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什麼是苦,那得先了解什麼是樂。快樂是大部分的人一生所求,你想買某個東西,你想賺更多錢,你想掌權,你想有個伴侶,你想組個家,甚至,你想追求更高的靈性...終歸一句:你想要有快樂的人生。你想擁有幸福(happiness)。
但大腦故意忽略了快樂是短暫的事實。人類無法只靠消化一份快樂就滿足。當目標達成,快樂開始遞減,而且速度還比你想像的還要快。然後產生了不滿足,這就是苦。可以說苦的出現,正是因為我們對樂的期待和想像所造成的落差。
那麼,就不帶期待的過日子?那是很困難的。因為大腦的機制如此,你很難逃脫這個陷阱。我們所能做到的,是"認出"追求快樂的陷阱。你可以追求快樂,可以期待,但同時知道這只是大腦的陷阱,一場小我的遊戲。
當你認出它,就可以不用過份認同它。苦與樂,不過是虛妄。
-
#晨間靜心 #指導靈訊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3的網紅電扶梯走左邊 Jack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本集來賓: Cloe Tai @diamondk_tai IG: https://www.instagram.com/diamondk_tai - 在 Google/YouTube 8 年的工作經驗來歷 - YouTube 的生態系,YouTube 怎麼幫助 創作者 - 面對傷口,原諒,放下,...
小我大我高我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全球首創全新技法👈
「禁忌般的催眠」...即將重磅啟動!
你想知道…催眠到底能做到什麼地步嗎?
你想知道...超越催眠的催眠是什麼嗎?
甚至…顛覆你對「催眠」這兩個字的看法嗎?
在開始介紹這一切之前,我很好奇,你有以下的煩惱嗎?
💥對於未來總是恐懼著,或覺得自己的未來目標永遠無法達成?
💥總是有金錢的負面信念,導致自己老是無法賺到錢而不知如何解?
💥總是有著對於人際關係,甚至是追女把妹上的恐懼,而無法讓自己幸福或達到目標?
💥總是對於過往某些事件有著恐慌,而不知如何處理?
💥總是覺得自己深陷各種的煩躁、鬱悶、壓力情緒,而不知如何調整?
💥一直無法讓自己靜下來,內在的掙扎總是反覆出現?
💥想要開心但卻開心不起來或是無法放下過往的傷痛?
💥為什麼我總是吸引到不對的人?
💥為什麼我總是無法得到周遭的人的支持?
💥為什麼不管我做什麼,總是被否認?
💥時常困在小我中不可自拔…
💥我要與自己的高我連結?
💥體驗過了很多催眠甚至給很多人催眠過,但永遠無法進去?
💥我要怎麼與自己的內在小孩溝通?
💥真的有輪迴或前世嗎?我的前世什麼?
💥我到底是誰?為什麼我會在這裡?
是的,你可能有很多想解決的問題
那麼,我想和你先分享一個和這有關,而同時也是人類禁忌的話題…
也就是 - 『啟靈劑』或是『啟靈草藥』
這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
這是一個可以讓你直接有著特殊體驗及高我連接的方式
在古老的部落裡,啟靈草藥常常是祭師們最強大的助手,也是啟靈儀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現在,在大部份的國家裡,這些卻是被禁止的
在1968年,曾經有一個人,因為發現啟靈劑對人的大腦能產生特異感知甚至改變認知,所以著手開始研究
在當時,這些研究都是獲准的
但好景不常,在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森的大力阻擋之下
這位研究人士只好不得不撤手…
時間來到了2020年
奇恩我正在學習「音樂治療」,老師在課堂上介紹了一種強大音樂治療技巧 - GIM(Guided Imagery and Music)
這是一種利用音樂觸發個案的想像,達成放鬆或是大腦認知改變的效果
而GIM的由來竟然是...!
沒錯,GIM的創始人Helen Bonny博士,就是當時在研究啟靈劑的那位人士
後來因為無法繼續研究,於是她開始尋找替代方案,最後的解答就是 - GIM!
音樂真的能有如啟靈劑或是啟靈儀式一樣的效果嗎?
如果是在幾年前,我會說我不知道…
但就在今年,就在我奇恩以及各位學員,於催眠課程之中的嘗試下,我們開創出了那可能性!
「這個超像在儀式裡!」
「對!我也這麼覺得!這個很像我之前體驗死藤水的感覺!」
兩位曾經有體驗過啟靈儀式的同學
在嘗試了我們最新的催眠技巧之後
不約而同的這麼說!
所以,到底是藉由音樂來取代啟靈儀式
還是是藉由催眠來取代啟靈儀式?
我得說,都是,也都不是!
因為這不完全只是音樂或催眠而已!
但不論如何,它就是能讓個案產生類似啟靈的效果!
為何這麼說?
身為NLP訓練師以及NGH國際催眠導師的我
以多年學習並師事多位NLP、艾瑞克森催眠的導師,加上十年來的個案經驗
融合了我獨創的NHP
這次,再其之上更加進了音樂治療的概念
秉持著業界極少數不斷創新的精神
這次,終於嘗試出了一個全新的催眠
這個催眠,可是與其他催眠完全不同!
這就是…
『4DX風暴催眠!』
它適合這樣的你:
📌對催眠有興趣的你
📌對於啟靈儀式感到無比好奇的你
📌聽多了他人啟靈經驗,也想自己來一次的你
📌對於改變大腦認知有興趣的你
📌想要改善自身人際、金錢、健康狀況的你
📌想要改變負面信念的你
📌想要對於未來充滿信心的你
📌對於靈性精神面的體驗有興趣的你
📌對於汲汲想連結高我的你
📌單純想要療癒自我的你
📌想要體驗NHP應用的你
📌對探索潛意識有興趣的你
📌想要體驗奇特及神秘經驗的你
機會難得你絕對不能錯過!
🎉慶祝風暴催眠強勢回歸特別加開場🎉
🔸️2021/10/23 [上午-台北]
【4DX風暴催眠】禁忌般的催眠
https://forms.gle/fLWGvHDCGvrVQfYM8
🔸️2021/10/23 [下午-台北]
【4DX風暴催眠】禁忌般的催眠
https://forms.gle/zNtxkDyJjwycatnN6
🔸地點:樂生活學苑 - 台北
🔸費用:
❗️原價5000元❗️
因為您一次可以體驗到同時至少"七位"國際認證催眠師+NHP高級執行師,來帶領你進入旅程,所以5000元已經是便宜到不行的價格!
而如果你報名本次的活動,除了可以體驗到30-40分鐘重點的4DX風暴催眠之外,還會外加一次群體催眠
以及額外的卡牌占卜、體驗難得的NHP神奇技巧(註:此兩個體驗可能會因您的風暴催眠場次而有一場無法參加)
為了慶祝風暴催眠強勢回歸,我們決定...給您💥快閃限定價格💥
單場只要700元!!!(為防止報名卻不到,故請先匯款預繳1000元,如有到場並完成體驗及回饋,現場會退還您300元!)
《特別注意事項》:
本場次為💥慶祝風暴催眠回歸💥,乃以優惠的方案提供給各位,故報名者需同意以下事項:
1.組別乃主辦方決定,不論哪個組別,皆會給各位報名者最周到的安排,請務必準時到場,千萬不能遲到 !
2.同意在體驗過後繳交「體驗回饋調查」
3.同意在體驗過後,接受主辦方訪問錄影(可選擇正面或背面入鏡),並且錄影可供主辦方推廣使用
※本次活動僅針對身心健康、無特殊精神疾病之一般民眾開放,報名需確認勾選健康聲明。
🔸️2021/10/23 [上午-台北]
【4DX風暴催眠】禁忌般的催眠
https://forms.gle/fLWGvHDCGvrVQfYM8
🔸️2021/10/23 [下午-台北]
【4DX風暴催眠】禁忌般的催眠
https://forms.gle/zNtxkDyJjwycatnN6
#名額限定8位!!!
小我大我高我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內心的創傷,得被踩到才會發現】
大約一兩個月前的某天晚上,輪到我做飯。蕃茄和傑克在客廳那邊的地板上玩,我在廚房覺得有點浮躁。等我把菜都燒好,東西都端到餐桌上,喊了「晚餐好了可以來吃」以後,逕自坐下來等。
傑克跟蕃茄還在用樂高玩數學,嘰嘰喳喳講個沒完,等了一陣,覺得亂無趣一把的,我就自己吃了起來。
吃沒幾口,一大一小一邊聊一邊往餐桌這邊過來,蕃茄很顯然還陷在話題裡,雖然坐下來了,但是腦袋轉個不停。
「5+15是20吧?再問我一題!」
「15+15呢?」
「嗯⋯⋯等我一下唷!」
蕃茄離開座位,到地板上拿了一把樂高回到餐桌,開始排來排去不知道在幹嘛,手肘動來動去,隨時有機會把碗或餐具掃到地上去。我皺起眉頭,把碗跟餐具都移動到遠處,覺得很煩。玩具根本就不應該拿到餐桌上的。
「這樣是5+15⋯⋯這樣是5+17⋯⋯爸爸你看!」
我沒好氣地出聲制止。
「可以不要玩這些東西嗎?吃飯就專心吃。」
蕃茄嘆了一口氣把樂高推到旁邊,終於拿起筷子夾了一片蘑菇,正要送到嘴裡,突然又放下來。
「1+2+3+4+5也等於15嗎?」
「對喔。」
夾了東西準備吃,想到什麼要講就又停下來,傑克回應他之後,蕃茄就更開心,腦袋又繼續轉,回頭夾起剛剛的菜要吃,又放下來講新的數字⋯⋯。就這樣不斷循環不斷循環不斷循環,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越來越投入,我心裡的火也開始越燒越旺越燒越旺越燒越旺。
莫名其妙這什麼吃飯的規矩,都坐下來十分鐘了連一口都沒吃,老是讓小孩養成這種習慣,邊摸邊玩邊吃是要吃到什麼時候?每隔一陣子就要來一次真的是煩死了!
「55是1加到10嗎爸爸?」
「可以專心吃飯嗎?」
「爸爸,55是1加到十嗎?」
我極度不爽地瞪著傑克,示意要他快點阻止這個小鬼繼續囉唆下去,沒想到傑克扒了兩口飯,說了「我想一下喔」,就站起來從旁邊拿了紙筆回來,要在餐桌上算給蕃茄看。
「啪!」
我的理智瞬間斷線,直接從傑克手上搶走紙筆,重重放在旁邊桌上。
「你幹嘛啊!」
「還好意思問我幹嘛???他就已經沒在吃了,你還拿紙筆來是什麼意思??再算下去是要吃到什麼時候????吃個飯可不可以專心一點不要在那邊東摸西摸搞一堆有的沒的????」
我氣到大聲尖叫。傑克看著我好一陣子。
「我是覺得你之前就開始在生氣了。」
「有可能啊!我就累了你們還在那邊囉囉拉拉胡說八道,煩死人了!隨便你們啦,你們愛弄到幾點就弄到幾點,愛怎麼吃就怎麼吃,不要拖我在這裡!」
小孩沒規矩就算了連大人都加進去胡鬧是怎樣?我把剩下的幾口飯「唰唰唰」一口氣全吞掉,摔下碗筷,頭也不回走進房間,關門。
***
我個人認為,在理解「為什麼會造成創傷」之前,比這更重要的事情是「辨認出創傷反應」。所謂的「創傷反應」的意思是,這個人現在處在一個特別的狀態下,他的傷口被掀起來了,所以他整個人的思考跟反應都亂掉了,不能跟平時的狀態相比。
類似當你左手臂上有一個傷口,結果朋友從旁邊走過來隔著袖子「啪」地一聲就拍下去,你只能「幹!!!!!!」,然後抱著手臂蹲下來好半天都說不出話來的狀態。
當我們心裡的傷被碰到的時候,我們是會有類似的強烈反應的。但是這個反應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如果對於「創傷反應」的表現沒有概念,我們會誤以為「我/這個人的個性本來就這樣」。
當我們把「創傷反應」誤認為「個性」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認為「我好好的」,或者是「這個人好好的」,只是個性需要改一改而已。這樣的後果就是,我們一直以為被體罰或是被辱罵的孩子們都「好好長大了」。我們辨認不出來自己或者是周遭親友身上留下來的後遺症,所以摸不出怎麼跟彼此相處,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溝通。
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很容易認為「創傷」是那些受到虐待或是性侵的人才會有的遭遇,而錯失了讓我們療癒自己,或者是調整自己教養方式的機會。
對我而言,「療癒」,還有「成為跟父母不一樣的家長」這兩件事情,是必須先從「清楚看見自己身上的傷痕」開始的。
在《創傷的智慧》紀錄片的官方網站上,除了幾位專家的對談之外,Dr. Gabor Mate還提供了12段影片詳細談論「創傷」。在第一個單元《了解創傷》裡,他有幾段描述我覺得非常精彩。因為他是口述,有時語句會有些重複瑣碎,以下是我精簡過後的翻譯:
『「創傷」這個詞彙來自於希臘文的「受傷」。所以創傷是一種傷害。如果你用傷害的譬喻來思考,一個傷口的自然特徵是什麼?也許你可以說,創傷有兩種特徵。一個是當傷口被劃開,還很燒灼的時候,他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如果你去碰它或者是他被什麼碰到的話,是非常非常痛的。所以從這個概念去理解,創傷其實是一道還沒癒合的傷口。
舉例來說,在現在這個當下,有人不理解你,你感受到心痛。其實,「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其實沒什麼讓人痛苦的事。如果你能理解自己,「有人不理解你」就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我現在對著你說匈牙利語,或者倒過來說,如果你現在對著我說芬蘭話,或者保加利亞語或阿拉伯文或希伯來文或俄文,我根本沒辦法理解你,對吧?但是這不會讓你覺得很心痛。你只會認為,喔這個人不會說這些語言。「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不會讓人心痛。
然而,在人生當中,有一個時期,不被了解是非常痛苦的。當你是一個幼小的孩子,你需要被理解,但是沒有發生,而這樣的狀況傷害了你。於是現在有人不理解你的時候,真正被碰觸到的是那個傷口。所以才會這麼的敏感。因為在你的心裡,有一個傷口,還有不被理解的恐懼。這就是我所謂的傷口的敏感性。你只是碰了一下然後就「唉唷」,痛死人了!但是我們感受到的這些痛苦,他們跟當下沒有關係。他們其實跟過去有關。而這裡真正的教導是,我們在當下感受到的痛苦,其實是來自過去的傷口。我們背負著這些創傷而他們被當下的事件碰觸到了,所以我們覺得很痛。接下來我會讓你看見,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
所以第一件事,是他的敏感性。第二件事情是,他感覺很像是裂開來一樣。當我們身上有傷口的時候,會形成疤痕組織。疤痕組織負責保護傷口,他會用某些比較堅硬,比較厚實的組織來替換原本的組織,把傷口周圍的組織重新密合起來。這樣一來身體就可以繼續運作。但是疤痕組織的天然特性是什麼?他確實有保護作用,但是他同時也非常的堅硬。當你觸碰它的時候他非常不敏感,幾乎沒有什麼感覺,因為疤痕裡沒有神經末梢。同時它也毫無彈性。僵化。他是束縛性的。
所以「創傷」既是一個未癒合的傷口,同時也是疤痕組織。這個部分讓我們過度敏感,過度反應,相對於當下的刺激來說。但是這個部分也同時很僵化、堅硬、遲鈍、讓我們毫無感覺,無法成長。疤痕組織無法繼續生長。疤痕組織不具有彈性。」
我從Dr. Mate這一段的描述當中理解,就是因為「創傷」的保護性,會讓我們某部分的自己變得遲鈍和僵化,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坐在沙發上捧著一杯熱咖啡,輕輕鬆鬆地回想自己的童年,用這樣的方法去摸索我們的心理是否有留下創傷,因為他已經被傷疤遮蓋住了,我們會自動跳過,覺得「很好啊都沒問題」。
心理上的傷口,只有在被一腳踩上去的時候,我們才會發現原來這裡有一個很深的洞。
也就是說,如果發生了某一件事,這個人,或是我們自己做出來的反應,激烈到不成比例的時候,就表示這很可能是一個「創傷反應」。我們會這麼激動,就是因為這是一個「幹!!!!!!」的時刻。
聽起來好像很抽象,但是生活當中其實隨處有例子。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幾年前一個很大的新聞,花蓮有一個檢察官,因為懷疑女兒在幼稚園被霸凌,帶著警察直接衝進女兒的學校。當時我對「創傷」還不是很理解,但是內心裡有一個強烈的直覺:「這個爸爸很有可能自己曾經被霸凌過。」因為他自己有過那樣的經歷,一想到女兒可能會遇到相同的事,他的情緒就完全失控了,淹沒自己的理智。
另外就是在DCard或者批踢踢上,時不時會看到有人求助,說自從有了小孩之後,發現配偶原來脾氣非常容易失控,一些小事就對孩子大吼大叫。雖然事後都會表現得很懊悔,也知道自己不應該這樣,但是還是一直發生。
以上的兩個例子,我都看到網路上許多強烈批評的留言,認為他們太誇張,這麼大的人了還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也不少人認為這種人就是應該要「放生」,讓們知道沒人有義務忍受他們這種爛脾氣,尤其他們還傷害小孩。
我同意他們的反應過度,也同意他們的行為會傷害到孩子,但是我不同意任意下結論這些人是「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或是「判斷能力有問題」。他們有可能是因為心理的傷被踩到了,所以失控了,指責他們管理自我的能力,等於是在要求一個人被打到鼻梁的時候自我控制露出微笑一樣。
同時,一個人的傷口會被碰到,是因為跟別人的距離很近。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想要跟別人的內心靠近的時候,他內心的傷口是不會被掀開的。為什麼這些情緒很失控的人總是「欺負」身邊的人?或者為什麼我們有些雷總是只會被身邊的孩子或者配偶踩到?因為我們很想靠近他們。但是在接近的時候,就是會有傷口被撞到的風險。
當我們理智斷線的時候,我們是否有能力可以看清,觸發我們的究竟是什麼?真的是我們以為的「我就是受不了孩子吃得桌面亂七八糟」、「我就是無法忍受小孩說話沒禮貌」、「先生/太太就是想要故意氣死我」嗎?
***
回到開頭的故事吧。
當天我氣呼呼地回到房間之後,心情依然極度惡劣。我確實覺得我的反應很大,但是想來想去也沒什麼頭緒,就以「應該就真的是太累了」作結,不再去鑽研什麼了。
幾天之後,我跟傑克一起看完《創傷的智慧》記錄片,我一邊估狗Dr. Mate的個人經歷,一邊跟傑克聊天。
「欸,剛剛電影裡不是說,有『成癮行為』的人都是因為心裡有一些痛苦需要轉移嗎?」
「嗯嗯,是啊。」
「這裡有一句Dr. Mate的話很有趣,他說『90%的人都有成癮問題,剩下10%的人是在欺騙自己。」
「那不就全部的人都有了?」
我想了想,坐直了身子問。
「如果這句話是真的,你覺得你對什麼事情上癮?」
「呃,我不是很確定。晚睡算嗎?我對晚睡上癮。」
「好像是耶,你真的一直都很晚睡。」
「那你呢?」
「我喔,我覺得我好像對聊天上癮。」
「有,我覺得有。你最近聊得滿誇張的。」
我安靜下來,開始思考。我最近確實在網路上聊個不停,有的時候還會帶ipad進去廚房,邊聊邊煮飯。雖然我知道這樣很危險,也無法專心,可是,我就是沒有辦法停下來。如果這個真的是我的「上癮」,那我是在轉移什麼樣的痛苦呢?
胸口突然一陣糾結,想起那天蕃茄滔滔不絕邊算數邊吃飯的那個晚上,我看著他跟傑克熱烈的互動,渾身不自在,內心的火焰越燒越烈的刺痛感。我以為我是因為蕃茄吃飯不專心所以被惹毛了,但是其實我是因為他們兩個人好熱絡,把我晾在一旁的情境,把我的創傷喚醒了。
從小我在家裡就是比較笨的那個,因為我擅長的是沒有用的文科,就算我功課不錯也沒有用。弟弟從小就數學腦,高中還進數理資優班,腦袋跟爸爸一樣好。每次吃飯談到課業,我就只能坐在那裡埋頭吃自己的東西,聽爸媽不停稱讚弟弟,吃飽以後默默離開。
現在我長大了,我不怕你們了!我不接受這樣的對待了!我可以摔碗筷不用忍耐了!!你們不敢再這樣對我了吧!!!
當下的我根本沒有發現,眼前的人早就已經不是爸媽和弟弟,是傑克跟蕃茄,他們只是聊天聊得很開心,他們沒有不在乎我,也不是故意要忽略我。
「創傷」就是像這樣隱藏在我們生活中的細節裡,難以察覺。必須要刻意往自己的內在探索,才能逐漸辨識出來。
不過,只要記得Dr. Mate說過的:「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用「驗證看看這句話是不是真的」的想法來讓盛怒下的自己停下來,觀察「現在的我到底在氣什麼」。就算沒有辦法當下就釐清,(我也一樣沒有辦法),都是在累積一個重要的線索,幫助我們一步一步摸清楚自己的內心。
先說到這裡,下回再繼續分享!
--
歡迎到以下連結匿名留言:
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5njdu44phvgf6rrn
小我大我高我 在 電扶梯走左邊 Jack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本集來賓:
Cloe Tai @diamondk_tai
IG: https://www.instagram.com/diamondk_tai
- 在 Google/YouTube 8 年的工作經驗來歷
- YouTube 的生態系,YouTube 怎麼幫助 創作者
- 面對傷口,原諒,放下,繼續前進,死亡是生命的禮物
- 心靈的成長,找到靈魂想去的地方
- 自我意識的小我,大我,高我?
- 孔子儒家跟老子道家的思想,老子的一體兩面
- 如何放大你生活的知覺,從小東西找到更多正面能量
📚 Books Mentioned:
- 捨得,捨不得 / 蔣勳
- Spiritual Partner / Gary Zukav
- The Power of Now, A New Earth / Eckhart Tolle
- Perfect love, imperfect relationship / John Welwood
我們每集都會辦抽書活動,記得 follow 我們 🤩 @leftsideescalator.jacky
IG: https://www.instagram.com/leftsideescalator.jacky/
FB: https://www.facebook.com/LeftSideEscalator.Jacky/
---
(00:01:10) 三個形容詞形容自己
(00:01:53) 從 L'Oréal digital marketing 到 Google 之路
(00:05:19) 如果重來一次,會選擇一樣的科系嗎?
(00:05:39) 熱舞帶來的人生啟發
(00:08:35) 在 Google 八年怎麼保持新鮮感?
(00:10:37) 從 Google 到 Youtube 迎接新的挑戰
(00:16:07) 在 Google 學到印象最深刻的事
(00:19:40) 在 Google 經歷的挫折
(00:21:54) 在L’Oréal 經歷的挫折
(00:27:33) 捨得,捨不得
(00:28:40) 死亡是人生中唯一百分之百會發生的事
(00:37:36) 原諒
(00:40:10) 帶著傷口繼續活下去
(00:42:45) 瑜珈的學習過程
(00:44:16) 對 Cloe 人生影響最大的好書
(00:50:13) 松羅湖的那場傾盆大雨
(00:54:39) 日記療傷
(00:55:15) Morning Rituals and Bedtime Rituals
(01:00:23) 印度與尼泊爾之行的體驗
(01:05:25) 呼吸練習
(01:07:03) 如何自我反思,幫助自我成長?
(01:12:55) 成功的定義:去到靈魂想要你去的地方
(01:17:16) 心靈成長入門指引
(01:26:16) Cloe 的感情觀
(01:28:56) 結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YIv8XQ8_m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