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厄瓜多爾旅行?】
世上有一個國家,日出和日落都係在六點,終年如是。這個國家 叫 Ecuador(厄瓜多爾),意思就是「赤道共和國」(赤道英文為 equator,西班牙語為 ecuador)。
這個南美洲倒數第二小的國家,面積和紐西蘭相約,怎麼吸引到我不遠萬里來觀光?
這是我第六次踏足拉丁美洲了,這大陸上的主要大國已經一一 到訪過,當然包括三個在拉丁美洲的世界七大奇蹟:永遠是南美觀 光點吸睛冠軍的「天空之城」馬丘比丘、追溯拉美之根必選的墨西 哥奇琴依察金字塔,最後還有大熱的巴西里約熱內盧耶穌像,以及 奇蹟之上的奇蹟,玻利維亞獨步天下的「天空之鏡」,智利的復活 節島是我第四次拉美行,阿根廷及南極是第五個行程。以上五次行 程,詳見拙作「十天敢動假期」系列。
剩下的,就是幾個知名度不高的南美小國了。為何我最後選了厄瓜多爾?
香港人最近一次聽到「厄瓜多爾」這個名字,可能是因為在 香港一舉成名的美國間諜斯諾登。曾經有傳聞說他會去厄瓜多爾避難,於是吸引了香港記者前往該國首都基多作報道。當時這個小國 不惜與世界強權美國反目,單方面宣布放棄美國給予的關稅優惠, 堅持獨立處理斯諾登的庇護申請。國家雖小,志氣不小,世界紀錄 更不少。在這裏誕生的「進化論」,更改變了人類對世界的認知。
世界上有接近二百個國家,其中十七個得天獨厚,被稱為生物 多樣性(Megadiverse),厄瓜多爾則榮登世界上每平方公里最多生 物品種的國家。
厄瓜多爾位於赤道,這個「赤道之國」終年日照充足,使其成 為「世界動植物園」,她擁有:
• 1,600 種鳥類,佔全世界的 15%,是整個北美洲、歐洲、澳 洲鳥類加起來的兩倍;
• 20,000 種植物,比整個北美洲加起來還多3,000 種;
• 840 種爬蟲類及兩棲類;
• 341 種哺乳類動物;
• 6,000 種蝴蝶。
這個世界最大的動植物園送給人類的最大禮物,當然就是達爾 文的進化論,它徹底顛覆了有人類文明的幾千年以來,人類對地球、 對自己的認知。
出發前,我開始閱讀達爾文寫於百年前的三本經典之作──《物種起源》、《環球遊記》和《人類的由來》。看完,我才明白,為甚麼進化論沒有發生在歐洲或亞洲 成千上萬個小島上。這個世界動植 物園:進化島(又稱加拉帕哥斯群 島,Galapagos Islands), 並 非 香港的南丫島、釣魚台島或台灣島可 以相提並論。這個孤懸海洋的火山 島嶼群蘊藏了整體七十億人類對生 命進程的認知的劃時代歷史意義。
#跟達爾文去進化島
網上書店:https://www.facebook.com/pg/JamesHongAkio/shop_nt/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聖德肋撒堂(英語:St. Teresa's Church)是一座天主教教堂,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塘太子道258號,於1932年12月18日舉行祝聖典禮。依照香港政府的規定,聖德肋撒堂是獲准舉行婚配聖事的天主教聖堂之一。九龍區第二大教堂聖德肋撒天主堂是教香港教區在,亦是全港最多人舉行婚禮的教堂。聖德肋撒堂...
「巴西耶穌像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巴西耶穌像英文 在 項明生 James Ho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巴西耶穌像英文 在 陳建仁 Chen Chien-Je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巴西耶穌像英文 在 Dr Jim的營養資訊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巴西耶穌像英文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巴西耶穌像英文 在 【著名景點】Christ the Redeemer 巴西基督像Did you know ... 的評價
- 關於巴西耶穌像英文 在 里約熱內盧英文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巴西耶穌像英文 在 里約熱內盧英文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巴西耶穌像英文 在 台灣醫生闖巴西! 建中畢業的"文盲"考上醫學院? 他創YES醫院 ... 的評價
巴西耶穌像英文 在 陳建仁 Chen Chien-Je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出席政治大學畢業典禮,期許畢業生保持熱情、希望及勇氣,未來成為一個深受仰賴的傑出領導者。
今天(15日)上午我出席「政治大學畢業典禮」,除了祝賀全體畢業生鵬程萬里外,也期盼他們在社會的各個領域發光發熱,成為國家的頂尖精英。
以下為致詞全文:
今天是屬於畢業生的日子,我要恭喜全體畢業生,在父母師長的關愛呵護和諄諄教誨下,順利完成人生旅程中的重要階段,真是可喜可賀。
相信所有畢業生滿懷著感恩的心,要和父母、師長、家人及朋友分享今天的榮耀與喜樂。畢業同學們的成功,絕不是偶然的。陳之藩先生在他的著名散文《謝天》當中,生動地描述老祖母感恩謝天的心情。他的祖母覺得在世界上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只有謝天才能表達對每一個人的感激。我特別請全體畢業生要感謝自己的父母師長和好友給予的支持和鼓勵。
政治大學是一所以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領域為主的標竿學校,創校92年來,已經為國家培養出許多具備高度專業知能與人文素養,同時努力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優秀人才。相信在座畢業生將來也都有機會,在社會的各個領域發光發熱,成為國家的頂尖精英。因此,我藉此機會和大家一起分享教宗方濟各的領導哲學,期勉全體畢業生將來都可以成為一位傑出的領導人才。
2015年的春天,光啟社出版了《跟教宗方濟各學領導》的中文版,我在寫推薦序的時候,學習到作為一個傑出的領導者,除了應該擁有真誠、服務、謙遜、簡樸的特質以外,還要具有六項基本的信念和生活的態度,就是要深刻了解自己、服務他人,深深入世,但是每天要抽身醒思;在熱切創造未來的時候,也要活在當下,尊重傳統。我覺得這些訓練可以讓我們在工作、社區、家庭及社會國家中,成為一個很好的傑出領導者。
要成為一位傑出的領導者,首先要深刻了解自己,分辨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可以扮演怎麼樣獨特的角色,了解自己的才能和專長,才能充滿自信、展翅高飛、鵬程萬里。了解自己的欠缺和不足,才能夠讓我們虛心謙卑,不斷的自我提升。
詩人李白在《將進酒》的詩句中寫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展現李白對自己的肯定與豪氣,即使短暫受挫也毫不氣餒。我期許畢業生一定要深刻了解內心深處的真正自我,如此才能看清自己的使命,然後淋漓盡致的發揮所長,實現自己的抱負跟理想。
第二,傑出的領導者要努力超越自己,以服務作為生命的目的。諸葛孔明說過:「勿以善小而不為。」最好的服務是什麼呢?就是跟自己周遭的每一個人一起生活在互助合作、彼此祝福、攜手並進的氛圍中。這一點也不難,重點在於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態,換一個角度來看這個世界。德蕾莎修女在照顧貧苦及生病的人時,把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都當成是受難的耶穌基督,並且用大愛做小事。當小事逐漸累積起來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讓全世界的人都感受到溫暖、光明和希望。所以心境的轉換自然而然能讓自己超越極限,在別人的需要中看到自己的責任,讓服務地方變成自己的使命。
第三,一個傑出的領導者一定要深深投入這個複雜的世界,讓自己好像牧羊人一般,身上沾滿羊群的氣味。教宗方濟各非常鼓勵我們從政,但他並不是鼓勵大家成為一己之私爭權奪利的政客,而是要從人民的需要看到自己的責任,要為政治帶來清新的氣象,並努力照顧貧窮,關懷弱勢,因為教宗說:「真正的權力就是服務」,「好牧羊人要沾滿羊群的氣息」,我們要親自去照顧飢餓的、口渴的、赤身露體的,無家可歸的人。一位好的領導者絕對不能「不沾鍋」,因爲不沾鍋就是沒有同理心,而沒有同理心的領導者,將因為無法了解他人的需要,而做出錯誤的決定。因此作為一個好的領導者,應該要深入複雜的世界,沾滿周遭羊群的氣味。
第四,作為一個好的領導者,應該每天與這個世界抽離,自我反省成為一個「行動中的默觀者」。擔任領導者確實很忙碌,但再怎麼忙碌,每天一定要抽出時間,靜思冥想,反省自己和家人、朋友的互動,是否符合自己的理想與價值,想想自己在行動中是否永遠保持謙卑和慈愛的心,願意聆聽他人,好好的對話溝通。就像古時候曾子所說「吾日三省吾身」一樣,唯有每天反省自己,才能擁有高尚的人格,心靈才能保持寧靜與自由。
最後,一個傑出的領導者應該在熱切創造未來的同時,活在當下,尊重傳統。巴西著名作家保羅•科爾賀(Paulo Coelho)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書中有一個故事,可以給畢業生們啟示。
故事中一個占卜者被問到,他是如何解讀未來的預兆時,占卜者說:「未來是屬於神的,只有祂才能揭露未來,而且通常是在某種特別的情境下才能揭露。而我是靠什麼去猜測未來?就靠現在看見的預兆。」所以,未來的秘密就是現在。如果能專注於現在、尊重傳統,全然活在當下,就必定能改善現在;如果能改善現在,未來就一定會更好。柯爾賀也說過:「這個世界會因你的典範而改變,而不是因你的意見而改變。」所以請同學們以自己的典範來改變世界,讓臺灣越來越好。
改善現況需要勇氣,寧靜還有智慧。我祝福所有畢業生要有勇氣和堅持去改變可以改變的事,要有寧靜的心情去接受不可以改變的事,更要有智慧來分辨什麼是可以改變的,而什麼是不可以改變的。「有志者,事竟成。」但是成功的道路,往往是崎嶇蜿蜒而充滿挑戰的。
很多人害怕失敗,但我要告訴全體畢業生,「失敗比成功更有助於成長,逆境比順境更有助於躍昇」。失敗為成功之母,只要我們從失敗中學習如何避免失敗,就能夠成功,一定要把失敗當作成功的踏腳石,而非絆腳石。
今天各位同學就要畢業了,英文的畢業典禮叫做Commencement,也就是「開始」的意思。所以,今天不是追求知識的終點線,而是終生學習的起跑點。在知識爆炸的二十一世紀,今天的知識很快成為明天的常識,也可能成為後天的謬論,所以我們要不斷的學習。臺灣第一位博士杜聰明先生,以「樂學至上」為座右銘,我期許畢業生們學習杜博士「活到老、學到老」,要對新事物永遠保持好奇心。
最後,在現在這樣一個網路的時代裡面,我們永遠要不斷的學習,保持旺盛的學習心,才有辦法去影響未來。我知道政大的校園馬拉松是政大學生必參加的盛事,崎嶇的山路跑起來備感艱困,但完成的喜悅也是加倍感動,大家在歷經多年夙夜匪懈,很多壓力、挫折下,從當年青澀、懵懂的模樣,蛻變成現在自信滿滿、學有專精的社會新鮮人。我要請所有畢業生保持熱情、希望及勇氣,必能完成人生下一階段的馬拉松挑戰,祝福大家鵬程萬里、展翅高飛,未來成為一個全臺灣、全世界深為仰賴的傑出領導者。
巴西耶穌像英文 在 Dr Jim的營養資訊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百香果的名字緣由】
百香果原產於南美洲的巴西、巴拉圭、阿根廷北部,在台灣中南部也很容易栽種。百香果的「百香」之名,很多人都以為來自香氣,其實是英語Passion fruit的翻譯,在台灣音譯為「百香果」,在中國大陸和香港也有意譯為「熱情果」。
台灣早在日本時代就引進百香果,當時台語稱為「時錶仔花」、「時計果」、「時鐘果」、「時鐘瓜」等,都是源自日文「時計草」。日本人看百香果花朵的花萼及花瓣,有如鐘錶的面板,所以稱之「果物時計草」,簡稱「時計草」。
台語也依百香果的果實而有不同稱呼,包括以百香果長得像雞蛋,稱之「雞卵果」;以百香果切開看到很多種子,有如木瓜,稱之「番仔木瓜」;以百香果的皺皮小球形狀,戲稱「牛𡳞脬」(gû-lān-pha,牛的陰囊)等等。
南山人壽張德偉夫妻來訪,送我百香果。我剛才切開試吃,酸甜比例美好有如龐德女郎身材,所以我直接吃了1+2個,不必再煮糖水做百香果汁了。
台灣的百香果,大都產於南投縣埔里鎮,夏季是盛產期,夭壽好吃,大家趕快去買吧!
年輕人張德偉考我老人家百香果台語怎麼講?我回說「時計果」,在此貼一篇專文完整說明:
百香果原產於南美洲的巴西、巴拉圭、阿根廷北部,在台灣中南部也很容易栽種。百香果的「百香」之名,很多人都以為來自香氣,其實是英語Passion fruit的翻譯,在台灣音譯為「百香果」,在中國大陸和香港也有意譯為「熱情果」。
百香果在植物學上屬西番蓮屬,在中國大陸一般稱之西番蓮,以其外來植物、花朵盛開有如蓮花而得名,但在「蓮」之前連加「番」和「西」以顯示外來種,卻很少見。
台灣早在日本時代就引進百香果,當時台語稱為「時錶仔花」、「時計果」、「時鐘果」、「時鐘瓜」等,都是源自日文「時計草」。日本人看百香果花朵的花萼及花瓣,有如鐘錶的面板,所以稱之「果物時計草」,簡稱「時計草」。
另外,台語也依百香果的果實而有不同稱呼,包括以百香果長得像雞蛋,稱之「雞卵果」;以百香果切開看到很多種子,有如木瓜,稱之「番仔木瓜」;以百香果的皺皮小球形狀,戲稱「牛𡳞脬」(gû-lān-pha,牛的陰囊)等等。
根據王禮陽《台灣果菜誌》(1994年)的說法,百香果的「百香」是在台灣命名的。1960年,台灣鳳梨公司率先推出果汁類飲料,其中有一種「西番蓮汁」,但覺得名字不太好聽,最後決定音譯英文Passion fruit而稱之「百香果汁」。此後,「百香果」之名定於一尊。
*百香果最早是由西班牙人從南美洲引進歐洲,英文Passion fruit源自拉丁文學名Passiflora,由當年西班牙在南美洲的傳教士所命名,但Passiflora的意思並不是熱情,而是耶穌受難之花。
原來,當年西班牙傳教士看到百香果花朵,就把這種花的特別構造,解釋為十字架、荊棘、釘子、傷痕、血跡等耶穌受難的象徵,並以此說明來幫助傳教,希望把原住民轉變為基督徒。
巴西耶穌像英文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聖德肋撒堂(英語:St. Teresa's Church)是一座天主教教堂,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塘太子道258號,於1932年12月18日舉行祝聖典禮。依照香港政府的規定,聖德肋撒堂是獲准舉行婚配聖事的天主教聖堂之一。九龍區第二大教堂聖德肋撒天主堂是教香港教區在,亦是全港最多人舉行婚禮的教堂。聖德肋撒堂已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聖德肋撒堂區今時服務範圍包括何文田和太子道西等地區。為方便教友參與宗教活動,除了聖德肋撒堂外,堂區更包括以下的教堂和中心:1.教區傷殘人士牧民中心(英語:Diocesan Pastoral Centre For the Disabled),位於九龍何文田公主道81號。中心於2003年建立。2..聖依納爵小堂(英語:St. Ignatius Chapel),位於九龍窩打老道516號(九龍華仁書院)。於1959年建立,1964年至1988年屬聖德肋撒堂區,1989年至1990年屬黃大仙聖雲先堂區,1991年屬聖德肋撒堂區。3.聖若瑟小堂(英語:St. Joseph’s Chapel),位於九龍九龍塘義本道8至10號涵碧別墅二座。於1992年屬聖德肋撒堂區。在聖德肋撒堂建成之前,九龍塘區的信徒要參與彌撒就需要前往尖沙咀的玫瑰堂或者牛池灣聖若瑟安老院內的聖堂。而兩處的彌撒禮儀都是由玫瑰堂的神父主持。在1923年時,由於九龍的人口增長,天主教會開始尋找地點去興建一座新的聖堂。在1924年2月11日,一群有影響力的天主教徒寫信予當時的宗座代牧師多敏主教,表示願為新聖堂籌募經費,並促請成立籌備委員會。但不巧的是,師主教卻在數天後,即同年2月20日去世。在師主教於2月24日的追悼會上,布力架先生(Mr. J.P. Braga)重新提出建新堂的計劃。當時的天主教會在柯士甸道已購了一塊土地,但實在太近已有的玫瑰堂了。而同時計劃在深水埗興建的寶血女修會總會院又會附設小堂方便教友,所以,教會的考慮便放了在正發展龐大的屋宇計劃的九龍塘,其時有不少的葡籍家庭被其吸引。1928年11月13日,位於太子道與窩打老道交界,而積76,500平方呎的第二號土地以底價港幣38,250元出售,為期75年,年租則為港幣526元。結果,師多敏主教的繼任人恩理覺主教的代理人在沒有競爭者的情況下以底價投得該地。在確定投得該片土地後,恩主教找來自荷蘭的本篤會士格寧神父(Adalbert Gresnigt O.S.B.)籌劃建築事宜。格寧神父的作品除了在美國和巴西等地外,北京的輔仁大學的中國式校舍以及香港黃竹坑的華南總修院的四合院建築也是出自他的設計。恩主教去信當時身在北京的格寧神父,希望他能建一座紀念聖女小德蘭(聖德肋撒)的中國式聖堂。但另一方面,恩主教也在信中表示中國式的設計在香港未必會為人所接受。在1928年11月22日舉行的傳教區議會會議上,決定了聖堂會在1929年1月發動了公開贊助時才動工,並正式選定聖女小德蘭為聖堂主保。在1929年1月25日,格寧神父在不知土地確實面積的情況下寄來了堂區辦事處和神父宿舍的初步圖樣。籌款委員會則在同年6月24日發起了募捐,同時,恩主教起先主張的中國式建築如他所料地不太受歡迎,格寧神父於是揉合了其他兩位建築師(A.H. Basto 和 M. Van Wylick)的心思,將聖德肋撒建成一座有圓頂和尖塔的拜占庭式教堂。其實在1930年代,香港天主教教會的經濟經營艱苦,但由於有德若翰神父(Rev. Spada, Giovanni M. PIME)的積極經營,教會方面終於在1931年9月21日與美安建築公司簽約,並隨即開始工程。1932年4月23日,恩主教到臨聖德肋撒堂主持奠基典儀式,並在聖堂中已完成的主要建築內舉行了第一台彌撒。而於在同年12月18日,恩主教到臨主持了祝聖典禮。在聖誕前夕,艾國安神父(Fr. U. Galbiati)主持了子夜彌撒後,聖德肋撒堂再度封閉以作最後階段的裝修。其後,聖堂正式開幕,第一任主任司鐸為顏思回神父(Rev. GRANELLI, Andrew PIME),為九龍塘區的天主教徒提供彌撒的地點。其後,聖德肋撒堂在1934年升格為準堂區,並於1949年正式升格為堂區。多年來,聖德肋撒堂在崇拜、教育、醫療和社會服務都扮演了相當的角色,以致在和靈導神父(Rev. ORLANDO, Carmelo PIME)以及黃德祥神父(Rev. WONG, Tak-Cheung Francis)服務該堂期間,在神職人員間常笑指聖德肋撒堂的主任司鐸為「九龍區主教」。聖德肋撒堂於2007年 慶祝建堂75週年,維修工作主要集中在下列三方面:聖體祭台的全面改建、約12隻玻璃窗重新彩色設計以及主祭台雲石的維修。此外,聖德肋撒堂購入了新製的洗禮池,並於2007年的復活彌撒首次使用。由於聖堂要預留地方以便內部的維修,故於2007年1月至8月暫停開放給舉行婚禮之用。由格寧神父設計的聖德肋撒堂是一座帶有圓頂和尖塔的拜占庭式教堂。它的形狀成一拉丁十字架,並採用了羅馬式圓勻意念的設計,側廊採用了圓拱為主題。堂內的石柱則是採用科林斯式。頂樑的材料為三合土和鋼筋,但仍採用了中國宮廷建築的方式建成。聖德肋撒堂的鐘樓可說是聖德肋撒堂的標記,但當中的銅鐘在大戰期間被賣掉。不過根據教友的憶述,教堂的鐘聲在1960年代時仍有依時鳴響。聖德肋撒堂共有三塊具有歷史價值的石碑,第一塊位於聖堂右方鐘樓底部,是立於1932年的奠基紀念碑;另一塊石碑則是在祭衣房洗滌聖物去水盆的上方,立於1950年,為了紀念祭衣房的重建,以及紀念聖母升天於同年被宣布為信理。最後的一塊石碑在教堂大門入口的右側,列有捐款建堂的施主,但奇怪的是在石碑的最後一行刻了墨索里尼的名字——這名字與碑上其他施主的名字的字體和嵌鑿方式都不一樣,似是後期加上。對香港教區歷史素有研究的夏其龍神父亦未能找出此名字出現在碑上的因由。聖德肋撒堂除了在祭壇右方供有聖女小德肋撒的聖像外,在祭壇左方亦供有花地瑪聖母的聖像。這聖像是在花地瑪聖母於1917年相傳在花地瑪顯現後第一批從葡萄牙運來的。在聖堂的祭壇之後,聖體櫃之上另有一組雲石製聖像是法國里修加爾默羅修會聖堂中的聖像的複製品,由聖瑪利書院的學生捐贈。聖女小德肋撒呈跪下的姿態,在她的面前是抱著嬰兒耶穌的聖母。在背後的十字架亦有三位小天使向小德肋撒灑下玫瑰花,象徵上主的恩寵。聖堂中亦有耶穌聖心、聖方濟各•沙勿略、聖安多尼、聖猶達、聖大若瑟等的聖像。在聖堂正門的左角圍牆邊亦供有交通的主保聖人——聖基多福(St. Christopher)的聖像而對著太子道。以前在每年的7月25日舉行汽車祝聖儀式。有些信徒甚至帶了自己的單車來參與。在聖德肋撒堂的外部建有一小屋,是九龍第13旅的童軍所使用的童軍室。在教堂的後方建有九龍聖德肋撒英文學校的三層高校舍。此外,在聖德肋撒堂的西面建有九龍明愛中心,於1967年建成。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SZCqausB3c/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DoP3W7bRCtDGOZcIlBJsSox8GNuA)
巴西耶穌像英文 在 里約熱內盧英文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台中】資訊整理& 巴西基督像英文相關消息 · https://easylife.tw/tag/里約熱內盧基督像台中...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台中,"救世基督像" 英文翻譯- ... ... <看更多>
巴西耶穌像英文 在 里約熱內盧英文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台中】資訊整理& 巴西基督像英文相關消息 · https://easylife.tw/tag/里約熱內盧基督像台中...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台中,"救世基督像" 英文翻譯- ... ... <看更多>
巴西耶穌像英文 在 【著名景點】Christ the Redeemer 巴西基督像Did you know ... 的推薦與評價
耶穌 基督的救世基督像位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這座基督像有30公尺高(台北101的高度是508公尺)。唯一比這座雕像還高的基督像,是位在波蘭高達33公尺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