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birthday to sis🥰
羅西尼牛排💰1180
經典起司肉醬大水管麵💰380
經典法式焦糖烤布丁💰130
勃根地蒜味烤田螺💰280
主廚套餐💰399
防疫期間我每天下班行程就是滑手機,雖然看起來很像很頹廢,不過無意滑到了疫情升溫前剛開幕的傳統法式小餐館loulou也算是小有收穫。這陣子等到疫情緩和時,邀約生日的姐姐和小夥伴們一同享用。這次預定平日傍晚,到了現場,桌與桌之間隔的有些距離,撇除防疫安全外,在這樣的空間跟環境下,坐起來真的是意外的有些愜意呢。好的,接下來到了我的美食分享之旅,就請大家好好觀賞啦( ´▽`)
#主廚套餐
🌕🌕🌕🌗🌑
目前疫情期間,店家低消規定每人一份套餐,所以每個人都點了一份主廚套餐。這裡的主廚套餐為全天候供應,有:餐前麵包、沙拉、前菜、湯品跟甜點,以399價格來說感覺很划算~
#法國長棍 配奶油
🌕🌕🌕🌕🌕
外酥內軟的法國長棍真的是好吃死了,光嚼麵包在嘴裡,就能十足感受到它的香氣,可惜只有小小一塊啊。講個題外話,以前我總覺得如果主菜是衣服,那餐前麵包就是頭髮,主菜跟衣服一樣,可以透過其他配件來加強本體,但麵包味覺感官,就跟頭髮的視覺感官一樣直接,頭髮一看就知道是不是太油太乾,而麵包ㄧ吃就知道好不好吃。
#魚子醬小鬆餅
🌕🌕🌕🌕🌑
開胃菜的組成是:底層的小鬆餅,配上中層的酸奶醬,最後用蝦夷蔥和魚子醬點綴上層,整體味道鹹中帶一點酸甜的口感,對於擔任開胃菜一角,不管是味覺跟視覺,都有畫龍點睛之感,如果能再給我一個你是484更好~
#尼斯沙拉
🌕🌕🌕🌑🌑
沙拉的配料蠻豐富的,有水煮蛋、油漬鮪魚、四季豆、生菜。整體來說味道方面除了清爽外,沒有驚艷感記憶點也不高,但作為加強飽足感的食物還是很襯頭的。
#法式經典洋蔥湯
🌕🌕🌖🌑🌑
雖然是洋蔥湯,但洋蔥的香氣和甜味明顯不夠啊!整體來說,一開始會覺得配焗起司一起喝還不錯,但到後面會有越喝越渴的跡象,也是俗稱的死鹹感,aka小夥伴們也覺得太鹹。
#酥皮玉米濃湯
🌕🌕🌕🌕🌗
這碗玉米濃湯除了奶香一級棒,散在湯裡的玉米,甜味也恰到好處,喝起來十分順口,把上層的現烤酥皮加進湯裡,湯的味道會瞬間加上神來一筆的烤氣,雖然真的是肥滋滋的油,但喝起來卻不會膩,可以說是雙重享受耶,另外被浸泡在湯汁裡的酥皮,吸收了玉米濃湯的湯汁後,那軟軟的口感,像在吃布丁麵包,真的是一級棒。所以說話說有人跟我一樣,喜歡把酥皮加到玉米濃湯裡頭的嗎(⁎⁍̴̛ᴗ⁍̴̛⁎)
#勃根地蒜味烤田螺 (非套餐)
🌕🌕🌕🌗🌑
烤田螺一份有五顆,在上菜時店員會拿上田螺夾到桌邊,讓餐者方便分食,而回到食物本身,烤田螺的口感除了很Q彈又保持者著剛好的脆度,味道方面田螺的濃郁蒜味蓋滿了整個鼻腔,是男子漢的味蕾,整體吃下來很涮嘴,總而言之推薦給喜歡蒜味的孩子。
#羅西尼牛排
🌕🌕🌕🌗🌑
跟大家科普羅西尼牛排的歷史,故事是這樣的,在很久很久以前知名音樂家羅西尼,因為半夜睡不著覺,把冰箱裡的鵝肝牛排之類的奢華食物加起來當成宵夜,從此這宵夜就變成家喻戶曉的傳統法式料理。好了再次回到正題,Lou Lou的羅西尼基底鋪上了黑松露醬汁,然後再將薯泥、菲力牛排跟鴨肝逐一放上。首先我要告白一下盤中的薯泥,綿密到不行的它,帶有一放到嘴裡就化開的口感,非常討喜。而主角的菲力牛排熟度剛好,吃起來軟嫩中保有彈性,比較失望的是最上層的鴨肝濃郁度不足,吃下去後沒有那種濃郁回肝的幸福氣味。整體來說羅西尼表現度沒有我期待中的高,要說羅西尼牛排,beape在我心中還是對更勝10籌(*¯︶¯*)
#經典起司肉醬大水管麵
🌕🌕🌕🌕🌕
經典起司肉醬醬汁用番茄作為醬汁核心,其中加入細緻的碎肉、起司作為提升口感和香氣層次的來源,搭配Q彈帶有小麥味的大水管麵,真滴一級棒,涮嘴程度是就算我是個小鳥胃,撐到爆我也要把它全部吃光光,因為哇ㄞ哩,我喜歡這個水管麵呀!!
#香草冰淇淋
🌕🌕🌕🌕🌑
這裡的冰淇淋吃起來有種雪酪的感覺,清爽的味道配上上層淋上的焦糖不甜不膩,真滴是飯後的神來一筆,滿足感up~
#經典法式焦糖烤布丁(甜點加價升級)
🌕🌕🌕🌕🌕
主角外滑內軟的布丁,口感方面滑順度大於綿密感,配上焦糖一起入口,竟然是強烈濃郁的焦糖焦苦味作為前鋒衝到口腔,最後才以淡淡的烤回甘收尾,整體來說是個有特別風格的大人味甜點,我覺得在外面吃不太到,所以強烈建議大家一點來吃吃!
#總評
🌕🌕🌕🌖🌑
雖然原本最期待的不如預期驚艷,但其他的餐點有補足部分的失望,下次有聚餐會先將口袋名單看一遍,如果沒有想去的,這裡應該才是第二順位~這是什麼渣女言論哈哈哈。環境方面,這裡的復古裝潢十分吸睛,而且位子坐起來很舒適,另外服務方面也很不錯,店員看到我想拍照,還主動過來協助移動盤子,整體來說這裡推薦給極度熱愛有儀式感、喜歡氣氛的人,也推薦要聚會的姐妹,或正在熱戀要約會的小情侶們。好啦這次的分享就到這結束,喜歡的人就趕緊追蹤我吧,我們下篇見(˶‾᷄ ⁻̫ ‾᷅˵)
——————————————
📍Loulou dining express
🏠台北市仁愛路四段345巷2弄15號
🚇信義安和
💳現金/信用卡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米米瘋ViViFun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親子旅遊景點美食推薦 #雲林親子遊 #斗六必玩必吃 #緻麗伯爵酒店 快來看4K高畫質 https://youtu.be/D-z10fs0OCE 很久以前採訪過雲林,印象最深刻的是"萬年大峽谷",台灣有這樣的地質奇景,真的推薦大家一定要來走走,原本的參觀路線正在建設更好更安全的設施,以後大小朋友就...
很久以前 二 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9.19更新】
馬來西亞的陸君奕先生在《萍聚》原作者~作曲的嚕啦啦11期傅傳傑先生以及作詞的嚕啦啦11期戴榮旭先生的遺孀李玲玲女士出面說明之後,來訊表示對他們很抱歉,並對自己之前信中所言作出以下的解釋:
1985年,知識報出的題目是真的,那時候我才六年級,就把萍聚的歌詞填上去拿獎,結果,誤會就此產生。
那時候全校的同學都以為是我寫的歌,誤會鬧得更大。於是我就當成是我寫的,一個小學生的心態。
直到初中,萍聚這首歌在全世界流行起來,第二個誤會又產生了,我就以為我寫的歌給歌手唱出來了。
誤會一直延續下去,直到我遇到有人跟我說,萍聚在很久以前,已經有人在唱。我就覺得奇怪,為什麼時間不吻合的,但那時,網絡資訊還不發達,我的疑問一直無法解答。
後來,馬來西亞又有傳言說萍聚寫詞人來自吉隆坡尊龍獨中,我的誤會又給放大了,是不是在找我?
網上搜索,萍聚歌詞的原創是個謎,也有人在blog留言尋找嚕啦啦。誤會又來了,我人生哪裡可以得到安靜!
所以我在信裡面提到的事情,一直得不到答案,直到看到你們的貼文,我才確定了錯誤點發生在哪裡,就是小學時候的我所犯的錯誤。
人生的記憶是不能騙人的,假如我在中學時期就確定,歌詞是有主人的,我就沒有今天的誤會和錯誤。
【2021.9.17更新】
嚕啦啦23期王慕榕來函表示,他已與11期傅傳傑學長聯繫上,也告知目前討論的情況。傳傳傑先生確認《萍聚》是由他譜曲,並由同為11期的戴榮旭先生填詞,兩人共同創作完成。
萍水相逢,
有緣相聚!
就是「萍聚」歌名的緣由
【2021.9.17更新】
救國團團康活動歌本上記載的《萍聚》作者戴榮旭的遺孀李玲玲女士來函如下:
張先生您好
我是嚕啦啦十一期戴榮旭的太太
看到這麼多人在談論「萍聚」
實在覺得遺憾
我先生戴榮旭
在民國91年已經過世
所以也無從查證
想請您再詢問曲譜上
寫的作曲人傅傳傑先生
看他是否還記得
當年一同創作萍聚這首歌曲的
戴榮旭?
我很確定的是
民國63-66年左右
在榮旭讀五專時期
他的確時常在救國團服務帶隊
戴榮旭帶過許多霧社先鋒團的
各校年輕朋友
相信很多人都會記得他
他生前也告訴過我
他曾寫了《萍聚》這首歌
但是當時沒有智慧財產權等法規
隨著他的逝世
我想也就無法
再做什麼說明或澄清了
謝謝大家的熱情及支持
我相信
只要我們曾經擁有過
對你我來說已經足夠
感恩
【2021.9.15更新】
謝謝提供相關資訊的網友們,我特地將有關《萍聚》作者的資料整理出來和大家分享:
早在1970年代救國團活動的團康歌本裡就已出現《萍聚》這首歌,上面記載的作者為嚕啦啦11期戴榮旭。
而在YouTube 有一個上傳於2017年4月底,由嚕啦啦13期之敏和11期傳傑合唱《萍聚》的影片(https://youtu.be/j-4ThaLm0NU),上面記載《萍聚》的作者是嚕啦啦11期的戴榮旭(作詞)和傅傳傑(作曲)。
不過在2009年有新聞媒體報導,宜蘭一位音樂老師孫正明聲稱自己才是《萍聚》的作曲者,創作時間為1967年,而作詞者則是當時的兩位救國團輔導員。(新聞連結:https://news.tvbs.com.tw/life/119642)
另外,已故歌手江明學曾於2017年在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uHS7tjCQTsw)留言處回覆網友詢問他是否為萍聚的作者時提到:
萍聚的詞曲作者是嚕啦啦,嚕啦啦是一個筆名,這首歌四十年前開始在台灣的團康活動傳唱,至今都還沒找到真正原作者!網路上流傳著各種傳說⋯⋯,我印象中曾經三位人士出來表示自己是原作者,但是因為說法都不夠令大眾及版權團體信服,也都拿不出有力的證據,結果全不了了之。因為當年使用過的正版唱片公司,都有提存了一筆詞曲費用在銀行的專戶,多年下來已累積了一筆不小的數字,所以一定要有人、事、物的確定證據,才能領走這筆錢!
如果您也有關於《萍聚》作者的資訊,歡迎您留言或私訊告訴我,謝謝。
——————
今晚我要跟大家分享來自馬來西亞的陸君奕先生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表示,他才是華語歌曲《萍聚》的詞曲作者,以下是他的來信全文:
張哲生大哥你好,
小弟陸君奕今年48歲,來自馬來西亞怡保,有一件事情埋藏在我身上已經 36年,一點也不虛假,是我人生經歷過的事情。
1985年,當時我小學六年級,因為學校販賣的報紙(名字叫《知識報》)上頭的一個填歌詞遊戲環節,讓我寫成了一首歌的歌詞,後來有人把它取名《隨緣聚首》,也有人把它取名《萍聚》。
我不曉得為什麼網上把《萍聚》說是1967年創作的歌呢?
(編按:根據2009年1月27日的TVBS新聞報導,宜蘭一位音樂老師孫正明表示自己是《萍聚》的作曲人,他說,1967年夏天,他就讀師大二年級,在偶然機會下,接受兩名救國團輔導員委託,為他們寫的《萍聚》歌詞譜曲,當時師大音樂系風氣保守,禁止學生私自參加校外比賽和活動,所以他才沒在創作上留名。)
以下是我當年寫《萍聚》這首歌的來龍去脈,記憶猶新。
1985年,那時候,我還是一名六年級學生,萬里望萬華二校小學有販賣華文報《知識報》,我是它的忠實讀者;報章第二頁印著有獎遊戲環節題目,題目通常都很簡單,學生只要填對答案,再填寫學校名稱、姓名、班級,然後寄到報館,相隔幾期後,幸運的話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例如收到禮物。
就是這一年,春節過了,月考也過了,所以學生們在班上有許多悠閒的時間,這一期《知識報》的有獎遊戲題目顯然不簡單,題目是讓學生們嘗試寫歌詞的機會!
只有一個空白的四方格留在題目下面,方格上面有一段已經寫好詞語 :「別管以後將如何結束」,四方格下面用比較小的字寫著參賽條規:
(1) 歌詞需要 50/60 個字(已經想不起是50還是60)
(2) 參賽者必須把所有草稿紙都一起跟寫好的歌詞寄去參賽
(那時候我還小,不懂原因,現在懂了,為了確保歌詞是真的本人寫的,我還記得曾經從垃圾桶撿回草稿紙再弄乾淨。)
我起初看過題目後,沒有頭緒,還未想到什麼,不把它當成一回事,直到有一天放學,我在禮堂等父母來接我回家。
放學時段,學校鼓笛隊時常在禮堂旁邊訓練,這天我聽到他們剛開始訓練時有一段交響曲,只有鼓聲響,其它樂器沒有,很自然地,我就念出一句詞語:「至少我們曾經相聚過」,也同時候聯想起《知識報》的題目:「別管以後將如何結束」。
這時候發現兩句好像有押韻,於是興趣來了,我認真聽著交響曲,再念了一遍這兩句,欸!非常押韻 !
我有了新玩意,寫歌詞,對,有興趣寫歌詞!! 我得想個辦法怎樣才能想到第三句,我數學分數名列前茅,第一句和第二句同樣有九個字,我決定利用 9x9 的表格來想歌詞。
回到家裡,用畫圖用的大白紙,畫成很多橫線和直線,每一行9個格,後來我改用學校的練習簿,學生們都稱呼它為大方格簿。
寫歌詞的方法找到了,就是好像上華文科一樣造句,只不過造句每一行都必須9個字。
第二天,在學校科室裡,我很快就想到第三句:「對你我來講已經足夠」,可惜這一句不能夠連接我之前的詞語,不押韻,但是我把它保留下來,繼續想第三句歌詞。
有一次開週會,看到兩位女學生互相責罵對方,聲音惹來老師前來看個究竟,經過老師的教導,女生們都互相承諾,說以後不敢再犯錯。
我人在附近望著,從他們的對話中,我心裡有點靈感,想到一些詞彙,他們互相承諾,又彼此約束;我默默地想一想怎樣用上述的詞彙造個9個字的句子,於是想到啦 !「不必費心地彼此約束,更不需要言語的承諾。」
一下子,想到兩句歌詞,押韻嗎?心裡想一想跟之前的有一點押韻,然後在心中暗念了一遍:
別管以後將如何結束
至少我們曾經相聚過
不必費心地彼此約束
更不需要言語的承諾
我覺得押韻也很滿意!
學校的環境清幽,當我回到科室後,只能再暗中從心裡用唱歌的形式唱一遍,我覺得歌的韻律跑出來,歌詞也同時帶出涵義。
對,我真的很滿意歌詞寫到現在的情況。再說,我對寫歌詞的興趣也大大提升!很好玩呢!
在學校嘴巴閉了那麼久,放學回到家裡,終於可以放大聲唱出這些歌詞。我擔心用詞不當,我問爺爺「彼此」是什麼意思,爺爺解釋說:「你我、雙方,或者敵對」,同時我也學會一句「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想歌詞到現在,4乘9,只有36個字,還得繼續想⋯⋯
一天又一天過去,想不出什麼,沒靈感,怎麼辦 ?
另外,我們陸家的家教很嚴,第一個家規就是不能碰毒品,誰沾染毒品就馬上被踢出陸家,所以爸爸和爺爺都常灌輸思維,做人要知足常樂。
我爺爺是寫詩人,讀春秋書籍,萬里望升旗山,山水觀音亭的詩詞是我爺爺遺留下來的,他的筆名是浩然,原名陸其廣。事實上,歌名「萍聚」是我爺爺取的名字,這還有一段故事可以講,不過以後再說吧!
那時候,我家經營萬里望有名氣的醬油廠,家中環境還算不錯,有錄影機、唱機,錄影帶和卡帶都有很多,那時候流行的歌手有台灣的林淑容Anna、香港的譚詠麟Alan。
受到 Anna 這個英文名字的啓發,我取了 LULALA 作為筆名,主要是因為我性格內向,怕別人嘲笑,所以不敢用真實名字,而用 LULALA 來代替。
然後,我到房間放卡帶的地方參考看看有什麼詞語可以用得上。 就看到一個字「擁」。這時候,我想起第二天想到的那句「對你我來講已經足夠」,於是,造句靈感來了:「只要我們曾經擁有過」,我發現將這兩句歌詞合併,不就是代表知足常樂的意思嗎?
好的,重新排列歌詞:
別管以後將如何結束
至少我們曾經相聚過
不必費心地彼此約束
更不需要言語的承諾
只要我們曾經擁有過
對你我來講已經足夠
在我想歌詞及韻律的時候,發現「相聚過」和 「擁有過」是可以互換位置來唱的 !但是最後我總覺得,人還是要相聚過,才能夠擁有。
歌詞想到這裡,因為作詞的興趣濃厚,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我也不怕羞恥,朗朗上口地把歌詞唱一遍,所以那時,學校有許多老師都知道我曾經寫過一首歌。記得有一次,一位女老師到班上教科(現在已經想不起老師名字),我非常大膽地跟老師說,我有一件事情要做,要不然我會後悔一輩子!老師脾氣真好,不但沒有責怪我,還讓我完成這事情,就是寫完歌詞,老師只是溫柔地提醒我,下一個月考快要到,要快點專心讀書。
這時候的歌詞已有7乘9,共63個字,可以想結尾的歌詞了!畢竟再不專心聽課,老師肯定會責罵我。
我的座位在科室最前排,偏向窗口,萬華小學當時只有一排科室有兩層樓,我的科室在樓上。學校地理位置在萬里望小鎮的正中央,所有本地人辦喪事的出殯隊伍都必須經過小學的大路,小學生都很怕聽到出殯隊伍的敲鑼打鼓聲。
我感慨地想到一句連我自己都會流出眼淚的詞語:「人的一生有許多回憶,只願你的追憶有個我」。
前前後後,我用了21天寫成歌詞,然後將成品連同草稿紙寄去參賽,大概一個月後,成績出來,我拿了冠軍,學校也把那張《知識報》張貼在學校禮堂。
【別管以後將如何結束】
【至少我們曾經相聚過】
【不必費心地彼此約束】
【更不需要言語的承諾】
【只要我們曾經擁有過】
【對你我來講已經足夠】
【人的一生有許多回憶】
【只願你的追憶有個我】
這首歌詞很單純地是一個小學六年級,身材略胖的男生的作品;
它只不過是《知識報》遊戲環節的一部分,是無心插柳之作。
得獎後,馬上有來自台灣的人找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江明學,是他教我江字怎樣念,他說跟將來的將同音。
他是第一個要求把歌詞拿去唱的人,我猜《隨緣聚首》這個最初的歌名應該就是他取的吧!他還要求把歌詞裡「的」這個字唱得不一樣,各位可以聽聽他唱的版本。
另外,當時還有人站在我旁邊,要我把歌詞認真唱一遍,他就抄下音符,假如可以聯絡到作曲人孫正明,或許能得到解答。
我那時候還跟他們說,回去台灣找個姓李的人,為他取我的名字當藝名,他一定會把這首歌給唱紅;後來上華唱片為李華苓取個藝名叫李翊君,「翊君」二字恰好是我的名字「君奕」倒過來念。
音符抄完後,他還問我,這首歌你是想單人唱或者是雙人唱,我想一想就問:「可不可以男女合唱?女聲清脆,女先唱,男聲粗壯,跟隨在後,就這樣一前一後,我覺得比較好聽。」我還強調一定要用小鼓作為主要樂曲。
而後來李翊君唱的版本,就和我認真唱的這個版本的音調一模一樣!
所以除了江明學以外,我非常肯定娛樂圈一定有人知道誰是 LULALA,他們肯定有來過我現在住的地方~怡保萬里望。
翌年,1986年,快要上中學,我複印一份寫著我名字和學校名稱的《知識報》放進一個白色信封,信封上我寫上三道題 :
1、萍聚是什麼?
2、萍聚有多少個字?
3、萍聚是誰取的名字?
再托付給爺爺保管,還跟爺爺說等我長大以後交還給我,好讓我留給我的兒孫看。
還有一件事情,我除了把歌詞寄去《知識報》參賽,也另外寄了一份我親手寫的歌詞在白紙上,再寫上我的筆名LULALA,寄去香港 TVB,我還在信封後面留下回郵地址。
1986年,某一天,我家人租錄影帶回家看,是歌唱綜藝節目,鄭裕玲主持,節目的後段,她把我寄過去的歌詞念了一遍,用廣東話說了一句:「你以為香港沒人才,膽敢把歌詞寄來 TVB。」她也提到這封信是來自南洋的。
小學和中學,相比之下真是天淵之別,中文是小學主流教學語言,也是我的強項,中學全部馬來文,是我的最弱,預備班,我迎頭趕上,把馬來文搞好,但是我逐漸把托付爺爺保管的「萍聚」文件遺忘掉。
中學時期初中一,1987年,某一個星期六,我走路經過圖書館,遠處操場傳來收音機聲音,仔細聽,很開心,是我親手寫的歌,跟隨聲音方向走過去看個究竟,收音機裡卡帶還在轉動,旁邊擺放著一個青色封面卡帶盒,後面寫著萍聚,作詞作曲人:嚕啦啦。興奮的心情參雜著後悔的感覺,後悔當初沒有用我自己的本名。
中學時期,我有跟其他同學提起《萍聚》的歌詞是我寫的,但是沒人相信。
事與願違,相隔36年,現在已經是2021年,我的爺爺、爸爸都已不在人世,而且托付保管的確鑿文件已經不復存在,我非常失望,感到非常低落。
人總要面對現實,也想了很久,下一步應該怎樣應對,好的,那就拿起勇氣,把這件事公諸於世。再說,我患有糖尿病30年,現在也正值全球大流行 COVID-19,這病毒對於三高人士有很大的威脅,馬來西亞疫情非常嚴峻,每天超過萬宗確診,我萬一遇到什麼壞情況,這件事情就永遠埋在地下,沒人知曉,值得嗎?
我僥倖寫出那麼令人感觸的歌詞,但其實我的性格時常都保持開朗,且因為家教嚴格,我自認為人正直,但遺憾的是,我的人生總是被《萍聚》困擾著,不但沒人相信我是原作詞人,而且,我曾經從兩位人士的口中得到一些不符合時間邏輯的消息。
第一個人是我的表嫂,她是台灣人,1993、1994年間,表哥表嫂還未結婚,表哥時常往來馬來西亞和台灣兩地,也有把我寫萍聚的事告訴表嫂,她回去台灣問她的長輩,得到的回應是長輩們早已唱過這首歌。
第二個人是我的老同學,他告訴我說2014、2015年時,他去台灣旅行,導遊的車上播放著萍聚歌曲,比我同學大4歲的導遊講,他小學時期也是唱這首歌。
我本人真想搞清楚,1985年的時候,《知識報》從哪裡得到消息,把它作為該報的有獎遊戲題目讓小學生作答 ? 台灣民眾早期曾經唱過的萍聚歌詞又是哪一個版本?
我有從網絡找到信息寫著一位音樂老師孫正明於1967年拿到兩位女生交給他的萍聚塗鴉歌詞紙張,又是那一個版本 ?
我很確定李翊君唱的版本是我寫的歌詞,也是我想歌詞時候的旋律,音韻,歌曲長度 3分18秒也是我唱過很多次,估算出的時間。
1993年,我讀學院校時期,有一位理髮店老闆娘跟我說「嚕啦啦」這個名稱在台灣已經有團體把它佔為己有,是一個愛國團體,她還說那在台灣等於是對抗中國的共產黨!也是這個原因,我媽媽吩咐我以後絕對不能夠再說《萍聚》是我寫的歌。
這世界是怎樣了?一位單純的六年級男生,僅僅是學校《知識報》遊戲作品,居然可以影響他的一生到現在!
很久以前 二 館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的房子,買在一個有點可惜的位置。
那時候在看房的時候,談到附近的環境。
「離國小走路十五分鐘,國中走路十分鐘,最近的高中大概二十五分鐘,騎車的話更快了!」
我那時候聽起來興趣缺缺,學區這東西我又用不到,倒不如公園來得好,後來的一句話,讓我決定住在這裡。
「這間旁邊就是大學的後門⋯⋯」
大學呀!這個好,可以多吸收一點年輕妹子的氣⋯⋯,啊,不對,是年輕人的文學之氣習。所以我很開心買了下來。
公園離我家沒很遠,有時候我也會帶狗女兒們去散步。嘎吉跟屋歐很嗆,所以習慣半夜沒人的時候帶。扣吉就好多了,親人親狗,隨時可以帶。
那天帶胖吉出門時,突然想到一個地方。
我記得很久以前有跟大家分享過,我在一個國中側門旁邊的一條小路裡面接過白骨。那個國中就是我當年讀的國中,也是我家附近的國中。那條小路我敢保證根本沒什麼人知道,當時要找到那個位置的時候還花了一段時間。
那年我跟一個學長去那邊接運遺體,印象中天色昏暗,還下著雨。我們沿著小路走進去,發現一個菜園,菜園裡面有個小矮房,矮房旁邊有警察,鑑識小組的,還有發現者。
我們進去接運的時候,鑑識小組先叫我們幫忙拿著手電筒,他們要打光拍照。難道是裡面沒電燈嗎?有的,但已經被斷電了。
房子裡面凌亂不堪,地上放了些農具,還有好幾個月前的報紙。床上躺著一具白骨,我們在一旁幫忙打光。
那時候是第一現場,白骨的狀態大概是側躺的,旁邊有兩條大棉被,已經被警察掀開。
拍完照後,鑑識小組請我們協助將往生者帶回殯儀館,而現場承辦員警則負責聯絡家屬。
我一摸骨頭,濕濕的,似乎還黏著一些肉。我有點害怕,想退一步。
我不是害怕還沒化完的白骨,我是怕老鼠。
我還真的很怕老鼠。
後來拿起手電筒瞧一瞧,遺體身上只有螞蟻蜈蚣跟幾隻蚯蚓。我鬆了一口氣,快速將白骨放進屍袋,然後離開這個令我不太舒服的地方。
隔天驗屍的時候,來的家屬有說
「奇怪怎麼會怎樣,我這個伯公上次見面還好好的,怎麼會變成這樣?」
警察跟他閒聊
「你們上次見面什麼時候?」
家屬
「伯公沒有老婆小孩,我們每年過年都會聚在一起,他都習慣一個人住,種種菜然後去市場賣。上次見面是今年過年呀!」
我記得那時候,離過年至少超過半年了。
驗完屍後,簡單處理。
回到現在。我那天抱著阿吉出門,想說閒著也是閒著,就帶阿吉去那地方探險。
看看網路上的網紅探險鬼屋,那邊有沒有死過人都不知道,我帶著阿吉去探險,那邊絕對是有死過人的。
到了那條小路,事隔幾年,雜草已經高到不能再高了,甚至連曾經是一條路的痕跡都快看不見了。
我勉強往前走了一陣子,抱著胖吉還要看附近有沒有蛇,走到我快不能再走了,才勉強看到那個菜園跟矮房。
菜園已經不像菜園了,上面都是雜草。矮房子也是,上面壓克力補的屋頂洞破了一大片,看起來比鬼屋更像鬼屋。完全沒有一個人曾經在這邊,種種菜,澆澆花,生活過的痕跡。
我看了看附近其實也很懶得再進去看了,還有就是農曆七月也還沒過,還是不要探險好了。
於是我帶著阿吉回到我家附近走一走。
這時候旁邊經過幾個年輕妹子看到可愛的阿吉,蹲下來跟她玩。我在旁邊科科笑著。假裝拉著阿吉叫她不要煩別人,其實是鬆開繩子讓她跟妹子玩久一點。
大家和樂融融,一個美麗的畫面。
到底人來人世間一遭,有留下什麼痕跡嗎?
我倒覺得不需要多想,活在當下多看妹子的時候⋯⋯
啊,不是,是活在當下就好吧!
很久以前 二 館 在 米米瘋ViViFun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親子旅遊景點美食推薦
#雲林親子遊 #斗六必玩必吃
#緻麗伯爵酒店
快來看4K高畫質 https://youtu.be/D-z10fs0OCE
很久以前採訪過雲林,印象最深刻的是"萬年大峽谷",台灣有這樣的地質奇景,真的推薦大家一定要來走走,原本的參觀路線正在建設更好更安全的設施,以後大小朋友就可以放心賞景,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帶孩子欣賞峽谷景觀,有時間還可以看到貝殼化石。另外一個高山"璋湖生態小學"空氣好環境清幽被茶園環抱,學校有5個特別紀念印章,以上這兩個景點比較遠且山路,注意小孩暈車必備品!
第二天飯店免費租借親子腳踏車遊市區景點,雲中街日式建築群改成文創園區,有"凹凸咖啡店"賞斗六老照片聽老闆說故事、"猿樂作香蕉丸蛋糕串IG打卡店、"雲中駐在所"除了有賞文青乾燥花藝還有嚴選在地伴手禮,許多大學畢業生🎓都在這個園區拍照,我也特別喜歡這裡,如果時間多一點建議一定要在凹凸咖啡坐坐,小孩就放生在前方大草坪上玩耍曬曬太陽🌞
肚子餓了可以到西市場吃肉圓,皮厚Q大肉塊好吃😋 東市也有許多必吃,燒麻吉、東市羊肉、阿國獅魷魚嘴,太平老街塔吉特千層蛋糕老屋門市,還有很多好吃的美食來不及喀下肚,只能下次再來好好研究。
"官邸兒童館"有點像台北的親子館,很多兒童書籍,也有許多DIY手作課程。"斗六兒童繪本館"可愛的城堡建築,1-2F全館收藏了世界各地及台灣作家的繪本,全館只有繪本,學齡前幼兒區還有磁鐵牆,放生小孩爸媽可以到旁邊放空喝咖啡☕️😆
"行啓紀念館"這裡有點像華山文創園區的概念,假日有市集,前方大片草地是民眾野餐的好所在,後方有兒童遊戲設施,親子厠所,連沙池都有,小孩最喜歡玩沙沙,媽媽又得到30分鐘清悠😘
住宿我們選擇斗六地標圓環旁的緻麗伯爵酒店,選擇兩種不同類型的親子房,小孩最喜歡有溜滑梯遊戲室整套搬進房間內,專屬獨玩喔!完全不需要擠來擠去搶來搶去還要輪流😆講到這爸媽和小朋友都爽度破錶惹!一入住立馬玩一輪,晚餐飯後再玩一輪,完全放電到沒電狀態然後洗洗睡,隔天早上起床吃美味早餐,早餐可以吃到9:30,回房後又再玩一輪😆
另一天我們選擇有小客廳的親子房,有國王皇后單人椅,還有沙發桌子,方便爸媽孩子午睡時間或是行程結束提早回飯店,爸爸出去打包必吃美食回飯店開Party,南部熱炒便宜又超值,絕對不能錯過。
飯店地點非常好,就在斗六火車站商圈附近,太平老街、東市、西市步行可達,過年期間在房間就可以賞圓環元宵花燈秀,雖然是老飯店全面翻新ING,親子房間空間超大,床很好睡,頭羽絨被很舒適,沐浴備品是飯店精品級的義大利OLIVA艾格尼,不含防腐劑、礦物油、界面活性劑,Panasonic吹風機,水壓和熱水都OK!如果有嬰兒,嬰兒床、澡盆、小椅子、嬰兒專屬沐浴備品都可以提早事先預約。咖啡吧台區除了有綠茶、烏龍茶、藍山咖啡,最重要的是還有古坑咖啡包!保險箱、拖鞋、衣架都有。
附有免費早餐,咖啡、飲品、沙拉、熱騰騰蒸包子饅頭、粥品、吐司包甜點、水果及多樣中式熱食炒飯炒,我們連住2天菜色都不一樣,對了!這裡的奶油及果醬很不錯,在歐洲自助旅遊時,早餐最喜歡吐司上一層厚厚的奶油及草莓果醬,再一杯現磨咖啡或熱奶茶,美好的一天元氣滿滿啊!
住在景區內的飯店大都有免費腳踏車供租借,但這有親子腳踏車,兒童坐椅有2種大小可選擇,幼童和兒童都可以安心使用,在台北我們只敢在河濱公園自行車道騎車,本來還有點擔心騎腳踏車遊老街和附近景點安全嗎?騎在馬路上OK嗎?後來發現南部人也太熱情了吧!遇到路上機車騎士幫我們指路,還建議去哪玩,過馬路亂中有緒,自動讓開真的令人感動,簡單上鎖不怕有人偷車,西市場很多人車子開不進去,騎腳踏車很方便,雲中街日式老屋文創區及太平老街都是騎腳踏車遊玩的景點,有機會有時間真的一定要來試試。
忘了說,入住時飯店會贈送一份在地美食伴手禮,不知道每次是不是一樣,我這次收到知名芽糖餅及泡芙,超好吃超喜歡Der。
Info 緻麗伯爵酒店
http://www.grandearl-hotel.com
雲林縣斗六市中山路6號
+886-5-5341666
很久以前 二 館 在 永安的心情二胡 YungAn's Erhu Fantas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東方Project #ナイトオブナイツ #二胡
東方Project-騎士之夜 二胡版 by 永安
Touhou Project - Night of Knights (Erhu Cover by YungAn)
http://blog.xuite.net/wangan/njb/440769369
東方Project(簡稱東方)是日本同人遊戲社團『上海愛莉絲幻樂團』(日語:上海アリス幻樂団)所製作以彈幕射擊遊戲占大多數的一系列遊戲與相關作品。此系列遊戲的大部份編程、編劇、繪畫和作曲工作都是由上海愛莉絲幻樂團的唯一成員ZUN負責。
《東方紅魔鄉》是東方系列正作遊戲的第六作,是一個縱版彈幕射擊遊戲,同時它也是東方系列在Windows平台上的第一個遊戲。故事描述幻想鄉裡原來是平和的夏日,但是不知為何突然出現了大片紅霧籠罩了幻想鄉的大部分地區。紅霧遮蔽了日光,使得受影響的地區變得既黑暗又寒冷。為了解決異變,博麗神社的巫女博麗靈夢和魔法師霧雨魔理沙向著紅霧的源頭出發了。最終,她們找到了紅霧的源頭—紅魔館(こうまかん)和它古怪而又強大的主人。
紅魔館,一幢吸血鬼蕾米莉亞·斯卡蕾特擁有的西洋風格的大洋館,位於霧之湖邊的一個小山脊上。從外側看去,紅魔館有著一些深紅色的窗戶,但是不多;這是因為主人的吸血鬼體質,於是館內的大部分房間都是沒有窗戶的。屋頂上有一個鐘樓,但是它只會在夜晚敲響。紅魔館的內部空間比外面看起來的要大一些,這是因為女僕長十六夜咲夜擁有操縱時間和空間的能力。
十六夜咲夜(いざよいさくや)是紅魔館的女僕長,也是紅魔館中唯一的一名人類。咲夜並非生於幻想鄉裡,她的名字『十六夜咲夜』是蕾米莉亞·斯卡蕾特取的。咲夜原來是一個吸血鬼獵人,後來被蕾米莉亞打敗,甘願成為吸血鬼的女僕。咲夜的姓『十六夜』意為『每個月的第十六個夜晚』,即滿月之夜的後一晚。咲夜的名『咲夜』,即意為『花開之夜』,和她在《東方花映塚》、《東方緋想天》中的主題曲《フラワリングナイト(Flowering Night)》意思相同。她的主題曲《花開之夜》華麗而帶有神祕的黑暗色彩,讓我們先來欣賞這首曲子:
https://youtu.be/Nb7X5F0hSGA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635948/
今天要用二胡演奏的曲子《騎士之夜(ナイト・オブ・ナイツ,Night of Knights)》是ビートまりお(COOL&CREATE)改編自《花開之夜》而成,第一次聽到讓我非常驚訝,改編後完全風格迥異,強烈的電音、洗腦的旋律、喘不過氣的速度,讓我聽了之後欲罷不能。讓我們先來欣賞的這首改編:
https://youtu.be/djeM-0EHv9I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5878/
這首《騎士之夜》我很久以前就想要演奏了,但礙於速度180太快,一直練不起來。另外,曲子反覆次數太多,需要做些改編,演奏起來才不會太單調。所以這次趁著B站2017二胡拜年祭,決定認真地練琴並小幅度改編。我在曲子中段加入了一段華彩,靈感來自於電影海上鋼琴師的鬥琴片段,由一連串的音型模進,最後接下行音階而結束。演奏時,如果F調的最低音5與#5拉不出來時,可以把內外弦定在CG來演奏。因為這首歌對我來說真的太快,諸多不足的地方,還請各位朋友繼續給予指點囉!
東方的曲子旋律都非常優美,讓我們拿起二胡,一起進入神秘的東方世界吧!ヽ(✿゚▽゚)ノ
========================
東方Project-騎士之夜 二胡版
中文:東方Project-騎士之夜
英文:Touhou Project - Night of Knights
日文:とうほうプロジェクト-ナイト・オブ・ナイツ
作曲:ZUN (上海アリス幻樂団)
編曲:ビートまりお (COOL&CREATE)
原曲發行:2008年9月26日
二胡錄製:2017年1月30日
簡譜:永安
二胡:永安
http://blog.xuite.net/wangan/njb/440769369
1=F BPM=180
6323 713217 66323 7135#5
6323 713217 66323 7135#5
6323 713217 66323 7135#5
6323 713217 66323 5533 575#5
6323 713217 66323 7135#5
6323 713217 66323 7135#5
6323 713217 66323 7135#5
6323 713217 66323 56 1765#5
31 717 21 7175 63 2323 5323
31 717 21 7175 63 2323 #5323
31 717 21 7175 63 2323 531#1
2 6262 3 7373 444 4#45
31 717 21 7175 63 2323 5323
31 717 21 7175 63 2323 #5323
31 717 21 7175 63 2323 531#1
2 6262 32176
31 717 21 7175 63 2323 5323
31 717 21 7175 63 2323 5327
1 717 5 6327 6712 3#567
#53 232 #53 2323 #53 2323 7#517
31 717 21 7175 63 2323 5323
31 717 21 7175 63 2323 5327
1 717 5 6327 6712 3#567
#53 232 #53 2323 #53 2323 733
61 7655 375 61 7655 375#5
61 7655 375 61 7122 175#5
61 7655 375#5 6323 4 327
61 7666 432#2 3773 #4#4#4#5 #5#567
31 717 21 7175 63 2323 5323
31 717 21 7175 63 2323 #5323
31 717 21 7175 63 2323 531#1
2 6262 3 7373 444 4#45
31 717 21 7175 63 2323 5323
31 717 21 7175 63 2323 #5323
31 717 21 7175 63 2323 531#1
2 6262 32176
343#2 2#234 #443#2 2#234
343#2 2#234 #443#2 2#234
5#55#4 4#45#5 6#55#4 4#45#5
5#55#4 4#45#5 6#55#4 4#45#5
6#66#5 5#56#6 7#66#5 5#56#6
6#66#5 5#56#6 7#66#5 5#56#6
717#6 6#671 #117#6 6#671
717#6 6#671 #117#6 6#55#4
343#2 2#234 #443#2 2#234
343#2 2#234 #443#2 2#234
5#55#4 4#45#5 6#55#4 4#45#5
5#55#4 4#45#5 6#55#4 4#45#5
6#66#5 5#56#6 7#66#5 5#56#6
6#66#5 5#56#6 7#66#5 5#56#6
717#6 6#671 #117#6 6#671
717#6 6#671 #117#6 6#55#4
31 717 21 7175 63 2323 5323
31 717 21 7175 63 2323 #5323
31 717 21 7175 63 2323 531#1
2 6262 3 7373 444 4#45
31 717 21 7175 63 2323 5323
31 717 21 7175 63 2323 #5323
31 717 21 7175 63 2323 531#1
2 6262 3 7373 411 767
1=#F
31 717 21 7175 63 2323 5323
31 717 21 7175 63 2323 #5323
31 717 21 7175 63 2323 531#1
2 6262 3 7373 444 4#45
31 717 21 7175 63 2323 5323
31 717 21 7175 63 2323 #53#57
6 666 556 556 531
2 2222 31756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