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巴菲特致股東信 心得分享
巴菲特的致股東的信每年總是給予大家許多啟發,今年一樣如此,也在這篇文章分享重點與我自己的思考!
不論股神近期的績效如何,能夠維持56年、年化20%的超級績效,必定有其值得學習之處。
以一個長期的角度來思考所持有的公司,能夠為這個社會帶來什麼額外的價值,從一個經營者的角度,思考能為股東帶來什麼價值是公司的核心原則,也因此讓許多投資者願意相信波克夏這間公司,堅定的持有公司的股票直到現在。
股東信中寫道,自1956年起波克夏的合夥事業持續壯大,巴菲特在合夥事業中並未收取薪水與費用,而是在確保每年投資報酬率超過6%時才收取績效獎金,好險合夥企業的報酬總是優於這個標準。
這也等於是巴菲特將自己與公司連結在一起,而不是不論績效好壞,都可以坐享管理費收入。有一句老話是:一個人花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會講節約又講效果,但是如果是花別人的錢辦別人的事,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我們把錢投入到一家公司前,買入一家公司的股票也是如此,公司是否會妥善運用資源,做出創造價值極大化決策,帶領公司持續成長才是關鍵。
在這次的致股東信中,巴菲特仍像去年一樣重提了"保留盈餘"的重要性,不支付股息的公司,利用公司所留存的現金能做些什麼?如果將這些資本進行高效的配置:擴大業務、收購可以為公司帶來為來的現金流,而回購股票與償還債務可以提高公司了獲利率。
複習文章:2020巴菲特致股東信 讀後心得分享(連結放留言)
不過,很多投資人卻忽略的這點,看重短期的現金收益,卻忽略了買入一家公司的股票,就等於是持有一家公司的股權,而公司未來的成長才是為你創造最大收益的來源。
舉目前波克夏的投資組合中,占比最大的蘋果公司(佔整體投資組合43.6%,在外流通股數5.4%)。波克夏在2016年底開始持續買入公司股票,直至目前已經擁有超過10億股的Apple股票(分割後),總成本為360億美元。
這筆投資為波克夏帶來了什麼收益?包括每年7.75億美元的股息收益,以及在近期公司賣出了小部分個持股,賺進了110億美元的資本利得。對於許多人關注波克夏賣蘋果,總是引起了許多討論,但即便賣出了小部分持股,蘋果持續的回購股票,讓波克夏可以零成本的持續增大所持有股權。
講到回購股票,波克夏在去年也創紀錄的回購公司股票,金額高達247億美元,相當於在外流通股數的5.2%,比2019年的49億美元大幅成長500%以上。由於擁有高達1380億美元的現金,又沒有可收購的大象級企業,繼Q3回購了90億美元的股票後,Q4仍繼續回購90億美元的股票,且按照數字來計算,2月前波克夏仍在回購自家股票。
回購的消息或許可成為下周一波克夏股價的催化劑(因為上一季也是如此),不過我們應該了解的是,回購股票的意義是什麼?難道僅是為了取悅股東,激勵股價而已?
在過去討論巴菲特的著作中,常常提到公司回購股價的時機應該是在股價低於內在價值時才是真正對股東有利的,而在股價高於內在價值時回購股票,僅是在傷害股東權益,為什麼我們要用更高的價格買回公司的股票呢?
雖然在市場上只要是關於回購的消息往往都令人興奮,但巴菲特認為唯有波克夏的股價/帳面價值的1.2倍時(目前標準已有更改,為巴菲特和蒙格認為合理的價格)才該進行回購。在過去一年,波克夏的股價/帳面價值大多低於1.3倍,也低於過去五年平均的1.4倍,也使得公司的回購數量持續成長。
參考文章:股票回購的思考(連結放留言)
債券投資的討論也相當值得一提,巴菲特認為目前仍不是債券投資的好時機。主要在於債券殖利率目前仍處於非常低的水準,許多開發國家甚至維持負利率,讓機構投資者感受到巨大壓力。
保險公司、退休金或資產管理業者,為達到承諾客戶的收益率,不惜放棄原本低風險的債券資產(國債),轉而投向風險較高的高收益債券,因為他們會提供更高的報酬率,但這都只是鋌而走險。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去年(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許多負債累累的公司最後都已倒閉收場,而他們的債權人也無法拿回自己的錢。債務衍生的利息支出,對企業來說是固定成本無法避免,一旦收入無法因應時,就會變成無法控制的局面,發生在一般投資人上已經很難受,何況是機構更會引發連鎖效應。
歷史不會重演,但會以類似的方式重覆發生。巴菲特在信中提醒,30年前儲蓄與貸款行業也是用這樣的方式自我毀滅,而若是這樣的情況持續下去,也同樣會埋藏潛在的危機。
對於債券的投資思考,我仍認為在2017年的致股東信中提到的"重要的投資課"可以作為參考。
巴菲特與避險基金Protégé Partners賭盤中,預先一百萬購買了零息債券,到期後領回可以支付賭金。由於債券是折價發行,所以計算年化約4.56%。但是,這筆債券在2012年,由於面值已漲回面值的95.7%,巴菲特將其賣出轉而購買波克夏B股。在年報中,巴菲特形容已當時的價格換算債券收益率,已經變成一項a really dumb investment(愚蠢的投資)。
複習文章:2018巴菲特致股東信 心得分享(連結放留言)
最後,則是波克夏所全資持有的公司,也是波克夏營運中相當重要的收益來源,包括保險、鐵路與能源公司,在這段時間都有明顯的復甦。
傳統產業需要高額的資本支出,在沒有盈收的成長助挹下,甚至在2020年面臨大幅的衰退,對於這些企業都是相當困難的一年。但是去思考在目前疫情趨緩,疫苗逐漸普及,經濟續恢復到正常軌道下,這些公司今年的表現反而更值得期待。
也讓巴菲特在信中再次強調,美國是成功企業的搖籃,創造出成功的企業家們。在美國仍是世界的領頭羊,帶領這個世界從危機中重新振作的情況下,不要看空美國!
對於這些公司的營運對波克夏的意義,可參考我在2018年致股東信中的介紹。
複習文章:2019巴菲特致股東信 心得分享(連結放留言)
「已發行股數流通在外股數」的推薦目錄:
- 關於已發行股數流通在外股數 在 JC 財經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已發行股數流通在外股數 在 投資新手輕鬆看懂財報名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已發行股數流通在外股數 在 投資新手輕鬆看懂財報名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已發行股數流通在外股數 在 發行股數流通在外股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健康急診室-2022 ... 的評價
- 關於已發行股數流通在外股數 在 發行股數流通在外股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健康急診室-2022 ... 的評價
- 關於已發行股數流通在外股數 在 會計IAS33 每股盈餘普通股加權平均流通在外股數 - YouTube 的評價
已發行股數流通在外股數 在 投資新手輕鬆看懂財報名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每股盈餘(Earnings Per Share,簡稱EPS)
每股盈餘=(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損益-特別股股利)÷加權平均已發行股數
上面所列的公式是公開資訊觀測站列出來的,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先簡化為:
每股盈餘=(稅後淨利-特別股股利)÷流通在外股數
從簡化後的公式就能了解到,每股盈餘為「每一股普通股分到的稅後淨利」,也就是「每一股賺多少錢」的概念。
當要比較兩家公司獲利能力時,單看稅後淨利的絕對數字,可能會造成誤判,因為每家公司的股數不同。
簡單舉例,甲公司和乙公司今年各自賺了三千萬和五千萬,單看數字會覺得乙公司賺了比較多,但是甲公司流通在外股數只有三百萬股(10元)、乙公司流通在外股數則有一千萬股(5元),這樣一算,甲公司每股盈餘為10元(三千萬除以三百萬),乙公司每股盈餘為5元(五千萬除以一千萬)。因此,我們才會常以每股盈餘來衡量公司獲利狀況。
至於為什麼要扣掉特別股股利,是因為特別股的分配權是優先於普通股的,公司賺到的錢要先把承諾會給特別股股東的部分扣除,剩下才輪到普通股股東來分配。(特別股當中,若為「參加特別股」,則能和普通股股東一起再分配一次盈餘,此處不細說,有興趣請自己查一下~)
回到公式,簡化公式和原公式有兩處不同,我們來簡單解釋一下。
加權平均已發行股數,基本上可以想成平均流通在外股數,因為公司可能會在年中發行新股、或是買回庫藏股等等,所以會計上會將股數、流通在外期間以加權平均的方式,算出加權平均已發行股數。
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損益,會用這個詞是因為,有些公司有非100%持股的子公司,此時就會產生非控制權益,以及歸屬於非控制權益的損益。所以說,損益可分為兩部分,一部份歸屬於母公司業主(即母公司本人自己賺的,加上投資的子公司賺的乘以持份%數),一部分歸屬於非控制權益。
損益→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歸屬於非控制權益
大家可以找家公司,看看它的合併綜合損益表,也許就會更了解。
之前寫到權益時,寫過一篇關於「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非控制權益」的文章,想了解非控制權益的話可以看一下~
網址:https://reurl.cc/8nlKEj
已發行股數流通在外股數 在 投資新手輕鬆看懂財報名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資本公積(Additional Paid In Capital,或簡寫APIC)
資本公積主要來源為股本溢價。
發行新股時,若發行價格低於股票面額,為折價發行;若發行價格高於股票面額,為溢價發行。
舉例來說,若股票面額為$10,以$30發行1,000股。
則股本部分為$10×1,000股=$10,000。
股本溢價為($30-$10)×1,000股=$20,000
資本公積還有其他的來源,此處僅說明最常見的部分,有興趣請再上網找更多資料。
◎保留盈餘(Retained Earnings)
保留盈餘就是公司歷年來賺到的錢(或賠的錢),扣除已分配給股東的部分。
公司賺到的錢,在繳完稅之後,就會歸進保留盈餘。而分配股利給股東時,也會從保留盈餘中扣除。
◎庫藏股
當公司買回自己公司的股票,就稱為庫藏股。在會計上,為權益的減項,且會從在外流通股數中扣除。
通常公司會買回庫藏股有幾種可能的情形。
例如,當公司覺得自家公司的股價過低時,就會買回庫藏股,這麼做也能刺激股價回升、並提高交易量。
買回的庫藏股可能會於高價時再賣出(差價部分會進資本公積),或是分配給員工作為員工配股,也可能會予以註銷。
已發行股數流通在外股數 在 發行股數流通在外股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健康急診室-2022 ... 的推薦與評價
(季申報)轉換公司債轉換普通股上市股數, (季申報)行使員工認股權所發行普通股 ...臺灣證券交易所法規分享知識庫經檢視發現上市公司已為另一上市(櫃)公司持有其已發行股份 ... ... <看更多>
已發行股數流通在外股數 在 會計IAS33 每股盈餘普通股加權平均流通在外股數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直覺會計正式開學啦,觀看完整內容請至:https://4209.teachable.com粉絲專 ... ... <看更多>
已發行股數流通在外股數 在 發行股數流通在外股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健康急診室-2022 ... 的推薦與評價
(季申報)轉換公司債轉換普通股上市股數, (季申報)行使員工認股權所發行普通股 ...臺灣證券交易所法規分享知識庫經檢視發現上市公司已為另一上市(櫃)公司持有其已發行股份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