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才和展賦老師們討論到「詢問」的方式與專業,回來就看到這篇文章,和我傳達給老師的意思如出一轍呀!(我也要寫出如此淺顯易懂的文字!握拳!)
我們觀察到愈來愈多的父母,想要成為「民主型教養」,因此會試著和孩子對話、會試著詢問孩子問題。
但也有很多父母發現,怎麼和孩子愈對話愈沒話聊?愈詢問孩子愈說不知道呢?
其實孩子感受到的,就是父母已經「預設立場」了,孩子的對話,只要超出父母的預設範圍時,就會換來父母輕則規勸、重則處罰的下場。既然多說多錯,那乾脆不說了。
而詢問孩子的生活或狀況時,很多父母也會在此時「提供選項」,昏倒!選項是讓孩子在還沒有作主能力時,或是父母有所界線時,讓孩子練習在有限的範圍內做選擇。
但父母明明是要聽孩子的生活或狀況,那提供選項豈不代表父母才知道發生什麼事嗎?
舉例來說,孩子說今天他不要畫畫,父母如果問孩子:「你不要畫畫,是因為你畫得很醜?還是你沒有想法?或是你想偷懶休息,所以你說你不想畫畫?」
如果你是孩子,會不會也想昏倒?孩子說他不要畫畫,代表他已經做出了選擇,此時去追問原因已無意義,更何況是以「負面標籤」的型態做為選項,豈不是讓孩子覺得父母說他「畫得很醜、沒有想法、想偷懶休息」嗎?
對話和詢問太重要了!但怎麼對話、怎麼詢問,更為重要!有機會再將我們的對話方式和大家分享~
「不要為了得到某個特定答案,而用引導式提問。引導式提問,代表著你早在問出口前,就已經知道答案了。」
這種方式,只能用在孩子小的時候。等孩子大了,有基本的思辨能力,便會開始厭惡這種方式。我們可以自問,如果有人每次問我們問題,他都有預設的答案,非得要按照他的思緒來回答才可以,那我們會喜歡跟這樣的人談話嗎?
這種人根本從一開始問我們問題,沒有想聽我們回答的意思。只是換個方式,要我們聽他的話,認同他而已。
有時候家長會有一些天真的想法:那既然如此,等到孩子年紀大到不喜歡這種方式的時候,再把態度調整過來,不就好了嗎?
我有時候聽到類似的說法,會暗暗有一些苦笑,因為邏輯上是說得通,實務上常有困難。
第一,家長如果沒有自覺,或者對孩子不夠敏感,沒有時時提醒自己,是不知道要調整的。
第二,家長因為這種方式好用,就繼續使用,而沒有在教養方式與個人修養上成長,便成了習慣。這種狀況下,就算後來某一天突然有了自覺,也很難改過來。
第三,當孩子的既定印象形成了,被這種方式對待了很多年,既定印象形成了,家長是很難翻轉的。
所以我很喜歡作者們的這一段說明,因為我沒辦法把類似的概念,寫得那麼清楚。家長要開放自己的心胸並不容易,作者們的示範,很能實際拿來當成參考。
要開放自己的心胸,有一個態度可以常自我提醒,也就是,我們能從對方身上學到什麼?即使對方只是孩子。我每次看作者們提出來的內容,我常覺得感恩,能把阿德勒心理學如此細膩地應用出來,我很需要好好學一學。這麼好的知識,跟各位朋友分享!
--------------------------------------------
對話式啟發性提問
【簡.尼爾森、瑪麗.尼爾森.坦伯斯基、布萊德.安吉】
如果父母認為可以馴服孩子,就無法與孩子融洽相處。
──魯道夫.德瑞克斯
不要為了得到某個特定答案,而用引導式提問。引導式提問,代表著你早在問出口前,就已經知道答案了。
1詢問開放式問題,然後傾聽:
●發生了什麼事?
●你認為造成的原因是什麼?
●你與他人有什麼感受?
●你能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2不要有腹案。依據情況,問出合適的問題。
STORY簡的故事分享
不同於動機式啟發性提問(練習二十五),對話式啟發性提問的目的在於邀請孩子分享觀點:發生了什麼事、造成的原因是什麼、孩子有何感受、他人有何感受、孩子學到什麼、他認為有哪些解決方案。只有當孩子知道自己能夠分享想法與感受,而不會聽到別人對他說教──教導他該怎麼想、該怎麼感受──孩子才有可能分享他的觀點。
大人經常告知孩子發生了什麼事、造成的原因、他該有的感受、學到的事情,以及他該如何處理問題。如果可以按照下列問法,孩子會覺得受到尊重與鼓勵:「發生了什麼事?你認為造成的原因是什麼?你想完成的事情是什麼?如果不會被責罵,你覺得自己該負的責任有哪些?你會如何運用學到的東西?」然後,不帶評斷地傾聽,這正是教育的真義。「教育」一詞衍生自拉丁文的「educare」,意思是「引出」。很多時候,大人太想填塞、而非引導,然後又對孩子不聽話感到疑惑。
你會發現,「為什麼?」這個問題並不在建議中。「為什麼?」聽起來通常帶有指責,會引發防衛心理,然而並非總是如此。即使是「什麼」與「怎麼」,也可以用指責的語氣詢問。孩子感覺你真的對他的觀點有興趣時,「為什麼?」這個問題才能產生效果。
如果你只是期望得到想要的答案,對話式提問就不會產生效果。在這樣的情況下,它將成為「順從式提問」(compliance questions),而非「啟發性提問」。
孩子做了某件惱人的事時,你可能很想批評或說教。你生氣時,可能會覺得有必要為自己辯護、說明你的觀點,或是讓孩子知道他們該有不同的感受。當孩子心煩時,你可能會覺得需要解決這個問題,或告訴(教導)他該怎麼做。這等於是以一種微妙的形式批評孩子,表達:「你沒有足夠能力處理問題或應付煩躁的情緒。」
與其用告知的方式,不如試著詢問:「關於這件事,你能多告訴我一點嗎?你能舉個例子給我聽嗎?除此之外,你還有沒有其他話想說?還有別的嗎?還有別的嗎?還有別的嗎?」多問幾次「還有別的嗎」,問到孩子挖空腦袋都想不出還有其他事情要講為止。
有的時候,孩子可能在回應啟發性提問的過程中,找出解決方案。如果他在思考過程中沒有想出方案,你可以問:「你希望我幫你一起思考,找出可能的解決方案嗎?」如果孩子沒有尋求協助,記得避免出手。一旦你獲得孩子允許,才可以透過啟發性提問,協助孩子探索解決的方案。
重點在於「探索」這個字眼。協助孩子探索他的選擇可能造成的後果,與把後果強加給孩子,兩者有很大的不同。回想一下你上次對孩子說教時,告訴孩子發生了什麼事、造成的原因、他應該有的感受、以及他該如何處理。記錄下來。然後依照這種情況,寫出另一套劇本,你會如何利用啟發性提問,協助孩子靠自己解決問題。
如果可能,找別人與你一起進行角色扮演。首先,你可以請夥伴扮演第一種情境下在說教的你,而你則扮演孩子。接著,你可以請夥伴扮演孩子,而你則練習問出啟發性提問。角色扮演後,請夥伴分享他的想法、感受與過程中所做的決定。接著,分享你當時的想法、感受與決定。這麼做,可以讓你深刻體會到,你和孩子之間發生了什麼事。
練習啟發性提問,記錄結果。閱讀這些紀錄,可以在你將來遭遇困難時提供靈感。
.
以上摘文取自【大好書屋】
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從49個練習開始,用鼓勵提升孩子的歸屬感與自我價值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5856?loc=P_004_011
.
延伸閱讀:當父母所說的道理孩子不能修正,那很可能會變成了一種壓力
https://www.facebook.com/…/a.24819213853…/1800410689975233/…
.
--------------------------------------------
洪仲清傾聽你三書:認識自己與愛,是一生的功課
【《跟自己和好》+《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我想傾聽你》】
博客來三本一套75折(即日起至8/31)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7881?loc=P_007_004
2017年5月《療癒誌》上市
博客來—獨家限量印章親簽版
https://goo.gl/mXkKR9
金石堂—限量親簽版+明信片乙張(四款隨機出貨)
https://goo.gl/P9g26T
誠品—明信片乙張(四款隨機出貨)
https://goo.gl/Snaj8b
讀冊—明信片乙張(四款隨機出貨)
https://goo.gl/0mBJ6U
海外 馬來西亞大眾—親簽明信片
https://goo.gl/mqnm56
療癒誌BV與各章簡介播放清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德瑞克斯邏輯後果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不要為了得到某個特定答案,而用引導式提問。引導式提問,代表著你早在問出口前,就已經知道答案了。」
這種方式,只能用在孩子小的時候。等孩子大了,有基本的思辨能力,便會開始厭惡這種方式。我們可以自問,如果有人每次問我們問題,他都有預設的答案,非得要按照他的思緒來回答才可以,那我們會喜歡跟這樣的人談話嗎?
這種人根本從一開始問我們問題,沒有想聽我們回答的意思。只是換個方式,要我們聽他的話,認同他而已。
有時候家長會有一些天真的想法:那既然如此,等到孩子年紀大到不喜歡這種方式的時候,再把態度調整過來,不就好了嗎?
我有時候聽到類似的說法,會暗暗有一些苦笑,因為邏輯上是說得通,實務上常有困難。
第一,家長如果沒有自覺,或者對孩子不夠敏感,沒有時時提醒自己,是不知道要調整的。
第二,家長因為這種方式好用,就繼續使用,而沒有在教養方式與個人修養上成長,便成了習慣。這種狀況下,就算後來某一天突然有了自覺,也很難改過來。
第三,當孩子的既定印象形成了,被這種方式對待了很多年,既定印象形成了,家長是很難翻轉的。
所以我很喜歡作者們的這一段說明,因為我沒辦法把類似的概念,寫得那麼清楚。家長要開放自己的心胸並不容易,作者們的示範,很能實際拿來當成參考。
要開放自己的心胸,有一個態度可以常自我提醒,也就是,我們能從對方身上學到什麼?即使對方只是孩子。我每次看作者們提出來的內容,我常覺得感恩,能把阿德勒心理學如此細膩地應用出來,我很需要好好學一學。這麼好的知識,跟各位朋友分享!
--------------------------------------------
對話式啟發性提問
【簡.尼爾森、瑪麗.尼爾森.坦伯斯基、布萊德.安吉】
如果父母認為可以馴服孩子,就無法與孩子融洽相處。
──魯道夫.德瑞克斯
不要為了得到某個特定答案,而用引導式提問。引導式提問,代表著你早在問出口前,就已經知道答案了。
1詢問開放式問題,然後傾聽:
●發生了什麼事?
●你認為造成的原因是什麼?
●你與他人有什麼感受?
●你能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2不要有腹案。依據情況,問出合適的問題。
STORY簡的故事分享
不同於動機式啟發性提問(練習二十五),對話式啟發性提問的目的在於邀請孩子分享觀點:發生了什麼事、造成的原因是什麼、孩子有何感受、他人有何感受、孩子學到什麼、他認為有哪些解決方案。只有當孩子知道自己能夠分享想法與感受,而不會聽到別人對他說教──教導他該怎麼想、該怎麼感受──孩子才有可能分享他的觀點。
大人經常告知孩子發生了什麼事、造成的原因、他該有的感受、學到的事情,以及他該如何處理問題。如果可以按照下列問法,孩子會覺得受到尊重與鼓勵:「發生了什麼事?你認為造成的原因是什麼?你想完成的事情是什麼?如果不會被責罵,你覺得自己該負的責任有哪些?你會如何運用學到的東西?」然後,不帶評斷地傾聽,這正是教育的真義。「教育」一詞衍生自拉丁文的「educare」,意思是「引出」。很多時候,大人太想填塞、而非引導,然後又對孩子不聽話感到疑惑。
你會發現,「為什麼?」這個問題並不在建議中。「為什麼?」聽起來通常帶有指責,會引發防衛心理,然而並非總是如此。即使是「什麼」與「怎麼」,也可以用指責的語氣詢問。孩子感覺你真的對他的觀點有興趣時,「為什麼?」這個問題才能產生效果。
如果你只是期望得到想要的答案,對話式提問就不會產生效果。在這樣的情況下,它將成為「順從式提問」(compliance questions),而非「啟發性提問」。
孩子做了某件惱人的事時,你可能很想批評或說教。你生氣時,可能會覺得有必要為自己辯護、說明你的觀點,或是讓孩子知道他們該有不同的感受。當孩子心煩時,你可能會覺得需要解決這個問題,或告訴(教導)他該怎麼做。這等於是以一種微妙的形式批評孩子,表達:「你沒有足夠能力處理問題或應付煩躁的情緒。」
與其用告知的方式,不如試著詢問:「關於這件事,你能多告訴我一點嗎?你能舉個例子給我聽嗎?除此之外,你還有沒有其他話想說?還有別的嗎?還有別的嗎?還有別的嗎?」多問幾次「還有別的嗎」,問到孩子挖空腦袋都想不出還有其他事情要講為止。
有的時候,孩子可能在回應啟發性提問的過程中,找出解決方案。如果他在思考過程中沒有想出方案,你可以問:「你希望我幫你一起思考,找出可能的解決方案嗎?」如果孩子沒有尋求協助,記得避免出手。一旦你獲得孩子允許,才可以透過啟發性提問,協助孩子探索解決的方案。
重點在於「探索」這個字眼。協助孩子探索他的選擇可能造成的後果,與把後果強加給孩子,兩者有很大的不同。回想一下你上次對孩子說教時,告訴孩子發生了什麼事、造成的原因、他應該有的感受、以及他該如何處理。記錄下來。然後依照這種情況,寫出另一套劇本,你會如何利用啟發性提問,協助孩子靠自己解決問題。
如果可能,找別人與你一起進行角色扮演。首先,你可以請夥伴扮演第一種情境下在說教的你,而你則扮演孩子。接著,你可以請夥伴扮演孩子,而你則練習問出啟發性提問。角色扮演後,請夥伴分享他的想法、感受與過程中所做的決定。接著,分享你當時的想法、感受與決定。這麼做,可以讓你深刻體會到,你和孩子之間發生了什麼事。
練習啟發性提問,記錄結果。閱讀這些紀錄,可以在你將來遭遇困難時提供靈感。
.
以上摘文取自【大好書屋】
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從49個練習開始,用鼓勵提升孩子的歸屬感與自我價值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5856?loc=P_004_011
.
延伸閱讀:當父母所說的道理孩子不能修正,那很可能會變成了一種壓力
https://www.facebook.com/…/a.24819213853…/1800410689975233/…
.
--------------------------------------------
洪仲清傾聽你三書:認識自己與愛,是一生的功課
【《跟自己和好》+《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我想傾聽你》】
博客來三本一套75折(即日起至8/31)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7881?loc=P_007_004
2017年5月《療癒誌》上市
博客來—獨家限量印章親簽版
https://goo.gl/mXkKR9
金石堂—限量親簽版+明信片乙張(四款隨機出貨)
https://goo.gl/P9g26T
誠品—明信片乙張(四款隨機出貨)
https://goo.gl/Snaj8b
讀冊—明信片乙張(四款隨機出貨)
https://goo.gl/0mBJ6U
海外 馬來西亞大眾—親簽明信片
https://goo.gl/mqnm56
療癒誌BV與各章簡介播放清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德瑞克斯邏輯後果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不要為了得到某個特定答案,而用引導式 ... 的推薦與評價
德瑞克斯 不要為了得到某個特定答案,而用引導式提問。 ... 我有時候聽到類似的說法,會暗暗有一些苦笑,因為邏輯上是說得通,實務上常有困難。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