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二字的實體:萬金難買的藝術宅】
究竟什麼是巴洛克風?
在節目裡面我試著用語言來形容它的特色
但在有限的時間篇幅裡
我非常確信我一點也沒講到精髓
金色、線條、故事性
這些「特點」實在難以描繪凡爾賽宮的靈魂
以一個藝術品的角度看,凡爾賽宮登峰造極
不過看完照片之後,我卻覺得似乎不太適合居住
濃郁的金色搭配其他少量飽和色
繁複的花卉造型和蜷曲線條
身分越貴重,房間裝飾越密緻
不要說皇族必須開放被人參觀吃飯換衣服
單純只是住在這麼視覺震撼的房間
應該壓力就超大了吧
#也可能是我窮人的眼睛
#難以適應有錢人的感官享受
疫情期間,大家都出不了國
這兩天就暫時帶大家用眼睛去旅行
躲在家反正花不了太多錢
剛好通通存起來,以後親眼去看美麗的凡爾賽吧~
PS.今天所有照片均來自維基百科,他們和凡爾賽官方有合作,因此才能取得一般遊客很難拍攝出的乾淨畫面哦
完整故事聽Podcast:
《高跟鞋與緞帶的權力遊戲!時尚大帝:太陽王與凡爾賽|紅妝法蘭西6》
Apple Podcasts:https://reurl.cc/qgD3pp
Spotify:https://reurl.cc/ogzZvV
KKBox:https://reurl.cc/1Yj0p9
SoundOn:https://reurl.cc/qgzZ43
請Hazel吃下午茶,讓她繼續說故事(贊助):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8632047c-dd18-4bde-a86c-f6c44df60b16
#歐洲史 #法國史 #西洋史 #波旁王朝 #太陽王 #路易十四 #公主 #童話 #凡爾賽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2萬的網紅我是江老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非常開心和洪健鈞老師合作, 相信大家已經被他圈粉圈到不行😂 馬上讓我熱騰騰奉上老師的粉專❤️ https://m.facebook.com/chienchunhungflute/ 大家請笑納😂 這邊也在附上洪健鈞老師本集演奏的曲目介紹🎵 (撰文:洪健鈞) W. A. Mozart: Flute...
巴洛克 特點 在 劉黛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疫情思念旅行,其一。
極其幸運的,巴黎我去過兩次,中間間隔四年。
坐在從機場開往市區的車上,巴黎從車窗跑來眼前招手那刻我完全愣住,我的心瞬間清空,因為都被巴黎佔滿了。美,就是美,巴黎真是一座關於美的城市。突然想起了,高中歷史老師在講台上不斷重複十七、八世紀歐洲的美學風格:「巴洛克…巴洛克…咳…洛可可…洛可可…」,風扇在吹,後面的男同學趴著在睡,高中木桌捎來油脂氣味,聯考又多了兩個要記住的詞彙。可當時的這名高中生哪能想像,這些詞彙所指的繁複的美,是這樣精雕細琢,奢華,浮誇,滿溢,挑戰人類滿載再滿載的華麗上再增添更多華麗的極致又極端的美的想像,這個城市她太誇張,她沒有半點在顧忌其他人的感受!她自顧自的招搖,灑滿亮片,噴得人人嘴裡都是得一直一直呸呸吐掉。
有很多人不喜歡巴黎,巴黎也的確有很多不值喜愛的特點,吉普賽小偷詐騙搶劫尿騷腥味觀光客高消費公務機關毫無效率遍地的自以為是,我第二次來沒有跟團,一直在裝臭臉,包包拉鍊也用別針拴住,盡可能的用餘光掃射路人試圖複製她們的步伐,在地鐵上靠著座椅雙手環抱,很跩的站著直瞪車窗不發一語,一座讓人上街如上戰場的城市要怎麼由衷喜愛呢?但是我坐在巴黎鐵塔前的大草原啃蘋果,站在美術館裡看那些拿著紙筆抄寫繪圖正在校外教學的小小制服金髮藍眼睛們,我吸著這裡乾燥清涼的空氣,我無法控制地想著這個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著的假如:假如在這裡生活多好?假如在這裡,我心情不好就挑個旅遊淡季買票進羅浮宮晃晃,去看個歐美老電影,站在老建築前研究幾百年前的紋理,去市集買個蜜桃邊走邊吃。但這假如,也是一種命運樂透的賭注吧?孑然一身要如何在巴黎安身,我實在難以想像。想著想著正要出地鐵站,旁邊兩個年輕人用跳馬鞍的方式躍過出票口。
我第二次的巴黎住在一個跟我年紀差不多的女士的公寓,她是一名記者,我最愛的電影女主角的名字,為VOGUE與浮華世界寫關於音樂、文學與電影的專欄文章,經常跑來跑去,因此把這棟位於第五區的公寓短租,公寓在四樓,要走長長的旋轉樓梯。她擁有三面牆的藏書(兩面在客廳、一面在廁所),刻意把「如何成為一名巴黎人」擺到顯眼的位置以服務房客,我的腳在木板地上嘎嘎作響,浴缸高到我要用爬的,從CD、藏書與海報中看得出來她是巴布狄倫的粉絲,我一個人放著她收藏的黑膠唱片,唱盤滴滴答答用英文呢喃我很早就愛上你都不知道啊諸如此類的歌詞,我蹦跳著去冰箱倒一杯我稍早跑去超市買的難喝但還是很貴的柳橙汁,我看著她放在桌上笑著的照片,能做一名巴黎的文化記者,又能坐擁一棟這樣無可挑惕的公寓,銷魂啊,我真想把我的魂魄銷一小塊下來粘在公寓的大鏡子上,成為巴黎公寓的鏡子。於是我在商店裡買了張特寫雙手緊握著的照片明信片,只因跟她書桌前的那張一模一樣,回家後貼在我書桌前。我又突然想起第一天前來接待我入住的管家,他是一名皮膚黝黑清瘦的年輕男子,看起來很秀氣,以我對人類族群的淺薄認識…也許是印度裔吧?幫忙清掃這棟公寓。不知道他有沒有跟我聽過同一張黑膠。
我後來把那張明信片從牆上撕掉了,因為某天突然湧起一股難以辨認的情緒。
圖一:在公寓準備出門晚餐,當晚跟媽媽一起去一家爵士舞廳,很開心,非常開心。
圖二:奧塞美術館,這裏以前是火車站,「雨果的冒險」裡的大時鐘。
圖三:第一次來到巴黎,興奮不已。
圖四:偷拍亮麗有型的巴黎男士。
巴洛克 特點 在 我是江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非常開心和洪健鈞老師合作,
相信大家已經被他圈粉圈到不行😂
讓我奉上老師的粉專❤️
https://m.facebook.com/chienchunhungflute/
馬上追起來吧!
附上本集洪老師演奏的曲目介紹🎵
(撰文:洪健鈞)
W. A. Mozart: Flute Concerto in D major, KV. 314, 3rd Movement.
此首協奏曲為音樂神童莫札特為長笛所譜寫的經典曲目之一。據說莫札特本人並沒有很喜歡長笛這個樂器,為長笛譜寫的曲子為數不多。但迫於生計,當時在一位荷蘭長笛演奏家Ferdinand Dejean的委託之下,才譜寫了幾首,且並未完成受託的所有曲目。其中,莫札特將雙簧管的C大調協奏曲直接移調以及小幅度修改,便誕生了這首D大調長笛協奏曲。即便如此,它仍然是音樂史上最重要、最有藝術價值的曲目之一,其中的第三樂章輪旋曲,輕快且朗朗上口的旋律,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A. Jolivet: Flute Concerto No.1, Allegro risoluto.
Jolivet為20世紀法國作曲家,喜歡使用無調性以及東方曲調為元素創作。其為長笛所寫的獨奏曲、奏鳴曲、協奏曲、還有「里諾之歌」,皆極具挑戰性,都是長笛的必學曲目。此協奏曲為Jolivet寫給長笛大師Jean-Pierre Rampal(朗帕爾)的作品,高難度的演奏技巧讓此曲變成國際比賽的超熱門曲目。
C. Nielsen: Flute Concerto, 1st Movement.
丹麥作曲家尼爾森被推崇為丹麥最重要的音樂家,也是十九至二十世紀北歐最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而這首長笛協奏曲為尼爾森晚年的代表作。當時尼爾森欣賞了知名的室內樂團「哥本哈根木管五重奏」的演奏後,驚為天人,便承諾要為五重奏中的每個樂器各譜寫一首協奏曲,可惜最後因病只完成了長笛協奏曲以及單簧管協奏曲。此曲曲風生動幽默、充滿驚奇,如同幻想曲一般。日後以其名舉辦的長笛最大型比賽:「尼爾森長笛大賽」中更形成傳統,參賽者在決賽必須演奏此曲為壓軸。
C.P.E. Bach: Flute Concerto in D minor, Wq. 22, 3rd Movement.
C.P.E. Bach 為音樂之父巴哈的次子,也是他眾多子女之中最有名的一個,立足於巴洛克與古典樂派的轉捩點,他的作品風格大膽創新、旋律線條優美典雅,無論是內容以及形式上,都為之後的古典樂派開創了先驅。此首D小調長笛協奏曲為C.P.E. Bach最著名的曲目之一,除了艱深的技巧外,其豐富的色彩以及聲響效果,讓這首曲子到現在還是炙手可熱的比賽、音樂會曲目。
J. Ibert: Flute Concerto, 1st Movement.
Ibert為法國知名作曲家,在其相當多元的作品中,為管樂所做的作品更是其巔峰之作,音樂風格簡潔生動,線條清晰。此長笛協奏曲當時是獻給法國長笛名家Marcel Moyce的作品,並由他進行首演。精彩萬分且極具效果與張力的特點更讓它成為最重要、最熱門的長笛曲目之一。
Bonus:
C. Reinecke: Flute Concerto in D major, Op. 283, 2nd Movement.
http://bit.ly/訂閱江老師
我是江老師IG https://bit.ly/iamteacherchiangIG
我是江老師FB https://bit.ly/iamteacherchiangFB
我是江老師YT https://bit.ly/iamteacherchiangYT
合作訊息聯絡,或是寫信給我:iamteacherchiang@gmail.com
#協奏曲 #長笛 #流浪動物 #罰錢 #我是江老師
巴洛克 特點 在 我是江老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天非常開心和洪健鈞老師合作,
相信大家已經被他圈粉圈到不行😂
馬上讓我熱騰騰奉上老師的粉專❤️
https://m.facebook.com/chienchunhungflute/
大家請笑納😂
這邊也在附上洪健鈞老師本集演奏的曲目介紹🎵
(撰文:洪健鈞)
W. A. Mozart: Flute Concerto in D major, KV. 314, 3rd Movement.
此首協奏曲為音樂神童莫札特為長笛所譜寫的經典曲目之一。據說莫札特本人並沒有很喜歡長笛這個樂器,為長笛譜寫的曲子為數不多。但迫於生計,當時在一位荷蘭長笛演奏家Ferdinand Dejean的委託之下,才譜寫了幾首,且並未完成受託的所有曲目。其中,莫札特將雙簧管的C大調協奏曲直接移調以及小幅度修改,便誕生了這首D大調長笛協奏曲。即便如此,它仍然是音樂史上最重要、最有藝術價值的曲目之一,其中的第三樂章輪旋曲,輕快且朗朗上口的旋律,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A. Jolivet: Flute Concerto No.1, Allegro risoluto.
Jolivet為20世紀法國作曲家,喜歡使用無調性以及東方曲調為元素創作。其為長笛所寫的獨奏曲、奏鳴曲、協奏曲、還有「里諾之歌」,皆極具挑戰性,都是長笛的必學曲目。此協奏曲為Jolivet寫給長笛大師Jean-Pierre Rampal(朗帕爾)的作品,高難度的演奏技巧讓此曲變成國際比賽的超熱門曲目。
C. Nielsen: Flute Concerto, 1st Movement.
丹麥作曲家尼爾森被推崇為丹麥最重要的音樂家,也是十九至二十世紀北歐最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而這首長笛協奏曲為尼爾森晚年的代表作。當時尼爾森欣賞了知名的室內樂團「哥本哈根木管五重奏」的演奏後,驚為天人,便承諾要為五重奏中的每個樂器各譜寫一首協奏曲,可惜最後因病只完成了長笛協奏曲以及單簧管協奏曲。此曲曲風生動幽默、充滿驚奇,如同幻想曲一般。日後以其名舉辦的長笛最大型比賽:「尼爾森長笛大賽」中更形成傳統,參賽者在決賽必須演奏此曲為壓軸。
C.P.E. Bach: Flute Concerto in D minor, Wq. 22, 3rd Movement.
C.P.E. Bach 為音樂之父巴哈的次子,也是他眾多子女之中最有名的一個,立足於巴洛克與古典樂派的轉捩點,他的作品風格大膽創新、旋律線條優美典雅,無論是內容以及形式上,都為之後的古典樂派開創了先驅。此首D小調長笛協奏曲為C.P.E. Bach最著名的曲目之一,除了艱深的技巧外,其豐富的色彩以及聲響效果,讓這首曲子到現在還是炙手可熱的比賽、音樂會曲目。
J. Ibert: Flute Concerto, 1st Movement.
Ibert為法國知名作曲家,在其相當多元的作品中,為管樂所做的作品更是其巔峰之作,音樂風格簡潔生動,線條清晰。此長笛協奏曲當時是獻給法國長笛名家Marcel Moyce的作品,並由他進行首演。精彩萬分且極具效果與張力的特點更讓它成為最重要、最熱門的長笛曲目之一。
Bonus:
C. Reinecke: Flute Concerto in D major, Op. 283, 2nd Movement.
http://bit.ly/訂閱江老師
我是江老師IG https://bit.ly/iamteacherchiangIG
我是江老師FB https://bit.ly/iamteacherchiangFB
我是江老師YT https://bit.ly/iamteacherchiangYT
合作訊息聯絡,或是寫信給我:iamteacherchiang@gmail.com
#協奏曲 #長笛 #流浪動物 #罰錢 #我是江老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2WLHw2bit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