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故事:【樹海的貓】
白色窗紗翩起,風鈴的鐵片清脆地相互碰擊,風要來了。
這是樹海深處的一間小屋,是陽每年暑假都來避暑的地方。不過,與其說避暑,不如說是避世。今年,他厭倦了庸碌的城市生活,於是狠下心腸辭掉自然科學教師的工作,決定在樹海裏住上好一段時間,完成藏在肚子裏,計劃已久的小說。
每逢颱風季節,風雨欲來之時,即使是樹海中央,溫度也可以高達三十度。儘管說來避暑,但陽也享受這樣炎熱的樹海。他喜歡站在高聳的樹叢之間往上看,看陽光透過葉隙照出悄悄在蒸騰的水氣,聽蟬鳴從四面八方聲嘶力竭地襲來,嗅泥土、植物、水點與太陽密鑼緊鼓的降雨計劃。預測每天的降雨機率與時間,是他感受大自然的方法。
樹海裏懂氣象的不止他一個,還有老是跑到陽屋頂來的山貓。不過,牠腳步很輕,即使走過那些竹瓦片搭成的屋頂也不會作聲。幾次大雨過後,陽一次外出回來,發現濕漉漉的牠躲在屋後簷蓬的一角,他才知道山貓的存在。這樣幾次後,每逢風雨將至,陽都故意打開氣窗,好讓山貓能竄進來避雨。
這次陽回到小屋數天,天盡是放晴,一直未見山貓。聽到風鈴鐵片碰撞的聲音漸趨頻密,他簡直樂透了。陽及早準備了好幾個山貓喜歡的沙甸魚罐頭,喇叭奏起輕爵士,還有預備多一把風扇,因為愛避暑的,不只他一個。
白色窗紗翩起,風鈴的鐵片拼命相互碰擊,雨終來了。
陽把屋的氣窗都打開,如常寫着小說。雨滴答滴答打着屋頂,風很大,他突然想到他不在的時候,山貓一直獨個兒面對這樣的天氣,他感到內疚。但又想到這本是這野貓習慣的生活,自己的來臨與這屋子的存在,於貓而言本來無關重要,甚至是對牠家的一種強行侵佔。他期待着山貓的到來,但同時又想到自己,也正是因為討厭被與己無關的人事介入而選擇走到這樣偏遠的地方生活的。
因此陽沒有再想着山貓,但雷聲與閃電交加使他煩燥,他泡了壺花茶喝着喝着就睡了。
貓果然沒有來,陽翌日清晨像第一次遇見貓時那樣走到屋後找牠,但那只有一堆尚未開花的鼠尾草。他想山貓應該已經忘記他了,況且,貓沒有責任在陽回來時乖乖回來,儘管非常失望,但陽知道自己要給予貓自由選擇的時間。於是隨後每天,他都掛起雨天娃娃,希望雷雨每天都來,貓才有機會來找他。
沙甸魚罐頭,開了又蓋上,幸好是罐頭,不容易變壞。陽想起去年夏天,離開時,他把所有剩下的罐頭打開,全部送給山貓,待牠肚餓時自己吃,但山貓彷彿能意會到甚麼般,一個也沒有吃,只竄到屋子的一角板着臉蜷縮着。收拾行李後,他知道不可能把山貓待在家裏,於是花了很大力氣才把牠拖出房子,還被牠抓傷了手腳。山貓的嘶吼聲淒厲,但陽很生氣,一直指罵牠不要跟來,還用樹枝把牠打傷,山貓才站着不再追隨陽離去的背影。事後陽心感愧疚,但他認為自己是不可能把山貓帶回城市的,那貓本來屬於樹海,若他這樣做,他更加不能原諒自己。
此刻陽有點忐忑不安,他在想當時山貓會否失血過多或者細菌感染而死?他後悔那刻沒有為山貓包紥好傷口才離去。想到這裏,他不渴求山貓回來,只希望牠沒有因為自己而死去,但他知道是生是死,除非看到山貓的屍體,否則他也不可能知道的。
這樣好幾晚陽也夢到山貓,但都是重覆的惡夢。夢開始時,他重遇長大後的山貓,貓原諒了他,一下子跳到他的懷抱裏,然後是陽餵飼山貓的融洽畫面。這樣的日子維持了好一段時間,直至有天陽接到城市來的一個長途電話,他再次執拾行李,山貓於是在屋子裏四處抓刮,推倒屋子的許多東西。那是陽漸行漸遠的女友的來電,陽嘗試向貓解釋自己必須回到城市的需要,但貓沒有理會,如常跳這跳那地向陽表達着不滿。陽一怒之下拿起山貓,從高處擲向牆,貓的頭無情地淌血,四腳朝天,就那樣死了。
如是者陽好幾晚也沒睡好。這樣連續下了一星期的雨,貓也沒有回來。山貓就那樣消失了,他在想,或許貓本來從來也沒出現過。他知道山貓是不會再回來了,而且他害怕,如果貓回來,他會再一次那樣傷害牠。於是他決定放棄對貓的思念,把全部沙甸魚罐頭煮掉,專心寫作,把這頭山貓寫進自己的小說裏,以另類方式紀念牠。
不再回來的貓,失去聯絡,簡直像死掉了的人,所以自己更應該接受現實,他想。這樣獨居生活的自己,不與人聯絡,在許多人心中,也許也像個死人吧。沒有向人宣告死亡的喪禮,等於沒有跟人說「我要死了」的權利,這樣的離逝比正式的死亡更要可憐。不過陽意會到反正生和死彷彿都一樣,陽不介意這樣的生活了,因為這樣的「死亡」他活得更自在。
一週的大雨過後,天又重新放晴,氣溫回到廿一、二度的水平,蟬和鳥又悠哉地叫了起來。微涼的風默默吹來,風鈴愜意地偶爾碰撞,發出零丁幾下「叮叮噹噹」的聲音。陽往樹海裏看,他彷彿看見了那頭,嘴銜着魚的山貓站着,帶距離地看着他。
就讓牠去吧,他想。
Storyteller:野客 @wild.guest
Illustratior:KungJengHang 龔正荇 @edwinakung
#EveryoneisStoryteller #睡前故事 #野客 #wildguest #KungJengHang #龔正荇 #edwinakung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 成為 Reading Club 會員,支持 StoryTeller 繼續創作美好的故事:
https://bit.ly/2MNRcPK
📻 收聽 StoryTeller Radio :https://store.story-teller.com.hk/pages/podcast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Follow @ztorybook.official 留意最新動向
山貓小說 在 重點就在括號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很多觀眾都說這幾年很常看到她,新垣結衣身旁的無用後輩,山田孝之身旁留著復古捲髮的化妝師,現在則是家裡出現平安時代光源氏的平凡OL,其實她九歲就因超齡演技小有名氣了,但在當時童星繁盛之際,她總是被派去演欺負主角的心機女王,就連她成年了還是在《怪盜山貓》裡穿著高中制服欺負廣瀨鈴。
或許有更多人是因為松岡茉優而認識她,先不說挖早安坑聖手是怎麼把她推下去的(茉優小姐說花了三年時間),她們的女演員起點雖然不同,但過程很有共鳴,兩個人一拍即合,也逐漸發光發熱,照目前看來,兩人不只日劇日影的主演工作越來越多,她們甚至都跨到動畫表演領域,在湯淺政明的《別對映像研出手!》她太有特色的嗓音把淺草氏配的太生動了,宛如看得到她的各種顏藝。
演反派、演丑角、演百合,存在感十足,《愛情,最好是這獸》的瘋狂跟《每個月來訪一次的月經醬》的閉俗,她都出色地完成這些角色。她曾經跟松岡茉優約定要一起演到變成歐巴桑,在邁向歐巴桑的幾十年路途,她也一定會變成更出色的女演員。
山貓小說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我看電影「賽德克巴萊」時,我一臉的問號,無法評價好不好看,狀況比較像是看不懂或沒有感覺。
因為 朱宥勳的 #學校不敢教的小說,我陸續收集了一些臺灣文學,書中對於「臺灣」的定義比較彈性,是為了不流失好的作品。
我讀了幾篇文章時,彷彿又落入賽德克巴萊的迷惘中;那種似懂非懂的狀態,造成閱讀的成果如海砂屋。
我放下文學,開始搜集臺灣史,經由朋友推薦,首讀了周婉窈教授的 #少年臺灣史,裡面寫到了日本怎麼從牡丹社事件開始覬覦臺灣,到後面的霧社事件,但因篇幅限制,我又往日治原住民的歷史探索。
就在我讀到較完整的霧社事件紀錄時,原民婦女怕連累族人集體上吊、兩位原民血統的警備隊在國恩與族人的矛盾中切腹;還有被原住民襲撃的小學校,那些被出草的大人、小朋友;此刻我才懂電影在說什麼,忍不住在咖啡廳不停流淚。
讀完了朱宥勳介紹,收錄在 #華麗島的冒險 中的 #野蠻人,講的是一位在日本被父親認為沒出息的兒子,透過人脈被送去殖民地臺灣的高山上,請任警備隊長的友人磨練,雖在信中提及就算兒子死掉了也沒關係,但只是身為父親對自己所愛無能為力的自我懲罰。
*在歷史上,日本從馬關條約時擁有臺灣主權,當時簽訂合約的清廷代表李鴻章,就有提醒日本「臺灣四處瘴癘之氣,且有許多番人,難以教化。」日本代表大概回:「別擔心,我們會處理。」*這也是臺灣被稱鬼島的部份原因。(鬼界之島)
*一開始日本確實沒有想要建設,官方和民間常把臺灣當垃圾桶,所有不好的都往這邊倒,就像小說中的父親。後來統治方式起了許多變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書店找。
這名內地(日本)來的了尾囝仔,在第一次砍下番人首級時,雖亢奮狂喜,但又同時拿樹葉樹枝埋了;他自己也不清楚為什麼要埋,但這就是他深處的人性。
那顆番民人頭卻被同袍與其他番丁找到,並興高采烈地誇獎他勇猛(可換獎金);而砍頭的過程與心境轉變卻是他最想遺忘的過去。
*歷史上原住民的部落間也存在著衝突矛盾,即便日軍沒有佔領,族與族間也會有衝突;而日軍來時,選擇投降輸誠的族,雖被日警統治,當相對也得到了日方的武力。日方常採用與頭目聯姻或是用物資攏絡,更進一步還會栽培番民成為日方人馬,如花岡一郎與花岡二郎(非血源兄弟)。無良的統治者,最慣用的手段就是利用自己人迫害自己人,這不僅在歷史也活在現世。
小說中充滿日人對番民的歧視成見,如野獸的雙眼與體臭、身體如沾滿野獸糞便的氣味等,還有一段日警被番女拒絕,當眾訓斥:「妳說什麼,這該死的山貓,跟妳這種的睡了會得瘧疾。」
*當時瘧疾是統治者最怕的疾病(還沒有HIV),清代臺灣就有吸食鴉片治病的風俗(當時鴉片被當成居家必備良藥);才有連橫的鴉片有益論把這當論點,替臺灣總督府發聲。
總督府一方面想從官賣鴉片煙賺錢,一方面又發現會成癮違害國人健康;最後還是選擇長遠的治理辦法,要大家戒(鴉片)煙。而瘧疾與戒毒,都在日治臺灣時期得到解決。(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史書來看)
當然在小說中的文字有刻意失焦,讀起來不會不舒服。
原以高姿態睥睨番民語言、生活、外貌、文化的主角,(別忘了他在日本內地是一無是處的魯蛇)從原本嫌棄仰慕他的頭目女兒像野蠻人,後來卻深深愛上她的野性(未成年),還因為她擦白粉、用筷子吃飯與穿和服感到不悅;女方希望讓男方喜歡而努力像日本人,而男方卻發現自己愛上原先最不屑的野蠻,甚至在文章中希望自己更接近野蠻。
*殖民者一直以本位思考異者的族群文化,甚至認為同化才能改善其野蠻落後,但野蠻與文明的標準為何?
語言是工具,沒有優劣。
膚色是天生,看你生在哪。
貧富是客觀,有人窮卻能過得好,那到底算窮還是不窮。
強迫別人符合自身的期待想像與利益,才是最野蠻的行爲。(如護家盟)
最後主角進到他岳父的木屋,穿上有體臭的番服與佩上出草無數的番刀;旁邊的番丁興高采烈地圍起他,他說:「打扮成泰雅族人,連內地警備隊員也勇猛起來。」和「我也是野蠻人,我不會輸給你們喔。」
*殖民的過程與結果皆是如此,互相影響容合出新的血源與意識型態;21世紀的國家沒有一個不是帝國主義下的產物,也以帝國2.0的姿態存續著。
我們沒有誰優誰劣,誰的文化語言比較高尚,在社群主義之下,一個國家越能保障多元文化發展,這個國家內部越能和諧穩定發展。
看看現在臺灣正努力追上歐美腳步,要維護南島語系、客語、台語以及原住民文化,如中廣音樂網成了原民廣播,雖然不知道會如何經營(千萬別漢化),但這是政府早該做的補救措施。
版上一定有非常多的專家,可以在留言處分享。
最後,試圖消滅和打壓多元文化的政府,終究會自食惡果,美國和加拿大過往經驗可以得證。
但現在還是有的政府不信邪。
*看了生硬的書,終於可以回頭閱讀文學的感覺,就像在大雪紛飛的夜裡,裹著羽絨被聆聽雪落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