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長林智堅二連任迄今近7年從未對縣市合併升格表示過看法,日前突然主張新竹縣市合併,且提議要在2022九合一大選前實施,同時表態參與「大新竹」市長選舉,外界痛批根本就是機關算盡。國民黨團今(14)上午邀集新竹縣市區域立委鄭正鈐、林為洲、林思銘及苗栗縣區域黨籍立委徐志榮、陳超明共同召開記者會,痛批民進黨、林智堅「因人設事」、「吃相難看」,國民黨團強烈要求,民進黨要談新竹縣市合併,必須先啟動4大修法:《地方制度法》、《區域計畫法》、《行政區劃法》、《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完備之後,再討論新竹縣市或竹竹苗合併的議題,才是正辦!
總召費鴻泰表示,當桃園市長鄭文燦對外表示,新竹市長林智堅不在桃園政治版圖內,此話阻斷了林智堅到桃園參選2024市長的計畫,同時也受到桃園地方民意強烈反彈,最後由提攜他的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想出新竹縣市合併構想,趕在2022年縣市長選舉前,在立院本會期結束前修正《地制法》,讓他有機會投入合併後的「大新竹」市長選舉,費鴻泰痛批民進黨、林智堅「因人設事」、「吃相難看」。費鴻泰指出,民進黨意圖將《地制法》人口限制門檻從125萬人降到100萬,費鴻泰諷刺民進黨何不降到80萬人?如此標準,那麼嘉義縣市呢?民進黨嘉義縣市區域立委都在睡覺?都不會為嘉義縣市的發展著想?
費鴻泰指出,根據《地制法》規定125萬人就可以升格為直轄市,那麼行政院、內政部為什麼不升格彰化縣?費鴻泰指出,除了修《地制法》之外,特別還需要修《財政收支劃分法》,現行六都受政府財政補助71%,另外16個縣市均分29%,若未修《財政收支劃分法》前升格第7都,原本6都補助財源將立刻遭到稀釋。另外《行政區劃法》也必須修法,費鴻泰指出,現有新竹縣議員36席、新竹市議員34席,合計有70席縣市議員為地方服務,另外還有新竹縣鄉鎮市長和市民代表,竹竹合併後大概只剩下40席市議員,如何確保地方服務品質不受影響?
書記長陳玉珍表示,當民眾想著何時能打到疫苗的當下,林智堅只想到卸任後的政治出路,倘若真的為新竹發展著想,任期內的6、7年怎麼都不曾提過「竹竹併」的議題?為地方繁榮著想、替地方爭取資源?一心只想用民進黨派系對國家法令為所欲為?民進黨若真的要「竹竹併」,必須認真思考啟動4大修法:《地方制度法》、《區域計畫法》、《行政區劃法》、《財政收支劃分法》,國民黨誠摯建議民進黨,倘若想留下「美好」的政治身影,除了積極修法,林智堅同時也宣布不參加「大新竹」市長選舉,這才是真正為新竹縣市民謀福利的典範,否則再多的狡辯,也只是為個人私利,民進黨把國家法令視為無物,想怎麼修,就怎麼修。
新竹市委員黨團副書記長鄭正鈐表示,林智堅當年在競選連任時,對於竹竹合併問題,表態要從長計議,沒有急迫性。4年過去林智堅突然提出竹竹合併,變成有了急迫性,柯建銘甚至說出要趕在2022年完成,為什麼?原來是柯建銘為了自己愛將未來政治出路,量身訂做、因人設事,完全不考慮國土規劃、行政區域規劃問題,是為新竹縣市好?還是為民進黨好?民進黨可有思考過合併後財源與員額問題?唯有啟動4大修法,才有竹竹併的可行性。鄭正鈐呼籲民進黨請尊重苗栗縣、新竹縣市民意,而不要只有黨意!
新竹縣區域藍委林為洲表示,政治不是詐術,不是在比誰比較會耍伎倆、詐騙民意。民進黨為了林智堅,趕在2022年完成竹竹合併,立法院這個會期要完成修法,這不是詐騙,什麼才是詐騙?民主制度就是首長2任做完就得下台,無論任內是好是壞。林為洲指出,台中市民進黨籍委員也認為,當年台中縣市合併升格也歷經5年,縣市合併沒有這麼簡單;包括台南縣市、高雄縣市因人口數達到《地制法》要件自然升格,這次竹竹併想要硬拗修法,民進黨這不是因人設事嗎?林為洲認為,2026是最好時機,無論是竹竹苗,還是花東都應全盤考量,全國政府也應該認真研究成為兩級化,不要再分大小,這才是為國家長久之計考量。
新竹縣區域藍委林思銘表示,在人口數不足硬要修法降低之下,新竹縣市合併之後的7都,只會成為「迷你第7都」,不能帶來更多統籌分配款與資源,應把共同生活圈的苗栗拉進來,人口、幅員與產業串聯才有意義,否則雲嘉、花東也談合併,全台都是「都」,行政區劃還有意義?國土規劃跟區域劃分就失去意義,新竹縣市目前是不成熟的倡議,民進黨政府必須慎思,應尊重地方議會、民意,經過充分討論取得共識,再來決定新竹縣是否合併的問題,倘若現在要談合併,苗栗縣也應該拉進來一起討論。
苗栗縣區域藍委徐志榮表示,每個縣市都想升格,問題出在地方統籌分配稅款分配不均、不合理所致,歷經多任行政院長,院版的《財政收支劃分法》還出不了行政院,苗栗一年增加50億元稅收給中央政府,地方統籌分配稅款增加不到1億元。徐志榮指出,如果吃相難看的竹竹併蔡英文總統能接受,那就是「蛇鼠一窩」、「沆瀣一氣」,中央要把苗栗擺在哪裡?還有人主張苗北的頭份、竹南歸給新竹,其他16鄉鎮併到台中市,徐志榮痛批民進黨,「苗栗縣不是任人宰割!」、「不要欺人太甚!吃人夠夠!」徐志榮建議,竹苗本就是一家,但因應2022年地方九合一選舉將展開,要參選的都已在經營,現在併下去情何以堪,2026年是適當的時間,必須謀定後動。
苗栗縣區域藍委陳超明表示,當時竹南科學園區傳出疫情時,林智堅竟設置邊境篩檢站,也沒伸援手、以鄰為壑,根本沒有同島一命,心態相當可議,以他個人立場是反對苗栗併入大新竹,同時憂心本來偏鄉地區又更邊緣。陳超明認為,若竹竹苗要合併,那竹竹苗的新都市中心,應該要設在苗栗,緊鄰新竹,這樣才能維持區域發展均衡,苗栗各鄉鎮才不會邊緣化。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170的網紅黃珊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者會精華】 0:00 松山戶政事務所處理後續 3:31 北市最新個案足跡公布 【媒體提問】 5:19 知名健身房出現確診者足跡? 5:56 台中家教男在北市的足跡是否有掌握? 6:45 北車地下街今日恢復營業? 7:18 網路民調有關2022台北市長選舉?...
市長選舉2022時間 在 中時新聞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離2022僅剩1年多的時間,各陣營也動起來積極布局...(#傑瑞編)
#民進黨 #董智森 #選情 #2022選舉
市長選舉2022時間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08/06
民眾黨黨慶大會
時間:1230-1330
地點:民眾黨新黨部
地址:100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27號2樓
媒體Q&A
關於疫苗
東森 劉家耀
以目前國內疫苗存量,第四輪及第五輪人數皆施打完畢後,剩不到50萬劑,主席怎麼看我們政府一再堅稱總量足夠這件事?
關於五倍券
東森 劉家耀
主席認為政院推行五倍券發紙本是很low 的作法,未來紓困,主席會希望何種方式進行?
關於2022年、2024年選舉
匯流新聞網 邱璽臣、TVBS 李品誼
民眾黨對於2022台北市長選舉,是否已經有確定的參選人?會與其他政黨參選人以民調方式推出參選人嗎?主席在防疫期間獲高聲量,但目前是否還有支持柯文哲,不等於支持其他民眾黨人選的疑慮,要怎麼解決這個長久以來的問題?
鏡電視、台視 黃品寧
台北市長人選若推黃珊珊副市長接班,但外界憂心,黃珊珊非民眾黨籍的身份,恐怕難以拉抬民眾黨議員選情?主席有希望黃珊珊怎麼做?黨內現在是否有傳出希望黃珊珊退親民黨加入民眾黨的聲音?另外,怎麼評估目前藍綠2022首都選戰可能人選,蔣萬安和陳時中的實力?
年代壹電視 葉向媛、台視 黃品寧、匯流新聞網 邱璽臣
陸續有民調顯示,民眾黨的支持度超過10% ,甚至有民調藍綠白拚2024 柯市長有贏面。內部有沒有相關調查?怎麼看民眾黨如何繼續擴大支持?民眾黨經費不足,未來打算如何籌措經費跟人力經營地方及準備2022選舉?2022年選戰有沒有預估要搶下多少議員及縣市首長席次?每個縣市都會推派人選嗎?和國民黨以及民進黨有無合作可能?
台視 黃品寧、東森 劉家耀
怎麼看現在的最大在野黨開始爭奪下一任黨主席?國民黨現在上演朱立倫、江啟臣之爭?朱立倫宣布角逐國民黨主席,並說2024最強人選不包含自己,他真的不會出來選嗎?主席自己有沒有預設2024,藍綠總統候選人可能的假想敵,像是侯友宜、賴清德或鄭文燦等人?
自由時報 陳昀、東森 劉家耀、三立新聞 朱淑君、TVBS 李品誼
國民黨主席參選人朱立倫說2024要推最強候選人,不排除藍白合,但不會錯誤結合、傷害自己同志,稍早被問新竹這仗是否要跟民眾黨合作,也回說「只靠別人會被吃走」,請問主席怎麼解讀?2022有可能和國民黨合作嗎?如果有是否有鎖定哪些縣市長或議員選舉能結盟?台北市跟新竹市會市最有可能藍白合作的縣市嗎?有意參選2024總統的趙少康一直主張2024必須在野陣營大集結,請問民眾黨的態度如何?若要合作會怎麼做?
三立新聞 朱淑君、TVBS 李品誼
柯主席已有2024門票,目前各民調也都把你納入,近來郭台銘因疫苗問題聲勢看漲,郭柯合聲浪再起,請教主席怎麼看?是否有再思考2024跟郭台銘搭檔參選的可能性?
TVBS 李品誼
主席的生日願望?
市長選舉2022時間 在 黃珊珊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記者會精華】
0:00 松山戶政事務所處理後續
3:31 北市最新個案足跡公布
【媒體提問】
5:19 知名健身房出現確診者足跡?
5:56 台中家教男在北市的足跡是否有掌握?
6:45 北車地下街今日恢復營業?
7:18 網路民調有關2022台北市長選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Ink11PNsqc/hqdefault.jpg)
市長選舉2022時間 在 柯文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來聽我與葉丙成老師談談未來人的五個特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viHr9kx9g0
聖誕、跨年的獨家行程看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lTha-CJ5Ec
我在生離死別之中,學習分辨成功與失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rYIpF-Q8Bo
我們的國家花太多時間在選舉。
選舉時,各黨各種派殺到見骨,但是大家不談政策,只談輸贏。更糟的是沒有選舉時,臺灣依然在討論下一場選舉的輸贏。
今天是2020年的12月20號,距離2022的縣市長選舉還有2年,但媒體上已經看到許多角力。
其實,投票在民主政治裡面僅是冰山一角,民主真正的價值,是投票前的「討論」,如果沒有充分討論,選舉的意義就大打折扣。
政府與人民之間的關係不應當是四年一次的投票,人民當頭家也不能只當投票那一天,堅持「開放政府,全民參與」,我在2014年就提出i-Voting的概念,在投票前,要有充分的討論。
六年過去,i-Voting有一些有趣的成果,也有很多不足,但無論如何,i-Voting都是一個民主運動、是一個文化工具。
今晚9點,來聽聽我的真心話。
#開放政府全民參與
#投票是工具不是目的
#回到直接民主的路上
-
誠實的市長在臉書:https://facebook.com/DoctorKoWJ
真實的柯P在IG:https://instagram.com/doctorkowj
認真的阿北在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lMvuz1DIPIoqNnur7_Pig
Follow KP on Twitter:https://twitter.com/KP_Taipei
微博上面也能找到偶:https://www.weibo.com/u/706850141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AxmnKgsVls/hqdefault.jpg)
市長選舉2022時間 在 黃暐瀚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黃暐瀚 #暐瀚直播 #韓國瑜 #國民黨 #朱立倫 #蔣萬安 #美豬
2024韓朱配?拜託,別鬧了!
看到國民黨有中評委直接點名:「江啟臣續任黨主席」、「台北市長提名蔣萬安」、「2024總統大選徵召韓朱配」,我差點以為這位中評委是不是偷了馬提跟博士的時光機。
江啟臣有沒有可能續任黨主席?有。
台北市會不會提名蔣萬安?很可能會。
2024國民黨是不是「韓朱配」?目前未知。
這些還沒發生的事情,未來有一天,都將印證是否真會發生?但目前藍營正面臨總統大選慘敗,高雄市長罷免的窘境,未來第一步是2021的黨主席(以及八月的公投),第二步是2022的縣市長選舉,再來才會有2024總統選舉提名誰的問題。
現在就在「內定」?就在「超前部署」?是把台灣的選民,都當「塑膠」嗎?
如果蔣萬安到了2022年初,民調已經暴落,確定還提他嗎?如果2023年,國民黨出現了比韓國瑜、朱立倫都更有可能勝選的總統參選人,也照樣「徵召韓朱配」,一路玩到底嗎?
所以我說:「拜託,別鬧了」!
誰要選黨主席?誰要選台北市長?誰要選2024的總統?
時間到了,自然就知道了。中評委如果愛黨,那就努力傾聽民意,讓黨接近民眾,也讓民眾多了解黨。而不是一口氣把未來的「黨主席」、「縣市長」跟「總統參選人」,全都給「內定」了。
昨天上「鄉民來衝康」,談到「五個可能參選國民黨主席」的大咖。引來一些討論。
今天才一開直播,就有網友洗版留言,說淺秋在他的節目「訐譙」我、「噴」我!(噴是啥咪意思~XD)經過許多網友解釋說明之後,才知道淺秋是在節目中解釋,韓團隊週日的聚餐,只是私下聚會,沒有政治意涵,有人說他要選台北市長(不是我說的),或是要參選黨主席(這句是我的預測),都不是事實。
聽完之後,很OK啊~ 淺秋哪有「訐譙」我?
我是一位評論員,針對五位「可能參選」黨主席的大咖,評論分析,有什麼問題?我又不是哪個陣營的發言人,代替某位政治人物「宣布參選」?我說的五人,確實都可能參選黨主席啊!
至於淺秋身為「當事人」(聚餐成員),又是核心幕僚與前高雄市新聞局長,他幫韓國瑜澄清:「目前沒有下一步計畫」,也是合情合理的事,哪來「訐譙」之說?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暐瀚 2020-9-8 de 台北
暐瀚Discord
https://discord.gg/Dpa6UYu
贊助暐瀚直播
Paypal https://reurl.cc/4R6VAv
歐付寶 https://reurl.cc/YlNXp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5SxgOqB_7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