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為你讀一點書 📙 古早時代的台灣人遇到地震怎麼辦? ft. 陳怡宏研究員
台灣是板塊推擠而形成的島嶼,也因為地底驚人的能量,形成了台灣特殊的地質環境,但同時這強大的能量也使得居住在島上的人們三不五時就要經歷地震的威脅,古早以前的台灣人遇到地震會怎麼辦?台灣的歷史上有哪些關於地震的傳說與記載呢?我們常說的地牛翻身這個詞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不是228公園那個、也不是植物園旁邊那個)的研究組研究員陳怡宏老師,因為策展的關係,深入地研究了台灣的地震史,讓我們來聽聽他的分享。
*趙小菁、陳怡宏,《地震帶上的共同體:歷史中的臺日震災》,台南: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2017。
#每天為你讀一點書👉️點開連結直接聽
https://pse.is/3m3qb2
-------
由謝金魚主持、慈濟基金會獨家贊助
不論你在哪裡,我們都在這裡為你朗讀。
Sound On:
https://pse.is/3n3nc9
Spotify:
https://pse.is/3jre63
KKBOX:
https://pse.is/3lxb47
apple:
https://pse.is/3m5nm2
Google:
https://pse.is/3lvsaj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外星系主任 02 - 火星的生物 (國語) https://youtu.be/1t6oZsv2PQs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
小 小 地質 研究員 在 大倫老師 日本代購教學 批發教學 批貨教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就快到 畢業季 了~這也是最近應屆畢業生煩惱..
不知道大家的第一份工作是 選大還是選小公司?
大有大的制度管理
小有小的彈性可以接觸較多事務..
老師最近也是遇到了一位學 印刷 應屆博士生
真的為他捏吧冷汗..真不知道去哪找工作
看來唯有提升 自己的職能競爭力 才是真的💪
*原報導:
調查|小公司成徵才主力!
平均薪資比大企業少 1.2 萬,人才卻傾向「從小開始」?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62809
「從小開始」的台成清交畢業生,常見以下 7 種型態:
🏃投入顧問公司:如環境工程、土木結構、土地開發、工商服務、數位行銷、生技、投信投顧、建築事務所、以及律師事務所等。
🏃投入本土企業(大集團)之下的關係企業、或跨國外商在台分公司。
🏃投入 IC 設計公司、AI 人工智能、上市櫃公司旗下金雞母。
🏃非電機資工本科系,例如:人類系、財稅金融系、社會系、文史哲等相關科系,靠自學或輔修,想擔任工程師,先在小公司待 1~2 年,有實戰經驗再跳槽大企業。
🏃興趣斜槓。核工、社會系、農經系、地質系、區域研究、財金系等畢業後進入廣告公司、公關公司、旅遊業、報關行、文創公司、戲劇舞蹈文化業等。
🏃立委或議員辦公室(法案)助理。
🏃教育服務業。如補習班老師、學校機構研究員/助理、博士後研究員。
👉樓上揪樓下、厝邊拉隔壁..
如果習慣面對面參加 老師課程
想要獲得日本購物網批價的朋友,邀請參加
批發網說明會+新貨運資訊(2小時):
(費用每人1200元 / 先前已參加過批發網只要300元)
🔥5/01台中(六)13:30~15:30 (台中火車站附近)
🔥5/02台北(日)13:30~15:30 (台北火車站附近)
https://www.facebook.com/woeiluenjp/posts/1428803707480615/
小 小 地質 研究員 在 乙葉猴的美麗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愛臺灣博物館卡,#小小職人 報名行事曆看這邊!
🕵♀各種小小職人場次報名時間表0421更新一波!看這邊!🕵♀
#熱門活動請即早預約
#暑假活動即早規劃起來
#部分活動已經更新到8月或9月
-----
⚾️ #樂天桃猿棒球隊,小小棒球員,4/22早上11點開搶
🕍 #袖珍博物館,小小博物館員,4/22凌晨12點開搶
🎤 #親子天下,小小記者
📔 #親子天下,小小編輯
🪐 #野柳地質公園,小小地質研究員
🍪 #舊振南漢餅文化館,小小漢餅職人
👉完整小小職人活動頁面:
https://bit.ly/3edzHmg
-----
#每場名額有限報完為止
小 小 地質 研究員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外星系主任 02 - 火星的生物 (國語)
https://youtu.be/1t6oZsv2PQs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火星生命是指有關火星的生命。火星生命經常出現在群眾娛樂中,如火星人。由於火星與地球自然環境相似,且火星氣候嚴寒,缺乏板塊構造,無大陸漂移現象,因此地質幾乎沒有改變。至少有三分之二的火星表面擁有35億年歷史,因此很有可能保存生物形成前的狀態。這些均引起了研究生命起源的學者對火星的興趣。
美國太空總署前首席研究員近日披露,早在40年前,火星探測器維京號,就在火星上的任務中發現生命跡象。
1976年,NASA將火星探測器維京號送上火星。《自由時報》報導,時任該團隊首席研究員的萊文, 10月10日在著名的《科學人》雜誌發表文章指出,當時維京號在火星表面上已發現生命存在的積極證據。
萊文以其特立獨行且積極的研究風格著稱,他在過去數十年間一直堅持認為「人類可以證實發現地球外生命」。
萊文說,維京號上搭載的探測器將營養物置入火星土壤樣本,結果發現「有東西將食物吃掉,並留下代謝的氣態痕跡」。
為證實這是生物反應,該團隊對土壤進行高溫處理後重複前述步驟,這次就完全沒有出現反應。
不過,NASA聲稱無法在實驗室中複製實驗結果,並將上述發現定調為仿生物的化學反應,而非真實的生命。
而且在此後的43年間,NASA再也沒有在任何一具火星探測器上,裝設生命探測工具來追蹤這些生命,這引起外界諸多猜測。
NASA對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探索其實並未中斷,近日,美國航空航天局行星科學部主任吉姆.格林博士在接受英媒採訪中表示,他相信NASA很快就會找到火星上的外星生命,並宣布消息。
格林對英國《電訊報》說:「這將是革命性的,就像哥白尼所說的,『不,我們繞著太陽轉。』徹底革命性的,它將開啟全新的思路。」
他同時也對此表示擔心,「我認為我們還沒有為此做好(心理)準備,還沒有。」
NASA計劃在2020年7月發射「火星2020」探測器,希望它能成功地在這顆「紅色星球」上尋找到外星生命。
去年11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選擇傑澤羅火山口(Jezero Crater)作為火星探測器的著陸點,預計它將在2021年2月18日降落在這顆行星上,並展開探測活動。
萊文呼籲當局在2020年的火星探測器上加設生命探測裝置。
NASA的2020年火星任務將與歐洲航天局(ESA)旗下、將鑽探火星地表之下的「火星太空生物」探測計劃(ExoMars)合作。
2020年火星任務還包括蒐集火星物質樣本,並將其帶回地球進行檢測。NASA指出,這將是首度展現取回這類樣本能力的任務。這些樣本可以為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的生命提供線索,並且它們很可能揭示出火星上某種生活形式。
ESA的探測計劃則將遵循類似軌跡,並朝火星岩石往下鑽約2米。格林認為,NASA和ESA的兩部火星探測車都很有機會找到外星生命的證據。
「當我們在90年代首次開始研究天體生物學時,便開始尋找在極端環境下生存的生命。」格林補充說,「我們曾深入到地表以下2英里(3.2公里),亦曾進入像是核廢料池這種大家認為什麼也無法生存的環境,結果這些地方都充滿生命。最重要的是,有水就有生命。」
他認為,在像火星這樣的「極端環境」中,某些微生物為了生存會「鑽入岩石內」。
今天我們的課暫時完畢, 謝謝各位同學那麼用心聽課, 喜歡我們課堂的朋友, 請讚好, 和分享, 最重要是訂閱我們頻道, 還要點按旁邊的小叮噹, 我們有新影片出台, 各位便可以第一時間知道, 好吧, 現在下課吧!
小 小 地質 研究員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臺灣自然史廳
從今天開始連續播放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介紹,首先由展示教育組的 #張至善助理研究員,為大家介紹臺灣自然史廳。
展覽說明:
•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的根本基礎,因此將自然史展示安排在本館展示的起點。
本展示廳依時間順序排列動線,以「誕生」、「冰期」、「新世代」三個展示室介紹臺灣自然史的脈絡,帶領大家探索這三個時間點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重要事件。內容安排上以「地質-生物-人類」的過渡漸進,逐漸轉入人與自然的互動,以銜接後續的展示主題。
誕生:
•「誕生」訴說臺灣這座島嶼出生的故事。本展示室是所有動線的起點,這項主題還隱含生存於臺灣的萬物生命的開始。
入口前的板塊交界意象廊道,首先點出板塊在臺灣生成過程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隨後則以全球板塊運動與蓬萊運動兩個主題做進一步說明。本展示室的焦點為中央山脈,縱貫全場的大尺寸山脈影像顯示了它是臺灣島地形的主軸。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之間的花東縱谷,是世界板塊研究的焦點,也是展示中重要的主題。以臺灣最大的陸上火山系統大屯火山群來說明一個板塊隱沒的故事。
整個展示室以棕黃色為主體,代表大地誕生、萬物未明的渾沌空間。主題依其地理位置排列,觀眾彷彿置身於縮小的臺灣島一般,探尋我們家園誕生的線索。
冰期:
•「冰期」展現地質史上一項重大的環境變化。臺灣島成形後恰好遇到冰期,這個現象成為生物遷臺的契機,並為豐富的生物相奠定根基。
臺灣海峽的展示點出冰期的滄海桑田,奠立臺灣生物多樣性的根基。擁有當時最多冰川的雪山,其遺留的冰蝕地形不僅是地質學者關注的焦點,更是當時高山冰河曾經存在的有力證明。以櫻花鉤吻鮭、臺灣山毛櫸這兩種公告的保育類稀有生物,作為冰期孑遺生物的範例。
本展示室的中心展示為化石動物群,透過8種全尺寸的大型陸生哺乳動物復原模型,以及相關的出土化石陳列,期望能讓觀眾對臺灣冰期時期壯觀的動物群相留下深刻的印象。
新世代:
•「新世代」講述末次冰期結束到今天為止的自然環境。豐富的生物相以及人為影響逐漸加劇,形成臺灣島的特色。新世代裡有許多值得反省的事,我們已經做了什麼?未來的路該如何走?
海漂植物展示暗示冰期結束後,生命進入臺灣的方式。「臺北盆地與東部海岸」的展示主題點出史前人類與自然環境變化間的互動。「探險家眼中的臺灣」則將百年前的探險家記錄與現在環境做一比較,期使觀眾瞭解環境的劇變。「外來種的災難」提醒觀眾自外地引進生物可能會造成生態不可回復的破壞。
本展示室的中心主題為臺灣現在的自然環境,由多樣性的平面媒體、四個生態帶展示櫃以及霧林大壁畫等展示手法,凸顯多樣的自然生態特性。正負兩面的影像與大鏡子則安置在整個展示廳的最後,讓觀眾思考臺灣自然史的過去與未來。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