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講到的工時、所得、失業率,其實是討論勞動條件最常使用到的關鍵指標
但是這三個指標有很複雜的交互關係,通常你要追求其中一個對勞工有利時,另外兩個就會偏向對勞工不利
--
比較容易想像的幾種情況是這樣
1. 想要工時下降→所以多放幾天假→所得下降了
2. 想要所得上升→所以多打幾份工→工時上升了、間接造成失業率上升了
3. 想要失業率下降→所以增加基層勞工→平均所得下降了
--
剛接觸勞工議題的人,很容易陷入「那政府就規定XXX就可以解決啦」的問題
然而當政府介入太多的時候,中小企業通常會最快陷入「我開公司才賺這一點點,不如乾脆收起來」
這就是韓國最近碰到的問題,只有大企業有能力對抗飛奔的勞動成本
--
那既然這件事情這麼難,那蔡英文政府是怎麼做到讓三個指標,都對勞工有利呢?
說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很困難:他們開始讓整個社會回到良性通膨的狀態,所以錢就動起來了
--
然而這是從整體的角度來說,雖然都傾向勞方,對我們是好事
但是從個體來說,只要是轉型就會有人跟不上,所以一定會有勞工抱怨,而勞團就會緊抓著這些被淘汰的勞工當樣板來抗議
另一方面,#對勞方有利就是對資方不利,資方當然不可能輕易接受這麼多的軟土深掘,也會努力抗議
--
這就是為什麼明明是好的改革,卻感覺所有人都在抗議
「我感覺受害了」
Search