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境練習:羅騰園日記 『小青蛙』今天是我寫日記的第537天:
庭院裡有一口井
井裡有很多的青蛙
有一天
下起了大雨
越下越大
井水越淹越高
所有的青蛙可能都要淹死
有一隻青蛙奮力往上爬
其他的青蛙嘲笑牠
說不可能爬上去
雨下那麼大
我們都死定了
這隻青蛙不管其他青蛙嘲笑
憑著自己的毅力
終於爬了上去
而其他青蛙全都死在井裡了
原來這隻是又聾又啞的青蛙…
國小二年級的小靜
因為體重過胖
被同學嘲笑
是個胖子
同學對她冷言冷語
甚至在上體育課的時候
好幾次將她的水壺
丟到水溝裡
同學欺負她
而且不願意跟她做朋友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在園對小靜的了解
她很喜歡管東管西
會不會是因為這樣
同學都排擠她…
我問了小靜
同學欺負妳
排擠妳
把你的東西丟掉
妳會不會難過啊
小靜笑笑的回答說不會啊…
她是如此這麼的樂觀
讓我心裡就放鬆了很多
其實我心理壓力很大
最主要原因
當別人霸凌她的時候
會不會讓她內心感到自卑
也許她現在還小
不知道什麼叫做自卑感
也許處於邊緣人
不知在乎別人的霸凌….
其實父子倆
會讓我隨時擔心
因為靜爸常常不受控制
又常說話得罪人
騎機車的時候
不定時會發生車禍
去年中元節
工作人員這樣留言
阿財早上出車禍了
清晨3:30分
老闆送他去醫院掛急診
6點工作人員送早餐了解狀況
牙齒掉了1顆
手、腳都有擦傷
最嚴重的是左手指頭
有骨裂傷
需等早上9點骨科醫生看診完
再處理上石膏…
在園區裡休養了數個多月
阿財無法去魚市場打工
呆在園區又跟其他的院生常吵架
現在搬家了
還好有開心農場
有空間可以把他們給隔開了….
上帝給人總是那麼的平等
聰明的人可能有很多的煩惱
但是上帝卻堅固邊緣人
讓他們有顆喜樂的心…
總結
心得:
20天沒有做到,今日做到:寫第537篇日記喔!
恭錄聖經:傳道書 7:8
事情的終局,強如事情的起頭。
存心忍耐的,勝過居心驕傲的。
『蔣月惠寫於108年1月06日星期日上午8點50分.
地點:屏東市和生路羅騰園中途之家。
羅騰園起緣略述 「羅騰園」取自聖經列王紀上十九章語意:期望殘障青年都能在『羅騰園』的協助下認識自己的價值”重新得力、重新出發”
101年7月19日正式立案屏府社政字第10122249700號
親愛的朋友:
月惠103年參選縣議員選舉得票數「4782」。
選舉有達到基本票數門檻,得票數一票補助30元共得143,760元、選舉保證金120,000元、街頭拜票贊助選舉經費253,422元暨104年1月起 每月實領薪水60,000元,全數捐給羅騰園殘障協會推展事工之用,以彌補募款之困難。
主辦免費社區20多種才藝訓練課程,鼓勵白天躲在家裡,天天望著天花板,想不開的身心障礙者,走出自我.走出戶外,面對人群輔導挽救想輕生的憂鬱患者並義務收容六位社會邊緣人…。
一個月開銷近40萬元,沒有公部門補助,沒有財團企業主的贊助,全靠有心人士奉獻物品,自製手工皂、3D立體藝術品街頭販賣與獻藝小提琴獨奏,讓愛心人士,由一元至千元,隨喜購物、自由捐款,養活羅騰園全部的開銷,您的一分錢.一分力,可讓邊緣人生命不滅。
免費辦日間生活自理自立才藝訓練服務預計招收名額50名
劃撥帳號:41683532
銀 行別:土地銀行屏東分行帳號:036-001-096618
戶○○名:屏東縣基督教羅騰園肢體殘障服務協會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屏 基 骨科醫生 在 偽文女生英國札記 Hong Kong Girl in U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骨科實錄 - 《匠師的工房》
(部分內容涉及血腥場面,敬請讀者留意。)
工具箱內放滿排列整齊的螺絲、釘子與鋼片,鎚子與扳手被擱在檯上的一角,電鑽與電鋸斷斷續續地發出低頻噪音,不說還以為自己正身處某個裝修工地!
骨科手術經常需要運用各式各樣的金屬配件,所以手術室的刷手護士都主要由男士擔任,免得女生分不清那堆工具吧,怪不得選讀此科的男女比例懸殊,當然還有別的原因,稍後會再說。
骨科見習是我們期待已久的蜜月期,因為考試要求不高,上課時間不多,當中更有一星期會待在富豪醫院上課,讓我們愜意地揭揭雜誌呷呷咖啡,這兩個月總算是個可以稍作歇息的中途站。
我對肌肉骨骼系統一向沒什麼感覺,骨格又不是精奇得可以輕而易舉地抬起成年男士的腿做檢查,但身邊也不乏立志要攻讀骨科的女同學。
在新設立的Assistant Internship週,我們要兩人一組跟隨指定醫生,走遍不同病房、門診部與手術室,雖然我沒有因此而愛上骨科,但也過了愉快又充實的一週。
而我最喜歡的一部分,當然還是看手術。
最常出現在手術列表的名字都是骨折傷者,手腕、腳踝的骨頭折斷後移了位,就要靠復位與固定術把它們重新裝嵌好,幾枚螺絲與一小塊鋼板是絕佳的配搭。
這類手術需時不長,但每隔一會便要利用X光機對準位置,所以我們每次都要預先穿上重甸甸的鉛製防護衣,又要配戴頸箍來保護甲狀腺。就算已經穿上了全副盔甲,我們兩個貪生怕死的女孩仍然設法左閃右避,將來還要生小孩,吃太多輻射總不太好吧,有一次我們還躲到了麻醉科醫生身後,因為放在他面前的鉛製屏障上,還披上另一件防護衣,這樣我們就有三重保護了!
要是骨折處牽涉到骨頭中段的位置,就可能要出動一枝長長的骨髓內釘,兩截斷開了的骨頭才能鞏固地併合回來。
先在骨頭上端插入一個類似開瓶器的工具,慢慢的鑽入深處,空出一條小徑,骨科醫生再拿起鎚子鑿呀鑿,把那枝活像長笛的帶孔管子敲進去,血中帶油的骨髓液隨即傾瀉下來,流淌到手術檯上的消毒布巾。這台手術,絕對是力的表現。
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隸屬專門的分科,手術室門外早已標明了「閒人免進」,於是我等閒人也無謂闖進去碰運氣,唯有乖乖地留在電視房看場外轉播。幸好當時有醫生在旁,利用膝、髖關節的迷你模型為我們作指導,靜默的畫面配上聲音導航,總好過叫我們呆在手術室裡看得一頭霧水。
接下來要記低的兩個手術都比較「重口味」,行外男友總愛取笑我連鮮血呀屍體呀都不怕,為什麼又會對活生生的動物和昆蟲如此恐懼,我就說,兩樣東西根本就不可以比較嘛。
不過,或許打從中六的生物課,我就知道,自己原來有一點點的血腥傾向。當時我們要為剛死去的白老鼠進行解剖,把牠的內臟一一辨認出來,我早就摩拳擦掌準備就緒,當其他同學還在忙著用棉花按壓止血,我已把幾條血管紮好,也沒有染紅手術範圍,就這樣成為最早完成的一位。
手術檯上正躺著一個患上壞死性筋膜炎的病人,即是我們在新聞報導裡常聽見的食肉菌感染,這次已經是他的第四回清創手術。他半屈曲著右膝,小腿的半邊是完好無缺的皮膚,半邊卻是曝露於空氣中的肌肉,紋理清晰可見,就是一幅解剖學教科書裡的完美示範圖。
醫學生時時刻刻希望增廣見聞,我雖然慶幸自己有機會目睹如此震撼的畫面,但想到面前殘缺不全的皮肉不是一頁插畫,而是屬於一個像你像我一樣有生命的人,就不禁有點慚愧了。
另一位病人是個九旬老翁,糖尿病併發右腳壞疽,五個趾頭皆呈黑褐色,整隻腳掌都乾癟癟的,肢端因為缺血而壞死,就像枯木一樣必須被砍掉。
我們看的是截肢手術,骨科醫生從膝部上方開刀,一層一層地剝開,直至紅裡透白,露出一小截大腿股骨來。徒手來回拉動了一會,醫生最終決定放棄手動拉鋸,改以電鋸加速進程。
我們站上了幾級踏板,半掩著耳,半瞇起眼,電鋸與股骨摩擦時發出刺耳的撞擊聲,四散的骨灰就如焊接過程迸出的火花,定睛看著就似隨時會濺中你的眼球......手術完成了,護士們如常替那截斷肢用繃帶包紮,繞了一圈又一圈,該是為免在運送途中露出馬腳,把途人嚇壞吧。
看見骨科手術室裡的一整列「架生」,我有時會想起家裡的皮革工具。用木鎚、圓沖與菱斬在裁好的皮料上鑿孔打洞,加上一排匙圈與幾顆四合扣,稍作打磨再縫上邊線,已是製作皮革匙包的基本工序。把器材更換一下,上螺絲、裝鋼板、鑿釘子、穿針引線等等的手術步驟,其實也是一門別具匠心的工藝,醫生要不斷從經驗中學習,鍛練手的技藝,也要琢磨心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