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FB首播
【印度聯考年年傳作弊醜聞 暴露教育體制缺陷】
一排人就站在緊臨考場教室的圍牆上,或者攀爬上百頁窗向教室裡丟紙條,這是印度日前舉行10年級及12年級學測考試的現場,這些光明正大當著校方及警察面前,爬牆的 送字條的,正是幫學生們作弊的槍手大軍。
這還不是最誇張的,她是印度比哈爾邦的文科狀元,17歲的魯比拉伊在2016年 12年級畢業考,滿分500分的考試當中拿到了444分,但印度媒體採訪她時,她的回答令所有人大吃一驚。
(魯比拉伊/2016文科狀元)
政治學講的是什麼內容,政治學是有關烹飪的學科
這個回答令外界大為懷疑,拉伊的高分怎麼考來的,果然在接受複試之後,拉伊一題都沒有答對,被印度警方以涉嫌考試作弊罪嫌逮捕,同一天,印度法院還調查了考出485分的理科狀元,因為這位理科狀元連水跟H2O之間,是什麼關係也搞不清楚。
印度人口眾多,根據統計,每年平均有1700萬名新鮮人,爭取僅僅只有550萬份工作機會,而教育是讓印度年輕人,從貧困翻身的最重要管道,為了進名校 拿到好學歷,從國中 高中 到大學入學考,每年都有嚴重的舞弊醜聞,其中以醫學院和理工學院最為搶手,平均每年60萬人,競爭四千個公立大學醫學院名額。
(安妮塔/印度醫學院院長)
醫學 牙醫 工程學,這些都是很專業的學科,所有學這些專業學科的人,也會被人尊重 另眼相看,考高分對於印度學生來說相當重要,相比去年公立大學讀書
,在私立大學讀書的成本很大,家長希望孩子有所成就,所以家長有時也會給孩子施加壓力,希望他們考高分
英國衛報報導,印度還產生了專門幫人作弊的團,已經發展為組織化經營,有人專門解題 有人負責傳送答案,英國廣播公司BBC更指,印度甚至發展出各種科技商品 專門用來作弊。
(BBC記者)
這是我們昨天在印度日用品商店買的,這是什麼呢?這是一件作弊背心,在這件背心的領口有個迷你麥克風,它和背心內部的迷你手機接收器相連,加上這個
稍等一下,這個迷你的藍芽耳機,注意看,這是一個非常小巧的天線,把這個東西放進耳朵裡,然後把題目告訴外面的人,他們再把答案傳回來
(藍迪塔/兒童心理學專家)
印度學生的思維完全是拘謹的,因為正確答案都是老師告訴他們的,這也可以說是作弊,因為這不是具有思考性的作業,學生認為重要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因為我們要求一個完美的結果,所以學生會為此投機取巧
由於作弊太嚴重,印度軍隊在2016年2月招兵筆試中,要求考生們半裸上身在草坪上趴著寫考卷。
(招兵考試考生)
我們先被搜身,然後被教官帶去操場,軍官讓我們把除了內褲以外的衣服都脫了,我覺得很尷尬,但軍官告訴我 這是為了檢查作弊,我只能努力適應
不知所云的假狀元,光明正大爬牆的槍手大軍,揭露的是印度整個教育體制的問題。
「張邦妮學歷」的推薦目錄:
- 關於張邦妮學歷 在 嫩空姐日誌 Being a Flight Attendan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張邦妮學歷 在 螺螄拜恩的實話實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張邦妮學歷 在 維若妮卡 Veronica Ye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張邦妮學歷 在 [新聞]「紙盒裝熱食」恐吃進2毒素…食安專家建- 看板Anti-Cancer 的評價
- 關於張邦妮學歷 在 食品技師張邦妮:給您最親民的食安知識 的評價
- 關於張邦妮學歷 在 食品技師張邦妮| 安心食代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張邦妮學歷 在 邦妮學歷-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6月 - 網紅排名情報站 的評價
- 關於張邦妮學歷 在 邦妮學歷-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6月 - 網紅排名情報站 的評價
- 關於張邦妮學歷 在 最新趨勢觀測站- 張邦妮ptt的推薦與評價,PTT、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張邦妮學歷 在 最新趨勢觀測站- 張邦妮ptt的推薦與評價,PTT、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張邦妮學歷 在 張邦妮學歷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張邦妮學歷 在 張邦妮學歷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張邦妮學歷 在 張邦妮學歷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張邦妮學歷 在 食品技師,薪水難度沒有師級PTT評價>Re: 問卦奇怪 - 7106 的評價
- 關於張邦妮學歷 在 Fw: [新聞]「紙盒裝熱食」恐吃進2毒素…食安專家建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張邦妮學歷 在 纖暢酵果十益菌ptt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張邦妮學歷 在 纖暢酵果十益菌ptt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張邦妮學歷 在 纖暢酵果十益菌ptt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張邦妮學歷 在 食品技師,薪水難度沒有師級PTT評價>Re: 問卦奇怪 的評價
- 關於張邦妮學歷 在 鈣鎂優健哪裡買 :: 藥品看得懂 的評價
張邦妮學歷 在 螺螄拜恩的實話實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贈書】【好書分享:驚悚推理小說《社交動物》】
「妳好美、好有錢、好有才華❤ 我要殺了妳、成為妳,搶走妳的人生🔪」
閱讀《社交動物》有種暢快淋漓的愉悅感,一翻開就停不下來,腦內聲聲呼喊:「不要停~不要停~」(被巴頭),是故,個人強烈建議睡前勿讀本書,在「睡眠時間」和「一路奔向結局」間,你會毅然決然選擇後者,而且看不完睡不好,看完也睡不好,整個人處於亢奮狀態,為了內容之高潮迭起、文字如歌的行板、看透社會之犀利視角激昂不已,忍不住回味字字句句。所以我馬上將《社交動物》列入個人2019十大小說名單,因為它值得。
《社交動物》是部深刻描繪女性複雜陰暗面之驚悚小說,全書沒有過於血腥的描寫,但一寸寸都令人打從心底發寒,讀者別想從字裡行間找到任何救贖或溫暖的火光,夜夜笙歌的奢糜表面下,正如張愛玲所言:「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蚤子。」
像我們看慣了的那些好萊塢電影,出生於新罕布夏州的露依絲對紐約充滿不切實際的幻想,以為這座華美的都市終有一日會將她珍惜地捧在手掌心,盡情發光發亮。然而露依絲在紐約的泥坑浮浮沉沉了八年,年近30、身兼三職、捏造學歷,只能求得一日溫飽。那些閃閃發亮的鄉下女孩成功記,只存在於電視、電影,她沒有比較特別,紐約對露依絲棄如敝屣。
某日露依絲與上天的寵兒菈薇妮亞相遇,相對於住在布魯克林區的露依絲,年輕漂亮得天獨厚的菈薇妮亞居於紐約上東區的高級公寓,這位千金名媛擁有天使似的美貌、讓所有節食女孩憤怒啃咬小黃瓜之款款纖腰、如金色瀑布般流洩之豐厚長髮。不僅有外表和財富上的優勢,她自耶魯大學輟學,每位文人作家的詩句皆倒背如流,連發個IG都引用艾德娜.聖文森.米萊的詩作(對我而言,光是詩人的名字就夠長了好嗎?),人們甚至不敢嫉妒她,彷彿嫉妒展開雙翼、翱翔於高空的女神是一種褻瀆。
菈薇妮亞自信、不羈、熱情、任性,紐約對她敞開每一扇大門,她是每場宴會的貴賓,人人都想當她的朋友,但是菈薇妮亞獨獨選擇了不起眼的露依絲當其閨密,邀露依絲同住豪華公寓,一杯杯高級香檳、一件件霓裳羽衣皆由菈薇妮亞支付。最重要的是她引領露依絲進入紐約的神祕殿堂,最頂級的地下酒館、最高尚的高級劇院,最下流的色情酒吧(話說本書也是一部紐約上東區觀光指南),都有她倆自拍的身影,照片一發上IG,即湧來成千上萬個讚嘆,每個人都希望成為菈薇妮亞與「她的露露」,一同暢飲人生,喝到只剩餘沫沉渣。
然而,「跟菈薇妮亞生活在一起雖然像場美夢,但你沒有說『不』的權利!」故事未停留在「從此以後,公主與侍女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這個圈子從來就不真正屬於露依絲,為了完美扮演「菈薇妮亞最好的朋友」,露依絲在炫目光燦的鏡面舞池跳舞時,她小小的世界也在慢慢崩解。同時,她發現菈薇妮亞隱藏的秘密。
作者塔拉伊莎貝拉伯頓的寫作筆法純熟,緊張感伴隨每個章節步步進逼,文體架構如詩如散文如夢中囈語,字字晶瑩如玉,閱讀期間彷彿捧著一只晶雕玉琢的琉璃碗,讀者如獲至寶又小心翼翼。最終,琉璃碗仍在強大故事張力之重擊下碎成片片,如夢初醒撿拾碎片之際,一個不小心,琉璃碎片便於手心劃下一道道鮮血淋漓的印記。
《社交動物》刻劃之層次多元且深邃,不僅諷刺流於浮華之虛假社交生活、女性錯綜複雜的友情面向(書中每人都有可恨之處,沒有人完全無辜),最重要的是藉由社群媒體製造的虛像,竟能誘引那麼多人如癡如狂,成為陰謀設局之利器。作者以銳利視角洞察人心,成就了這部驚悚懸疑小說的巨大成功,《社交動物》就像一個壞習慣,你永遠甩不掉對它的癡迷。
【抽獎辦法】如下:
1、 這裡有『三本』新書,要送給網友,有興趣的朋友請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索取。
2、 留言請留:『《社交動物》: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人就是有辦法運作某些事─猶如社交動物。』
3、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19/05/07(二)晚上十一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得獎者名單。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19/05/08(三)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社交動物 #塔拉伊莎貝拉伯頓 #SocialCreature #TaraIsabellaBurton #臉譜 #飢餓遊戲製作公司Lionsgate已買下電影拍攝權 #Goodreads好讀網超過八百則五星好評 #邦諾書店2018夏季新銳作家名單 #各界齊聲推薦 #紐約時報 #紐約郵報 #Vulture雜誌 #BBC藝文版 #女性時尚網站Refinery #時尚娛樂網站Popsugar #生活風格網站Brit+Co #推理 #驚悚 #恐怖 #螺螄2019小說類十大名單
★城邦:bit.ly/2IUVYYN
★博客來:bit.ly/2VCyEVI
★金石堂:bit.ly/2vzp9aU
★誠品:bit.ly/2Y3w34K
★讀冊:bit.ly/2DHHkzO
張邦妮學歷 在 維若妮卡 Veronica Ye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演奏granados的~東方, 把它轉貼過來囉 !
訪問者:台灣古典音樂網專訪小組 (簡稱Q)
受訪者:鋼琴家 維若妮卡 (簡稱 維)
曲目:葛拉納多斯 東方
Q:談談您的求學歷程特別之處?
維:我大學是唸英國愛丁堡大學,攻讀藝術史與建築史,還有學習文學及語言學,這期間也有學習鋼琴。我的鋼琴起步很晚,小時後有學習但是國中時就中斷了,一直到十九歲才重拾鋼琴。後來會決定走上音樂是我真的非常非常喜歡,內心有一種很強烈的熱情,好像不做這件事情就不對的感覺。
雖然中斷很久,但在我決定要走音樂以後,遇到很多貴人,我當時遇到一位波蘭音樂家Janusz Piotrowicz,他是一個非常棒的鋼琴家,他現在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指揮,是皇家愛樂(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的指揮,他非常重視人文精神的培養,以音樂做了很多人道關懷的事情:包括他開音樂會的所得都捐給非洲興建學校,這讓我好像遇到了一位現代史懷哲一般。因為他都在做這些事情所以也沒有時間收學生,我非常幸運的在他百忙之中成為他唯一的私人學生。我跟他上課方式也很不同,如果他有空回到英國時我就跟他上課,常常一個月至三個月才上一次課,每次上課都是一整個早上與下午,彈完琴後我們還會一起去看展覽或表演。而他不願收我學費,讓我從第一次上課就非常不好意思,我曾問他我想將學費捐給他的基金會可以嗎?但他說他不要我的錢,可是他要我答應他,如果未來我可以幫助別人的時候,他希望我去幫助別人,這就是我之後要付給他學費!他藉著音樂,給我的是整個人文與藝術的指導,是用整個生命在教我的一位心靈導師,我也期許自己以後能是這樣的人。
Q:您與傅聰夫人-卓一龍教授學習,有哪些印象至今深刻的事情?
維:我是在皇家音樂學院的時候跟Patsy(卓教授)學習,在音樂技巧上,她幫助我完全放鬆並開發了我與音樂合一的肢體語言。音樂內涵上她最重視精神性的傳遞。她完全是以一種奉獻的心在教學,是一位用心在關愛學生的音樂與生活的老師。我有一次上課,因為就快要比賽了,我帶了非常多的曲目去,一堂課原本是一個半小時,當老師下個學生來了,可是我的曲子還沒聽完,她就叫我先去五樓傅聰的琴房練琴,然後中間老師一有空檔,她就會叫我下樓繼續上課,而午餐晚餐就是老師就親自下廚,我們邊吃飯的同時還是邊聊著音樂!就這樣我一整天從早到晚都在老師家,都在練琴及上課說音樂。Patsy老師根本不管是不是只收了一次學費,她就是願意把全部她能給的都給學生。除了音樂上無私的給予,她也很關心我們的生活,就像是我在英國的媽媽一樣!有一次有同學搬新家,Patsy老師那時已經六十歲了,她就開車去學生家裡幫忙刷油漆!我真的是非常珍惜這樣美好的師生關係,她身體力行的教導我們成為一位謙卑的藝術家,讓我看到一位音樂家內在的人文光茫。
Q:您有機會彈琴給傅聰聽嗎?
維:其實很遺憾沒有機會彈給他聽,不過總是聽到他在樓上練琴。如果他在家的話,一定是在樓上練琴,如果是早上的鋼琴課,一定會聽到傅聰在彈二十四首蕭邦練習曲,因為他規定自己每天要先把二十四首練習曲彈過之後才會開始練習其他的曲目。我常常在早上前往老師家的途中,遠遠的就聽到他在練習蕭邦練習曲﹔而如果不是早上,傅聰就會練音樂會的其他曲目。不過有時候蠻緊張的,有時我在上課時,會聽到他從樓上走下來一邊著吹口哨,就是在吹我正在彈奏的曲子﹔或是正好某一天我在練的曲子跟他樓上正在練習的曲子是同一首時,那時就會更緊張了。
Q:請您介紹一下英國皇家音樂院的環境?
維:因為我從來沒有唸過音樂班,一直到唸完愛丁堡大學才進入了整個都是音樂的環境,我去皇家的時候已經是唸研究所文憑與碩士。那時我感覺像是進到了天堂一樣,因為音樂學院是我夢寐以求很久的地方啊!我發現在皇家(RAM)的同學們真的是非常集中注意力,目標很明確要把音樂做到好,這點讓我感覺非常的興奮。硬體設備算是很好,我入學時剛蓋好一個新的音樂廳,表演的場地多,表演的機會也很多。鋼琴系有很多的大師班,幾乎是每週都有各地的鋼琴名師或著名鋼琴家來給大師班。我也結交了一些非常有創意的朋友,我覺得與同學的互動給我非常多的學習。雖然學校歷史很久,但身在其中時覺得這是一個年輕又很有活力的學校,還有許多當代音樂的演出,尤其是學校為國際頂尖作曲家辦的Festivals,(如Kurtag, Ligeti, Arvo Part…) 這類演出幾乎都是場場爆滿。
Q:您也有創作一些曲子嗎?您喜歡創作嗎?
維:我自己很喜歡創作,不過我認為自己是個pianist,不是composer,我從來沒有學過作曲。不過我有一些作品,他們是自然而然跑出來的,像是音樂來找我,我就把他紀錄下來而已。這首作品是寫給我最喜歡的舞者Alina Cojocaru,她是當今倫敦皇家芭蕾的首席。有一天有一段旋律一直在我心中繞,繞了約兩個月的時間,一個晚上我在兩小時的時間內將它全部寫出來:給長笛與鋼琴~因為這旋律有東歐的氣習,一種惆悵孤寂,像極了Alina的氣質(她是羅馬尼亞人),我於是就將它名為。寫完後長笛老師幫我錄音下來寄到出版社,我也把錄音拿到皇家歌劇院請警衛轉交給Alina。在一次Royal Ballet演出之後,我到後台請Alina簽名,當她在我的節目單上簽名時,我告訴她,我就是那位寫的Veronica,頓時我看到Alina的眼中閃著雀躍的亮光,
她說:’It’s you, isn’t it! I love it, totally love it!!! I listened to it and I cried…’(原來是妳!我好喜歡這曲子,真的好喜歡,我聽著都哭了出來!)Alina的回應對我來說也是個驚喜!我於是開心的告訴她:’前段的惆悵,如同追求完美境界的藝術家,所享受的孤獨世界﹔而光明的中段如同妳的芭蕾舞劇裡的童話與仙境…’Alina接著說:’You captured so much of me! I put this in my ipod so that I can listen to it everyday! I wish one day someone will choreograph this piece into a dance…’ (妳把我都描繪淋漓了!我已經將這首曲子放上我的Ipod所以我能每天聽!我希望有一天有人能將這首樂曲譜為一支舞蹈…)那晚,皇家歌劇院的後門,我的心燃著一股難以言喻的喜悅!的樂譜在2008年三月在倫敦正式出版,我也期待著有一天,有人能將這首樂曲譜為一支舞蹈!作曲對我而言真是生命中最美麗的意外!
Q:請您分享在歐洲演出時有趣的經歷?
維:我一直很喜歡在音樂廳以外的地方演出,在歐洲有很多這樣的機會。我在愛丁堡的時候我去過蕭邦的故居演出,那是蕭邦到蘇格蘭巡迴演出時住在愛丁堡的地方;我也有在羅馬一個王子的莊園演奏過;另外還有薩爾茲堡的地窖、古羅馬的廢墟等等。我會很喜歡這些地方,因為它是除了音樂以外,我可以跟整個場地、
人文背景作對話,像愛丁堡蕭邦故居就是以沙龍音樂會為傳統,那種傳統一直被保留下來,在每一年的蕭邦逝世紀念日都會舉辦沙龍音樂會,如同以往的方式不對外公開,僅以邀約的方式邀請圈內好友欣賞,它整個場景就保留了維多利亞時期的裝潢,還點著熊熊的火爐,進去以後一群觀眾圍著你,就好像回到十九世紀中的場景,整個感受力完全不一樣,我會介紹一點音樂背景,大家可以喝點小酒、吃點東西,有些音樂上的交流分享。
我曾經在郵輪上演出,我去兩次地中海,一次波羅的海,我並不是駐船樂手,是屬於外聘演奏古典音樂的音樂家,音樂會時間安排一個禮拜有兩場,不會安排在下船的時候表演,就如同遊客一樣也可以跟著一起下船遊玩。我在郵輪彈琴最大的感受是覺得音樂跟海好像,rubato好像永遠都不停止,而且每一次rubato都不一樣,就像音樂一直流動著。在地中海上演出時,我會希望我的音樂可以跟我們要去的地方有關連,所以我特別挑了一些關於地中海的音樂,比如說西班牙快到了,我就會演奏Granados西班牙舞曲,快到義大利時我就演奏李斯特的巡禮之年,還有一位早期義大利鍵盤作曲家Galuppi的作品,我就把這些音樂集結起來成為我在郵輪上的演出曲目。
Q:這次出版的專輯<來自地中海的琴詩>是來自郵輪上的靈感嗎?
維:地中海是人類西方文明的發源之地,我在演出中一邊演出一邊到各地方去玩,並且常常看海,看海之時我就會想著我的音樂,就這樣開始構思我的專輯了。我覺得這些曲子如Granados西班牙舞曲,他的<東方>及<安達魯西亞舞>兩首比較有名,但其他首就比較少人在演奏﹔另外像Galuppi的錄音很少﹔而Rimsky-Korsakov作了一曲大編制的管絃樂曲<西班牙綺想曲>,我因為想要挑戰鋼琴獨奏的音色,所以自己改編了這曲為鋼琴獨奏版。還有我覺得台灣朋友很少機會聽到希臘的古典音樂,我有一位希臘作曲家的朋友Anastazios,他也是個詩人,為我作了三首鋼琴詩曲。這些都是很好聽的曲目但是卻因為錄音很少而人們沒有很多機會能聽得到曲目,我很希望把他們介紹給愛樂者。去年在地中海巡演的時候,海給我很多的靈感,所以我下了郵輪之後就開始規畫這張專輯,此外,我也希望這些很好聽的音樂也可以豐富到平時不聽古典音樂的人。
Q您喜歡錄音還是演奏?
維:演奏跟錄音很不同,錄音有一部份不是我很喜歡,就是錄音要求每一個音都一定要正確,如果你要作成一張CD的話是不能有任何錯誤的,但演奏的話比較在意臨場感,你沒有辦法再回去改正錯誤,你比較會專注在你音樂上的表達,但是錄音除了音樂上的表達還要很專注在不能彈錯這件事情上,很多時後是要一直重複彈奏的,一直重複也會流失掉你原先詮釋的初衷,真的跟演奏很不一樣。
Q:您也跟其他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合作,請您分享一下這中間的樂趣?
維:我跟很多其他藝術家合作,跟舞者合作過,也跟詩人合作過,我的波蘭音樂家老師也寫詩,也會作曲,他剛好有一首詩,同時是他的作品叫作<眼淚>,當時搭配鋼琴,把詩投影在牆上,讓文字隨著牆壁呈現不規則的狀態。我做這類型的劇場音樂會時有個重點就是:鋼琴絕對不能變成伴奏,而是藉由與其他藝術的合作來賦予整體演出嶄新的意義!跟舞者的合作都會花比較多時間準備,我在英國的室友就是一位舞者,而我的妹妹是插畫家,我們住在一起,所以我練琴時他們就一個畫畫一個跳舞,大家在玩樂的狀態之中,很多創作是從中出來的。所以對我而言創作是很自然的,重點就是要帶著音樂用心的生活。音樂對我來說就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總是在想著音樂、思考音樂、感受音樂,就像我吃東西走路都會想。又譬如看一幅畫,或讀一首詩,偶而就會冒出一段音樂…。
我跟舞者共同創作的音樂小舞劇<卡蜜兒>,卡蜜兒是雕刻家羅丹的情人,她是我非常喜歡的女性雕刻家。我十六歲時第一次看到她的作品,覺得她有很多想說的苦留在心中沒有說,那時我就希望未來能幫她說出一些東西。有一次我彈蕭邦的C小調夜曲(作品48),前段很內省深沉,發展到後段非常的澎湃,我就把這曲跟卡蜜兒的細膩的女性氣質連結起來。然後我跟我的舞者室友分享,我們就開始一起慢慢編舞。她將自己當作是卡蜜兒的雕像,從一塊靜止的石頭慢慢跳出卡蜜兒的內心世界,配著我的音樂一句一句伸展,音樂結束時她的舞姿擺成一座卡蜜兒非常有名的雕像叫作<遺棄>。其實很多時候我沒有特別去創作,但是就是用心的去生活,去感受所面對到的其他藝術,很多靈感自然就會連結在一起。藝術雖然是不同形式表現,但其實很多內在元素是共通的,也提供給我們相似的情感經驗,這也是藝術非常有趣的地方。
Q:您目前持續進行哪些事情呢?
維:除了專輯的宣傳和既定的音樂會行程,我也受邀成為文藻學院的駐校音樂家。我之前在愛丁堡時,每年都參加愛丁堡藝術節,這個藝術節給我很大的影響,因為走在路上到處都是表演,每個人只要走在路上一定會參加到表演。我認為古典音樂其實不是那麼艱澀難懂,很希望自己可以盡一份力推廣古典音樂,我跟學校建議作一個「文藻音樂節」,類似愛丁堡藝術節的方式,在校園做開放性的音樂會,讓來來往往的學生不聽到都不行!
此外還繼續與舞者創作新的鋼琴小舞劇,因為下半年受邀到紐西蘭去巡迴演出我們的新作品。
我是一個非常理想主義的人,我相信感動本身就是一種淨化作用,也許一時間看不太出來,但是我相信感動是會提升人的內在,所以我們如果可以多蓋一些音樂廳或美術館,其實我們可以少蓋一棟監獄,這就是我最想讓更多人聽到古典音樂的最大原因。
2010 七月 台灣 高雄
音樂家需要愛樂者的支持 愛樂者需要音樂家的專業 請大家支持台灣音樂家.
張邦妮學歷 在 食品技師張邦妮:給您最親民的食安知識 的推薦與評價
【#邦妮幫您解答】 您好,我是邦妮,我是國家高考食品技師。 我以專業承諾,我們的產品絕對: 使用有效原料劑量充足有感 標示清楚公開完整食安檢驗 ... <看更多>
張邦妮學歷 在 食品技師張邦妮| 安心食代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你吃益生菌總是沒效嗎? 該怎麼做會更好呢? 快用三分鐘學會吃對益生菌吧! 【點下面】歡迎挖寶分享~說明更詳細生活食安知識大 ... ... <看更多>
張邦妮學歷 在 [新聞]「紙盒裝熱食」恐吃進2毒素…食安專家建- 看板Anti-Cancer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Food_Safety 看板 #1Z3oKcAH ]
外食族注意!「紙盒裝熱食」恐吃進2毒素…食安專家建議這樣做
2022年8月31日 記者劉靜/綜合報導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響應減塑運動,不僅能減少塑膠汙染,也可以避免塑化劑毒害人體,
因此改用紙製餐具如紙盒、紙杯、紙碗等,取代原本習慣使用的塑膠袋。對此有食品技師
指出,紙類餐具的螢光增白劑、油墨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根據《TVBS》報導,食品技師張邦妮透露,市面上常見的一次性紙製餐具,主要可分為三
大類:
1.紙袋容器:是一種可防油的食品包裝用紙,經常被用來包裝薯條、炸雞、雞排等油炸食
物,但本身並不防水。
2.塗蠟紙容器:材質厚實、防水,可作為冷飲的容器,若飲料或食物的溫度超過40℃就不
可使用。
3.塑膠淋膜紙容器:內面塗有塑膠淋膜,可防油、防水,也可盛裝熱食,大部分外帶用的
紙盒或紙碗都屬於這一類,材質可耐高溫達90-110℃,若是微波加熱的容器,更可耐熱至
140℃。
張邦妮表示,以紙製餐具取代塑膠袋,確實可降低接觸塑膠毒素的風險,但紙類餐具仍可
能有油墨、螢光增白劑等有毒物質,而且食物的溫度越高,有毒物質被釋放出來的機率就
越高,因此建議民眾外帶時,記得自備環保餐具,才能真正安心。
https://reurl.cc/XVRgy0
--
男女都應該好好孝順自己父母! 但 怎會有人叫別人辛苦生養的女兒 孝順自己? (臉在...?)
大小姑是《不孝女》? 想凹媳婦幫她孝順? 真XX!!! 媳婦孝順娘家的時間 被"瓜分"在婆家?
[新聞] 照顧年邁爸媽 〈女兒〉多過兒、媳 2013/06/16 https://tinyurl.com/ltbrghb
[新聞] 富達調查:7成台灣女性自認經濟獨立 https://reurl.cc/akga0Y
[新聞] (台灣) 女性45%有大專學歷 超越男性的39.3% https://tinyurl.com/jubqrby
自己的女兒:(婚前+婚後)都好好愛護吧! 若不窮,<婚後>別...(賣?丟?) 給夫家(養)!!!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od_Safety/M.1661936934.A.291.html
※ 編輯: sony577 (111.243.109.153 臺灣), 09/05/2022 03:07:2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