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援泰國民主,人民自己作主」記者會
Taiwan Alliance for Thai Democracy - 台灣推動泰國民主聯盟、綠黨主辦:
🇹🇭🇹🇭 |||
台灣推動泰國民主聯盟與綠黨於10/22(四)共同舉辦「聲援泰國民主,人民自己作主」記者會,聲援目前在泰國政府宣布緊急狀態之下,基本人權受到侵害的泰國人民。本次參與聲援的團體及個人眾多,包含立法委員范雲、立法委員邱顯智、台灣民眾黨、台灣基進、香港邊城青年、西藏台灣人權連線、台灣東突厥斯坦協會、大馬青年、新住民人權協會、台灣人權促進會、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臺灣青年民主協會、臺灣民主永續平台、台灣制憲基金會、同志諮詢熱線等。除了呼喊中文口號「聲援泰國民主,人民自己作主」以外,泰國學生亦帶領現場參與團體一同比出此次泰國民主抗爭活動的三指手勢,以泰文呼喊口號,聲援泰國追求民主自由的人民。
台灣推動泰國民主聯盟發言人那琪表示:台灣推動泰國民主聯盟成立的目的是為了支持泰國民主運動和亞洲民主運動。泰國政府濫用權利,限制媒體報導的權利,並任意逮捕異議人士。台灣推動泰國民主聯盟將對2014年透過政變取得權利的軍政府首腦、泰國總理帕拉育·占奧差將軍提出訴求,包含一,停止騷擾人民與媒體並釋放抗議活動有關的抗議者;二,廢除緊急命令,並廢除曼谷地區嚴重緊急情況的公告;三、泰國總理大臣帕拉育·詹歐查將軍及附隨內閣成員總辭;四、議會必須立即召開特別會議,以接受人民版本的憲法草案;五、根據民主憲法改革君主制。
立法委員范雲表示,在台灣的泰國學生願意站出來,表現出對泰國年輕世代追求民主改革的勇氣,並對推動民主改革扮演重要角色。范雲呼籲泰國政府除了應立即釋放被逮補的抗爭者之外,也應該聽見人民的訴求盡快修憲。
立法委員邱顯智表示,泰國於16日宣布緊急狀態之後,緊接而來的清場恐怖的行動,從記者、青少年、兒童都遭到逮補。民主國家應該透過公開辯論陳述意見,而不是發布緊急命令打壓不同意見。他希望台灣的立法院可以進一步聲援泰國。
綠黨秘書長張竹芩:今年我們聲援泰國的民主運動、去年開始我們聲援香港反送中運動、撻伐新疆維吾爾族被中共政府種族清洗等等,都應該是我們展現身為一個人類該有的作為,不分黨派和國家,這是作為人的基本精神。我也想邀請台灣人,藉由聲援他國民主運動是,回頭檢視自己:台灣的民主,夠成熟了嗎?我們是否還有很多威權世代留下來的思想、作法、政策,是需要全盤改變的呢?綠黨作為一個關注人權的國際政黨,邀請大家一起支持台灣推動泰國民主協會和泰國抗爭者的訴求,人民自己作主。
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施逸翔表示:2005年高雄捷運泰國移工的抗爭運動,是台灣和泰國人民少數的連結。但由於台灣仍有許多泰國移工為基礎建設付出勞力,台灣有義務關心泰國移工母國的人權狀況。泰國政府目前的行徑已經違反公政公約對言論自由的保護。期待泰國運動符合學生跟人民的訴求下盡快落幕,如果情況惡化,台灣政府應該難民庇護,立法院難民法。
香港邊城青年秘書長關朵雅表示,香港去年發生的事情今年在泰國也發生,因此能夠感同身受。在台灣的青年團體和香港團體已經成立反泰國威權的聲明,希望邀請大家加入聲明,並密切關注泰國、香港、台灣的民主狀況。
新住民人權協會理事長楊聰榮表示,希望台灣人透過這次機會正確理解泰國民主運動的歷史和訴求。楊聰榮指出,亞洲的民主運動和民族運動,都有互相協助的例子,自己作為野百合學運參與者,就深深受到1970年代泰國學運的啟發和影響。稍早的時候,泰國學生有擔心在台灣發起活動會受到不必要的干擾。台灣人應該監督政府,要求政府保護泰國學生在台的基本人權。
西藏台灣人權連線理事長札西慈仁先生表示,西藏人流亡60多年,不斷對中共抗爭。在這當中,達賴喇嘛不斷告訴西藏人民,建立民主政府的重要性。從這次泰國人的遊行中,可以看到泰國人愛自己的國家愛民主,所以要改變自己的國家。札西慈仁呼籲,讓我們此時此刻跟泰國人站在一起。
大馬青年召集人梁聖宇表示,作為一個關心馬來西亞民主發展的留學生,真心佩服現場或前線的泰國人。馬來西亞人也有追求民主改革的決心,希望可以串連一起對威權和獨裁發動革命。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秘書長邱伊翎表示,泰國警方的暴力鎮壓完全沒有考量合法性、必要性和比例原則;模糊的緊急命令,將導致更多人被逮補。泰國政府應該對和平集會的人的安全負責。
臺灣民主永續平台發起人林謙表示,新南向政策不應該只停留在促進貿易投資和招攬國際學生,更應該以台灣引以為傲的民主和自由,影響亞洲其他的國家,發揮真正的Taiwan can help。林謙建議蔡英文總統應該發言聲援泰國人民改革政治體制回歸民主憲政的訴求。
臺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從2019年香港街頭到現在看到泰國追求民主改革,青年民主協會一向支持泛東亞追求民主自由,因此這次也站出來聲援。張育萌呼籲大家,加入臉書上聲援泰國民主的連署活動,給予泰國的青年朋友支持。
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楊剛研究員表示,總共約有65000名泰國人居留在台灣。過去政府曾基於人權因素拒絕遣送批評杜特蒂菲律賓移工,希望此時也能同等對待在台灣抗議泰國政府的泰國人民,落實兩公約內法化,不能讓外籍人士的人權保障有任何模糊空間。
民眾黨賴香伶主任林恕暉表示,台泰互動密切友好,蔡政府也應該聲援此次活動。同時台灣一直沒有難民法,因此民眾黨立法院黨團支持難民法修法。讓西政治難民的處理可以法制化。基進黨組織部主任李雨蓁亦呼籲蔡政府應明確支持奶茶聯盟。時代力量國際部主任劉仕傑質疑:台灣政府對於泰國學運的態度是什麼?賴清德副總統和總統府發言人都很愛在社群網路上用奶茶聯盟的口號,但真的有要正面挺學運嗎?前陣子外交部發言人說:我們尊重奶茶聯盟,但台灣政府沒有特定立場。劉仕傑批評,民進黨還記得的對抗威權的勇氣嗎?奶茶聯盟不應該只是俏皮口號,希望台灣政府能有多一點點支持泰國公民社會的發言。
台灣制憲基金會活動組織部專員詹宇賢指出,泰國正在面臨非常重要的憲政改革時刻。台灣制憲基金會的理念是,憲法不應該是冰冰冷冷的法條,而是人民的幸福白皮書。期盼泰國人民也能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憲法。
———
成為黨員》http://goo.gl/GHAHVu
成為志工》https://bit.ly/3nKuG8z
線上捐款》http://goo.gl/dmZ94R
#捐款給綠黨可以抵稅喔
廢除君主制英文 在 陶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泰國的抗議,是百分百的「世代革命」。
泰國下一代普遍受教育,英語和世界觀廣闊,只要看看近年泰國電影展示的創意和邏輯,曼谷餐廳商場的品味設計,許多環節,直追日本,就知道這一代的泰國人,不可能再接受東亞式的君主統治。
自從蒲眉王四年前逝世,王儲繼位成為拉瑪十世,這兩代泰王的品格修養,相差太大,對此泰國人民心知肚明。
泰國雖仿效英日,實行君主立憲制,但泰國本身的遠東農業文化基因太深厚,泰國皇室的某些權力和法律無法與時俱進。譬如私下妄議泰國皇室人員,包括其寵物,都可被判最高入獄35年。
上一代的蒲眉王愛民如子,即使時生政變,定海神針,沒有大問題。現在這一個不行了。
中國人一直信奉的「明君專制」,到了21世紀的泰國,證實無法再生效。但是下一步,到底是改革君主制、保留君主立憲制;還是廢除整個君主立憲成立共和,卻是非常重大的問題,泰國下一代要吸收其他國家被惡性病毒入侵的先例,必須非常慎重。
然而這是下一步的事。這段泰國年輕人用英文致父母的訊息,香港年輕人面對同樣的所謂家庭撕裂,應該覺得很熟悉。
東方的父母面對抗爭的子女,都有同樣的怪責。但是泰國下一代的邏輯思維強更為清晰。希望泰國的父母展現出比他們一些鄰國或鄰近城市的同代人展現出更高的智商,與文明世界接軌,而不是向野蠻和愚昧的層次墮落。
Good Luck Thailand 🙏🙏
廢除君主制英文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兩天,藍營男性候選人種種荒腔走板且極度歧視女性的言論讓我十分不悅,不時以蔡英文總統的女性身分、未婚且無小孩等來大做文章,在貶低台灣第一位女總統時,亦將女性生命價值簡化成只剩生物繁衍功能.
我詫異地想,這些掌有一定財富、權勢與政治影響力的男性,腦袋竟裝有如此刻板落後的性別印象,為了選舉,甚至毫不遮掩地拿出來攻擊對手!裝著這樣腦袋的人,傳統保守至此,可以跟我身邊這群沙漠中人聊聊啊,肯定很談得來!也因而讓我想讀些摩洛哥婦運資料.
─────
圖:在摩洛哥婦運先驅Malika Al-Fassi努力下,女性開始享有受教權.
標題:《摩洛哥婦女運動的濫觴》
如同埃及,摩洛哥女權主義與獨立運動息息相關且始於左派政黨,性別平等運動同時也是婦女的戰鬥,儘管國家獨立促使摩洛哥在政治與社會運動都更往前一步,然而女性並沒有因為跨過這個歷史門檻,得以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摩洛哥婦女運動是一個根植於摩洛哥文化,極為複雜的社會運動,以連續性及實用性為特徵,起源可追溯至四O年代中期的「純淨姊妹協會」(«Sœurs de la pureté»,阿語«akhawaât assafâ»)與其創始人Malika El Fassi(1919-2007).
Malika El Fassi堪稱摩洛哥婦女運動先驅,早年投入反抗法國殖民政府的獨立運動,更是摩洛哥獨立宣言六十六位簽署人裡,唯一的女性。
1944年,Istiqlal政黨的婦女部創立摩洛哥婦女聯盟(l’Union des femmes du Maroc),並與共產黨建立聯繫,兩年後,Malika Al-Fassi創立「純淨姊妹協會」並擔任主席,在那個人民愈來渴望國家獨立的時代,這兩個組織成為最初的婦女組織代表,其政治立場接近獨立民主黨(PDI),代表了摩洛哥即將獨立前,第一批女權主義論述.
1947年五月,第一屆「純淨姊妹協會」大會在Fes舉行,第一任會長Habiba Guessoussa號朝所有女性加入戰鬥。
在PDI所屬的周刊«Démocratie»裡,一群婦女以尖銳問題,大膽挑戰oulémas:如果伊斯蘭像您所說,在歷史上所有時代與所有社會裡,建立了保障婦女權利的制度,讓女性擁有極高的社會地位,人人平等,那麼為什麼在穆斯林法律中,女性證詞的效力只有男人的一半,甚至全然無效?為什麼要用「女性極少虔誠且不太聰明.」的聖訓來侮辱女性?
「純淨姊妹協會」戮力於打破改革派意識形態所建立「以男性為保護者」的狹隘框架,要求女性解放,積極呼籲婦女參與國家政治,要求讓女性獲得投票權和參選權,致力於推動女性識字掃盲以及法律上的性別平等.
「純淨姊妹協會」深信教育是解放婦女唯一方式,藉由教育來促進社會變革,爭取婦女權益,也應對抗無知與文盲,廢除不良傳統並分享知識.埃及女權運動亦帶給「純淨姊妹協會」三項追求:廢除一夫多妻制,在私領域受到尊重,以及女性參政權.
1957-1958年,《個人身份法》moudawana頒布時,Malika Al-Fassi譴責了其中固有的父權性質,呼籲在財產繼承上的性別平等,以及廢除一夫多妻制。1962年,摩洛哥頒布第一部憲法,保障公民在法律上的平等,卻也確認了moudawana施加的性別不平等。
Malika Al-Fassi本人與「純淨姊妹協會」與摩洛哥王室保持極為友好的關係,「純淨姊妹協會」更以Lalla Aïcha,蘇丹Mohammed ben Youssef的女兒為現代女性標的人物,在1947年發表的著名演說中,公主Lalla Aïcha公開宣告,她的父親:「期望所有摩洛哥婦女投資在教育,盡全力讓自己接受教育,一個國家的文明與進步是以教育水準作為衡量標準.」
摩洛哥公主Lalla Aïcha堪稱現代女性典範,摩洛哥獨立後,1957年,她率領婦女代表團前往大馬士革參加第一屆阿拉伯婦女代表大會,更長年擔任摩洛哥駐外大使,曾駐英國(1965-1969)、希臘(1969-1970)和意大利(1970-1973),豐富的歐洲外交經歷增加她在人權議題上的合法性.
在摩洛哥取得獨立後,女性訴求並沒有得到政治上的迴響,當時政治決策者的優先項目在於建立強大堅實的國家,並且在阿拉伯及國際社會佔有一席之地,即便政府大力鼓勵男孩與女孩就學,然而婦女議題被降為其次。
摩洛哥婦女沒有放棄,在許多認同民主的男性(決策者、知識分子、人權倡導者與社運人士等)支持下,婦運人士意識到只有法律上的平等才能打開其他權利的大門,是而奮力於讓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中處於邊緣地位的《個人身份法》(La Moudawana 或稱 Code du statut personnel)可以得到修改.
性平戰鬥體現在各個層面,從記者與女性作家的阿拉伯文和法文著作,各政黨活動與日益活躍的民間團體,形式與參與者愈形多元,許多女權協會也與摩洛哥民主運動建立緊密聯繫。
來自婦運人士的社會批判,慢慢形成力量,影響政治領域,在一個相對開放的君主制度下,加上知識分子對《古蘭經》新詮釋慢慢軟化伊斯蘭保守勢力,以及民主政黨的支持,女權運動取得穆斯林/阿拉伯世界前所未有的進展,亦即促進《家庭法》的根本改革:摩洛哥婦女同樣有權要求離婚並獲得子女監護權,可拒絕在十八歲之前結婚,這連帶讓一夫多妻制增加執行難度.
摩洛哥婦女運動的獨特性在於,女性既是傳統的守護者,又是社會變革的推動者。漸漸地,婚姻與生育不再是女性生命唯一價值,愈來愈多婦女投入到之前只保留給男性的專業領域,如政治、文學、藝術、電影、繪畫等等,表現突出.然而女性依然無法與男性平起平坐,享有同等的公民權利.
話說阿任走入摩洛哥,是在2010年底,前往摩洛哥人權組織服務,當時身邊圍繞著社運人士與女權運動者,不管是家暴、性侵、女性受教權亦或參政權等議題,在當時聽來,只覺理所當然不過.
直到走入撒哈拉,真實地在傳統社會裡生活,不時驚訝於傳統束縛與宗教包袱之難以打破!至今,許多年輕女孩在受完基礎教育,便在家裡分擔母親勞務,等待嫁人,為人妻,為人母,重複老祖母那一輩的舊時生活,遵循古老生命價值.
這時才忽然發現,啊,原來當初我在人權組織遇到的那些婦運人士堪稱稀有動物,人數雖少,卻以及堅強、毅力與戰鬥力,推著摩洛哥朝更為平等開放的方向前進.
無論修法亦或議題提倡,總得放入伊斯蘭教義的脈絡裡去思考,這是在台灣不可能發生的,畢竟摩洛哥是個遵循伊斯蘭教義的國家,有時不免讓國家進步緩慢,可社運人士不曾氣餒,持續前進!
至今,我都還能想起那些婦運人士的氣度與光芒,驕傲,自信,堅定,且身上有著濃烈的母性特質,卻又比多數摩洛哥男性強悍剛毅.
在摩洛哥生活,才真的較能感受到女權運動在這樣的社會裡,有多麼不容易.
匆匆整理完這些資料,忽然寬心許多!性平運動本來就不容易推動,早在一九四O年代中期,摩洛哥婦運人士便已提出廢除一夫多妻制的訴求,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摩洛哥男性依然能合法擁有四個妻子.
相較之下,台灣雖然因為不同陣營間的政治與宗教立場,時常吵吵鬧鬧,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這份珍貴難得的自由民主為改革開放保留了一個極大的彈性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