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早安
面對中國的陰謀,臺灣太溫和!
中國自2008年12月開始實施的「#千人計劃」,近日引起歐美澳、日本等國警覺。為了防範高階學術人才流失,甚至是各種科學 #專利技術 遭竊取。美國已率先進行強化監管技術外流的機制,以獲得政府資金補助的研究計劃作為對象,要求這些研究人員在參加海外的人才延攬計劃,或接受外國資金時都須公開。日本也擬在今年立法跟進美國該項管制措施,力求讓國家科研量能透明化。
而面對中國恫嚇威脅不曾停過的臺灣其實早就面臨高階學術人才遭計畫性挖腳。國文在上個會期便注意到中國挖角我國科研人才的陰謀,除了在質詢台上公開向科技部長要求監理徹查外,也向行政院提出書面質詢,可惜獲得的回覆相對消極,處置措施最多只有「#不准予補助」、「#追回計畫補助款」等方法,性質上屬於事後補救,而未有如美、日等國採取「#事前預防」的揭露措施。且調查結果緩慢,截至目前全國查獲數僅10人(?)
舉 #違法赴中 兼職的臺大化工系教授李篤中為例,從2009年起致長達11年與中國哈爾濱工業大學合作,再向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取得金額逾新台幣1,000萬元的研究經費。經由教育部調查認証後,以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33條之1,並以第90條之2開罰,雖然依違規情節,當未限期申報或未改正可連續開罰,罰鍰的額度最高50萬元。對比取得的上千萬研究經費,罰鍰金額比例是否真能起嚇阻作用?主管機關或是行政院若再不重視研擬積極因應對策,臺灣恐淪為培植軟實力輸出中國的溫床,努力究成果將輕易被中國「整碗捧去」。
「床太軟補救方法」的推薦目錄:
- 關於床太軟補救方法 在 郭國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床太軟補救方法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床太軟補救方法 在 雙寶媽咪副食品&育兒Onlin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床太軟補救方法 在 [問題] 床太軟怎麼辦- 看板e-shopp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床太軟補救方法 在 太軟的床墊如何改善?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床太軟補救方法 在 床墊過軟過硬造成身體負擔容易壓傷自己! 健康2.0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床太軟補救方法 在 租屋處床墊太軟- 居家生活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床太軟補救方法 在 枕頭太高、床墊太軟…2個省錢妙招「改造寢具」更好眠 的評價
- 關於床太軟補救方法 在 高雄床墊-床墊超市 - Facebook 的評價
床太軟補救方法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需要愛的小孩,會用最不可愛的方式索求你的愛。
我發現許多家長認為,要求孩子多幾分尊重並施加更嚴格的處罰,就能改變孩子的行為,但事實並非如此。如果你希望幫助孩子努力控制自己的行為,給予他疼愛與溫暖是最快速且有效的辦法。
如果你給孩子的處罰太過嚴苛,他只會把重點放在對你生氣,而不會思考自己犯的錯。
取自《告別玻璃心的家長強心針》
……………………………………………………………..
各位朋友,早安:
昨天我們直播的時候,談到過度重視處罰作為教養手段,常有的困境是:一個人不想討論自己可能的錯誤或軟弱。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600512630595411/
「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
給孩子愛,是讓孩子有動力。做好孩子的榜樣,是讓孩子有個方向。
很多時候,我們在愛孩子之前,就先給予處罰。有些父母乾脆放棄了,宣稱自己的處罰,就是一種愛,這普遍見於傳統的教養論述。
愛一個人要學習,作為孩子的榜樣最難。很多父母本身沒被好好愛過,所以也不知道,一個能愛人的人,可以如何在給孩子界線的時候,同時傳達愛。
具體的作法,不管是版面上的文章或直播,大到理論,小到具體應對方式,可以說什麼話,可以做什麼事,我們也都分享與示範了。不少朋友也共襄盛舉,一起提出自己的成功經驗,有不同選擇讓朋友們參考。
但我也理解,不少父母要承擔生活壓力,就已經很疲累了。像我版面上的文章常常篇幅很長,有些人根本靜不下心來看。就算看了,也不一定願意練習。願意練習,也不一定能接受自己不斷的挫敗。
所以我常祝福,祝福我們以月、以年為單位,慢慢調整。有些父母說,常常是覺得自己當父母有些心得了,孩子也大了。
過去總有遺憾,但我們著眼現在,在當下自在。不管我們能做多少,看到我們付出的努力,給自己肯定,最實在。
祝願您,試著付出有界線的愛,這是很快能感受到愛的方法!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1126254431091441/
……………………………………………………………..
如何改變做法
【文/ 艾美・莫林】
海蒂和傑夫中止與狄倫的負面相處模式,是必要之舉。在花更多時間和爸媽好好相處後,狄倫漸漸開始願意遵守規矩。他們只不過做出了微不足道的改變,狄倫的行為就有了翻天覆地的不同。
你只要稍稍改變自己的教養方式,就能對孩子的行為和你們的關係帶來極大變化。好消息是,運用更有效的管教策略永不嫌遲。
▍評估你的領導技巧
回想你曾遇過最糟糕的主管或老闆。或許你高中的第一份工作曾經遇到很可怕的老闆,或是你目前工作的老闆也不是什麼好咖。總之,花點時間想想不好的領導者有哪些特質,拿一張紙寫下你想到的所有形容詞,像是「無禮」、「善變」或是「難搞」。
完成這份清單後,把紙翻到另一面,開始想想你遇過最棒的主管。或許你曾經有個上司善解人意又親切和藹,或是之前的主管讓你覺得備受鼓勵且動力十足。盡可能找出可以形容這類主管的詞彙。
兩份清單都完成後,想想這兩種主管對你的工作方式帶來了什麼影響?你在哪種主管手下工作時的表現最佳?接著再想一下下,哪份清單比較符合你的教養方式。「慣老闆」清單上的哪些字可以用來描述你?你的孩子覺得「好老闆」清單上的哪些字是在說你?
不管是在公司還是在家,好的領導者能夠鼓舞他人全力以赴,發揮最大潛力。如果你對孩子來說是個好主管,你就會激發他最好的一面。如果你嚴重缺乏領導能力,他就不會願意遵從你的指示。
▍建立明確規定
不妨想一下,在沒有速限標誌的情況下開車會是什麼樣子?如果你開得太快,警察就會把你攔下來,即便你說不知道速限,還是得吃下罰單。
要你猜速限是多少太奇怪了,對吧?但我們常常這樣對待孩子。我們希望他們可以透過觀察發現要遵守的規矩是什麼,可規矩又會隨著當下的情況變化,搞得孩子一頭霧水。
家中四歲大的小朋友沒辦法理解,為什麼他在遊樂場可以對他的朋友大叫,但在圖書館對同一個朋友做同樣的事情,你就要他提早回家。還有,為什麼在家看見奶奶時跑過去抱她是件好事,但奶奶在醫院時奔跑著去看她,大人就要生氣。
當你們進入一個新的情境時,記得先跟孩子說清楚自己的期望,你可以說「我們在圖書館要用走的,也要小小聲講話」,或是「在飛機上,我們要坐在位置上,安全帶要繫上,講話也要輕聲細語」。
寫下清楚明瞭的規範並放在顯而易見的地方。規定要愈簡單愈好,不要變成兩百頁的家庭生活說明書。
以下是所有小朋友都需要的五種規範:
1. 與道德相關的規定。制定像是「說實話」和「拿別人的東西要先問」等規定。
2. 有益健康的規定。制定像是「早上起床和晚上上床前要刷牙」和「吃飯前洗手」這類的規定。這類規定可以幫孩子建立每天固定的生活常規與健康習慣。
3. 有益安全的規定。這類規定應該要對身心方面的安全有益,像是「騎單車要戴安全帽」與「和別人說話要親切有禮貌」。
4. 鼓勵良好社交習慣的規定。建立可以教孩子尊重他人的規範,像是「開門前要敲門」以及「別人講話時不要插嘴」。
5. 幫助孩子為真實世界做好準備的規定。制定能夠讓孩子知道如何面對現實人生責任的規範,像是「你必須把百分之二十五的零用錢存起來」,以及「寫完功課和做完家事才可以看電視」。
這份家規清單必須適用於家中的所有人。有些規定會因孩子而異,像是門禁或睡覺時間等等,你不需要把這麼細的規定也列出來(除非列出來能幫助孩子守規矩)。但務必要讓孩子知道破壞規矩的後果是什麼。
▍打造溫暖有愛的環境
當我建議瑞克對他十二歲的兒子卡麥隆多點疼惜、少點敵意時,他大聲說:「他不先放尊重點,我才不要尊重他!」瑞克和卡麥隆過去幾個月以來一直意見不合,他們的關係也降到了冰點,兩個人幾乎不和彼此說話了。卡麥隆幾乎無時無刻不在頂嘴和爭辯,現在他們兩人處於僵持不下的局面。在卡麥隆做出改變前,瑞克絲毫不打算退讓,但除非瑞克釋出一些善意,否則卡麥隆的行為不可能有所改變。
我的工作不是要瑞克給予卡麥隆更嚴厲的處罰,而是要協助他對卡麥隆有更多的關愛與同理心。起初,他拒絕了我的提議,因為他覺得這是兒子自己要去爭取的。但我給他看了研究資料,請他試著多多關心卡麥隆,結果卡麥隆因此就找到了改變的動力。
我發現許多家長認為,要求孩子多幾分尊重並施加更嚴格的處罰,就能改變孩子的行為,但事實並非如此。羅素‧巴克立(Russell A. Barkley)在《過動兒父母完全指導手冊》(Taking Charge of ADHD)一書中,分享了一位老師的故事,那位老師經常說:「最需要愛的小孩會用最不可愛的方式索求你的愛。」如果你希望幫助孩子努力控制自己的行為,給予他疼愛與溫暖是最快速且有效的辦法。
研究結果發現,來自父母的關懷和許多正面成果有關,像是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良知。此外,小孩如果承受了莫大的壓力,關懷和疼愛可以減少壓力在他們人生中造成的精神傷害。
悉心呵護你和孩子的關係是一切行為控管計畫的第一步。你可以藉由以下幾個方式對孩子展現關愛:
●安慰孩子。在孩子不開心的時候聽他說話,在他過得不順的時候抱抱他,以及在他難過的時候同理他。
●鼓勵孩子。在孩子拚盡全力或懷疑自己的時候,為他加油打氣。當他滿腦子都是負面想法時,教他如何樂觀以對。
●花時間陪孩子。花時間好好陪孩子是與孩子建立並維持健康關係的不二法門。盡可能找時間和孩子一同冒險、從事好玩的活動。
●注意孩子的良好表現。不要老是指出孩子的錯誤和不乖的時候,記得用讚美和正增強來鼓勵良好的行為。
當孩子知道你不是只有在他乖乖聽話時才愛他,並明白在家可以放心地說實話時,你的管教會更加有效,他也會欣然接受你制定的後果並從中學習。
▍善用管教策略教導人生課題
安迪和他的妻子與三個小孩住在一起。他很努力工作,好讓太太可以當全職家庭主婦。雖然經過一天的體力勞動,下班時已疲憊不堪,但他知道,太太在他回家後也需要一點喘息的時光,所以晚上他會陪孩子玩、帶他們洗澡並說故事給他們聽。他之所以來接受心理諮商,是因為他的大兒子出現了一些行為問題,他想要知道如何幫助兒子。對他來說,竭盡所能當一個最棒的爸爸,是很重要的事。
我和他合作幾週後,他向我表示,兒子的行為讓他屢屢受挫,他的管教方式沒一個有效。他說:「這星期我花了兩小時告訴他,為什麼他必須更尊敬他媽媽一些。念完後,我問他學到了什麼,他居然說:『我發現你很生氣的時候,額頭上會暴青筋。』」
如果你為孩子設定的後果對他們的發展無益—像是花兩小時斥責一個八歲孩子—他們的行為就不會有所改變。同樣地,如果你給孩子的處罰太過嚴苛,他只會把重點放在對你生氣,而不會思考自己犯的錯。
善用管教工具將可教孩子下次如何做得更好。因此,與其在孩子打了弟弟後賞他巴掌,不如利用他的不當行為來教他新的知識。暫時隔離冷靜可以讓孩子學著如何在生氣的時候安撫自己;補救賠償則可以讓他學著做出彌補,像是把他最愛的玩具借給弟弟一天。
問問你的孩子「除了打弟弟,你下次可以用什麼不同的做法?」或是「必須要排隊等待的時候,你可以怎麼讓自己多點耐心?」務必確保孩子具備讓自己表現更好的必要技能。如果你從沒教他如何用健康的方式溝通,或是安全地管理自己憤怒的情緒,不論你讓他承擔了何種後果,他都沒辦法有所改進。
▍如何教孩子做對選擇
以狄倫和一直處罰他的父母來說,他需要的是守規矩的動機。他們只要稍稍改變自己的教養策略,就能大幅改善狄倫的行為模式。
你必須讓管教變成有效的教學工具。花時間和精力帶孩子學習什麼是得宜的舉止後,你之後就不需要花太多心力思考要怎麼處罰孩子了。
.
以上文字取自
告別玻璃心的家長強心針:掌握13不原則,堅定父母教出堅強小孩
大 塊 ✦ https://bit.ly/3bUic7l
博客來 ✦ https://bit.ly/2WQG3jY
誠 品 ✦ https://bit.ly/3bNgKU8
momo ✦ https://bit.ly/2NCHAVo
金石堂 ✦ https://bit.ly/2WRPoYy
讀 冊 ✦ https://bit.ly/2LR6xvm
大塊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LocusPublishingCompany/
.
7/11台北公益免費_葛拉威爾《解密陌生人》新書分享講座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136708193381293/
已額滿_7/14 台北公益免費講座_我們與和解的距離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368801245302/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7/25高雄公益免費_善牧第五屆爸比媽咪節-親子有話好好說(高雄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50194072308694/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床太軟補救方法 在 雙寶媽咪副食品&育兒Onlin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幼兒園上學繪本
這次再繼續分享三本幼兒園繪本嘍😁
👉 #獅子一起去上學
👉 #無論何時媽媽永遠在這裡
👉 #媽媽你會永遠愛我嗎?
1️⃣獅子一起去上學
🔹簡介:獅子一直想跟心愛的小主人愛麗絲去上學,可是幼兒園老師不歡迎獅子,這天幼兒園要去校外教學,獅子只好想盡辦法在博物館躲藏起來不讓老師發現,在回程的路上,校車絲被樹擋住了,好在有獅子,大家坐在獅子的身上順利回到學校,從此,幼兒園師生都很喜歡獅子,不論去哪裡都要獅子的陪伴。
🔹親子閱讀小技巧
1.在博物館那段可以讓小孩找找看獅子躲在哪裡,訓練小孩找尋能力,也是訓練注意力的好方法。
2.可以從幼兒園老師對獅子前後截然不同的
態度和小孩討論為什麼老師願意讓獅子一起來上課了呢?(這題對小小孩來說會很難,所以我們可以自己說出來,讓小孩覆議也可以!✌️)
🔹心得
1.透過獅子也想去幼兒園的過程,讓小孩知道幼兒園有老師、很多小朋友,還會坐校車(遊覽車)去校外教學喔!
2️⃣無論何時,媽媽永遠在這裡
🔹簡介
孩子終究會大的,每個階段也許是個過程,但是媽媽永遠記得孩子每一個成長的畫面。
🔹親子閱讀小技巧
1.故事中的圖畫,很真實生動,可以從圖畫和孩子一起討論一些曾經經歷過的事情(例如:玩遮臉的遊戲、學走路、媽媽只是去倒垃圾卻一直哭著找媽媽⋯⋯)
2.在故事中段開始提到小孩開始去上幼兒園,開始面臨與媽媽分離的時候,這時我們可以一直向孩子強調:「不管你在哪裡,媽媽永遠愛你、想你⋯⋯」
3.我也提醒雙寶,你們在幼兒園,媽媽就去上班,媽媽在在上班的時候也會一直想你們喔,如果你們在幼兒園,害怕的時候,也可以在心裡想媽媽喔!媽媽就會在心裡陪你喔!
🔹心得
1.建議讀這本書時,一定要準備衛生紙,因為故事中的每一段都太真實了,前面的那些過程,我都真真切切的經歷過了,完全戳中我的哭點🥺,建議我們先偷偷躲起來看幾次,不然真的邊哭邊念給孩子聽啊⋯⋯而且現在有時候就會覺得怎麼雙寶一下就大了,更害怕如故事中提到的孩子離開我們的身邊去外地求學、工作⋯⋯
3️⃣媽媽,你會永遠愛我嗎?
🔹簡介:小熊很擔心如果他一直做錯事情,媽媽還是會愛他嗎?如果媽媽發生不好的事情離開了呢?後來小熊發現媽媽還是會愛他的。
🔹親子閱讀小技巧
1.故事中的小熊很可愛,ㄧ直問媽媽愛不愛他,但熊媽媽也誠實,熊媽媽說:「媽媽會很生氣,但媽媽還是會愛你!」其實熊媽媽的行為也是提醒我們:當我們糾正孩子的錯誤之後,還是要記得給孩子親情上的撫慰,再用軟性親子互動
2.小熊在故事中做任何搗蛋的事情,我們也可以問孩子:小熊要怎麼補救,怎麼解決?才可以讓媽媽不生氣呢?
🔹心得
1.這本跟前面提到的「無論何時,媽媽永遠在這裡」,我覺得這兩本的核心目標是一樣的,都是想要告訴孩子:不論你在哪裡,你做了什麼,媽媽永遠在那裡、永遠愛你。
2.雖然這本感覺跟幼兒園比較沒關係,但是故事本身充滿親情的意涵也是可以讀給孩子聽的!
3.不得不說熊媽媽的脾氣實在太好了,小熊都把床跳壞了,熊媽媽還能心平氣和的說:「媽媽會很生氣,但媽媽還是愛你⋯⋯」要我早就爆炸了啦🤣🤣🤣
♦️上次分享的三本幼兒園繪本♦️
👉👉https://reurl.cc/xdLdE
床太軟補救方法 在 太軟的床墊如何改善?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試躺時覺得硬度ok,但沒想到在家實際使用卻覺得偏軟,想說在上面加個墊子看能不能 ... 如果是乳膠床的話太軟的床配乳膠墊效果不彰反而浪費 ... 最釜底抽薪的方法就是: ... <看更多>
床太軟補救方法 在 床墊過軟過硬造成身體負擔容易壓傷自己! 健康2.0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本集完整內容:https://youtu.be/3Gz9C3xDLDY加LINE 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TVBS新聞 ... ... <看更多>
床太軟補救方法 在 [問題] 床太軟怎麼辦- 看板e-shopp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之前在H&D買了這組
https://tw.mall.yahoo.com/item/p065391930210
結果買了之後發現床太軟
睡醒很常腰痠背痛 越睡越累QQ
想請問大家有可能在不換彈簧床的狀況下
另外買記憶床墊或是乳膠墊墊在上面 讓床不要這麼軟嗎?
或是有其他推薦的彈簧床(網購可買到)
先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43.201.7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shopping/M.1499612531.A.BC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