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跟你說「我想當網紅」】
i世代最想做的行業是什麼?全世界的孩子都有志一同、想當網紅!
「Sony生命」曾經針對日本全國100名國中的男生做了調查,「當youtuber」竟然是孩子將來職業的第三志願,把工程師、醫師、律師遠遠甩在後頭。
美國南加大教授Jeetendr Sehdev在2015年時曾對青少年調查,發現最受他們歡迎的名人,前五名都是網紅,如Smosh、Fine Bros、PewDiePie,比傳統歌手更具影響力。
而在台灣,2018年兒福聯盟進行調查,近八成(78.3%)的學生曾使用過直播(包含觀看),近一成(9.4%)兒少曾當過直播主;
有四成(40.3%)學生表示自己的同學有在開直播,顯示直播已成為孩子心中最夯的上網活動,不論坐車、吃飯、睡覺通通攤在大家面前,把自己當成《楚門的世界》之主角,完全不介意把自己暴露在網友面前。
到底直播主都是那些人呢?台灣前三大直播App的熱門直播主之中,竟然有三分之二是嫩妹,18歲以下的兒少占了兩成,最小的只有11歲。
兒福聯盟的調查更顯示,不少兒少直播主並沒有大人陪同、曾在自己私密的房間內開直播。
最令人傻眼的是,當各路網友詢問他們的年齡、住址、就讀學校時,他們毫無保留,完全沒有警覺心。
為什麼愛玩直播?我曾問過玩直播的孩子。
「無聊啊,跟朋友哈拉一下!」
「有人會回應啊!」
「讓自己竄紅!」
「交朋友啊!」
「可以賺錢!」
少子化的趨勢,多數孩子身邊都沒玩伴,於是自己要很會打發時間,再加上這個年紀特別需要找到自我價值感,「玩直播」門檻低、隨時可做、立即回饋,是「刷存在感」CP值超高方法。
(((直播主都能輕鬆撈錢?)))
看看當紅的直播主,比起以前大紅大紫的大明星,不需要高大英挺、沉魚落雁,不需要超凡入聖、十八般武藝,
更不需要走狗運被星探看上,只要敢秀有特色,在自媒體時代,人人都可能出頭。
再加上媒體對網紅高收入的渲染,沒有社會經驗的孩子就傻傻做起了白日夢。
最轟動的例子莫過於美國一個七歲兒童Ryan靠著一張萌臉,在Youtube分享「玩具開箱影片」,每年就爽賺台幣約三億三千萬元。
以2017年為例,網紅收入冠軍的谷阿莫,據說一年進帳新台幣1413萬元,第二名「TGOP這群人」則有1139萬元,這對青少年來說,根本是天文數字。
網紅,實在令青少年眼紅!
網紅不需要朝九晚五,只要坐在家裡開網路、說說話、演演戲、搞搞笑,就能快速抓住觀眾的眼球,賺進大把鈔票,又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這麼好康的工作,當然是青少年的首選!
但,直播主真的都能爽爽賺嗎?
過去,以深度解讀書籍的書說人「冏星人」曾經公開對媒體喊話,千萬不要把youtuber吹捧成輕鬆搶錢的行業,她很仔細的分析了此行業的薄利與殘酷。
前置作業加上錄影、剪輯,隨便做一支不加音效與特效的「廢片」都得花上五六個小時了,
如果她要把一本書先讀透、抓重點、寫出精彩的文案,講解一本書所要投注的心力根本無法計算,
然而努力了老半天,每1000人次的流量,只能獲益美金1元,如果每個月想要賺取3萬元,那麼至少要要累積100萬次的流量。
100萬次的流量要怎麼做起來?一個youtuber必須每天產出一支影片,而且每支影片要達到3.3萬次的流量。
以一個人的人力,一天要完成企劃、拍攝、剪輯、後製、混音等工作,推出一支有梗又有質感的影片,而且還要挪出時間與訂戶互動,那絕對燒腦又爆肝!
更何況,還需要投資器材、道具、軟體,最後,還不能保證每支影片都能達到高流量。或許,有人會瞬間爆紅,但要持續被高度關注,直播主則一定得打持久戰、消耗戰、體力戰、耐力戰!
青少年看到的都是站在金字塔頂端閃閃發光的極少數,絕大多數的直播主都淹沒在茫茫網海中,無姓又無名。
德國奧芬堡應用科學大學教授Mathias Bärtl指出Youtuber之中竟有96.5%所得到的廣告收入,連美國的貧窮線都達不到。
(((直播世界迷人也殘酷,禁止不了,就和青少年一起當鐵粉)))
青少年很可能因崇拜網紅而認同他們、甚至模仿他們,但是這個時期,青少年的是非價值觀還尚不穩固,看來,任由他們所喜愛的網紅陪著他們長大,非常危險。
對於天天要膜拜一下網紅的青少年,爸媽最好的辦法,當然不是禁止,這個「愈壓制愈反彈」的「永遠的反對黨」年齡,就是陪伴、參與、傾聽他們的想法,
如果網紅真的有梗有料有創意,別吝嗇在孩子面前肯定,這樣做最有智慧,好比以前,一家人都是一起看電視,現在爸媽,一起當鐵粉,不就最能掌握到孩子的網路世界?
至於孩子斬釘截鐵誓當直播主,爸媽的真心話一定是「母湯!」,日本也做過調查,爸媽反對孩子從事的職業,第一名就是直播主。
不過,你內心的「母湯」千萬「母湯」直接殺出來,因為你若是做「東廠」不斷監控,青少年會就轉成「地下工廠」,最後他們產出什麼爆炸性產品,完全無法逆料!
網路上有太多命運坎坷的直播主已經用影片來警示年輕人「這條路不好走」,就讓直播主給青少年震撼教育吧!
爸媽任何的負面說詞都只會更「增強」他們的決心,這個年紀有個鐵律,那就是:愈阻止愈美麗,愈反對愈要壯烈!
如果把這條路的利弊得失資訊都攤給孩子看,孩子還不信邪,那麼,唱衰他不如祝福他,就放手讓他一搏吧!
不過,配合著前面所說的網路時間約定,這部分爸媽還是要堅守立場與原則!
即使無法大紅大紫,孩子學著當直播主絕非只有百害而無一益,孩子至少學會:
1. 臉皮厚,敢放膽自我表達→ 這是任何一個行業都需具備的硬本領
2. 懂科技,學會拍攝與剪輯→ 這是未來訊息傳遞的最普遍模式
3. 有創意,刺激出靈活古怪的思考模式→ 沒有創意無法促成突破性的發展
4. 有分寸,掌握戲謔與格調的平衡→這決定一個人能否走得長遠
【本文摘自《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3165
【延伸閱讀】《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你那愈來愈陌生的孩子,該怎麼溝通?》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7768?sloc=mai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
少子化負面影響 在 黃健豪-北屯漸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保護孕婦!應採購輝瑞和莫德納疫苗!
美國的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已經建議孕婦施打COVID-19疫苗(*註1)!
最新外電消息和研究在5/7時指出,「輝瑞」(Pfizer)和「莫德納」(Moderna)的疫苗對孕婦是安全的(*註2)。
---
這幾天議會許多議員探討「少子化」的問題,我以一個準爸爸的角度來說,現在生小孩面對的是一個水停、電停、跌停,以及疫情爆炸的高風險環境。
也難怪大家本來期待會有「疫情嬰兒潮」,但結果卻是呈現一種「生不如死」出生率低於死亡率的社會結構。
在這種高風險的環境下,怎麼可能期待多數人敢生、願意生?
隨著爆增的本土案例,和數名不明感染源的確診者,包含我在內的許多人又對疫情感到焦慮,當邊境失守,多國政府鼓勵民眾施打疫苗控制疫情,美國政府更是直接建議包含孕婦在內,都應該施打疫苗,並提供數據和研究證實,施打疫苗對孕婦和胎兒沒有負面影響,又能避免重症。
再者,隨著本土案例日益增加,導致許多原本覺得不用施打疫苗的群體,變成有必要施打,疫苗需求大增的當下,負責全國防疫指揮的中央有責任處理這些問題。
特別是孕婦,平常就會擔心孕婦的小感冒或碰撞,更何況是這次的疫情。且無論是台灣或美國的CDC,都提出警告:如果被感染,孕婦比一般人更容易併發重症!
我在美國的孕婦朋友,前段時間美國疫情嚴重時,本來還在討論想飛回台灣生小孩,但近期美國政府全面施打疫苗,包含我自己的孕婦友人也施打輝瑞的疫苗,她們已經決定留在國外就好。
但身在台灣,如果上疾管署網站查相關資料,面對嚴峻的疫情,雖然政府宣稱少子化國安問題,台灣疾管署卻未將孕婦列入優先施打對象,若要打疫苗要自己問醫生,似乎是直接把風險轉嫁給每位婦產科醫師和產婦,也讓孕婦曝露在疫情的風險中。
再次強調,美國CDC已經確認並宣傳,孕婦應該要施打疫苗,保護自己也保護胎兒避免重症!而國家地理雜誌更是在5/7發布最新的研究報告,肯定輝瑞和莫德納兩大品牌的疫苗,可以保護孕婦!
台灣政府現在雖鼓勵民眾施打疫苗,但僅有少量的AZ疫苗之外,沒有其他品牌選擇,不僅一般人不夠打,美國因為還未批准使用AZ疫苗,對於孕婦等敏感族群的數據也付之闕如,在整體的防護力上,完全沒有辦法顧及到孕婦的權益!
陳時中前兩天已經鬆口鼓勵地方政府自行採購疫苗,我也強烈建議,台中市應該想辦法優先採購輝瑞和莫德納的疫苗,並優先提供給孕婦、公托公幼的從業人員、中小學教職員等。
如果市府財政無法全額負擔公費疫苗,也可以採購後以自費模式讓民眾自行選擇施打,確保市民及下一代的健康。
▪️註1:《Information about COVID-19 Vaccines for People who Are Pregnant or Breastfeeding》(孕婦接種COVID19疫苗,可以保護孕婦避免重症),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網址:https://reurl.cc/DvGXaQ
▪️註2:《Pfizer and Moderna vaccines safe for pregnant people, major study confirms》(「輝瑞」和「莫德納」疫苗對孕婦是安全的),Nationalgeographic,網址:https://reurl.cc/jqLRXL
少子化負面影響 在 林易瑩 台南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母親節
在成為「母親」之前... 我們來談談「女人」的選擇權!
#成為母親與否都是選擇
#生育與否更是隱私
今天是母親節,相信許多人正在享受和家人的相聚時光,除了歌頌母性的偉大之外,我更想進一步聊聊,那些選擇成為母親,抑或是未計畫成為母親的女人們,也想對妳們說聲:辛苦了!
#成為母親是件多不容易的事?
從懷孕的那一刻起,精子與卵子結合,一個嶄新的生命在母親的子宮裡成長、茁壯,接下來要經歷無數的不舒適,全身發熱且疲倦想睡、脹氣便秘、乳房腫脹、孕吐、四肢嚴重水腫、隨著子宮撐大引起的肋骨疼痛,雖然不適,但感受到寶寶活潑的踢踢肚皮,媽媽們仍是幸福洋溢得嘴角向上。
熬過孕期的不適,接下來要面對的是大家笑稱「卸貨」的生產過程,俗話說:「生過麻油香,沒過四塊板」,儘管當今醫療進步,但生產這件事本身就充滿風險。有些媽媽在生產過程當中想施打減痛分娩,可能還要面臨對寶寶有不好影響的責難,甚至也不乏「吃全餐」(自然產生不出來臨時改剖腹產)的辛苦媽媽們。
養育寶寶一下多了好多事,要擠奶、餵奶、拍嗝、洗奶瓶、清理吐奶、哄睡;要換尿布、清理屎炸彈、洗屁屁;要帶小孩去放風、要洗小孩和好多好多衣服,每天睜開眼睛(甚至連闔上眼睛的時間都沒有)就是一場戰爭,而且是場暫時看不到終點的拉鋸戰。
在職場當中想要請育嬰假,還會遇到日劇《月薪嬌妻特別篇》當中描述的狀況,平匡(男主角)的主管、實栗(女主角)的同事一樣:「你請假了,那你份內的工作不就要由其他人分擔?」、「請假就是不負責任的表現。」根據兒童福利聯盟調查發現,「 #高達75.4%的職業婦女,#經常感到工作和育兒不平衡」,而工作和育兒失衡狀況越嚴重者,就越不想再生。
婚後是○○的太太,產後是○○的媽媽,有了孩子之後,孩子會成為女人的代名詞,曾經有個朋友想送剛生完孩子姊姊禮物,做為產後的一個祝福,大家提供的選項不外乎各式嬰兒用品,然而朋友反而淡淡的說,送禮的對象是姊姊本人而不是寶寶,大家霎時理解,我們太習以為常在女人成為母親後,就逐漸淡忘女人本身的主體性。
#未來媽媽
#未來可以不要當媽媽嗎?
#那些未計畫成為母親的女人們
隨著年歲漸長,身邊許多女性朋友步入婚姻後,時常聊到過年過節最常被問候的,除了工作、薪水之外,就是那張肚皮了。
親朋好友言談之間催生的話諸如:「你不生,怎麼給人家交代?」、「生了孩子妳的人生才完整」、「要有個孩子才像一個家呀」、「趁年輕的時候比較有體力趕快生一生」,無形當中形成了一股龐大的壓力,讓人備感焦慮。「可是我還有很多想做的事啊!」女人們在心裡吶喊著,還有許多想要追求的理想,期望實踐的未來,難道我選擇不生孩子就要被認為是自私、不負責任的嗎?
對我來說,#成為母親與否都是選擇,並沒有誰優誰劣,#生育與否也是隱私,不應該當成談話間茶餘飯後的話題。選擇不生育的女人,不該成為國安危機的藉口,更不該成為少子化的戰犯,人生的旅途,並不是非要成為「母親」才算完整,也不是所有的女兒都想成為母親。
在慶祝母親節的同時,我們也別忘記,身體是自己的,我們的社會氛圍應該要往人有自由選擇的權利邁進,與其給人催生的壓力,也要去檢討選擇「不生育」背後的因素,我們是否有完善的社會支持、托育政策,友善的職場環境了?政府也有責任消除那些影響生育意願的負面因素,打造一個能夠提升生育意願的環境,織成撐起安心生養孩子的一道網。而在未來我也會持續在住宅、勞動、托育等政策為大家把關!
-------------
🛠我在勞權與兒少權益相關政策所做過的事👶
🛠勞權相關|
https://tinyurl.com/ac7yzs58
👶兒少權益相關|
https://tinyurl.com/nkyvbndh
少子化負面影響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一定聽過這句話,叫做「愛,會令人盲目」。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我們在青少年的時候,可能我們的父母親,都會禁止我們交男女朋友,因為會影響到課業。
然而對很多職場上面,對於那種所謂的辦公室戀情,也是特別的敏感。彷彿呢,辦公室戀情一發生,不管是老闆、還是相關的同事,就會直覺的聯想到你的工作表現,可能會受到影響。
你可能是其中的當事人,你會覺得這是大家的偏見。但是我今天要跟你分享,一個實驗研究。不管你覺得它是偏見也好、不是偏見也罷。我們總有一些更科學的研究,來告訴我們可能的現象。
那麼如果你這個時候,投入了戀愛的關係裡,你也可以當做是一個重要的自我提醒。在萊登大學有一位學者,叫史坦伯根,他的研究方向就是當人進入愛情關係的時候,我們的大腦認知控制,也就是我們的「注意力」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
他進一步的想研究,他想知道這些進入熱戀關係的人,是不是比較容易專注在他的伴侶,而不是在其它的事物上面。他的研究團隊,找了43個年齡介於18到27歲,正處於熱戀關係的大學生。
那所謂的熱戀呢,就是他們的戀情開始都不到半年。而這實驗一剛開始,會有十分鐘的實驗解說,跟他們戀情程度的問卷填寫。這個內容主要是讓他們回想,他們目前的戀情、的想法,還有看法。
在這整個過程當中,還會放他們自己所帶來,最喜歡的情歌精選,透過這樣的環境氛圍,讓他們去回想戀情,而且也聽著情歌,讓他們充滿著「粉紅色的泡泡」。
有了這個階段之後,接下來讓他們進行兩個關於「注意力」方面的作業。這些作業呢,需要他們反應愈快愈好;可是在進行的過程當中,會有其它的干擾跟剌激,所以只有他們越專注,才能夠越成功的完成這些作業。
實驗的結果就發現喔,在熱戀的問卷當中,得分越高的人,他們進行專注力的作業,就越容易受到干擾跟影響。換句話說喔,你現在打得越火熱,你就越容易不專心、愈容易分心。
史坦伯根認為熱戀程度越高的人,越容易把他們的專注力,用來想另外一半。但我們知道喔,我們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資源,它是有總量管制的。
所以,當我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想自己的男朋友、女朋友的時候,那我關注在其它事情上面的時間,跟精力就會變少。而具體的呈現,可能就是功課受到影響,或者是工作受到影響。
然而,當你聽到這邊的時候,你可能會罵我,你罵我什麼呢?拜託~現在已經少子化了,你這樣子說,是不是讓大家更不要交男朋友、更不要交女朋友呢?
其實不是哦,事實上呢,這個研究還有後續,因為他們後來發現,這樣子專注力受到影響的現象,只是在戀愛早期,在「熱戀期」才會有的狀況。等到戀情越來越穩定,我們的注意力就會恢復到原本的水準。
所以當你聽到這邊,如果你老覺得自己的伴侶,不像熱戀的時候那麼的關注你,我說實在的一點,他只是個正常人而已,他這樣子並沒有什麼不對。你要一個人,他已經跟你在一起很久了,還像熱戀一般的無時無刻的想著你?
是,你可能會有很多的粉紅色泡泡,你可能會覺得很浪漫。但事實上一方面它是不切實際的;二方面,那你要把他的工作,跟生活放在什麼位置呢?你們的愛情,會遠大於麵包這樣多嗎?
你可以想一想喔。而另外一個部分,就是如果你感覺到,現在真的有一點點被愛情衝昏了頭,那麼你可能就要好好的問自己,你對於這份關係,有什麼樣的期待跟想像?是「追求刺激」還是「追求穩定」呢?
如果你要追求的是「刺激」,事實上還有其它的方法,可以讓你不影響到自己的專注力。但是如果你要追求是「穩定」,那麼怎麼樣去經營一份,能夠彼此滋養親密關係,就是接下來必要的功課了。
談到這裡,我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我們在1月26號有一門叫『幸福工作坊』的課程。這個是由嘉玲老師,也就是我的伴侶所擔綱,你會在這個工作坊裡,學會怎樣去經營一份滋養性的親密關係。
無論你現在已婚、還是未婚,有沒有伴侶,我相信愛是本能,但是怎麼樣去經營愛,這是需要學習的。所以,我很期待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幸福工作坊』的名額也在倒數了。
然而無論如何,如果回到今天的分享「愛,的確會令人盲目」。可是可果沒有愛,我們每個人是不是都活的跟行屍走肉一樣呢?因此,學習怎麼去愛,怎麼樣去經營愛,才是一個必要的過程,不是嗎?
期盼能夠在『幸福工作坊』裡能夠見到你,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在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接,我們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lNawTapYwY/hqdefault.jpg)
少子化負面影響 在 比少子化還嚴重?人口負債,台灣未來無可避免的重大危機 的相關結果
人口負債國,將長期面臨經濟負面影響. 其實有些已開發國家早就已經進入人口負債了,例如日本、德國、義大利等國家,早在1990年代就進入人口負債階段, ... ... <看更多>
少子化負面影響 在 少子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負面影響 — 少子化是指生育率降低,老人人口高達7%是高齡化社會,導致幼年人口比例逐漸減少的現象。少子化代表著未來勞動人口可能逐漸變少,對於社會結構、經濟發展等 ... ... <看更多>
少子化負面影響 在 少子化會「亡國」?對年輕人的六大衝擊 - 奇摩新聞 的相關結果
根據美國人口資料局統計,2014年台灣總生育率全球吊車尾,少子化危機浮出檯面,會對 ... 少子化對國家造成的負面影響越來越迫切,值得更高的關注。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