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你的50年老酒如此好喝?-財訊第627期
前些時候-就在部桃群聚感染尚未爆發、疫情還不是那麼緊張的時候,我參加了一場餐酒會活動,現場媒體、達人和品牌全都是老朋友,兩道菜後,很自然的端起酒杯四處遊走聊天抬槓。一位我十分敬重,也是台灣最資深的品牌大使,基於教導晚輩的愛護立場,苦口婆心的一再「大聲」告訴我:「威士忌是要用心去感受、去欣賞的,不要用腦袋去分析」,我敬受教誨,連番認錯,舉杯齊眉一飲而盡。
其實我並非情急之下的塘塞,我完全贊同威士忌的美好如果不能用心去感受,大概就只剩下酒精而已。不過在那一瞬間,我稍微擴大解釋了所謂的「心」,可不只嗅覺與味覺而已,喝酒的環境與人所共同塑造的氛圍,全都是用心的範圍。酒對環境不對,或環境對了而酒不對,都無法達到醺陶陶的境界。什麼是酒對環境不對?例如聲光宴飲場合,手中美酒受到食物影響,便難以體會杯中物醞釀的荏苒時光。而什麼又是環境對了而酒不對?凜然冬夜一燭燈火,翻遍家中僅存冰涼的啤酒,可能淒寒意起,更添孤寂。
所以影響酒中風味的因素絕對不是只有嗅覺與味覺。假設,當我們有機會端起一杯五十年老酒,理智基本上斷線,只想一頭埋入杯中去好好享受。但且慢,這裡的「五十年」是極度誘惑的關鍵字眼,若加上琥珀色的酒液、晶瑩剔透的水晶杯和主持人娓娓道來的歷史掌故,視覺、聽覺或手指尖端傳來酒杯的觸覺,立即在我們大腦聯合運作,甚至嗅覺與味覺尚未發揮作用之前,已經先為這杯酒刻上「珍稀而美」的標籤,以致入口後,讚嘆與吁訝齊飛,笑顏共辭藻一色。
沒有對錯,我們的大腦就是這麼容易受導引,或欺瞞,以致各大國際烈酒競賽,通常會將不同酒齡、不同區域(國家或地區)的酒款分開評比,原因在於,假如美感的體驗是如此主觀,又如此受制於外在條件,不如先行區分以示公平。相對於分類競賽,我獨鍾酒齡、桶型、地域、風味屬性全數被打破的「麥芽狂人大賽」,無論是四十年的波本桶或無年分的初填雪莉桶、台灣的重泥煤與印度的風味桶,都在相同的基準下較勁,而所謂的基準,則是評審們毫無頭緒、完全盲飲的情況,取其感官的平均,每位評審都擁有相同的權重,答案公開前沒有人知道自己喝的酒款是什麼。
由於外部條件多半與售價相關,而售價又會干擾品飲評價,所以消費者通常會要求知道自己喝的是什麼,包括酒廠、酒齡、酒精度及/或橡木桶處理,反而需要用心感受的風味不在其中。調酒師呢?他們必須時常品評從剛蒸餾出來的新酒到熟陳數十年的老酒,該如何杜絕條件的影響?
格蘭菲迪的首席調酒師布萊恩金斯曼曾說,他的日常工作分為兩大塊,其一是品質管控,眼前的樣品只有「是」與「否」兩個答案,合乎標準為「是」,出乎尋常則「否」,不需要灌入任何個人情感。但是調製酒款時,由於作品將在未來與消費者連結,因此有其生命意義。調製完成後,他會花長時間做多次品飲,將每一次品飲的心得記錄下來,而紀錄使用的詞彙也將斟酌再三,以便與消費者溝通。
不過這裡又衍生出新的議題:面對生長環境不同、飲食文化各異的消費者,如何選用他們聽得懂的語彙來傳達、觸發個人的感動?這個複雜難解的議題,不惟調酒師需要思考,更是品牌大使時常面臨的課題。大摩的首席調酒師理查派特森回憶,當他剛入行時,只懂得使用如輕、中、重的酒體搭配高雅、圓潤或強壯等形容詞來描述酒款,而後才慢慢學會更精確的語言,例如柑橘味,如果能描述甜美的果實或略顯苦澀的果皮,才能讓消費者更深入領略。
在理性分析下,所謂的「用心感受」應該包含來自視覺、聽覺和觸覺的資訊,以及嗅覺、味覺的體驗,最終化作無以言喻的享受。至於為什麼五十年老酒這麼好喝?我何等幸運,最近一次品嚐到的老酒是不可思議的麥卡倫五十二年,讓我只能用窘迫的辭藻記錄當下的感動。但清醒之後不免懷疑,「五十二」這個數字是否會產生先入為主影響?老實說,不可能沒有,即便我自信可以跳脫大多數的外在條件,但誰知道呢?我的大腦很可能欺瞞我。只是若非身為品飲撰述人,我寧可單純的享受,不必去分辨風味,再用我有限的文字能力描繪風情。
「微 醺 形容詞」的推薦目錄:
- 關於微 醺 形容詞 在 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微 醺 形容詞 在 布萊克薛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微 醺 形容詞 在 愛喝咖・品飲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微 醺 形容詞 在 微醺- 賴上日本語(Japanese Classroom Onlin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微 醺 形容詞 在 醉酒英文、微醺英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微 醺 形容詞 在 醉酒英文、微醺英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微 醺 形容詞 在 酒醉形容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諸葛亮 的評價
- 關於微 醺 形容詞 在 酒醉形容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諸葛亮 的評價
- 關於微 醺 形容詞 在 關於威士忌的形容詞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微 醺 形容詞 在 【檳城美食】裕興東炎麵辣到哭出來、頭皮潮吹!必吃北海阿坤 ... 的評價
微 醺 形容詞 在 布萊克薛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茶裏王二十週年第一次推出微醺特調?!
怎麼喝?打卡標記就送你喝!?
然後我就出現了!哈哈哈哈哈
這次的「茶裏王回甘吧」用五款系列茶品調出多種零酒精微醺特調
對!零酒精!不要懷疑!
是不是想問我怎麼沒有直接掉頭走人?(笑
因為廠商在看哈哈哈哈
茶裏王回甘吧每天都有不同的限定款特調
除了特調好喝、茶裏王回甘吧好拍之外
我更喜歡茶裏王這次活動內容『敬失敗』
也跟一直以來茶裏王的口號『做喜歡的事,回心中的甘』緊密契合
既然是心中熱愛的事就不怕失敗跟艱難,回想起來的過程都是甜蜜的負擔
有一個景我最喜歡 『敬_______自己』
我們都在人生這條路上不停奔跑,不同領域、不同樣貌
把自己的形容詞跟標題填進去,舉杯敬自己吧!
辛苦了!一樣要不怕失敗的『做喜歡的事,回心中的甘』
而我,『敬 為了給你們歡樂不怕累 的自己』
愛你們!
還是你們有覺得什麼理由更該敬我自己?
留言幫我填上嘛❤️
【 活動資訊 】
茶裏王敬失敗回甘吧
活動時間:10/1(四)~10/11(日)每日11:00-20:00
活動地點:華山文創園區 樹前草地
#茶裏王回甘吧微醺體驗
#做喜歡的事回心中的甘
微 醺 形容詞 在 愛喝咖・品飲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檸檬堂鬼レモン
[ 檸檬堂魔鬼級檸檬沙瓦 ]
.
為何說這款是魔鬼口味?
檸檬堂一共有四款檸檬沙瓦。
根據檸檬、酒精含量來區分口味,
Abv.3%的微醺版、5%的經典版,
Abv.7%的是鹹酸平衡的塩味版。
Abv.9%這款除了酒精濃度最高之外,
檸檬汁含量也高達17%!果然666🤙
.
喝下一口~酸到臨界邊緣的檸檬味,
加上9%酒精帶來更多的口感提升,
除了「過癮」已找不到其他形容詞!
.
👹ABV/酒精量::9%,30ml
🔎#iheka水果酒 #家樂福酒款
.
.
💡還是有些檸檬皮的苦味需要注意。
💡這款是調酒,不用擔心有啤酒味。But臺式檸檬沙瓦12%的檸檬汁,酸度直逼17%的魔鬼沙瓦,看來臺灣檸檬比較酸🤔
.
.
.
🙌歡迎用IG看貼文,更一目瞭然!
https://instagram.com/iheka92
微 醺 形容詞 在 醉酒英文、微醺英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微醺 到爛醉的6個英文形容詞- 世界公民...的討論與評價. 在英文用語中,a drink 或是to drink指喝含酒精的飲料;如果你指的是一般飲料,或特別要強調是無酒精飲料,則要 ... ... <看更多>
微 醺 形容詞 在 醉酒英文、微醺英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微醺 到爛醉的6個英文形容詞- 世界公民...的討論與評價. 在英文用語中,a drink 或是to drink指喝含酒精的飲料;如果你指的是一般飲料,或特別要強調是無酒精飲料,則要 ... ... <看更多>
微 醺 形容詞 在 微醺- 賴上日本語(Japanese Classroom Onlin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微醺- 喝酒舒服恰到好處】 ▪️ほろ酔い: 有點醉意,感覺舒服的程度 *名詞、~する▪️ほろ〜 有點~, ... 微苦(形容詞),有人覺得喜歡這種味覺,可以忍受。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