人了,可惜大部分男人都不可能看上奈奈子,所以奈奈子只能
挑更甚自己的歪瓜裂棗了,就像玩遊戲,什麼樣的裝備打什麼樣的怪。雲彩啥的都是騙人
的把戲,現實中戀愛中的少男少女這種自欺欺人的事也沒少幹。
整部漫畫有很多象徵性的描寫很有意思,其中最讓我感興趣的是夜晚酒店的燈光,細心點
就會發現那是一個向上的箭頭,而且不止是這樣,近視的人摘掉眼鏡看會發現更奇妙的東
西,我也沒辦法肯定那到底是什麼,我覺得那是一隻飛蛾的輪廓,觸角,翅膀,很清晰,
象徵的寓意不言而喻。
引申一下,亦可以理解為超能力是怎樣毀掉一個人的。15卷以前名越確確實實有
超能力,但是到後來,全世界都是名越的時候,名越也確確實實是瘋了。一個人的力量,
超出了自己的理解,就會把自己撐爆。
關於大街上無數名越的另外一個理解:
基於一些人是名越而一些又不是,而且僅限於臉這個特點,也可以理解為名越的
臉代表了謊言,而所有的名越都是撒謊的人,包括奈奈子。不過為什麼以前的那些異形不
見了我不得而知。
--------------------以上轉錄以上轉錄以上轉錄以上轉錄-------------------------
以心理治療的角度來看,主角對那些扭曲的人們做的事情叫做「詮釋」,直接點出對方的
防衛,以自己過往的經歷投射,讓自己更深一步看到對方的創傷,同時也看到自己的,並
且直接面質,那些面質也是他對自己的質問。然而,那些防衛是人天生的保衛機制,硬生
生地被剝除勢必會有反作用,像那位大廚,被活活拖出蛋殼,最後無法面對現實而選擇自
殺解脫,(有網友說前面幾位可能下場也不是太好,像砂女後來可能也會自殺等,我是感
覺家裡會天翻地覆,起碼假性的平靜會毀滅)
而主角太急著證明自己是純潔無暇的雲,無法接受任何一點污垢存在,以致於到最後還
是無接受那個非完美的、重外表、醜陋、自私、現實但卻最真實的自己,招致走火入魔。
我認為不可能存在著純潔如白雲、或毫無扭曲的人,除非是剛出生的嬰兒。
「太急」是一個關鍵,上述幾個個案如果能夠長時間,一點一點,慢慢的轉化,或許會有
不錯的結局?
*投射:人類常用的心理防衛機轉之一,即是將自身無法接受的感受或特質投射在他人身
上,認為是他人具有該特質而忽視自己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4.208.44.194
我想或多或少作者都有投射自我的議題在當中,譬如裡面用了大量的性別認同題材,
而主角本身卻沒有這樣的問題,這就很有意思,是否作者本身也在抗拒什麼呢?
※ 編輯: mewu 來自: 134.208.44.194 (04/27 20:0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