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外公外婆的手藝真的很強,完全自己自足,每天去菜園收菜、養雞、養鴨、養豬、養鵝、養魚,貨真價實的牧場物語的生活!
.
多的時間還會做做竹籃、原住民衣服添點家用,而這些💰,又拿來買動物的飼料或養小動物。
.
上次在Zara home看到藤編的竹籃🧺,原本要買來裝衣服擺飾,後來想到我有厲害的外公外婆,就打消念頭!哈哈哈哈哈~
.
每次都要等到打耳祭才能拿出來賣,一年才幾次而已,今年又因爲疫情而射耳祭活動延辦,做了這麼多,讓我不宣傳一下不下!
#如果喜歡手工藝的朋友們歡迎下面留言👇🏻
#竹籃大中小有尺寸價錢也不同可以私訊
#我們是布農族所以只做布農族衣服
#原住民的傳統技藝
#籃子
#木杵
#背袋
#木臼
#布農族男女服飾
—————————————
喜歡可議價唷~
幫阿公阿嬤打廣告~
屋尼囊恩,米呼米桑😁😁😁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原住民展 這次要再一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博物館,邀請到館方解說員 #陳信鈞 來為大家介紹臺灣原住民展。 臺灣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蕞爾小島,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人類早在數萬年前就已分批相繼移入,並在這塊土地上生息,開啟了史前文化的發展契機。 南島...
「布農族服飾男」的推薦目錄:
- 關於布農族服飾男 在 夏娃兒-Ev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布農族服飾男 在 瘋馬部落生活旅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布農族服飾男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布農族服飾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布農族服飾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布農族服飾男 在 布農族卓溪鄉男子服飾| Artifacts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布農族服飾男 在 帝哈寧工作室- 各族原住民服飾- Posts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布農族服飾男 在 海端布農族文化館傳統服重製故事展登場2019-04-20 IPCF ... 的評價
布農族服飾男 在 瘋馬部落生活旅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任何一個民族發展生存,服裝是生存經濟與社會制度的呈現。蘭嶼給人最深刻印象是丁字褲(kekjit),接著是拼板舟、飛魚、地下屋,很多人會好奇達悟族人為何有這樣服飾,蘭嶼族人有一句彥語『男人的海、女人的芋頭』,海上捕魚是展現男人家族能量與社會地位,生存資源都來自土地與海洋,達悟族遵循飛魚神話,嚴守禁忌,永續循環經濟。原住民循環經濟一直存在,是以土地、環境、自然資源、天候為依據,現代談的循環經濟是以科技、科學來應用。
想在風平浪靜好月的六月去......
第一梯:6/14-16
第二梯 6/21-23
我們要去蘭嶼
http://www.taiwancrazy.com/index.php/travel/detail/70
ps:影像為2019部落天使感恩音樂劇後場 顏督軍出現驚艷布農族婦女(達瑪巒文化藝術團)
布農族服飾男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2018-08-08影音檔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本集主題:「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套書」布農族:與月亮的盟約
專訪: 孫大川(總策劃)
阿浪•滿拉旺(布農族作者)
本書特色:
布農族知多少?
‧美妙的八部合音pasibutbut
‧生活在1500公尺以上高山(所以小腿最粗壯)
‧「木刻畫曆」是台灣原住民中唯一的文字表徵
‧典型的父系社會
‧沒有最高信仰的神,但祭典最豐富
‧男女服裝辨識(附圖)
‧金曲歌后秀蘭瑪雅是布農族人
布農族神話與傳說
1. 與月亮的約定:布農族規範與祭典的起源
兩輪熾熱的太陽讓萬物萎靡,一對父子為了全人類的生存,合力將一個太陽射瞎成為月亮,並且與月亮有了神聖的約定,這就是布農族規範與祭典的美麗起源。
2. 布農之女阿朵兒:以機智勇氣與尊重治理部落
美如天仙的阿朵兒懷著身孕時,被阿美族人擄走為妻,請看她如何能以過人的機智與勇氣,帶領兒子迪樣回到故鄉?阿朵兒又為何幻化成夜鶯悲泣離迪樣而去?迪樣如何成為部落推崇的領導者?
3. 憤怒的百步蛇:以誓約化敵為友,融入服飾花色
布農族婦女帶回一隻小百步蛇,作為編織服飾的參考圖案,卻因為不知珍惜與一再說謊,引來雙方世代挾怨報復;幸好最後布農族人和百步蛇以智慧共同化解危機。
4. 獵人的信仰:「人定勝天」以致帶來死難
好強的獵人們不顧颱風侵襲冒險趕路而遇害,留給後人教訓:要嚴肅敬重大自然無窮的神祕力量,唯有與大自然和諧共處才是人類之福。
總策劃:孫大川
監察院副院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山海文化》雜誌創辦人;卑南族
布農族服飾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原住民展
這次要再一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博物館,邀請到館方解說員 #陳信鈞 來為大家介紹臺灣原住民展。
臺灣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蕞爾小島,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人類早在數萬年前就已分批相繼移入,並在這塊土地上生息,開啟了史前文化的發展契機。
南島語族先民在冰河期後,又飄洋過海而來,成為原住民的祖先。
第一區
本區介紹臺灣在進入歷史時期以前,從舊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重要的史前文化。內容包括距今二、三萬年前,臺灣目前所知最早的化石人類:「左鎮人」,西部新石器時代各階段的文化遺物,東部新石器時代文化,特別是晚期「卑南文化」的墓葬與陪葬品,以及以十三行文化為代表的鐵器時代的文化內容。
第二區
本區共有11個展示主題,分別是:平埔族群文化、泰雅族、布農族、賽夏族、鄒族、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邵族。
平埔族群
分布在臺灣東北部、西部的原住民族群,與漢人經過數百年的接觸,目前多已失去其固有文化與語言,而在臺灣的漢人卻也融入了相當成份的平埔族群血統。本區展出平埔族群中位於東北部的噶瑪蘭族、中部的巴宰族、與南部西拉雅族等三族重要的文化特色。
泰雅族
分布在臺灣中、北部等八縣境內內山區,地區遼闊,為臺灣原住民中第二大族。該族主要的物質文化特色為編織及紋面,其中貝珠衣尤為特出,而紋面則被視為是成年必要的象徵。
布農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中部山區,而以南投縣為中心,為臺灣原住民中第四大族。該族居住在約一千至兩千公尺左右的山區,傳統以山田墾燒與狩獵為主要的生產方式,男性衣服以皮製為主。臺灣原住民沒有文字,布農族卻發展出獨特的「祭事曆板」以記載年中的農耕祭典時序。
賽夏族
分布在新竹與苗栗兩縣,分為男群與北群,是臺灣原住民中人口較少的族群。該族在物質文化受泰雅族影響較巨,特別是服飾和紋面方面。矮靈祭為該族最盛大的祭典,也是其信仰之特色。
鄒族
分布在南投、嘉義與高雄縣境內,分為南鄒與北鄒,目前人口約有七千餘人。該族為山居族群,以狩獵為主,輔以燒墾農業。鄒族為父系氏族社會,各氏族有自己的獵場與漁場,大的部落則有男子會所。
排灣族
主要分布在屏東、高雄與臺東縣境內,是臺灣原住民中第三大族。該族在物質文化上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青銅刀與雕刻而著名,發展出獨特的藝術傳統,也反映出階級制度的社會體制與對祖靈、靈蛇的信仰。
魯凱族
分布在臺灣南部的屏東縣霧臺鄉、高雄縣茂林鄉與臺東縣卑南鄉境內。該族亦為一階級性社會,著重貴族的家名與家系,因而發展出獨特的服飾與家屋雕刻。物質文化上亦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與雕刻工藝而著稱。
卑南族
分布在臺東縣卑南鄉與台東市一帶,分為卑南與知本兩群。該族男子11至13歲舉行刺猴儀式,進入少年會所接受訓練,19至20歲舉行成年禮,這種年齡制度與會所組織,是卑南族立足台東平原的基石。
阿美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東部,花蓮、臺東與屏東一帶,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多的一族。該族為母系社會,行招贅婚,但男子成年後均納入年齡組織,奠定長幼有序的社會體制。物質文化上則以女性的製陶為特色。
雅美族
居住在臺灣東南方的蘭嶼島上,現今人口約三千餘人,是臺灣原住民唯一不居住於臺灣本島的族群。該族為典型的捕魚民族,精雕彩飾的拼板漁船,木雕、製陶與金銀工藝為其物質文化特色。該族稱「人」為達悟,所以近年來有有改稱為「達悟族」。
邵族
居住在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畔,人口約兩百八十多人,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少的一族。傳統生產方式有農耕、狩獵、漁撈與採集。因為近日月潭之便,故發展出如「浮嶼誘魚」等多種獨特的捕魚方式與「獨木舟」等湖上交通工具。
「臺灣的原住民族」常設展區,目前展示的現生臺灣的原住民族,概分為原來的法定「原住民」九族及「平埔族群」三族,但由於原住民正名運動後,政府頒定新增為十六族,該館常設展區將配合時代的脈動,局部更新展示的內容及規劃。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pbbRFAx6Os/hqdefault.jpg)
布農族服飾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套書」布農族:與月亮的盟約
專訪: 孫大川(總策劃)
阿浪•滿拉旺(布農族作者)
本書特色:
布農族知多少?
‧美妙的八部合音pasibutbut
‧生活在1500公尺以上高山(所以小腿最粗壯)
‧「木刻畫曆」是台灣原住民中唯一的文字表徵
‧典型的父系社會
‧沒有最高信仰的神,但祭典最豐富
‧男女服裝辨識(附圖)
‧金曲歌后秀蘭瑪雅是布農族人
布農族神話與傳說
1. 與月亮的約定:布農族規範與祭典的起源
兩輪熾熱的太陽讓萬物萎靡,一對父子為了全人類的生存,合力將一個太陽射瞎成為月亮,並且與月亮有了神聖的約定,這就是布農族規範與祭典的美麗起源。
2. 布農之女阿朵兒:以機智勇氣與尊重治理部落
美如天仙的阿朵兒懷著身孕時,被阿美族人擄走為妻,請看她如何能以過人的機智與勇氣,帶領兒子迪樣回到故鄉?阿朵兒又為何幻化成夜鶯悲泣離迪樣而去?迪樣如何成為部落推崇的領導者?
3. 憤怒的百步蛇:以誓約化敵為友,融入服飾花色
布農族婦女帶回一隻小百步蛇,作為編織服飾的參考圖案,卻因為不知珍惜與一再說謊,引來雙方世代挾怨報復;幸好最後布農族人和百步蛇以智慧共同化解危機。
4. 獵人的信仰:「人定勝天」以致帶來死難
好強的獵人們不顧颱風侵襲冒險趕路而遇害,留給後人教訓:要嚴肅敬重大自然無窮的神祕力量,唯有與大自然和諧共處才是人類之福。
總策劃:孫大川
監察院副院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山海文化》雜誌創辦人;卑南族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wLZDlOGMW0/hqdefault.jpg)
布農族服飾男 在 帝哈寧工作室- 各族原住民服飾- Posts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台灣原住民族各族群團體服裝訂做,個人服飾訂作以及租借等服務項目。 ... 歡迎訂做布農族服飾布料顏色,圖文,款式都可以討論製作歡迎私訊我們喔. #布農族服飾製作 ... <看更多>
布農族服飾男 在 海端布農族文化館傳統服重製故事展登場2019-04-20 IPCF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絢麗舞台搭上流行節奏,模特兒穿上布農族傳統服飾帥氣走秀,東部青以及東群原教中心共同舉辦的「在延海 ... ... <看更多>
布農族服飾男 在 布農族卓溪鄉男子服飾| Artifacts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Aug 26, 2017 - 原住民族有十六族,其中有六族居住在花蓮縣境內,一同領會原民文化源自生活智慧,花蓮原住民數位典藏網美麗完整典藏花蓮縣內六大族群之傳統服飾、生活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