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一定要推薦給粉頁的媽媽們!
如果我推薦過了,那就再推薦一次~🤣
正能量教養有多重要,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我看這麼多書,研究這麼多兒童心理,在日常親子碰撞的當下,原生性格拉扯的力量,依舊是巨大的,左右大腦瞬間的決定。
所以看書也沒用嗎?
其實有的,因為能醒覺,即使是孩子睡了,才警覺到白天那件事不該這樣處理,那都是珍貴的自覺。醒覺次數的累積,好像搭飛機累計里程數一樣,到時能兌換意想不到的精美禮物,也能匯聚成強大力量,消弭原生性格中的負向能量。透過練習,將正向思考內化成一種習慣。
昨天我跟一位媽媽聊天,她小孩跟我兒子一樣都是5歲快6歲,因為孩子寫注音時,空間配置差,大小比例拿捏不好,歪七扭八,還有,常常忘記字怎麼寫,或根本拼不出來......
媽媽說,她常常教到爆炸,明明就會,故意擺爛,她覺得不能苟且,小孩哭著也要寫完。
她非常愛兒子,也非常用心,早療課曾經單月破四萬,帶早療是很辛苦的一件事,破四萬表示她天天跑,甚至早上下午都有安排不同課程,但是在第一線的互動,她依舊無法參透。
她的路我走過,小孩3歲時,跟著一個很嚴厲的老師學習,媽媽因為不懂,又自己一個人帶小孩,壓力極大,每天跟小孩練習桌遊的時間,都是孩子的一趟地獄之旅,我曾經打孩子的手,對他大吼,歇斯底里,想到都很捨不得......😢
每個人都需要時間,也需要機會,我必須放下這段過往,釋懷曾經的失誤,才有能量調整自己,讓事情往正確的方向運行,過去已然錯過,只好多愛愛跟抱抱現在的他。
醒覺很重要,知道方法很重要。
從中班開始,我慢慢練習正向教養,放下自己內心的罣礙,學著不去比較,好好觀察孩子的原貌,認真看自己孩子的亮點。
碰巧當時因為學校關係,孩子開始拿筆,我從未批評孩子任何一個筆畫,從不用負向的說法評斷他,有些字真的很誇張,但我知道,他盡力了,我欣賞他的努力,也欣賞他比例不大對稱的頑皮字體。
孩子不笨,他們會自己看見正確的寫法,他們也會知道自己現在好像還不行。
如果不唸那所學校,我不會讓他寫,但群體有群體的規則,媽媽總是正向鼓勵他,他也寫得蠻開心,上了大班,比較要求字體比例了,雖然媽媽心中還是覺得此時要求字體實在太早,但學校規定如此,我若吿訴他,哎喲你太小了會寫就很好了,等於默許他「反抗公權力是對的」,為了群體規則,我只能妥協,所以要想好玩的說法來引導他,例如我會跟他說:
唉呀,ㄆ的腳伸進ㄠ的家了,唉呀,跟ㄆ說一下,把她的香港腳腳放回去啦.....
(你寫出來的文字有生命,你可以管理好他們。)
這比「你明明就可以,為什麼偏偏要故意」讓有對立特質的他來得更易接受。
曾有朋友看見栗寶每天練習寫字,覺得還那麼小,不妥,其實在長期的正向鼓勵下,他已經很可以練習這些,每天一點點,累積的進步,就成為他的基本能力,跟會認字那種自信的來源。跟何況我不是那種瘋狂媽媽,每天書寫的量並不多。
昨天在路邊,指著馬路對面「義美食品」的招牌跟我說:
媽媽,把那個品去掉一個口,再加一條線連起來,就變成什麼妳猜?
我忘了我說什麼,當時媽媽有點忙沒仔細聽他說,但顯然我的答案是錯的,因為他說:
吼,是「呂」好嗎!妳看不出來嗎?
搭計程車看見馬路旁的標誌,會很開心地說:麻麻,那是「車」欸!
對呀,你看那寫的是「快車道」,還是「慢車道」?然後他就記起來我們前兩天認的「快」跟「慢」。
學習應該要是符合情境,自然,讓孩子能自發,而且開心的。這樣的學習不會有淚水,不會有壓力,也就不會反彈,記得的就忘不掉。
我也是一般凡人,不可能不在乎學習成果,我還是會因為他會認更多中文字而開心,也會覺得他注音跟英文大小寫字母都認得了好棒棒,數學居然默默會超過10的加減媽媽簡直都要流淚.......,我跟一般的媽媽都一樣,是對孩子的學習有期待值的,我只是學會,不把想要的成果先擺在前面,來對比他現在有多麼不會,而是陪他一起站在原點,發現他每次多會的那些,一同感到欣喜,讓孩子覺得自己很棒,總是能做到。
當別人抱怨她的孩子都好故意,故意擺爛,明明會,故意裝不會......,妳看,打了就會了啊,壞不壞!
我其實看見的是,一個需要幫助的孩子,跟一個很愛孩子,卻走投無路的媽媽,就跟當初打小孩手的那個我一樣,很需要援助。
所以我很雞婆地,推薦她這本書,並把這三張照片傳給她。光是看見特質鏡像對比圖,她就好開心,馬上訂購。真的是很有愛,也很用心的媽媽。
如果妳教養孩子也遇到瓶頸,真的可以看看這本書,不一定侷限於add孩子,我孩子也未被確診add,但媽媽能感覺到他氣質很接近,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好好對待,希望能幫助還未被真正了解的每個孩子。
記者老梁:分心從來不是孩子的錯,報導。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Tommy Chen's Ultra Adventure Official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感謝紀政姊、謝淑薇、周思齊、關俐麗、亮哥、陳鴻傑學長 點名彥博IceBucketChallenge 這幾天深夜突然想起2009年5月4日時, 榮幸受邀參加陳宏老師「自在的少水魚」的新書發表會, 起初,22歲時我對於「漸凍人」不是很了解, 在現場才知道叫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 陳宏老師19...
心無罣礙注音 在 陳彥博 Tommy Che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感謝紀政姊、謝淑薇、周思齊、關俐麗、亮哥、陳鴻傑學長
點名彥博IceBucketChallenge
這幾天深夜突然想起2009年5月4日時,
榮幸受邀參加陳宏老師「自在的少水魚」的新書發表會,
起初,22歲時我對於「漸凍人」不是很了解,
在現場才知道叫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
陳宏老師1999年被診斷為ALS患者,2000年因呼吸衰竭做氣切後,僅能在床靠呼吸器位鼻管維生,不能說話也無法拿東西,
一切生活都必須靠別人的幫助,為了表達,陳宏老師藉由注音板,用眨眼轉動眼球的方式與人溝通,要簡單問候表達一句話,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記得,當時在台下看著陳宏老師,以及在旁協助的學慧師母,
藉由注音板慢慢的一字字唸給大家聽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雖然身有罣礙,
倘落心理面真能放得下,做自在的少水魚,又何苦之友呢?」、
「苦,也是一種豐富」
更是一語道盡生命的點滴,在感染了溫馨氣氛,看著陳宏老師勇敢的生命力,許多人都掩面落淚,
陳宏老師過去共寫了7本書、作品字數35萬多字,同時2007年也創造了金氏世界紀錄。
過去十幾年來,學慧師母全天候陪在陳宏老師身旁,幾乎以醫院為家,我想,我們都無法體會這過程的煎熬與辛苦,以及情緒的壓力,陳宏老師於2014年3月8日清晨7點因器官衰竭過世,享壽83歲。
我想對我來說,是嚴肅的事,
冰桶潑水在先前北極訓練已經體驗過,
我相信大家關懷弱勢或是公益,是不需要被挑戰的,
重要的是一份心意,與陪伴。
除了昨晚已經捐款外,我想藉由這一次的響應,來對陳宏老師的思念,希望大家一起來關心漸凍人及社會需要幫助的弱勢團體。
彥博就不再點名了:)
公益,不是流行
陪伴,才是真情
漸凍人協會捐款網址:http://www.mnda.org.tw/Pages_Show.asp?AD=2%2C9&FID=3&ID=556
感謝小孟教練、飛禽教練、艾塔助理協助
心無罣礙注音 在 Tommy Chen's Ultra Adventure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感謝紀政姊、謝淑薇、周思齊、關俐麗、亮哥、陳鴻傑學長
點名彥博IceBucketChallenge
這幾天深夜突然想起2009年5月4日時,
榮幸受邀參加陳宏老師「自在的少水魚」的新書發表會,
起初,22歲時我對於「漸凍人」不是很了解,
在現場才知道叫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
陳宏老師1999年被診斷為ALS患者,2000年因呼吸衰竭做氣切後,
僅能在床靠呼吸器位鼻管維生,不能說話也無法拿東西,
一切生活都必須靠別人的幫助,為了表達,陳宏老師藉由注音板,
用眨眼轉動眼球的方式與人溝通,要簡單問候表達一句話,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記得,當時在台下看著陳宏老師,以及在旁協助的學慧師母,
藉由注音板慢慢的一字字唸給大家聽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雖然身有罣礙,
倘落心理面真能放得下,做自在的少水魚,又何苦之友呢?」、
「苦,也是一種豐富」更是一語道盡生命的點滴,在感染了溫馨氣氛,
看著陳宏老師勇敢的生命力,許多人都掩面落淚,
陳宏老師過去共寫了7本書、作品字數35萬多字,同時2007年也創造了金氏世界紀錄。
過去十幾年來,學慧師母全天候陪在陳宏老師身旁,幾乎以醫院為家,
我想,我們都無法體會這過程的煎熬與辛苦,以及情緒的壓力,
陳宏老師於2014年3月8日清晨7點因器官衰竭過世,享壽83歲。
我想對我來說,是嚴肅的事,
冰桶潑水在先前北極訓練已經體驗過,
我相信大家關懷弱勢或是公益,是不需要被挑戰的,
重要的是一份心意,與陪伴。
除了昨晚已經捐款外,我想藉由這一次的響應,來對陳宏老師的思念,
希望大家一起來關心漸凍人及社會需要幫助的弱勢團體。
彥博就不再點名了:)
公益,不是流行
陪伴,才是真情
漸凍人協會捐款網址:http://www.mnda.org.tw/Pages_Show.asp?AD=2%2C9&FID=3&ID=556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kf0xNAdNQg/hqdefault.jpg)
心無罣礙注音 在 法鼓山- 為什麼說「心無罣礙」呢?...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為什麼說「心無罣礙」呢? 當一個人心中無所得,內在無我,外在無物,內外皆空,那還有什麼好罣礙的?心有罣礙,一定是先有自我,有自我就會放不下人,放不下事物; ... ... <看更多>
心無罣礙注音 在 【問心生活】心無罣礙( 國語版)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罣礙是羈絆與牽掛,「 心無罣礙 」開顯出的是心中毫無牽掛,無入而不自得的清淨境界。在恩主公所傳承的法脈中,是透過克己利人、藉事修心的生活禪法,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