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耐心等待fed的貨幣政策會議結果,反正,一季內,FOMC極高機率會宣布縮減QE規模,耐心等吧。」
英國金融時報(FT)對49位重量級經濟學者所做的最新調查指出,美國聯準會(Fed)必須迅速縮減寬鬆政策規模不可,並於2022年開始升息,以因應通膨升高,這項調查是由FT與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共同執行,結果顯示Fed的緊縮行動將比目前內部的預測、以及市場的預期更為激進。調查結果與Fed內部的「鷹派」官員立場相當接近,略高於70%的受訪者相信,Fed將在2022年至少升息0.25%,近20%的受訪者預料首次升息將發生在上半年;而Fed最新的預測是將在2023年首次升息,全年將升0.5%,另外,大部分受訪者預料Fed很快就會宣布資產購買措施「退場」計畫,並於明年完成整個程序。40%以上的受訪學者相信,Fed將於今年11月宣布「退場」計畫,31%預料會在12月後宣布。但如果中國中國武漢肺炎疫情進一步擴散,且就業成長停頓,約25%的預料要到明年才會宣布。
經濟學者們指出,最頭痛的是供應鏈更加混亂,預料到年底時個人消費支出(PCE)核心平減指數將比2020年同期上升3.7%,遠高於6月時的3%。近70%的學者也表示,這項指數的年升率「有些」或「非常」可能在2022年底之前都一直高於2%,通膨率可能升高到使Fed降低「最大就業」目標,在勞動市場完全療癒之前就先行提高利率,8月失業率為5.2%,經濟學者預料年底時將降到4.9%。43%的受訪者表示,失業率要到2023年才會回降到疫情之前的3.5%水準,23%預料要到2024年才能達成。
不過大部分學者都不認為未來六個月內美股與美債會出現大賣壓,至於主席Powell明年能否續任?80%以上表示他將會再獲任命,18%相信將由現任理事Bullard德接任,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總裁Robert Steven Kaplan表示,只要經濟前景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仍將支持從10月開始逐步減少每月資產購買,聖路易聯邦儲備銀行總裁James Bullard表示,整體而言,今年將開始縮減購債,並將在明年上半年的某個時候結束。
美國8月非農就業機會成長創過去7個月以來新低,針對勞動力市場復甦步履蹣跚的擔憂,Bullard則不以為然,並指出,如果對抗疫情的這場戰役持續改善,明年勞動力市場可能會「非常強勁」,美國聯準會承諾每月1200億美元的購債計畫,購買國債和抵押擔保債券,直到通膨及充分就業的目標取得「實質進展」,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總裁John Williams則認為,目前通膨已達標準,仍希望看到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聯準會才會宣布在實現就業目標方面,取得了實質進展。Williams也提到,假設經濟如預期持續改善,今年開始放慢購債的步伐就可能合適。
美國聯準會主席Jerome Powell表示,截至7月他與多數決策者意見一致,皆認為應在今年內開始減少資產購買。但隨後公布的8月就業機會成長放緩,聯準會官員預計在9月21至22日再度開會,美國聯準會的褐皮書指出,美國經濟在8月「略為放緩」,新增的病例數再次打擊餐飲、旅遊業。整體經濟仍面臨疫情後價格攀升、勞動力短缺等問題,對於工人的需求持續強勁,但受到離職率增加、提前退休、托兒需求以及額外的失業補貼等因素影響,招聘變得更加困難。部分地區則受到中國武漢肺炎Delta病毒衝擊,重返工作職缺的計畫被延後。
Bullard表示,工作職缺確實存在,只是勞工可能現在不願意接受這些機會。並認為,應該在第1季結束前逐步縮減購債,以給予聯準會更多調整利率的選擇性,Williams則表示,Delta變種病毒對消費者支出和就業成長帶來壓力,預計經過通膨調整後,美國經濟今年成長料達6%左右,明年則將放緩至約2%。Williams也提到,聯準會將把縮減購債的決定與利率調整分開應對,並稱兩者有非常不同的門檻。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5738160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665784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
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因素 在 健身教官-應充明Jimm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找到你的為什麼》
這本書是由著名的激勵演說家賽門.西奈克所寫的. 之前在網路上我已經看過很多次他的演講, 覺得深有共鳴但是卻沒有太大的感動… 一直到我看了這本書之後, 在從頭到尾把他所有的演講在看了一遍, 感受真的完全不同
其實閱讀順序是應該先看他的前一本書 “先問為什麼?” 接下來再看這一本書. “先問為什麼” 這一本書闡明了賽門所提出的”黃金圈” 理論, 而這一本書則是教我們由內而外, 如何來建造自己的黃金圈
什麼是黃金圈 (Golden Circle)? 由內而外應該是 為什麼 (WHY)- 如何做 (HOW)- 做什麼 (WHAT)
我們應該要先清楚自己的動機/價值觀為何, 接下來再明確目的是什麼, 最後則是思考具體手段有哪一些. 但是目前絕大多數的商業行為則是反過來: 我告訴你我是幹嘛的? 我有哪些優勢?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以我們這個產業舉個例子: 我是一名教練, 我有數張專業的證照/比賽經驗, 可以讓你有效的減脂/增肌/變強壯, 麻煩現在請付錢謝謝… 這也是大多數單位公司宣傳的方式. 感覺都是千篇一律, 就算你把自己形容得再厲害, 也很難打動人心. 因為消費者到處都看到到這種宣傳內容. 但是如果利用黃金圈的方式, 有內而外, 先說明我們的信念, 再延伸我們的方向, 最後再導入到我們的產品, 感覺會很不一樣. 例如: 我希望能夠提升全民的生活品質 (WHY), 所以會透過提供正確的運動概念以提升健康的意識(HOW), 這是我身為教練最主要的工作(WHAT). 聽起來就會非常不一樣
因為”為什麼” 是我們的中心價值, 是驅動我們一切行為背後的原因, 是有溫度與情感的.. 而”做什麼” 則是最後的結果, 是有架構, 有系統的. 在”誰會說故事, 誰就是贏家”這一本書裡面, 作者也提出了一模一樣的主張: 絕大多數公司官網上”關於我們” 的介紹中, 都在介紹自己公司的歷史, 服務章程與產品特色, 同時認為以這些資訊就足以讓客戶對於公司有足夠的了解.. 但是要能夠真正讓一位陌生人在短時間產生認同, 最有力道的方式就是說說創立這間公司的緣起, 也就是啟發了創始人/團隊產生行動背後的故事. 大家都愛聽故事, 因為故事有情感, 故事也可以具體說明這個團隊的”為什麼”
而”黃金圈” 理論也與我們人類大腦的構造相似. 在”是我把你蠢哭了嗎” 一書裡面就有提到, 由於人類的爬蟲腦, 哺乳腦, 以及靈長腦的功能不一樣, 因此在不同的狀況下也會以不同的方式影響人類的行為. 黃金圈最內層的”WHY”對應到的是我們的”邊緣腦”, 也就是以海馬迴與杏仁核為主的部分, 主導情緒, 記憶, 信任與忠誠, 沒有語言的空間, 這一個區域連結到”為什麼” 與”如何做” ; 而最外層的”新皮質” 則是負責理性分析, 決策, 組織, 思考, 以及語言, 也就是”做什麼”
有的時候, 我們會說”我感覺不對勁” “就是少了些什麼” 甚至是“一見鐘情”. 這些都是邊緣腦活躍的回饋, 在我們還沒意識到什麼之前, 身體本能地會產生反應. 一般來說, 這都是最真實而直接的. 而我們在成長, 求學, 甚至是工作的過程中常常會因為各種外來的因素, 讓我們漸漸地遺忘了內心真正的熱情, 甚至有人有可能一輩子都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
“是什麼讓你每一天睜開眼起床以後, 迫不及待地願意投入一天的工作呢?” 賽門問. 賺錢是一個結果, 是”做什麼”, 而不是”為什麼”. “為什麼” 是出自內心的, 是一種信仰, 是利他的, 是成就這個世界的. 人類是群居的動物, 在四萬年前尼安德塔人滅亡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習性是單打獨鬥, 因而被我們的老祖宗智人所滅. 而由於幾萬年的群居的生活方式, 人們開始學習互相合作, 成就彼此, 進而促進了文化的發展. 這才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主要原因
然而進入了工商社會以後, 反而變成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就算我掛了也要拖你當墊背的思維, 彼此攻擊反而拖慢了社會永續發展的淺力.. 這一點在作者另一本書”無限賽局” 中有說明, 之後我會再跟大家分享這一本書 (老高梗)
這一本書就是教導大家如何找到自己的為什麼, 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工具書
首先, 你需要找到一位願意聽你說話的夥伴 (教練Coach), 他可以提出開放式的問題, 探索你的價值觀, 回應你的內容, 聽出你自己沒有察覺到的意象 (所以探索”為什麼” 需要第三者, 有很多思維自我是無法察覺到的), 並忠實將你訴說的重點記錄下來, 同時與你一起探索. 與此同時, 你需要配合搭檔的引導, 講述一生之中對你印象最深刻的故事, 並且盡可能地描述細節
那要如何確定越來越接近 “為什麼” 的核心了呢? 就是雙方發現, 在對談當中, 描繪實際情景的細節越來越少, 而敘述情感的細節越來越多!
最後, 要整理出一句話:我想________, 這樣會____________ . 而這句話就是我們在黃金圈最內層的”為什麼”. 例如賽門本人的為什麼就是: 我想我想激勵別人去作感召他們的事, 這樣一來所有人就可以一起改變這個社會!
同樣的技巧, 可以運用在打造企業文化上, 主持人利用小團體活動, 帶領員工思索組織的中心思想與服務方向, 藉以提升整體向心力. 唯有整個公司擁有一樣的中心信念, 才可以勇往直前! 在賽門的一次演講裡, 他提到他曾同時受邀到微軟與蘋果兩家公司演講, 深深感受到了兩間公司氛圍的不同: 微軟每天想的都是如何研發出更好的產品打爆對手 (做什麼), 而蘋果則是不斷思考如何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 (為什麼). 有一次, 賽門剛結束微軟的演講, 接下來到蘋果演講的路上, 他故意跟來接他的蘋果主管說:誒, 微軟新出品的一款平板在功能上比你們的IPAD酷多了! 蘋果主管說: 嗯, 我同意 . 賽門認為, 這就是兩間公司的差別, 堅持 “為什麼” 而努力的公司不會在意他的競爭對手做了些什麼, 只是執行他們的理念, 反而不知不覺地拉開了彼此的距離
“People don’t buy what you do, they buy how you do it”: 人們不會購買你的商品, 他們購買的是你的信念- by 賽門斯奈克, 這句話就跟我之前在好幾位健身大咖的課程中聽到的一句話含意一模一樣 “People don’t care how much you know until they know how much you care” : 直到人們感受到你有多在意他們之後, 他們才會在意你有多專業!
這些年我的體悟就是: 當你自己沒有一些想法的時候, 只好等著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如此反反覆覆的, 很容易迷失了方向, 遺忘了對於生活的熱情. 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就可以真的體會到人家說的一句話: 每一天叫醒我的不是鬧鐘, 是理想!!!
非常好的一本書, 與大家分享, Find your WHY!
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因素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AI 天氣預測用於商業成顯學!從餐飲到零售,還有多元應用
孫嘉君
2021年8月24日 週二 下午7:05·
近年 AI 科技被廣泛應用於許多領域,天氣預測也不例外。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 Grand View Research 報告指出,2019 年全球天氣資訊科技市場規模達 94.1 億美元,預計從 2020 年至 2027 年將以 8.5% 的複合年增長率持續成長。
AI 天氣預測不僅能運用於防災、風險管理,也有企業發展出更廣泛的商業應用,抓準天氣變化影響消費者的行為動向,得以更加貼近消費者需求。例如餐飲業得以促進銷售、減少食物浪費,零售業者則可精準訂貨及投放廣告,挖掘更多潛在商機。
掌握顧客口味,減少食物浪費、促進餐飲銷售
美國科技媒體《Venture Beat》日前報導,全球披薩連鎖品牌必勝客(Pizza hut)透過 AI 分析天氣預測,協助提升銷售。一直以來,必勝客就是樂於擁抱新科技的企業,自 1994 年便開始提供線上點餐外送服務,是最早推出線上訂餐服務的餐飲業者,至今仍不斷做出創新嘗試。
必勝客全球分析主管 Tristan Burns 表示,為必勝客進行數據分析的組織 Pizza Hut Digital Ventures 運用機器學習,透過數據分析,包括消費者輪廓、所在地理位置、當地天氣情況等,進而在客戶的消費過程中,提供個人化的產品推薦。
結合 AI 的天氣預測應用於餐飲業,不僅能幫助提升業績,也能減少食物浪費。根據《Japan Times》報導,日本福岡市正在與日本氣象協會(JWA)合作進行一項實驗,透過分析天氣狀況、溫度、社群媒體貼文和過去銷售數據的預測服務,來估算 660 多種生鮮和加工食品的需求,並將一天分為 7 個時段,預測出銷售最佳及最差的時段,讓商店據此調整訂單與生產量。在上一年度的實驗, 8 家參與企業中有 6 家企業食品報廢減少, 7 間企業的銷售額提升。
作為參與實驗的業者之一,唐人麵包店(唐人ベーカリー)在使用預測服務的兩個月期間,食物報廢較過去減少約 15%、銷售額則增長約 12%。麵包店在預計會下雨的日子減少產量,並且在預計客流量增加的時段,準備新鮮出爐的麵包。
「透過具體的數字,來反映我們以前依賴直覺的東西,是有幫助的,」唐人麵包店的桑野景說,「我們還能夠改變員工的心態,讓他們努力減少浪費。」
精準訂貨與投放廣告,提升零售業績
餐飲業之外,AI 天氣預測也能應用於零售場域。根據美國行銷媒體《AdExchanger》報導,IBM Watson Advertising 透過 AI 分析來自 IBM 旗下子公司 The Weather Company 的天氣數據、精確到郵政編碼的位置數據、銷售數據之間的關聯,以挖掘可用於數位行銷的洞見。
IBM 透過這項服務發現,天氣會激發人們的某些情緒,並可能影響他們的購買行為。例如,美國西北部各州在異常溫暖和多雨的一天,烘焙巧克力和可可的銷量增長了 62%;中北部及東部地區在晴朗的一天,葡萄酒銷量提升 25%。行銷人員可以運用此類資訊來規劃數位行銷活動,並確保在銷售高峰時段具有足夠的庫存。
Watson Advertising 和 The Weather Company 副總裁兼全球主管 Sheri Bachstein 表示,「濕度、溫度和其他天氣相關的數據,實際上非常具有啟發性。」
在日本,也有企業提供結合天氣預測與行銷的服務。據日本《IoTNews》報導,日本氣象新聞公司 Weathernews 提供依據天氣情況投放廣告的服務,讓食品、飲料製造商和零售商等業者,可以針對用戶所在地點的天氣情況精準行銷,例如在容易中暑的地方,投放運動飲料等產品的廣告,或展開相關促銷活動等。
時值炎炎夏日,Weathernews 提供視覺化的中暑風險預測圖,透過精細至每 1 平方公里的網格圖,顯示各區域的中暑風險,共分為「注意」、「警戒」、「嚴重警戒」、「運動停止」四個等級。這樣的天氣預測資訊,能夠有效應用於商品的促銷,以及戶外工作者的健康管理。
此外,除了實體的商品銷售,天氣資訊也能加以應用於線上服務。根據 YouTube Music 的 FAQ 指出,YouTube 首頁的音樂推薦,事實上也會運用到天氣資訊,來推薦用戶當下可能會感興趣的歌曲。YouTube 音樂推薦演算法的分析因素,包括用戶的收聽歷史、使用設備、周遭發生的事情(如節日活動),若有開啟位置權限,用戶的所在的地點甚至天氣,也會納入作為推薦音樂的考量。
運用 AI 科技的天氣預測,發展出多元的商業應用,能夠應用於餐飲、零售,甚至是娛樂產業,為消費者的行為模式提供不同角度的洞察,讓業者採取相應策略行動。然而,天氣也僅是影響購物決策的因素之一,需要經過更多的觀察與實證,才能確保各種奠基於天氣的經營決策,能確實帶來營運成長。
附圖:Weathernews_中暑訊息 API
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ai-%E5%A4%A9%E6%B0%A3%E9%A0%90%E6%B8%AC%E7%94%A8%E6%96%BC%E5%95%86%E6%A5%AD%E6%88%90%E9%A1%AF%E5%AD%B8-%E5%BE%9E%E9%A4%90%E9%A3%B2%E5%88%B0%E9%9B%B6%E5%94%AE-%E9%82%84%E6%9C%89%E5%A4%9A%E5%85%83%E6%87%89%E7%94%A8-110545562.html?guccounter=1&guce_referrer=aHR0cDovL20uZmFjZWJvb2suY29tLw&guce_referrer_sig=AQAAAIAJo6RyvAR-fbjyTvJiXDlKx1Y86j3IV8GomZbfHnPjfFfU3XKaZVCoJIVrXyzaZeTdmrHJbL14Kgej1_WzHugjoNsei24ErgEM2b9ri3nPuGjwlR3tL5ZkSBnNnshUIFKM7nE_UZEkLZu7_f4TikrHNrDUdT4RZc3m-tBK0J_q
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因素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延續著上一集的主題「想要找一份工作安穩一輩子?這樣想,你就會被淘汰!」。
我們談到了「思想遺毒」,會阻礙你生涯的發展。假如你對於我提出的危機,仍然有懷疑或者是保留,那麼你不妨聽聽看這個故事。
十年前呢,就有用手機的人喔,都知道一個品牌,叫「諾基亞」。
他們從1996年開始,連續15年的時間,都獲得全球銷售第一的寶座;而這樣的榮譽呢,在2007年達到了頂峰,為諾基亞帶來前所未有的利潤。
不過就在iPhone推出之後,徹底改變了手機的定義,諾基亞仍然對於這個現象有一點傲慢,仍然覺得自己夠大、夠穩,所以不怕iPhone的威脅。他們覺得呢,沒有必要跟iPhone,甚至於Android的系統,去進行任何的協商跟合作。
正是因為這樣的致命決策,諾基亞並沒有及時的搭上「智慧型手機」這個高速列車,從此呢,就被消費者遠遠的甩開。
甚至於在2017年,它們全面的退出東方市場的時候,他們當時的總裁就說喔:「我們沒有做錯什麼,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失敗了!」
諾基亞確實沒有做錯什麼,而他們最大的問題在於喔~「什麼都沒有做!」
談到這裡你以為我要跟你說,諾基亞之所以會失敗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太迷信過去的輝煌,自以為是的認為就算不創新,沒有跟上潮流,也能夠穩穩的活下去?
但是,其實並不是喔!
我真正要告訴你的就是啊,科技的發展會消滅很多、很多的工作跟公司,但同時呢,也會創造更多新的工作跟新產業。
就像汽車一旦發明之後,馬車伕就不再被需要,取而代之的是鋪路工人,或者是加油站的人員。當ETC上路之後,國道收費員就會被裁撤,這個時候會需要更多的系統維修,和安裝的人力。
因此喔,我真的要說的不是工作消失了,而是當「新的工作」發生的時候,你還做得來嗎?你有能力跟上去嗎?當「穩定」成為你生涯的唯一信念時,你就很容易停止學習跟成長。
如果你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思想」會影響「行動」,而行動會造成「結果」,那麼不管結果是不是你想要的,你都逃不掉啊!
而諾基亞的沒落就是在警告我們,活在網際網路的時代,要是不趁早幫思想排毒、不斷的升級思維,你的人生崩盤也只是遲早的事。
聽到這裡,你會不會很好奇,到底要怎麼樣才能夠知道,自己腦袋有沒有毒?跟得上跟不上時代?
以下呢,我會分析「三種」一般人在生涯規劃的時候,很容易有的「思想遺毒」。讓你明明活在21世紀,但卻繼續用20世紀的腦袋,因而卡住自己,只能被焦慮感淹沒,但是卻找不到任何可以翻身的方法。
第一種思考的遺毒呢,就叫做「太需要正確答案」。
我有一個學生,他嫌現在的工作太累、太操,他想要換工作,也投了很多履歷,結果等到了兩家公司請他去做面試。
在面試完A公司之後,他很滿意A公司的薪水很高,但發現它們的內部鬥爭有點嚴重,這並不是他喜歡的工作氛圍,所以他決定去看看B公司。
而B公司的薪水雖然差了一點,不過員工相處比較和諧,但我的學生又考量到,B公司的產業相對比較沒有前景;所以遲遲下不了決定,不知道該選哪一家公司。
在這個思考的過程裡,我這個學生一直很焦慮,因為沒有人可以跟他保證,選哪一家公司才是「對」的。再加上呢,他太害怕自己選錯,會導致自己的「失敗」。
所以呢,他決定去求神問卜、去擲杯啊!也就是喔,他寧可把責任推給神明,而不是自己做決定,真的是喔,不問蒼生問鬼神啊!
我這個學生就是典型的,把「做決定的成敗」,跟自己「個人的價值」劃上了等號。之所以會有這種心態,其實跟我們從小的學習經驗,是很有關聯的。
在傳統的教育裡面,我們每個人都是身經百戰,看到題目就要在最快的時間裡想到答案,並且做出反應,這樣子才能脫穎而出,或者是順利畢業。
你可能以為這只發生在校園裡,然而這樣的考試習慣,很容易讓我們根深蒂固的認為一切都有「答案」,因而沒有辦法跟「不確定」共處。
因此呢,就算離開了學校,這個習慣還是會留著,當生活一遇到挑戰,我們就很想快的,想找一個「答案」來解決它,然後呢,獲得高分或者是順利通過考驗。
但事實上呢,需有要「正確答案」,它根本就是個假議題。因為就算神明幫你做了決定,也不代表你從此以後就能飛黃騰達啊;任何決策的重點,都是在做了決定之後,才是真正的開始。
就像你決定結婚,並不是結了婚之後,從此以後就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而真正的考驗,都是在結婚之後的生活經營,這是一樣的道理啊。
如果你也認同在快速變動的21世紀,任何看起來很對的答案,過一陣子就會被推翻,所以呢「太需要正確答案」,這其實是一個有問題的觀念。
如果你想要升級到更有適應力的想法,那麼你首先要修煉的,就是啊「別讓感覺走在前面」這個功夫。也就是說,你要很小心的覺察自己的思考重點,別把力氣放錯了地方。
要是你滿頭滿腦的只想著「如果選錯了怎麼辦呢?」,讓這樣的焦慮走在前面的時候,你就什麼事情也都做不了。
你只會一直用「過去」的經驗,想「現在」的事情,而妄想要預測「未來」。這樣的思考方式,你到底是想要幫助你自己,還是在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呢?
說到這裡啊,就讓我想起自己的經驗。我跟嘉玲在創立「啟點文化」之前,我們也曾經有創業失敗的經驗。
如果你問我:「再次創業,會不會擔心?」,說沒有是騙人的。但我想邀請你想一想,如果我們讓那些擔心,跟害怕的情緒走在前面;而不是很務實的,去計算「假如最壞的情況發生了,我們會有哪些具體的損失?我們是否承擔得起?」
如果呢,當年我們讓情緒走在前面,你今天就不會認識「啟點文化」了。
我們之所以能夠下定決心,是因為我們很清楚,在21世紀面對「失敗」的定義,就叫做「原來這樣子做,會得到這樣的結果」這樣子而己。而這種對失敗的「重新定義」,才是能夠幫助我們面對未來的關鍵思維。
在我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當中,會用很實際的方法,讓你學會面對生命的關鍵選擇時,該怎麼想?
特別是剛剛的例子,多數人沒有辦法下決心,是因為把自己卡在失敗的「感覺」裡;而不是務實的去評估「如果最差的結果發生,我是否能承受?」,以及啊「在什麼樣的條件底下,會有最差的結果?」
其實只要你能夠想清楚這些,要做決定與下決心,其實就不困難了!
再來,第二種落後的觀念,那就是認為「只要認識自己,一切就會沒問題」。
坊間很多談「生涯」的書籍,和專家都會告訴你,找到自己的天賦或熱情非常的重要;所以你一定做過不少的生涯測驗,或者是人格特質的測驗。
想透過這些標準化的測驗,來發現自己的優勢,像是有沒有語言啊、藝術啊、數理啊…這些天份?
等到確定之後,就往那個方向走,覺得呢「選對了」就應該沒問題。這就讓人產生一個很大的迷思,那就是一定要找到「熱情」,才能開始。
所以我就發現喔,很多人終其一生最大的熱情,就是不斷的在找熱情。
於是客觀來看喔,他只是從一個興趣換到另外一個興趣,在本質上,並沒有為自己累積任何資源、能力或者是認知啊。
你覺得不斷找熱情的人生,會是個「好人生」嗎?
相反的,還有一些人喔,他們確實已經找到了自己的熱情跟召喚;可是這也不等於,他們可以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啊。
其實呢,「熱情」是個生涯的假議題;過好人生的關鍵,是你有沒有具備「創造結果的能力」?因為只有具備「創造結果的能力」,你才能夠讓眼前的事情得到圓滿。
就像我常說的「幸福並不是找到『對』的事來努力,幸福是透過做『對』眼前的事情,去引發出下一件『更對』的事啊!」
如果沒有「創造結果的能力」,就算找到了「熱情」,那又怎樣呢?所以呢,創造結果的能力,才是你是否能過上好人生的關鍵指標。
這就讓我想到一個賣座的國片,「海角七號」的導演,魏德聖先生。他就是一個擁有熱情,但同時也能夠創造結果的最佳典範。
「海角七號」是魏德聖導演的第一部劇情長片,然而呢,對魏導有一點認識的人都知道喔;其實在拍「海角七號」之前,他真正想拍的電影,是「賽德克巴萊」。
只是當時礙於自己的知名度不夠,找不到足夠的資金,所以呢,他抓住了「海角七號」的機會,盡一切的努力,後來「海角七號」叫好又叫座;這才讓隨後的資金到位,一圓他拍攝「賽德克巴萊」的夢想。
不管是「找錢」還是「找資源」,它就是創造結果的一部分,而不只是空有拍片的熱情。也因為魏導有這樣的能力,才能夠讓他的電影,一部部的繼續拍下去、繼續走下去啊!
在我的實務經驗裡,也看過很多有熱情、有才華的藝術家,他們鬱鬱不得志的主要原因就是呢,他們只做自己開心的事、覺得只要有才華,別人就應該看見他、肯定他。
他們沒辦法彎下腰,從頭培養更核心的基本功;更不懂得去務實的修煉「創造結果」的能力,就只會發夢啊、漫談啊,才會把自己困在原地。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裡,你想要過好人生,就得先搞清楚,做什麼能夠為你創造出結果?你必須做「有效的努力」,而不是「為了做而做」;然後再把自己的人生,都浪費在「瞎忙」上面。
在【過好人生學】裡,我會陪伴你建立「創造結果」的能力,包含怎麼樣聚焦在高價值的事務上、如何優化自己在做的事、還有建立起學習反饋的機制,這些會讓你透過「創造結果」的過程當中,走向你自己真正滿足的道路上。
經典的電影《教父》裡,有一句很棒的台詞,它影響了很多人,這句話是這樣說的:「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楚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而看清事物本質的第一步,就是要先為你的思想把把脈,看看自己的腦子裡,是否仍有上個世紀的思想遺毒。如此這般,你才能夠真正看清楚,二十一世紀究竟是什麼樣的新世界,而提早做準備。
所以呢,敬請期待「過好人生」系列的第三集,我會跟你好好的來探討,第三種思想的遺毒,以及啊我們面對未來的新思維,陪伴你一起看清楚「過好人生」的本質。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而然如同今天內容所提到的,要怎麼樣過好人生?我們近期推出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歡迎你的加入。
詳細的課程內容與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期待能夠透過這一門線上課程,跟你一起活出你想要的「好人生」。
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因素 在 探究影響直播購物消費者購買決策之因素-以高中生為例-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探究 影響 直播購物 消費者購買決策 之 因素 -以高中生為例. Watch later. Share. Copy link. Info. Shopping. Tap to unmut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