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英國建築師Nigel Coates師從Bernard Tschumi,更曾接手AA Unit 10擔任Master。本次展出的作品《#滑雪場》使用各色的粉蠟筆以帶有速度感的筆觸,在墨筆底圖上作畫,畫面下方可以看到金色的字跡寫著一些詞彙,像是「talk說話」、「watch觀看」、「ski滑雪」等等,加上畫面中筆直的白色線條,不僅表現出滑雪的活力與能量,也讓滑雪這項運動的速度感與動態躍然於紙上。
建築師Nigel Coates和他的學生們發展了一套富含流行文化的建築美學,從龐克音樂、時尚、影像和印刷品中擷取元素以進行建築設計,在當時AA院長Alvin Boyarsky的鼓勵下,在1983年和學生們發行了的Narrative Architecture TOday #NATO 敘事建築雜誌,探討設計、建築與城市文化等多元觀點。
聽聽建築師現身說法!
Nigel Coates - Narrativity Equals Creativit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8VVoOjCzuI
++++++++++++++++
聚變:AA倫敦建築聯盟的前銳時代
Drawing Ambience: Alvin Boyarsky and the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展覽介紹│http://jam.jutfoundation.org.tw/exhibition/2946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1的網紅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Ep038 - 熱愛文字的建築藝術家:馮紀涵⠀ .⠀ 這週,離島人小節目邀請到的是熱愛文字的建築藝術家:馮紀涵⠀ 這傢伙目前在施泰德藝術學院攻讀建築碩士,同時也在綠建築雜誌 做專題撰稿⠀ .⠀ 一般對於建築的看法多停留在物質或說實體層面,馮紀涵目前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社會學和心理學,透過聲音及身體行...
「建築雜誌」的推薦目錄:
- 關於建築雜誌 在 忠泰美術館 Jut Art Museu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建築雜誌 在 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建築雜誌 在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建築雜誌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建築雜誌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建築雜誌 在 hketvide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建築雜誌 在 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建築雜誌 在 iBT數位建築雜誌 的評價
- 關於建築雜誌 在 260 TA 台灣建築雜誌ideas 的評價
建築雜誌 在 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專欄 地景故事EARTHWORDS / 孟宗 ▎
從「我需要一點空間」到都市中的「開放空間」,「#空間」如何從一個單純代表距離的名詞,成為設計學院中深奧的概念,甚至是現代地景中的社會改革手段?空間本身彷彿不可觸摸,但是卻又受到量體所圍合。在這樣的虛實辯證下,它卻成為一種媒介,可以廣納四海、兼容並蓄。
正如老子道德經著名的段落中所說: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爲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爲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爲利,無之以爲用。
在今天一切都虛擬化、圖象化的世界中,一切關於美好世界的想像彷彿都那麼的遙遠虛幻,對於空間的討論能夠把我們拉回生活的周遭,以及其中所隱含的美學和社會意義或許值得我們再度省思。
_________
眼底城事五週年問卷 #我們需要你的意見
 ̄ ̄ ̄ ̄ ̄ ̄ ̄ ̄ ̄
問卷由此去▸ ▸ https://reurl.cc/avpmXQ
--
https://eyesonplace.net/2021/01/08/16059/
建築雜誌 在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香港 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後疫情時代跨海來台🏠🏠
看好台灣不動產發展潛力,被 #英國權威建築雜誌《Building Design》評比為世界百大建築設計事務所的 #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Ronald Lu & Partners,簡稱:RLP)決定跨海來台設立據點,並將以「#綠建築」與「#大眾運輸導向發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簡稱TOD)」等建築設計項目作為台灣業務發展初期目標。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建築雜誌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Ep038 - 熱愛文字的建築藝術家:馮紀涵⠀
.⠀
這週,離島人小節目邀請到的是熱愛文字的建築藝術家:馮紀涵⠀
這傢伙目前在施泰德藝術學院攻讀建築碩士,同時也在綠建築雜誌 做專題撰稿⠀
.⠀
一般對於建築的看法多停留在物質或說實體層面,馮紀涵目前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社會學和心理學,透過聲音及身體行為的實驗做研究。⠀
除此之外,也希望能聊聊藝術學院建築系需要學習、涉略的內容⠀
.⠀
同時,以出國留學而言,比較熱門的依舊是英語系國家如英國、美國、澳洲等⠀
離島人想知道為何馮紀涵會選擇德國的研究所?⠀
而在德國留學的這段時間內,又有什麼樣的心得與感觸⠀
.⠀
#離島人⠀
#施泰德⠀
#淡江建築
.⠀
經歷:⠀
- 德國 施泰德藝術學院/法蘭克福國立造型與藝術學院攻讀建築碩士⠀
- 台灣 綠建築雜誌專題撰稿者⠀
- 台灣 淡江大學建築系 專任助教 ⠀
- 台灣淡江大學建築系⠀
-------------
🎧離島人們的經驗交流播客平台
A podcast platform, shares experiences of those who are offshore.
🎬 Youtube | https://bit.ly/ho_youtube
🎙 參與錄音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interviewform
🎧 收聽 on Spotify | http://bit.ly/podcast_humansoffshore
👉🏼 Follow us on Instagram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ig
👉🏼 Follow us on Facebook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fb

建築雜誌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大佛猶在:貫穿三千公里的壯遊行記」介紹
訪問作者: 王維寧
內容簡介:
青年建築師王維寧的絲路探索
貫穿三千公里的壯遊行記
看見現代西域的險與樂、苦鹹與濃香
自己的視野,不需要別人給
出走、探索、冒險、壯遊
數千年累積的文化,如今還在不在?
民族之間,他們是怎麼生活的?
我帶著建築人對文化應有的敏銳與態度
從大城到大漠、大山到大水
三千多公里的路程
只為了探索彼此之間,別樣的人生風景
--王維寧
這是九○後出生的台灣年輕人的中國西北觀察日誌,他和兩位同伴橫越中國西北三千一百三十餘里,乘坐火車、高鐵與巴士、汽車超過四十幾回,徒步八十萬餘步,從溫暖的平原到寒冷高原天山,從綠油油的田野到了無生機的戈壁灘,走過與現代高樓相鄰的黃沙陋巷,見證維吾爾族人樸質樂天的生活景況,在新疆大草原的氈房裡,和牧民共飲鹹奶茶和暖呼呼的羊肉湯。旅途中,每天都有新鮮事,有時得吞下鹹到發苦的炒麵,下一頓又被豆腐腦的濃香救贖。吸納了不同文化、種族與階層的故事,有盛情難卻的交往,也有狡詐欺騙的伎倆,點點滴滴都是不可磨滅的記憶。
三十二天的天涯行腳,他遇見各式各樣的人,有敲竹槓的司機、賣假票的騙子、坐地起價的糕餅小販,也有爽朗好客的蒙古大叔、同樣浪跡天涯的背包客旅人、對台灣著迷的伊寧牙醫……。每一個偶遇的身影,都為這段旅程增添燦亮的色彩,如斑斕的莫高窟壁畫,提醒他,佛始終在敦煌。
作者介紹: 王維寧
1993年生,花蓮人,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建築學系學士,現任德國HPP國際建築師事務所建築設計師。
父親為大學教授,兒時曾隨父母工作赴美國念書,喜愛旅遊與冒險,對文化及建築倍感興趣。
大學畢業設計作品曾收錄於《台灣建築雜誌》第TA266期。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建築雜誌 在 hketvide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由PMQ和中國建築雜誌《城市.環境.設計》合辦的「十年百名建築展」,徵集了過去10年間,中港兩地在高速城市化下的建築呈現。(更多內容:http://topick.hket.com/article/1669290)

建築雜誌 在 iBT數位建築雜誌 的推薦與評價
AI時代已經來到我們的面前,建築智慧化也已經成為了各個建案的顯學,但光靠「AI」、「智慧」這些名詞,你能感受到他將帶給我們甚麼樣的衝擊嗎? ... <看更多>
建築雜誌 在 260 TA 台灣建築雜誌ideas 的推薦與評價
Aug 7, 2018 - Vol.200~Vol.250. See more ideas about house styles, row house design, residential building design. ... <看更多>
建築雜誌 在 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建築》走過了四分之一世紀! 1995年,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創辦。《台灣建築》月刊扮演台灣建築暨空間設計發展的見證者,忠實地紀錄台灣當下之整體面貌及創作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